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邱丽娟用自拟黄葵灌肠剂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经验分析
1
作者 张佳祥 邱丽娟 《基层中医药》 2023年第1期19-22,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C)属中医学“久痢”范畴,以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因繁多,虚实夹杂。邱丽娟主任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发现中药保留灌肠法对治疗大肠湿热型患者有独特优势,并以别具特色的黄葵灌肠剂进行治疗,在临床上收效... 溃疡性结肠炎(UC)属中医学“久痢”范畴,以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因繁多,虚实夹杂。邱丽娟主任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发现中药保留灌肠法对治疗大肠湿热型患者有独特优势,并以别具特色的黄葵灌肠剂进行治疗,在临床上收效显著。本文介绍邱丽娟主任运用自拟方黄葵灌肠剂从湿热论治UC的临床经验,供同道参考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邱丽娟 溃疡性结肠炎 湿热 名医经验
下载PDF
打造“乐学”课堂的策略与研究 邱丽娟
2
作者 邱丽娟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8年第3期10-11,共64页
摘要!打造“乐学”课堂,是现代教学的一项重 要指标。打造“乐学”课堂就是让学生通过渐进的知 识掌握,消除知识疑惑,并对所学课程感兴趣,能够 很好地参与课程学习。科学课是一门偏重于实验和 总结的课程,相比其他学科具有更明显... 摘要!打造“乐学”课堂,是现代教学的一项重 要指标。打造“乐学”课堂就是让学生通过渐进的知 识掌握,消除知识疑惑,并对所学课程感兴趣,能够 很好地参与课程学习。科学课是一门偏重于实验和 总结的课程,相比其他学科具有更明显的诱发和指 导、顺应与表达特点,能满足学生探求未知的心理, 容易吸纳学生的参与。建立“轻负高质”科学课堂,需 要教师有精深的专业素养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摒弃传 统“教”与“学”教学模式“要经常换位审视自己的课 堂和学生,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基础上,循循善诱, 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和教学环境。打造科学“乐学” 课堂,要开启“融入、暧心、忠诚”模式,坚持兴趣与实 践相结合、习惯养成和热《专注相统一的方法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科学 “乐学”课堂 科学实验
下载PDF
大豆巢式关联作图(NAM)群体构建及花色和种皮色遗传分析
3
作者 宋健 熊亚俊 +21 位作者 陈伊洁 徐瑞新 刘康林 郭庆元 洪慧龙 高华伟 谷勇哲 张丽娟 郭勇 阎哲 刘章雄 关荣霞 李英慧 王晓波 郭兵福 孙如建 闫龙 王好让 姬月梅 常汝镇 王俊 邱丽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575,共20页
巢式关联作图(Nested Association Mapping,NAM)群体在作物学遗传与育种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在前期大豆种质资源评价基础上,利用35份不同地区来源的代表性种质与中豆41(公共母本)杂交,构建了一套大豆NAM群体。PCA和聚类分析发... 巢式关联作图(Nested Association Mapping,NAM)群体在作物学遗传与育种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在前期大豆种质资源评价基础上,利用35份不同地区来源的代表性种质与中豆41(公共母本)杂交,构建了一套大豆NAM群体。PCA和聚类分析发现,不同亲本组合的RIL群体基本聚在一起,显示出清晰的遗传结构。利用该NAM群体亲本间花色和种皮色具有显著差异的RIL群体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到1个主要位点qFC13-1与花色显著关联,该位点与W1位点重合;定位到12个位点与种皮色显著相关,其中9个位点为3种以上方法共定位,3个位点为2种方法共定位,包括4个已知位点和8个新位点。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NAM群体适于进行大豆相关性状遗传分析,为大豆复杂性状的遗传解析和育种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NAM群体 花色 种皮色 遗传分析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GmBADH1基因改变大豆耐盐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石宇欣 刘欣玥 +4 位作者 孙建强 李晓菲 郭潇阳 周雅 邱丽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耐盐基因功能鉴定对于大豆品种改良以及盐碱地的开发利用至关重要。盐害胁迫下作物通过合成和积累甜菜碱作为渗透保护剂,减小盐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BADH基因已在多种植物中被证实调节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响应,但在大豆中的调控机制尚不清... 耐盐基因功能鉴定对于大豆品种改良以及盐碱地的开发利用至关重要。