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邱燕军 吕定量 郭劝民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41-442,448,共3页
目的 探讨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组给予吉非替尼靶向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厄洛替尼靶向药物治疗,记录2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疗效、随访生存时间、治疗费用、不良反应(药物相关)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近期治... 目的 探讨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组给予吉非替尼靶向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厄洛替尼靶向药物治疗,记录2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疗效、随访生存时间、治疗费用、不良反应(药物相关)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37.50%)与对照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35.4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对比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经厄洛替尼、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在保障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基础上,有效减轻患者治疗经济压力,更有利于其积极接受并配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药物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和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邱燕军 张启瑜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58-260,共3页
急性胰腺炎是腹部外科较常见的疾病,目前仍是外科临床上的难题。至今已有数十种AP模型。本文对AP模型的各种制作方法以及进展作一综述,以便实验研究采用。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动物模型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并发症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邱燕军 吕定量 郭劝民 《浙江创伤外科》 2017年第4期695-696,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70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加以分析,分析其并发症影响相关因素,并对有意义数据行Logistic...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70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加以分析,分析其并发症影响相关因素,并对有意义数据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经分析发现,70例研究对象中,发生并发症者为39例,并发症率为55.71%。经单因素分析发现,穿刺针道长度和病灶大小及病灶周围存在肺大疱或肺气肿为气胸并发症影响因素,P<0.05;患者年龄、穿刺针道长度和病变大小及病变深度、病灶CT扫描增强程度为出血并发症影响因素,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气胸预测方程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62.4%;出血预测方程敏感度为67.4%、特异度为88.8%。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并发症发生受多种因素所影响,因此穿刺前可先进行评估以避免或减少对患者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经皮肺穿刺 影响因素 出血 气胸
下载PDF
胸部低剂量CT扫描胸部创伤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邱燕军 裴磊 《浙江创伤外科》 2017年第3期611-612,共2页
目的研究胸部低剂量CT扫描和常规剂量扫描在外伤检查结果上的差异。方法将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共120例胸部外伤患者资料展开研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剂量CT扫描,观察组接受低剂量的CT扫描... 目的研究胸部低剂量CT扫描和常规剂量扫描在外伤检查结果上的差异。方法将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共120例胸部外伤患者资料展开研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剂量CT扫描,观察组接受低剂量的CT扫描。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和病人的受辐射剂量。结果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的检查准确率基本相同;低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略差但是对诊断并无影响。但是常规剂量的辐射量高高于低剂量组。结论低剂量CT扫描针对胸部创伤性便便的检查和诊断中可满足临床诊断的各项要求,并且能十分明显的降低病人的辐射剂量,是较为理想的扫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低剂量CT扫描 胸部创伤
下载PDF
基于DSP+FPGA的高速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信号完整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邱燕军 申功勋 《测控技术》 CSCD 2007年第12期8-10,14,共4页
在分析各种破坏信号完整性的原因的基础上,结合一个基于DSP+FPGA结构的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阐述了实现信号完整性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信号完整性 DSP+FPGA 反射 串扰 地弹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和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78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周珉 徐铁峥 邱燕军 《中国肿瘤》 CAS 2008年第7期625-626,共2页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的作用。[方法]2000年7月~2005年7月期间78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住院病人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其中38例行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组),40例直接手术作为对照(直接手术组)。[结果]新辅...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的作用。[方法]2000年7月~2005年7月期间78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住院病人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其中38例行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组),40例直接手术作为对照(直接手术组)。[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总的有效率为72%。新辅助化疗组1、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4%、60%、34个月,直接手术组分别为87%、45%、31个月,两组间1年、3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延长Ⅲ期非小细胞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新辅助化疗 生存率
下载PDF
支气管或联合肺动脉成形在中央型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吕定量 郭劝民 邱燕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或肺动脉联合成形在中央型肺癌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37例中央型肺癌施行支气管或联合肺动脉成形肺叶切除术,支气管完全袖状切除32例,楔形袖状切除5例,肺动脉干袖状切除13例,肺动脉干侧壁切除4例。结果:本组无围手术... 目的:探讨支气管或肺动脉联合成形在中央型肺癌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37例中央型肺癌施行支气管或联合肺动脉成形肺叶切除术,支气管完全袖状切除32例,楔形袖状切除5例,肺动脉干袖状切除13例,肺动脉干侧壁切除4例。结果: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及吻合口瘘,术后早期肺不张5例,肺部感染3例,经支气管镜吸痰及抗感染治疗好转。心律失常4例,肺不全复张2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5%、41.6%、31.5%。结论:支气管或联合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央型肺癌,明显减少全肺切除和剖胸探查的比例,提高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成形 肺动脉成形
