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邱氟 吕新生 李宜雄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721-726,共6页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 (LMWH )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 ,对比SAP普通治疗组 (C组 ) 3 0例和LMWH治疗组 (LT组 ) 3 0例的治疗效果。结果  ( 1)治疗 2周后LT组APACHEII评分明显低于C...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 (LMWH )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 ,对比SAP普通治疗组 (C组 ) 3 0例和LMWH治疗组 (LT组 ) 3 0例的治疗效果。结果  ( 1)治疗 2周后LT组APACHEII评分明显低于C组 (P <0 .0 5 )。 ( 2 )治疗 1,2周后LT组CT胰腺坏死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 (均P <0 .0 5 )。 ( 3 )治疗 1,2周后LT组血、尿淀粉酶均明显低于C组 (均P <0 .0 5 )。 ( 4 )治疗 1,2周后两组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及治疗 1周后LT组纤维蛋白原均无显著差异 (均P >0 .0 5 ) ;治疗 2周后LT组纤维蛋白原显著升高 (P <0 .0 0 1)。 ( 5 )治疗 1,2周后LT组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 6)、血管内皮素 1(ET 1)均明显低于C组 (分别P <0 .0 5 ,P <0 .0 5 ,P <0 .0 5 ,P <0 .0 1)。 ( 6)治疗 1,2周后LT组症状体征改善率明显高于C组 (均P <0 .0 5 )。 ( 7)LT组并发症的发生率 ( 3 6.7% )显著低于C组 ( 86.7% ) ( P <0 .0 1)。 ( 8)LT组中转手术率( 2 0 .0 % )显著低于C组 ( 5 0 .0 % ) (P <0 .0 1)。 ( 9)LT组死亡率 ( 10 .0 % )显著低于C组 ( 3 3 .3 % )(P <0 .0 5 ) ;LT组治愈率 ( 90 .0 % )显著高于C组 ( 66.7% ) (P <0 .0 5 )。 ( 10 )LT组平均住院日( 3 0± 8)d明显低于C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药物疗法 依诺肝素/治疗应用 前瞻性研究 胰腺炎/流行病学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对巨噬细胞活性和细菌移位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邱氟 汤恢焕 吕新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对巨噬细胞活性和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 小鼠胆总管结扎后第7d ,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谷草转氨酶、肌酐及碱性磷酸酶水平 ,取肝、肾病检 ,肠系膜淋巴结行细菌培养 ,并检测腹腔巨噬细胞体外产生NO水平。结果...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对巨噬细胞活性和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 小鼠胆总管结扎后第7d ,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谷草转氨酶、肌酐及碱性磷酸酶水平 ,取肝、肾病检 ,肠系膜淋巴结行细菌培养 ,并检测腹腔巨噬细胞体外产生NO水平。结果 胆总管结扎可显著升高血清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 (P <0 .0 1) ,降低白蛋白水平 (P <0 .0 5 ) ,且引起胆管扩张和肝、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实验组 5 3 .3 %肠系膜淋巴结培养出大肠杆菌。实验组与对照组NO水平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加入内毒素 (1μg ml)后 ,实验组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小鼠实验性梗阻性黄疸发生时 ,除引起肝功能异常和肝肾病理损害外 ,还可引起腹腔巨噬细胞活性下降和细菌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巨噬细胞活性 细菌移位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肝脏缺血预处理研究中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邱氟 吕新生 《医学与哲学》 2002年第7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缺血损伤 缺血保护 缺血再灌注损伤 创新思维 肝脏缺血预处理
下载PDF
胰腺和胰肾联合移植的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邱氟 吕新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004-1006,共3页
胰腺移植和胰肾联合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患者器官衰竭的有效方法,尤其是近年来的一些重大进展明显改善了移植的效果。笔者就移植胰腺胰液引流选择、供胰静脉回流的方式、免疫抑制方案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胰腺移植 肾移植 联合移植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外科手术学新进展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4
5
作者 邱氟 黄宇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4期6-7,共2页
本文从课程安排、教学目的、教学手段等多方面探索外科手术学新进展的教学模式。通过在外科手术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新进展学习与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临床实践与培养科研能力相结合,理论教学与临床见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 本文从课程安排、教学目的、教学手段等多方面探索外科手术学新进展的教学模式。通过在外科手术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新进展学习与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临床实践与培养科研能力相结合,理论教学与临床见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学 医学教育 实践