盐害胁迫下作物通过合成和积累甜菜碱作为渗透保护剂,减小盐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BADH基因已在多种植物中被证实调节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响应,但在大豆中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晰。本研究克隆了GmBADH1基因,qRT-PCR显示该基因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尤其在根中的表达丰度最高。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技术将CRISPR/Cas9系统构建的表达载体转入到大豆品种JACK中,产生了3种可以调控大豆耐盐性状的靶向突变,均发生在编码区,分别为缺失19 bp、插入1 bp、插入9bp替换2 bp。前两者,过早出现的终止密码子,使其均产生截断的BADH1蛋白,后者发生移码突变。在出苗期和苗期分别对突变纯合植株进行盐处理,结果表明,出苗期耐盐性与野生型相比显著下降,苗期与野生型相比无明显差异。这说明GmBADH1基因可能主要调控出苗期的耐盐性状。本研究为深入挖掘大豆耐盐基因和培育大豆耐盐品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mBADH1 CRISPR/Cas9 耐盐性
下载PDF
大豆根茎过渡区弯曲突变体M_(rstz)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5
作者 苗龙 舒阔 +8 位作者 李娟 黄茹 王业杏 Soltani Muhammad YOUSOF 许竞好 吴传磊 李佳佳 王晓波 邱丽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1103,共13页
植物根茎过渡区(root-stem transition zone,RSTZ)将根和茎相互连接,其发育形态决定了大豆的地上部株型和抗倒伏潜力。本研究通过EMS诱变获得一个RSTZ弯曲或旋转的大豆突变体M_(rstz),其形态特征能够稳定遗传,是探究大豆茎秆发育规律的... 植物根茎过渡区(root-stem transition zone,RSTZ)将根和茎相互连接,其发育形态决定了大豆的地上部株型和抗倒伏潜力。本研究通过EMS诱变获得一个RSTZ弯曲或旋转的大豆突变体M_(rstz),其形态特征能够稳定遗传,是探究大豆茎秆发育规律的特异材料。将该突变体和栽培大豆中黄13杂交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对群体中直立和弯曲型后代的RSTZ进行解剖结构比较,发现弯曲型株系比直立型株系的维管形成层较宽、次生木质部细胞层数较多、细胞形状不规则,表明维管组织分化可能是导致RSTZ形态发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进一步对化学组分测定发现,木质素和粗纤维含量越高越不易弯曲。选取RIL群体中弯曲型和直立型2种极端株系进行BSA-Seq,采用SNP-index和InDel-index关联分析方法鉴定到调控RSTZ形态的关联区域Chr19:43030943~45849854,该区间共含有319个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注释信息和表达丰度分析筛选到7个候选基因,分别为Glyma.19G170200、Glyma.19G201500、Glyma.19G187800、Glyma.19G178200、Glyma.19G197000、Glyma.19G179100、Glyma.19G196900。其中,Glyma.19G187800、Glyma.19G178200和Glyma.19G196900在大豆驯化中潜在影响RSTZ形态建成。本研究为解析大豆RSTZ组织形成及其遗传基础提供了材料基础,并为挖掘调控大豆茎秆发育基因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茎过渡区 突变体 BSA-seq 候选基因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黑农84品质性状的环境稳定性分析
6
作者 王婉 刘鑫磊 +2 位作者 孙君明 栾晓燕 邱丽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为明确黑农84的品质稳定性,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分析了黑农84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种植的品质性状变异。结果显示:黑农84是具备高蛋白、低脂肪、高亚麻酸、高异黄酮、高蔗糖和低水苏糖特性的优质功能型品种。在检测的27个... 为明确黑农84的品质稳定性,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分析了黑农84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种植的品质性状变异。结果显示:黑农84是具备高蛋白、低脂肪、高亚麻酸、高异黄酮、高蔗糖和低水苏糖特性的优质功能型品种。在检测的27个品质性状中,16个性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蛋脂总量,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维生素E含量,水溶性糖,γ-维生素E,δ-维生素E,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水苏糖含量)的变异系数小于10%,较为稳定。两年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异范围分别为1.08~1.98和1.07~1.73,平均值分别为1.62和1.59,其中α-大豆苷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1.98和1.73),棉子糖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最小(1.08和1.07)。黑农84品质性状聚类均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中蛋白质和α-维生素E含量较高,脂肪和异黄酮含量较低;第二类中大豆苷、m-大豆苷、α-大豆苷和m-染料木苷含量较低。黑农84优质性状的环境稳定性为该品种的遗传育种和加工应用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农84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指数 聚类分析 环境稳定性
