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素联合吗啡对骨癌痛小鼠的镇痛效应研究
1
作者 杨雪伟 袁贤达 +4 位作者 田越 孙琳琳 蔡捷 孟坤 邢国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7,共10页
目的:探究淫羊藿素对骨癌痛(bone cancer pain,BCP)小鼠的镇痛效应,以及淫羊藿素与吗啡联合用药的镇痛效应;确定半效剂量淫羊藿素与吗啡联合用药,在达到吗啡最大镇痛效应时所减少的吗啡用量。方法:使用雄性C57BL/6J小鼠及路易斯(Lewis)... 目的:探究淫羊藿素对骨癌痛(bone cancer pain,BCP)小鼠的镇痛效应,以及淫羊藿素与吗啡联合用药的镇痛效应;确定半效剂量淫羊藿素与吗啡联合用药,在达到吗啡最大镇痛效应时所减少的吗啡用量。方法:使用雄性C57BL/6J小鼠及路易斯(Lewis)肺癌细胞建立BCP小鼠模型。通过测定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冷刺激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以及自发抬足次数和抬足保护时间以评估小鼠疼痛敏感度。结果:自造模后第7~14天起,BCP小鼠左侧(荷瘤侧)后爪MWT和PWL明显降低,自发抬足次数和抬足保护时间明显上升,并持续存在(P<0.05)。造模后第7~14天给予淫羊藿素,自第10~14天起淫羊藿素明显增加BCP小鼠左侧后爪的MWT和PWL,并减少自发抬足次数和抬足保护时间,停药后效应持续至造模后第18天(即停药后第4天)(P<0.05)。应用2倍EC50剂量淫羊藿素(200 mg/kg)与吗啡联合用药可明显延长停药后镇痛效应,停药后镇痛效应持续至造模后第21天(即停药后第7天)(P<0.05)。应用半效剂量淫羊藿素(100 mg/kg)与吗啡联合用药,达到吗啡最佳镇痛效应时最多可减少60%吗啡用量。结论:淫羊藿素对BCP小鼠有明显的镇痛效应,当与吗啡联合用药时,不仅明显延长了停药后的镇痛效应,还能够减少高达60%的吗啡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淫羊藿素 吗啡 镇痛效应
下载PDF
2 Hz电针诱导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传递长时程抑制 被引量:13
2
作者 邢国刚 刘风雨 +2 位作者 万有 姚磊 韩济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 :观察 2Hz电针对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传递长时程抑制 (long termdepression ,LTD)的诱导 ,以阐明电针治疗慢性神经病理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 :将Sprague Dawley大鼠的腰 5 /腰 6 (L5 /L6 )脊神经紧结扎 ,造成神经病理... 目的 :观察 2Hz电针对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传递长时程抑制 (long termdepression ,LTD)的诱导 ,以阐明电针治疗慢性神经病理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 :将Sprague Dawley大鼠的腰 5 /腰 6 (L5 /L6 )脊神经紧结扎 ,造成神经病理痛模型。采用电生理学技术记录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场电位 ,作为 2Hz电针诱导LTD的指标。电针采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HANS)输出 ,参数是 :频率 2Hz ,波宽 0 .6ms,强度 1、2、3mA各 10min递增 ,刺激时间 30min ;电针的正极接“三阴交”穴 ,负极接“足三里”穴。结果 :(1)在神经病理痛大鼠 ,2Hz电针作用于“三阴交”和“足三里”穴位 30min ,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场电位的最大幅值 ,可由基础对照水平的 (10 0 .1±1.2 ) % ,降低到 (4 9.4± 0 .6 ) % ,并且在长达 3h的记录时间内均维持在此较低的水平 ,经非配对t检验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n =6 ) ,即 2Hz电针可以诱导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场电位产生显著的LTD ;(2 )静脉注射NMDA 受体阻断剂MK 80 1(0 .5mg·kg-1) ,或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 (1mg·kg-1) ,均可以阻止这种 2Hz电针诱导的LTD。结论 :2Hz电针 (HANS穴位电刺激 )可以诱导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伤害性感受的突触传递 ,产生NM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Hz电针 诱导 神经痛 脊髓 病理生理学 突触传递 神经元可塑性
下载PDF
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可塑性变化 被引量:16
3
作者 邢国刚 刘风雨 +2 位作者 姚磊 万有 韩济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6-230,共5页
