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岛妇女早期复发性流产HO-1、MCP-1、NF-κB的表达及意义
1
作者 孙琼瑛 邬贤凤 罗慧琴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9期790-793,共4页
目的 探讨海岛妇女早期复发性流产(ERSA)血红素加氧酶-1(HO-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30例ERSA患者与30例正常妊娠期因非计划妊娠要求终止而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ERSA组... 目的 探讨海岛妇女早期复发性流产(ERSA)血红素加氧酶-1(HO-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30例ERSA患者与30例正常妊娠期因非计划妊娠要求终止而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ERSA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q PCR、Western blot法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绒毛蜕膜组织中HO-1、MCP-1、NF-κB的表达及含量变化,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ERSA发病的价值。结果 ERSA组绒毛蜕膜组织中HO-1、MCP-1、NF-κB 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3.22、43.43、8.28,P均<0.05);ERSA组绒毛蜕膜组织中HO-1、MCP-1、NF-κB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35、13.37、9.54,P均<0.05)。绒毛蜕膜组织中HO-1、MCP-1、NF-κB mRNA水平联合检测ERS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72.41%和90.00%,AUC为0.84;绒毛蜕膜组织中HO-1、MCP-1、NF-κB蛋白水平联合检测ERS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86.67%和86.66%,AUC为0.85。结论 ERSA患者绒毛蜕膜组织中的HO-1、MCP-1、NF-κB表达与正常妊娠妇女存在明显差异,其可作为预测ERSA发生的重要因子,且联合三者检测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发性流产 血红素加氧酶-1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绒毛蜕膜组织
下载PDF
舟山地区女性宫颈癌淋巴转移发生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2
作者 张微 邬贤凤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6期780-783,共4页
对于早期宫颈癌,手术通常是首选,可以行子宫保留手术或广泛子宫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手术。而对于晚期宫颈癌,放疗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是首选,同时也可以考虑手术辅助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彻底切除宫颈癌的病变区域,去... 对于早期宫颈癌,手术通常是首选,可以行子宫保留手术或广泛子宫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手术。而对于晚期宫颈癌,放疗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是首选,同时也可以考虑手术辅助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彻底切除宫颈癌的病变区域,去除潜在的淋巴结转移,并有助于术后的追踪治疗。广泛子宫切除与淋巴结清扫联合治疗的疗效在临床上已经被认可。淋巴结转移作为关键的病情恶化的变量,是宫颈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淋巴结是肿瘤进一步扩散的立足点,阐明宫颈癌中淋巴结转移的潜在机制至关重要。淋巴结转移包含原发肿瘤的淋巴管生成,也包含肿瘤细胞的侵袭性,最终有利于肿瘤细胞进入淋巴脉管系统。本研究对舟山地区女性宫颈癌淋巴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力求挖掘其实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淋巴转移 风险评估 构建模型
下载PDF
Leep刀联合安达芬栓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合并HPV感染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余颖 邬贤凤 +1 位作者 陈红舟 周航吉 《浙江创伤外科》 2017年第3期561-562,共2页
目的研究Leep刀联合安达芬栓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合并HPV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的78例CIN合并HPV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Leep刀联合安达芬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Leep刀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HP... 目的研究Leep刀联合安达芬栓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合并HPV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的78例CIN合并HPV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Leep刀联合安达芬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Leep刀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HPV转阴率等。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的HPV病毒载量明显的少于对照组;1年后,较对照组,治疗组的HPV转阴率明显升高,复发率明显降低;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Leep刀联合安达芬栓治疗CIN合并HPV感染疗效显著,HPV转归好,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前病 LEEP刀 HPV感染 HPV转归
下载PDF
不同剂型干扰素治疗高危型HPV亚临床感染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邬贤凤 余颖 +1 位作者 陈红舟 周吉航 《健康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亚临床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8例高危型HPV亚临床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进行治疗,80万... 目的对比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亚临床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8例高危型HPV亚临床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进行治疗,80万IU/d,每日一次,每月连续12 d;B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10万IU/d,隔日一次,每月连续20 d,均治疗6个月;对比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于治疗前后取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实验测定E6、E7 mRNA表达水平。结果 A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B两组患者的E6、E7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6、E7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且A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相比,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HR-HPV,能够更加有效的下调E6、E7 mRNA表达,提高用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 泡腾胶囊 栓剂 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 亚临床感染