原文传递
BSA-Seq结合RNA-Seq技术挖掘大豆叶片提前黄化衰老基因
7
作者 李世宽 洪慧龙 +3 位作者 付佳祺 谷勇哲 孙如建 邱丽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309,共16页
大豆产量与其生殖生长的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延缓其开花后叶片的衰老,提高其生理功能,有利于增加植物的粒重。叶片黄化是植物衰老的显著特征之一。关于在大豆鼓粒后期叶片黄化的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对鼓粒后期叶片提前黄化突变体ly和野生... 大豆产量与其生殖生长的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延缓其开花后叶片的衰老,提高其生理功能,有利于增加植物的粒重。叶片黄化是植物衰老的显著特征之一。关于在大豆鼓粒后期叶片黄化的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对鼓粒后期叶片提前黄化突变体ly和野生型ofc杂交组合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大豆鼓粒后期叶片提前黄化性状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BSA-Seq在19号染色体得到一个2.23Mb的初定位区间,经开发标记图位克隆后将区间缩短至1.75 Mb,区间内有219个基因,再结合RNA-Seq分析,得到了区间内12个候选基因,其中有4个SNP变异基因和8个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结果为大豆鼓粒后期叶片黄化衰老基因的克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突变体 BSA-Seq RNA-SEQ 图位克隆
下载PDF
逆流挽舟法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8
作者 刘莹 邱丽娟 《光明中医》 2024年第8期1555-1557,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疾病,但因其病程迁延难愈且病机仍未明确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难治性疾病之一。溃疡性结肠炎可对患者身心及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药物消炎、缓解症状等为主,但均不宜长久使用。清代喻嘉言创立的...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疾病,但因其病程迁延难愈且病机仍未明确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难治性疾病之一。溃疡性结肠炎可对患者身心及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药物消炎、缓解症状等为主,但均不宜长久使用。清代喻嘉言创立的“逆流挽舟”治法对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有明显效果,但现代临床使用较少,故笔者对“逆流挽舟”法的起源思想及其作用机制作一论述,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论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痢 溃疡性结肠炎 逆流挽舟 机制
下载PDF
大豆芽期耐高温评价方法构建及耐高温种质资源筛选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佳佳 龙群 +12 位作者 朱尚尚 单雅敬 吴美燕 鲁云 支现管 廖威 陈浩然 赵振邦 苗龙 高慧慧 李英慧 王晓波 邱丽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863-2875,共13页
极端高温事件频增导致大豆生产接连遭受高温热害,严重影响其产量构成和品质性状。种子在发芽阶段对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敏感,温度升高及伴随而来的干旱等现象会影响大豆种子出苗。建立一套科学的大豆芽期耐高温评价方法,可以为早期耐高温... 极端高温事件频增导致大豆生产接连遭受高温热害,严重影响其产量构成和品质性状。种子在发芽阶段对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敏感,温度升高及伴随而来的干旱等现象会影响大豆种子出苗。建立一套科学的大豆芽期耐高温评价方法,可以为早期耐高温鉴定、耐高温种质选育以及遗传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385份大豆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培养箱创造高温环境,于芽期进行高温处理3 d(40℃,8 h光照/16 h黑暗)。