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碘水平下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外泌体中miRNA生物学标志物的筛选
1
作者 曹文源 赵鸿渐 +6 位作者 邢浩 张辉 孔伟 刘庆华 尹峰燕 何倩 邢薇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碘水平下甲状腺结节患者与健康人血清外泌体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差异,分析其共同点,为筛选不同碘水平下甲状腺结节早期诊断标志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10例不同碘水平下甲状腺结节患者及体检健康者的外... 目的比较不同碘水平下甲状腺结节患者与健康人血清外泌体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差异,分析其共同点,为筛选不同碘水平下甲状腺结节早期诊断标志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10例不同碘水平下甲状腺结节患者及体检健康者的外周血样本,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血清碘水平;提取外泌体miRN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血清miRNA的表达水平;预测差异靶基因,并进一步进行GO(Gene ontology)分析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结果在不同碘水平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与健康人群中存在6个表达下调的miRNA,分别为miR-324-5p、miR-6511b-3p、miR-9903、miR-550a-3p、miR-5001-3p、miR-3688-3p。差异表达的外泌体miRNA可调控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及NF-κB信号通路。结论筛选出6个差异表达miRNA,有望作为不同碘水平下甲状腺结节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外泌体 MICRORNA
下载PDF
不同碘水平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外泌体差异miRNA的筛选
2
作者 罗晓婷 张琳琳 +6 位作者 刘庆华 张辉 邢浩 尹峰燕 何倩 孔伟 邢薇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4351-4356,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外泌体miRNA在不同碘水平下的表达谱差异,探寻不受高碘影响可稳定诊断PTC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PTC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样本,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 目的:通过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外泌体miRNA在不同碘水平下的表达谱差异,探寻不受高碘影响可稳定诊断PTC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PTC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样本,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碘,分别纳入高碘、正常碘的PTC患者各10例,高碘、正常碘的健康人各5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从血清中抽提外泌体,从中提取miRNA并进行高通量测序,进一步做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结果:分别筛选高碘、正常碘组中PTC患者与健康人的差异表达miRNA,再取交集得到12个共同差异表达miRNA,显著富集到6个PTC相关通路。结论:与健康人对比,PTC患者中下调的miR-3158-3p、miR-186-5p,上调的miR-122-5p、miR-375-3p、miR-10a-5p、miR-10b-5p、miR-148a-3p、miR-223-5p、let-7d-3p、miR-651-5p,这10个miRNA可以作为在一般人群中区别PTC患者和健康人的稳定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高碘 外泌体 MIRNA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不同碘水平下血清外泌体miRNA的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
3
作者 刘新悦 赵鸿渐 +5 位作者 邢浩 尹峰燕 刘庆华 孔伟 何倩 邢薇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014-3018,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患者在高碘及正常碘水平下的血清外泌体微小RNA(microRNA,miRNA)差异表达谱,为不同碘水平下PTC LNM的早期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患者在高碘及正常碘水平下的血清外泌体微小RNA(microRNA,miRNA)差异表达谱,为不同碘水平下PTC LNM的早期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高碘及正常碘PTC LNM^(+)组与PTC LNM-组各5例样本,提取血清外泌体miRNA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不同碘水平下PTC LNM^(+)组共有的差异表达miRNA。并进行靶基因预测、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高碘和正常碘PTC LNM^(+)组共有的差异表达外泌体miRNA有5个,其中hsa-miR-7113-5p、hsa-miR-873-3p、hsa-miR-548q在不同碘水平下表达情况相反,hsa-miR-616-3p、hsa-miR-5189-5p均表达上调。差异外泌体miRNA调控HIF-1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和GnRH信号通路。结论:血清外泌体hsa-miR-7113-5p、hsa-miR-873-3p、hsa-miR-548q用于筛选PTC LNM时,应区分高碘及正常碘水平;hsa-miR-616-3p、hsa-miR-5189-5p可用于一般人群PTC LNM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外泌体 MICRORNA
下载PDF
术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分析
4
作者 王依莹 孔伟 +5 位作者 刘庆华 邢浩 尹峰燕 刘新悦 何倩 邢薇佳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Preoperative serum thyroglobulin,PS-Tg)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yroid,PTC)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行甲状腺切除术...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Preoperative serum thyroglobulin,PS-Tg)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yroid,PTC)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行甲状腺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PTC患者,并收集其临床及病理资料283份。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S-Tg与PTC LNM的关系,绘制列线图将两者关系量化,通过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结果PTC合并LNM组PS-Tg水平高于单纯PTC组(P<0.05),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S-Tg水平升高可能是PTC发生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且PS-Tg水平升高可解释约15%的PTC LNM风险。结论PS-Tg水平升高可能是PTC患者颈部LNM的危险因素,对术前LNM诊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术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G N-糖基化与代谢特征之间的双向因果关联--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5
