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身免疫疾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33例临床特征分析
1
作者 谭毅刚 邝浩斌 +3 位作者 傅红梅 李春燕 赵小冰 薛丽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8-383,共6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3例应用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3例应用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32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及气管镜特征、病理特点、治疗及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26/33)、咳痰(23/33)、发热(17/33)。发病多见于肺结核(32/33)、支气管结核(15/33)、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结核(11/33)。结核菌双侧全肺播散(21/33),结核菌肺内组织(支气管、纵隔肺门淋巴结、胸膜)播散(19/33),肺外结核(18/33),肺结核伴肺内组织或肺外结核(26/33)。血CD4+T淋巴细胞检测正常(23/33),血IGRA检测阳性(27/33)。肺部影像学粟粒性结节(8/33)。淋巴结组织病理为不典型肉芽肿结节。抗结核治疗疗程8~32个月。死亡1例。结论自身免疫疾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后并发结核病患者以双肺病灶多见,易播散到肺内组织及全身多个器官,免疫功能下降,多需延长治疗疗程,经综合治疗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 结核 治疗
下载PDF
贝达喹啉联合背景方案治疗耐药肺结核的疗效
2
作者 冯治宇 邝浩斌 +3 位作者 汪敏 张宏 袁园 黄显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贝达喹啉联合背景方案治疗耐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广东省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59例耐药肺结核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80例)接受常规背景方案治疗,研究组(79例)在其基础上联合贝达... 目的:探讨贝达喹啉联合背景方案治疗耐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广东省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59例耐药肺结核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80例)接受常规背景方案治疗,研究组(79例)在其基础上联合贝达喹啉治疗。于6个月后评估两组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及空洞闭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心电图QTc变化,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及空洞闭合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ALT、AS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QTcF值升高,心率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QTcF值比对照组高,心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转氨酶升高、白细胞减少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QT间期延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达喹啉联合背景方案治疗耐药肺结核的疗效较佳,未引起肝功能指标异常,但QT间期延长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肺结核 贝达喹啉 背景方案 疗效 肝功能
下载PDF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陈玉梅 谭肖燕 +2 位作者 廖雅怡 邝浩斌 韦燕芳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3期124-126,共3页
目的:调查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7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核科陪护的73名MDR-TB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 目的:调查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7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核科陪护的73名MDR-TB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PPuS-FM)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73名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和社会支持的测量。结果:73名MDR-TB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96.00±11.47)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患者文化程度、缴费形式是MDR-TB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MDR-TB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存在较高水平,且与家属的社会支持、缴费形式、患者文化程度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关注其不同阶段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和社会支持,及时给予相应的干预,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 家属 疾病不确定感 社会支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自付医疗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李雪秋 邝浩斌 +5 位作者 王挺 闵飞 陶岚 曹细惠 李祥 刘国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1-417,共7页
