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邱模炎教授运用“调补分化”法改善慢性肾衰竭合并PCI术后患者肾功能临床经验
1
作者 宋雨衡 张翠芳 +3 位作者 邱模炎 栾洁 浮金晨 楼立理 《福建中医药》 2023年第11期35-37,共3页
邱模炎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支架术后可见湿热、水湿、瘀血、内生浊毒等实邪侵害,也存在肺失通调、脾失健运、气化不利、下元虚损等脏腑功能失调,邪实侵袭机体与脏腑功能失常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因此提出了“标本同治、心肾同... 邱模炎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支架术后可见湿热、水湿、瘀血、内生浊毒等实邪侵害,也存在肺失通调、脾失健运、气化不利、下元虚损等脏腑功能失调,邪实侵袭机体与脏腑功能失常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因此提出了“标本同治、心肾同调”的治则,依此而确立“调补分化”治法,维持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肾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冠心病 支架植入术 调补分化 学术经验 邱模炎
下载PDF
邱模炎教授基于经典名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用药经验撷萃
2
作者 宋雨衡 邱模炎 +3 位作者 栾洁 浮金晨 张翠芳 楼立理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950-952,共3页
慢性肾脏病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大于等于3个月,包括出现肾脏损伤标志或有肾移植病史,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不明原因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大于等于3个月^([1])。中医典籍中虽无“慢性肾脏病”的病名,但依据其临床表... 慢性肾脏病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大于等于3个月,包括出现肾脏损伤标志或有肾移植病史,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不明原因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大于等于3个月^([1])。中医典籍中虽无“慢性肾脏病”的病名,但依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水肿”“虚劳”“肾风”“溺毒”“呕吐”“关格”“腰痛”“癃闭”等范畴之中^([2])。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较为复杂,诸多医家认为本病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中医典籍 肾脏结构 肾小球滤过率 不明原因 本虚标实 关格 肾脏损伤
下载PDF
邱模炎教授从“调补分化”论治IgA肾病经验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冀东 赵程博文 +6 位作者 尉万春 闫二萍 刘鹏 栾洁 宋欣芸 段瑶 邱模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6期475-477,共3页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研究发现部分IgA肾病呈进行性进展,确诊10-20年后,约有15%-40%的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1]。IgA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肉眼血尿和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2]。目前西医对于...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研究发现部分IgA肾病呈进行性进展,确诊10-20年后,约有15%-40%的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1]。IgA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肉眼血尿和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2]。目前西医对于IgA肾病多采用免疫抑制剂、激素以及对症治疗,临床疗效欠佳,预后亦非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肉眼血尿 终末期肾脏病 进行性进展 调补 临床疗效 经验总结 尿蛋白 萆薢 无症状性 分清泌浊
下载PDF
邱模炎教授对糖尿病肾病中医临证与科研思路拾遗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鹏 邱模炎 +5 位作者 李楠 闫二萍 栾洁 尉万春 王冀东 宋欣芸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4期349-350,共2页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如营养过剩、高脂饮食、运动减少及生活节奏加快等,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disease,DKD)的发病率也在上升。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如营养过剩、高脂饮食、运动减少及生活节奏加快等,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disease,DKD)的发病率也在上升。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又称为"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DM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以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衰竭,为其临床特征,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医临证 肾脏并发症 运动减少 高脂饮食 生活习惯 肾功能损害 糖尿病组 望京医院 中医辨证论治
下载PDF
邱模炎教授运用“调补分化”法改善造影剂肾病预后的临证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琳 浮金晨 +3 位作者 王怡菲 熊莉莉 宋雨衡 邱模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946-948,共3页