作者 孟晓妮 曹维杰 +6 位作者 刘迪 Isinta Maranga Elijah 邢薇佳 侯海峰 徐希柱 宋曼殳 王友信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7期74-88,I0004,共16页
既往研究已发现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N-糖基化与代谢特征之间存在关联,但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联尚有待研究。本研究使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研究方法整合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 既往研究已发现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N-糖基化与代谢特征之间存在关联,但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联尚有待研究。本研究使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研究方法整合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和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数据探究IgG N-糖基化与代谢特征之间的双向因果关联。在正向MR分析中,通过整合IgG N-糖基-QTL遗传变异与GWAS数据和代谢特征进行分析,分别发现59个包括影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9个IgG N-糖基(glycan peaks,GP)(GP1和GP6等)和影响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的7个IgG N-糖基(GP1和GP5等)以及15个[包括影响BMI的5个IgG N-糖基(GP2和GP11等)和影响FPG的4个IgG N-糖基(GP1和GP10等)]由遗传决定的IgG N-糖基在单样本和两样本MR研究中与代谢特征存在因果关联(全部P<0.05)。相应地,对整合代谢特征-QTL-遗传变异与GWAS结果和IgG N-糖基进行MR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单样本和两样本MR研究中,分别发现72个包括影响GP1的1个因果代谢特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影响GP2的5个因果代谢特征[FPG、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等]和4个[包括影响GP3的1个因果代谢特征(HDL-C)和影响GP9的1个代谢特征(HDL-C)]由遗传决定的代谢特征与IgG N-糖基之间存在因果关联(全部P<0.05)。值得注意的是,在单样本和两样本的MR分析中均发现了遗传决定的高水平的GP11与BMI水平增高存在因果关联[固定效应模型-Beta(SE):0.106(0.034)和0.010(0.005)]和高水平的HDL-C与GP9水平降低存在因果关联[-0.071(0.022)和-0.306(0.151)],且这一结果在单样本和两样本的meta汇总分析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固定效应模型-Beta(95%置信区间)分别为:0.0109(0.0012,0.0207)和-0.0759(-0.1186,-0.0332)]。综上所述,本研究全面的双向MR分析提供了IgG N-糖基化与代谢特征之间双向因果关联的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IgG N-糖基化与代谢特征之间的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Immunoglobulin G N-glycosylation Metabolic traits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Bidirectional causality
下载PDF
山西省2005—2018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樊婷 李国华 +3 位作者 高雪芬 李晓清 邢薇佳 姜慧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1期3696-3698,共3页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人群对细菌性痢疾普遍易感。全球每年发病人次估计达1.6...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人群对细菌性痢疾普遍易感。全球每年发病人次估计达1.65亿,约110万死亡病例,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感染性腹泻之首[1]。细菌性痢疾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中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但是各省报告发病率有很大差异,天津市、北京市等地报告发病率较高,上海市、福建省等地报告发病率较低[2]。本文旨在研究山西省2005—2018年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探讨其时间空间变化规律,为细菌性痢疾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 感染性腹泻 肠道传染病 法定报告传染病 菌痢 空间变化规律 志贺菌属 传播途径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山东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应激反应与免疫球蛋白G N-聚糖的相关性
7
作者 王猛 李培瑞 +10 位作者 卢新霞 王英杰 纪龙 李晓梅 丁国永 齐艳波 邢薇佳 侯海峰 王芳 邓阳 李栋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911-917,共7页