目的:调查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自付医疗费用和影响因素,为优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医疗报销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胸科医院耐多药专科诊室接受治疗的患者284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 目的:调查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自付医疗费用和影响因素,为优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医疗报销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胸科医院耐多药专科诊室接受治疗的患者284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或电话进行耐多药肺结核相关因素调查。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患者自付医疗费用(包括实验室检查费、抗结核药品费、非抗结核药品费、住院费等)。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家庭收入、职业及教育程度等情况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自付医疗费用。采用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自付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28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自付医疗费用中位数(四分位数)为99927.25(40136.45,202526.91)元,前3位分别为抗结核药品费、实验室检查费和非抗结核药品费,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46676.27(5590.92,150869.86)元、22130.59(15609.23,31417.06)元和12751.68(7977.07,19418.64)元;多因素分析模型中,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自付医疗费用的保护因素是广州市户籍[OR(95%CI)=0.95(0.84~0.99)]、全程面视服药管理[OR(95%CI)=0.73(0.65~0.87)],危险因素是药物不良反应[OR(95%CI)=1.33(1.19~1.46)]、使用利奈唑胺[OR(95%CI)=2.23(1.92~2.59)]、住院治疗[OR(95%CI)=1.57(1.32~1.91)]。结论: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自付医疗费用较高,应规范耐多药患者服药管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优化医疗报销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费用 医疗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肺部广泛病灶和空洞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汪敏 袁园 +7 位作者 谭守勇 杨子龙 冯治宇 张宏 吴迪 陈泽莹 黄显林 邝浩斌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761-767,共7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肺部广泛病灶和空洞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慢性病的治疗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首次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筛选出符...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肺部广泛病灶和空洞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慢性病的治疗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首次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955例患者,通过电子病历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肺部病灶范围、肺部空洞、糖化血红蛋白、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二甲双胍是否在近3个月连续稳定使用等。分别以肺部广泛病灶(影像学检查证实肺部病灶≥3个肺野)和肺部空洞为因变量,上述其他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55例患者中,病灶广泛者753例(78.8%),出现空洞者659例(6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二甲双胍使用史(OR=0.656,95%CI:0.449~0.957)及淋巴细胞水平高(OR=0.608,95%CI:0.404~0.915)为两病合并时肺部病灶广泛的保护因素,出现空洞(OR=2.094,95%CI:1.498~2.926)、NLR水平高(OR=2.681,95%CI:1.860~3.864)为肺部广泛病灶的危险因素;肺部病灶广泛(OR=1.945,95%CI:1.390~2.719)、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OR=1.206,95%CI:1.078~1.350)及NLR水平高(OR=1.390,95%CI:1.012~1.991)为发生空洞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肺部常出现广泛病灶和空洞,两者互为危险因素。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首选含二甲双胍降糖干预的方案,并积极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淋巴细胞及NLR指标的监测和管理,以减轻并发肺结核时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结核 病灶感染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48例耐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冯治宇 黄艳霞 +4 位作者 汪敏 黄显林 张宏 袁园 邝浩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24期6-11,共6页
目的研究含贝达喹啉(BDQ)方案治疗48例耐药肺结核[包括利福平耐药肺结核(RR-TB)、耐多药肺结核(MDR-TB)、广泛耐药肺结核(XDR-TB)/准广泛耐药肺结核(Pre-XDR-TB)]患者的疗效及使用贝达喹啉后Q-T间期(QTc)延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目的研究含贝达喹啉(BDQ)方案治疗48例耐药肺结核[包括利福平耐药肺结核(RR-TB)、耐多药肺结核(MDR-TB)、广泛耐药肺结核(XDR-TB)/准广泛耐药肺结核(Pre-XDR-TB)]患者的疗效及使用贝达喹啉后Q-T间期(QTc)延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50例接受贝达喹啉治疗的患者纳入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2例失访,最终纳入48例完成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贝达喹啉联合背景方案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痰菌情况、肺部病灶变化、心电图QTc、治疗失败情况。结果48例完成24周贝达喹啉治疗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气促、咯血、盗汗消瘦、纳差等,经治疗24周后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或消失。48例完成24周贝达喹啉治疗的患者中,8周末痰涂片转阴率为81.25%(39/48),痰培养转阴率为85.42%(41/48),24周末痰菌转阴率为97.92%(47/48)。可见使用贝达喹啉治疗8周内痰菌能否转阴是使用贝达喹啉治疗24周痰菌能否转阴的关键。48例完成24周贝达喹啉治疗的患者分别在治疗第12周和24周复查胸部CT,动态观察胸部病灶变化,12周后肺部病灶吸收率为100.00%(48/48),其中显吸占8.33%(4/48),吸收占91.67%(44/48),无不变和恶化病例;有空洞的37例患者中缩小占59.46%(22/37),闭合占18.92%(7/37),不变占21.62%(8/37)。