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增加,且其肾功能不易恢复至造影前状态,更有甚者肾功能呈进行性下降,需要透析治疗维持生命。邱模炎教授在总结赵绍琴老师“从湿热伤血”论治慢性肾脏... 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增加,且其肾功能不易恢复至造影前状态,更有甚者肾功能呈进行性下降,需要透析治疗维持生命。邱模炎教授在总结赵绍琴老师“从湿热伤血”论治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证经验,提出“调补分化”治法,从“调畅气机、补益虚损、分消湿热、化瘀活血”四个方面延缓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后的肾衰退速度,降低肌酐,提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患者透析风险,改善患者预后,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肾病 临证经验 慢性肾脏病 调补 肾小球滤过率 透析治疗 伤血 调畅气机
下载PDF
邱模炎应用生脉不同剂型防治透析低血压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绍华 邱模炎 +2 位作者 李葆青 栾洁 李艳慧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4-636,共3页
文章总结邱模炎教授治疗透析低血压的临床经验,认为气阴两虚证候为透析低血压发生的病理基础,根据透析低血压发生时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合理应用不同生脉剂型,同时配合西医控制透析低血压的方法,保证了透析及超滤能够顺利完成,提高了患... 文章总结邱模炎教授治疗透析低血压的临床经验,认为气阴两虚证候为透析低血压发生的病理基础,根据透析低血压发生时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合理应用不同生脉剂型,同时配合西医控制透析低血压的方法,保证了透析及超滤能够顺利完成,提高了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低血压 生脉注射液 生脉胶囊 邱模炎
原文传递
邱模炎运用“调补分化法”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思路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淑娟 李奇阳 +6 位作者 邱模炎 何流 尉万春 柯应水 宋欣芸 姚晨思 邹浩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8-240,共3页
邱模炎教授对于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中医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临床颇多效验。传统观点多认为慢性尿酸性肾病为本虚标实之证,但邱教授在继承赵绍琴教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综合朱丹溪等古今医家有关论述,创新地提出"湿热伤血"... 邱模炎教授对于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中医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临床颇多效验。传统观点多认为慢性尿酸性肾病为本虚标实之证,但邱教授在继承赵绍琴教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综合朱丹溪等古今医家有关论述,创新地提出"湿热伤血"这一概念,认为"湿热伤血"是其病因病机症结所在,提出"调补分化法"治疗该病,即:调畅气机,宣通三焦;补益虚损,通补兼施;分消湿热,分清泄浊;化瘀活血,凉血清热。邱教授认为亦应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法,达到协同降尿酸作用又有效保护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尿酸性肾病 调补分化法 湿热伤血 邱模炎
原文传递
邱模炎运用“调补分化”法从三焦论治膜性肾病 被引量:4
8
作者 姚晨思 邱模炎 +6 位作者 李奇阳 何流 柯应水 王怡菲 宋欣芸 邹浩 熊莉莉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925-1929,共5页
膜性肾病病性多属邪实正虚、虚实夹杂,病机关键是以湿热瘀阻、气化不利为主,继而影响三焦及肺、脾、肾等脏腑的生理功能。湿热之邪是本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临床中,应以“调补分化”法治疗本病,即调畅气机、宣通三焦;补益虚损、健运三焦;... 膜性肾病病性多属邪实正虚、虚实夹杂,病机关键是以湿热瘀阻、气化不利为主,继而影响三焦及肺、脾、肾等脏腑的生理功能。湿热之邪是本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临床中,应以“调补分化”法治疗本病,即调畅气机、宣通三焦;补益虚损、健运三焦;分消湿热、疏利三焦;化瘀活血、凉血清热。临证时,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辨明湿热偏颇轻重,三焦同调,肺、脾、肾兼治,注重察舌验脉是否相契合,谨守病机,随症化裁,平和缓图,切不可概以虚证论之而孟浪进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调补分化”法 三焦 湿热 气化不利 邱模炎
下载PDF
穴位贴敷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琳 王绍华 +6 位作者 邱模炎 栾洁 闫二萍 刘鹏 王怡菲 熊莉莉 宋雨衡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11期1151-1156,共6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营养不良的血透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穴位贴敷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u...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营养不良的血透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穴位贴敷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实验室指标[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和胆固醇(cholesterol,CHO)]、人体测量学指标[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 fold thickness,TSF)、上臂围(mid-upper arm circumference,MAC)和上臂肌围(arm muscle circumference,AMC)]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SGA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LB和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H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BMI、TSF、MAC和AM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MAC和AMC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MI、TSF、MAC和AM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GA评分总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穴位贴敷法对改善血透患者的营养不良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法 营养不良 肾透析 血液透析 肾功能不全 慢性
