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疾病运动处方新进展——《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第11版)更新记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曦娟 李新 +13 位作者 张献博 高瑞芳 李博文 王娟 王艳 邱俊强 钱菁华 黄彩华 周誉 李雪梅 张禹 徐峻华 张晓丽 王正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58-664,共7页
随着近些年来体力活动与慢性疾病之间量效关系研究的不断涌现,权威指南中慢性疾病运动处方的疾病谱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癌症运动处方的适用癌种增多,在癌症不同阶段的作用增加,以及脑健康相关运动处方疾病谱的扩大;与此同时,健康人群以... 随着近些年来体力活动与慢性疾病之间量效关系研究的不断涌现,权威指南中慢性疾病运动处方的疾病谱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癌症运动处方的适用癌种增多,在癌症不同阶段的作用增加,以及脑健康相关运动处方疾病谱的扩大;与此同时,健康人群以及有多种慢性疾病和健康问题人群的运动处方原则也得到大量充实和更新。本文针对这些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慢性疾病运动处方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前沿参考,并建议参考国际权威指南的最新内容,结合国内研究成果和实践,在各疾病人群临床实践指南中加入运动处方的内容,以便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应用运动处方预防、治疗和改善疾病状况和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活动 运动处方 慢性疾病 量效关系 癌症 脑健康
原文传递
基于心率和加速度计计数建立老年女性广场舞锻炼能量消耗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孟锟 梁卓滢 +1 位作者 张颖 邱俊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91-598,共8页
目的:建立老年女性习练广场舞的能量消耗(energy expenditure,EE)预测模型,为科学监测老年女性广场舞锻炼能量消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0名规律习练广场舞的老年女性(年龄66.7±3.7岁)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名为建模组,10名为验证组... 目的:建立老年女性习练广场舞的能量消耗(energy expenditure,EE)预测模型,为科学监测老年女性广场舞锻炼能量消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0名规律习练广场舞的老年女性(年龄66.7±3.7岁)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名为建模组,10名为验证组。受试者同时佩戴CORTEX MetaMax-3B气体代谢分析仪、配套Polar心率表以及5个部位(左右手腕、腰部、左右脚踝)三轴加速度计(ActiGraph-GT3X+),进行广场舞运动EE测试,测试时间为10分钟,包括不同曲风的广场舞。测试后在CORTEX软件中导出所测试的数据,分析指标包括EE、心率(HR)、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摄氧量(oxygen consumption,VO2),在ActiGraph软件中导出所测试的x轴、y轴、z轴以及三轴向量幅值(vector magnitude,VM)的平均计数值。以气体代谢仪测量的EE(kcal/min)作为因变量,体重、心率和加速度计相关指标作为自变量建立EE预测方程。结果:(1)老年女性在进行广场舞锻炼时的EE为4.68 kcal/min,运动强度为4.74±0.82 METs,运动中的平均心率为123±14次/min。(2)体重、心率、腰部和左侧脚踝加速度计计数与EE的相关性较高(P<0.05)。(3)建立了单独使用加速度计计数、心率以及加速度计计数联合心率的EE预测方程,其中心率联合左侧脚踝加速度计计数建立的方程预测效果最好,EE(kcal/min)=-1.438+0.058×体重+0.023×心率差(ΔHR)+0.015×左脚踝VM(R2=0.626)。(4)经验证组数据验证,本研究建立的所有方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37~0.76 kcal/min,平均相对误差率为7.48%~15.09%,均方根误差为0.506~1.030。Bland-Altman散点图表明,实测值与预测值的一致性较好。结论:在广场舞运动中,预测能量消耗的加速度计最佳佩戴位置为腰部和脚踝处,加速度计数联合体重、心率建立的方程预测能力最好,可为老年女性广场舞锻炼能量消耗的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场舞 能量消耗 加速度计 心率 预测方程
原文传递
5类14种运动疗法对轻度认知障碍病人总体认知功能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3
作者 杨俊超 王梦月 +3 位作者 邱俊强 衣龙燕 许春艳 陈雨扬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28-1537,共10页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5类14种运动疗法治疗轻度认知障碍(MCI)病人总体认知功能的效果,为探讨精准化运动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有关运动疗法治疗MCI病...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5类14种运动疗法治疗轻度认知障碍(MCI)病人总体认知功能的效果,为探讨精准化运动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有关运动疗法治疗MCI病人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2月15日。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5.1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9项RCTs,包括2024例MCI病人。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5类运动疗法中,多模式运动[SMD=1.54,95%CI(0.87,2.21)]治疗MCI病人总体认知功能最有效,其次是有氧运动[SMD=0.89,95%CI(0.37,1.40)]、抗阻运动[SMD=0.80,95%CI(0.13,1.48)]和身心运动[SMD=0.67,95%CI(0.15,1.18)];14种运动疗法中,有氧体操[SMD=2.78,95%CI(1.17,4.39)]治疗MCI病人总体认知功能最有效,其次是多模式运动[SMD=1.83,95%CI(1.15,2.51)]、有氧舞蹈[SMD=1.02,95%CI(0.17,1.87)]和八段锦[SMD=0.69,95%CI(0.07,1.30)]。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多模式运动可能是改善MCI病人总体认知功能最有效的方式,有氧体操、有氧舞蹈和八段锦也具有较大潜力。未来可基于运动伴随音乐治疗MCI病人开展更多的R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运动疗法 认知功能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中医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乳酸与运动:是敌是友?
