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充分水化基础上碳酸氢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对减少造影剂肾病的作用
1
作者 雷玲艳 邝日禹 +3 位作者 李依阳 覃凯 耿思远 苏晓琳 《中外医疗》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评价在充分水化基础上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SB)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减少造影剂肾... 目的评价在充分水化基础上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SB)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减少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8月-2022年7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的120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NS组)、碳酸氢钠(SB组)、乙酰半胱氨酸组(NAC组)、碳酸氢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组(SB+NAC组),每组30例。NS组于PCI术前给予持续水化治疗;SB组在NS组基础上给予SB;NAC组在NS组基础上于术前和术后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SB+NAC组在SB组基础上同NAC组处理。分析4组患者在术前及PCI术后48 h血清指标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计算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估算记录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结果NS组、SB组、NAC组、SB+NAC组患者术后eGFR、Ccr、SCr、Cys-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S组、SB组、NAC组、SB+NAC组患者发生CIN例数分别为7例、5例、3例、0,4组患者CIN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2,P<0.05)。结论水化基础上碳酸氢钠、N-乙酰半胱氨酸以及两者联合应用有效减少CKD患者行PCI术后CIN的发生,具有一定效果,且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要优于单独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碳酸氢钠 N-乙酰半胱氨酸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大鼠造影剂肾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依阳 邝日禹 +4 位作者 张涛 苏晓琳 曾凤兰 雷玲艳 潘晓芬 《药学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551-554,共4页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大鼠造影剂肾病(CIN)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IN模型组、达格列净组,采用尾静脉注射吲哚美辛、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碘海醇注射液制备急性肾损伤大鼠模型,达格列净组于造模前2 h灌胃给...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大鼠造影剂肾病(CIN)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IN模型组、达格列净组,采用尾静脉注射吲哚美辛、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碘海醇注射液制备急性肾损伤大鼠模型,达格列净组于造模前2 h灌胃给予达格列净,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24 h后分别检测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肌酐(Ucr)、24 h尿量,计算肌酐清除率;检测大鼠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情况。结果 达格列净组Scr、BUN、肾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1或P<0.05),肌酐清除率、肾组织SOD含量显著提高(与模型组比较,P<0.05)。病理结果显示达格列净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区域明显减少。造影剂肾损伤后肾小管细胞HO-1、Nrf2表达均有轻度代偿性升高,达格列净干预后其表达量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 达格列净对大鼠CIN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Nrf2、HO-l蛋白的表达、提高大鼠抗氧化应激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造影剂肾病 氧化应激 核因子E2相关因子 血红素加氧酶
下载PDF
达格列净预处理对对比剂肾病大鼠炎症反应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3
作者 李依阳 邝日禹 +4 位作者 张涛 苏晓琳 雷玲艳 覃凯 谭妍妍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928-932,共5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预处理对对比剂肾病(CIN)大鼠炎症反应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达格列净组。取模型组、达格列净组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吲哚美辛、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碘海醇注射液制备...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预处理对对比剂肾病(CIN)大鼠炎症反应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达格列净组。取模型组、达格列净组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吲哚美辛、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碘海醇注射液制备CIN大鼠模型。造模前2 h,给予达格列净组大鼠灌胃达格列净,给予正常组、模型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造模24 h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以及肾脏组织的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表达水平、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达格列净组、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含量及肾脏组织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NLRP3表达水平、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与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比值均依次升高(均P<0.05)。3组大鼠肾脏组织MP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通路的活性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来减轻CIN大鼠的炎症反应,并通过抑制Caspase-3活化来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进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肾病 达格列净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炎性小体 炎症因子 细胞凋亡 CASPASE-3