相较于对照(25℃,8 h光照/16 h黑暗),高温处理后大豆芽期下胚轴长显著下降10.9%(P<0.05);根鲜重、根干重和根冠比等指标分别极显著增加了13.10%、22.20%和16.90%(P<0.01),结果表明,高温处理会显著影响大豆芽期地上部与地下部生物量的分布。对各性状耐高温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将11个指标转换成3个主成分因子,进一步通过隶属函数标准化分析计算获得大豆响应高温胁迫综合评价值(H),并基于H值对参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将385份种质资源芽期耐高温特性划分为5个等级,即:Ⅰ级(耐高温型)、Ⅱ级(较耐高温型)、Ⅲ级(中间型)、Ⅳ级(高温较敏感型)和Ⅴ级(高温敏感型),综合试验中具体表现,筛选出4个芽期耐高温型大豆品种(H245、H070、H268和H216)。对各项指标逐步回归分析后,建立大豆芽期耐高温综合评价(H值)预测模型:H=0.191+0.017X_(1)–0.007X_(2)+0.013X_(7)+0.027X_(8)–0.009X_(10)(R^(2)=0.9752),筛选出下胚轴长(X_(1))、主根长(X_(2))、下胚轴干重(X_(7))、根鲜重(X_(8))和简化活力指数(X_(10))5个指标可以作为大豆芽期耐高温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芽期 高温处理 种质资源 耐高温性评价
下载PDF
融媒体语境下重大主题报道的叙事策略探析——以东南网主题报道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丽娟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21期95-97,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各种先进技术在新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助力融媒体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新闻报道叙事的改革创新,使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融媒体语境下,新闻叙事工作不仅仅依靠文字,还更多地利用...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各种先进技术在新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助力融媒体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新闻报道叙事的改革创新,使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融媒体语境下,新闻叙事工作不仅仅依靠文字,还更多地利用多媒体元素,如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信息形式,给受众带来更加多元的阅读体验。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同形式的新闻叙事载体逐渐出现,将新闻叙事特色与大众需求相关联,可以为大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新闻作品。重大主题报道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对重大主题活动、重大事件等进行报道。在融媒体时代,传统新闻传播生态已经发生了变化,要求新闻叙事必须跟上时代潮流,积极作出相应的改变。东南网为福建省的权威网络发声平台,融媒体语境下其新闻叙事也应顺势而为。文章以东南网主题报道为例,从叙事主体身份多样、叙事视角更加多元、叙事形态交互立体等方面分析融媒体语境下重大主题报道叙事创新策略,希望可以为媒体同仁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重大主题报道 东南网 叙事主体 叙事视角 叙事形态
下载PDF
大豆耐低磷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腾月 谷勇哲 +4 位作者 马英杰 王辉 杨光 敖雪 邱丽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7-251,共15页
大豆是喜磷作物,缺磷会影响大豆正常生长发育,使大豆产量下降。大豆的单株粒重为数量性状,是鉴定大豆耐低磷性的重要指标,目前多数研究还处于QTL定位阶段,因而发掘出更多调控基因和优异等位变异,对促进大豆耐低磷性调控机制的解析及育... 大豆是喜磷作物,缺磷会影响大豆正常生长发育,使大豆产量下降。大豆的单株粒重为数量性状,是鉴定大豆耐低磷性的重要指标,目前多数研究还处于QTL定位阶段,因而发掘出更多调控基因和优异等位变异,对促进大豆耐低磷性调控机制的解析及育种利用尤为重要。本研究利用395份大豆种质资源,以低磷处理下单株粒重和相对单株粒重作为耐低磷性状鉴定指标,结合高密度SNP标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初步预测候选基因。结果表明不同大豆种质的耐低磷性差异明显,常磷处理下单株粒重分布范围为0.49~14.43 g、低磷处理下单株粒重分布范围为0.05~5.35 g、相对单株粒重分布范围为0.04~0.98,三者变异系数均高于50%。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压破车(ZDD00219)、采种圃(ZDD00163)等4份地方种质和金元1(ZDD00383)、吉育48(ZDD23714)等16份选育种质为磷高效大豆种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出32个与大豆耐低磷性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其中低磷处理下单株粒重相关的SNP位点23个,相对单株粒重相关的SNP位点9个。经LD block分析得到候选基因2个,分别是在根中特异性表达WRKY DNA结合域相关的基因和在根毛中特异性表达磷酸吡哆醛磷酸酶相关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低磷性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原文传递