目的 :观察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传递可塑性的变化 ,阐明在伤害性刺激及神经损伤时“中枢敏化”(centralsensitization)在神经病理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将Sprague Dawley大鼠的腰 5 /腰 6 (L5 /L6 )脊神经紧结扎造成神经病理痛模... 目的 :观察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传递可塑性的变化 ,阐明在伤害性刺激及神经损伤时“中枢敏化”(centralsensitization)在神经病理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将Sprague Dawley大鼠的腰 5 /腰 6 (L5 /L6 )脊神经紧结扎造成神经病理痛模型 ,采用电生理学技术记录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场电位 ,比较模型组与假手术对照组大鼠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电位LTP诱导的差异。结果 :(1)在神经病理痛大鼠 ,高频、低强度的条件电刺激 (频率 10 0Hz,波宽 0 .5ms,强度 10V ,串长 1s ,串间隔 10s的 4串电刺激 )作用于坐骨神经即可诱导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电位产生LTP ;然而在假手术对照组大鼠 ,同样的刺激则不能诱导LTP的产生 ,只有高频、高强度的条件电刺激 (强度30~ 4 0V ,其余参数同上 )作用于坐骨神经才可诱导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电位产生LTP。 (2 )与假手术对照组大鼠相比 ,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C 纤维场电位的诱发阈值显著降低 ,而幅值显著升高。结论 :神经损伤情况下 ,在脊髓背角更容易诱导出C 纤维诱发场电位的LTP ,使脊髓伤害性感觉的突触产生“超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中枢敏化 脊髓背角C纤维 长时程可塑性 神经损伤
下载PDF
废用性肌肉萎缩的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邢国刚 樊小力 宋新爱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2000年第4期148-150,共3页
废用状态下肌肉组织最明显的变化是肌肉萎缩,它不仅表现为肌肉结构形态的变化,如肌肉的重量和体积减少,肌纤维类型和肌肉超微结构的改变等,而且肌肉的生化代谢与功能活动也可发生明显的变化,其机理尚不清楚。因此,探明废用性肌肉萎缩的... 废用状态下肌肉组织最明显的变化是肌肉萎缩,它不仅表现为肌肉结构形态的变化,如肌肉的重量和体积减少,肌纤维类型和肌肉超微结构的改变等,而且肌肉的生化代谢与功能活动也可发生明显的变化,其机理尚不清楚。因此,探明废用性肌肉萎缩的发生机理,进而寻找出治疗和预防肌肉萎缩的有效措施,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电生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等技术的发展,废用性肌肉萎缩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用性肌肉萎缩 肌纤维 肌肉萎缩 结构
下载PDF
股动脉注射琥珀胆碱诱发肌梭传入对延髓呼吸相关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邢国刚 樊小力 宋新爱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 观察肌梭传入对延髓呼吸相关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从呼吸中枢的途径探明肌梭传入是否对呼吸运动具有反射性调节作用。方法 在氨基甲酸乙酯麻醉、断双侧颈迷走神经、肌松、人工呼吸的家兔上 ,观察了股动脉注射琥珀胆碱 (Sch)诱... 目的 观察肌梭传入对延髓呼吸相关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从呼吸中枢的途径探明肌梭传入是否对呼吸运动具有反射性调节作用。方法 在氨基甲酸乙酯麻醉、断双侧颈迷走神经、肌松、人工呼吸的家兔上 ,观察了股动脉注射琥珀胆碱 (Sch)诱发肌梭兴奋对延髓呼吸相关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用双极银丝电极记录膈神经传出放电 ,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延髓呼吸相关神经元单位放电 ,根据神经元放电和膈神经放电的时相关系来确定神经元的性质。记录到的单位放电信号输入示波器显示 ,并输入计算机处理 ,绘出序列密度直方图 ,直接测量并打印图形与数据 ;同时与膈神经放电同步照像。结果  (1 )股动脉注射 Sch可明显兴奋延髓吸气神经元而抑制呼气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在 56个吸气神经元中 ,呈兴奋反应的 37个 ,抑制反应的 1 1个 ,双相反应的 2个 ,其余 6个无明显反应。在 1 7个呼气神经元中 ,呈兴奋反应的 4个 ,抑制反应的 1 0个 ,双相反应的 1个 ,其余 2个无明显反应。(2 ) Sch对吸气神经元的兴奋作用 ,一般在给药后 1~2 min即可达高峰 ;而对呼气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则发生较晚 ,一般在给药后 2~ 3min达高峰。 (3)肌注布比卡因破坏肌梭后可明显降低 Sch对延髓呼吸相关神经元的影响。较正常侧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胆碱 延髓呼吸相关神经元 肌俊传入
