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癌胚性TUFT1过表达及基因转录干预对肝细胞癌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巫梦娜 方蓉菲 +5 位作者 邰伯军 谢群 徐敏 赛文莉 姚登福 姚敏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40-745,共6页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釉丛蛋白(tuftelin,TUFT1)表达及基因转录干预的抑制作用。方法收集术后HCC组织和癌旁组织,分析TUFT1表达;从不同肝癌细胞和对照肝LO2细胞株中提取TUFT1,以免疫印迹法筛选TUFT1低或过表...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釉丛蛋白(tuftelin,TUFT1)表达及基因转录干预的抑制作用。方法收集术后HCC组织和癌旁组织,分析TUFT1表达;从不同肝癌细胞和对照肝LO2细胞株中提取TUFT1,以免疫印迹法筛选TUFT1低或过表达的癌细胞株;将已构建含TUFT1基因或干扰TUFT1-shRNA3的慢病毒质粒,分别转染低或过表达TUFT1的癌细胞株,以CCK-8法、划痕、Transwell法、流式细胞术等分析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等生物学行为;将稳定表达TUFT1的两种细胞株皮下接种裸鼠,分析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肝癌组织TUFT1过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膜。肝癌组TUFT1阳性率为87.1%,均显著高于癌旁组(χ^(2)=18.563,P<0.001);肝癌细胞株中TUFT1表达明显高于LO2细胞(P<0.001)。体外研究,以有效的TUFT1-shRNA3质粒,转染高TUFT1表达的MHCC-97H细胞,在TUFT1功能丧失后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抑制,凋亡率升高;以插入TUFT1基因的质粒,转染低TUFT1表达的Hep3B细胞,在TUFT1功能获得后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显著增强。体内研究,将功能丧失的MHCC-97H细胞于裸鼠皮下接种,移植瘤中TUFT1下调,并显著抑制瘤体生长(Z=12.000,P<0.01)。结论TUFT1为癌胚性蛋白,对其干预有望成为潜在的HCC治疗的分子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釉丛蛋白 转录干预 生物学行为 移植瘤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邰伯军 姚敏 +6 位作者 顾星 时运 蔚丹丹 陈洁 郑文杰 姚登福 陆少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863-866,共4页
目的探讨shRNA干预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GPC)-3基因转录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GPC-3-shRNA插入pGPU6/GFP/Neo质粒,转染人肝癌HepG2细胞,以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分别分析GPC-3蛋白和mRNA表达;以MTT法分析HepG2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shRNA干预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GPC)-3基因转录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GPC-3-shRNA插入pGPU6/GFP/Neo质粒,转染人肝癌HepG2细胞,以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分别分析GPC-3蛋白和mRNA表达;以MTT法分析HepG2细胞增殖;以流式细胞术、Annexin-V-PE/7-AAD及细胞凋亡-DNA ladder等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shRNA1转染HepG2细胞,GPC-3 mRNA沉默效率为89.3%,与GPC-3蛋白下调一致;以shRNA转染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为71.1%;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细胞凋亡率达65.6%。结论资料显示shRNA干预GPC-3基因转录,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类 基因沉默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下载PDF
肝细胞癌变过程中TGF-β1及TNF-α的动态表达与改变 被引量:5
3
作者 邰伯军 姚登福 +3 位作者 邹黎 吴信华 邱历伟 吴玮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形成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动态表达及其改变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制备肝癌模型,经病理组织学(HE染色)分析肝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癌变... 目的探讨肝癌形成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动态表达及其改变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制备肝癌模型,经病理组织学(HE染色)分析肝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癌变不同时期定量观察肝细胞及血清中TGF-β1和TNF-α的动态变化。结果大鼠在喂饲2-FAA后,肝细胞在诱癌早期发生颗粒样变性,中期出现不典型增生,后期可见大量癌巢结节,均为高分化肝细胞癌。在正常肝及血中仅见较低水平的TGF-β1和TNF-α表达。诱癌后,随肝细胞组织形态变化,肝组织及血清中TGF-β1和TNF-α表达水平逐渐增强,癌变组和癌前病变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血与肝TGF-β1和TNF-α表达显著正相关。结论癌变早期TGF-β1和TNF-α呈过表达状态,具有相互调节、相互协同作用,与肝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下调GPC-3基因转录对肝癌细胞侵袭及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邰伯军 姚敏 +5 位作者 王理 钱琦 时杨 蔚丹丹 陆少林 姚登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221-2228,共8页