下载PDF
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余颖 邬贤凤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8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厚朴排气合剂。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 目的观察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厚朴排气合剂。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厚朴排气合剂可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排气合剂 腹腔镜术后 胃肠功能紊乱
原文传递
液基细胞学联合HPV DNA及E6/E7 mRNA定量检测筛查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红舟 查瑶 +3 位作者 周吉航 邬贤凤 何剑营 刘晓光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0期1799-1800,共2页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TCT)联合HPV DNA及E6/E7 mRNA定量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同时对303例宫颈病变筛查的样本行TCT和HPV DNA及E6/E7 mRNA定量检测,分析这三种方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异同之处.结果 TCT检测细胞学阳性检出率...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TCT)联合HPV DNA及E6/E7 mRNA定量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同时对303例宫颈病变筛查的样本行TCT和HPV DNA及E6/E7 mRNA定量检测,分析这三种方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异同之处.结果 TCT检测细胞学阳性检出率最低,HPV DNA阳性检出率比E6/E7mRN阳性检出率稍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的最佳诊断临界点为43.6 copies/ml.HPV E6/E7mRNA对CIN2+诊断的灵敏度为87.5% [95%可信区间(CI):47.3~99.7],特异度为87.1%(95% CI,82.8~90.7).结论 TCT和HPV DNA及E6/E7mRNA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宫颈病变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防治宫颈病变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液基细胞学 人乳头瘤病毒 E6/E7
下载PDF
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恶性卵巢癌患者生育功能保留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邬贤凤 余颖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2期252-254,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恶性卵巢癌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0年至2015年收治的25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均<40岁。患者执行3种不同手术:A组单侧附件切除11例;B组单/双侧卵巢肿物剥除7例;C组单/双...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恶性卵巢癌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0年至2015年收治的25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均<40岁。患者执行3种不同手术:A组单侧附件切除11例;B组单/双侧卵巢肿物剥除7例;C组单/双侧卵巢肿物剥除同时行分期手术7例。探讨3种手术对于生育功能的影响。结果单侧附件切除患者共11例,6例术后成功受孕,受孕率达54.5%,与其它两种手术方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双侧卵巢肿物剥除7例,除2例复发并行肿瘤细胞清灭术,其余均无成功受孕病例;单/双侧卵巢肿物剥除同时行分期手术7例,成功受孕2例,受孕率28.6%。结论单侧附件切除手术更有利于保留卵巢癌患者的生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保留生育功能 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中电凝法与缝合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孔双燕 邬贤凤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0期1819-1820,共2页
目的比较研究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中电凝法与缝合法对临床疗效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9月就诊的共148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缝合组(n=72例)和电凝组(n=76例)... 目的比较研究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中电凝法与缝合法对临床疗效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9月就诊的共148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缝合组(n=72例)和电凝组(n=76例),缝合组患者进行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中采用缝合法,而电凝组患者进行腹腔镜卵巢手术中采用电凝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性激素水平和卵巢早衰发生率。结果缝合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高于电凝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纽患者治疗前LH、FSH、E2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时LH、FSH、E2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凝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LH、FSH水平明显高于缝合组,E2水平明显低于缝合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凝组患者卵巢早衰发生率高于缝合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卵巢囊肿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应用广泛,术中电凝止血会损伤卵巢功能,腹腔镜下卵巢缝合止血可减少卵巢损伤,保护卵巢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 腹腔镜 电凝 性激素水平
下载PDF