24周后肺部病灶吸收率为100.00%(48/48),其中显吸占50.00%(24/48),吸收占50.00%(24/48),无不变和恶化病例;有空洞的37例患者中缩小占37.84%(14/37),闭合占48.65%(18/37),不变占13.51%(5/37)。从2个阶段影像学变化可以看出,使用贝达喹啉组成合理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可以促进肺部病灶的吸收,空洞的缩小或闭合,即使是治疗24周后痰菌无法转阴的患者,肺部病灶亦可吸收。48例患者中25例心电图监测出现QTc延长(QTc≥450 ms),占52.08%,发生率较高。在基线心电图QTc均正常的患者中,基线QTc治疗前为(410.37±18.70)ms,治疗第2周为(427.73±22.60)ms,第4周为(425.40±22.42)ms,第8周为(429.76±20.81)ms,第12周为(432.61±24.77)ms,第16周为(430.00±19.49)ms,第20周为(431.56±26.68)ms,第24周为(430.11±25.26)ms。各时间点的Q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714,P<0.001),同时可见在使用贝达喹啉第12周QTc达到最大。QTc延长的25例患者中,大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仅4例患者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同时心电图检测QTc较基线均增加>60 ms,占8.33%(4/48),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经门冬氨酸钾镁干预治疗QTc均能恢复正常,无需停药,各时间段QTc延长≥450 ms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44,P=0.488>0.05)。48例患者中各时间点QTc较基线增加>60 ms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54,P=0.629>0.05)。从中可见,出现QTc较基线增加>60 ms的病例与临床表现基本符合,说明定期使用心电图检测QTc较基线增加>60 ms比QTc延长(QTc≥450 ms)能更准确地反映贝达喹啉引起对QTc的影响,也反映出贝达喹啉药物安全性良好。结论使用贝达喹啉组成联合抗结核治疗方案在耐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良好,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痰菌转阴率,促进病灶吸收好转和空洞缩小或闭合,提高临床治愈率,而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达喹啉 Q-T间期延长 耐药肺结核 痰菌转阴率 病灶吸收
下载PDF
18例非免疫受损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临床分析
7
作者 谭毅刚 李春燕 +1 位作者 郑闽莉 邝浩斌 《现代医院》 2023年第6期975-978,共4页
目的探讨非免疫受损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某医院收治的18例非免疫受损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经过及疾病转归等临床... 目的探讨非免疫受损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某医院收治的18例非免疫受损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经过及疾病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为56岁,中老年患者为主,占72.22%;临床表现为咳嗽(83.3%)、发热(38.9%),病灶主要位于肺部(83.3%)及淋巴结(50.0%),单一器官发病占50%;患者血白细胞升高达61.1%,血CD4^(+)T淋巴细胞值正常者占88.9%;影像学缺乏特征性,易误诊为肺结核;合并分枝杆菌病率44.4%、细菌性肺炎率27.8%,死亡率为16.7%。结论本组非免疫受损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缺乏明显特征,与分枝杆菌肺病相似,容易出现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免疫受损 马尔尼菲篮状菌 分枝杆菌病 误诊误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8
作者 陈玉梅 廖雅怡 +2 位作者 彭为 谢育红 邝浩斌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1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0年7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8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照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时间进行分组,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住院治疗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将...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0年7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8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照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时间进行分组,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住院治疗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7月—2020年7月住院治疗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接受肺结核科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服药总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 临床护理路径 服药依从性
下载PDF
利福布汀替代利福平治疗对利福平过敏的肺结核患者的研究
9
作者 卢家泽 邝浩斌 +2 位作者 邝小佳 潘燕珊 李东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0016-0019,共4页
探讨用利福布汀替代利福平治疗对利福平过敏的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反应。方法 自2014年3月至2022年1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结核科住院的患者中,共收集25例患者,均确诊肺结核,予含利福平的治疗方案治疗,出现利福平过敏反应,经抗过敏治疗好转后,... 探讨用利福布汀替代利福平治疗对利福平过敏的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反应。方法 自2014年3月至2022年1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结核科住院的患者中,共收集25例患者,均确诊肺结核,予含利福平的治疗方案治疗,出现利福平过敏反应,经抗过敏治疗好转后,用利福布汀替代利福平,其它抗结核药物方案不变,实验选取患者使用利福平治疗的不良反应以及替代后的治疗反应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用利福布汀替代利福平治疗对利福平过敏的肺结核患者,其它抗结核药物方案不变,25例患者中有22例没有观察到此前因利福平过敏而引起的相同的过敏反应,该22例(88%)患者临床疗效与利福平方案无区别;3例(12%)观察到此前因利福平过敏而引起的相同的过敏反应。结论 利福平可导致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当利福平过敏时,可尝试用利福布汀代替,治疗中仍需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使用利福布汀替代利福平过敏的肺结核患者值得在临床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利福布汀 利福平 过敏反应
