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小儿川崎病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逯晓妮 李玉芬 +2 位作者 邢立秋 郑玉珠 卢毅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883-888,共6页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是一种主要发生于5岁以内婴幼儿,以全身性中、小动脉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极易累及心血管系统,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既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面,我国KD发病有逐年增多趋势,但...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是一种主要发生于5岁以内婴幼儿,以全身性中、小动脉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极易累及心血管系统,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既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面,我国KD发病有逐年增多趋势,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清楚,并且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测指标,KD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易被误诊或漏诊,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增高冠状动脉损伤(CAL)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寻找检测简便、准确率高的实验室指标用于辅助KD早期诊断以提高患儿预后极具临床意义。已有研究表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均参与了KD患儿机体炎症反应过程,但两者联合检测在KD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报道较少,现将FIB和RDW与小儿KD的相关性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临床KD患儿的早发现、早治疗,改善远期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纤维蛋白原 红细胞分布宽度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使用及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2
作者 裴振峨 白剑 +3 位作者 周冰 邢立秋 孙文竹 丛骆骆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7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了解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北京地区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普查。结果北京地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广泛使用左氧氟沙星,约2/3医疗机构使用加替沙星;二者引起的不良反应没有显著差别。结论普查方法虽然高效快速,但有其局限... 目的了解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北京地区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普查。结果北京地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广泛使用左氧氟沙星,约2/3医疗机构使用加替沙星;二者引起的不良反应没有显著差别。结论普查方法虽然高效快速,但有其局限性,因此对加替沙星进行重点监测仍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加替沙星 左氧氟沙星 使用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