产后抑郁与T细胞免疫调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邬贤凤 余颖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7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对产妇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产后抑郁量表对346例产妇进行调查,评价产后心理状态,按有无产后抑郁分为产后抑郁组及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产妇血清T淋巴细胞分类情况,比较两组产妇CD3+、CD4...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对产妇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产后抑郁量表对346例产妇进行调查,评价产后心理状态,按有无产后抑郁分为产后抑郁组及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产妇血清T淋巴细胞分类情况,比较两组产妇CD3+、CD4+、CD8+、CD4+/CD8+表达水平。采用直线回归分析EPDS评分与CD3+、CD4+、CD8+、CD4+/CD8+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抑郁组产妇CD3+、CD4+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CD8+表达比例高于对照组,CD4+/CD8+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组产妇EPDS评分与CD3+、CD4+、CD4+/CD8+表达水平呈现负相关,与CD8+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产后抑郁能够引起产妇产后T细胞免疫功能下调,影响机体健康,应采取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促进产妇产后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T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 相关性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术前预防性放疗临床研究
10
作者 余颖 邬贤凤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3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预防性放疗对宫颈癌患者手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74例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明确诊断后接受手术治疗,治疗组给予两周预防性放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肿瘤切除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复发... 目的探讨术前预防性放疗对宫颈癌患者手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74例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明确诊断后接受手术治疗,治疗组给予两周预防性放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肿瘤切除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肿瘤完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肿瘤残留率及淋巴结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转移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预防性放疗能够改善子宫颈癌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复发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放疗 宫颈癌 切除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海岛地区不同孕期及孕龄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检测及参考范围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邬贤凤 徐海耿 《中国医院统计》 2018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分析海岛地区不同孕期和孕龄孕妇机体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以海岛地区3 000例健康孕妇作为观察组,并以600例健康体检的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孕期、不同年龄段孕妇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总甲状腺素(TT_4)、... 目的分析海岛地区不同孕期和孕龄孕妇机体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以海岛地区3 000例健康孕妇作为观察组,并以600例健康体检的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孕期、不同年龄段孕妇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总甲状腺素(T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采用中位数(M)和双侧限值(P_(2.5),P_(97.5))表示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参考值范围。结果与对照组相较,孕早、中、晚期组的TT_3和TT_4水平均升高(P<0.05);孕早、中、晚期组的FT_3、FT_4及孕早、中期TSH水平均降低(P<0.05)。20~30岁组、31~35岁及36~45岁组的TT_3、TT_4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FT_3、FT_4及TSH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与36~45岁组比较,仅20~30岁组FT_3、FT_4及TSH有差异,31~35岁组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在不同孕期有明显变化,且与孕龄密切相关,孕妇尤其是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应尽早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提高人口和生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孕期 孕龄 海岛地区
下载PDF
限制和非限制会阴切开在头位自然分娩中对比分析
12
作者 邬贤凤 赵德珍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1期404-405,共2页
目的:对比头位自然分娩中限制会阴切开和非限制会阴切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单胎足月头位自然分娩的产妇200例,将其分为限制组和非限制组,每组各100例,分别行限制和非限制会阴切开自然分娩,比较两组产妇... 目的:对比头位自然分娩中限制会阴切开和非限制会阴切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单胎足月头位自然分娩的产妇200例,将其分为限制组和非限制组,每组各100例,分别行限制和非限制会阴切开自然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会阴阴道裂伤情况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两组产妇的各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限制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非限制组,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非限制组,会阴I/Ⅱ度裂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会阴Ⅲ/IV度裂伤率明显低于非限制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于非限制会阴切开,限制会阴切开在头位自然分娩中的应用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产妇的卧床时间,减轻会阴裂伤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会阴切开 非限制会阴切开 头位自然分娩
下载PDF