大豆叶型调控基因Ln及其同源基因单倍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刚 周彦辰 +7 位作者 熊亚俊 陈伊洁 郭庆元 高杰 宋健 王俊 李英慧 邱丽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51-2063,共13页
大豆叶型是理想株型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大豆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598份材料进行Ln及其同源基因(Glyma.10G273800)单倍型分析发现,Ln基因和同源基因均分别包含3种单倍型(Hap1~Hap3)。Ln基因3种单倍型之... 大豆叶型是理想株型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大豆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598份材料进行Ln及其同源基因(Glyma.10G273800)单倍型分析发现,Ln基因和同源基因均分别包含3种单倍型(Hap1~Hap3)。Ln基因3种单倍型之间除了叶长没有显著差异外,Hap2在叶宽、叶面积和叶长宽比中均与Hap1/Hap3差异显著。Ln同源基因的Hap3与Hap2在不同叶型表型中均有显著差异,Hap1和Hap2之间的叶长宽比没有差异,叶宽在第4节叶位点没有显著差异,第5节叶位点Hap1显著低于Hap2。叶长、叶面积、叶周长Hap1均显著低于Hap2。从地理分布来看,Ln基因的Hap2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其同源基因的3种单倍型分布未发现明显地域倾向性。遗传分析表明仅Ln基因中Hap2的D9H存在人工选择的信号,Ln基因中的另外2个突变位点和同源基因中的2个突变位点则没有人工选择的信号。本研究为大豆叶型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提高大豆产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叶型 单倍型 Ln基因
下载PDF
大豆蛋白含量主效位点qPRO-20-1的精细定位
13
作者 杨硕 武阳春 +8 位作者 刘鑫磊 唐晓飞 薛永国 曹旦 王婉 刘亭萱 祁航 栾晓燕 邱丽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0-320,共11页
蛋白质含量是大豆重要的品质性状,受多基因控制,定位大豆蛋白质含量相关位点并挖掘候选基因,对定向培育高蛋白含量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优良品种黑农88作为母本与高蛋白优异种质P73-6B作为父本杂交,构建了一个由265个单株组成... 蛋白质含量是大豆重要的品质性状,受多基因控制,定位大豆蛋白质含量相关位点并挖掘候选基因,对定向培育高蛋白含量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优良品种黑农88作为母本与高蛋白优异种质P73-6B作为父本杂交,构建了一个由265个单株组成的F_(2)群体,利用中豆芯1号对F_(2)群体进行基因型鉴定并构建图谱,结合蛋白质含量表型数据,采用IciMapping 4.2软件在20号染色体上定位了一个QTL,物理距离为2.46 Mb,在区间附近筛选出11个多态性SSR标记并分析群体,将定位区间从2.46 Mb缩小至100.8 kb。增加Gm20_28349696、Gm20_30805913、Gm20_31341532和Gm20_31483719共4个SNP位点,进一步将区间缩小到95.8 kb。对区间内包含的4个基因的9个不同组织在Phytozome v13.1和PPRD RNA-seq 2个数据库中的表达量分析得到了2个候选基因,分别为Glyma.20g081800和Glyma.20g082000基因,本试验结果为大豆蛋白质含量基因克隆及蛋白质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大豆高蛋白分子标记育种提供材料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含量 QTL定位 候选基因
下载PDF
大豆百粒重稳定QTL qSW20-1定位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孙建强 洪慧龙 +9 位作者 张勇 谷勇哲 高华伟 周雅 曹杰 祁航 赵权 包立高 陈庆山 邱丽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21-2632,共12页
