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公路项目水土保持评价及分区防治措施研究
1
作者 邱璐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为有效控制高速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预防水土流失危害,文章以龙胜—峒中口岸公路(上林至南宁段)项目为研究对象,探讨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首先,对项目的选线、工程建设方案、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取土场和弃渣场设置、施工方法与... 为有效控制高速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预防水土流失危害,文章以龙胜—峒中口岸公路(上林至南宁段)项目为研究对象,探讨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首先,对项目的选线、工程建设方案、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取土场和弃渣场设置、施工方法与工艺等进行水土保持评价;其次,科学地进行水土保持分区,确定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根据水土保持的10个分区,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实施水土保持分区防治措施后,大大减轻了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项目 水土保持评价 分区防治 防治措施
下载PDF
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2
作者 邱璐 《学周刊》 2024年第2期140-142,共3页
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要使学生充分掌握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就需要保持其思维活跃性。生活化教学方法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生活背景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将生活化教学用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益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 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要使学生充分掌握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就需要保持其思维活跃性。生活化教学方法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生活背景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将生活化教学用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益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论述了生活化教学的含义及其教学依据,同时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应用、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评价贯穿四个层面提出几点教学建议,希望为优化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促进学生高中政治课程综合素养形成提供教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生活化教学 应用策略
下载PDF
某混凝土联方网壳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
3
作者 许笑冰 邱璐 +2 位作者 宋红召 刘传平 林峰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进站的高速铁路列车如果发生脱轨事故,可撞击雨棚柱并导致雨棚结构连续倒塌。考虑该风险,进行郑州南站混凝土联方网壳雨棚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建立结构多尺度有限元模型,采用拆除构件法分析拆除柱后剩余结构动力行为。结果表明,原结构... 进站的高速铁路列车如果发生脱轨事故,可撞击雨棚柱并导致雨棚结构连续倒塌。考虑该风险,进行郑州南站混凝土联方网壳雨棚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建立结构多尺度有限元模型,采用拆除构件法分析拆除柱后剩余结构动力行为。结果表明,原结构拆除边柱、次边柱和中柱三种工况下,结构发生局部破坏,破坏面积分别为775、2074、547m^(2);但破坏没有蔓延,结构没有发生连续倒塌。为提高结构抗倒塌性能,针对拆除柱后剩余结构受力特点,修改原结构设计,修改后拆除边柱、次边柱和中柱工况下,结构的破坏面积分别是775、0、0m^(2),即拆除次边柱和中柱工况下雨棚结构没有发生局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方网壳结构 抗连续倒塌设计 非线性动力分析 拆除构件法 多尺度分析
下载PDF
胡世平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经验
4
作者 刘博文 李晓斌 +4 位作者 仪凡 马贵萍 李峰 邱璐 胡世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37-439,共3页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作为全球公共卫生威胁性疾病,失治误治常易引发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2]。目前本病尚无根治方法[3],中医药防治CHB成效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同时降低耐药性,减少复发[4,5]。胡世...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作为全球公共卫生威胁性疾病,失治误治常易引发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2]。目前本病尚无根治方法[3],中医药防治CHB成效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同时降低耐药性,减少复发[4,5]。胡世平教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广东省中医师承薪火工程指导老师,其致力于CHB的防治经验丰富,见解独到,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经验 治疗 中医药
