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分子标记确定从水稻3N×2N组合中得到的F_2群体稳定性 被引量:9
1
作者 邢少辰 周开达 +2 位作者 朱立煌 蔡玉红 庄炳昌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1-23,共3页
同源三倍体株系 43是从水稻双胚苗株系 90 0 4群体中筛选出来的。用它作为母本和正常的二倍体粳稻品种“中丹 2号”杂交 ,得到了具有双亲性状的二倍体后代 ,收获其自交结实种子 ,次年获得一个表现稳定一致的F2 群体 ,编号“942”。为了... 同源三倍体株系 43是从水稻双胚苗株系 90 0 4群体中筛选出来的。用它作为母本和正常的二倍体粳稻品种“中丹 2号”杂交 ,得到了具有双亲性状的二倍体后代 ,收获其自交结实种子 ,次年获得一个表现稳定一致的F2 群体 ,编号“942”。为了证实这个群体稳定的真实性 ,利用RFLP和SSR 2种分子标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多倍体 F2群体 分子标记
下载PDF
籼型杂交水稻不育系胞质对杂种一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邢少辰 陈芳远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5-22,共8页
用7个同核异质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与两个恢复系杂交得 aF_1、bF_1,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种植,考查了10个农艺性状,并进行抗稻瘟病鉴定。结果表明,同核异质组合间,在一些性状上,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各(aF_1-bF_1)值,在一些性状上,差异也... 用7个同核异质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与两个恢复系杂交得 aF_1、bF_1,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种植,考查了10个农艺性状,并进行抗稻瘟病鉴定。结果表明,同核异质组合间,在一些性状上,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各(aF_1-bF_1)值,在一些性状上,差异也达显著或极显著,而且其大小和方向(正或负)受核质互作的影响。因此认为,所谓不育系胞质效应,多数是一种核质互作的遗传现象。不同胞质对稻瘟病的抗性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不育系胞质 胞质效应 核质互作
下载PDF
特异多倍体水稻的遗传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邢少辰 周开达 庄炳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17-20,共4页
在二倍体的水稻双胚苗基础群体中 ,我们发现了一些自然发生的多倍体材料 ,将这些多倍体株系筛选出来 ,种成株系 ,对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倍性、花粉可育性、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情况及其与二倍体的可杂交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在 1... 在二倍体的水稻双胚苗基础群体中 ,我们发现了一些自然发生的多倍体材料 ,将这些多倍体株系筛选出来 ,种成株系 ,对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倍性、花粉可育性、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情况及其与二倍体的可杂交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在 12 9个株系中 ,大部分为三倍体 ,占 91 5 % ,四倍体仅占 8 5 % ;(2 )部分株系的花粉可染率说明花粉的育性很低 ;(3)多倍体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说明 ,除了多价体、染色体落后和微核出现外 ,在三倍体和四倍体株系中 ,均发现了有 12个二价体的形成 ,即可形成正常的n配子 ;(4 )多倍体和二倍体杂交证明 ,尽管杂交后代出现大量的非整倍体 ,但有部分二倍体杂种出现 ,并在后代中表现稳定。作者认为这些多倍体株系具有控制早代稳定的特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多倍体 遗传特性 多胚苗群体 自然突变
下载PDF
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4
作者 邢少辰 CLARKE JIHONG LIU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8,共8页
作为植物细胞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光合作用的器官,叶绿体在生物进化的漫长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生物技术的深入发展,人们发现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和序列的信息在揭示物种起源、进化演变及其不同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为植物细胞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光合作用的器官,叶绿体在生物进化的漫长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生物技术的深入发展,人们发现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和序列的信息在揭示物种起源、进化演变及其不同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与此同时,比核转化具有明显优势的叶绿体转化技术在遗传改良、生物制剂的生产等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而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和序列分析则是叶绿体转化的基石.基于叶绿体的这些重要作用,收集整理了有关的资料,从几个方面归纳了本领域最近的研究进展,希望能使读者对迅速发展的叶绿体基因组研究有更全面的了解,以及对叶绿体基因组在物种的进化、遗传、系统发育关系等方面的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希望对叶绿体转化技术的研究和广泛应用产生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基因组 起源 进化 转化 进展
下载PDF
在水稻突变体中分离逆转座子初报 被引量:2
5
作者 邢少辰 王文明 朱立煌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5-79,共5页
