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苗药川乌配伍地榆前后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研究
1
作者 邰通芝 陈桃香 +3 位作者 何席呈 唐娟 胡家震 胡成刚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研究川乌-地榆冻干粉(1∶2)酒溶液、水溶液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川乌配伍地榆前后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川乌-地榆冻干粉(1∶2)酒溶液3种双酯型生物... 目的研究川乌-地榆冻干粉(1∶2)酒溶液、水溶液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川乌配伍地榆前后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川乌-地榆冻干粉(1∶2)酒溶液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较单川乌冻干粉酒溶液下降了97.3%;川乌-地榆冻干粉(1∶2)水溶液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较单川乌冻干粉水溶液下降了96.7%。结论川乌-地榆冻干粉(1∶2)酒溶液、水溶液可降低川乌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起到减毒的作用,为揭示制川乌减毒配伍机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乌 地榆 配伍减毒 新乌头碱 乌头碱 次乌头碱 生物碱
下载PDF
紫藤根及含紫藤根经验方的初步药效研究
2
作者 罗健菱 胡家震 +4 位作者 唐娟 邓斌 马彬焰 邰通芝 胡成刚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探讨紫藤根及含紫藤根经验方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药效动力学规律。方法:通过小鼠棉球肉芽肿炎症实验研究紫藤根及含紫藤根经验方的慢性增生性抗炎作用,同时通过小鼠扭体实验探索紫藤根及含紫藤根习用经验方的镇痛作用。结果:紫藤... 目的:探讨紫藤根及含紫藤根经验方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药效动力学规律。方法:通过小鼠棉球肉芽肿炎症实验研究紫藤根及含紫藤根经验方的慢性增生性抗炎作用,同时通过小鼠扭体实验探索紫藤根及含紫藤根习用经验方的镇痛作用。结果:紫藤根及含紫藤根经验方3个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肉芽的生长,对于棉球肉芽肿所引起的慢性炎症有抑制作用;同时,此方各剂量组均有极显著的镇痛作用。结论:验证了紫藤根及含紫藤根经验方的抗炎、镇痛效果,同时诠释了其经验方所占配伍比例偏少会使整个经验方的抗炎、镇痛效果更好,此研究能为紫藤根的质量标准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藤根及含紫藤根经验方 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药理研究
下载PDF
苦皮藤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健菱 赵婷婷 +4 位作者 胡家震 唐娟 胡成刚 马彬焰 邰通芝 《江西化工》 2023年第1期40-44,49,共6页
为建立苦皮藤二氯甲烷部位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该研究以雷公藤醌F(Triptoquinone F)和Epikatonic acid为对照品,考察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展开剂、点样量、展距、显色剂对薄层色谱分析的影响,确定苦皮藤的最佳薄层色谱条件。结果显示:... 为建立苦皮藤二氯甲烷部位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该研究以雷公藤醌F(Triptoquinone F)和Epikatonic acid为对照品,考察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展开剂、点样量、展距、显色剂对薄层色谱分析的影响,确定苦皮藤的最佳薄层色谱条件。结果显示:采用薄层色谱GF254硅胶板,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制备供试品溶液,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7:2:0.2为展开剂展开,喷以5%磷钼酸乙醇溶液,热风吹干显色,于日光底部灯下进行检视,所得苦皮藤层色谱分离效果和显色效果较佳,斑点清晰且特征性好。该方法安全、易操作、专属性强,可作为苦皮藤二氯甲烷部位的薄层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色谱鉴别 苦皮藤 展开剂 显色剂
下载PDF
苗药紫藤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4
作者 马彬焰 胡家震 +3 位作者 唐娟 罗健菱 邰通芝 胡成刚 《江西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59-62,共4页
对紫藤(Wisteria sinensis(Sims)Sweet.)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硅胶、ODS、凝胶柱色谱及HPLC制备色谱等分离方法对紫藤根的乙酸乙酯部位及水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分离,通过HPLC、1HNMR(600MHz,DMSO-d6)、13CNMR(150MHz,DMSO-d6)等方... 对紫藤(Wisteria sinensis(Sims)Sweet.)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硅胶、ODS、凝胶柱色谱及HPLC制备色谱等分离方法对紫藤根的乙酸乙酯部位及水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分离,通过HPLC、1HNMR(600MHz,DMSO-d6)、13CNMR(150MHz,DMSO-d6)等方法确认所得单体化学结构,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单体,分别为鸢尾苷(1)、鸢尾黄素7-O-β-D-(6”-O-乙酰基)-葡萄糖苷、芒柄花苷、紫藤苷、biochaninA7-O-glucoside、7-O-(6”-O-acetyl-β-D-glucopyranosyl)-6,4’-dimethoxy-5-hydroxyflavone。其中化合物6为首次从紫藤药材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藤 化学成分 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苦皮藤薄层鉴别方法优化
5
作者 邰通芝 赵婷婷 +3 位作者 胡成刚 唐娟 马彬焰 罗健菱 《江西化工》 2022年第6期45-49,共5页
目的:对苗药苦皮藤药材正丁醇部位的薄层色谱条件进行提升优化。方法:择优筛选薄层板类型、展开系统、点样量、展距、显色剂,对苦皮藤药材正丁醇部位的儿茶素成分进行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结果:建立了以儿茶素为对照品,硅胶H板为展开板,... 目的:对苗药苦皮藤药材正丁醇部位的薄层色谱条件进行提升优化。方法:择优筛选薄层板类型、展开系统、点样量、展距、显色剂,对苦皮藤药材正丁醇部位的儿茶素成分进行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结果:建立了以儿茶素为对照品,硅胶H板为展开板,点样量为2μL,苯: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甲酸(5:4:4:1:0.5)为展开剂,展距为8cm,显色剂为5%磷钼酸溶液的薄层色谱鉴定方法。试验得出贵州11批不同产地苦皮藤药材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的薄层色谱图。结论:研究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耐用性好、稳定性好,可用于苦皮藤药材正丁醇部位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皮藤 儿茶素 正丁醇部位 薄层色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