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南部古堆高温地热田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1
作者 王晨光 郑绵平 +6 位作者 张雪飞 邢恩袁 叶传永 任建红 黎明明 何江涛 王丰翔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8-578,共21页
作为我国近些年地热勘探取得重要突破的地热田,西藏南部古堆地热田以其浅埋、高温、富锂、活动剧烈为典型特征而为人们广泛关注。然而关于其水化学特征和成因人们还知之甚少。古堆高温富锂地热田由五个地热显示区组成,分别是布雄朗古、... 作为我国近些年地热勘探取得重要突破的地热田,西藏南部古堆地热田以其浅埋、高温、富锂、活动剧烈为典型特征而为人们广泛关注。然而关于其水化学特征和成因人们还知之甚少。古堆高温富锂地热田由五个地热显示区组成,分别是布雄朗古、杀噶朗噶、巴布的密、茶卡和日若地热显示区,其中布雄朗古、杀噶朗噶地热显示区地热活动最为强烈。古堆地热田沸泉和热泉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Cl型,温泉和冷泉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Cl-HCO_(3)、Na-HCO_(3)-Cl和Na-HCO_(3)型,地表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Mg-SO_(4)-HCO_(3)和Na-Ca-Mg-SO_(4)-Cl-HCO_(3)型,这些不同的水化学类型可能反映其不同的成因和物质来源;K-Na地温计显示布雄朗古、杀噶朗噶、巴布的密、茶卡有相似的热储温度(最高可达240.56℃),且明显高于石英和K-Mg地温计计算结果;除了部分沸泉,多数地热水在Na-K-Mg三角图中的投点都远离完全平衡线,表明地热水在从热储上升至地表的过程中没有达到完全的化学再平衡,可能与冷水发生了混合;通过对地热流体特征元素的分析发现Cl、Na、K、SiO_(2)、B、As、Li、Rb、Cs和F是古堆地热流体的特征化学组分,Cl和其他特征化学组分之间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了深部母地热流体的存在;通过对古堆地热流体焓-氯图解的分析表明古堆地热田深部可能存在两类不同的母地热流体,其Cl含量、焓值和对应的温度分别为567 mg/L、1562.5 J/g、335.5℃和697 mg/L、1250 J/g、282.5℃,并且古堆地热田的母地热流体可能是通过与围岩的热传导、沸腾或者与浅部地表冷水混合的冷却方式上升至地表形成不同温度、水化学类型和活动强度的热泉,本研究对深入认识我国西藏南部高温富锂地热系统的水化学特征和形成过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同时对将来合理利用我国西藏南部清洁地热能和地热型锂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南部 古堆高温地热田 水化学特征 成因
下载PDF
全球锂矿床的分类、外生锂矿成矿作用与提取技术
2
作者 郑绵平 邢恩袁 +5 位作者 张雪飞 黎明明 车东 卜令忠 韩佳欢 叶传永 《中国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99-1620,共22页
【研究目的】为明确锂矿的找矿方向与勘查部署重点工作,矿床类型的合理划分非常重要。【研究方法】本文按照锂资源赋存性质,对其详加厘定和划分,尝试把锂矿床(资源)按内、外生成因进行划分。【研究结果】将全球锂矿床按照内外生成因划分... 【研究目的】为明确锂矿的找矿方向与勘查部署重点工作,矿床类型的合理划分非常重要。【研究方法】本文按照锂资源赋存性质,对其详加厘定和划分,尝试把锂矿床(资源)按内、外生成因进行划分。【研究结果】将全球锂矿床按照内外生成因划分为10种类型和5个亚类。【结论】国外已查明新生代外生锂矿床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控于板块碰撞带,主要物质来源与深部洋壳重熔岩浆有关,形成时代主要在中新世和古近纪后期;具有偏酸性的岩浆专属性,盐湖型、地热型、火山沉积型锂矿与含锂凝灰岩和热水密切相关,且锂盐湖具有趋低性迁聚,超常富集机制,但对晚古生代黏土亚型和深部卤水物质来源,有待进一步查明;由于锂矿床(资源)类型多,成因复杂,它们是在多圈层相互作用形成的,建议要用构造地球化学、古大气环流和盐类学相结合研究的路线,开展外生锂矿床(资源)成矿作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锂矿 内生锂矿 矿床类型 盐湖型 深部卤水型 地热型 火山沉积型 黏土型 表生超常富集 盐梯度太阳池 发明专利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钛矿资源禀赋及未来10年钛产品需求预测
3
作者 车东 张照志 +3 位作者 潘昭帅 王建平 赵元艺 邢恩袁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58-1069,共12页