4
作者 曹维 邱俊强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78,共10页
乳酸是葡萄糖或糖原经过糖酵解无氧代谢过程的最终产物。长期以来,乳酸被广泛认为是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和运动疲劳的代谢废物。然而,近年研究发现,乳酸在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1)乳酸作为能量底物和糖异生前体,不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 乳酸是葡萄糖或糖原经过糖酵解无氧代谢过程的最终产物。长期以来,乳酸被广泛认为是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和运动疲劳的代谢废物。然而,近年研究发现,乳酸在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1)乳酸作为能量底物和糖异生前体,不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反而起到缓冲作用;2)乳酸穿梭作用于靶向部位,发挥细胞间信号传导的信使作用;3)乳酸既是脑的重要能源物质,又可以介导运动改善认知和记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代谢性酸中毒 乳酸穿梭 信号分子 脑功能
下载PDF
远隔缺血预适应对持拍类项目运动员最大累积氧亏的影响
5
作者 杨俊超 燕书婷 +2 位作者 陈名桂 陈雨扬 邱俊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72-779,共8页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预适应(RIPC)是否能通过提高持拍类项目运动员的最大累积氧亏(MAOD)延长超大强度运动(110%VO2max)时间,以及无氧代谢系统供能的具体途径。方法:招募24名持拍类项目运动员(年龄22.2±2.0岁,身高174±9 cm,体重6...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预适应(RIPC)是否能通过提高持拍类项目运动员的最大累积氧亏(MAOD)延长超大强度运动(110%VO2max)时间,以及无氧代谢系统供能的具体途径。方法:招募24名持拍类项目运动员(年龄22.2±2.0岁,身高174±9 cm,体重67.1±12.4 kg),参加5次运动测试,包括1次递增负荷、1次恒定负荷(40%、50%、60%、70%和80%VO_(2max))和3次超大强度(110%VO_(2max))运动测试。采用随机交叉对照试验设计,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安慰剂组(Placebo组)和RIPC组。实施方案采用双侧上肢加压,5个循环/次,每个循环包括5 min缺血和5 min再灌注,RIPC组缺血压力220mmHg;Placebo组缺血压力60 mmHg;Control组无任何干预。结果:RIPC组超大强度运动时间和MAOD均大于Placebo组和Control组(P<0.05);三组之间的MAOD_(ALT)、无氧乳酸、无氧无乳酸和EPOC动力学曲线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IPC组MAOD高于MAOD_(ALT)(P<0.05),超大强度运动时间变化值随MAOD变化值的增加而增加(P<0.05)。结论:RIPC通过增加MAOD提高持拍类项目运动员的超大强度运动表现,糖酵解供能能力增强是运动表现改善的潜在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糖酵解供能系统 乒乓球 羽毛球 网球
原文传递
优化运动表现的营养策略——周期化营养
6
作者 车开萱 李秦陇 +1 位作者 杨俊超 邱俊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39-748,共10页
周期化营养起源于周期化训练,是指有计划、有目的、战略性地实施营养干预,以支持和增强特定的训练适应能力,以及特异性的运动表现。周期化营养策略侧重于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CHO)和脂肪周期化,主要包括“高训”(training with high... 周期化营养起源于周期化训练,是指有计划、有目的、战略性地实施营养干预,以支持和增强特定的训练适应能力,以及特异性的运动表现。周期化营养策略侧重于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CHO)和脂肪周期化,主要包括“高训”(training with high-carbohydrate availability,高CHO可用性训练)策略、“低训”(training with low-carbohydrate availability,低CHO可用性训练)策略和“低训高赛”(fat adaptation with carbohydrate restoration,脂肪适应与CHO恢复相结合)策略。本文通过总结不同CHO可用性在实现训练适应和优化运动表现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机制发现:在训练或比赛涉及更高强度的工作量/技战术以及需要最佳运动表现时,有必要使用“高训”策略提供高质量的输出和/或最大化的恢复;而基于中低强度运动的训练负荷可能不需要高CHO可用性的支持。“低训高赛”策略对运动表现的益处适用于特定的情况或个体,尽管会带来高强度运动能力的受损,但在定期训练计划中,周密整合“低训”策略将有助于上调细胞信号传导,在促进机体产生训练适应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为未来运动员在运动营养实践方面,依据不同营养目标以及针对不同训练/比赛阶段,优先选择何种CHO可用性周期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化营养 高CHO可用性 低CHO可用性 训练适应 运动表现
原文传递
运动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在2型糖尿病中的代谢调控作用
7