目的:观察以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下调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lypican-3,GPC-3)基因转录,对抑制肝癌MHCC-97H细胞侵袭和血管新生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对GPC-3特异性shRNA转染肝癌MHCC-97H细胞,以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 目的:观察以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下调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lypican-3,GPC-3)基因转录,对抑制肝癌MHCC-97H细胞侵袭和血管新生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对GPC-3特异性shRNA转染肝癌MHCC-97H细胞,以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析GPC-3 mRNA及蛋白表达;以5-ethynyl-2'-deoxyuridine(EdU)和Transwell法等评估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shRNA1转染MHCC-97H细胞,GPC-3在mRNA水平下降75.6%(t=15.473,P<0.001),蛋白表达同步下调;干预GPC-3基因转录,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减低,与抗癌药物具协同作用;Wnt/β-catenin中β-catenin表达下调67.7%;Hedgehogs通路中脑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1,Gli1)表达上调53.3%;shRNA1转染72 h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下调54.2%(t=46.746,P<0.001).结论:shRNA下调GPC-3转录,经Wnt/β-catenin和Hh信号通路抑制癌细胞迁移、侵袭和血管新生,为肝癌基因治疗潜在的分子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癌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SHRNA 血管新生
下载PDF
GPC-3特异性短发夹型RNA干预基因转录对肝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邰伯军 姚敏 +6 位作者 蔚丹丹 陈洁 时运 顾星 张洁 邱历伟 姚登福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01-404,共4页
目的观察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GPC)-3基因特异性短发夹型RNA(shRNA)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合成和筛选GPC-3特异的高抑制率shRNA并构建质粒;观察shRNA沉默GPC-3基因对肝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 目的观察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GPC)-3基因特异性短发夹型RNA(shRNA)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合成和筛选GPC-3特异的高抑制率shRNA并构建质粒;观察shRNA沉默GPC-3基因对肝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4种GPC-3 shRNA干扰质粒,以脂质体介导分别转染HepG2细胞后,筛选出的shRNA干扰质粒抑制率最高达89.3%;以该高效GPC-3 shRNA质粒转染HepG2细胞24h、48h和72h后,细胞增殖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33.2%、56.0%和71.1%(P<0.05),细胞多被阻滞在G1期;HepG2细胞凋亡率达65.6%,显著高于对照组(约为5%,P<0.05)。结论 GPC-3特异性的shRNA可有效降低HepG2细胞中GPC-3基因转录水平,抑制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因此,GPC-3可望成为肝癌基因治疗的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细胞 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 短发夹型RNA 基因沉默
下载PDF
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和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异常与肝癌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邰伯军 姚登福 +3 位作者 邱历伟 陆园园 姜华 于洪波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1757-1760,共4页
目的分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FIGF)-Ⅱ异常表达对肝癌(HCC)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收集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肝癌(146例)、肝硬化(25例)、慢性肝炎(30例)、非肝肿瘤患者(19例)... 目的分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FIGF)-Ⅱ异常表达对肝癌(HCC)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收集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肝癌(146例)、肝硬化(25例)、慢性肝炎(30例)、非肝肿瘤患者(19例)和正常对照者(30例)的血TGF-β1和FIGF-Ⅱ水平,分析两者在HCC早期诊断和鉴别方面的临床价值。结果HCC患者血TGF-β1和FIGF-Ⅱ呈异常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肝硬化、慢性肝炎和非肝肿瘤组(P<0.05);如以血TGF-β1浓度>1.2μg/L、FIGF-Ⅱ浓度>6.0μg/L为界,肝癌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8.4%和76.0%,特异度分别为89.2%和79.7%;两者与血AFP浓度、肿块大小均无相关,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HCC诊断阳性率。结论血TGF-β1和FIGF-Ⅱ的表达异常与肝癌形成有关,两者的分析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转化生长因子Β 生长调节素类
下载PDF
肝癌多药耐药相关P-糖蛋白异常表达及其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邰伯军 郑文杰 +3 位作者 时运 杨君伶 蔡胤 姚登福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6期511-513,F0003,共4页