目的探索山东省高校大学生疫情期间心理应激反应与免疫球蛋白G N-聚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疫情期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在读学生15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SRQ问卷调查大学生心理应激水平,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进行血浆IgG... 目的探索山东省高校大学生疫情期间心理应激反应与免疫球蛋白G N-聚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疫情期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在读学生15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SRQ问卷调查大学生心理应激水平,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进行血浆IgG N-聚糖的检测与分析。IgG N-聚糖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调整混杂因素后,探讨心理应激与IgG N-聚糖的关联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IgG N-聚糖水平与心理应激水平的关联性分析。结果在心理应激高分组中GP4和GP8的水平相比正常组显著升高,G2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应激程度与GP3、GP4、GP8和G0呈正相关关系,与GP12、GP14、GP17、GP18、G2、Stotal及S1呈负相关关系(P<0.05),整体表现为IgG半乳糖基化和唾液酸化修饰水平与心理应激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山东某高校大学生疫情期间心理应激反应与IgG N-聚糖存在关联性。IgG N-聚糖所反映的半乳糖基化和唾液酸化修饰水平可能通过改变IgG的炎症效能影响心理应激反应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应激反应 免疫球蛋白G N-聚糖
下载PDF
医学大学生对气候变化认知及应对的现况调查
8
作者 陈东真 阚予希 +4 位作者 刘雪娜 王皓天 王晓月 邢薇佳 丁国永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837-842,共6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某医学高校学生对气候变化与健康关系的认知现况,探讨医学生对气候变化是否采取应对措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山东某医科大学为调查现场,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式抽取研究对象1 486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 目的了解山东省某医学高校学生对气候变化与健康关系的认知现况,探讨医学生对气候变化是否采取应对措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山东某医科大学为调查现场,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式抽取研究对象1 486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对气候变化的了解及态度、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变化。结果 9.1%医学生对气候变化不了解或非常不了解,有9.4%医学生不确定气候变化正在发生的说法,不过有83.2%医学生认为通过改变个人行为将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对气候变化的了解情况影响因素是居住地;是否赞同气候变化正在发生和是否信任媒体的报道是影响医学生对气候变化担心程度的主要因素;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变化影响因素是获取气候变化的信息渠道和是否信任媒体报道;多因素分析显示同意个人行为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OR=1.345,95%CI:1.138~1.588)、认为权威机构正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OR=1.336,95%CI:1.111~1.607)、相信媒体对气候变化的报道(OR=1.239,95%CI:1.011~1.518)、对于气候变化对人类影响很乐观(OR=1.330,95%CI:1.144~1.546)的医学生更加愿意参加应对气候变化的环保行动。结论医学生对气候变化的了解情况较好,但仍需要学校、社会加大对气候变化的教育,针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制定与实施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认知 现况调查 医学生
下载PDF
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及防制措施建议 被引量:202
9
作者 张静 常昭瑞 +3 位作者 孙军玲 廖巧红 邢薇佳 刘凤凤 《疾病监测》 CAS 2014年第7期516-521,共6页
目的为加强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监测与防控工作,更新相关技术指南,提出技术关键点的措施建议。方法收集2006—2013年在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所报告的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数据、全国病毒性腹泻监测网络2006—2012年数据以及国... 目的为加强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监测与防控工作,更新相关技术指南,提出技术关键点的措施建议。方法收集2006—2013年在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所报告的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数据、全国病毒性腹泻监测网络2006—2012年数据以及国内外诺如病毒感染监测和控制技术指南及有关文献,分析我国诺如病毒发病情况、病原分型和暴发危险因素,监测及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国内外相关防控技术指南。结果2006—2013年全国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报告数逐年上升,共报告56起,发病4979例,平均每起暴发89例病例,主要病原类型包括GⅠ型、GⅡ型。在病毒性腹泻监测哨点医院住院的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例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从2007年的11.2%上升至2011年20.3%,2012年为15.3%。结论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和住院病例呈上升趋势,暴发规模较大,暴发监测的敏感性有待改进。本研究提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主要技术措施建议,对指导开展我国诺如病毒腹泻防控工作,更新技术指南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腹泻 急性胃肠炎 暴发 监测 控制
原文传递
儿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6
10
作者 罗莉 邢薇佳 +1 位作者 廖巧红 余宏杰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4-188,共5页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以肠道病毒71型(EV—A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最为常见,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通过血清学调查,可以掌握人群中EV—A71和CV—A16抗体水平,以及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易感性和免疫水平动态...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以肠道病毒71型(EV—A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最为常见,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通过血清学调查,可以掌握人群中EV—A71和CV—A16抗体水平,以及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易感性和免疫水平动态变化。通过对EV—A71和CV—A16血清流行病学科研文献进行检索和回顾性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年龄人群中的EV—A71和CV.A16抗体水平,探讨人群易感性、免疫水平动态变化及人群感染状况。研究发现新生儿EV—A71和CV—A16中和抗体水平与母亲密切相关,接近成年人水平;随着母传抗体的自然衰减,在1年之内会迅速下降至最低水平;1~4岁时迅速升高,5岁之后将达到一个稳定水平。接种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感染的有效措施,现有研究提示6~12月龄为手足口病疫苗接种的最佳年龄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属 手足口病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柯萨奇病毒A16