下载PDF
糖尿病与肺结核共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子龙 袁园 +7 位作者 汪敏 陈玉梅 冯治宇 吴迪 张宏 陈泽莹 黄显林 邝浩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59-1363,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肺结核共病(DM-TB)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方法以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广州市胸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和门诊确诊的DM-TB患者1948例,其中筛查出具备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及药敏结果的病例1012例,...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肺结核共病(DM-TB)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方法以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广州市胸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和门诊确诊的DM-TB患者1948例,其中筛查出具备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及药敏结果的病例1012例,排除病历资料不完整病例,共获得资料完整病例438例,记录年龄、性别、血红蛋白、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病灶范围、空洞数量、治疗史、痰菌负荷量、利福平耐药。采用描述法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析1012例MD-TB患者对一、二线抗结核药耐药情况。按利福平是否耐药分为利福平耐药(RR-TB)组86例,并从其余利福平敏感的352例中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择86例作为利福平敏感(RS-TB)组。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将纳入病例的临床特征作为自变量,利福平是否耐药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M-TB患者利福平耐药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12例TB-DM患者利福平耐药率为13.3%,其中初治利福平耐药率6.8%,复治利福平耐药率45.9%,初复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956,P=0.000),耐多药率11.77%,其中初治耐多药率5.5%,复治耐多药率4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468,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治(OR=9.517,95%CI:4.333~20.904,P=0.000)为DM-TB患者发生利福平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增大(OR=0.440,95%CI:0.252~0.771,P=0.004)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DM-TB的利福平耐药患病率偏高,尤其是年轻患者和复治患者。对于DM-TB人群,及时耐药检测能早发现早治疗利福平耐药结核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肺结核 结核分杆菌 利福平耐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强化治疗期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邝浩斌 谭守勇 +2 位作者 覃红娟 程武 汪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强化治疗期末痰菌未阴转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的19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予标准治疗方案抗痨同时降糖治疗,治疗前登记患者糖尿病病程、痰涂片检测结核菌、X...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强化治疗期末痰菌未阴转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的19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予标准治疗方案抗痨同时降糖治疗,治疗前登记患者糖尿病病程、痰涂片检测结核菌、X线胸片或CT、空腹血糖、血清白蛋白;强化治疗期末复查痰菌、空腹血糖、治疗前后血糖差值。以强化期末痰菌阴转状态为应变量,年龄、性别、糖尿病的病程、结核病灶范围、是否合并空洞及数量、抗结核治疗前血糖值、治疗后血糖值及前后检测的差值、血清白蛋白值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9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经强化期治疗,痰涂阴转119例(62%),未阴转73例(3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病程、结核病灶范围、是否合并空洞及数量、抗结核治疗前空腹血糖、强化期末空腹血糖、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差值、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痰菌阴转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病程、结核病灶范围、抗结核治疗前空腹血糖是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是保护因素。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强化治疗期末痰菌阴转率受患者治疗前的糖尿病病程、结核病灶范围、糖尿病控制水平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影响,对于老年糖尿病人群应重视血糖控制,注意合并肺结核,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肺结核 强化期 痰菌阴转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老年
下载PDF