【研究目的】中国钛资源较丰富,但多为共生型原矿,品位低,主要以原生钛(磁)铁矿型的形式存在。中国作为钛矿消费大国,对未来钛资源消费量预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从钛矿资源产业链出发,在综合分析中国钛矿地质特征、... 【研究目的】中国钛资源较丰富,但多为共生型原矿,品位低,主要以原生钛(磁)铁矿型的形式存在。中国作为钛矿消费大国,对未来钛资源消费量预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从钛矿资源产业链出发,在综合分析中国钛矿地质特征、应用领域、工序现状和市场贸易的基础上,采用部门分析法、“S”形预测法、ARIMA预测方法,对2021—2030年钛的消费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根据预测结果得出如下认识:(1)中国钛白粉和钛精矿(TiO2)的消费量将在2027年达到顶峰分别为302.12万t和479.1万t;(2)海绵钛的消费量将在未来10年保持继续增长的趋势。【结论】通过展望钛矿资源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了确保钛矿产品稳定供应,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装备,推动产业各环节的技术创新,将更高的环境和治理标准纳入生产环节中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矿 消费结构 需求预测 “S”形预测法 灰色模型预测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内蒙古扎拉格阿木铜矿成矿流体与成矿机制
4
作者 车东 王建平 +5 位作者 吴起鑫 张照志 邢恩袁 沈存利 杨文海 郭海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75-2592,共18页
扎拉格阿木铜矿床位于锡林浩特地块北缘,矿体赋存于二叠系砂质板岩和角砾岩中,受NE向断裂控制,为中温热液脉型铜矿床。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和C-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手段,来探讨扎拉格阿木铜矿成矿机制。成矿热液期存在5个成矿阶段... 扎拉格阿木铜矿床位于锡林浩特地块北缘,矿体赋存于二叠系砂质板岩和角砾岩中,受NE向断裂控制,为中温热液脉型铜矿床。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和C-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手段,来探讨扎拉格阿木铜矿成矿机制。成矿热液期存在5个成矿阶段:钾长石阶段、石英-绢云母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方解石阶段。其中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成矿阶段,本阶段主要发育富液相、富气相、含子矿物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分别为:138~289℃和2.06%~16.11%NaCleq;含子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分别为:320~374℃和32.68%~39.81%NaCleq,包裹体气体成分除少量CO_(2)以外,均为H2O。H-O同位素分析得出,石英中的δO18值为-8.5‰~6.5‰,流体的δD值为-116‰~-98‰,暗示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晚阶段伴有大气降水混入。C-O同位素分析表明,δ^(13)C值为-10.1‰~-6.9‰,δ^(18)OSMOW介于2.5‰~11.7‰,在δ^(18)O-δ^(13)C图上数据点落在岩浆水与大气水的中间区域。矿石硫化物δ34S值介于-4.5‰~1.5‰,指示具有幔源岩浆硫的特征。矿石硫化物Pb同位素^(208)Pb/^(204)Pb、^(207)Pb/^(204)Pb和^(206)Pb/^(204)Pb比值分别为38.034~38.609、15.497~15.655和18.141~18.446,推测Pb具有地幔来源的特点并伴有地壳或造山带Pb混入。成矿过程中伴随着流体沸腾作用,成矿物质沉淀受早期形成的岩浆热液与后加入大气降水混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C-H-O-S-Pb同位素 热液脉型铜矿 内蒙古扎拉格阿木铜矿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依南2气藏类型的判别 被引量:33
5
作者 邢恩袁 庞雄奇 +5 位作者 肖中尧 张宝收 姜振学 李峰 郭继刚 马中振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27,35,共8页
