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岭东段地应力场特性及区域性岩爆风险评估
1
作者 陈兴强 刘瑾 +8 位作者 孟祥连 张文忠 黄勇 王华江 周福军 李玉波 李立民 王凯 邱士利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77,共6页
研究目的:与典型的岩爆易发区为强烈挤压构造区不同,现今伸展构造为主的秦岭东段也具有高地应力、强岩爆特征。为保障铁路隧道等深地工程的建设和选线,本文对其地应力场特征、构造成因以及对岩爆的总体控制作用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论:... 研究目的:与典型的岩爆易发区为强烈挤压构造区不同,现今伸展构造为主的秦岭东段也具有高地应力、强岩爆特征。为保障铁路隧道等深地工程的建设和选线,本文对其地应力场特征、构造成因以及对岩爆的总体控制作用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论:(1)秦岭东段实测最大水平主应力S_(H)的挤压方向不受现今区域构造控制,而表现出与伸展构造方向一致的NW-SE,S_(H)平均变化梯度高达2.94 MPa/100 m,与青藏高原相当,综合来看,该区以燕山期挤压作用形成的构造地应力为主,属于残余应力,该特征指示岩体应变能可保留达上亿年,且大型岩体内部的应变能不易被伸展构造所改变;(2)区域上,秦岭东段S_(H)始终为三向主应力中的最大值,是岩爆风险的主控因子,在铁路选线阶段,秦岭东段需重点考虑花岗岩和闪长岩等硬质岩的岩爆风险,700 m以上易发生中等岩爆,1400 m以上易发生强烈岩爆,建议尽量避免1400 m以上埋深隧道;(3)本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于秦岭及类似山区铁路地质选线及隧道岩爆风险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铁路隧道 新构造 地应力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在隧洞围岩结构信息获取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张浩 卿黎 +3 位作者 邱士利 寇永渊 郭赟林 夏胜衍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2期313-322,共10页
针对接触式测量方法无法满足深部高陡岩体结构信息采集的要求,以金川二矿+650 m水平卸载站硐室掌子面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其表面点云数据集,并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岩体结构信息参数,并利用校核算法与地质测量结果验证... 针对接触式测量方法无法满足深部高陡岩体结构信息采集的要求,以金川二矿+650 m水平卸载站硐室掌子面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其表面点云数据集,并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岩体结构信息参数,并利用校核算法与地质测量结果验证数据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通过对高精度获取的扫描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在控制点已知和未知的情况下,均可获取结构面的产状信息,降低了人员获取结构面信息的危险性;(2)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产状、近似平行结构面组间距算法计算间距,以及将实测结构面产状与提取出来的结构面信息做差比较,可知倾向和倾角误差均在±6°范围以内,间距误差在±0.03 m以内,验证了提取数据的可靠性;(3)在金川二矿+650 m卸载站硐室掌子面结构面产状等信息的提取中应用了本文方法,有效识别了结构面产状信息。该项研究工作不仅避免了危险性,而且提高了精度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掌子面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结构面几何参数 深部隧道 控制点 非接触式测量
下载PDF
不同卸围压速率下深埋大理岩卸荷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18
3
作者 邱士利 冯夏庭 +2 位作者 张传庆 周辉 孙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07-1817,共11页