下载PDF
艾迪注射液联合GP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吕定量 郭劝民 邱燕军 《江西中医药》 2009年第10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艾迪注射液联合GP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毒性反应。方法: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艾迪注射液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艾迪注射液80 ml...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艾迪注射液联合GP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毒性反应。方法: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艾迪注射液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艾迪注射液80 ml+生理盐水4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0天。同时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天和第8天给药,顺铂60 mg/m2,第1天给药,21天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对照组单纯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CR+PR)为73.3%,对照组为36.7%;Kamorsky评分生活质量改善率治疗组为60.0%,对照组为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GP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艾迪注射液 GP化疗
下载PDF
合成树脂人工骨内固定在创伤不稳定胸壁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吕定量 徐铁铮 +1 位作者 郭劝民 邱燕军 《浙江创伤外科》 2010年第2期148-149,共2页
胸部创伤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因不稳定胸壁导致呼吸循环病理生理改变而引发呼吸与循环功能障碍。采用内固定器械进行手术内固定,急诊纠正连枷胸越来越倾向于操作简单和微创化操作。本院于2004年至2007年采用合成树脂人工骨经“听三... 胸部创伤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因不稳定胸壁导致呼吸循环病理生理改变而引发呼吸与循环功能障碍。采用内固定器械进行手术内固定,急诊纠正连枷胸越来越倾向于操作简单和微创化操作。本院于2004年至2007年采用合成树脂人工骨经“听三角”后外侧切口做内固定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所致的创伤性不稳定胸壁计17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树脂 胸部创伤 人工骨 临床应用 胸壁 骨内固定 循环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改变
下载PDF
电力网格平台上的分布式潮流两层计算架构
10
作者 高明 姚建国 +3 位作者 钟庆程 张剑 张文斌 邱燕军 《江苏电机工程》 2008年第2期54-5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网格平台的分布式潮流两层计算架构。高层架构是利用电力网格平台的支撑来实现的分布式潮流计算,称之为一级潮流调度;底层架构是利用电力网格平台的支撑来实现的潮流并行计算,称之为二级潮流调度。一级潮流调度和二...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网格平台的分布式潮流两层计算架构。高层架构是利用电力网格平台的支撑来实现的分布式潮流计算,称之为一级潮流调度;底层架构是利用电力网格平台的支撑来实现的潮流并行计算,称之为二级潮流调度。一级潮流调度和二级潮流调度通过统一的电力网格紧密结合在一起,将潮流并行计算融入到分布式潮流计算的框架中完成广域分布式潮流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网格 分布式潮流计算 潮流并行计算 两层架构
下载PDF
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邱燕军 苏杰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年第6期222-223,共2页
事业单位改革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大力促进社会公共服务与公益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国家人事部出台了一系列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 事业单位改革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大力促进社会公共服务与公益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国家人事部出台了一系列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当前正在全面推行的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就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所面临的困难,如何攻克岗位设置管理的难点,把握岗位设置的关键环节,找准问题的突破口,是全面落实岗位设置管理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人事制度 制度改革 岗位设置 岗位管理
下载PDF
可调负荷参与多级电网实时调控: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兰强 周宇晴 +3 位作者 邱燕军 刘永春 罗卫华 谈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148,共8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新型用电负荷的快速发展,源-荷双侧不确定性逐步增加,给电网调峰调频带来了更大挑战。因此,亟需将可调负荷纳入实时调度范畴,提升电网运行平衡和调节能力。首先,分析了将可调负荷作为自动发电控制对象的可行性。然后,...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新型用电负荷的快速发展,源-荷双侧不确定性逐步增加,给电网调峰调频带来了更大挑战。因此,亟需将可调负荷纳入实时调度范畴,提升电网运行平衡和调节能力。首先,分析了将可调负荷作为自动发电控制对象的可行性。然后,以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频为应用场景,提出了可调负荷参与多级电网实时调控的系统架构。通过构建安全接入区、应用多元负荷调控终端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多级调度对可调负荷实时感知和秒级控制,将负荷参与电网调节的响应速度由分钟级提升至秒级。通过西南电网源网荷储多级协同调控示范工程实践,验证了所提技术路线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最后,针对大规模可调负荷常态化参与电网实时调控,提出了研究方向和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负荷 电动汽车 多元负荷调控终端 频率控制 安全接入区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of an Infected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Model by Retrograde Pancreatic Duct Injection of Sodium Taurocholate and E. coli in Rats
13
作者 周蒙滔 张启瑜 +6 位作者 曾其强 邱燕军 刘纳新 朱椰凡 周铁丽 陈必成 王春友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8年第1期73-76,共4页