原文传递
2013年6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 被引量:82
11
作者 涂文校 周蕾 +11 位作者 王锐 廖巧红 邢薇佳 周航 杨曼尼 袁媛 雷苏文 孟玲 洪志恒 张甜 赵梦娇 倪大新 《疾病监测》 CAS 2013年第6期424-428,共5页
目的评估2013年6月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的传染病风险。方法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监测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进行评估。结果 2013年1-5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趋势和往年类似,... 目的评估2013年6月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的传染病风险。方法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监测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进行评估。结果 2013年1-5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趋势和往年类似,与2012年同期基本持平,低于2005—2011年平均水平;2013年1-5月法定传染病整体疫情比去年同期下降11%,但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等一直呈高发态势。2013年6月将是全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频率较高的时期之一,但发生水平应低于4、5月,同时6月后逐步进入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季节;人感染H7N9禽流感仍有出现个别散在病例的可能性;全国手足口病整体发病水平将呈高发态势;霍乱进入流行季节,不排除出现局部暴发的可能;登革热和疟疾病例仍将以归国人员输入性病例为主;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目前已过了发病高峰季节。食物中毒事件可能进一步上升。进入2013年5月以来,国际上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数较前明显增多,报告病例的国家和地区范围有所扩大。结论预计2013年6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发生态势与往年6月类似,需重点关注中东呼吸综合征、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和食物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疫情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2014年1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洋 周蕾 +8 位作者 向妮娟 邢薇佳 陈涛 孟玲 涂文校 洪志恒 倪大新 金连梅 李群 《疾病监测》 CAS 2014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评估2014年1月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的传染病风险。方法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监测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以视频会议形式邀请全国24个省(直辖市... 目的评估2014年1月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的传染病风险。方法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监测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以视频会议形式邀请全国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1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起数和病例数较前期将有所下降。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仍处高发时期,传染病事件以水痘、流行性感冒和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疾病为主;目前正值流感流行季节,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继续保持高水平,预计全国范围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就诊数和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仍较高;在人-禽接触(暴露)方式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预计未来数月(尤其春节前后)我国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及其他型别禽流感病例的风险将增加;春节临近,因中东地区务工人员回国人数增加而发生中东呼吸综合征输入病例的可能性有所增加,但导致国内暴发或流行的可能性依然较小;近期,各地仍应警惕学校或托幼机构发生感染性腹泻病暴发。春节期间,人员往来密集且集体聚餐增多,呼吸道疾病及食物中毒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近期我国及部分国家地区正在发生的一些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为我国公民健康带来一定风险。结论 2014年1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发生态势与往年相似,疫情将有所下降;需重点关注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性感冒、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引发的公共卫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疫情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2014年6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洪志恒 向妮娟 +5 位作者 邢薇佳 丁凡 曹洋 涂文校 倪大新 金连梅 《疾病监测》 CAS 2014年第6期424-427,共4页