为了更准确认识卸荷速率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进行不同卸荷速率的三轴卸围压试验,试验采用新的试验路径和加载方式,减少试验过程对试验结果的不利影响。针对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大理岩,通过新提出的描述变量(应变围压柔量)重点分析... 为了更准确认识卸荷速率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进行不同卸荷速率的三轴卸围压试验,试验采用新的试验路径和加载方式,减少试验过程对试验结果的不利影响。针对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大理岩,通过新提出的描述变量(应变围压柔量)重点分析卸围压速率在0.01~1.0MPa/s范围内围压卸荷对变形规律的影响,研究扩容过程的演化规律和强度特征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大理岩的轴向变形和扩容过程受卸围压速率的影响较为显著,影响规律主要由初始围压水平控制。卸围压试验扩容过程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峰前阶段的扩容演化规律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卸围压速率破坏时获得的极限承载强度均高于加载速率为0.5MPa/s时常规三轴压缩的峰值强度。随着卸围压速率的增大,极限承载强度不断提高,达到1.0MPa/s速率时极限承载强度可提高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卸围压试验 卸荷速率 深埋大理岩
下载PDF
不同初始损伤和卸荷路径下深埋大理岩卸荷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5
4
作者 邱士利 冯夏庭 +1 位作者 张传庆 杨金保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86-1697,共12页
在卸荷速率研究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开展不同初始损伤程度和卸荷路径下深埋大理岩三轴卸围压试验研究。提出新的卸荷力学描述参量:应变围压增量比和统一围压降参数,并结合扩容参数和塑性内变量深入分析初始损伤程度和卸荷路径对深埋大... 在卸荷速率研究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开展不同初始损伤程度和卸荷路径下深埋大理岩三轴卸围压试验研究。提出新的卸荷力学描述参量:应变围压增量比和统一围压降参数,并结合扩容参数和塑性内变量深入分析初始损伤程度和卸荷路径对深埋大理岩卸荷变形破坏规律的控制作用。通过直观的卸荷破坏概念模型解释卸荷破坏试验中规律的根源和机制。结合深埋隧洞工程,重点探讨初始损伤程度试验规律的重要工程指导意义,为高应力硬岩脆性破坏灾害(如岩爆)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卸围压试验 初始损伤程度 卸荷路径 深埋大理岩
下载PDF
深埋硬岩隧洞岩爆倾向性指标RVI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29
5
作者 邱士利 冯夏庭 +1 位作者 张传庆 吴文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26-1141,共16页
在总结国内外岩爆倾向性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适合于深埋隧洞工程的岩爆倾向性评估新方法的建立过程和基本构架。分析锦屏II级水电站深埋隧洞群中62例岩爆案例,揭示岩爆的特征和主要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 在总结国内外岩爆倾向性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适合于深埋隧洞工程的岩爆倾向性评估新方法的建立过程和基本构架。分析锦屏II级水电站深埋隧洞群中62例岩爆案例,揭示岩爆的特征和主要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岩爆倾向性指标RVI及其建立方法,确定RVI中岩爆控制因素的选取原则。RVI由4个控制因子构成,即应力控制因子Fs、岩石物性因子Fr、岩体系统刚度因子Fm和地质构造因子Fg,4个控制因子分别反映不同岩爆控制因素对岩爆倾向性的贡献。研究发现,锦屏II级水电站深埋隧洞岩爆破坏深度与RVI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建立的经验关系式的确定系数可达到80%以上,该经验关系式可评估深埋隧洞工程的岩爆倾向性和破坏程度。锦屏II级水电站深埋隧洞典型岩爆实例分析验证RVI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爆 岩爆倾向性 岩爆倾向性指标RVI 深埋隧洞