下载PDF
九种蔷薇科植物叶片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与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邱璐 李晓勇 +5 位作者 刘鹏 范树国 谢美华 刘仁明 周林宗 王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4-349,共6页
以蔷薇科三个亚科九种植物的叶为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九种植物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和品种鉴定。叶中主要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核酸等物质。糖类物质的峰主要在1440~775cm-1之间,1440~1337cm-1为纤维素、... 以蔷薇科三个亚科九种植物的叶为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九种植物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和品种鉴定。叶中主要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核酸等物质。糖类物质的峰主要在1440~775cm-1之间,1440~1337cm-1为纤维素、木质素的振动峰,1000~775cm-1为核糖的伸缩振动。蛋白质的峰主要在1620~1235cm-1之间,1620cm-1为蛋白质酰胺Ⅰ带的CO伸缩振动,1523cm-1为蛋白质酰胺Ⅱ带N-H和C-N吸收峰。脂类物质的峰主要出现在2930~1380cm-1之间,2922cm-1为脂肪CH2的伸缩振动,1732cm-1是脂肪酸CO的伸缩振动。核酸的标志峰出现在1250~1000cm-1,1068cm-1是磷酸基团的对称伸缩振动,1246cm-1是磷酸基团的不对称伸缩振动。研究结果表明:FTIR光谱数据经平滑、标准化处理、二阶求导、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建立的聚类分析模型与传统分类结果相一致。杏、樱桃聚为一类(李亚科),翻白叶、月季、草莓聚为第二类(蔷薇亚科),火棘、苹果、枇杷、海棠聚为第三类(苹果亚科),亚科聚类正确率为100%,但属聚类的正确率仅为55.56%。利用该聚类模型进行物种鉴定正确率为100%。该项研究为植物的亲缘关系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蔷薇科 主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 亲缘关系 物种鉴定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HCA)
下载PDF
灯盏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邱璐 瞿礼嘉 +3 位作者 虞泓 罗春梅 韩翠丽 刘爱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144,共4页
对灯盏花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态特性、遗传学特征、生物化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灯盏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40cm。为阳生植物,日中性植物,对春化作用不敏感,其光合作用在晴天为“双峰”曲线。灯盏花为二... 对灯盏花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态特性、遗传学特征、生物化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灯盏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40cm。为阳生植物,日中性植物,对春化作用不敏感,其光合作用在晴天为“双峰”曲线。灯盏花为二倍体植物,有染色体18条,染色体组实际长度约为6.98μm。主要含有黄酮、吡喃酮、倍半萜、咖啡酸酯、酚酸类等50多种化合物,其活性成分主要为灯盏乙素。对灯盏花的14个居群进行了rDNA-ITS测序,结果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特征 生理生态特性 遗传学特征 生物化学特征 分子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云南省大姚县青石棉污染区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致瘤性猿猴病毒SV40的关联研究
7
作者 刘如爱 王播勇 +6 位作者 陈欣 普元倩 自加吉 梅雯 张也频 邱璐 熊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5-532,共8页
背景我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5%地表散布蓝色青石棉,是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的高发区。致瘤性猿猴病毒SV40(simian virus 40,SV40)是一种小型环状双链DNA多瘤病毒,可使人和动物多种组织类型的正... 背景我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5%地表散布蓝色青石棉,是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的高发区。致瘤性猿猴病毒SV40(simian virus 40,SV40)是一种小型环状双链DNA多瘤病毒,可使人和动物多种组织类型的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促进肿瘤生长。早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姚县青石棉污染区恶性间皮瘤发病率高出一般人群几十倍,该地区MPM的发生是否与致瘤性SV40相关尚未见报道。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致瘤性猿猴病毒SV40是否与云南省大姚县青石棉污染区MPM的发生相关。