下载PDF
从SARS到禽流感与COVID-19谈中医药防疫的研究思路及其意义 被引量:20
10
作者 邱模炎 黄苏萍 +5 位作者 裴颢 王怡菲 闫二萍 刘淑娟 邹浩 熊莉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4-425,435,共3页
近年来,从SARS、禽流感到新冠肺炎(COVID-19)的肆虐,中医药对烈性传染病的防治逐步得到重视,但存在中医介入过晚、缺乏较全面“四诊”资料、重药轻医等不足之处。鉴于此,为科学决策及防治COVID-19,我们从中医疫病学研究特色及中医药参... 近年来,从SARS、禽流感到新冠肺炎(COVID-19)的肆虐,中医药对烈性传染病的防治逐步得到重视,但存在中医介入过晚、缺乏较全面“四诊”资料、重药轻医等不足之处。鉴于此,为科学决策及防治COVID-19,我们从中医疫病学研究特色及中医药参与研究的得失出发,探讨中医药防大疫的研究思路:建议通过动物实验研究,采用“以方测证”的研究思路;组织中医外感热病学专家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动物实验相互印证;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研究需要医学家、防疫学家、兽医学家、气象学家等多学科通力合作;中医药研究必须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从发病早期开始全面收集中医“四诊”资料,真正从中医角度探讨其发病、证候、传变规律以及中医和(或)中西医结合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中医药 防疫 研究思路
下载PDF
赵绍琴教授基本经验方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邱模炎 李葆青 +6 位作者 王绍华 郭洁 陈永德 孔焕宇 李彤宇 陈锦锋 侯晓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经验方 赵绍琴 实验研究 内科保守疗法 治疗方法 清化湿热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草果古今应用考略及其防治疫病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邱模炎 熊莉莉 +4 位作者 王怡菲 邹浩 闫二萍 刘鹏 田耘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984-989,共6页
草果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常作为香辛料使用,而对其药用价值重视不高,草果除临床应用还有重要的防治疫病价值。现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及现代文献,以探究草果本草古今应用规律。主要以朝代为顺序阐述历代医家对草果认识的演变发展... 草果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常作为香辛料使用,而对其药用价值重视不高,草果除临床应用还有重要的防治疫病价值。现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及现代文献,以探究草果本草古今应用规律。主要以朝代为顺序阐述历代医家对草果认识的演变发展,并结合现代文献深入探索,重点阐述草果功效、性味归经、使用注意及现代药理药化研究结果,从治疟、治疫、治脾、治胃湿积滞4个方面归纳草果功效,总结临床常见药对及现代临床应用,并从中药、方剂以及现代运用角度认识草果防治疫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本草 配伍 不良反应 临床治疗 疫病
下载PDF
中医医疗机构血透室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思考 被引量:8
13
作者 邱模炎 王绍华 +9 位作者 李艳慧 栾洁 闫二萍 刘鹏 刘淑娟 康羽 李晓娟 孙平平 唐棠 王湛 《康复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2-4,共3页
2020年初,我国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传染力强,人群普遍易感。由于血液净化中心人员流动性大,血透患者抵抗力低、治疗环境患者相对聚集的特殊性,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露风险极高的医疗场所。作为中医... 2020年初,我国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传染力强,人群普遍易感。由于血液净化中心人员流动性大,血透患者抵抗力低、治疗环境患者相对聚集的特殊性,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露风险极高的医疗场所。作为中医医疗机构血透室,面对疫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控:①科学依法防控:严格规范管理,强化防控意识,科学制定防控预案,切实做到切断传播途径;②基于正确的中医认识确立防控方法:中医学认为新冠肺炎属中医“湿毒疫”范畴,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毒、瘀、闭”,中医治疗新冠肺炎强调辨证论治、分期论治;③基于传染病中医防控理念制定防控措施:中医防治新冠肺炎关键在于存正气、避毒气;④坚持中西医结合,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防控体系: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具有诸多优势,应坚持中西医结合,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血液净化中心传染病防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 疫病 防控 血液透析
下载PDF
“湿热伤血”理论探讨及赵绍琴的辨治经验 被引量:13
14
作者 邱模炎 朱佳卿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15-817,共3页
目前对湿热病的理论研究多偏重于邪在卫气阶段和三焦传变的研究,对湿热病血分病变的研究多强调湿热化燥之后方可入营血,而对湿热未化燥之前,出现血热、络伤、瘀阻、血虚阴伤等营血分病变的研究较为忽视.