下载PDF
肌梭调节运动性通气增强反应的机理研究
6
作者 邢国刚 樊小力 +1 位作者 霍涌玮 宋新爱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4-365,共2页
在63只麻醉、制动、断双侧迷走神经、人工呼吸的家兔,观察了股动脉注射琥珀胆碱Sch诱发肌梭传入对延髓呼吸相关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结果发现:股动脉注射Sch对延髓吸气神经元的作用以兴奋为主37/56,对呼气神经元的作... 在63只麻醉、制动、断双侧迷走神经、人工呼吸的家兔,观察了股动脉注射琥珀胆碱Sch诱发肌梭传入对延髓呼吸相关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结果发现:股动脉注射Sch对延髓吸气神经元的作用以兴奋为主37/56,对呼气神经元的作用以抑制为主10/17,而对非呼吸性神经元这种兴奋与抑制反应则不明显;Sch对吸气神经元的兴奋作用,一般在给药后1~2min即可达高峰,而对呼气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则发生较晚,一般在给药后2~3min达高峰;肌注布比卡因破坏肌梭后可明显降低Sch对延髓呼吸相关神经元的影响。结果提示,股动脉注射Sch诱发的肌梭传入可通过延髓呼吸中枢参与对运动性通气增强反应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梭 运动性通气增强反应 呼吸相关神经元 琥珀胆碱 布比卡因 运动实验
原文传递
肌梭传入在运动性通气增强反应中的作用
7
作者 邢国刚 樊小力 +1 位作者 霍涌玮 宋新爱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9-131,共3页
在 6 3只麻醉、制动、断双侧迷走神经、人工呼吸的家兔中 ,以膈神经传出放电作为呼吸效应的客观指标 ,用琥珀胆碱 (Sch)选择性地兴奋肌梭 ,观察了肌梭传入在运动性通气增强反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股动脉注射Sch后有 2 3例 (占 36 5 1... 在 6 3只麻醉、制动、断双侧迷走神经、人工呼吸的家兔中 ,以膈神经传出放电作为呼吸效应的客观指标 ,用琥珀胆碱 (Sch)选择性地兴奋肌梭 ,观察了肌梭传入在运动性通气增强反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股动脉注射Sch后有 2 3例 (占 36 5 1% )产生吸气延长效应 ,表现为吸气时程 (Ti)延长 (P <0 0 5 ) ,呼气时程 (Te)有缩短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 ,Ti/Te比值增加 (P <0 0 5 ) ,肺通气量加大 ;17例 (占 2 6 98% )呈抑呼增频效应 ,表现为Te缩短 ,Ti变化不明显 ,Ti/Te比值增加 ,呼吸频率 (RF)加快 ,最终也导致肺通气量加大。肌注布比卡因破坏肌梭后 ,同剂量的Sch则使上述呼吸易化效应明显减弱。提示肌梭传入活动在运动性通气增强反应中具有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梭传入 运动性通气增强反应 膈神经传出放电 琥珀胆碱 布比卡因
原文传递
股动脉注射琥珀胆碱诱发肌梭传入对膈神经放电的影响
8
作者 邢国刚 樊小力 宋新爱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11-414,共4页
目的 观察肌梭传入活动是否对呼吸运动具有反射性调节作用。方法 实验用63只麻醉、制动、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肌松、人工呼吸的家兔,以膈神经放电作为呼吸观测指标,观察股动脉注射琥珀胆碱(Succinylcholine,Sch)诱发肌梭传入活动对... 目的 观察肌梭传入活动是否对呼吸运动具有反射性调节作用。方法 实验用63只麻醉、制动、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肌松、人工呼吸的家兔,以膈神经放电作为呼吸观测指标,观察股动脉注射琥珀胆碱(Succinylcholine,Sch)诱发肌梭传入活动对呼吸的影响。结果 ①产生易化作用的有40例(63..49%),其中23例(36..51%)呈吸气延长效应;17例(26..98%)呈抑呼增频效应。产生抑制效应的有11例(17..46%),呈双相反应的4例(6..35%),8例(12..70%)无明显作用。②吸气延长效应主要表现为吸气时程(Ti)延长,呼吸时程(Te)有缩短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Ti/Te比值增加,呼吸频率(RF)变化不明显;抑呼增频效应主要表现为Te缩短,Ti变化不明显,Ti/Te比值增加,RF加快。③肌注布比卡因破坏肌梭后,同剂量的Sch使上述呼吸易化效应明显减弱。结论 股动脉注射Sch诱发的肌梭传入活动对呼吸运动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胆碱 肌梭 膈神经放电 呼吸调节
下载PDF
布比卡因对肌梭的损害作用
9
作者 邢国刚 宋新爱 +1 位作者 樊小力 霍涌玮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160-161,共2页
用 54只健康成年家兔 ,观察肌注布比卡因对腓肠肌肌梭的作用。组织学结果显示 ,肌注布比卡因后12 h,肌梭即可出现轻度的变性 ;2~ 3d受损最严重 ,可出现肌梭的广泛坏死 ;1周后受损肌梭可自行修复改善 ,至 3周末可完全修复正常。提示布... 用 54只健康成年家兔 ,观察肌注布比卡因对腓肠肌肌梭的作用。组织学结果显示 ,肌注布比卡因后12 h,肌梭即可出现轻度的变性 ;2~ 3d受损最严重 ,可出现肌梭的广泛坏死 ;1周后受损肌梭可自行修复改善 ,至 3周末可完全修复正常。提示布比卡因能引起肌梭发生可逆性的变性及坏死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损害作用 肌梭 麻醉药