依据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依南2气藏的碳同位素、烃源岩热解、储层分析化验、气藏压力、流体包裹体等资料的正、反演综合分析,对该气藏的成因类型进行判别。结果表明:依南2气藏侏罗系阿合组砂岩储层致密化发生在距今约11 Ma,而其烃源岩排... 依据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依南2气藏的碳同位素、烃源岩热解、储层分析化验、气藏压力、流体包裹体等资料的正、反演综合分析,对该气藏的成因类型进行判别。结果表明:依南2气藏侏罗系阿合组砂岩储层致密化发生在距今约11 Ma,而其烃源岩排烃高峰为距今5 Ma,储层致密化时间早于烃源岩大量排烃时间,为先致密后成藏的深盆气藏;依南2气藏具有气水倒置、相对负压的地质特征,成藏动力机制为气体分子膨胀力作用下的活塞式气驱水充注成藏机制;依南2气藏为早期大规模深盆气藏,晚期遭受调整改造,含气范围受南北断裂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 地质调查 成因类型 依南2气藏 砂岩 深盆气藏
下载PDF
利用颗粒荧光定量分析技术研究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大北1气藏充注史 被引量:14
6
作者 邢恩袁 庞雄奇 +3 位作者 肖中尧 姜振学 张永生 郭继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2-437,共6页
为研究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大北1致密气藏的充注史与油气分布规律,选取该气藏的DB101、DB103和DB2等3口井的36块砂岩样品,进行颗粒荧光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DB101井与DB2井曾经在同一个古圈闭内,DB103井则在另一个独立的古圈闭内,古... 为研究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大北1致密气藏的充注史与油气分布规律,选取该气藏的DB101、DB103和DB2等3口井的36块砂岩样品,进行颗粒荧光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DB101井与DB2井曾经在同一个古圈闭内,DB103井则在另一个独立的古圈闭内,古圈闭内的油藏呈层状分布特征。DB101井现今水层为早期油气的运移路径;DB103井气水界面以下可能存在残留油气层,真正的气水界面比现今气水界面深;DB2井部分古油层晚期被破坏。古油藏的分布及演化对现今油气的分布聚集有重要的影响和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荧光定量分析 充注史 分布规律 大北1气藏 库车坳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库车坳陷中生界烃源岩排烃史与资源潜力 被引量:9
7
作者 邢恩袁 庞雄奇 +2 位作者 肖中尧 张宝收 郭继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6-40,56,共6页
为揭示库车坳陷油气勘探潜力,利用生烃潜力法分析了研究区烃源岩的排烃史与排烃特征。结果表明:三叠系排油高峰始于23Ma,早于侏罗系排油高峰(12Ma)。古圈闭被破坏,新圈闭形成时间晚于23Ma,不利于来自三叠系的油源聚集成藏。三叠系与侏... 为揭示库车坳陷油气勘探潜力,利用生烃潜力法分析了研究区烃源岩的排烃史与排烃特征。结果表明:三叠系排油高峰始于23Ma,早于侏罗系排油高峰(12Ma)。古圈闭被破坏,新圈闭形成时间晚于23Ma,不利于来自三叠系的油源聚集成藏。三叠系与侏罗系烃源岩排气量大,且时间与新圈闭形成时间耦合较好,有利于天然气的晚期成藏。三叠系源岩排出的天然气较难突破中上侏罗统的巨厚泥岩,但是该条件有利于天然气在下侏罗统圈闭内成藏。库车坳陷具备发育深盆气藏的烃源条件与致密储层条件,有利于形成大面积的深盆气藏,拜城凹陷与阳霞凹陷的斜坡带是潜在的深盆气藏资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烃源岩 排烃史 资源潜力 深盆气
下载PDF
松辽盆地齐家地区致密油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38
8
作者 施立志 王卓卓 +2 位作者 张革 张永生 邢恩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50,共7页