籽粒重量是大豆产量构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克隆主要数量性状基因座(QTL)中控制种子重量的关键基因对提高大豆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齐黄34×东生16构建的325个重组自交系(RIL)为材料,利用SLAF-seq构建了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总图... 籽粒重量是大豆产量构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克隆主要数量性状基因座(QTL)中控制种子重量的关键基因对提高大豆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齐黄34×东生16构建的325个重组自交系(RIL)为材料,利用SLAF-seq构建了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总图距为2945.26 cM,平均图距为0.47 cM,结合3个环境百粒重表型,检测到11个与百粒重相关的QTL。其中,环境稳定的QTL为qSW20-1,可解释9.73%~18.10%的表型变异。该QTL的大粒等位基因可显著增加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但对蛋白含量和脂肪含量2个品质性状无不利影响,区间大小为435.42kb,包含36个基因,通过基因注释和表达模式分析,预测5个候选基因。本研究结果为大豆增产基因挖掘和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百粒重 SLAF图谱 QTL定位
下载PDF
高油酸低脂氧合酶(FAD-LOX)多基因编辑大豆优异种质创制
15
作者 何梓莹 于莉莉 +4 位作者 邱红梅 谷勇哲 洪慧龙 高华伟 邱丽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3-523,共11页
大豆是植物油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是影响植物油品质的主要因素,油酸是不饱和脂肪酸中含量最丰富的成分之一,具有较强的氧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增加油酸的含量可以提高大豆油的耐储存性,也有利于人体健康。GmFAD2-1A... 大豆是植物油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是影响植物油品质的主要因素,油酸是不饱和脂肪酸中含量最丰富的成分之一,具有较强的氧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增加油酸的含量可以提高大豆油的耐储存性,也有利于人体健康。GmFAD2-1A和GmFAD2-1B是大豆编码脂肪酸去饱和酶,调控油酸向亚油酸转化的关键基因。脂氧合酶是大豆种子中的抗营养因子之一。它在酶促氧化的条件下产生豆腥味,限制了大豆产品的应用。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和降低加工成本,有必要培育无脂氧合酶的突变品系。大豆中GmLOX基因(包括GmLOX1、GmLOX2、GmLOX3)编码脂氧合酶。脂氧酶也能催化亚油酸氧化生成脂质氢过氧化物,然后形成豆腥味。因此,降低亚油酸的含量有助于减少豆腥味的形成。同时编码脂氧酶也能延缓豆油的酸败。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对中吉602的GmFAD2-1A、GmFAD2-1B、GmLOX1、GmLOX2和GmLOX3基因进行编辑。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在T2代分离到7个具有不同等位变异的优异新种质。与中吉602相比,突变体种子中脂氧合酶活性显著降低,油酸含量提高至81.7%~83.5%。本研究为有效开发大豆种质资源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品质 油酸 脂氧合酶 CRISPR/Cas9
原文传递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大豆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
16
作者 刘亭萱 谷勇哲 +3 位作者 张之昊 王俊 孙君明 邱丽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32-1541,共10页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其籽粒蛋白约为40%,是优质植物蛋白主要来源之一。挖掘控制大豆高蛋白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以及分子标记育种对高蛋白大豆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蛋白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的...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其籽粒蛋白约为40%,是优质植物蛋白主要来源之一。挖掘控制大豆高蛋白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以及分子标记育种对高蛋白大豆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蛋白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的中黄35(Zhonghuang 35,ZH35)和中黄13(Zhonghuang 13,ZH13)杂交构建的包含192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供试材料,通过对两亲本及RIL群体重测序,构建了包含4879个bin标记的高密度遗传图谱,总遗传距离为3760.71 cM,相邻标记间的遗传距离为0.77 cM。RIL群体及亲本分别于北京顺义和河南濮阳种植,2个环境共检测到15个蛋白含量相关QTL位点,分布于5号、12号、15号、17号、18号、19号和20号染色体,贡献率为4.36%~11.39%。其中,北京顺义和河南濮阳检测到qPro-20-1和qPro-20-3,2个QTL贡献率分别为7.65%和7.58%,重叠区域包括33个基因。本研究有助于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大豆蛋白含量相关基因,并为进一步培育高蛋白大豆品种提供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含量 重组自交系 bin图谱 QTL定位