下载PDF
北京大学医学部疼痛医学中心成立
10
作者 邢国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27-927,共1页
在中国疼痛医学事业的奠基者和领航人、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韩济生院士的积极倡导和全力推动下,北京大学医学部疼痛医学中心于2013年11月i5日宣布成立。
关键词 北京大学医学部 医学中心 疼痛 神经科学研究所 医学事业 名誉所长 韩济生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在大鼠睾丸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雄激素对其表达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霍涌玮 邱曙东 +2 位作者 程健 葛玲 邢国刚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3-196,210,共5页
目的 研究发育不同阶段及二甲磺酸乙烷 (EDS)干预的雄性SD大鼠睾丸内雄激素受体 (Androgenreceptor,AR)的分布、发育模式及雄激素调控。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并应用图像分析测定AR的视物平均光密度 ,以其表示核内AR相对含量... 目的 研究发育不同阶段及二甲磺酸乙烷 (EDS)干预的雄性SD大鼠睾丸内雄激素受体 (Androgenreceptor,AR)的分布、发育模式及雄激素调控。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并应用图像分析测定AR的视物平均光密度 ,以其表示核内AR相对含量。结果 特异性AR免疫染色见于睾丸间质细胞、肌样细胞、支持细胞、精原细胞、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间质细胞中AR相对含量随大鼠年龄而变化 :2 1d龄居中 ,35d龄最高 ,90~ 1 2 0d龄最低 ,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肌样细胞在 3个年龄组大鼠均有很强的AR表达。应用EDS消除成年大鼠内源性睾酮后 ,睾丸内所有AR阳性细胞的免疫染色均显著减弱 ,外源性睾酮替代治疗后免疫染色程度可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 雄激素可促进青春期大鼠间质细胞的功能与分化 ;肌样细胞在精子发生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睾丸内AR的表达受内源性睾酮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受体 睾丸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生精散治疗大鼠弱精子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韩彩艳 孙伟 +4 位作者 王波 王亚男 张斌 蔡捷 邢国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1-33,共3页
目的研究生精散对大鼠弱精子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雷公藤多甙制备弱精子症大鼠模型,通过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观察生精散对精子活率、活力、密度以及各种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式等功能指标的影响。实验动物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研究生精散对大鼠弱精子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雷公藤多甙制备弱精子症大鼠模型,通过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观察生精散对精子活率、活力、密度以及各种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式等功能指标的影响。实验动物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雷公藤多甙组、生理盐水组及生精散小、中、大剂量组,每组5只。正常对照组每日给予正常饮食,共42 d;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1 mL/d,共28 d;雷公藤多甙组每日灌胃雷公藤多甙20 mg/kg,共4周;生精散小[0.01 g/(只.d)]、中[0.02 g/(只.d)]、大[0.03 g/(只.d)]剂量组灌胃生精散,共14 d。结果雷公藤多甙组大鼠精子的活率、活力、密度以及直线运动速度(VSL)、平均路径速度(VAP)和曲线运动速度(VCL)等功能指标均较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睾丸组织HE染色显示,雷公藤多甙组大鼠生精小管内各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数明显减少,生精细胞排列紊乱。生精散大、中、小剂量组均可显著提高模型大鼠精子的活率、活力、密度和运动速度(VSL、VAP、VCL);而对精子的运动方式,生精散大剂量组可以改善鞭打频率和平均移动角度。结论雷公藤多甙可以诱导稳定的弱精子症大鼠模型,生精散具有提高弱精子症大鼠精子的密度、活力、活率及运动速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精子症 生精散 雷公藤多甙 精子运动 大鼠