应用地质、地球化学、试油、钻井、测井等相关资料,对松辽盆地齐家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高台子油层高三、高四油层组致密油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本区致密油形成主要具备良好的烃源岩、储集层、源储配置及地层压力条件4个... 应用地质、地球化学、试油、钻井、测井等相关资料,对松辽盆地齐家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高台子油层高三、高四油层组致密油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本区致密油形成主要具备良好的烃源岩、储集层、源储配置及地层压力条件4个有利条件:青山口组一段、青山口组二+三段、嫩江组一段3套优质烃源岩为本区致密油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储集层条件较好,砂体类型多,主要有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各类砂体累计厚度大,在平面上分布范围较广,连续性好,为致密油的形成提供了聚集空间;三角洲前缘相储集岩体直接与烃源岩接触或者呈指状尖灭于湖相烃源岩之中或者与烃源岩互层,提供了良好的源储配置条件;致密油储集层存在异常超压,压力系数分布在1.20~1.50,为致密油提供了成藏充注动力。研究表明本区高三、高四油层组致密油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凹陷的中心部位与凹陷周边的斜坡、阶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齐家地区 非常规油气 致密油 形成条件 分布规律
下载PDF
陕北盐盆马家沟组五段六亚段沉积期构造分异对成钾凹陷的控制 被引量:39
9
作者 张永生 郑绵平 +6 位作者 包洪平 郭庆 于常青 邢恩袁 苏奎 樊馥 龚文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109,共9页
本文以16口钻井资料为基础,通过井震联合标定解释,获取累计5595km二维地震剖面的速度等特征物性参数,利用变速成图方法,初步编制出陕北奥陶纪盐盆主要含钾层段——马家沟组五段六亚段盐系等厚图,并进行相应的构造分异解析。提出在陕北... 本文以16口钻井资料为基础,通过井震联合标定解释,获取累计5595km二维地震剖面的速度等特征物性参数,利用变速成图方法,初步编制出陕北奥陶纪盐盆主要含钾层段——马家沟组五段六亚段盐系等厚图,并进行相应的构造分异解析。提出在陕北盐盆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六亚段沉积期,盆底总体表现为"两坳夹一隆"的构造样式,其中厚度大于150m的成盐凹陷主要有5个。西部盐坳的发现、东二盐凹被进一步分解为东、西2个次级盐洼、以及"两坳夹一隆"构造样式的提出,系本次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和认识,表明陕北盐盆并非是一个"平底锅",其内部存在多个受同沉积断裂控制的、相对活动的次级盐凹,这些次级盐凹将有利于富钾卤水的汇聚,为可能的大规模海相钾盐成矿提供了足够的可容空间和有利的构造区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盐盆 奥陶纪 O_2m_5~6 构造分异 成钾区位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纪地质事件群耦合作用 被引量:32
10
作者 王振涛 周洪瑞 +3 位作者 王训练 张永生 景秀春 邢恩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90-2004,共15页
北祁连造山带和北秦岭造山带在早古生代经历了相似的洋陆转化过程,于奥陶纪时发育了汇聚板块边缘的沟-弧-盆体系,分别形成了北西向展布的北祁连造山带走廊南山北缘早古生代岛弧及弧后盆地和东西向展布的北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岛弧及弧后... 北祁连造山带和北秦岭造山带在早古生代经历了相似的洋陆转化过程,于奥陶纪时发育了汇聚板块边缘的沟-弧-盆体系,分别形成了北西向展布的北祁连造山带走廊南山北缘早古生代岛弧及弧后盆地和东西向展布的北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岛弧及弧后盆地。期间,秦岭-祁连洋的俯冲造山作用和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沉积类型和内陆湖盆的发展演化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构成了盆-山耦合体系,引发一系列构造事件、火山喷发事件和多种类型的事件沉积等。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系列成因机制上的联系,有着共同的宏观背景。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在几乎相同时期存在一次构造背景的转变,由被动大陆边缘转化为主动大陆边缘,并诱发了多期火山喷发事件,在盆地西南缘奥陶系形成多套斑脱岩夹层,这些斑脱岩可能为同时期或者稍后的钾盐矿(包括含钾卤水)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物源。同时,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由浅水碳酸盐台地陷落为深水斜坡,在盆地西、南缘奥陶系有规律的集中发育重力流沉积(海底扇、浊积岩等)、滑塌沉积和震积岩等事件沉积。从形成机制上,华南板块向北俯冲触发了火山活动和地震,火山喷发在奥陶系集中沉积了多套凝灰岩夹层,地震活动导致同时期大套重力流沉积,并触发相对深水区沉积物向深水区移动,使得重力流沉积转化为浊流沉积,形成了具有良好储层的浊积岩。统计表明,上述事件发育的时间与秦岭地区构造活动相对最活跃的时期基本一致。因此这些分布稳定的凝灰岩薄层和中奥陶世集中有规律分布的重力流沉积砂体为华南板块向华北本快俯冲背景下形成的,它们之间存在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纪 事件沉积 班脱岩 地质事件群 耦合关系