下载PDF
血清TLR4、MyD88在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苏晓琳 邝日禹 +4 位作者 覃凯 雷玲艳 李依阳 黄振华 黄蔚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3736-3740,共5页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在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6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心衰分为单纯尿毒症组(n=96)和尿毒症合并心衰组(n=64...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在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6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心衰分为单纯尿毒症组(n=96)和尿毒症合并心衰组(n=64)。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TLR4,MyD88水平。比较2组血清TLR4,MyD88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TLR4,MyD88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尿毒症合并心衰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血清TLR4,MyD88水平对尿毒症合并心衰的诊断价值。结果尿毒症合并心衰组患者血清TLR4[(5.66±0.63)μg/L vs.(3.91±0.56)μg/L],MyD88[(2.79±0.46)vs.(1.01±0.31)]高于单纯尿毒症组,而CO,CI,LVEF低于单纯尿毒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64~29.255,均P<0.05)。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患者血清TLR4,MyD88水平高于Ⅱ级、Ⅲ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75~23.020,P<0.05)。血清TLR4,MyD88水平与CO,CI,LVEF呈显著负相关(r=-0.521~-0.705,均P<0.05)。血清TLR4(OR=1.451,95%CI=1.120~1.879),MyD88(OR=1.442,95%CI=1.096~1.897)升高是影响尿毒症合并心衰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TLR4,MyD88联合对尿毒症合并心衰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92(0.858~0.948),高于TLR4,MyD88单一检测0.783(0.734~0.829),0.816(0.760~0.847),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0.872,特异度为0.755。结论尿毒症合并心衰患者血清TLR4,MyD88水平升高,两者与心功能状态有关,血清TLR4,MyD88联合检测对尿毒症合并心衰的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心力衰竭 TOLL样受体4 髓样分化因子88 诊断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在治疗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中的疗效
5
作者 罗玉琨 蓝景生 +2 位作者 邝日禹 苏晓林 耿思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33期13-15,共3页
目的 研究药物涂层球囊在治疗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中的疗效。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患者(n=60)分为对照组(n=30,实施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和研究组(n=30,实施药... 目的 研究药物涂层球囊在治疗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中的疗效。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患者(n=60)分为对照组(n=30,实施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和研究组(n=30,实施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比较各组干预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干预总有效率97.38%高于对照组75.95%(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药物涂层球囊可显著提高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的总体干预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内再狭窄 病变 疗效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心绞痛发作时异常U波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部位的关系 被引量:19
6
作者 邝日禹 胡大一 《心电学杂志》 1992年第4期224-226,共3页
对49例劳力性心绞痛发作时 ECG 异常 U 波及 ST 段压低与冠脉造影及^(201)铊心肌灌注显象进行对照。结果表现,LAD 狭窄 U 波倒置广泛分布于左胸导联,出现率 V_4 61.5%(16/26)、V_5 57.7%(15/26)最高,而不出现U 波增高。LCX 和 RCA 狭窄... 对49例劳力性心绞痛发作时 ECG 异常 U 波及 ST 段压低与冠脉造影及^(201)铊心肌灌注显象进行对照。结果表现,LAD 狭窄 U 波倒置广泛分布于左胸导联,出现率 V_4 61.5%(16/26)、V_5 57.7%(15/26)最高,而不出现U 波增高。LCX 和 RCA 狭窄 U 波增高出现率分别为83.3%(10/12)和63.6%(7/11),且主要分布于右胸导联,U 波倒置出现率分别为58.3%(7/12)和54.5%(6/11),LCX 狭窄 U 波倒置以 V_6、V_5为主,RCA 狭窄 U 波倒置以Ⅲ、aVF 为主。从心绞病发作时 U 波倒置、U 波增高情况可推测冠脉病变或心肌缺血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U波 冠状动脉 心肌缺血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7
作者 邝日禹 钟国强 《内科》 2011年第4期348-350,共3页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如二叶式主动脉瓣、风湿性心脏病或罕见的代谢病如褐黄病,但随着全球进入人口老龄化,AS主要见于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在大于65岁的老年人中AS和AS前期主动脉瓣硬化分别达...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如二叶式主动脉瓣、风湿性心脏病或罕见的代谢病如褐黄病,但随着全球进入人口老龄化,AS主要见于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在大于65岁的老年人中AS和AS前期主动脉瓣硬化分别达到3%和25%。AS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大多数病变终末期即有严重症状的患者需寻求主动脉瓣置换,显著增加老年人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他汀类药物 临床试验 综述
下载PDF