作者 刘伊依 邱俊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8-824,共7页
短链脂肪酸(SCFA)作为肠道菌群的重要代谢产物,广泛参与机体免疫反应,以及糖、脂代谢调节等重要生理过程,并且作为中间介质影响2型糖尿病(T2DM)的发展。为更系统、全面地了解运动对肠道菌群SCFA的影响及其改善T2DM的可能机制,本文通过... 短链脂肪酸(SCFA)作为肠道菌群的重要代谢产物,广泛参与机体免疫反应,以及糖、脂代谢调节等重要生理过程,并且作为中间介质影响2型糖尿病(T2DM)的发展。为更系统、全面地了解运动对肠道菌群SCFA的影响及其改善T2DM的可能机制,本文通过检索总结分析相关文献,就不同运动方式对T2DM机体肠道菌群或SCFA的影响效果,以及运动促进SCFA进而调节糖代谢的可能机制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结果发现:(1)运动可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构成比,增加产SCFA菌群促进SCFA产生,其中涉及的运动干预呈现多元化,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运动等,证实了运动在辅助治疗T2DM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2)运动增进SCFA释放由此改善T2DM的机制可能涉及多条分子信号通路,SCFA能激活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抑制肝脏糖异生,另一方面,SCFA与G蛋白偶联受体(GPCR)(GPR41/GPR43)结合促进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肠道肽YY(PYY)释放,同时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活性增加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表达,激活下游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信号通路,加速肌肉和脂肪对糖的摄取与利用。关于运动对产SCFA菌群与SCFA的具体影响效果,以及运动促进SCFA释放并以此调控糖代谢的作用机制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2型糖尿病
原文传递
预先补充不同液体对运动后机体水合状态的影响
8
作者 张真 梁祎珩 +4 位作者 张君 郜瑞睿 王思元 曹珂璐 邱俊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0-436,共7页
目的:探讨运动前补充水、电解质水和生理盐水对跑步运动后机体水合状态的影响,为运动人群在运动前补液提供合理建议。方法:招募14名北京体育大学男性大学生(年龄21.15±2.61岁,身高176.93±5.58 cm,体重67.80±6.13 kg,体... 目的:探讨运动前补充水、电解质水和生理盐水对跑步运动后机体水合状态的影响,为运动人群在运动前补液提供合理建议。方法:招募14名北京体育大学男性大学生(年龄21.15±2.61岁,身高176.93±5.58 cm,体重67.80±6.13 kg,体重指数21.65±2.08 kg/m^(2),体脂百分比12.34%±3.94%),每位受试者完成3次运动实验(以70%HR_(max)强度跑步1小时),每两次实验之间有7天的洗脱期,运动前30分钟以随机的顺序补充水、电解质水和生理盐水。分别在运动前和运动后采集受试者的静脉血、唾液和尿液,并测量净体重,同时记录运动期间的口渴程度。结果:3种补液方案的受试者运动后体重相比于运动前均显著下降(P<0.05),但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补充生理盐水组和补充电解质水组运动后的血浆容量下降幅度显著低于补充水组(P<0.05);3组运动后的尿液渗透压相比于运动前均显著下降(P<0.05),但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运动后的唾液渗透压相比于运动前均显著上升(P<0.05),补充电解质水组运动后的唾液渗透压显著低于补充生理盐水组(P<0.05);3组运动30分钟和60分钟的口渴程度均显著高于运动开始时(P<0.05),补充电解质水组运动开始时的口渴程度显著低于补充生理盐水组(P<0.05),并且补充电解质水组在运动30分钟时的口渴程度显著低于补充水组和补充生理盐水组(P<0.05);3组运动后血清Na^(+)和Cl^(-)浓度均显著下降(P<0.05),血清K^(+)和Ca^(2+)浓度均显著上升(P<0.05),其中补充电解质水组和补充生理盐水组运动后血清Na^(+)浓度下降幅度显著低于补充水组(P<0.05),3组之间运动后的血清K^(+)、Ca^(2+)和Cl^(-)浓度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补充水相比,运动前补充电解质水和生理盐水更有利于维持运动期间机体的水合状态。因此,对于运动前补液来说,含电解质的饮料是一种较好的补液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液 电解质水 运动性脱水 水合状态
原文传递
补充苹果酸低聚糖饮料对自行车运动员有氧做功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邱俊强 冯美云 +3 位作者 杨旭 吴向军 高伟 张缨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4-27,40,共5页