方法收集大理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楚雄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和大姚县人民医院胸外科2014年1月-2019年12月诊治的51例(其中40例有石棉暴露史)MPM患者的肿瘤组织和12例非MPM患者的胸膜组织(包括肺大疱、肺结核等疾病)。同时,体外培养人正常胸膜间皮细胞LP9、Met5A(SV40转化的间皮细胞)和MPM细胞系NCI-H28(上皮型)、NCI-H2052(肉瘤型)、NCI-H2452(双相混合型)。提取各组细胞和组织基因组DNA后,用3组低污染风险引物(SVINT、SVfor2和SVTA1)对SV40大T抗原(TAg)的基因片段分别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检测,用两种SV40 TAg相关抗体(PAb101和PAb416)分别进行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PM肿瘤组织和MPM细胞系中是否存在SV40 TAg蛋白表达。结果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均显示Met5A细胞系中SV40为阳性,含有SV40 TAg基因和蛋白质。而各种MPM细胞系NCI-H28、NCI-H2052和NCI-H2452中SV40均为阴性。在12例非MPM组织和51例MPM组织中,3组低污染风险引物的PCR反应均为阴性。在12例非MPM组织和51例MPM组织中,两种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均未检测出SV40 TAg。结论云南省青石棉污染区MPM的发生与SV40病毒感染的关系可能不密切,青石棉暴露可能才是导致MPM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膜间皮瘤 青石棉 猿猴病毒SV40 聚合酶链式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挖掘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相关枢纽基因及其通路
8
作者 王心萌 李淑芳 +3 位作者 李彬 周崇熙 余敏 邱璐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2-69,共8页
基于GEO数据挖掘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相关枢纽基因及其信号通路。从GEO数据库下载GSE51024数据集矩阵数据,应用R软件limma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应用ggplot 2和pheatmap包对差异基因进行可视化展示,应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DEGs进... 基于GEO数据挖掘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相关枢纽基因及其信号通路。从GEO数据库下载GSE51024数据集矩阵数据,应用R软件limma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应用ggplot 2和pheatmap包对差异基因进行可视化展示,应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DEGs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运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构建DEGs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出枢纽基因。通过GEPIA数据库对枢纽基因的表达进行验证,Kaplan-Meier法分析各枢纽基因的预后价值。获得了1259个DEGs,包括351个上调基因及908个下调基因。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DEGs主要参与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补体系统、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细胞周期、蛋白质消化和吸收、白细胞跨内皮迁移以及病毒蛋白与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细胞黏附分子。利用Cytoscape筛选出与MPM相关的10个枢纽基因,分别是KIF20A、DLGAP5、NCAPG、CCNB1、KIF23、KIF11、BUB1B、MAD2L1、CCNB2、TTK。枢纽基因高表达的MPM患者OS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的患者,表明这些基因的高表达患者预后不良。本研究获得的10个枢纽基因可能是MPM潜在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数据库 恶性胸膜间皮瘤 生物信息学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荆芥外用对寻常疣、扁平疣及跖疣的治疗作用初探 被引量:15
9
作者 邱璐 韩庄 +4 位作者 曹倩 侯艳霞 王洪志 李定超 蒋靖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初探荆芥外用对于寻常疣、扁平疣及跖疣的治疗作用,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并与液氮冷冻法进行比较。方法将入选的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受试者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荆芥浓缩剂局部外用治疗,对照组予液氮冷冻治疗,评价治... 目的初探荆芥外用对于寻常疣、扁平疣及跖疣的治疗作用,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并与液氮冷冻法进行比较。