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化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颖 邬贤凤 《健康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319-320,共2页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化疗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实施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44例,术后化疗者23例(研究组),未实施化疗21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月经情况、六个月复发率,检...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化疗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实施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44例,术后化疗者23例(研究组),未实施化疗21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月经情况、六个月复发率,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含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闭经人数高于对照组,六个月复发率(8.70%)低于对照组(38.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FSH、LH均高于对照组,E2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给予化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和卵巢功能,降低复发率,在治疗期间易出现闭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恶性肿瘤 手术 化疗 功能
下载PDF
海岛妇女宫颈癌术后持续感染HPV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4
作者 邬贤凤 陈羽 +1 位作者 赵德珍 杜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13期2913-2915,共3页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术后持续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危险因素,为提升手术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1月于舟山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12例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持续感染HPV划分为HPV持续...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术后持续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危险因素,为提升手术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1月于舟山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12例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持续感染HPV划分为HPV持续感染组75例和转阴组337例。分别采取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一般资料与患者术后持续感染HPV的关系及持续感染HPV的危险因素。结果持续感染组生殖道炎症、术前感染HPV16、术前HPV负荷量≥100 RLU/PC、绝经和吸烟患者的比例均高于转阴组(P<0.05);两组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避孕方式、宫颈癌家族病史、病理类型、手术切除范围、HPV感染情况及饮酒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殖道炎症、术前感染HPV16、术前HPV负荷量≥100 RLU/PC、绝经和吸烟是影响患者术后持续感染HPV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持续感染HPV的危险因素提示高危人群及时治疗生殖道炎症、有效控制术前HPV的负荷量、戒烟等,能有效防止患者术后HPV的持续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持续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浙江省舟山医院997例就诊的女性宫颈炎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及其基因型分布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红舟 查瑶 +3 位作者 周吉航 邬贤凤 何剑营 刘晓光 《疾病监测》 CAS 2014年第9期709-712,共4页
目的调查浙江省舟山医院就诊的女性宫颈炎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检出率及基因型分布,为本地女性HPV感染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流式荧光杂交技术检测女性宫颈炎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HPV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997例宫颈炎受检者... 目的调查浙江省舟山医院就诊的女性宫颈炎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检出率及基因型分布,为本地女性HPV感染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流式荧光杂交技术检测女性宫颈炎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HPV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997例宫颈炎受检者中,HPV DNA阳性者220例,HPV检出率为22.1%(220/997)。高危型、低危型和多重HPV检出率分别为13.8%(138/997)、0.4%(4/997)和7.8%(78/997)。共检出19种HPV基因型。高危型HPV检出率居前5位的基因型依次是HPV 52型占8.4%(84/997)、58型4.9%(49/997)、16型3.3%(33/997)、18型2.2%(22/997)和33型1.9%(19/997);低危型HPV检出率最高的亚型是HPV 6型1.6%(16/997)。不同年龄组人群HPV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1~40岁年龄组HPV检出率最高,为8.1%(81/997)。结论舟山海岛地区HPV感染在基因型及年龄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特点,与其他地区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流式荧光杂交 基因型 舟山海岛地区
原文传递
全程复合保温策略对剖宫产手术并发症、产妇凝血功能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燕 袁佳 +3 位作者 陈羽 邬贤凤 孙琴梅 李翃斌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753-757,共5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全程复合保温策略对蛛网膜下腔阻滞剖宫产产妇手术并发症、凝血功能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舟山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50例为观察对象,将2020年6-11月的剖宫产产妇125例设为常规简单保温组...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全程复合保温策略对蛛网膜下腔阻滞剖宫产产妇手术并发症、凝血功能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舟山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50例为观察对象,将2020年6-11月的剖宫产产妇125例设为常规简单保温组,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的剖宫产产妇125例设为全程复合保温组。两组产妇均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剖宫产手术,记录其术中出血量,统计寒战、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产妇术前(T1)、术后48 h(T2)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的变化情况;分析术后48 h两组产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PCT)、白细胞介素6(IL-6)的差异。