苹果酸不仅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代谢产物 ,同时又是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的组成部分 ,对促进有氧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观察苹果酸低聚糖饮料对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力竭性运动及亚极量做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补充低聚糖饮料和苹... 苹果酸不仅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代谢产物 ,同时又是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的组成部分 ,对促进有氧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观察苹果酸低聚糖饮料对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力竭性运动及亚极量做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补充低聚糖饮料和苹果酸—低聚糖饮料均可使运动至力竭的时间明显延长 ;补充苹果酸低聚糖饮料 ,在完成力竭性运动后乳酸恢复曲线参数b2 明显低于补充前 ,曲线“变陡”;运动中血糖水平明显提高 ;亚极量运动后血清酶 GOT和 GPT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低聚糖组。提示 :补充苹果酸低聚糖饮料可使耐力运动员在力竭性运动后乳酸消除速率加快 ,维持长时间亚极量运动中的血糖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自行车 运动员 苹果酸低聚糖饮料 有氧做功能力 乳酸 血糖 血清酶
下载PDF
中国健康成年人身体活动能量消耗参考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邱俊强 杨俊超 +17 位作者 路明月 陈雨扬 杨延平 曹维 孟锟 陈演 张君 许春艳 衣龙燕 郭娴 汪洋 严翊 李翰君 刘晓蕾 卓勤 赵文华 冯连世 Barbara E.Ainsworth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5-349,共15页
目的:编制中国健康成年人(18~64岁)身体活动汇编(compil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ies,CPA),对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进行分类并提供能量消耗参考数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opus,Ebsco,Web of Science,WANFANG DAT... 目的:编制中国健康成年人(18~64岁)身体活动汇编(compil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ies,CPA),对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进行分类并提供能量消耗参考数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opus,Ebsco,Web of Science,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以及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和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等,搜集与中国健康人群PA能量消耗相关资料,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1月3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提取、分类和汇总资料。结果:共汇编13类、241种身体活动,提供了具体PA的详细描述和代谢当量值。结论:本研究创编了中国第一版18~64岁健康成年人身体活动汇编,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人群、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健身专业人员以及卫生或商业部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未来可在中国版CPA基础上针对不同年龄段开展多种PA能量消耗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中国健康成年人 能量消耗 代谢当量
原文传递
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专项能力特征及选材指标体系的建立
11
作者 孙金秋 邱俊强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年第9期40-45,共6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竞走运动员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专项运动能力等指标进行探讨和分析,确定专项能力特征,并建立选材指标体系,为我国后奥运时代运动员跨界跨项选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专家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等对118名运动员进...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竞走运动员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专项运动能力等指标进行探讨和分析,确定专项能力特征,并建立选材指标体系,为我国后奥运时代运动员跨界跨项选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专家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等对118名运动员进行相关信息收集及专项能力指标测试。