下载PDF
Gamma神经振荡产生机制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静 李小俚 +1 位作者 邢国刚 万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88-693,共6页
Gamma神经振荡的频率在30~100 Hz之间,存在于动物和人类大脑的多个区域,如丘脑、体感皮层以及海马等部位,在各个尺度水平上都可被检测到.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网络是产生此高频节律性活动的主要条件之一.皮层的gamma神经振荡与丘... Gamma神经振荡的频率在30~100 Hz之间,存在于动物和人类大脑的多个区域,如丘脑、体感皮层以及海马等部位,在各个尺度水平上都可被检测到.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网络是产生此高频节律性活动的主要条件之一.皮层的gamma神经振荡与丘脑-皮层系统有关.Gamma神经振荡具有易化突触可塑性和调节神经网络的作用,主要参与感觉特征绑定、选择性注意以及记忆等高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神经振荡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特征绑定 记忆
原文传递
鞘内应用普瑞巴林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电生理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蔡捷 丁蕾 +2 位作者 邢国刚 郭向阳 孟秀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59-663,共5页
目的:研究鞘内应用普瑞巴林(pregabalin,PGB),一种新型抗癫痫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雄性SD大鼠鞘内置管,手术成功后进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手术。术后10 d用von Fre... 目的:研究鞘内应用普瑞巴林(pregabalin,PGB),一种新型抗癫痫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雄性SD大鼠鞘内置管,手术成功后进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手术。术后10 d用von Frey纤维丝测定机械痛敏,将筛选出造模成功的SNI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两组(n=10),通过鞘内插管分别鞘内给予(i.t.)普瑞巴林100μg/d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saline,NS)作阴性对照,连续3 d给药。在每次给药后24 h测定大鼠后爪的50%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及鞘内给药前后大鼠的运动功能。(2)通过在体细胞外记录的电生理学方法,观察脊髓背表面给予普瑞巴林100μg对SNI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wide dynamic range,WDR)神经元C纤维诱发放电的影响。结果:(1)与NS组相比,鞘内应用普瑞巴林100μg/d,连用3 d,能显著增加SNI大鼠术侧后爪的50%PWT,起到显著的镇痛作用(P<0.001,n=10),给药前后大鼠的运动功能没有明显改变(P>0.05,n=10)。(2)与NS组相比,脊髓背表面给予普瑞巴林100μg可以显著抑制SNI大鼠WDR神经元的C纤维诱发放电(P<0.001,n=9)。结论:鞘内应用普瑞巴林100μg/d可以对SNI大鼠产生显著的镇痛作用而不影响其运动功能,该机制可能与通过WDR神经元的C纤维诱发放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瑞巴林 脊髓背角 神经病理性疼痛 WDR神经元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注射ZD7288对神经病理痛大鼠机械性痛敏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涂会引 姜玉秋 +6 位作者 刘风雨 邢国刚 石玉顺 李潭 姚磊 韩济生 万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8-233,共6页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i.t.)ZD7288对模型大鼠痛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L5/L6脊神经紧结扎的方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痛模型,通过蛛网膜下腔插管给药。结果:ZD7288 30 g明显升高50%缩足阈值(P<0.05),表现出明显的镇痛作用,而更低剂量...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i.t.)ZD7288对模型大鼠痛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L5/L6脊神经紧结扎的方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痛模型,通过蛛网膜下腔插管给药。结果:ZD7288 30 g明显升高50%缩足阈值(P<0.05),表现出明显的镇痛作用,而更低剂量的15μg和7.5μg的镇痛效果不明显。在神经损伤后的5 d和14 d给予ZD7288,其镇痛效果明显好于损伤后第28 d给药(P<0.05)。这三个剂量的ZD7288并不影响大鼠的运动功能。结论:ZD7288对脊神经结扎大鼠的机械性痛敏有缓解作用,这种作用在结扎后早期比晚期更强。从行为药理学的角度证明脊髓背角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CN)可能参与了神经病理痛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痛 超激化激活阳离子通道 ZD7288 蛛网膜下腔注射 大鼠