下载PDF
内蒙古林西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叶肢介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36
11
作者 张永生 牛绍武 +4 位作者 田树刚 邢恩袁 苏奎 曹洁 王俊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94-1403,共10页
前人对林西县上二叠统林西组和扎鲁特旗陶海营子组进行过长期研究,发现较多淡水双壳类和植物化石,而叶肢介化石仅在陶海营子组有所发现。本次研究在内蒙古林西县官地剖面林西组的中上部首次发现叶肢介化石,经初步鉴定为林西黄河叶肢介(... 前人对林西县上二叠统林西组和扎鲁特旗陶海营子组进行过长期研究,发现较多淡水双壳类和植物化石,而叶肢介化石仅在陶海营子组有所发现。本次研究在内蒙古林西县官地剖面林西组的中上部首次发现叶肢介化石,经初步鉴定为林西黄河叶肢介(新种)等3个属种。叶肢介化石的发现为林西组时代的进一步确定、地层对比和古地理重建提供了可靠的化石依据,具有重要的地层学和古地理古构造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西地区 官地剖面 上二叠统 林西组 叶肢介化石
下载PDF
川东北普光地区发现新型杂卤石钾盐矿 被引量:18
12
作者 郑绵平 张永生 +4 位作者 商雯君 邢恩袁 仲佳爱 桂宝玲 彭渊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4-1075,共2页
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是一种常见的钾镁硫酸盐矿物,因其较难溶于水,通常被视为重要的找钾标志。由于杂卤石是钾、镁、钙的硫酸盐复盐,其本身也是一种缓释性优质无氯复合钾镁肥。全球杂卤石资源相对集中产于北... 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是一种常见的钾镁硫酸盐矿物,因其较难溶于水,通常被视为重要的找钾标志。由于杂卤石是钾、镁、钙的硫酸盐复盐,其本身也是一种缓释性优质无氯复合钾镁肥。全球杂卤石资源相对集中产于北纬25°~50°的纬度带(现今)内,产出的地质时代有二叠纪、三叠纪、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可概括为“一带五期”,主要产于前第四纪古盐盆中。中国杂卤石产出的地质时代集中在三叠纪、第四纪和古近纪,产出的盐盆地有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江汉盆地等,其中以四川盆地三叠系杂卤石分布最广、潜在资源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卤石 钾盐矿 川东北 硫酸盐矿物 四川盆地 地质时代 MgSO4 K2SO4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马家沟期岩相古地理演化与成钾意义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永生 邢恩袁 +7 位作者 王卓卓 郑绵平 施立志 苏奎 桂宝玲 吴素娟 蒋苏扬 朱常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21-1935,共15页
本次研究主要依据龙探1井、镇钾1井等8口基干井,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解释、镜下薄片鉴定、沉积微相分析,结合区域构造资料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沉积相进行了识别和划分,编制或修编了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一期... 本次研究主要依据龙探1井、镇钾1井等8口基干井,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解释、镜下薄片鉴定、沉积微相分析,结合区域构造资料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沉积相进行了识别和划分,编制或修编了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一期至马家沟六期各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图。