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器械辅助支持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不良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明华 陈玉善 +6 位作者 王贺 关怀敏 解金红 邱承杰 宗永华 尚莎莎 王运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197-20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并且行PPCI的患者...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并且行PPCI的患者,收集其临床基线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及PPCI相关参数、器械辅助支持信息等。根据1年内随访生存与否,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各项因素。结果共入选40例患者,其中生存组26例,死亡组14例。两组在基线资料、入院诊断、危险因素及合并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组较死亡组有入院时心率较低、血压较高的趋势;生存组心肌酶显著低于死亡组(肌酸激酶峰值:496.00(198.25,2830.00)U/L比3040.00(405.75,5626.53)U/L,P=0.003;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峰值:52.65(31.75,219.50)U/L比306.00(27.25,489.63)U/L,P=0.006);两组间在冠状动脉造影及PPCI相关指标方面比较,生存组较对照组有更高的完全血运重建率(53.85%比21.43%,P=0.048);两组器械辅助支持方面比较,生存组较死亡组有更多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的比例(38.46%比7.14%,P=0.034)。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行PPCI的患者的预后与心肌酶水平、ECMO联合IABP支持以及完全血运重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原性休克 预后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酶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邱承杰 陈玉善 +3 位作者 解金红 柴爽爽 毛文峰 关怀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AMI合并CS患者,于2015年1月至201... 目的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AMI合并CS患者,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IABP辅助下完成PPCI者为IABP组,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ECMO联合IABP辅助下完成PPCI者为ECMO+IABP组。比较两组的院内死亡率、平均住院天数和1年内生存率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33例AMI合并CS患者,IABP组23例,男性15例,平均年龄(65.0±9.6)岁;ECMO+IABP组10例,男性9例,平均年龄(63.4±13.6)岁。ECMO+IABP组的院内死亡率低于IAB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比30.4%,χ^(2)=1.585,P=0.212)。随访1年,ECMO+IABP组的院外生存率显著高于IA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比47.8%,χ^(2)=5.192,P=0.033)。结论ECMO联合IABP救治AMI合并CS患者较单用IABP可降低院内死亡率,改善1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休克 心原性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髓过氧化物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分层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邱承杰 邱春光 +2 位作者 韩战营 孙彦彦 王卫平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7期603-604,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过氧化物酶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对支架内再狭窄冠脉内膜病理特点的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罗明华 关怀敏 +5 位作者 解金红 陈玉善 邱承杰 王贺 董文杰 宗永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探索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患者靶病变组织特点,为理解支架内再狭窄病理改变以及处理支架内再狭窄提供临床证据。方法:入选冠脉造影显示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其中置入支架1年左右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者纳入本研究,分析支... 目的:探索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患者靶病变组织特点,为理解支架内再狭窄病理改变以及处理支架内再狭窄提供临床证据。方法:入选冠脉造影显示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其中置入支架1年左右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者纳入本研究,分析支架内再狭窄部位组织病变特点:同时分析支架内新生内膜增殖情况。结果:12例患者中OCT扫描13枚支架。其中1例患者序贯置入2枚支架,共考察支架小梁3 930个,内膜覆盖率为88.27%,其余11.72%为内皮化不全;内皮化不全的支架小梁中,支架贴壁不良率3.25%,存在支架外钙化者2.17%。考查OCT截面331帧,其中新生内膜厚度10-99μm者的比率为22.36%,100-199μm之间者为25.08%,200μm及以上者52.57%。5例再狭窄主要病理改变为纤维组织增生,7例为新生动脉粥样斑块。结论:冠脉支架置入1年的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其支架处内皮化不全与过度增殖并存,其病理改变为新生动脉粥样斑块与纤维组织增生,而且两者所占比例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光学干涉断层成像 冠心病 新生动脉粥样硬化 内膜增殖
下载PDF
介入治疗联合经血栓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1
5
作者 陈玉善 解金红 +5 位作者 罗明华 邱承杰 王贺 董文杰 宗永华 关怀敏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56-459,共4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进行血栓抽吸术并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8月一2013年8月收治的ASTEMI患者5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 目的探讨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进行血栓抽吸术并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8月一2013年8月收治的ASTEMI患者5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静脉应用替罗非班,PCI术中行血栓抽吸,经抽吸导管行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对照组27例(单纯行PCI治疗,仅静脉应用替罗非班)。