缺血预适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无再流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曾凤兰 赵春丽 +4 位作者 张云 邝日禹 韦永强 吴蓝津 张胜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549-1550,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冠状血管造影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春丽 邝日禹 黄其昌 《疑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耐受剂量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春丽 曾凤兰 +1 位作者 黄其昌 邝日禹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1-612,共2页
目的:评估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耐受剂量范围及安全性。方法:65例符合慢性心衰标准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美托洛尔初始剂量为6.25mg/d逐渐加量至目标剂量100~150mg/d或最大耐受剂... 目的:评估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耐受剂量范围及安全性。方法:65例符合慢性心衰标准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美托洛尔初始剂量为6.25mg/d逐渐加量至目标剂量100~150mg/d或最大耐受剂量,治疗前后分别对心功能,6min步行距离,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DD(左室舒张末径),LVESD(左室收缩末径)等心功能指标以及血压,心率等体征及实验室(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及心电图)进行检测,评价其疗效、耐受性及安全性。结果:用美托洛尔治疗心功能明显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61.54%的患者可以达到推荐的靶剂量。结论: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耐受性和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美托洛尔 药物耐受性
下载PDF
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凤兰 张云 +2 位作者 赵春丽 邝日禹 韦永强 《疑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587-589,共3页
目的探讨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6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分为4组;冠状动脉正常组(n=30)、轻度狭窄组(n=36)、中度狭窄组(n=52)和重度狭窄组(n=78)。检测各组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 目的探讨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6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分为4组;冠状动脉正常组(n=30)、轻度狭窄组(n=36)、中度狭窄组(n=52)和重度狭窄组(n=78)。检测各组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进行各组间比较。结果冠状动脉正常组和轻度狭窄组,血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正常,而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均明显降低,与正常组和轻度狭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血TC、LDL-C均升高,HDL-C均降低与正常组和轻度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中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坎地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房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凤兰 邝日禹 +3 位作者 张云 赵春丽 吴蓝津 张胜佳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92-593,共2页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的复发率,以探讨其在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60例,随机分为坎地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对照组)两组,比较两组对房颤的复发次数及左心房内径的影响。结果经过1...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的复发率,以探讨其在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60例,随机分为坎地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对照组)两组,比较两组对房颤的复发次数及左心房内径的影响。结果经过12个月治疗,坎地沙坦组房颤的复发次数为(6.62±1.02)次,对照组房颤的复发次数为(9.51±1.3)次,坎地沙坦组房颤复发次数明显低于比对照组(P<0.01),坎地沙坦组左房内径比治疗前明显缩小,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坎地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能有效降低房颤复发,同时能明显抑制左房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治疗 坎地沙坦 心房颤动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近期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云 曾凤兰 +4 位作者 邝日禹 吴蓝津 吴杰华 覃辉 苏晓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金指标",HbA1c与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1];但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人群HbA1c的研究资料仍较少。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糖化血红蛋白 心室重构
下载PDF
坎地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曾凤兰 黄其昌 +7 位作者 赵春丽 张云 邝日禹 韦永强 吴蓝津 吴万芬 张胜佳 吴杰华 《广西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0-292,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坎地沙坦 左室重构
下载PDF
静脉溶栓与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比较
15
作者 赵春丽 邝日禹 +1 位作者 韦永强 黄其昌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比较静脉溶栓与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5例 AMI患者分为两组,静脉溶栓组82例,PCI组53例,比较两组的再通率以及住院和随访期间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PCI组住院期间心绞痛的发生率... 目的比较静脉溶栓与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5例 AMI患者分为两组,静脉溶栓组82例,PCI组53例,比较两组的再通率以及住院和随访期间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PCI组住院期间心绞痛的发生率、再梗率、病死率以及出血并发症均比溶栓组降低(P<0.01或0.05),住院天数比溶栓组明显减少(P<0.01)。治疗6个月后,PCI组心绞痛发生率、再发心肌梗塞、病死率比溶栓组也明显降低(P<0. 01或0.05),LVEF明显升高(P<0.05)。结论直接PCI组治疗AMI与静脉溶栓相比,能更有效地再通梗塞相关血管、降低住院病死率、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冠状动脉介入 血栓溶解疗法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赵春丽 邝日禹 +1 位作者 黄其昌 曾凤兰 《医学文选》 2006年第3期367-368,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168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同时作颈动脉超声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颈动脉内膜...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168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同时作颈动脉超声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颈动脉内膜(IMT)的厚度和斑块发生率增加,斑块的严重程度也增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下载PDF