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主要发育碳酸盐岩台地相,包含开阔台地和局限蒸发台地两种亚相,与成盐成钾密切相关的局限蒸发台地可进一步划分为云坪、盐湖、膏湖、淡化泻湖等微相;平面上,马家沟组一段—六段主要发育陆(隆)、云坪、盐湖、膏湖、开阔台地及浅滩6个古地理单元,每个古地理单元在各段的分布情况有所不同。在半封闭的构造格局、华北古陆表海为主的预备卤水补给方式和奥陶纪极端干旱的古气候条件共同作用下,使有利成钾区最终定位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盐坳绥德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纪 马家沟组 岩相古地理 成钾盐凹 马五段6亚段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致密砂岩类油气藏成因机制与资源潜力 被引量:33
14
作者 庞雄奇 周新源 +5 位作者 董月霞 姜振学 姜福杰 范柏江 邢恩袁 庞宏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8-37,56,共11页
通过对典型致密砂岩油气藏的解剖,并结合成藏过程中油气排运时期和储层致密演化时期匹配关系分析,确定含油气盆地深部发育致密常规油气藏、致密深盆油气藏、致密复合油气藏3种不同类型的致密砂岩类油气藏;在此基础上采用理论计算对中国... 通过对典型致密砂岩油气藏的解剖,并结合成藏过程中油气排运时期和储层致密演化时期匹配关系分析,确定含油气盆地深部发育致密常规油气藏、致密深盆油气藏、致密复合油气藏3种不同类型的致密砂岩类油气藏;在此基础上采用理论计算对中国致密砂岩油气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盆地内部实际存在的油气资源量比以往认识和评价的结果大很多,目前中浅部见到的和已发现的常规油气资源不到盆地内富集资源总量的25%,大于75%的油气资源富集在孔隙度小于12%、渗透率小于1×10-3μm2的致密砂岩储层内;在致密油气资源中,致密常规油气资源大致超过油气总资源的25%,致密深盆油气资源超过50%;致密油气资源是含油气盆地挖潜勘探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油气藏 含油气盆地 成因机制 资源评价
下载PDF
陕北奥陶纪盐盆厚层钾石盐高矿化段的发现及其找钾启示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永生 邢恩袁 +5 位作者 郑绵平 苏奎 樊馥 龚文强 袁鹤然 刘建华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3-702,共10页
位于陕北奥陶纪盐盆东二盐凹东部的钾盐科学勘查井——绥钾1井,揭示了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6亚段厚度为118.17 m,其中岩盐厚度累计100.38 m。本次工作将该井马五6亚段划分为4个成盐韵律,并利用示钾微化反应和岩盐样品溴、氯、钾元素分析... 位于陕北奥陶纪盐盆东二盐凹东部的钾盐科学勘查井——绥钾1井,揭示了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6亚段厚度为118.17 m,其中岩盐厚度累计100.38 m。本次工作将该井马五6亚段划分为4个成盐韵律,并利用示钾微化反应和岩盐样品溴、氯、钾元素分析为主要分析手段对绥钾1井岩盐段的含钾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井马五6亚段发育累计厚度达64.7 m的厚层钾石盐高矿化段,发育4套成盐韵律,含钾石盐分布在相对完整的韵律II和韵律III中大部分的褐红色和褐色石盐中,以韵律II含钾性最好,石盐顶部的泥质夹层起到了保护作用;本井整体 K^+含量在0.08%~1.24%之间,一般在0.1%以上,平均为0.23%,局部井段钾含量接近边界工业品位; Br-含量在90×10^-6~400×10^-6之间,平均为242×10^-6; Br-×10^3/Cl-(溴氯系数)在0.17~0.98之间,平均为0.45。溴值和溴氯系数绝大部分达到钾石盐-光卤石沉积阶段。利用绥钾1井和盐盆内其他地区9口盐探井的平均钾含量数据编制了陕北奥陶纪盐盆马五6亚段 K+含量(%)变化趋势图,该图指示东南部的东二盐凹是研究区较有利的含钾盐凹。绥钾1井马五6亚段厚层钾石盐高矿化段的发现,不仅揭示了该盐盆巨大的找钾前景,也为今后钾盐勘查工作部署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石盐 奥陶纪 马家沟组 成盐韵律 陕北盐盆 东二盐凹
下载PDF
内蒙古林西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沉积环境与演变 被引量:21
16
作者 翟大兴 张永生 +5 位作者 田树刚 吴非蒙 邢恩袁 王猛 施立志 王卓卓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9-370,共12页