观察2组术后即刻的冠状动脉TIMI分级,以及手术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术后1.5 h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STR)≥50%比率;比较术后1周及3个月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出血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TIMI 3级所占比例、术后1.5 h心电图STR≥50%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肌酶CK—MB达峰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3个月时2组LVEDD及LVEF均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大出血情况及MACE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诊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并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可增加心肌水平的血流灌注,减少坏死心肌数量,改善近期预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玉善 解金红 +5 位作者 罗明华 王贺 邱承杰 董文杰 宗永华 关怀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6期539-54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成功施行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确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并成功行冠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93例,分为A、B两组,A组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成功施行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确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并成功行冠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93例,分为A、B两组,A组48例,B组4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应用逆转心室重塑药物。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片10mg,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20mg。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即刻,术后1d、30d时测定外周血一氧化氮(NO)、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研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炎性指标、内皮功能及血脂的影响。结果AMI患者slCAM-1、NO、Hs-CRP水平均较正常值明显升高。10mg瑞舒伐他汀和20mg瑞舒伐他汀均可以显著降低患者slCAM-1、NO、hs-CRP水平(P均〈0.01),20mg瑞舒伐他汀较10mg瑞舒伐他汀降低slCAM-1、NO、hs—CRP水平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降低血管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较常规剂量效应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内皮功能 瑞舒伐他汀
下载PDF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再灌注后ET、NO、slCAM-1及hs-CRP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解金红 陈玉善 +3 位作者 罗明华 王贺 邱承杰 董文杰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45-448,共4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确诊为AMI并成功行... 目的观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确诊为AMI并成功行PCI术的患者113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治疗组55例,2组患者均常规抗凝、抗血小板,逆转心室重构药物,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口服。2组患者均于入院即刻、术后1、30 d时测定外周血NO、ET-1、slCAM-1、hs-CRP水平及血脂水平。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于炎性指标、内皮功能及血脂的影响。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0 d ET-1、slCAM-1、hs-CRP及血脂水平降低(P<0.05),NO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30 d时,治疗组较对照组比较变化更为显著(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AMI患者PCI术再灌注后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较常规剂量效应强,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冠状动脉介入 内皮功能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术后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炎性因子、纤溶功能及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陈玉善 解金红 +5 位作者 关怀敏 罗明华 王贺 邱承杰 董文杰 宗永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11期975-978,共4页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血清炎症反应标志物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纤维蛋白原(Fb)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82例确诊冠心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成...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血清炎症反应标志物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纤维蛋白原(Fb)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82例确诊冠心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成功实施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入院时给予常规治疗,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静滴2周.所有患者于PCI术后第1天、术后2周分别测定hs-CRP、ET、Fb和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hs-CRP、ET、Fb在PCI术后1d明显升高,2周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均显著低于术后1 d(P<0.01),治疗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应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以有效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改善血液循环,减少早期心脏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炎性因子 纤溶 血脂 红景天注射液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β148C/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周帅 赵洛沙 +3 位作者 王浩坤 邱承杰 宗永华 王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1期10-12,共3页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Fg)β基因启动区-148C/T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及与血浆Fg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36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16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Fgβ-148C/T基因...