利用水稻双子房突变体为材料,设计简并引物,扩增类copia逆转座子中最保守的RT区域,得到了3个克隆片段。序列测定表明,其中1个克隆片段中含有终止码,另外2个克隆片段分别命名为PR1和PR4,均为连续的编码区。与已知的其他逆转座子序列的比... 利用水稻双子房突变体为材料,设计简并引物,扩增类copia逆转座子中最保守的RT区域,得到了3个克隆片段。序列测定表明,其中1个克隆片段中含有终止码,另外2个克隆片段分别命名为PR1和PR4,均为连续的编码区。与已知的其他逆转座子序列的比较及聚类分析表明,PR1和其他序列差异很大,自成一类;PR4与Rrt21关系最近,相同率高达95.1%,属于同一个家族。同26个水稻品种的杂交结果表明,PR1的拷贝数变化不大,而PR4则存在着广泛的多态性,暗示着可能有转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突变体 逆转座子 克隆 序列 多态性
下载PDF
分离基因的有效手段-mRNA差异显示技术 被引量:12
6
作者 邢少辰 林秀峰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9-12,17,共5页
mRNA差异显示技术从开始应用至今已经有10年了。在此期间,此项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简要综述了差异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优越性、存在的主要缺陷及其技术改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差异显示 基因 进展
下载PDF
环境胁迫与植物体内脯氨酸的关系 被引量:22
7
作者 邢少辰 蔡玉红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8年第2期30-33,共4页
阐述了不同环境胁迫条件下不同植物体内脯氨酸的变化情况及其生理功能,并讨论了脯氨酸作为生理生化指标的可能性。
关键词 植物 脯氨酸 环境胁迫
原文传递
植物多倍体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邢少辰 蔡玉红 周开达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1年第3期12-15,20,共5页
植物的多倍体在植物的进化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植物遗传资源发掘的日益深入 ,对多倍体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植物多倍体的来源、分布、进化、遗传行为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简要介绍了作者在多倍体方... 植物的多倍体在植物的进化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植物遗传资源发掘的日益深入 ,对多倍体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植物多倍体的来源、分布、进化、遗传行为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简要介绍了作者在多倍体方面的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多倍体 来源 分布 进化 遗传 应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大豆无菌苗的获得 被引量:4
9
作者 邢少辰 林秀峰 庄炳昌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1年第2期7-9,共3页
采用升汞和次氯酸纳两种消毒剂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进行处理 ,获得大豆的无菌苗。结果表明 :①野生大豆对消毒剂的抵抗能力明显高于栽培大豆 ;②用水浸泡的栽培大豆再用升汞和次氯酸纳处理时 ,都不能发芽或极少发芽 ,说明消毒剂对浸泡... 采用升汞和次氯酸纳两种消毒剂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进行处理 ,获得大豆的无菌苗。结果表明 :①野生大豆对消毒剂的抵抗能力明显高于栽培大豆 ;②用水浸泡的栽培大豆再用升汞和次氯酸纳处理时 ,都不能发芽或极少发芽 ,说明消毒剂对浸泡的栽培大豆伤害十分严重 ;③种子放置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生长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无菌苗 培养基
下载PDF
不同波长激光照射小麦种胚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邢少辰 蔡玉红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11,共4页
用CO_2,N_2和He-Ne3种不同波长的激光器分别对小麦品种冀早15,冀麦18进行萌动胚照射处理,对处理后第2代(L_2),第3代(L_3)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对小麦种胚具有生物学效应,可以诱导某些农艺性状的... 用CO_2,N_2和He-Ne3种不同波长的激光器分别对小麦品种冀早15,冀麦18进行萌动胚照射处理,对处理后第2代(L_2),第3代(L_3)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对小麦种胚具有生物学效应,可以诱导某些农艺性状的变异。但是不同波长激光照射的效应和方向在小麦不同的遗传背景下存在差异。同时还讨论了某些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物学效应 种坯 波长 激光诱变 育种
下载PDF
特异同源多倍体水稻自交后代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邢少辰 周开达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08-310,314,共4页
以稻桩保存的同源多倍体自交结实种子为材料 ,研究了多倍体自交后代的一些遗传特征。结果表明 :①同源多倍体自交后代大部分会保持其原来的倍性 ,但会有个别的变化 ;②自交后代的根尖中有不同倍性细胞共存的嵌合现象 ;③同源三倍体和同... 以稻桩保存的同源多倍体自交结实种子为材料 ,研究了多倍体自交后代的一些遗传特征。结果表明 :①同源多倍体自交后代大部分会保持其原来的倍性 ,但会有个别的变化 ;②自交后代的根尖中有不同倍性细胞共存的嵌合现象 ;③同源三倍体和同源四倍体之间的自交结实率没有明显的区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同源多倍体 自交后代 遗传特征 自交结实率
下载PDF
植物远缘杂交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邢少辰 周开达 蔡玉红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4期18-21,共4页
远缘杂交是创造新物种的有效手段 ,但由于亲缘关系的原因其利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表现、产生的机制、解决的办法及其远缘杂交在不同方面的应用等总结了最新的进展。
关键词 远缘杂交 不亲和性 性机制 应用 植物
下载PDF
水稻中的无融合生殖研究及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邢少辰 蔡玉红 周开达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6-8,共3页
本文综述了植物无融合生殖概念的发展历史。简述了目前报道的水稻上主要无融合生殖材料的特点特征以及近年来的一些新进展。同时指出了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当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 水稻 无融合生殖 历史演化 胚胎发育
下载PDF