下载PDF
脂肪酸去饱和酶FAD3蛋白特征及其在大豆中的遗传演化分析
17
作者 李战 王影 +4 位作者 于莉莉 陈伊洁 于欢 王俊 邱丽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6-405,共10页
微体ω-3脂肪酸去饱和酶(Fatty Acid Desaturase 3,FAD3)是植物种子α-亚麻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尽管很多FAD3基因被分离和鉴定,植物FAD3蛋白结构特征及遗传演化研究较少。为了探究脂肪酸去饱和酶FAD3蛋白特征及其在大豆中的遗传演化情... 微体ω-3脂肪酸去饱和酶(Fatty Acid Desaturase 3,FAD3)是植物种子α-亚麻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尽管很多FAD3基因被分离和鉴定,植物FAD3蛋白结构特征及遗传演化研究较少。为了探究脂肪酸去饱和酶FAD3蛋白特征及其在大豆中的遗传演化情况,本研究分析了37个物种(包括33种植物、2种蓝藻和2种真菌)的51个FAD3蛋白的序列特征和进化关系,并分析了大豆3个GmFAD3(GmFAD3A、GmFAD3B和GmFAD3C)基因在598份材料中的单倍型及其编码蛋白构象。结果发现,植物FAD3蛋白序列和结构较为保守,其进化关系与植物分化进程一致。GmFAD3A、GmFAD3B和GmFAD3C分别包含14,4和4种单倍型。GmFAD3A-1(Hap1/2)在各大豆种植区域均有分布,Hap3/4/5除华南和西北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虽然GmFAD3A-1(Hap1/2/4)和GmFAD3A-1(Hap3/5)编码蛋白构象差异较大,但可能与地理分布并无关联。而GmFAD3A-2(Hap1~5)编码蛋白构象基本相同,表明GmFAD3A-2可能并未受到选择。GmFAD3B(Hap1/2/4)中地方品种占比较高,其中Hap1/2在我国各大豆主要产区均有分布,而Hap3中改良品种占比较高(78.57%),仅分布在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表明GmFAD3B(Hap1/2/4)和GmFAD3B(Hap3)编码蛋白构象差异可能受地理因素影响的同时受到人工选择。GmFAD3C中Hap1占比极高(98.66%),在我国各大豆种植区域均有分布,说明该基因比较保守,可能在大豆脂肪酸去饱和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GmFAD3在大豆α-亚麻酸积累中的作用机制解析和高α-亚麻酸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FAD3 Α-亚麻酸 大豆 蛋白结构 单倍型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PBL教学法与实验对照组设计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探索
18
作者 钟山 邱丽娟 +4 位作者 巢雯 孙筱 卢占英 林晓平 朱玉平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通过结合问题导向学习(PBL)教学法与实验对照组设计,探索了其在分子医学综合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对象为临床八年制医学生。教师通过将传统教学与PBL结合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团队合作,以实验对照组设计为载体,加深学... 通过结合问题导向学习(PBL)教学法与实验对照组设计,探索了其在分子医学综合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对象为临床八年制医学生。教师通过将传统教学与PBL结合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团队合作,以实验对照组设计为载体,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实验结果显示,采用PBL结合实验对照组设计的教学方法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及科研思维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满意度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对新教学模式表示认可和满意。因此,PBL结合实验对照组设计的教学法在分子医学实验教学中具有积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医学综合实验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问题导向学习(PBL) 实验对照组设计 科研能力培养
下载PDF
大豆红色种皮的色素鉴定和基因定位
19
作者 曹杰 谷勇哲 +5 位作者 洪慧龙 吴海涛 张霞 孙建强 包立高 邱丽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643-2659,共17页