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Fg)β基因启动区-148C/T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及与血浆Fg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36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16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Fgβ-148C/T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并使用血凝分析仪测定血浆Fg水平。结果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组内-148C/T基因分布频率符合Hardy-W e inberg遗传平衡定律,两组均为遗传平衡群体(P>0.05);冠心病组Fgβ-148C/T基因多态性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χ=6.411,P<0.05);冠心病组血浆Fg水平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差异(t=4.138,P<0.01);冠心病组CT+TT基因型血浆Fg水平高于对照组CT+TT(t=2.889,P<0.05)。冠心病组内CT+TT基因型血浆Fg水平高于CC型(t=3.066,P<0.05),对照组内CT+TT基因型血浆Fg水平高于CC型(t=2.676,P<0.05)。结论在河南汉族人群中Fgβ-148C/T存在基因多态性并与冠心病存在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一种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纤维蛋白原 基因多态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抽吸导管治疗后择期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解金红 关怀敏 +4 位作者 陈玉善 罗明华 王贺 邱承杰 王鹏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8期681-685,共5页
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血栓抽吸治疗冠脉恢复“再灌注”后终止手术并择期PCI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急性STEMI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60例,分为导管抽吸组(28例)和强化介入组(32例).导管... 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血栓抽吸治疗冠脉恢复“再灌注”后终止手术并择期PCI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急性STEMI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60例,分为导管抽吸组(28例)和强化介入组(32例).导管抽吸组是单纯通过反复抽吸血栓而使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已达TIMI3级,择期PCI术处理所有狭窄血管;强化介入组是导管抽吸血栓和直接行IRA的支架置入,择期处理非靶病变.比较两组两次手术过程及1个月后心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 导管抽吸组二次手术前的血清BNP、hs-CRP明显降低(P<0.05);4例IRA免于支架置入术(P,<0.01);残余狭窄病变选择支架的直径小、长度短,高压球囊扩张及扩张压力小,心肌呈色3级水平高(P<0.05,或P<0.01).两组效果无显著性差别.两次手术累计时间、X线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及患者经济支出方面,导管抽吸组均明显低于强化介入组(P<0.05);1个月时复查心脏彩超,左室直径、EF值导管抽吸组明显优于强化介入组(P<0.05).结论 STEMI患者急诊PCI时,先导管抽吸血栓充分恢复冠脉血流,强化抗凝保护下择期PCI术,即刻及近期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导管血栓抽吸
下载PDF
冠心病药物涂层支架置入后再内皮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明华 关怀敏 +5 位作者 解金红 陈玉善 王贺 邱承杰 董文杰 宗永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4-727,共4页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药物涂层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置入1年后冠状动脉再内皮化特点,为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时程的制定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入院的冠心病支架置入后1年的患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药物涂层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置入1年后冠状动脉再内皮化特点,为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时程的制定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入院的冠心病支架置入后1年的患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的患者纳入本研究,观察支架置入处新生内膜增殖厚度,支架小梁内膜覆盖率等,考察药物涂层支架置入再内皮化的特点。结果:43例患者中的48枚支架,内膜覆盖率90.70%。轻/中/重内膜增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19.92%、37.55%、42.53%。亚组分析,糖尿病组较非糖尿病组以及临床诊断为ACS者较稳定型心绞痛者内膜覆盖率更高,增生程度重。结论:DES置入1年后,绝大多数支架梁被内膜覆盖,但仍存在内皮化不全现象;糖尿病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能是影响内皮化进程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药物涂层支架 内皮化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糖尿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单纯导管血栓抽吸快速恢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关怀敏 解金红 +4 位作者 陈玉善 罗明华 王贺 邱承杰 王鹏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39-42,61,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使用导管抽吸血栓方法开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脉并恢复“再灌注”治疗的即刻及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STEMI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病例中,符合纳入条件的梗死相关动脉(IRA)... 目的探讨单纯使用导管抽吸血栓方法开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脉并恢复“再灌注”治疗的即刻及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STEMI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病例中,符合纳入条件的梗死相关动脉(IRA)高血栓负荷患者共60例,其中18例为导管抽吸组,患者单纯通过反复抽吸血栓IRA血流已达到TIMI3级,待10~14d后再做冠脉造影以确定是否进行PCI治疗;另42例为强化介入组,除使用血栓导管抽吸外,一次性完成IRA的支架置人手术。观察两组术后即刻的TIMI分级,以及两组术前、术后2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利钠肽(BNP)水平;记录两组从穿刺进针至手术结束的时间;化验术前及术后1周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比较术后1周的心脏超声指标如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观察术中及术后消化道出血及住院期间MACE事件。结果单纯导管抽吸组经反复抽吸后,17例(94%)达TIMI3级血流程度,而强化介入组最终30例(71%)达TIMI3级血流程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抽吸组发生“无再流(no—flow)”相对较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导管抽吸组从进针至手术结束时间均较强化介入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即刻胸痛缓解率、STR、术中心肌酶及其他生化指标、术后白细胞计数、心脏超声LVEF及LVEDD等指标,单纯抽吸组均优于强化介入组(P〈0.05)。