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五龙金矿163矿脉深部钻孔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
1
作者 邱海成 李德东 +3 位作者 李建平 陈海涛 褚广勤 张凤琴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3年第1期53-64,共12页
五龙金矿是辽东地区大型岩浆热液型金矿床,163矿脉是矿区内目前发现的最大含矿构造。为进一步探测深部找矿潜力,近几年矿山对163矿脉进行了大量的探采工程,其中在-762 m坑道实施了600 m钻孔。本文在详细编录该钻孔的基础上,对全孔样品... 五龙金矿是辽东地区大型岩浆热液型金矿床,163矿脉是矿区内目前发现的最大含矿构造。为进一步探测深部找矿潜力,近几年矿山对163矿脉进行了大量的探采工程,其中在-762 m坑道实施了600 m钻孔。本文在详细编录该钻孔的基础上,对全孔样品进行成矿元素测试工作,利用SPSS软件对所得测试数据进行元素相关性、聚类、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显示,具有显著正相关的元素主要为Bi、W、Cu、Ag、Au和As、Sb、Sn、Zn两组;Mo元素与Sn、Ag、Cu、Bi、W、Sb地素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而Pb元素与Cu、Mo、Au、W元素呈显著负相关性,Hg元素与其它元素相关性不明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R型聚类在类的距离为5的水平上,这些元素明显可分为3组:Hg、Cu、Pb、Zn、Sn、Mo、As、W;Ag、Au、Sb、Bi。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提取3个因子可以反映出12个元素变量64.42%的地球化学信息,F1的主要载荷因子组成为Sn、Ag、As、Zn、Sb, F2的主要载荷因子组成为Au、W、Bi、-Pb, F3的主要载荷因子组成为Hg。根据成矿元素随深度变化特征,结合前人构造叠加晕研究成果,推测该钻孔深部还存在盲矿体,为163矿脉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五龙金矿 SPSS分析 元素相关性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163矿脉
下载PDF
辽东猫岭矿集区金矿床地质特征、空间分布及找矿要素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晓涛 金秀英 +4 位作者 高倩 代显峰 张一 邱海成 陈军典 《黄金》 CAS 2023年第8期70-75,共6页
猫岭矿集区位于辽东半岛西部,已探明特大型金矿床1处,中型金矿床3处。前人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单个金矿床,很少从矿集区尺度探究金矿床地质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在综合研究猫岭矿集区32处金矿床(点)的基础上,按照热液成矿理论,金矿床成因... 猫岭矿集区位于辽东半岛西部,已探明特大型金矿床1处,中型金矿床3处。前人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单个金矿床,很少从矿集区尺度探究金矿床地质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在综合研究猫岭矿集区32处金矿床(点)的基础上,按照热液成矿理论,金矿床成因类型可划分为3种:(1)热液蚀变岩型,为主要类型,矿体主要赋存于辽河群上部碎屑岩变质沉积建造,金资源储量大;(2)热液蚀变-石英脉型,矿体主要赋存于辽河群与岩体接触带;(3)热液石英脉型,矿体主要赋存于中生代岩浆岩系统。猫岭矿集区金矿床在空间上呈近北西向分布,与辽河群盖县组空间展布一致,呈现出金成矿专属性。金矿床围绕中生代卧龙泉岩体分布,矿化类型在该岩体以西主要表现为金矿化,以东主要表现为铅锌矿化。猫岭矿集区是一个赋存于辽河群变质沉积建造、与中生代侵入岩相关的热液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岭矿集区 金矿床 地质特征 空间分布 辽东 找矿要素
下载PDF
辽东半岛金矿成矿作用与深部资源勘查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建民 赵国春 +10 位作者 徐刚 邱海成 李建锋 肖昌浩 沙德铭 刘福兴 毕广源 房兴 张家奇 郭祺 于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13-1635,共23页