下载PDF
均质各向同性硬岩统一应变能强度准则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8
6
作者 邱士利 冯夏庭 +1 位作者 张传庆 黄书岭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4-727,共14页
在大量硬岩多轴加、卸荷强度试验成果分析基础上,研究硬岩强度及强度准则的基本特性,指出硬岩多轴加、卸荷强度均具有中间主应力效应、最小主应力效应、静水压力效应、应力Lode角效应和拉压异性效应。以强度准则的Zienkiewicz一般形式... 在大量硬岩多轴加、卸荷强度试验成果分析基础上,研究硬岩强度及强度准则的基本特性,指出硬岩多轴加、卸荷强度均具有中间主应力效应、最小主应力效应、静水压力效应、应力Lode角效应和拉压异性效应。以强度准则的Zienkiewicz一般形式为基础,提出在Rankine型强度曲线和Drucker-Prager型强度曲线过渡的两参数表征的偏平面形函数,与有效应变能理论为基础的Wiebols-Cook强度准则的改进型子午面形函数相结合,建立均质各向同性硬岩统一应变能强度准则。大量硬岩加、卸荷试验数据验证了该强度准则能客观地反映各向同性硬岩强度基本特性和硬岩强度的非线性特征。通过参数调整,提出的统一强度准则将大量现有强度准则统一到同一强度理论框架下,极大地方便了强度理论的数值实现,适用于多种各向同性硬质岩类,进一步丰富了统一强度理论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硬岩 强度准则 统一强度理论 中间主应力 破坏面
下载PDF
福建省水利建设投入对不同农业作物产出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邱士利 郑传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61-64,共4页
利用1991-2010年福建省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和其他农业基本投入、产出数据,构建模型实证分析水利建设投入对粮食、园林水果和茶叶单产的影响及影响差异。实证分析发现:福建省水利建设投入对农业生产产生积极作用;水利建设投入对粮食、园林... 利用1991-2010年福建省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和其他农业基本投入、产出数据,构建模型实证分析水利建设投入对粮食、园林水果和茶叶单产的影响及影响差异。实证分析发现:福建省水利建设投入对农业生产产生积极作用;水利建设投入对粮食、园林水果和茶叶单产的影响存在差异。分析认为差异原因除了与农作物种类自身特性原因外,还与水利建设结构不合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建设投入 农作物产出
下载PDF
深埋隧洞岩爆孕育规律与机制:即时型岩爆 被引量:160
8
作者 冯夏庭 陈炳瑞 +5 位作者 明华军 吴世勇 肖亚勋 丰光亮 周辉 邱士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3-444,共12页
论述深埋隧洞岩爆孕育过程的现场原位综合观测试验思路和方法,给出利用该方法观测到的岩爆孕育时空演化规律以及基于观测结果的关于岩爆孕育机制的认知成果。通过一系列现场深埋隧洞开挖过程中的多元信息综合观测试验,揭示深埋隧洞的即... 论述深埋隧洞岩爆孕育过程的现场原位综合观测试验思路和方法,给出利用该方法观测到的岩爆孕育时空演化规律以及基于观测结果的关于岩爆孕育机制的认知成果。通过一系列现场深埋隧洞开挖过程中的多元信息综合观测试验,揭示深埋隧洞的即时型岩爆(隧洞开挖卸荷效应影响过程中的隧洞掌子面及其附近的围岩,开挖后几小时到几天内发生)的裂纹(萌生、扩展、张开和闭合过程)、变形、弹性波、声发射和微震时空演化规律及其在时空上的分布特征。通过对监测的微震信息进行矩张量分析,认识即时型岩爆中应变型和应变–结构面滑移型2类岩爆的孕育机制差异性:前者主要是拉张破裂引起,后者主要是拉张破坏、剪切破裂与拉剪–压剪破裂引起,剪切破裂主要沿着硬性结构面发生,形成爆坑边界。该研究成果为针对时空演化规律的深埋隧洞岩爆的预测和动态调控提供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爆 即时型岩爆 应变型岩爆 孕育规律 孕育机制 微震 深埋隧洞
下载PDF
脆性大理岩弹塑性耦合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周辉 张凯 +2 位作者 冯夏庭 邵建富 邱士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98-2409,共12页