下载PDF
智慧课堂联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邱氟 黄宇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3期16-18,共3页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智慧课堂作为融合了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满足了培养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给外科手术学教学带来新的动力和机遇。文章从目前信息化教育的应用现状出发,分析智慧...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智慧课堂作为融合了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满足了培养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给外科手术学教学带来新的动力和机遇。文章从目前信息化教育的应用现状出发,分析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同时探讨了智慧课堂联合传统教学模式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采用智慧课堂联合传统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智慧课堂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协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学 医学教育 智慧课堂
下载PDF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在普通外科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邱氟 汤辉焕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84-385,共2页
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SGF )检测在普通外科常见疾病中的诊断价值。采用双盲法检测恶性肿瘤、非恶性肿瘤及正常人TSGF水平。结果显示 60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的平均阳性率为 81.67% ,60例非恶性肿瘤患者和 3 0例正常人的平均阳性... 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SGF )检测在普通外科常见疾病中的诊断价值。采用双盲法检测恶性肿瘤、非恶性肿瘤及正常人TSGF水平。结果显示 60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的平均阳性率为 81.67% ,60例非恶性肿瘤患者和 3 0例正常人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 10 .0 0 %和 6.67%(特异性分别为 90 .0 0 %和 93 .3 3 % ) ,后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恶性肿瘤组TSGF分别显著高于非恶性肿瘤组和正常组 (P <0 .0 1)。提示TSGF用于检测普通外科常见恶性肿瘤是一种较为灵敏的方法 ,有助于普通外科恶性肿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血液 肿瘤/诊断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8
作者 邱氟 吕新生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4年第6期569-572,共4页
微循环障碍是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启动因子和持续损害因子 ,失控的炎症反应最终导致多器官损伤。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调控着许多重要的炎症介质 ,从而在SAP的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细胞因子 核转录因子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肝转移 被引量:17
9
作者 吕新生 邱氟 詹勇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801-803,共3页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肝肿瘤 继发性 转移性肝癌 CEA测定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范钦桥 吕新生 +2 位作者 邱氟 范立侨 詹勇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12-414,共3页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 (LMWH )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机理。方法 比较假手术组(S组 )、重症急性胰腺炎组 (SAP组 )和LMWH治疗组 (H组 )各组死亡率、血清淀粉酶、IL 6、胰腺组织NF κB活性和 p65mRNA表达程度。 结果 H组死亡率、血清...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 (LMWH )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机理。方法 比较假手术组(S组 )、重症急性胰腺炎组 (SAP组 )和LMWH治疗组 (H组 )各组死亡率、血清淀粉酶、IL 6、胰腺组织NF κB活性和 p65mRNA表达程度。 结果 H组死亡率、血清淀粉酶和IL 6明显低于SAP组 (P<0 .0 0 1)。H组胰腺组织NF κB活性和 p65mRNA表达程度明显弱于SAP组。 结论 LMWH可能通过抑制NF κB的活性 ,从而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 ,减轻SAP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药物疗法 肝素 低分子量/治疗应用
下载PDF