肺结核并气管支气管结核影像与支气管镜下表现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邝浩斌 丁秀秀 +4 位作者 梁敏青 方琼 何桥 程武 谭守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815-3818,共4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的影像学特点与支气管镜下表现的关系,提高TBTB的早期发现率。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经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为TBTB的330例住院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与支气管镜下所见的病变特征进行比...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的影像学特点与支气管镜下表现的关系,提高TBTB的早期发现率。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经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为TBTB的330例住院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与支气管镜下所见的病变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30例患者空洞型肺结核188例(57.0%),空洞常见右上叶99例(52.6%)、左上肺固有叶89例(47.3%)、左下叶51例(27.1%);肺不张77例(23.3%)。结核侵犯气道部位是气管35例(10.6%)、右上支气管131例(39.7%)、右中叶支气管30例(9.1%)、右下叶支气管50例(15.2%)、右主支气管30例(9.1%)、左上支固有支气管121例(36.7%)、左上舌叶支气管23例(6.7%)、左下支气管103例(31.2%)、左主支气管60例(18.2%)。TBTB分型炎症浸润型152例(46.1%)、溃疡坏死型19例(5.8%)、肉芽增殖型91例(27.6%)、瘢痕狭窄型68例(20.6%)。空洞和肺不张分别与TBTB受累部位和分型存在相关性(P<0.001);空洞型肺结核合并炎症浸润型为主;非空洞型肺结核合并肉芽增殖型为主(P<0.001);肺不张合并瘢痕狭窄型为主(P<0.001)。结论:对空洞型肺结核和肺不张及早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TBTB的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气管支气管 空洞 影像 支气管镜
下载PDF
2014-2019年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管理策略实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邝浩斌 谢育红 +8 位作者 冯治宇 覃红娟 廖雅怡 汪敏 张宏 袁园 吴迪 陈泽莹 谭守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评估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治疗管理策略实施的效果,为结核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广州市胸科医院纳入耐多药肺结核高危人群筛查的2417例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诊疗资料,获得耐多药... 目的评估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治疗管理策略实施的效果,为结核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广州市胸科医院纳入耐多药肺结核高危人群筛查的2417例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诊疗资料,获得耐多药肺结核者671例,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有治疗结局者352例。其中,广州户籍患者(简称"户籍患者")由专家组讨论治疗方案,纳入定点科室住院和耐多药门诊随访;非广州户籍患者(简称"非户籍患者")自行选择医院诊疗。同时,收集2018年1-5月期间16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医疗费用调查资料。分析调查对象治疗及转归情况,影响治疗转归的因素,以及医疗经济负担。结果671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户籍患者303例,检出率为21.37%(303/1418),低于非户籍患者的36.84%(368/9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3,P<0.01)。352例有治疗结局患者中治疗成功200例(56.82%),出现不良结局者152例(43.18%)。单因素分析显示,户籍患者治疗成功比例(69.23%,108/156)明显高于非户籍患者(46.94%,92/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9,P<0.01);41~60岁组和≥61岁组患者出现治疗不良结局的比例明显高于治疗成功组[52.00%(78/150)vs.48.00%(72/150);56.82%(25/44)vs.43.18%(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5,P<0.01);2016年1月1日及以后开始治疗的患者治疗成功的比例(61.71%,166/269)明显高于此时间以前开始治疗者(40.96%,3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现治疗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为非户籍[OR(95%CI)=4.01(2.37~6.79)]、年龄>40岁[41~60岁组:OR(95%CI)=4.08(1.05~15.96);≥61岁组:OR(95%CI)=6.51(1.48~28.60)];而2016年1月1日及以后开始治疗为保护因素[OR(95%CI)=0.30(0.17~0.52)]。户籍患者经济负担总费用[M(Q1,Q3)]为24674(17466,49920)元,明显低于非户籍患者[100215(63858,13372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80,P<0.01)。结论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管理策略可提高户籍患者治疗成功率,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建议推广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由专家组讨论方案,定点收治和随访,减免费用等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药性 多药 病例管理 策略 实验性 评价研究
下载PDF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并发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邝浩斌 谭守勇 +9 位作者 梁敏青 蔡杏珊 方琼 汪敏 张宏 冯治宇 覃红娟 叶锦泉 袁园 李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42-246,共5页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并发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与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核科住院的...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并发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与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核科住院的344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已行支气管镜检查,同时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并有异烟肼(H)和利福平(R)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法,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初复治情况、肺部空洞情况、病程、并发症、痰检验结果等数据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344例患者中,MDR-PTB者70例(20.35%),非MDR-PTB者274例(79.65%);并发TBTB者199例(67.85%),无TBTB者145例(42.15%).199例并发TBTB者中MDR-PTB者53例(26.63%),非MDR-PTB者146例(73.37%).70例MDR-PTB者中并发TBTB者53例(75.71%)、无TBTB者17例(24.29%).