内蒙古东部林西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沉积环境存在争议。鉴于此,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详实的野外观测与室内鉴定,依据古生物、沉积构造与岩相、地球化学等资料,对林西组沉积环境进行研究;从钙藻、苔藓虫、海绵等海相生物化石、B/Ga... 内蒙古东部林西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沉积环境存在争议。鉴于此,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详实的野外观测与室内鉴定,依据古生物、沉积构造与岩相、地球化学等资料,对林西组沉积环境进行研究;从钙藻、苔藓虫、海绵等海相生物化石、B/Ga值、碳氧同位素和沉积结构构造等方面,认为林西组主体为海相,存在海陆过渡相。林西组沉积环境可划分为三角洲前缘、滨海、浅海和半深海。生物礁主要为蓝绿藻粘结礁和藻粘结骨架礁,指示滨海—浅海环境。林西组沉积环境主要经历了滨海、半深海、三角洲前缘、浅海和滨海的演变,沉积盆地演化分为抬升—断陷—快速充填—稳定沉陷—稳定充填5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上二叠统 林西组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兴蒙地区晚二叠世林西组灰岩微量元素与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沉积环境讨论 被引量:20
17
作者 翟大兴 张永生 +4 位作者 田树刚 邢恩袁 吴非蒙 朱常伟 蒋苏扬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343,共11页
兴蒙地区晚二叠世林西组沉积环境争议较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为陆相沉积,少数学者则认为早中期为封闭海盆,晚期转化为陆相湖盆。在对林西官地林西组剖面实测时,于其上部发现大量灰岩透镜体,内含钙藻和苔藓虫等海相化石。对系统采集的灰岩... 兴蒙地区晚二叠世林西组沉积环境争议较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为陆相沉积,少数学者则认为早中期为封闭海盆,晚期转化为陆相湖盆。在对林西官地林西组剖面实测时,于其上部发现大量灰岩透镜体,内含钙藻和苔藓虫等海相化石。对系统采集的灰岩透镜体进行微量元素及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灰岩中轻稀土略亏损,Eu正异常明显,La、Ce具有轻微的正异常,Gd、Y/Ho基本无异常;Si O2含量较高、且Zr与REE具有良好正相关性,表明其沉积环境为海相近岸带,水体可能有正常海水、河水或大气降水和热液三个来源。剖面沉积特征、化石组合及灰岩中碳、氧同位素组成也为近岸带环境提供了进一步支持。这说明晚二叠世兴蒙—吉林一带仍存在狭长海盆,海盆内部仍存在热液活动,在近岸地区,海水循环可能受阻,使得短期内以蒸发作用或河水注入占主要地位,造成碳同位素大幅漂移,而氧同位素漂移主要由成岩作用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西组 晚二叠世 碳氧同位素 微量元素 沉积环境
下载PDF
桌子山地区奥陶系乌拉力克组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的制约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吴素娟 张永生 邢恩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60-1873,共14页
子山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保留相对完整的奥陶统地层。本文通过对该地区中-上奥陶统乌拉力克组16件碎屑岩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对碎屑岩的源区特征和形成构造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拉力克组碎屑岩主要为成熟度较低... 子山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保留相对完整的奥陶统地层。本文通过对该地区中-上奥陶统乌拉力克组16件碎屑岩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对碎屑岩的源区特征和形成构造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拉力克组碎屑岩主要为成熟度较低的岩屑砂屑岩,SiO2 为 62.74%~85.47% , K2O/Na2O比值为2.2~12.9,tFe2O3+MgO值为2.6%~7.21%。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曲线呈现轻稀土富集、 重稀土平坦和 Eu、 Ce 负异常特征。砂岩风化蚀变指数(CIA)为 66~75,反映温暖、湿润条件下中等的化学风化程度。Zr /Sc 和 Th /Sc 比值共同表明乌拉力克组的碎屑组成不具备“沉积再旋回” 的特征。砂岩物源区组成判别图研究表明,乌拉力克组碎屑岩的物源区主要出露长英质沉积岩。砂岩形成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及特征指数分析表明,乌拉力克主要形成于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相关沉积盆地,具有多物源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桌子山地区 乌拉力克组 物源 构造环境