目的评估2014年6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 目的评估2014年6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根据既往历史数据分析,结合近期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预计2014年6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与5月持平或略有下降,报告事件将以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水痘等传染病为主,其次为食物中毒事件;近期多地发生登革热输入病例,既往发生过登革热流行或暴发的地区尤应加强防控工作。人感染H7N9禽流感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中东呼吸综合征存在输入病例的风险,但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较低。西非埃博拉病毒病疫情近期有所上升,但传入我国的风险仍为低,输入病例导致该病在我国本土化和大范围播散的可能性极低。结论 2014年6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5月持平或略有下降;需重点关注手足口病和中东呼吸综合征,一般关注人感染H7N9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病以及食物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疫情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2015年2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洋 周蕾 +6 位作者 杨静 邢薇佳 洪志恒 孟玲 倪大新 李群 金连梅 《疾病监测》 CAS 2015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评估2015年2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的传染病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 目的评估2015年2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的传染病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预计2月份将是全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最少的月份。2015年2月,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输入我国的风险依然存在,但在我国发生较大规模扩散的可能性极低;我国内地将继续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散发病例,不排除发生其他可感染人类的禽流感散发病例;近期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动物间禽流感疫情活跃;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将出现季节性升高;诺如病毒所致的腹泻病23月仍可能继续出现暴发疫情;猩红热疫情高于2014年同期,但较2014年12月已出现下降,学校和托幼机构陆续放假,预计病例数将会继续减少;麻疹疫情高于2014年同期,且较2014年12月继续上升,部分省份发生暴发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中东呼吸综合征在沙特等地仍持续有散发病例报告,我国存在输入风险,但进一步播散的风险极低;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仍需进一步关注。结论 2015年2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发生态势与往年相似,处于全年较低水平;需重点关注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流感,诺如病毒所致的腹泻病,同时关注猩红热、麻疹及中东呼吸综合征输入我国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急性期人布鲁氏菌病血清学和PCR检测效能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建梅 张媛媛 +7 位作者 房明 于晓琳 李岩 丁淑军 冯开军 马秀君 寇增强 邢薇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6-659,共4页
目的 评价血清学和巢氏PCR检测对急性期布鲁氏菌病的临床检测效能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试管凝集实验(SAT)、抗人免疫球蛋白实验(Coomb′s)等血清学及巢氏PCR检测方法(nested-PCR)对115例布鲁氏菌病确诊患者... 目的 评价血清学和巢氏PCR检测对急性期布鲁氏菌病的临床检测效能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试管凝集实验(SAT)、抗人免疫球蛋白实验(Coomb′s)等血清学及巢氏PCR检测方法(nested-PCR)对115例布鲁氏菌病确诊患者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计算每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LISA-IgA、ELISA-IgM、ELISA-IgG、巢氏PCR、SAT、Coomb′s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4.78%(109/115)、54.78%(63/115)、87.83%(101/115)、8.70%(10/115)、73.91%(85/115)、98.26%(113/115);发病到确诊时间<15、15~29、30~44、45~59、> 60 d组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108.91、103.04、50.75、27.73、34.16,均P <0.05);各检测方法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9.63,P <0.05)。SAT与Coomb′s的实验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08,P <0.05)。结论 血清学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巢氏PCR,因此,血清学检测依然是诊断布鲁氏菌病的最有效方法;Coomb′s检测阳性率最高,可作为SAT检测的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血清学检测 巢氏PCR
原文传递
2015年6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涂文校 向妮娟 +9 位作者 李昱 邢薇佳 周蕾 袁辰 李建东 王霄晔 孟玲 洪志恒 李雷雷 金连梅 《疾病监测》 CAS 2015年第6期436-439,共4页
目的评估2015年6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 目的评估2015年6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广东发现的1例自韩国输入的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病例在我国造成持续传播的可能性低。今年我国登革热疫情高峰可能提前到来,6月疫情将上升且形势较为严峻。手足口病仍呈上升态势,预计6月将为疫情高发期。西非埃博拉疫情已明显好转,利比里亚已控制疫情,几内亚和塞拉利昂也处于低水平流行。H7N9病原学特征、病例的主要感染途径和模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仍将呈散发态势。今年5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上升明显,6月疫情仍将有所上升,但出现较大规模流行的风险低。6月食物中毒将会上升,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主,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预计2015年6月全国总体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较5月将有所下降,主要是传染病突发事件下降所致,而食物中毒事件将上升。我国6月份需重点关注中东呼吸综合征、登革热和手足口病疫情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疫情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2013年7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洪志恒 涂文校 +11 位作者 王锐 王环宇 高荣保 邢薇佳 张倩 任婧寰 雷苏文 孟玲 张甜 赵梦娇 倪大新 金连梅 《疾病监测》 CAS 2013年第7期516-520,共5页