结果:优秀组女子竞走运动员血红蛋白水平(P<0.05)、血清睾酮水平(P<0.05)、髋关节旋转角度左右回旋(P<0.05)、协调性测试总分(P<0.05)均显著高于一般组,5 KM、10KM、20KM最好成绩(P<0.01)用时均显著少于一般组;优秀组男子竞走运动员血清睾酮水平(P<0.05)、转体角度左右回旋(P<0.01)、髋关节旋转角度左右回旋(P<0.05)、协调性测试总分(P<0.01)均显著高于一般组,5 KM(P<0.05)、10KM(P<0.01)、20KM(P<0.01)最好成绩用时均显著少于一般组;5 KM、10KM、20KM最好成绩三项指标经因子分析后有两项指标成为主成分指标:第一类因子—专项耐力因子;第二类因子—速度耐力因子,分别是20 KM最好成绩和5 KM最好成绩。结论:①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表现出有氧代谢能力较强、蛋白合成能力强,以及踝关节灵活性和柔韧性较强、腰椎和髋关节灵活性强、周围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强、身体控制能力较强,良好的专项耐力、速度耐力能力等专项能力特征。②血红蛋白、血清睾酮、转体角度、髋关节旋转角度、协调性得分、5KM竞走最好成绩、20KM竞走最好成绩可以作为优秀竞走运动员专项能力选材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走 专项能力 选材指标 运动员
下载PDF
采用Conconi场地测试法评估优秀竞走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邱俊强 彭迎春 卢洁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7-100,共4页
目的:通过两种测试方法的比较,建立优秀竞走运动员专项有氧能力的场地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国家竞走队运动员8人;方法:采用实验室递增负荷测试和conconi场地测试。结果:实验室递增负荷测试,优秀竞走运动员的最大血乳酸值为11.50±1.... 目的:通过两种测试方法的比较,建立优秀竞走运动员专项有氧能力的场地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国家竞走队运动员8人;方法:采用实验室递增负荷测试和conconi场地测试。结果:实验室递增负荷测试,优秀竞走运动员的最大血乳酸值为11.50±1.51mmol/L,10min乳酸清除率为0.37±0.15,乳酸阈走速为12.44±0.59km/h,心率阈走速为13.30±0.91km/h。通过conconi测试获得的优秀竞走运动员的心率阈值为168.8±3.2次/min,个体无氧阈走速为13.40±0.27km/h;两种测试方法比较,心率阈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个体无氧阈走速也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两组值存在高度正相关。结论:从获取竞走运动员心率阈和个体无氧阈走速方面看,场地conconi测试可以取代实验室递增负荷测试,且更接近运动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走 优秀运动员 专项能力 评估 conconi场地测试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联合葡萄糖补充时机对大强度离心运动后延迟性肌肉酸痛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邱俊强 耿国强 潘阳梦柔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72,共7页
目的:营养时机是优化训练效果的有效策略。等量支链氨基酸(BCAA)联合葡萄糖(GLU)补剂在大强度离心训练前/后,即不同时间进行补充,比较不同补充时机对离心训练后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旨在优化抗阻训练效果,确定最佳BCA... 目的:营养时机是优化训练效果的有效策略。等量支链氨基酸(BCAA)联合葡萄糖(GLU)补剂在大强度离心训练前/后,即不同时间进行补充,比较不同补充时机对离心训练后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旨在优化抗阻训练效果,确定最佳BCAA联合GLU补充时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招募16名普通男性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PLA组)与补剂组(BCAA+GLU组),测试时,每组随机分配4人进行运动前补充,4人进行运动后补充,第2次测试时对换。离心运动方案采用负重伸膝、纵跳和连续蛙跳,补剂采用BCAA胶囊(40 mg/kg)与GLU溶液(24 mg/kg,300 ml溶液),BCAA成分的比例为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2:1:1。安慰剂采用等热量淀粉胶囊。采用视觉模拟评价法(VAS)测试受试者安静状态、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4 h、48 h的肌肉酸痛程度。采集受试者安静状态、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4 h、运动后48 h静脉血,采用ELISA方法测试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采集运动后次日晨尿样,测试尿液中3-甲基组胺酸(3MH)的含量。结果:一次性大强度离心运动后24 h受试者VAS评分出现明显增加(P<0.05),同时伴随血清CK水平的增加(P<0.05),CRP和IL-6的明显增高(P<0.05);BCAA联合GLU补充明显降低了VAS评分和CK、CRP、IL-6水平(P<0.05),运动前补充BCAA+GLU与运动后补充相比,VAS评分、离心运动后24 h的CRP和IL-6反应、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标志物3MH均显示为运动后补充组明显低于运动前补充组(P<0.05)。结论:一次性大强度离心运动引起DOMS的发生并伴随炎症因子CRP和IL-6的升高,BCAA联合GLU补充可有效降低DOMS程度,改善肌肉损伤和炎症因子水平,同时降低蛋白质分解。与运动前补充相比,运动后补充在改善DOMS效果和降低炎症因子、改善蛋白质分解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时机 支链氨基酸联合葡萄糖 延迟性肌肉酸痛 炎症因子 离心运动