目的 :研究分析了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5份人HCC癌组织及配对癌周组织P-gp表达。结果:HCC... 目的 :研究分析了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5份人HCC癌组织及配对癌周组织P-gp表达。结果:HCC癌组织P-gp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其阳性表达率为70.67%显著高于(χ2=27.312,P<0.001)自身对照的癌周组织的28.00%;癌组织P-gp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4.342,P=0.037),TNM分期(χ2=6.079,P=0.014)和5年生存率(χ2=7.205,P=0.007)显著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甲胎蛋白水平、门静脉侵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及Child分级等未见明显相关。结论:肝癌多药耐药形成过程中MDR1/P-gp异常表达,与肝癌细胞多药耐药形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多药耐药 P-糖蛋白
下载PDF
苦黄联合思美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邰伯军 顾宇峰 《交通医学》 2014年第5期468-469,共2页
目的:观察苦黄联合思美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97例,随机分联合组45例,苦黄组24例,思美泰组28例,3组均给予内科基本治疗方案,苦黄组在基础治疗中加用苦黄注射液40m L加入5%葡萄... 目的:观察苦黄联合思美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97例,随机分联合组45例,苦黄组24例,思美泰组28例,3组均给予内科基本治疗方案,苦黄组在基础治疗中加用苦黄注射液40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静脉滴注;思美泰组在基础治疗中加用1.0g思美泰针剂加入250m 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联合组在原有基础治疗上联合苦黄组及思美泰组治疗,3组均1天/次,疗程为4周。记录治疗2周、4周时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时,联合组、苦黄组、思美泰组TBIL值分别为18.02±5.53 umol/L、35.67±13.52 umol/L、30.20±12.35 umol/L,联合组下降与苦黄组及思美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联合组、苦黄组、思美泰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83.33%、85.71%,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苦黄组及思美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黄联合思美泰对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比单用苦黄或思美泰治疗更有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黄注射液 思美泰 慢性乙型肝炎 高胆红素血症
下载PDF
肝癌组织TGF-β1和IGF-II表达水平与HBV复制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邰伯军 姚登福 +3 位作者 邱历伟 陆圆圆 于洪波 姜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8期2691-2693,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HCC)组织HBV复制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I表达间的关系。方法:以自身对照法收集人HCC组织及非癌组织,以生物素标记的HBV-DNA探针检测HCC组织中HBV-D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TGF-β1和IG... 目的:探讨肝癌(HCC)组织HBV复制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I表达间的关系。方法:以自身对照法收集人HCC组织及非癌组织,以生物素标记的HBV-DNA探针检测HCC组织中HBV-D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TGF-β1和IGF-II的表达;分析TGF-β1和IGF-II表达与HBV复制间的临床病理学关系。结果:HCC组织中TGF-β1和IGF-II均呈较高表达,在HCC癌灶及非癌组表达存在显著差别,其阳性率均为83.3%,HCC组明显高于非癌组(P<0.01)。HCC的癌灶组中TGF-β1和IGF-II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直径、数目无关(P>0.05);TGF-β1和IGF-II表达与HBV复制显著相关,且HBVDNA阳性组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结论:肝癌组织中TGF-β1和IGF-II过度表达,且与HBV复制和肝癌的分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TGF-Β1 IGF-II 免疫组织化学 HBV-DNA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IL-2受体测定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邰伯军 蒋道荣 《交通医学》 2000年第5期479-480,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的变化 ,为诊断病情演变和预后判定寻找可靠的依据。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健康对照 30例和各型乙型肝炎患者 16 7例 ,包括急性乙型肝炎 2 2例 ,慢性乙型肝炎 ... 目的 :探讨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的变化 ,为诊断病情演变和预后判定寻找可靠的依据。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健康对照 30例和各型乙型肝炎患者 16 7例 ,包括急性乙型肝炎 2 2例 ,慢性乙型肝炎 (轻度 ) 5 4例 ,慢性乙肝 (中~重度 ) 46例 ,肝炎后肝硬化 2 8例 ,慢性重型肝炎 17例 ,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各组患者血清SIL -2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其中慢重肝、肝硬化、急性乙肝和慢活肝增高最为显著。Child’sC级乙肝后肝硬化显著高于Child’sB、A级者 (P <0 .0 5 ) ,慢重肝存活病例显著低于死亡病例 (P <0 .0 1)。结论 :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 -2R水平均明显升高 ,其水平的高低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及肝细胞损伤程度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IL-2受体 测定 免疫
下载PDF