为全面、深入地揭示脆性岩石的变形和屈服特性,以锦屏T26y和T2b脆性大理岩峰前和峰后循环加卸载试验为基础,分析岩石的弹塑性耦合性质、应变硬化软化性质和关联与非关联流动法则,定义考虑围压影响的塑性内变量以考虑应力历史对屈服过程... 为全面、深入地揭示脆性岩石的变形和屈服特性,以锦屏T26y和T2b脆性大理岩峰前和峰后循环加卸载试验为基础,分析岩石的弹塑性耦合性质、应变硬化软化性质和关联与非关联流动法则,定义考虑围压影响的塑性内变量以考虑应力历史对屈服过程的影响,进而建立脆性大理岩的弹塑性耦合力学模型,该模型能全面地反映脆性大理岩的弹塑性耦合、应变硬化软化和剪胀特性。针对所提出的弹塑性耦合模型,提出相应的数值迭代计算方法,并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实现。通过模拟脆性岩石的室内常规三轴压缩试验表明,所提出的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脆性岩石的主要力学特性。研究成果为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脆性岩石的屈服破坏过程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脆性大理岩 弹塑性耦合 力学模型 广义正交流动法则
下载PDF
深埋硬岩隧洞围岩的破坏模式分类与调控策略 被引量:50
10
作者 吴文平 冯夏庭 +1 位作者 张传庆 邱士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82-1802,共21页
根据锦屏II级水电站地下隧洞的地质条件、现场试验、数值分析和支护设计与施工全过程,建立深埋硬岩隧洞围岩的破坏模式分类方法。该分类方法依据支护要求和控制因素将深埋硬岩隧洞的破坏现象分为3个大类、9种典型破坏模式,分析各种破坏... 根据锦屏II级水电站地下隧洞的地质条件、现场试验、数值分析和支护设计与施工全过程,建立深埋硬岩隧洞围岩的破坏模式分类方法。该分类方法依据支护要求和控制因素将深埋硬岩隧洞的破坏现象分为3个大类、9种典型破坏模式,分析各种破坏模式的发生机制、表现形态以及调控策略,重点讨论岩爆的机制以及相应的调控策略。应用该分类方法对锦屏II级水电站地下隧洞围岩的破坏模式进行识别、机制分析,相应的调控措施也得到采纳。工程实践表明,该分类方法全面、实用,为现场设计、地质和施工工程师等在深埋硬岩条件下进行隧洞开挖和支护设计优化提供具体指导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深埋隧洞 破坏模式 岩爆 脆性破坏 调控策略
下载PDF
锦屏深部地下实验室初始地应力测量实践 被引量:28
11
作者 钟山 江权 +4 位作者 冯夏庭 刘继光 李邵军 邱士利 吴世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6-366,共11页
地应力条件是大型地下洞室稳定性分析与工程设计的必要信息之一,对于深部高应力地下工程的安全评价与灾害防治尤为重要。以埋深2 400 m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为例,首先重点阐述了高应力下条件下应力解除法测量地应力的原理与方法,并提出... 地应力条件是大型地下洞室稳定性分析与工程设计的必要信息之一,对于深部高应力地下工程的安全评价与灾害防治尤为重要。以埋深2 400 m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为例,首先重点阐述了高应力下条件下应力解除法测量地应力的原理与方法,并提出了针对在高应力条件下使用36-2型钻孔变形计地应力测量的改进技术:(1)采用新式阶梯状钻头,分级逐步解除,减小岩芯根部应力集中区域的范围和应力大小;(2)使用大直径解除钻头来增加套孔空心圆柱状岩芯的厚度,即增大裂隙贯通整个岩芯的时间;(3)在测点附近钻取勘探孔以获知测点岩体完整性条件,对是否适合开展测试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通过现场岩体地应力测试获得每个测孔不同深度垂直钻孔轴线平面上的平面应力状态以及三孔交汇处的三维应力状态(3个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分析开挖扰动导致的围岩应力重分布规律与原始应力场分布。依据洞室围岩重分布应力特征与现场实际破坏的空间位置对应关系,结合现场破坏情况和工程区域地质条件,多角度验证了三维应力结果是可靠的,可为进一步的工程稳定性评价以及围岩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测量 套孔应力解除法 地下实验室 高应力 岩芯饼化
原文传递
深埋硬岩隧洞系统砂浆锚杆的加固机制与加固效果模拟方法 被引量:17
12
作者 吴文平 冯夏庭 +2 位作者 张传庆 邱士利 李占海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711-2721,共11页