下载PDF
慢性疼痛与抑郁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16
作者 闻洁曦 邢国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36-440,共5页
慢性疼痛可能导致抑郁的发生,抑郁症患者往往伴有慢性疼痛或疼痛加剧的症状。本文就慢性疼痛与抑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从疼痛与情绪共同涉及的大脑结构、神经回路以及与神经相关的化学物质等方面阐述了慢性疼痛与抑郁可能具有的共同神经... 慢性疼痛可能导致抑郁的发生,抑郁症患者往往伴有慢性疼痛或疼痛加剧的症状。本文就慢性疼痛与抑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从疼痛与情绪共同涉及的大脑结构、神经回路以及与神经相关的化学物质等方面阐述了慢性疼痛与抑郁可能具有的共同神经生物学机制,并对慢性疼痛与抑郁症的治疗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抑郁 负性情绪 神经回路 神经可塑性
下载PDF
纳米铂黑修饰微电极阵列在神经电生理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轶琳 林楠森 +3 位作者 姜红 刘春秀 邢国刚 蔡新霞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纳米铂黑修饰微电极阵列在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中的应用及其检测性能。方法:采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工艺制备出用于神经电生理检测的微电极阵列,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微电极阵列表面修饰纳米铂黑颗粒,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修饰层的... 目的:研究纳米铂黑修饰微电极阵列在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中的应用及其检测性能。方法:采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工艺制备出用于神经电生理检测的微电极阵列,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微电极阵列表面修饰纳米铂黑颗粒,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修饰层的表面形貌。在同一测试环境下对比裸电极与修饰电极的噪声水平。利用修饰电极进行神经电生理信号的检测。结果: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的纳米铂黑颗粒在微电极表面分布致密而均匀。修饰铂黑后微电极信噪比可提高到原来的2.5倍,实验中能分辨出幅度在10μV左右的微弱电生理信号。结论:通过在微电极表面修饰纳米铂黑,可有效改善电极性能,提高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极阵列 纳米铂黑修饰 神经电生理 信噪比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应用Ro 25-6981对神经病理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电生理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曲晓秀 李鸣佳 +6 位作者 蔡捷 郑琴 池叶楠 刘风雨 万有 韩济生 邢国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应用Ro 25-6981,一种选择性的NMDA受体NR2B亚基(NR2B)的拮抗剂,对神经病理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雄性SD大鼠蛛网膜下腔置管,手术成功后进行L5脊神经结扎(SNL)手术。术后7天用vonFrey纤维丝测定...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应用Ro 25-6981,一种选择性的NMDA受体NR2B亚基(NR2B)的拮抗剂,对神经病理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雄性SD大鼠蛛网膜下腔置管,手术成功后进行L5脊神经结扎(SNL)手术。术后7天用vonFrey纤维丝测定机械痛敏,筛选出造模成功的SNL神经病理痛大鼠,随机分为三组,通过蛛网膜下腔插管分别鞘内给予(i.t.)Ro25-698110.0μg(20μl)、100.0μg(20μl),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作对照。在给药后第30min、60min、90min和120min测定大鼠后爪的50%缩足阈值(PWT)及鞘内给药前后大鼠的运动功能。