肝细胞癌变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
11
作者 邰伯军 姚登福 +3 位作者 邱历伟 李珊珊 卞银珠 姚宁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变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动态改变及相互关系。方法:以含0.05%2-乙酰氨基芴(2-FAA)颗粒饲料连续喂饲雄性SD大鼠12周诱发肝细胞癌变,在此过程中以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变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动态改变及相互关系。方法:以含0.05%2-乙酰氨基芴(2-FAA)颗粒饲料连续喂饲雄性SD大鼠12周诱发肝细胞癌变,在此过程中以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VEGF的表达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组织学证实SD大鼠在喂饲2-FAA后,肝细胞出现颗粒样变性、不典型增生及肝细胞癌(HCC)的变化;肝细胞中VEGF呈粽色阳性颗粒,主要存在于细胞浆,偶见于细胞核;癌变过程中VEGF表达率和VEGF/β-actin比率分别为:对照组25%和0.16±0.02、肝细胞变性组88.9%和0.29±0.04、癌前病变组100%和0.52±0.03及癌变组100%和0.84±0.02;VEGF表达在蛋白水平均随着病理组织学的改变呈梯度增加,表现为癌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肝细胞变性组(P<0.05);肝癌中VEGF在肝细胞内呈强阳性表达;肝组织与血清VEGF的动态改变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85,t=8.00,P<0.01)。结论:VEGF表达异常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表达增加有助于肝癌早期诊断,也是肝癌治疗的分子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印迹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肝癌组织TGF-β1异常表达与HBV复制的病理学关系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邹黎 姚登福 +5 位作者 邰伯军 章建国 吴信华 邱历伟 吴玮 苏小琴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52-555,共4页
目的分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人肝细胞性肝癌(HCC)及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0例HCC癌灶组及其自身对照的非癌组TGF-β1的表达,并以生物素标记的HBV-DNA探针检... 目的分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人肝细胞性肝癌(HCC)及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0例HCC癌灶组及其自身对照的非癌组TGF-β1的表达,并以生物素标记的HBV-DNA探针检测肝癌组织中HBV-DNA,并分析TGF-β1表达与HBV复制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无论是原发性肝癌还是转移性肝癌,TGF-β1均呈较高表达,且组间未见显著差异;TGF-β1在肝癌癌灶及非癌组表达存在显著差别,其阳性率分别为83.3%和43.3%,肝癌组明显高于非癌组(P<0.01)。HCC的癌灶组中TGF-β1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直径、数目无关(P>0.05);HBV-DNA阳性肝癌组织中TGF-β1表达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结论TGF-β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过度表达,且与HCC的分化程度有关,可作为肝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HBV—DNA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特征分析
13
作者 邰伯军 《交通医学》 2015年第6期586-588,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生率及临床表现、腹水培养结果、相关因素、治疗及转归。结果:220例肝硬化患者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40例(18.18...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生率及临床表现、腹水培养结果、相关因素、治疗及转归。结果:220例肝硬化患者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40例(18.18%):具有典型表现14例(35.00%)、表现不典型22例(55.00%)、无症状4例(10.00%)。腹水培养阳性6例(15.00%),对头孢他啶、莫西沙星中敏或高敏,对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高敏。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年龄≥60岁37.50%、肝功能Child-Pugh C级40.00%、白蛋白水平≤30.0g/L 52.50%多于无腹膜炎组的11.11%、20.00%、40.00%(P<0.05),是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治疗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住院时间平均(33.76±12.50)天、死亡11例(30.00%)高于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的(19.45±7.12)天、5例(3.57%)(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性及非典型性,并直接影响病情及预后,应预防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并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腹水培养
下载PDF