方法将入选的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受试者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荆芥浓缩剂局部外用治疗,对照组予液氮冷冻治疗,评价治疗4周后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主要疗效(靶疣体)寻常疣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40.00%,76.67%,清除率分别为3.33%,36.67%(P<0.05);扁平疣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0,73.33%(P<0.05),清除率分别为0,50.00%(P<0.05);跖疣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36.67%,60.00%(P>0.05),清除率分别为0%,20.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0,对照组6.67%(P<0.05)。结论荆芥外用对跖疣有效,且有效率和冷冻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清除率较冷冻法低;对于寻常疣亦有效,但有效率及清除率均不及冷冻法,对于扁平疣无效。与冷冻法相比,其安全性及愈合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外用 冷冻 寻常疣 扁平疣 跖疣
原文传递
基于可观性量测和梯度投影算法的谐波源定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邱璐 陈丽华 +2 位作者 臧天磊 符玲 何正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49-655,共7页
考虑量测配置的经济性和谐波源分布的稀疏性,提出一种基于可观性量测和梯度投影算法的谐波源定位方法。首先对电力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的可观性进行分析,使嫌疑谐波源区域的量测配置达到可观;在此基础上,以支路谐波电流为量测量、节点注入... 考虑量测配置的经济性和谐波源分布的稀疏性,提出一种基于可观性量测和梯度投影算法的谐波源定位方法。首先对电力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的可观性进行分析,使嫌疑谐波源区域的量测配置达到可观;在此基础上,以支路谐波电流为量测量、节点注入谐波电流为状态量,采用梯度投影法实现了量测方程欠定条件下的谐波源定位。在IEEE 123节点系统上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将提出的方法与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谐波源定位做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精确定位谐波源,且具有适应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源定位 可观性量测 支路谐波电流 梯度投影 最小二乘
原文传递
史密斯桉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邱璐 王波 +5 位作者 王志和 谢辉 康文玲 陈凯 周银燕 郑才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21,共4页
通过研究史密斯桉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成苗,发现以史密斯桉老茎断面萌发的新枝茎尖第1~7节作外植体,使用0.2%HgCl2消毒2~3min效果较好;2,4-D对史密斯桉愈伤组织的形成是必要的,使用1/2MS+2.4-D1.5mg·L^-1+KT1.5mg... 通过研究史密斯桉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成苗,发现以史密斯桉老茎断面萌发的新枝茎尖第1~7节作外植体,使用0.2%HgCl2消毒2~3min效果较好;2,4-D对史密斯桉愈伤组织的形成是必要的,使用1/2MS+2.4-D1.5mg·L^-1+KT1.5mg·L^-1或1/2MS+2,4-D1.5mg·L^-1+ZET1.5mg·L^-1能较好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使用1/2MS+6-BA2.0mg·L^-1+NAA0.2mg·L^-1培养基能较好诱导茎形成的愈伤组织分化成芽,进而成苗,诱导率虽低(仅为20%),但增殖系数较高(高达5~10);叶形成的愈伤组织不能分化成芽;NAA与细胞分裂素配比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芽优于IAA、IBA;6-BA诱导史密斯桉愈伤组织成苗效果最好,其最佳质量浓度为1.0~2.0mg·L^-1;0.5~2.0mg·L^-1的GA对史密斯桉苗的伸长有显著作用;20mg·L^-1的Vc或0.5%活性炭能明显减轻史密斯桉愈伤组织的褐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密斯桉 愈伤组织 不定芽 苗木
下载PDF
杜鹃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邱璐 梁晓华 +4 位作者 黄静 陈凯 周银燕 杨启国 郑才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17-1719,共3页
杜鹃组织培养以茎尖、带腋芽的幼茎、幼叶、花雷、种子等作外植体;以浓度0.1%HgCl2消毒5~8min,或浓度0.2%HgCl2消毒2~3min;以Read、Mccown、Anderson、1/4 MS、1/10MS、MS、改良MS、ER等为基本培养基;以ZT2.0~5.0 mg/L或2ip10~15 m... 杜鹃组织培养以茎尖、带腋芽的幼茎、幼叶、花雷、种子等作外植体;以浓度0.1%HgCl2消毒5~8min,或浓度0.2%HgCl2消毒2~3min;以Read、Mccown、Anderson、1/4 MS、1/10MS、MS、改良MS、ER等为基本培养基;以ZT2.0~5.0 mg/L或2ip10~15 mg/L或KT2.0~5.0mg/L,配合NAA或IAA 0.05~0.5 mg/L诱导不定芽及愈伤组织;以IBA或NAA为0.5~1.0 mg/L+活性炭0~0.3%诱导根形成;以浓度3%的蔗糖作碳源;以AC(活性炭)0.1%、PVP(聚乙烯吡咯烷酮)100 mg/L控制褐化;pH值为5.0~5.4;光照强度为1 500~2 500 lx,光照时间为16h/d,黑暗8h/d,培养温度(2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 组织培养 外植体 消毒剂 培养基 激素 外界条件
下载PDF
史密斯桉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邱璐 王波 +6 位作者 苏开美 谢辉 康文玲 黄静 杨启国 吕加燕 杨福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3-109,共7页