不同来源水稻二倍体的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邢少辰 蔡玉红 周开达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1-3,6,共4页
用几种不同来源的水稻二倍体为亲本材料进行配组 ,比较其后代之间的差异。从田间观察到分子标记的检测 ,没有发现这些二倍体之间有什么差别 ,说明从特异多倍体材料来源的二倍体和生产上常用的二倍体之间没有差别 ,可以作为亲本进行杂交。
关键词 二倍体 水稻 多倍体 分子标记
下载PDF
遗传标记的发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邢少辰 蔡玉红 尹会兰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2期21-23,33,共4页
介绍了遗传标记的发展历史和目前应用比较多的分子标记类型,重点说明了微卫星标记在水稻上的应用情况,对了解分子标记的重要性及其应用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遗传标记 分子标记 水稻 应用
下载PDF
水稻及其它植物中多胚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邢少辰 周开达 蔡玉红 《张家口农专学报》 2000年第2期43-46,39,共5页
1 多胚苗的来源和类型 多胚(polyembryony)指种子中含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胚。被子植物的多胚现象于1719年首先由Leeuwenhok在柑桔属(Citrus)发现,之后在其它植物中也发现了这一现象。早在本世纪20年代,Rodrigo咖和Jones就发现了水稻(Ory... 1 多胚苗的来源和类型 多胚(polyembryony)指种子中含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胚。被子植物的多胚现象于1719年首先由Leeuwenhok在柑桔属(Citrus)发现,之后在其它植物中也发现了这一现象。早在本世纪20年代,Rodrigo咖和Jones就发现了水稻(Oryza sativa)的双胚苗现象,虽然发生频率仅为0.1%左右。筛选水稻双胚苗进行无融合生殖的研究则是Rutger等在1986年开展的。我国多胚苗的研究近期才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植物 生殖 多胚苗 倍性
下载PDF
特异水稻同源多倍体的染色体行为 被引量:1
17
作者 邢少辰 蔡玉红 +1 位作者 周开达 庄炳昌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1-2,5-48,共3页
用从水稻双胚苗中筛选出来的同源三倍体和同源四倍体株系为材料 ,和正常的二倍体进行杂交 ,在后代得到了稳定二倍体株系 ,对母本多倍体的研究发现 ,在多倍体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 ,除了大量的染色体落后等现象外 ,还可以形成 12个二价... 用从水稻双胚苗中筛选出来的同源三倍体和同源四倍体株系为材料 ,和正常的二倍体进行杂交 ,在后代得到了稳定二倍体株系 ,对母本多倍体的研究发现 ,在多倍体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 ,除了大量的染色体落后等现象外 ,还可以形成 12个二价体 ;在多倍体自交后代的根尖细胞中发现有嵌合体存在 ,为多倍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同源多倍体 染色体
下载PDF
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现状与问题
18
作者 邢少辰 蔡玉红 周开达 《河北农业科学》 2000年第1期76-80,共5页
本文综述了植物无融合生殖概念的发展历史。简述了目前报道的水稻上主要无融合生殖材料的特点特征以及近年来的一些新进展。同时指出了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当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最后,简要介绍了作者的工作情况。
关键词 水稻 无融合生殖 类型 研究进展 历史演化
下载PDF
生态技术育种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
19
作者 邢少辰 周开达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3-5,11,共4页
本文从生态育种的角度论述了我国水稻生产与生态条件之间的密切关系 ,认为水稻育种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我国气候生态条件的多样性 ,尤其是二系杂交稻光温核不育的选育。指出生态育种在今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将成为一条行之有效的育... 本文从生态育种的角度论述了我国水稻生产与生态条件之间的密切关系 ,认为水稻育种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我国气候生态条件的多样性 ,尤其是二系杂交稻光温核不育的选育。指出生态育种在今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将成为一条行之有效的育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技术育种 水稻 生产 应用 气候条件 选育
下载PDF
转录因子在植物进化和抗逆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20
作者 孙丽芳 邢少辰 +3 位作者 张君 杨建福 王兴智 董英山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9-577,共9页
植物基因的表达调控是一个复杂且精准的网络系统,一般包括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二个层次。转录水平的调控发生在基因表达的初期,是许多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方式。在此调控过程中,被称为转录因子的蛋白质特异结合到靶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上,... 植物基因的表达调控是一个复杂且精准的网络系统,一般包括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二个层次。转录水平的调控发生在基因表达的初期,是许多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方式。在此调控过程中,被称为转录因子的蛋白质特异结合到靶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上,控制着一系列相关基因的表达,在植物生长发育、物种起源和逆境胁迫应答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生物遗传多样性的重要遗传基础。由于转录因子的重要作用,人们对其作用机理的理解也日渐深入。根据近期的研究进展,本文就转录因子在植物驯化、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方面的工作进行概括梳理,希望读者对此领域有一个比较深入和系统的认识,同时也能为挖掘具有关键功能的转录因子,提高重要农作物的遗传改良效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驯化 逆境胁迫 养分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