A stable and reliable infected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INP) model in rats was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and pathological development role of INP and explore the new therapeutic... A stable and reliable infected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INP) model in rats was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and pathological development role of INP and explore the new therapeutic methods for the diseases. Forty-six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The animals in group A received the injection of 5% sodium taurocholate into the pancreatic duct and those in group B underwent that of E. coli into the pancreatic duct. The rats in groups C, D and E were subjected to the injection of 5% sodium taurocholate in combination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E. coli (10^3, 10^4, 10^5/mE, respectively) into the pancreatic duct. The dose of injection was 0.1 mL/100 g and the velocity of injection was 0.2 mL/min in all the 5 groups. Eight h after the injection, the survival rate of animals was recorded and the surviving rats were killed to determine the serum content of amylase and perform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germ cultivation of the pancreatic tiss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model was induced by injection of 5% sodium taurocholate into the pancreatic duct. The positive rate of germ cultivation in group A was 12.5%. The 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model was not induced by injection of E. coli into the pancreatic duct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germ cultivation in group B was 0. The INP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groups C to E. The positive rate of germ cultivation was 60%, 100% and 100% and 8-h survival-rate 100%, 100% and 70% in groups C, D and E, respectively. It was concluded that a stable and reliable model of INP was established by injection of 5% sodium taurocholate in combination with 10^4/mL E. coli into the pancreatic duct with a dose of 0.1 mL/100 g and a velocity of 0.2 mL/min. The pathogenesis of INP might be that the hemorrhage and necrosis of pancreatic tissue induced by sodium taurocholate results in weakness of pancreatic tissue in fighting against the germs. Meanwhile, the necrotic pancreatic tissue provides a good proliferative environment for the ge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reatitis infected model rat sodium taurocholate E. coli
下载PDF
牛磺胆酸钠混合大肠杆菌逆行胰管注射法建立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模型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蒙滔 张启瑜 +4 位作者 邱燕军 刘纳新 朱椰凡 周铁丽 陈必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459-462,共4页
目的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模型,为深入研究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病变转归以及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动物模型载体.方法46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牛磺胆酸钠逆行胰管注射组、大肠杆菌逆行胰管注射组,牛磺胆... 目的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模型,为深入研究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病变转归以及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动物模型载体.方法46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牛磺胆酸钠逆行胰管注射组、大肠杆菌逆行胰管注射组,牛磺胆酸钠混合不同浓度大肠杆菌(浓度分别为103个/ml、104个/ml和105个/ml,混合液为实验即时配制)逆行胰管注射组,注射量为0.1 ml/100 g体重,注射速度为0.2 ml/min.观察8 h,记录生存率;存活者8 h后活杀,抽血测定血清淀粉酶,并取胰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和细菌培养.结果单纯牛磺胆酸钠逆行胰管注射能建立坏死性胰腺炎模型,其中胰腺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2.5%(1/8);单纯大肠杆菌逆行胰管注射不仅不能建立坏死性胰腺炎模型,而且胰腺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率为0(0/8);牛磺胆酸钠混合大肠杆菌逆行胰管注射能够建立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大肠杆菌浓度为103个/ml组、104个/ml组、105个/ml组胰腺组织细菌培养率分别为60%、100%、100%,而8 h存活率分别为100%、100%、70%.结论(1)大肠杆菌浓度为104个/ml和牛磺胆酸钠浓度为5%的混合液,按0.1 ml/100 g体重的量经胰管逆行注射(注射速度为0.2 ml/min)可建立稳定可靠的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模型.(2)该方法导致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发生的可能机制为:牛磺胆酸钠导致胰腺组织发生出血、坏死,并引起胰腺组织抵抗细菌定植能力下降;同时,坏死的胰腺组织给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此外,胰腺组织发生细菌感染与入侵的细菌量有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感染 模型 大鼠 牛磺胆酸钠 大肠杆菌
原文传递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吕定量 邱燕军 郭劝民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103-104,共2页
自发性气胸(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PSP)是胸外科常见病。保守治疗多以抽气、胸腔闭式引流为主,但复发率高,而常规开胸手术,创伤太大。近十几年来,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eoscopie surgery,VATS)治疗... 自发性气胸(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PSP)是胸外科常见病。保守治疗多以抽气、胸腔闭式引流为主,但复发率高,而常规开胸手术,创伤太大。近十几年来,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eoscopie surgery,VATS)治疗白发性气胸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已被广大的胸外科医生所接受。我院近年共对50例PSP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自发性气胸 手术治疗 surgery 胸腔闭式引流 常规开胸手术 外科常见病 白发性气胸
原文传递