为了优化史密斯桉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系统,为史密斯桉的无性繁殖和转基因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建立无菌苗,研究不同品种、外植体部位、激素种类及其配比、不同质量浓度2,4-D与NAA对史密斯桉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激素种类及配比、基本培养... 为了优化史密斯桉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系统,为史密斯桉的无性繁殖和转基因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建立无菌苗,研究不同品种、外植体部位、激素种类及其配比、不同质量浓度2,4-D与NAA对史密斯桉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激素种类及配比、基本培养基种类、6-BA质量浓度、NAA质量浓度、不同转种周期对史密斯桉愈伤组织分化成芽的影响以及激素种类及其质量浓度对史密斯桉不定芽分化成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54 mol/L NaClO对史密斯桉种子消毒30~50 min建立的无菌苗效果较好;史密斯桉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在品种间有显著差异,品种9的愈伤形成率最高;不同外植体部位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子叶、真叶、下胚轴、来源于种子的幼茎、种子、老树幼茎、根;0.5~1.0 mg/L 2,4-D对史密斯桉愈伤组织的形成是必要的,1.0 mg/L 2,4-D+1.0 mg/L NAA组合对史密斯桉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愈伤形成率最高;NAA与6-BA的质量比为1∶1时,有利于史密斯桉愈伤组织的形成,质量比为1∶5时有利于茎段的快速生长,质量比为1∶10时有利于不定芽的形成;单独使用0.5~1.0mg/L 2,4-D或2,4-D与NAA组合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单独使用0.5 mg/L的NAA或IBA有利于史密斯桉根的形成,其中NAA的效果较好;在MS培养基中苗高、苗的长势及腋芽萌发成苗的能力均较其他培养基有显著优势;转种20 d的愈伤分化成芽率相对较高。说明史密斯桉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系统易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密斯桉 愈伤组织 不定芽 诱导 分化
下载PDF
化妆品SIRC细胞短时暴露法试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邱璐 李小林 +5 位作者 刘俊平 蒋静 熊炜 李健 中村 牧 山口 能宏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73-476,共4页
关键词 眼刺激试验 替代试验 SIRC细胞 STE 细胞生存率 Draize试验
下载PDF
维生素B_1、B_2、C及烟酸对热暴露果蝇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邱璐 郭俊生 +2 位作者 赵法 沈志雷 杨林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24-328,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B1 、B2 、C 及烟酸对机体的热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以果蝇为热暴露动物模型,以36 .5 ℃为热暴露温度,观察上述四种维生素的不同剂量干预下的果蝇的平均生存时间及热应激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目的:探讨维生素B1 、B2 、C 及烟酸对机体的热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以果蝇为热暴露动物模型,以36 .5 ℃为热暴露温度,观察上述四种维生素的不同剂量干预下的果蝇的平均生存时间及热应激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除烟酸外,其余维生素均有一种或几种干预的剂量能显著增加果蝇的热生存时间及HSP70 含量。结论:维生素B1 、B2 、C能显著增加果蝇生存时间,在有效剂量干预下果蝇的HSP70 含量也增加,提示它们对果蝇具有热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B_1 VB_2 VC 烟酸 热暴露 生存时间 热应激蛋白
下载PDF
青羊参遗传转化中组织培养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邱璐 王波 +6 位作者 范树国 罗春梅 李艳华 陈凯 周银燕 杨启国 杨福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07-1712,共6页
目的建立用于遗传转化的青羊参组织培养系统。方法以不同外植体部位、不同消毒剂、不同消毒时间建立无菌苗;以不同外植体部位、不同激素种类及配比、不同质量浓度的2,4-D与KT诱导青羊参愈伤组织形成、继代、分化;测定青羊参对标记基因... 目的建立用于遗传转化的青羊参组织培养系统。方法以不同外植体部位、不同消毒剂、不同消毒时间建立无菌苗;以不同外植体部位、不同激素种类及配比、不同质量浓度的2,4-D与KT诱导青羊参愈伤组织形成、继代、分化;测定青羊参对标记基因分解物庆大霉素(Gent.)的敏感性。结果以青羊参的种子及茎段做外植体,以10%次氯酸钠消毒种子20~30min,或以0.2%HgCl2消毒茎段3min建立无菌苗具有最好效果;青羊参的种子、根、茎、叶易于形成愈伤组织;2,4-D对青羊参愈伤组织的形成是必要的;青羊参对KT较为敏感,不论用KT诱导青羊参愈伤组织的形成,还是诱导胚芽或腋芽形成,均有较好效果;以MS为基本培养基,以2,4-D1.0mg/L+KT1.0mg/L为激素配比诱导青羊参愈伤组织的形成具有较好效果;以MS+2,4-D0.5mg/L+KT0.5mg/L继代愈伤组织具有较好效果;以MS+KT0.5mg/L+NAA0.1mg/L诱导种子的胚芽或茎段的腋芽萌发具有较好效果;青羊参的愈伤组织不论来源于种子,还是来源于根、茎、叶,不论使用激素6-BA,还是使用KT、ZT、2ip均未观察到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不定芽;100μg/mL的庆大霉素是青羊参转基因植株筛选的最佳压力。结论通过基因枪介导转基因时,选择种子或茎段在MS+2,4-D1.0mg/L+KT1.0mg/L培养基上萌动14d,形成愈伤但未形成芽的材料作为基因枪轰击材料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羊参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不定芽 遗传转化 选择压力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化菊花组织培养条件 被引量:7