肝癌组织及外周血TGF_β1 mRNA检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志珍 姚登福 +4 位作者 卜召祥 邹黎 姚敏 邰伯军 吴信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_β1及其TGF_β1 mRNA对肝癌(HCC)诊断和转移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从肝癌癌灶、癌周组织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制备总RNA,经随机引物和逆转录酶合成TGF_β1_cDNA,经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DNA测序证实,并分析肝...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_β1及其TGF_β1 mRNA对肝癌(HCC)诊断和转移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从肝癌癌灶、癌周组织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制备总RNA,经随机引物和逆转录酶合成TGF_β1_cDNA,经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DNA测序证实,并分析肝病患者外周血TGF_β1 mRNA的临床意义。结果DNA测序证实所扩增基因片段大小211 bp,方法灵敏度为2 ng/L。癌灶和癌周组织中TGF_β1基因片段检出率分别为100%和46.2%;外周血TGF_β1基因检出率,肝癌为53.3%,明显高于肝硬化组(20.0%)和慢性肝炎组(5.0%),其他组未见扩增片段检出;在Ⅲ期肝癌组为83.3%,高于Ⅰ期和Ⅱ期肝癌;在肝癌伴有肝外转移时全数阳性;且与AFP浓度及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GF_β1及TGF_β1mRNA分析有助于肝癌诊断和远处转移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 肝癌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下载PDF
2010至2015年南通地区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15
作者 顾宇峰 谭晓慧 +2 位作者 杨婷 邰伯军 汤伟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第3期430-434,共5页
目的:探讨2010至2015年南通市人群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感染状况及流行特点,为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收诊并作HEV血清学检测的病例6 772例。采用... 目的:探讨2010至2015年南通市人群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感染状况及流行特点,为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收诊并作HEV血清学检测的病例6 77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试剂盒检测血清抗HEV抗体(IgM、IgG)。对不同年度、年龄、性别人群的HEV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戊肝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6年间,6 772例受测试者抗HEV抗体(IgM/IgG)总阳性率为3.35%(227例);2010至2015年各年度人群血清HE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92%、1.74%、3.53%、0.90%、3.50%、2.13%。20岁以下、20~29岁、30~39岁、40~49岁和50~59岁年龄段人群血清HEV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01);59岁以后各年龄段人群血清HEV抗体阳性率逐步下降。男性抗HEV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P=0.001)。227例血清抗HEV抗体阳性者中,显性感染率为72.25%;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病率显著高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发病率(P=0.001)。HEV感染者中,HBV-HEV重叠感染率为21.15%,HCV-HEV重叠感染率为0.88%;HAV-HEV重叠感染率为0.44%。HBV-HEV重叠感染的戊肝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与单纯戊肝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单纯戊肝组(P<0.01)。结论:2010年南通市人群HEV感染率为6.92%,此后5年HEV感染率维持在较低水平(0.90%~3.53%)。男性较女性更易感染HEV;40~59岁人群具有相对较高的HEV感染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HEV感染后,多数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HBV感染重叠HEV感染可致肝损伤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感染率 血清流行病学 凝血酶原活动度 白蛋白
下载PDF
肝癌组织热休克蛋白gp96异常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信华 姚登福 +4 位作者 邰伯军 章建国 邱历伟 吴玮 苏小琴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04-1006,共3页
目的分析热休克蛋白(HSP)gp96在人肝细胞性肝癌(HCC)及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0例HCC癌灶组织及其自身对照的非癌组织HSPgp96的表达,并以生物素标记的HBVDNA探针检... 目的分析热休克蛋白(HSP)gp96在人肝细胞性肝癌(HCC)及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0例HCC癌灶组织及其自身对照的非癌组织HSPgp96的表达,并以生物素标记的HBVDNA探针检测肝癌组织中HBVDNA,分析HSPgp96表达与HBV复制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无论是原发性肝癌还是转移性肝癌,HSPgp96均呈较高表达;HSPgp96在肝癌灶及非癌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3%和46.7%(P<0.05)。HCC的癌灶组织中HSPgp96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数目无关(P>0.05)。HBVDNA阳性肝癌组织中HSPgp96表达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结论HSPgp96在HCC中过度表达,且与HCC的分化程度和大小有关,可作为肝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热休克蛋白GP96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壁厚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顾宇峰 梁博 +1 位作者 邰伯军 蒋道荣 《交通医学》 2009年第6期644-645,共2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壁厚度与其血清总胆红素(TBi)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关系。方法:对12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用B型超声显像仪检查其胆囊壁厚度,依据胆囊壁是否增厚,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增厚组,同时检测其肝功能指标TBi及ALT。