系统布置的砂浆锚杆是深埋硬岩隧洞主要支护结构,锚杆与围岩组成锚杆–围岩复合结构体,使围岩的力学特性得到改善。基于岩体的莫尔–库仑(M-C)屈服准则,推导锚杆–围岩复合结构体满足M-C准则的应力条件。结合岩体劣化本构模型,提出确定... 系统布置的砂浆锚杆是深埋硬岩隧洞主要支护结构,锚杆与围岩组成锚杆–围岩复合结构体,使围岩的力学特性得到改善。基于岩体的莫尔–库仑(M-C)屈服准则,推导锚杆–围岩复合结构体满足M-C准则的应力条件。结合岩体劣化本构模型,提出确定锚杆–围岩复合结构体力学参数的方法。锚杆与弹性围岩和屈服围岩组成的锚杆–围岩复合结构体的力学参数确定方法不同,锚杆与屈服围岩组成的锚杆–围岩复合结构体的力学参数与围岩当前状态的等效塑性应变有关。基于此提出一种模拟隧洞开挖支护过程中系统普通砂浆锚杆加固效果的数值方法。该方法能较好地模拟锚杆支护时机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最后运用该方法对锦屏II级水电站2#引水隧洞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为隧洞的施工和支护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深埋隧洞 锚杆 岩体劣化模型 破坏接近度 等效塑性应变
下载PDF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报表层岩溶地下水动态 被引量:2
13
作者 邱士利 夏日元 +2 位作者 陈宏峰 姚昕 金新峰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9-102,共4页
将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表层岩溶带地下水动态预报中,从不同角度建立了2个预报BP网络模型,A模型刻画水位与降雨量、蒸发量和泉流量之间的关系,相对误差为±2%;B模型刻画水位自身的变化规律,相对误差为±5%,均可用于... 将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表层岩溶带地下水动态预报中,从不同角度建立了2个预报BP网络模型,A模型刻画水位与降雨量、蒸发量和泉流量之间的关系,相对误差为±2%;B模型刻画水位自身的变化规律,相对误差为±5%,均可用于预报水位.A,B模型可为表层岩溶水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BP网络模型 地下水动态 预报模型 表层岩溶带
下载PDF
多轴应力对深埋硬岩破裂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潘鹏志 冯夏庭 +1 位作者 邱士利 周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6-1125,共10页
针对深埋硬岩在多轴应力条件下的破坏特征,在笔者所在课题组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能够反映岩石在多轴应力作用下力学参数随塑性内变量的演化关系以及中间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对深埋硬岩脆延转换行为影响的岩体局部劣化模型(rock mass local ... 针对深埋硬岩在多轴应力条件下的破坏特征,在笔者所在课题组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能够反映岩石在多轴应力作用下力学参数随塑性内变量的演化关系以及中间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对深埋硬岩脆延转换行为影响的岩体局部劣化模型(rock mass local deterioration model,RLDM),该模型考虑真实岩体应力状态对岩体力学行为的控制作用,并嵌入到自行开发的三维弹塑性细胞自动机软件系统中,而基于局部作用原理的细胞自动机方法能够方便地考虑岩石破坏过程中局部力学参数的动态更新。实验室尺度岩样的破坏过程模拟,较好地反映了随着围压的升高,岩石由脆性向延性转化的试验现象;工程尺度的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破坏行为模拟,获得的隧洞破裂模式较好地反映现场实际破坏现象,从而验证模型和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以深埋硬岩为研究对象,分别考虑不同侧压力系数、不同中间主应力大小和方向,分析多轴应力对深埋硬岩破裂行为的影响,解释造成深埋硬岩隧洞复杂破裂模式的原因。结果表明,最小主应力升高使深埋隧洞的稳定性增强;深埋隧洞围岩的稳定性具有中间主应力效应及其区间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多轴应力 岩体局部劣化模型 弹塑性细胞自动机 深埋硬岩 中间主应力效应 脆延转换
下载PDF
圆形隧道开挖卸荷效应的动静态解析方法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肖建清 冯夏庭 +1 位作者 邱士利 张腊春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71-2480,共10页