单因素分析显示,MDR-PTB患者病程>24个月、复治、肺部有空洞、并发TBTB的构成比分别为44.28%(31/70)、77.14% (54/70)、81.43% (57/70)、75.71% (53/70),高于非MDR-PTB者的13.87%(38/274)、15.69%(43/274)、59.49%(163/274)、53.28% (146/2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4.34、103.99、11.64、11.50,P值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复治[OR值(95%CI 值):17.37(8.90~33.88)]、肺部有空洞[OR值(95%CI值):2.91 (1.36~6.23)]、并发TBTB[OR值(95%CI值):2.70(1.33~5.49)]为MDR-PTB发生的危险因素.199例并发TBTB患者分为炎症浸润型75例(37.69%)、溃疡坏死型44例(22.11%)、肉芽增殖型10例(5.03%)、疤痕狭窄型63例(31.66%)、管壁软化型5例(2.51%)、淋巴结瘘型2例(1.00%),TBTB分型与MDR-PTB发生无相关性(r=0.03,P=0.717).结论 TBTB是发生MDR-PTB的危险因素,应当重视在肺结核并发TBTB者中筛查MDR-PTB,在MDR-PTB者中筛查TBTB,做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气管疾病 支气管疾病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危险因素 数据说明 统计
下载PDF
初治肺结核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痰菌阴转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邝浩斌 梁敏青 +5 位作者 方琼 何桥 程武 邝小佳 廖锦良 谭守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812-815,共4页
目的分析初治肺结核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tuberculosis,TBTB)的痰菌阴转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的初治肺结核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明确合并TBTB患者共205例,统=予以2-3HRZE/9-1... 目的分析初治肺结核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tuberculosis,TBTB)的痰菌阴转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的初治肺结核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明确合并TBTB患者共205例,统=予以2-3HRZE/9-10HR治疗,同时根据患者TBTB的不同分型等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痰菌2个月末和6个月末的阴转情况,及采用logistic向后逐步删除法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阴转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59.0%(121/205);6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90.2%(185/2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2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1.013,P=0.061,95%CI=0.992~1.035)、病灶范围(OR=2.012,P=0.022,95%CI=0.948~4.273)、空洞数量(OR=1.655,P=0.031,95% CI=1.116~2.453)和耐药程度(OR=1.298,P=0.047,95%CI=0.7962~2.117);6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是耐药程度(OR=1.452,P=0.022,95%CI=0.818~2.575)和2个月末检查痰菌阳性(OR=18241.990,P=0.008,95%CI=0.0006.4×10^8)。结论初治肺结核并TBTB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偏低,需加强治疗管理,提高依从性。年龄、病灶范围、空洞数量和耐药程度是第2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耐药程度和2个月末痰菌阳性是6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并发症 结核 药物疗法 结核 支气管 药物疗法 结核 气管 药物疗法 气管镜检查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广州市城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6
16
作者 邝浩斌 陈其琛 +1 位作者 李惠芬 谭守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458-461,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TB-DM)流行病学情况,为制定相关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登记中心2004—2008年广州市越秀、荔湾、海珠、天河中心城区肺结核登记的资料。结果 2004—2008年广州市中心城...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TB-DM)流行病学情况,为制定相关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登记中心2004—2008年广州市越秀、荔湾、海珠、天河中心城区肺结核登记的资料。结果 2004—2008年广州市中心城区TB-DM患者1047例,占同期登记肺结核患者总数的比例5年平均6.2%,平均年登记率6.22/10万,5年间无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P>0.05)。男性TB-DM占肺结核登记人数中男性患者的构成比6.5%,女性构成比5.3%(P<0.01)。TB-DM患者年龄19~91岁,中位年龄59岁,以中老年患者为主,40岁后两病并发率大幅上升。在TB-DM患者中,痰涂阳性者632例(60.4%)、涂阴415例(39.6%)、出现空洞527例(50.3%)。TB-DM患者的涂阳率和空洞率均高于无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P<0.01)。患者的发现主要是因症就诊,占89.2%。结论 TB-DM发生率较高,以中老年发病为主,涂阳率和空洞率均较高,给结核病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要加强这一人群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流行病学 糖尿病 广州市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7