目的评估2013年7月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的传染病风险。方法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监测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进行评估。结果随着暑期到来,预计7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报告事件... 目的评估2013年7月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的传染病风险。方法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监测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进行评估。结果随着暑期到来,预计7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有所下降。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已进入流行季节;疟疾仍存在因输入导致局部暴发的可能;手足口病总体疫情呈现下降趋势,但报告病例数、重症数和死亡数仍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食物中毒事件数仍维持较高的水平。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疫情进展和国际应对情况仍需密切关注。此外,还应关注气象及自然灾害可能导致的次生公共卫生风险。结论预计2013年7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发生态势与往年7月类似,需重点关注中东呼吸综合征及食物中毒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疫情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2014年9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8
作者 洪志恒 李超 +7 位作者 王锐 邢薇佳 陈秋兰 孟玲 曹洋 涂文校 倪大新 金连梅 《疾病监测》 CAS 2014年第9期680-683,共4页
目的评估2014年9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 目的评估2014年9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根据既往数据分析,结合近期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预计2014年9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较8月将有所增加,但报告事件数不会超过2011年以来同期平均水平;报告事件将以传染病事件(如登革热、霍乱、菌痢等)和食物中毒为主。我国面临埃博拉出血热输入的风险,但基于我国目前的发现、诊断和控制能力,病例输入后发生疫情扩散的可能性低;但值得注意的是,该病病死率极高,一旦出现输入性病例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当前我国面临登革热输入和本地暴发的双重压力,广东省和云南省已出现本地暴发疫情,广西、福建、浙江和海南等南方重点省(自治区)疫情存在局部暴发的可能。随着各类学校和幼托机构陆续开学,学校和幼托机构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水痘等传染病暴发疫情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风险有所上升。国庆长假临近,各地卫生部门应提前做好旅行卫生提示,并加强节日期间的卫生监管和应急值守工作。结论 2014年9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较8月将略有升高;需重点关注我国登革热、手足口病、食物中毒事件,以及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对我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疫情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柯萨奇A2、A4、A6、A10和A12型病毒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雪 谢彬 +7 位作者 韦庆娟 王敏 宗帅 胡弢 高蕾 邢薇佳 王建醒 李娟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6,共12页
近年来,引起手足口病的多种柯萨奇病毒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探索柯萨奇病毒进化和变异的潜在机制,本文以柯萨奇A2、A4、A6、A10、A12五种型别病毒的全基因组RNA为研究对象,针对编码结构蛋白的P1区和编码非结构蛋白的P2-P3区基因,分别... 近年来,引起手足口病的多种柯萨奇病毒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探索柯萨奇病毒进化和变异的潜在机制,本文以柯萨奇A2、A4、A6、A10、A12五种型别病毒的全基因组RNA为研究对象,针对编码结构蛋白的P1区和编码非结构蛋白的P2-P3区基因,分别计算五种型别柯萨奇病毒的核苷酸和氨基酸遗传距离、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elative synonymous codon usage,RSCU)、有效密码子数(Effective number of codon,ENC),并进行中性进化分析以及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五种型别柯萨奇病毒的密码子使用均存在多样性,偏倚较弱;与G/C相比,它们的密码子第三位更偏向于使用A/U。ENC-plot分析表明,五种型别柯萨奇病毒P1区受到的突变压力作用均强于P2-P3区。然而,中性进化和对应分析的结果提示,突变压力对这些病毒密码子偏倚的形成仅起着较小的作用,而自然选择在病毒的进化过程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密码子水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估了突变压力和自然选择在柯萨奇A2、A4、A6、A10、A12这五种型别病毒进化中的作用,为深入了解柯萨奇病毒的遗传进化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 密码子使用分析 中性进化 突变压力
原文传递
肠道病毒68型特征及其近期在美国流行概况
20
作者 常昭瑞 刘凤凤 +5 位作者 李中杰 王丽萍 曾令佳 廖巧红 邢薇佳 余宏杰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1,共2页
中国CDC自媒体获悉,2014年8月份以来,美国连续报道因严重呼吸道疾病就诊和入院的患儿较往年同期明显增加,实验室确诊为肠道病毒68型(enterovirus 68,EV68)所引起.为进一步了解EV68特征、近期在美国的流行概况,以及我国既往的相关报道... 中国CDC自媒体获悉,2014年8月份以来,美国连续报道因严重呼吸道疾病就诊和入院的患儿较往年同期明显增加,实验室确诊为肠道病毒68型(enterovirus 68,EV68)所引起.为进一步了解EV68特征、近期在美国的流行概况,以及我国既往的相关报道,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组织人员重点查阅了美国CDC官方网页,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形成专题报告,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早期发现、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CDC 流行概况 肠道病毒 呼吸道疾病 实验室确诊 预防控制 专题报告 传染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