结果...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壁厚度与其血清总胆红素(TBi)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关系。方法:对12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用B型超声显像仪检查其胆囊壁厚度,依据胆囊壁是否增厚,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增厚组,同时检测其肝功能指标TBi及ALT。结果:胆囊壁增厚组TBi水平(126.40±99.67μmol/L)明显高于正常组(52.5±60.19μmol/L),两组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6.415,P<0.001)。而两组患者的ALT水平正常组为246.72±298.15u/L,增厚组为505.25±814.25u/L,两组间差异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Z=-0.733,P=0.464)。胆囊壁增厚组患者TBi异常率(100%)高于ALT异常率(82.1%),两组间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胆囊壁厚度对判断伴有血清胆红素升高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情及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壁厚度 病毒性肝炎 肝功能 B型超声
下载PDF
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素-2的动态表达与改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赛文莉 姚登福 +4 位作者 邱历伟 姚宁华 邰伯军 吴玮 杨君伶 《交通医学》 2010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观察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素-2(Ang-2)的动态改变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以2-乙酰氨基芴诱发雄性SD大鼠肝细胞癌变,观察癌变过程中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A... 目的:观察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素-2(Ang-2)的动态改变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以2-乙酰氨基芴诱发雄性SD大鼠肝细胞癌变,观察癌变过程中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Ang-2和VEGF动态表达及相互关系。结果:诱癌过程中鼠肝细胞出现颗粒样变性、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及肝癌形成的动态变化;血Ang-2水平,在正常对照组为105.23±19.23ng/L、肝细胞变性组为140.17±25.16ng/L、癌前病变组为203.75±23.83ng/L和癌变组为222.39±23.31ng/L,随着病理组织学的改变呈梯度增加,肝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变性组(P<0.001);癌变过程中Ang-2与VEGF的动态改变呈显著正相关(r=0.785,t=8.00,P=0.000)。结论:肝细胞癌变过程中Ang-2及VEGF呈过表达状态,肝癌的发生发展与新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血管生成素-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酶联免疫吸附法 动态表达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e抗原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闽 张国风 邰伯军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455-456,共2页
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酶标法(ELISA),检测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HBV-M)。结果显示,e抗原阳性组与e抗原阴性组血清HBV-DNA含量分别为107.9... 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酶标法(ELISA),检测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HBV-M)。结果显示,e抗原阳性组与e抗原阴性组血清HBV-DNA含量分别为107.91±4.16copy/ml和105.82±3.28copy/ml,二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结果进一步证实,e抗原阳性是乙肝病毒体内复制的指标;但同时也有32.9%(21/64)的e抗原阴性患者仍可检出HBV-DNA,提示e抗原阴性不能认为乙肝病毒复制停止。分析认为,定量检测HBV-DNA含量对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估计其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E抗原 聚合酶链反应 HBV DNA
下载PDF
庚肝病毒复制时嘌呤代谢酶活性及IL-6和IL-8的浓度变化
20
作者 蒋道荣 姚登福 +2 位作者 邰伯军 陆建新 吴玮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38-139,141,共3页
目的 :探讨腺苷脱氨酶 (ADA)、鸟嘌呤酶 (GUA)、IL -6和 IL-8,在庚型肝炎病毒 (HGV)复制中的改变。方法 :以RT-PCR分析不同肝病患者中 HGV-RNA,并对反映肝细胞损害灵敏的嘌呤酶活性、IL -6和 IL -8浓度进行检测 ,对单纯 HGV感染和 HGV... 目的 :探讨腺苷脱氨酶 (ADA)、鸟嘌呤酶 (GUA)、IL -6和 IL-8,在庚型肝炎病毒 (HGV)复制中的改变。方法 :以RT-PCR分析不同肝病患者中 HGV-RNA,并对反映肝细胞损害灵敏的嘌呤酶活性、IL -6和 IL -8浓度进行检测 ,对单纯 HGV感染和 HGV与其它病毒复合感染作了比较分析。结果 :在肝病组中 HGV-RNA阳性率为 10 .5 % ,在非肝病组中的阳性率为 7.5 %。在 37例 HGV-RNA阳性患者中 ,HBV-DNA阳性占 35 .5 % ,HCV-RNA阳性占 16 .2 % ,三种病毒同时阳性占 5 .4%。在 HGV患者中 ,AL T活性异常占 89.2 % ,ADA活性异常占 70 .3% ,GUA活性异常占 45 .9%。庚型肝炎患者 HGV复制时 ,血清 IL -6和 IL-8水平明显高于非肝病组患者 ,在 HGV与其它病毒复合感染时 ,IL-6和 IL-8浓度显著升高。结论 :嘌呤酶是反映 HGV复制的有用标志 ,IL-6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型肝炎病毒 嘌呤代谢酶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