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蒽核深蓝光材料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能
1
作者 张越华 邢龙江 +7 位作者 聂飞 陈文铖 穆英啸 彭少洪 何念 孙宇曦 曾庆明 霍延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9,共11页
以蒽作为三线态‐三线态湮灭(TTA)型蓝光材料的基元,通过在蒽的9和10位分别引入弱给电子基团二苯并噻吩和弱吸电子基团苯氰,设计合成了两个给体‐受体型深蓝光TTA材料4‐(10‐(二苯并[b,d]噻吩‐4‐基)蒽‐9‐基)苯腈(2)和4‐(10‐(二苯... 以蒽作为三线态‐三线态湮灭(TTA)型蓝光材料的基元,通过在蒽的9和10位分别引入弱给电子基团二苯并噻吩和弱吸电子基团苯氰,设计合成了两个给体‐受体型深蓝光TTA材料4‐(10‐(二苯并[b,d]噻吩‐4‐基)蒽‐9‐基)苯腈(2)和4‐(10‐(二苯并[b,d]噻吩‐2‐基)蒽‐9‐基)苯腈(3),并对它们的热稳定性、电化学性质、光物理性质及电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系统表征。在纯膜状态下,两个化合物的光致发光峰分别位于445 nm和451 nm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分别为40.2%和57.9%。基于化合物2和3的非掺杂器件的电致发光峰分别位于448 nm和458 nm处,实现了深蓝光发射。两个器件获得了较好的发光效率,其最大电流效率分别为4.2 cd·A^(-1)和6.9 cd·A^(-1),最大功率效率分别为2.3 lm·W^(-1)和3.6 lm·W^(-1),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为3.8%和5.6%。即使在1 000 cd·m^(-2)亮度下,两个器件的外量子效率依然保持在3.7%和5.4%,表现出极低的效率滚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并噻吩 苯氰 深蓝光TTA材料
下载PDF
TiO2纳米胶囊包覆的三重态湮灭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研究
2
作者 王至上 邢龙江 +2 位作者 贺琴 籍少敏 霍延平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36-1843,共8页
三重态-三重态湮灭(triplet-triplet-annihilation, TTA)上转换,是一种能够实现低能量光波向高能量光波转换的技术,该体系主要由三重态敏化剂和能量受体两部分组成,此类机制的上转换主要在溶液中发生,很难作为一个分子整体使用,这将大... 三重态-三重态湮灭(triplet-triplet-annihilation, TTA)上转换,是一种能够实现低能量光波向高能量光波转换的技术,该体系主要由三重态敏化剂和能量受体两部分组成,此类机制的上转换主要在溶液中发生,很难作为一个分子整体使用,这将大大限制其应用领域.本文通过使用胶束软模板法将敏化剂和能量受体包覆到二氧化钛(TiO2)壳内,成功制备了基于TTA上转换的高效上转换纳米胶囊(TTA-UCNP).本研究选用双碘代氟硼二吡咯(BODIPY)作为三重态敏化剂,苝作为能量受体,大豆油作为溶剂.这些新合成的纳米胶囊不仅可以保持上转换体系处于溶液环境,并且可以有效阻隔氧气对三重态的猝灭,在水相中成功实现了高效的上转换发光.在该上转换纳米胶囊的制备过程中,我们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乙酸用量和钛酸丁酯用量对纳米胶囊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影响,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纳米胶囊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成功制备了高效的TiO2纳米胶囊包覆的TTA上转换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态-三重态湮灭 上转换 TiO2纳米胶囊 胶束软模板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