辽东半岛地处华北克拉通东北部、胶—辽台隆北段,是我国东部重要的金矿资源产区之一。区内先后发现五龙、白云、猫岭等大中型金矿床,探明储量超过300 t。鉴于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处于相似的构造背景,辽东半岛金矿成矿及找矿潜力一直广受... 辽东半岛地处华北克拉通东北部、胶—辽台隆北段,是我国东部重要的金矿资源产区之一。区内先后发现五龙、白云、猫岭等大中型金矿床,探明储量超过300 t。鉴于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处于相似的构造背景,辽东半岛金矿成矿及找矿潜力一直广受关注,相关的地质研究及矿产勘查工作也持续进行。总体看,已有研究更多聚焦于金矿床本身的描述及矿床成因等方面的工作,但缺乏对区域成矿背景及成矿过程的全面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深部资源勘查工作的方向及部署。作者根据2016—2019年间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岩石显微构造变形和年代学等方面的分析,系统总结了辽东半岛金矿的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并就深部资源勘查方向提出了建议。研究表明:辽东半岛已发现金矿化分属于晚三叠世和早白垩世两期构造-岩浆成矿系统。宏观及微观上,构造对区内金矿的形成和分布均表现出明显的控制作用。两个时期的金矿都经历了早期的韧性变形和晚期的脆性变形,且金矿化都与晚期脆性构造环境下发育的超碎裂岩化及含矿热液蚀变作用有关。基于辽东半岛地壳结构、物质组成和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本文认为辽东半岛的深部资源勘查应重点集中在3个方向:营口—宽甸台拱的南、北边界断裂带及其伴随的北东、北西向断裂构造的复合部位;营口—宽甸台拱的东、西两侧北东向(新华夏系)边界断裂带及其伴随的低级别、低序次构造系统;关注在现有含矿构造带下部是否存在与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斑岩型金矿化(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成矿作用 构造变形对金矿的控制 成矿年代学 深部资源勘查 辽东半岛
下载PDF
辽宁五龙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研究及深部找矿预测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冬丽 申俊峰 +4 位作者 邱海成 杜佰松 李建平 聂潇 王业晗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8-915,共18页
辽宁五龙金矿位于营口-宽甸古隆起的南部,鸭绿江成矿带西北侧.该矿的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针对m2-3,m2-6和m4-2矿脉黄铁矿标型特征的系统研究表明:其黄铁矿的S/Fe为1.90~1.98,属亏硫型;在-454^-609m标高范围内ω(Fe)/ω(S+As)为0.888~0... 辽宁五龙金矿位于营口-宽甸古隆起的南部,鸭绿江成矿带西北侧.该矿的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针对m2-3,m2-6和m4-2矿脉黄铁矿标型特征的系统研究表明:其黄铁矿的S/Fe为1.90~1.98,属亏硫型;在-454^-609m标高范围内ω(Fe)/ω(S+As)为0.888~0.908,微量元素(As+Sb+Se+Te)组合、(Ag+Cu+Pb+Zn)组合和(Co+Ni+Ti+Cr)组合在-530 m标高以下具有首尾晕显著叠加同步增加的变化;成矿延伸指数(γ)变化为29.5%~64.5%,呈现波动式变化,且在-609 m标高出现明显折返趋势,表明-454^-609 m标高范围属于矿床的中上部位;此外,黄铁矿出现率平均为81.28%,垂向上呈"S"型波动,-609 m标高P导型出现率在80%以上,并有下延增大趋势,同样说明在-609 m标高下部仍具较好找矿潜力.矿石中微量元素Ag,Cu,As,Pb,Bi高值区相互叠加,在南部-609 m标高处见有两处高值叠加区向下尚未闭合,暗示有向下延伸的趋势.综合认为南部矿体向下找矿前景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标型特征 深部预测 五龙金矿
下载PDF
辽宁五龙地区中生代火成岩成因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德东 王玉往 +5 位作者 邱海成 李建平 张凤琴 杜佰松 解洪晶 张志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39-1463,共25页