下载PDF
陕北盐盆奥陶系马家沟组沉积相特征与沉积演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施立志 王卓卓 +3 位作者 张永生 苏奎 邢恩袁 桂宝玲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22-2133,共12页
本文主要依据陕北盐盆地的镇钾1井等8口基干井,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解释、镜下薄片鉴定,同时结合区域构造资料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对陕北盐盆奥陶系马家沟组岩石类型、沉积相、沉积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类型以碳酸盐岩和蒸发岩为... 本文主要依据陕北盐盆地的镇钾1井等8口基干井,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解释、镜下薄片鉴定,同时结合区域构造资料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对陕北盐盆奥陶系马家沟组岩石类型、沉积相、沉积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类型以碳酸盐岩和蒸发岩为主,碎屑岩等其他沉积岩发育较少。主要发育碳酸盐岩台地相,可进一步划分出开阔台地和局限蒸发台地两种亚相,开阔台地可识别出灰泥丘微相;局限蒸发台地可识别出云坪、盐湖、膏湖、淡化泻湖等微相。沉积演化表明,马一期-马六期,陕北盐盆经历了三次海进-海退旋回,沉积演化为陕北盐盆及钾岩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成盐古地理环境,海进期,海水提供充足的成钾物质补给,海退期形成的继承性盐盆,四周隆起,又处在有利的低纬度干旱蒸发气候环境,十分有利于钾岩的形成。陕北盐盆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六亚段沉积期,盆底总体表现为"两坳夹一隆"的构造样式,即自西向东依次为呈NNE向展布的西部盐坳、中部隆起和东部盐坳,"西部盐坳"可进一步分为3个次级盐凹,自北向南依次为"西一盐凹"、"西二盐凹"和"西三盐凹";"东部盐坳"可进一步分为2个次级盐凹,即北部的"东一盐凹"和南部的"东二盐凹",这5个盐凹的盐系地层厚度大于150m,是陕北盐盆最佳成钾盐凹,也是优先进行钾盐探井部署的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盐盆 马家沟组 沉积 灰泥丘
下载PDF
陕北奥陶纪盐盆马五6时期东、西部盐坳沉积环境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樊馥 张永生 +2 位作者 郑绵平 苏奎 邢恩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41-2151,共11页
陕北奥陶纪盐盆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部。研究表明:马五6亚期,盐盆存在"两坳一隆"的构造格局,即东、西部盐坳和中部隆起,东、西部盐坳在钾矿化情况、溴氯系数反映的水体咸化趋势方面初步显示了陕北盐盆东、西部沉积环... 陕北奥陶纪盐盆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部。研究表明:马五6亚期,盐盆存在"两坳一隆"的构造格局,即东、西部盐坳和中部隆起,东、西部盐坳在钾矿化情况、溴氯系数反映的水体咸化趋势方面初步显示了陕北盐盆东、西部沉积环境的差异。本文通过东、西部盐坳典型钻井马五6层位沉积学分析,揭示了马五6时期东、西部盐坳在水体深度变化、浓缩趋势、含钾量、淡化层段厚度、陆源物质输入方面均存在差异。其中,西部盐坳受海水影响大,水体变浅且持续淡化,泥质分布反映陆源物质贡献少,对钾盐的沉积与保存均十分不利。而东部盐坳受海水影响小,与西部盐坳水体联通性差,在马五6时期环境更为封闭,具体表现为淡化夹层分布数量少、厚度薄的特征;水体持续变深并浓缩咸化;泥质夹层较多,反映了相较于西部,陆源物质对其影响更大,上述特点为钾盐沉积提供了有利的地球化学条件及可容空间。东、西部盐坳沉积环境对比表明东部盐坳对成钾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盐盆 马五6亚段 东、西部盐坳 咸化段 淡化段 钾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