甘草甜素预防胆囊切除后大肠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范钦桥 杨伟峰 +1 位作者 范立侨 邱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510-512,共3页
目的 探讨甘草甜素预防胆囊切除后大肠癌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建立假手术组 (S组 )、胆囊切除后大肠癌模型组 (C组 )和甘草甜素预防组 (GL组 ) ,比较各组大肠癌发病率、大肠组织NF kB活性、p5 3mRNA ,p2 1mRNA及bcl 2mRNA表达水平。结... 目的 探讨甘草甜素预防胆囊切除后大肠癌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建立假手术组 (S组 )、胆囊切除后大肠癌模型组 (C组 )和甘草甜素预防组 (GL组 ) ,比较各组大肠癌发病率、大肠组织NF kB活性、p5 3mRNA ,p2 1mRNA及bcl 2mRNA表达水平。结果 C组大肠癌发病率明显高于GL组( P <0 .0 5 )。C组p5 3mRNA ,p2 1mRNA及bcl 2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GL组和S组。C组小鼠NF kB活性明显强于GL组和S组。结论 甘草甜素预防胆囊切除后大肠癌的发生可能是通过抑制NF κB的活化 ,从而下调原癌基因bcl 2和p5 3及p2 1等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副作用 结直肠肿瘤 病因学 结直肠肿瘤 预防和控制 甘草甜素 治疗 应用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宇琨 范学工 邱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5-188,共4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在肝细胞癌 (HCC)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PCR ELISA )检测HCC、肝脏良性肿瘤、慢性肝病患者及正常人血PBMC和HCC组织端粒酶活性。结果 端粒酶...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在肝细胞癌 (HCC)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PCR ELISA )检测HCC、肝脏良性肿瘤、慢性肝病患者及正常人血PBMC和HCC组织端粒酶活性。结果 端粒酶活性在HCC患者的血PBMC和癌组织分别为 1.2 9± 0 .68和 1.40± 0 .88,取端粒酶活性 >0 .7为阳性标准 ,则HCC肝癌组织阳性表达的 2 8例全部为PBMC阳性表达 ,两者有显著一致性 (Kappa =1,P <0 .0 0 1)。血PBMC端粒酶活性在肝脏良性肿瘤组为 0 .65± 0 .3 2 ,慢性肝病组为 0 .43± 0 .2 3 ,正常对照组为 0 .3 8± 0 .14 ,均显著低于HCC组 (分别P <0 .0 1,<0 .0 0 1,<0 .0 0 1)。HCC中 ,在血清AFP高表达 (>2 0 0 μg/L )的18例中PBMC端粒酶活性全部为阳性 (10 0 % ) ,在血清AFP低表达 (<2 0 0 μg/L )的 12例中有 83 .3 % (10 /12 )PBMC端粒酶活性为阳性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且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AFP (18/3 0 ,60 % ,P <0 .0 1)。结论 HCC患者的血PBMC端粒酶活性可准确反映癌组织端粒酶的表达情况 ,检测血PBMC端粒酶活性可能是一种灵敏、微创的早期诊断肝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诊断 肝细胞/病理学 端粒酶/血液
下载PDF
肝细胞癌有关肿瘤细胞调控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宇琨 范学工 +1 位作者 邱氟 王志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调控与癌、抑癌基因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中的表达。 方法提取 2 2例HCC患者肝癌及癌旁组织的mRNA ,逆转录合成含有3 3 p dATP标记的cDNA探针 ,与含有 3170个基因或EST(表达序列标签 )的cDNA微...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调控与癌、抑癌基因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中的表达。 方法提取 2 2例HCC患者肝癌及癌旁组织的mRNA ,逆转录合成含有3 3 p dATP标记的cDNA探针 ,与含有 3170个基因或EST(表达序列标签 )的cDNA微阵列进行杂交。结果 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间共有 136 9个差异表达基因或EST ,其中有 12 1个基因或EST表达差异 >2倍。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 ,12 1个基因或EST中表达上调的有88个 ,表达下调的有 33个 ;其中一些基因或EST在HCC中的表达上调尚属首次报道。结论 细胞周期调控与癌、抑癌基因参与了肝癌的发生 ,应用微阵列技术揭示了肝癌的基因表达谱 ,为研究肝癌的细胞周期调控与癌、抑癌基因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基因表达 微阵列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宇琨 黄宇琛 +3 位作者 邱氟 李江 陈雅玲 黄瑞华 《中医研究》 2010年第8期3-6,共4页
关键词 自然医学 自然科学属性 中医学学术思想
下载PDF
中医的医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宇琨 黄宇琛 邱氟 《河南中医》 2011年第11期1236-1238,共3页
中医学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整体,生命是环境的组成部分,环境也是生命的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医学,研究人类健康、疾病和治疗的关系,体现了中医学的"天人合一"或"天人相应"的医学整体论。中医学医学模式是时空-... 中医学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整体,生命是环境的组成部分,环境也是生命的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医学,研究人类健康、疾病和治疗的关系,体现了中医学的"天人合一"或"天人相应"的医学整体论。中医学医学模式是时空-人-药-食的四维医学模式。这个医学模式把人的健康、疾病、防治、养生和保健有机地联系起来,反映了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医学模式 医学整体论