辽宁五龙金矿是辽东地区大型岩浆热液型矿床之一,成矿作用主要与中生代火成岩有关,为了进一步理清五龙地区中生代火成岩成因,笔者等对五龙金矿区大量花岗斑岩脉、闪长岩脉、三股流岩体和其中的各类脉岩进行了单颗粒锆石LA-ICPMS U-Pb测... 辽宁五龙金矿是辽东地区大型岩浆热液型矿床之一,成矿作用主要与中生代火成岩有关,为了进一步理清五龙地区中生代火成岩成因,笔者等对五龙金矿区大量花岗斑岩脉、闪长岩脉、三股流岩体和其中的各类脉岩进行了单颗粒锆石LA-ICPMS U-Pb测年和岩石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五龙地区岩浆岩形成时代主要有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矿区内近南北向展布的花岗斑岩脉形成于晚侏罗世(154.3±0.9~155.6±1.1 Ma),指示矿区在晚侏罗世受到区域最大主应力方向为近南北向;三股流岩体成岩最新年龄(116.8±0.8~117.3±0.7 Ma)基本位于前人报道的年龄范围(111~129 Ma);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各类岩浆岩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具有相同源区特征,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俯冲伸展环境下的弧岩浆,并且具有壳幔混合及进一步演化特征;结合不同深度标高成矿元素丰度特征,指示闪长岩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并且越往深部成矿潜力越大,对该地区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年代学 岩石地球化学 岩浆作用 辽东五龙金矿 三股流岩体
下载PDF
辽宁五龙金矿床163号脉Au品位数据特征与找矿预测
6
作者 邱海成 李德东 +4 位作者 李建平 陈海涛 褚广勤 解丽强 张凤琴 《黄金》 CAS 2022年第11期19-24,30,共7页
针对五龙金矿床163号脉Au品位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Au品位数据明显呈现右偏态分布特征,对数据进行对数处理后基本呈现正态分布;163号脉Au品位随深度增加,呈现波浪状变化特征,结合地球物理深部解译及矿山深部钻探... 针对五龙金矿床163号脉Au品位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Au品位数据明显呈现右偏态分布特征,对数据进行对数处理后基本呈现正态分布;163号脉Au品位随深度增加,呈现波浪状变化特征,结合地球物理深部解译及矿山深部钻探工程验证,证实深部具有较大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3号脉 Au品位 数据统计分析 找矿预测 成矿潜力 五龙金矿床
下载PDF
EH4音频大地电磁方法在辽东五龙金矿控矿构造及成矿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俞炳 邱海成 +5 位作者 于昌明 曾庆栋 杜琴 叶杰 李建平 陈海涛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5期637-646,共10页
五龙金矿是辽东金矿集区最大的石英脉型金矿床,已累计探明金资源量大于80 t,作为一个开采多年的老矿山,当前面临着矿山资源储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亟需寻找深部隐伏资源。通过应用EH4音频大地电磁方法,在五龙金矿的东西两侧分别布设了100线... 五龙金矿是辽东金矿集区最大的石英脉型金矿床,已累计探明金资源量大于80 t,作为一个开采多年的老矿山,当前面临着矿山资源储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亟需寻找深部隐伏资源。通过应用EH4音频大地电磁方法,在五龙金矿的东西两侧分别布设了100线、1000线和1050线3条EH4测量线,采用标量TM模式对原始测量数据进行收集并复核,经计算机处理后绘制出EH4二维反演剖面图。在EH4二维反演剖面图上成功识别出了分别位于矿区东西两侧的100#断裂和鸡心沟断裂,其垂向延深均超过1000 m。经过地质观察和坑道钻孔工程揭露,断裂带地表和浅部均存在着明显的金矿化,表明这些断裂在五龙金矿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将EH4音频大地电磁方法应用于五龙金矿控矿构造及成矿预测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矿区东、西部和深部均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为矿区下一步地质找矿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4音频大地电磁方法 控矿构造 成矿预测 石英脉型金矿床 深部隐伏资源 五龙金矿 辽东金矿集区
下载PDF
四川省渠县人群贾第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尹光耀 谢红 +1 位作者 邱海成 汤明富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153-153,共1页
1989年5月采用碘液直接涂片法对渠县4个乡和1个镇进行了贾第虫感染的调查。 共检查2545人,发现有贾第虫包囊者144人,感染率为5.7%,各年龄组均有感染,年龄最小为半岁,最大66岁。以学龄儿童组(7-14岁)感染最高为11.2%(43/
关键词 贾第虫感染 贾第虫包囊 直接涂片法 年龄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