(2)通过在体细胞外记录的电生理学方法,观察脊髓背表面给予Ro 25-6981100.0μg对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WDR)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结果:(1)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鞘内应用Ro 25-698110.0μg对SNL大鼠的50%PWT和机械痛敏翻转百分率(%MPE)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n=8),而100.0μg却能显著增加SNL大鼠的50%PWT和%MPE,起到明显的镇痛作用(P<0.05,n=8),并且在上述两种剂量下鞘内给药前后,动物的运动功能没有出现显著改变(P>0.05);(2)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脊髓背表面给予Ro 25-6981100.0μg对WDR神经元的Aβ纤维诱发放电没有显著影响(P>0.05,n=6),但是可以显著抑制C纤维诱发放电(P<0.05,n=6)。结论:鞘内应用选择性的NR2B拮抗剂Ro 25-6981100.0μg可以对SNL大鼠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而不影响动物的运动功能;这种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拮抗脊髓背角的NMDA受体NR2B亚基,进而抑制WDR神经元的C纤维诱发放电所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NR2B亚基 脊髓背角 神经病理痛 Ro 25-6981
下载PDF
抑郁症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9
作者 郭雨欣 邢国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60,共4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其核心症状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还可能出现睡眠障碍、反复自杀念头等。据WHO统计,目前全球约有1.21亿抑郁症患者,每年有850,000人的死亡与抑郁相关。抑郁症的遗传率约为30%~40%.
关键词 抑郁症 单胺 基因-环境相互作用 神经发生 神经可塑性
下载PDF
骨癌痛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琴 方东 +4 位作者 刘敏 姜红 蔡捷 万有 邢国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研究骨癌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探讨外周敏化在骨癌痛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雌性SD大鼠,采用胫骨骨髓腔内注射MRMT-1大鼠乳腺癌细胞(4×104,4μl)的方法建立骨癌痛大鼠模型,术后14天用von Frey纤... 目的:研究骨癌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探讨外周敏化在骨癌痛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雌性SD大鼠,采用胫骨骨髓腔内注射MRMT-1大鼠乳腺癌细胞(4×104,4μl)的方法建立骨癌痛大鼠模型,术后14天用von Frey纤维丝测定大鼠同侧后爪的50%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TW)以检测造模是否成功。对照组分别注射等体积的热杀死癌细胞(HK组)或磷酸盐缓冲液(PBS组)。造模后14天,在急性分离的小直径DRG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骨癌痛及其对照组大鼠DRG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RMP)、诱发动作电位的去极化电流阈值(current threshold,CT)以及恒定去极化电流(300pA,1 s)诱发动作电位爆发的个数,观察骨癌痛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变化。结果:建立模型后14天,与对照组相比,(1)骨癌大鼠同侧后爪的50%PWT分别由HK组、PBS组和空白对照组(Na ve组)的13.75±0.64 g、13.30±0.64 g和15.10±0.01 g降低到4.43±0.42 g,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n=7~10),表明MRMT-1癌细胞接种大鼠具有明显的机械性痛敏行为;(2)在骨癌痛大鼠的小直径DRG神经元中,低(LT)、中(MT)兴奋阈值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RMP)绝对值和诱发动作电位的去极化电流阈值(CT)均明显降低(P<0.05,P<0.001),相同去极化强度刺激下动作电位爆发的频率均显著增加(P<0.05,P<0.001),而以上记录指标在高兴奋阈值(HT)的神经元则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骨癌痛大鼠伤害性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显著升高,这种小直径DRG神经元超兴奋性(hyperexcitability)的变化可能是引起骨癌痛大鼠外周敏化(peripheral sensitization)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初级感觉神经元 兴奋性 膜片钳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