下载PDF
运动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进展——第66届美国运动医学年会综述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邱俊强 陈演 +4 位作者 车开萱 路明月 程燕 缪蕊 孟锟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87,共10页
本研究介绍第66届美国运动医学年会暨第10届“运动是良医”世界大会和世界运动、昼夜节律和睡眠基础科学大会的研究热点与进展情况。以大会主报告和专题报告为思路,重点阐述了第66届ACSM年会主报告“乳酸代谢”“运动与睡眠”“运动是... 本研究介绍第66届美国运动医学年会暨第10届“运动是良医”世界大会和世界运动、昼夜节律和睡眠基础科学大会的研究热点与进展情况。以大会主报告和专题报告为思路,重点阐述了第66届ACSM年会主报告“乳酸代谢”“运动与睡眠”“运动是良医”以及“运动营养”主题的相关内容。这些运动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推进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深入地研究运动的健康效益以及提升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剂量 运动营养 运动能力 乳酸代谢 运动与睡眠 健康效益
下载PDF
低氧反复冲刺训练在团队项目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邱俊强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4-118,126,共6页
低氧反复冲刺训练是近年来兴起的新的低氧训练方法,已在多个团队项目中使用。在低氧环境下进行反复冲刺训练,运动员由于受到更强的负荷刺激而产生相应的代谢适应,从而有利于改善机体的反复冲刺能力、间歇有氧运动能力及疲劳指数。文章... 低氧反复冲刺训练是近年来兴起的新的低氧训练方法,已在多个团队项目中使用。在低氧环境下进行反复冲刺训练,运动员由于受到更强的负荷刺激而产生相应的代谢适应,从而有利于改善机体的反复冲刺能力、间歇有氧运动能力及疲劳指数。文章从目前高原/低氧训练方法多样化入手,介绍了低氧反复冲刺训练方法的提出、在团队项目中的应用及其提升运动表现的可能机制。研究表明,低氧反复冲刺训练的有效性可能与提高运动肌的氧气利用率、提升磷酸肌酸再合成能力以及改变神经肌肉功能等因素有关。本文还对低氧反复冲刺训练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训练 低氧反复冲刺训练 团队运动项目 运动表现 反复冲刺能力
下载PDF
高原训练的科学监控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俊强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1年第3期24-26,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增进重点实验室之间的交流,促进国家队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更好地开展,由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批准,科教司主办,体育科学研究所承办的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培训班于2011年7月6-8日... 为进一步提高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增进重点实验室之间的交流,促进国家队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更好地开展,由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批准,科教司主办,体育科学研究所承办的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培训班于2011年7月6-8日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科学研究所 高原训练 国家体育总局 重点实验室 监控 科研人员 科技服务 国家队
下载PDF
我国运动训练学亟待科学化——青年体育学者共识 被引量:47
17
作者 黎涌明 韩甲 +37 位作者 张青山 王培林 徐飞 于洪军 陈亮 王雪强 王然 刘天彪 李斐 刘鸿优 杨贤罡 陈超 尹晓峰 曹晓东 易清 王丹 孙宇亮 朱文斐 戴伯颐 黄展煜 王雄 任满迎 邱俊强 李海鹏 何卫 王富百慧 姜自立 傅维杰 赵翔 顾耀东 孙君志 张雷 徐金成 晏冰 资薇 毕晓婷 温泉 杨东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52,共14页
我国40名青年体育学者以本土情怀和全球视野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的现状和未来进行思考,达成共识。在梳理“运动训练学”在不同语种中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学科内涵、研究范式、研究问题和面临挑战4个方面介绍世界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现状,从学... 我国40名青年体育学者以本土情怀和全球视野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的现状和未来进行思考,达成共识。在梳理“运动训练学”在不同语种中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学科内涵、研究范式、研究问题和面临挑战4个方面介绍世界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现状,从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践应用和国际交流等5个方面分析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现状。认为,未来我国运动训练学发展应拓展学科国际视野,调整学科人才培养方式,完善学科研究范式,加强学科成果转化,强化学科价值应用。提出:“运动训练学”可对应国外的“Sports Science”和“Trainingswissenschaft”,是以提升运动员竞技表现为目的、整合运用竞技体育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和方法的一门体育科学下属学科门类;“科学化”是我国运动训练学未来发展的主要路径和必然趋势,我国运动训练学将从学科诞生50周年这一历史节点开启科学化发展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学 竞技体育 国际化 科学化 青年体育学者 学科发展