血清感染因子与NT-proBNP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改变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定量 万海军 +2 位作者 邱水玮 于进江 邱燕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索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炎症因子与N末端脑钠肽(NT-proBNP)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3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手术前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 目的探索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炎症因子与N末端脑钠肽(NT-proBNP)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3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手术前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血清炎症因子和NT-proBNP指标水平,统计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集感染患者临床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鉴定。结果肺癌患者手术后PCT为(16.59±3.57)ng/ml,IL-6为(124.07±30.44)pg/ml,CRP为(467.13±43.66)mg/L,NT-proBNP为(265.38±26.13)pg/ml,均高于手术前PCT(1.32±0.08)ng/ml,IL-6(16.89±4.11)pg/ml,CRP(10.27±1.39)mg/L,NT-proBNP(67.18±12.47)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肺癌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其中11例肺部感染占73.33%。术后感染患者共检测出16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7株,革兰阴性菌9株。结论肺癌患者手术后血清感染因子和NT-proBNP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手术前各项指标水平,且肺癌患者手术后感染并发症及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血清感染因子和NT-proBNP可以为术前预测肺癌患者并发症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清感染因子 N末端脑钠肽 围手术期 改变
原文传递
脾动脉结扎脾修补、脾部分切除术在保脾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铁峥 周珉 +1 位作者 邱燕军 吴显清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0-301,共2页
近年来,对于脾脏损伤的外科治疗已形成共识,即在确保生命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脾脏,或最大限度地保留脾组织,以期保留脾功能。各种保脾术式纷纷开展。我院外科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行脾动脉结扎脾修补、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损... 近年来,对于脾脏损伤的外科治疗已形成共识,即在确保生命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脾脏,或最大限度地保留脾组织,以期保留脾功能。各种保脾术式纷纷开展。我院外科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行脾动脉结扎脾修补、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损伤39例,通过观察术后免疫球蛋白IgM和Tuftsin(促吞噬肽)等的变化,评价本术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部分切除术 脾动脉结扎 保脾治疗 脾修补 免疫球蛋白IgM TUFTSIN 外科治疗 保脾术式
原文传递
不同手术方式在肺癌手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吕定量 万海军 邱燕军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第11期1486-1488,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式在肺癌手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析,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病例选择从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于衢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肺癌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肺癌手术治疗,试验组患...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式在肺癌手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析,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病例选择从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于衢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肺癌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肺癌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清扫淋巴结总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的开胸时间、开胸出血量、切口长度、关胸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术中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的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术后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总数和阳性率与对照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总数和阳性率相当,两组淋巴结总数和淋巴结扫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3/49);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1%(10/4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5)。结论: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手术在治疗肺癌中疗效显著,术中及术后创伤均比较小,术后疼痛程度轻,且安全可靠,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肺癌手术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手术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继发感染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变加重的机制探讨
19
作者 周蒙滔 张启瑜 +5 位作者 刘纳新 邱燕军 朱椰凡 周铁丽 陈必成 王春友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继发感染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变加重的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平均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坏死性胰腺炎(ANP)组、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INP)组。8 h后抽血测定血清淀粉酶、α-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并取胰腺组织行光镜、电镜检查... 目的探讨继发感染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变加重的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平均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坏死性胰腺炎(ANP)组、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INP)组。8 h后抽血测定血清淀粉酶、α-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并取胰腺组织行光镜、电镜检查和细菌培养。结果(1)胰腺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率:对照组为0(0/8);ANP组为12.5%(1/8);INP组为100%(8/8)。(2)光镜检查结果:对照组未见出血、坏死改变;ANP组可见出血,偶可见点灶状坏死,中等量炎细胞浸润;INP组出血常见,多见片状的坏死,大量炎细胞浸润。(3)电镜检查结果:对照组未见异常改变;ANP组可见分泌颗粒增多,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INP组可见分泌颗粒明显增多,粗面内质网扩张明显。(4)对照组、无菌性胰腺坏死(SNP)组、INP组的血清淀粉酶、α-TNF、IL-1检测结果分别为[(1903.8±224.6)U/L,(19.03±5.09)pg/ml,(7.73±0.92)pg/l],[(9371.4±1451.8)U/L,(48.55±14.92)pg/ml,(20.36±4.90)pg/1],[(16980.0±2745.3)U/L,(131.40±39.17)pg/m1,(32.03±5.57)pg/1],其中INP组和SNP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升高(P<0.01),INP组比SNP组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1)继发感染可导致无菌性胰腺坏死病变明显加重;(2)以促炎细胞因子过度分泌为特征的全身炎症反应可能是继发细菌感染致无菌性胰腺坏死病变加重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继发感染 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