下载PDF
聚肌胞联合E7(44-62)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抗子宫颈癌免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宇琨 邱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聚肌胞联合E7(44-62)刺激对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的影响。方法 NK92细胞分别给予培养液(C组)或聚肌胞(聚肌胞组)或聚肌胞联合E7(44-62)(联合组)刺激;检测刺激前后的NK92细胞的Toll样受体3、TNF-α和INF-γm... 目的探讨聚肌胞联合E7(44-62)刺激对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的影响。方法 NK92细胞分别给予培养液(C组)或聚肌胞(聚肌胞组)或聚肌胞联合E7(44-62)(联合组)刺激;检测刺激前后的NK92细胞的Toll样受体3、TNF-α和INF-γmRNA水平以及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结果刺激1 h后,联合组的Toll样受体3表达明显高于C组和聚肌胞组;刺激1 h后,联合组的TNF-αmRNA水平显著高于C组和聚肌胞组(P均<0.01);联合组的INF-γmRNA水平显著高于C组和聚肌胞组(P均<0.05);刺激24 h后,联合组NK92细胞的肿瘤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高于C组和聚肌胞组(P均<0.01)。结论聚肌胞联合E7(44-62)通过提高NK92细胞的Toll样受体3表达,同时增加TNF-α和INF-γ基因的水平,从而增强抗肿瘤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聚肌胞 早基因7 子宫颈癌 自然杀伤细胞
下载PDF
狗胰腺次全切除制作1型糖尿病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艾昭东 刘晟 +5 位作者 叶斌 邱氟 罗宏武 曹赛 郑微 苏子慧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21期3169-3171,共3页
目的:探索实验狗胰腺次全切除制作1型糖尿病模型及术后护理、治疗。方法:实验狗在外科无菌操作下切除胰腺组织90%左右(90%~92.3%),术后伤口予敷料及腹带包扎固定,麻醉苏醒后适当给予镇静剂。术后不予胰酶制剂。监测手术前后血糖、糖耐... 目的:探索实验狗胰腺次全切除制作1型糖尿病模型及术后护理、治疗。方法:实验狗在外科无菌操作下切除胰腺组织90%左右(90%~92.3%),术后伤口予敷料及腹带包扎固定,麻醉苏醒后适当给予镇静剂。术后不予胰酶制剂。监测手术前后血糖、糖耐量、体重、肝功能、肝脏病理变化。动物建模成功后每日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观察手术前后大便性状变化。结果:5条实验狗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术后10天拆线,伤口甲级愈合,饲养4~8周全部建模成功并长期存活,体重逐渐减轻。动物手术前后肝功能无明显异常。术后16周后肝脏出现不同程度脂肪样变性。动物手术前后大便性状无明显改变。术后20~40周动物因并发症或继发感染死亡。结论:狗胰腺切除90%~92.3%喂养一段时间可成为1型糖尿病模型,成模稳定,术后易于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切除 糖尿病模型 血糖
下载PDF
关于“针刺”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1
18
作者 黄宇琨 黄宇琛 邱氟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4年第6期1-5,共5页
针刺看似只是一种十分简单的机械刺激 ,但实质上 ,它却有着十分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协同的生理作用。针刺是一种应力和应变作用 ,是把机械能转化为机体内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等生物学效应的一系列作用的一种复杂变换。针法和手法遵循力学... 针刺看似只是一种十分简单的机械刺激 ,但实质上 ,它却有着十分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协同的生理作用。针刺是一种应力和应变作用 ,是把机械能转化为机体内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等生物学效应的一系列作用的一种复杂变换。针法和手法遵循力学规则。针刺的基本原理具有现代科学理论基础的力化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学 针剌原理 针剌应力和应变 针刺力化学作用 针刺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作用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宫颈癌预防与诊治中应用的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宇琨 邱氟 《医学与哲学(B)》 2017年第12期78-80,共3页
脂质体、聚合物纳米微粒、金属纳米颗粒、无机纳米粒、枝状聚合物和纳米胶束等纳米技术逐步用于宫颈癌的预防乃至疾病的诊断治疗,已经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通过纳米技术发展创新药物,不仅可以改善药物的理化特性,提高药物... 脂质体、聚合物纳米微粒、金属纳米颗粒、无机纳米粒、枝状聚合物和纳米胶束等纳米技术逐步用于宫颈癌的预防乃至疾病的诊断治疗,已经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通过纳米技术发展创新药物,不仅可以改善药物的理化特性,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而且还可以提高药物的药理活性,减少毒副反应,从而增强药物效果。通过对纳米技术用于宫颈癌现状的总结,对纳米技术创新进行初步的探索,以推动纳米药物创新,提高宫颈癌诊断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子宫颈癌 理论探索
下载PDF
经络生物实体的思考与认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宇琨 黄宇琛 +3 位作者 邱氟 李江 陈雅玲 黄瑞华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年第10期71-73,共3页
经络是人体隙构造和其内充填的体液以及体液流注。流注的主要行迹就是目前所认识到的十二经和八奇经等。经络是跨人体结构系统的构造体系,是人体的整体体系。
关键词 人体结构与构造 经络构造 隙构造 体液流注 行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