下载PDF
有氧运动训练对大鼠下丘脑食欲调节肽的影响 被引量:40
18
作者 张缨 冯美云 +2 位作者 吴昊 刘刚 邱俊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2,共4页
为探讨有氧运动训练对大鼠下丘脑食欲调节肽的影响,实验选用Wistar雄性成年大鼠36只,体重195g±1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每天游泳60分钟,每周6天,连续训练6周。记录实验开始及结束时动物体... 为探讨有氧运动训练对大鼠下丘脑食欲调节肽的影响,实验选用Wistar雄性成年大鼠36只,体重195g±1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每天游泳60分钟,每周6天,连续训练6周。记录实验开始及结束时动物体重。测定内脏附睾脂肪垫、血Leptin及下丘脑NPY、GAL、CCK、BN水平和下丘脑弓状核NPY基因表达的非同位素原位分子杂交结果。结果表明:有氧运动可导致内脏附睾脂肪垫降低、体重减轻。这可能是长期有氧运动升高血浆Leptin水平,Leptin作用于下丘脑,抑制下丘脑NPY的基因表达,调控NPY的转录水平,从而使下丘脑NPY蛋白合成减少,机体产热增加,能量消耗增多。另外,长期有氧运动后下丘脑饱食因子CCK水平显著增加。食欲调节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可能是长期有氧运动内脏脂肪垫降低、体重减轻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训练 大鼠 下丘脑 食欲调节肽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症人群的运动建议
19
作者 邱俊强 《健康向导》 2019年第6期21-25,共5页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骨骼疾病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骼强度受损,易导致骨折风险增加。骨强度反映了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质量(bone quality)两个主要特...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骨骼疾病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骼强度受损,易导致骨折风险增加。骨强度反映了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质量(bone quality)两个主要特征的结合,骨密度约占骨强度的70%,骨质量约占骨强度的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骼疾病 骨质量 骨折风险 骨密度 骨强度 骨骼强度
下载PDF
田径1500米跑运动员专项能力评估方法构建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玮 邱俊强 衣龙燕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通过对田径1 500m跑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无氧能力、运动学参数的测定,分析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探索建立田径1 500m运动员专项能力评估方法体系。方法:14名二级男子运动员进行模拟1 500m全程跑、起跑加途中跑测试、递增负荷... 目的:通过对田径1 500m跑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无氧能力、运动学参数的测定,分析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探索建立田径1 500m运动员专项能力评估方法体系。方法:14名二级男子运动员进行模拟1 500m全程跑、起跑加途中跑测试、递增负荷测试、300m全力跑测试、恒定负荷测试,得到运动成绩、运动前后血乳酸值、运动中心率、步频、步长、最大摄氧量速度、等指标,根据个人成绩平均速度高低分为快慢两组,平均速度5m/s以上受试者设为快组,以下设为慢组,每组各7人。并对其他指标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慢组相比,快组恒定负荷后血乳酸显著较低(P<0.05)、快组的最大摄氧量速度、步频均显著高于慢组(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最大摄氧量速度与运动成绩具有显著相关性(r=0.619,P<0.05);途中跑段落后血乳酸变化与终点跑后血乳酸变化具有明显负相关(r=-0.756,P<0.01)。结论:(1)最大摄氧量速度可评估1 500m跑运动员的有氧耐力;(2)70秒亚极量恒定负荷后血乳酸可评估1 500m跑运动员的无氧耐力;(3)步频是反映1 500m跑运动员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00m跑 步长 步频 血乳酸 最大摄氧量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