【目的】揭示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花青素(anthocyanin)的含量变化以及导致泰兴矮脚红(TXAJH)红色种皮的主要花青素成分;定位控制花青素合成积累的关键基因,为深入了解红色种皮形成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 【目的】揭示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花青素(anthocyanin)的含量变化以及导致泰兴矮脚红(TXAJH)红色种皮的主要花青素成分;定位控制花青素合成积累的关键基因,为深入了解红色种皮形成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ESI-MS/MS)检测黄色种皮大豆绥农14(SN14)和红色种皮大豆TXAJH不同发育阶段种皮的花青素成分与含量,分析与种皮颜色变化密切相关的花青素成分;利用SN14和TXAJH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进行分离群体分组混合分析(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初步定位红色种皮相关基因的候选区域,在此基础上,结合标记连锁分析缩小候选区间并预测红色种皮候选基因;最后通过qRT-PCR验证候选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检测SN14和TXAJH 4个发育阶段的种皮,共发现12种花青素。在成分上,总花青素的聚类分析表明,TXAJH与SN14之间以及TXAJH显色前后之间的种皮花青素组成均存在明显差异。在含量上,种子发育过程中,SN14种皮花青素的含量逐渐下降,而TXAJH种皮的含量迅速升高并保持稳定,种皮显色后,二者的花青素含量呈现极显著差异,在成熟阶段,TXAJH种皮花青素的含量是SN14的200倍以上。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3-O-glucoside,Cy-3-glu)、芍药花素-3-O-葡萄糖苷(Peonidin-3-O-glucoside,Pn-3-glu)和牵牛花素-3-O-葡萄糖苷(Petunidin-3-O-glucoside,Pt-3-glu)是导致TXAJH种皮呈现红色的重要原因。BSA-seq关联分析将红色种皮基因的候选区间定位于第8染色体上,长度为8.66 Mb。利用27个多态性标记进行连锁分析得到10种单倍型,最终将候选区间缩小至702 kb。该区间中在亲本间存在非同义变异的基因共37个,其中,Glyma.08g059900编码MYB转录因子,Glyma.08g061300和Glyma.08g063900编码bHLH转录因子,它们可能参与花青素的生物合成调控;Glyma.08g062000编码花青素还原酶1,可以将花青素转化为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PA)。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候选基因和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在SN14与TXAJH中的表达模式相似,均为前者低于后者。种皮花青素主要成分与候选基因表达水平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极强的相关性。【结论】SN14与TXAJH的种皮花青素组成存在差异,TXAJH红色种皮呈现红色可能是Cy-3-glu、Pn-3-glu和Pt-3-glu积累的结果。预测Glyma.08g059900、Glyma.08g061300、Glyma.08g062000和Glyma.08g063900为红色种皮候选基因,其中Glyma.08g059900、Glyma.08g061300和Glyma.08g063900可能对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多个基因产生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皮色 花青素 BSA-seq 基因定位 转录因子
下载PDF
大豆优异种质蛋白质和脂肪含量QTL挖掘
20
作者 祁航 王婉 +6 位作者 唐晓飞 薛永国 曹旦 刘鑫磊 栾晓燕 杜吉到 邱丽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35-1447,共13页
大豆是全球重要的豆科作物,是人们食用和饲用主要的蛋白质和油脂来源。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受多基因控制且易被环境等因素影响,发掘高蛋白和脂肪基因位点对于定向培育大豆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由高产优质品种黑农84与蛋白含... 大豆是全球重要的豆科作物,是人们食用和饲用主要的蛋白质和油脂来源。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受多基因控制且易被环境等因素影响,发掘高蛋白和脂肪基因位点对于定向培育大豆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由高产优质品种黑农84与蛋白含量较高品系京河4号杂交构建的880个家系组成的遗传分离群体,利用中豆芯一号SNP标记和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F2群体的基因型,结合蛋白质、脂肪含量表型,通过QTL IciMapping4.2的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ADD)定位获得2个蛋白QTL和2个脂肪QTL。q Pro_11_1和qOil_11_1,位于分子标记SSR_11_1087与SSR_11_1090之间,区间大小为126.27 kb,遗传贡献率分别为4.05%和3.23%,共有注释基因5个。qPro_14_1和qOil_14_1,位于SSR_14_0421与SSR_14_0429之间,区间大小为246.09kb,遗传贡献率分别为4.67%和7.13%,共有注释基因15个。本研究定位的稳定的蛋白质含量位点和脂肪含量新位点,为大豆高蛋白和高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基因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 SSR QTL定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