单纯导管抽吸组术中1例呕出混有血性呕吐物,术后1例出现心绞痛发作;强化介入组术中有2例、术后1例呕出混有血性呕吐物,术后3例出现心绞痛发作,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单纯使用导管反复抽吸血栓可使部分高血栓负荷的急性STEMI患者恢复正常冠脉血流,在强化抗栓治疗保护下,即刻和近期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导管 无复流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险因素的临床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明华 关怀敏 +5 位作者 解金红 陈玉善 王贺 董文杰 邱承杰 宗永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为提高AMI死合并ARDS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供临床诊断与治疗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为提高AMI死合并ARDS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供临床诊断与治疗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间住院的AMI患者,入选所有AMI合并ARDS患者21例,设为ARDS组。按照性别年龄进行1∶2匹配同期入院的AMI未合并任何并发症患者42例,设为对照组;详细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特点,考察AMI合并ARDS的可能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及识别AMI并发ARDS提供依据。结果临床特点:ARDS组患者吸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19%vs.54.76%,P=0.099)。ARDS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100.24±7.55)mm Hg vs.(123.14±11.05)mm Hg,P<0.01],舒张压低于对照组[(61.71±5.91)mm Hg vs.(75.45±6.86)mm Hg,P<0.01],入院时平均心率高于对照组[(105.95±9.57)次/min vs.(82.83±9.31)次/min,P<0.01];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44.76±2.60)%vs.(49.29±2.54)%,P<0.01)]。入院时白血病水平高于对照组[(11.82±1.20)×10~9/L vs.(8.49±1.11)×10~9/L,P<0.01]。结论吸烟、入院时低血压、白细胞水平升高以及射血分数下降可能是AMI患者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困难 冠心病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用血栓抽吸和静脉溶栓开通冠脉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关怀敏 解金红 +4 位作者 陈玉善 罗明华 王贺 邱承杰 王鹏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目的 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导管血栓抽吸和静脉溶栓两种方法对择期PCI即刻及近期疗效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STEMI且符合梗死相关动脉(IRA)高血栓负荷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 目的 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导管血栓抽吸和静脉溶栓两种方法对择期PCI即刻及近期疗效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STEMI且符合梗死相关动脉(IRA)高血栓负荷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通过反复抽吸血栓使IRA血流恢复TIMI 3级,设为抽吸组;22例成功静脉溶栓患者,设为溶栓组.依其IRA的残余狭窄病变(RSL)及非IRA以外的罪犯相关病变(CRL)的冠脉造影,狭窄程度≥70%为冠脉支架置入标准,比较两组IRA的RSL病变与非IRA的CRL病变处理的差异、冠脉TIMI血流分级及心肌灌注呈色(BMG)显像分级的差异、即刻效果、1个月时心功能的差异及MACE差异.结果 IRA及CRL的病变分布及形态、支架置入无复流、支架特征(个数、直径、长度)、支架直接置入率、高压球囊使用率、最后扩张压力等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BG达到3级者抽吸组明显优于溶栓组(93.0%比63.6%,P<0.05).1个月时左室直径、EF值、血浆BNP和hs-CRP,抽吸组均明显优于溶栓组(均P<0.05),两组均无MACE事件发生.结论 对高血栓负荷的STEMI患者进行单纯急诊血栓抽吸,择期PCI较静脉溶栓开通后择期PCI效果好,也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导管血栓抽吸 静脉溶栓
下载PDF
四磨汤和华法林联用致国际标准化比值升高 被引量:6
15
作者 荣春蕾 管鸽 +2 位作者 周鹏 陈玉善 邱承杰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7年第4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1例四磨汤与华法林联用导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四磨汤导致INR升高的原因。结果 :四磨汤中去氢木香烃内酯、木香烃内酯和槟榔碱这3种成分,对凝血系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同时... 目的:探讨1例四磨汤与华法林联用导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四磨汤导致INR升高的原因。结果 :四磨汤中去氢木香烃内酯、木香烃内酯和槟榔碱这3种成分,对凝血系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同时服用中药应更为频繁地监测I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磨汤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比值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血栓抽吸导管“一抽一推”在急诊冠脉介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关怀敏 解金红 +4 位作者 陈玉善 罗明华 王贺 邱承杰 王鹏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7期511-516,共6页
目的探讨单纯使用血栓抽吸导管“一抽一推(抽吸血栓,推注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再灌注”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收治因急性STEMI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并符合纳入条... 目的探讨单纯使用血栓抽吸导管“一抽一推(抽吸血栓,推注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再灌注”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收治因急性STEMI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并符合纳入条件的梗死相关动脉(IRA)高血栓负荷患者,其中32例为导管抗栓组,均是经导管进行血栓抽吸并推注ⅡbIII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国产欣维宁)后IRA血流已达TIMI3级者;另28例为静脉抗栓组,是经使用血栓导管抽吸,同时经静脉通路推注II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即刻冠脉IRA血流也达到了TIMI3级者。观察两组术后即刻的MBG分级,以及两组术前及术后肌酸激酶一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峰值,术后1.5h心电图sT段恢复(STR)比率,化验术前及术后1周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比较术后10—14d(择期PCI之前)的心脏超声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比较两组消化道出血及主要心『lIL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冠脉造影MBG分级:2级所占比例导管抗栓组低于静脉抗栓组(P〈0.05),而3级所占比例导管抗栓组则高于静脉抗栓组(P〈0.05)。