针对地下圆形隧道的开挖卸荷效应,基于岩石动力学和弹塑性理论,在求解其动、静态显式解析解方面进行新的尝试。首先,探讨非均匀应力场中圆形隧洞开挖卸荷的力学模型,研究初始应力的分布规律以及卸荷过程的处理方法。基于Laplace变换和... 针对地下圆形隧道的开挖卸荷效应,基于岩石动力学和弹塑性理论,在求解其动、静态显式解析解方面进行新的尝试。首先,探讨非均匀应力场中圆形隧洞开挖卸荷的力学模型,研究初始应力的分布规律以及卸荷过程的处理方法。基于Laplace变换和留数定理,给出一种计算隧道开挖时围岩响应规律动态解析解的方法,得到线性卸荷条件下围岩应力和位移的解析表达式。其次,考虑岩体的非线性硬化和软化特性,运用弹塑性解析法,推导出围岩应力和位移的静态解析表达式。对比分析动静态解析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1)卸载阶段,惯性力的存在能减少开挖卸荷对围岩的破坏,保持围岩的完整性,故而在动态解析结果中,围岩的扰动范围小,位移小,应力集中系数低,但应力梯度较高。(2)动态解中,径向应力一直处于压缩状态,而切向应力先拉后压,有利于径向拉裂纹及层板结构的形成。(3)卸荷速率存在临界值,当卸荷速率达到临界值时,质点的振幅及频率都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圆形隧洞 开挖卸荷 解析方法 留数定理
下载PDF
基于能量增减法的深埋绿片岩隧洞稳定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峰 冯夏庭 +2 位作者 张传庆 周辉 邱士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67-475,共9页
基于对现场地质条件和开挖响应的直观认识和对岩石室内试验所得物理力学特性的深刻揭示,建立了深埋条件下软弱围岩大变形挤压程度分级方法及相对应的安全系数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到隧洞原岩集聚的能量过大是造成开挖后围岩失稳的根本原... 基于对现场地质条件和开挖响应的直观认识和对岩石室内试验所得物理力学特性的深刻揭示,建立了深埋条件下软弱围岩大变形挤压程度分级方法及相对应的安全系数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到隧洞原岩集聚的能量过大是造成开挖后围岩失稳的根本原因,将隧洞原岩能量和围岩的总变形与弹性变形之比相结合,分析了隧洞的围岩稳定性状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减隧洞原岩能量得到了其安全系数。通过实际工程应用及与传统经验评价方法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适用性。该方法考虑了围岩的地质情况、断面形状、尺寸、开挖方式等多种因素,弥补了传统经验评价方法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场工程施工情况的不足,更加贴近实际。可为大变形隧洞的安全预测、开挖方案、支护设计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洞 大变形 能量 安全系数 变形分级
原文传递
湖南洛塔屋檐洞地下河系统BP人工神经网络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宏峰 夏日元 +2 位作者 唐健生 邹胜章 邱士利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6-89,共4页
采用湖南洛塔地区屋檐洞地下河系统降水—径流资料训练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该系统的径流预测模型.通过降水对径流的贡献率进行快速流和慢速流的划分,屋檐洞地下河系统的快速流与慢速流比例接近2∶3.以可直接开发利用的慢速流计,屋檐... 采用湖南洛塔地区屋檐洞地下河系统降水—径流资料训练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该系统的径流预测模型.通过降水对径流的贡献率进行快速流和慢速流的划分,屋檐洞地下河系统的快速流与慢速流比例接近2∶3.以可直接开发利用的慢速流计,屋檐洞地下河系统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0.363 2×108m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学 BP人工神经网络 屋檐洞地下河系统 快速流 慢速流
下载PDF
岩石脆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及适应性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邵军 匡智浩 +1 位作者 邱士利 郑虹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70,共12页