作者 邝浩斌 黄冬生 +2 位作者 吕江青 王维勇 盛青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多西紫杉醇75mg/m2,静滴,d1,卡铂根据AUC5计算用量,静滴,d1,21d为1周期,每个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以上...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多西紫杉醇75mg/m2,静滴,d1,卡铂根据AUC5计算用量,静滴,d1,21d为1周期,每个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生存期。结果47例患者治疗后CR0例、PR24例、NC17例、PD6例,有效率为51.1%。KS评分增加者70.2%(33/47)、稳定21.3%(10/47)、下降8.5%(4/47)。中位生存期9个月(95%CI8~10个月),1年生存率27.1%。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全组68.1%(32/47)出现白细胞下降,其中Ⅲ度~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5.5%,恶心、呕吐29.8%(14/47),脱发87.2%(41/47)。其余毒副反应轻微,均可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比较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药物疗法 多西紫杉醇 卡铂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超敏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邝浩斌 汪敏 +6 位作者 邝小佳 李艳 冯治宇 覃红娟 张宏 程武 谭守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60-662,共3页
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检测是临床实验室采用超敏感检测技术检测血浆中的低浓度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近年来关于CRP和hs-CRP的研究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感染性疾病、心... 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检测是临床实验室采用超敏感检测技术检测血浆中的低浓度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近年来关于CRP和hs-CRP的研究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性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外周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和肿瘤等多种疾病中用于指导临床诊疗,特别是hs-CRP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中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方面报道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 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分析 动态变化 HS-CRP PROTEIN 心脑血管性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下载PDF
耐多药肺结核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内镜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邝浩斌 梁敏青 +6 位作者 袁园 谢艺开 覃红娟 冯治宇 叶锦泉 张宏 谭守勇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MDR-TB)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的内镜特点。方法纳入广州市胸科医院2008年10月1日-2016年6月30日住院的MDR-TB患者248例为研究组,并选取2015年全年住院菌阳非MDR-TB患者274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MDR-TB)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的内镜特点。方法纳入广州市胸科医院2008年10月1日-2016年6月30日住院的MDR-TB患者248例为研究组,并选取2015年全年住院菌阳非MDR-TB患者274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痰培养结核杆菌及异烟肼和利福平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人口资料。结果 248例MDR-TB患者,支气管镜检查诊断TBTB 175例(70.56%),无TBTB 73例(29.44%)。274例菌阳非MDR-TB患者支气管镜检查诊断TBTB 146例(53.28%),无TBTB 128例(46.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2、P=0.000)。MDR-TB合并TBTB中位年龄32岁,非MDR-TB合并TBTB中位年龄4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 932.00、P=0.001)。在MDR-TB患者中,TBTB侵犯右上支气管75例(42.86%)、左上支气管71例(40.57%),非MDR-TB患者中则为70例(47.95%)和60例(4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4、P=0.786)。MDR-TB患者中TBTB的分型分别是炎症浸润型76例(43.43%)、溃疡坏死型11例(6.29%)、肉芽增殖型13例(7.43%)、疤痕狭窄型72例(41.14%)、管壁软化型3例(1.71%),淋巴结瘘型0例(0.00%),非MDR-TB中,TBTB分型依次是50例(34.25%)、41例(28.08%)、9例(6.16%)、40例(27.40%)、5例(3.43%)和1例(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0、P=0.000)。结论 MDR-TB合并TBTB有较高的检出率,常见青年患者,多侵犯右上支气管和左上支气管,以炎症浸润型和疤痕狭窄型为主,需要重视MDR-TB患者的支气管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气管支气管结核:支气管镜
下载PDF
糖尿病并肺结核督导化疗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邝浩斌 李力刚 李佩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1155-1156,共2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肺结核督导化疗 (DOTS)疗效。方法 :设立糖尿病并肺结核组 54例 ,并在同期的单纯肺结核患者中选取 82例为对照组 ,两组具有可比性 (P >0 0 5) ,所有病例均为初治涂阳 ,执行世行督导化疗方案 ,观察疗效并随访。结...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肺结核督导化疗 (DOTS)疗效。方法 :设立糖尿病并肺结核组 54例 ,并在同期的单纯肺结核患者中选取 82例为对照组 ,两组具有可比性 (P >0 0 5) ,所有病例均为初治涂阳 ,执行世行督导化疗方案 ,观察疗效并随访。结果 :糖尿病并肺结核组治疗第 2、3、5、6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是 51 9%、64 8%、79 6%、87 0 % ;对照组第 2、3、5、6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是 65 9%、80 2 %、82 9%、92 7%。两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0 0 5) ,两组患者的空洞闭合率分别是 46 7%和 47 2 %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复发率分别是 13 3 %和5 4%。结论 :方案适合于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 ,但宜早期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肺结核 督导化疗 疗效观察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