关键词 “湿热伤血”理论 赵绍琴 湿热病 辨证方法 分证论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医学非药物疗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3
15
作者 邱模炎 吴蔚 朱佳卿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医学 非药物疗法 卫生改革 医学发展
下载PDF
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有期刊文献看外感热病的学术争鸣 被引量:6
16
作者 邱模炎 邹浩 +9 位作者 李奇阳 王怡菲 熊莉莉 王绍华 栾洁 刘鹏 闫二萍 孙平平 刘淑娟 黄苏萍 《福建中医药》 2020年第1期11-12,共2页
本文梳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现有期刊文献中有关外感热病的学术争鸣,主要存在"伤寒与温病之争"(寒与温之争)、"温病与温疫之争"(温与瘟之争)、"湿热与温热之争"(湿与温之争)、"膜原学说"&q... 本文梳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现有期刊文献中有关外感热病的学术争鸣,主要存在"伤寒与温病之争"(寒与温之争)、"温病与温疫之争"(温与瘟之争)、"湿热与温热之争"(湿与温之争)、"膜原学说""五运六气"预测学说及"伏邪与新感"等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外感热病 疫病 学术争鸣
下载PDF
绿茶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邱模炎 姜岳 孙慧 《中国茶叶》 2008年第7期18-19,35,共3页
采用"单肾切除加腺嘌呤灌胃法"建立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治疗组用绿茶液灌胃,对照组用尿毒清溶液灌胃。每周测24h尿蛋白定量1次,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钙、血磷、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 采用"单肾切除加腺嘌呤灌胃法"建立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治疗组用绿茶液灌胃,对照组用尿毒清溶液灌胃。每周测24h尿蛋白定量1次,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钙、血磷、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绿茶能够显著改善大鼠整体状况、降低24h尿蛋白量、改善肾功能、缓解肾性贫血,说明绿茶对单侧肾切除后腺嘌呤性慢性衰竭大鼠的肾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慢性肾衰竭 大鼠 肾功能
下载PDF
呕吐、呃逆、噎膈、反胃含义溯源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模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89年第1期20-20,共1页
呕吐与呃逆:自《金匱要略》提出呕、吐、干呕、哕之名,后世争议颇多。金·《伤寒明理论》以呕吐分轻重。认为,“呕者有声者也,俗谓之惋;吐者吐出其物也:故有干呕而无干吐,是以干呕则日食谷欲呕,及吐则食曰入口即吐……呕吐有轻重可... 呕吐与呃逆:自《金匱要略》提出呕、吐、干呕、哕之名,后世争议颇多。金·《伤寒明理论》以呕吐分轻重。认为,“呕者有声者也,俗谓之惋;吐者吐出其物也:故有干呕而无干吐,是以干呕则日食谷欲呕,及吐则食曰入口即吐……呕吐有轻重可知矣。”《东垣十书》则以气血分呕吐,所谓:“吐属太阳,有物无声,乃血病也。”“呕属阳明有物有声,气血俱病也。”朱丹溪亦从其说。元·王安道《医经溯洄集》认为,“夫呕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呕吐 呃逆 噎膈 反胃 中医名词
下载PDF
活血化淤法治疗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19
作者 邱模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7-48,46,共3页
病毒性肝炎其病变主要脏腑在于肝,与胆有关,涉及脾胃,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气血互根,无论病涉肝体(实质)及肝用(功能)均可导致肝失疏泄,气血不畅。
关键词 活血化阏法 病毒肝炎
下载PDF
灸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孙慧 邱模炎 +4 位作者 李葆青 王绍华 陈忠英 姜岳 栾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灸疗对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分为2组,采用KDQOL-SFTM对全部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分。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即规律... 目的:探讨灸疗对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分为2组,采用KDQOL-SFTM对全部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分。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即规律血液透析和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加灸疗,选穴为足三里、关元、三阴交。统计分析灸疗前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在3个领域(医护人员的支持、情绪角色、一般健康)评分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在治疗前后自身生存质量评分分别对比显示,对照组共有7个领域(情绪角色、躯体不适、社交质量等)治疗前后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除该7个领域外,尚有4个领域(躯体角色、情感健康、活力、工作状况)治疗前后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①灸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体力、情绪具有改善作用;②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应考虑社会、气候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过滤/针灸效应 生活质量 肾病变综合征/针灸疗法 终末期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