发病10-14d检查心脏超声指标LVEDd值导管组明显小于静脉抗栓组(P〈O.05),而LVEF值导管抗栓组则明显高于静脉抗栓组(P〈0.05)。术前CK—MB、NT—proBNP、hs—CRP及白细胞计数等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心肌酶CK—MB、cTnT、NT—proBNP、hs—CRP、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导管组均优于静脉抗栓组。术后消化道出m及MACE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栓负荷的STEMI患者在进行急诊导管血栓抽吸即刻从中推注1Ibm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即用“一抽一推”法能较好地恢复心肌再灌注,减轻心肌损伤,近期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导管血栓抽吸 ⅡbⅢa受体拮抗剂 替罗非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光学干涉断层成像对球囊损伤联合高脂喂养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认定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明华 王贺 +5 位作者 司春婴 关怀敏 解金红 陈玉善 邱承杰 董文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5期4-7,16,共5页
目的探索光学干涉断层成像(OCT)技术在球囊损伤联合高脂喂养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的价值。方法 20只日本大耳白兔,通过完全随机化的方法随机分配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采用球囊损伤加高脂喂养8周的方法制作动脉粥样硬化模... 目的探索光学干涉断层成像(OCT)技术在球囊损伤联合高脂喂养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的价值。方法 20只日本大耳白兔,通过完全随机化的方法随机分配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采用球囊损伤加高脂喂养8周的方法制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采用球囊损伤加普通喂养的方法。8周后OCT观察内膜增殖及管腔狭窄程度,而后病理观察斑块性质,考察OCT与病理检查对粥样硬化结果的吻合程度。结果实验组饲养后三酰甘油[(1.12±0.42)mmol/L比(0.59±0.35)mmol/L,P<0.05]、总胆固醇[(12.17±3.14)mmol/L比(1.23±0.25)mmol/L,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43±3.12)mmol/L比(0.38±0.14)mmol/L,P<0.05]较基线升高;病理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管壁更厚,内膜增殖更显著;OCT发现实验组管腔面积低于对照组[(4.34±0.22)mm^2比(5.13±0.17)mm^2,P<0.01],新生内膜面积[(2.55±0.19)mm^2比(1.66±0.22)mm^2,P<0.01]及平均新生内膜厚度[(94±20)μm比(57±13)μm,P<0.01]高于对照组,这与病理组织检查对内膜增殖结果的考察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球囊损伤联合高脂喂养的方法可以短期内制作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OCT能够清晰观察到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内膜增殖特点及管腔狭窄程度,可以作为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成功与否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干涉断层成像 粥样硬化 模型 内膜增殖
下载PDF
易被误诊为冠状动脉夹层的光学干涉断层成像影像特点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明华 关怀敏 +4 位作者 解金红 陈玉善 李兴渊 邱承杰 宗永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通过对1例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及酷似夹层表现的冠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当前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困惑。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目的通过对1例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及酷似夹层表现的冠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当前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困惑。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发病后2个月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左前降支发出第一对角支后局限狭窄70%,对冠脉造影“正常”的部位处使用敏感度更高的OCT检查发现了“夹层样”的影像。结论临床上表现为心绞痛而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可能会漏诊;这些分割是否会影响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预后仍需研究;该病例的发现对于延长急性冠脉综合征非介入治疗患者的抗血小板疗程提供了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断层成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栓 夹层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用药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荣春蕾 管鸽 +1 位作者 陈玉善 邱承杰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6年第4期38-42,共5页
通过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致血小板减少病例的分析,探讨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判定、替代抗凝治疗方法,以及药学监护要点。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血小板减少症 替代抗凝治疗 比伐卢定 药学监护
下载PDF
OCT对于DES术后晚期或晚晚期血栓治疗的指导作用
20
作者 陈玉善 关怀敏 +5 位作者 解金红 罗明华 邱承杰 王贺 董文杰 宗永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4期289-292,382,共5页
目的 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对于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发生晚期或晚晚期血栓治疗对策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行DES支架置入术后发生晚期或晚晚期支架内血栓患者22例,对患者行OCT检查,根据OC... 目的 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对于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发生晚期或晚晚期血栓治疗对策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行DES支架置入术后发生晚期或晚晚期支架内血栓患者22例,对患者行OCT检查,根据OCT结果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结果 DES术后晚期或晚晚期血栓的OCT表现为:支架内皮化不全6例、贴壁不良12例、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8例,支架内纤维过度增生较为少见2例,有些患者上述情况同时存在.治疗对策:单纯支架内皮化不全及支架贴壁不良者采取单纯球囊扩张术12例,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或纤维过度增生者采取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术10例.结论 OCT可以准确了解DES术后晚期或晚晚期血栓的原因,提供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血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