脆性是岩石材料最重要的力学性质之一,准确评价岩石脆性在水利水电、交通、能源勘探开发的地下工程与边坡稳定性、岩石可钻性及可切割性分析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研究人员从物理参数、力学参数、弹性参数等方面建立了大量... 脆性是岩石材料最重要的力学性质之一,准确评价岩石脆性在水利水电、交通、能源勘探开发的地下工程与边坡稳定性、岩石可钻性及可切割性分析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研究人员从物理参数、力学参数、弹性参数等方面建立了大量的脆性评估指标,但目前仍缺乏统一的脆性认知和描述。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岩石脆性评价方法,对常用的数十种脆性评价指标进行了分类,总结了现有脆性指标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状况,探讨了各类脆性指标的适应性、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岩石脆性评价方法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脆性 评价方法 岩石工程稳定性 可钻性 适应性
下载PDF
均匀地应力场下圆形隧道静态弹塑性解析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肖建清 冯夏庭 +1 位作者 张腊春 邱士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466-3477,共12页
针对圆形隧道的弹塑性解析中许多能更好地反映岩石特性的本构模型由于数学求解的困难而得不到广泛应用的问题,进行新的尝试。首先,基于单一曲线和体积不可压缩假设,总结完善一种更为简便的解析方法。其次,运用该解析方法,针对6种不同的... 针对圆形隧道的弹塑性解析中许多能更好地反映岩石特性的本构模型由于数学求解的困难而得不到广泛应用的问题,进行新的尝试。首先,基于单一曲线和体积不可压缩假设,总结完善一种更为简便的解析方法。其次,运用该解析方法,针对6种不同的本构模型,计算围岩的弹性区和塑性区应力、塑性区半径、围岩平衡方程、围岩自承地应力上下限等,得到精确或近似的解析表达式。针对线性软化本构模型,引入Lambert函数给出塑性区半径R的解析表达式,论证围岩平衡曲线中R的取值范围。针对Nelder非线性软化本构模型,引入幂函数给出拐点横坐标以及拐点处降模量的近似计算式。当峰后为Weibull非线性软化本构模型时,由于whittaker函数无法求反函数和极限,故而提出以Gauss公式拟合整条围岩平衡曲线,再以Gauss反函数的求解得到塑性区半径的新思路。最后,对比分析6种本构模型的解析结果之间的差异后得出,非线弹性情况下得到的围岩自承地应力上限比线弹性情况下高,而应力集中系数低,应力集中位置偏离弹塑区边界位于弹性区内,切向应力再分布曲线上不会出现尖角,这些都与实际更为相符。因此,不论是软岩或是硬岩,使用连续而光滑的本构模型进行弹塑性分析可以得到更为符合实际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圆形隧洞 弹塑性分析 解析方法 本构模型
下载PDF
深部硬岩的力学特性与支护要求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传庆 张玲 +1 位作者 周辉 邱士利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43-549,共7页
以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引水隧洞中白山组大理岩为典型,开展了常规三轴与真三轴加载试验、损伤控制加卸载试验,基于试验成果的综合分析,揭示了大理岩弹性变形特性、变形与强度的围压效应、脆延转换破坏特征及机制,并将其应用于指导深埋隧... 以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引水隧洞中白山组大理岩为典型,开展了常规三轴与真三轴加载试验、损伤控制加卸载试验,基于试验成果的综合分析,揭示了大理岩弹性变形特性、变形与强度的围压效应、脆延转换破坏特征及机制,并将其应用于指导深埋隧洞围岩支护设计,提出了快速提高围压、改变围岩破裂方式的深部硬岩工程支护设计理念,确立了及时进行表面支护、加固围岩、提高结构面抗剪强度及支护系统整体抗冲击能力的支护设计原则,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深部工程围岩的高应力破坏机制、针对性地制定岩体破坏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护设计准则 深部工程 力学特性 硬岩 岩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