结果全程复合保温组产妇术中出血量[(393.84±79.78)mL]显著少于常规简单保温组[(434.80±123.49)mL](t=3.11,P<0.05);寒战[10.4%(13/125)]、术后感染[7.2%(9/125)]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简单保温组[25.6%(32/125)、18.4%(23/125)](χ^(2)=9.78、7.02,均P<0.05);T2时间段内全程复合保温组患者PT[(10.28±0.48)s]、APPT[(26.97±2.27)s]、TT[(14.09±1.36)s]均短于常规简单保温组[(11.71±0.27)s、(27.96±2.25)s、(15.91±1.09)s](t=7.34、3.43、11.66,均P<0.05);全程复合保温组产妇术后48 h WBC[(10.38±2.38)×10^(9)/L]、N%(0.79±0.06)、CRP[(52.79±20.73)mg/L]、PCT[(0.13±0.42)μg/L]及IL-6水平[(55.73±24.38)ng/L]均低于常规简单保温组[(12.24±7.05)×109/L、0.81±0.05、(65.38±25.92)mg/L、(0.20±0.97)μg/L、(76.22±39.08)ng/L](t=2.79、2.92、4.24、8.12、4.97,均P<0.05)。结论围手术期全程复合保温策略可提高蛛网膜下腔阻滞剖宫产产妇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寒战发生率,有效降低炎性反应和术后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麻醉 脊椎 围手术期 失血 手术 体温调节 手术后并发症 炎症反应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超声软指标联合孕中期血清三联筛查出生缺陷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羽 邬贤凤 徐海耿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270-127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软指标联合孕中期血清三联筛查出生缺陷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 253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孕产妇均经超声软指标诊断,并于孕15周~20周取外周血测定血清甲胎蛋白(AFP)、非结合型雌激素三醇(u E3)及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 目的探讨超声软指标联合孕中期血清三联筛查出生缺陷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 253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孕产妇均经超声软指标诊断,并于孕15周~20周取外周血测定血清甲胎蛋白(AFP)、非结合型雌激素三醇(u E3)及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以染色体核型或分娩后追踪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和血清学指标筛查出生缺陷的效能。结果金标准共确诊11例出生缺陷,包括7例21-三体综合征,1例18-三体综合征及3例神经管缺陷。超声软指标单独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54.5%、97.4%、6.6%、99.8%及97.2%;血清三联检查上述指标分别为63.6%、98.9%、16.3%、99.9%及98.8%;超声软指标并联血清三联检查上述指标为54.5%、96.7%、7.8%、99.9%及96.6%;超声软指标串联血清三联检查上述指标为81.8%、99.3%、20.0%、99.8%及99.1%。结论超声软指标联合孕中期血清AFP、u E3及Free-βHCG筛查出生缺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软指标 甲胎蛋白 非结合型雌激素三醇 及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出生缺陷
原文传递
海岛女性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核因子κB 血红素氧合酶-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特点及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18
作者 罗慧琴 邬贤凤 吴佳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9期1634-1637,共4页
目的 探究海岛女性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核因子κB(NF-κB)、血红素氧合酶-1(HO-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特点及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舟山医院妇科收治的30例海岛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为观察组受试... 目的 探究海岛女性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核因子κB(NF-κB)、血红素氧合酶-1(HO-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特点及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舟山医院妇科收治的30例海岛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为观察组受试者,另选择同期正常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女性30例为对照组受试者。分别采用PCR、Western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绒毛和蜕膜组织中HO-1、MCP-1及NF-κB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PCR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受试者的NF-κB、HO-1及MCP-1指标水平[(0.98±0.11)、(1.94±0.08)及(90.84±4.98)]均高于对照组受试者[(0.69±0.05)、(1.45±0.13)及(62.24±3.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346、13.465及32.165,均P<0.05)。Western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受试者的NF-κB、HO-1及MCP-1指标水平[(0.94±0.14)、(1.54±0.26)及(91.58±4.67)]均高于对照组受试者[(0.68±0.07)、(1.09±0.02)及(61.46±3.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85、21.596及36.459,均P<0.05)。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受试者的NF-κB、HO-1及MCP-1指标水平[(0.96±0.19)、(1.76±0.15)及(98.49±4.90)]均高于对照组受试者[(0.65±0.05)、(1.12±0.04)及(60.12±3.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45、19.255及29.78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F-κB、HO-1及MCP-1是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NF-κB、HO-1及MCP-1与妊娠结局均呈正相关关系(r=4.685、4.763及5.342,均P<0.05)。结论 早期的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NF-κB、MCP-1及HO-1表达水平较高。NF-κB、MCP-1及HO-1指标异常是引发流产的危险因素之一。对早期复发性流产的患者,检测NF-κB、MCP-1及HO-1表达水平,有利于降低再次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胎盘中的NF-κB、MCP-1及HO-1表达与妊娠结局具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发性流产 核因子κB 血红素氧合酶-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妊娠结局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