正常心室激动顺序在生理性心脏起搏中的地位 被引量:1
17
作者 江建军 邝日禹 胡大一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1993年第1期18-21,共4页
传统的生理性心脏起搏概念,指恢复正常的房室顺序激动收缩和根据机体的代谢需求,自动调节起搏次数以保证足够的氧供应。随着各种单、双腔、多功能程控生理性心脏起搏器在临床应用的日益增多,及各种生理起搏器血流动力学效应比较研究的... 传统的生理性心脏起搏概念,指恢复正常的房室顺序激动收缩和根据机体的代谢需求,自动调节起搏次数以保证足够的氧供应。随着各种单、双腔、多功能程控生理性心脏起搏器在临床应用的日益增多,及各种生理起搏器血流动力学效应比较研究的不断深入,正常心室激动顺序、在维持心功能处于最适状态的意义,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就正常心室激动顺序在生理性心脏起搏中的重要性作如下综述。 1心室起搏改变正常心室激动顺序正常室上性激动经快速而分布广泛的希-浦氏纤维网,几乎同步地激动室间隔、左右心室,心电图上表现为持续时间约0.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心室激动顺序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心室晚电位的演变过程及临床观察
18
作者 胡大一 邝日禹 +1 位作者 张宝娓 王乐信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275-277,共3页
对35例AMI病人进行VLP连续检测,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提示,VLP的阳性率为57%,且在急性期具有暂时性及易变性。静脉溶栓成功组与溶栓不成功和常规治疗组VLP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P<0.001);死亡组与存活组的TQD、U_(40)D差异非常显... 对35例AMI病人进行VLP连续检测,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提示,VLP的阳性率为57%,且在急性期具有暂时性及易变性。静脉溶栓成功组与溶栓不成功和常规治疗组VLP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P<0.001);死亡组与存活组的TQD、U_(40)D差异非常显著(P<0.001和P<0.02);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与VLP无相关性。认为对AMI病人应进行多次VLP检测;心肌再灌注是使VLP降低的重要因素;TQD、U_(40)D越高,可能危险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室晚电位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冠心病国产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再狭窄的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邝日禹 覃辉 曾凤兰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608-1609,共2页
目的观察国产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1年及2年的支架内再狭窄情况。方法 588例冠心病患者均植入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分别于术后1年(279例)和2年(309例)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观察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国产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1年、2年冠脉... 目的观察国产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1年及2年的支架内再狭窄情况。方法 588例冠心病患者均植入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分别于术后1年(279例)和2年(309例)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观察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国产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1年、2年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率分别为4.66%、6.1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较低,支架植入术后1年、2年再狭窄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急诊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邝日禹 覃远文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520-522,共3页
目的 :观察急诊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 2 0例 AMI患者在发病 12小时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并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 (Stent) ,其中有 2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梗塞相关动脉 (... 目的 :观察急诊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 2 0例 AMI患者在发病 12小时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并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 (Stent) ,其中有 2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梗塞相关动脉 (IRA)共 2 2支 :左主干 1例 (4 .5 5 % ) ,前降支 14例 (6 3.6 4 % ) ,回旋支 3例 (13.6 4 % ) ,右冠脉 4例 (18.18% ) ;TIMI血流分级 (2 2支 ) :0级 17支 (77.2 7% ) ,1级 3支 (13.6 4 % ) ,2级 2支 (9.0 9% )。全组病例共处理病变血管 2 6条 ,植入支架 2 9枚。结果 :2 0例患者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率达 10 0 % (2 0例 ) ,其中 IRA支架植入成功率 90 .9% (2 0 / 2 2 ) ,IRA植入支架后残余狭窄均 <2 0 % ,IRA血流全部达到 TIMI3级。有 4例患者行 IRA支架植入后同时行其它非 IRA的支架植入成功。住院期间有 1例死于脑出血 ;1例术后第 8天送上级医院行室间隔穿孔修补术 ,2天后死于上级医院。其余 18例术后至出院均未发生严重心脏事件 ,平均住院 (16± 4 .5 )天。结论 :急诊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可能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急性心肌梗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