17
作者 邱璐 范树国 +6 位作者 文正山 杨海艳 邹银燕 黄静 郑才智 胡明建 杨启国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4,共3页
通过菊花无菌苗体系建立、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不定根诱导试验,发现用0.2%HgCl2对叶片、茎尖消毒3~4min建立无菌苗体系较好;2,4-D0.5mg/L、6-BA0.5mg/L对愈伤组织的诱导较好;生长素NAA0.1mg/L、IBA0.1mg/L、2,4... 通过菊花无菌苗体系建立、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不定根诱导试验,发现用0.2%HgCl2对叶片、茎尖消毒3~4min建立无菌苗体系较好;2,4-D0.5mg/L、6-BA0.5mg/L对愈伤组织的诱导较好;生长素NAA0.1mg/L、IBA0.1mg/L、2,4-D0.1mg/L和细胞分裂素6-BA1.0mg/L、ZET1.0mg/L、2-ip1.0mg/L对不定芽分化形成均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组织培养 正交试验 激素
下载PDF
露水草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邱璐 罗春梅 +5 位作者 王波 李艳华 萧凤回 郑才智 黄静 周银燕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8-162,共5页
以露水草的种子为外植体,以10%次氯酸钠为消毒剂,以20-30 min为消毒时间建立无菌苗具有最好效果;MS培养基较适合露水草愈伤组织的形成和芽的分化;以MS+6-BA 1.0 mg/L+NAA 1.0 mg/L的激素组合诱导露水草的种子和茎形成愈伤组织,并分化... 以露水草的种子为外植体,以10%次氯酸钠为消毒剂,以20-30 min为消毒时间建立无菌苗具有最好效果;MS培养基较适合露水草愈伤组织的形成和芽的分化;以MS+6-BA 1.0 mg/L+NAA 1.0 mg/L的激素组合诱导露水草的种子和茎形成愈伤组织,并分化成芽具有较好效果,露水草的根、叶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较差;露水草的种子、茎段易于诱导形成不定芽;KT、6-BA对露水草不定芽的形成是必要的,其效果明显优于ZT和2-ip,以MS+KT1.0 mg/L+NAA0.1 mg/L或MS+6-BA1.0 mg/L+NAA 0.1 mg/L的激素组合诱导露水草的种子、茎段形成不定芽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水草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不定芽
下载PDF
泛酸钙、吡哆醛、叶酸及生物素对热暴露果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邱璐 郭俊生 +2 位作者 赵法 沈志雷 杨林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 :观察泛酸钙、吡哆醛、叶酸及生物素四种维生素对热暴露环境下果蝇的平均生存时间的影响 ,探索其对果蝇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果蝇为热暴露动物模型 ,36 .5℃为热暴露温度 ,观察高、中、低剂量上述维生素干预下的果蝇的平... 目的 :观察泛酸钙、吡哆醛、叶酸及生物素四种维生素对热暴露环境下果蝇的平均生存时间的影响 ,探索其对果蝇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果蝇为热暴露动物模型 ,36 .5℃为热暴露温度 ,观察高、中、低剂量上述维生素干预下的果蝇的平均生存时间。同时进行SDS -PAGE电泳测定相应的热应激蛋白 (HSP70 )含量。结果 :除吡哆醛外 ,其余的维生素均有一种或几种剂量能显著延长热暴露果蝇的平均生存时间和HSP70的含量。结论 :能显著延长果蝇热环境生存时间的维生素可使果蝇的HSP70水平显著升高 ,反之 ,HSP70的增加亦不显著 ,提示前者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它们诱导HSP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酸钙 吡哆醛 叶酸 生物素 热暴露 保护作用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贯叶连翘组织培养条件 被引量:5
20
作者 邱璐 子桂才 +5 位作者 范树国 杨海艳 邹银燕 郑才智 吕加燕 杨启国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42,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贯叶连翘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外植体3因素进行优选研究。结果表明,贯叶连翘易于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叶片易于分化形成不定芽,不定芽易于形成根。影响贯叶连翘愈伤组织诱导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生长素、...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贯叶连翘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外植体3因素进行优选研究。结果表明,贯叶连翘易于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叶片易于分化形成不定芽,不定芽易于形成根。影响贯叶连翘愈伤组织诱导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外植体,贯叶连翘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组合是贯叶连翘叶片,生长素0.5mg/L 2,4-D,细胞分裂素0.5 mg/L 6-BA。影响贯叶连翘愈伤组织诱导形成不定芽的主要因素是生长素,最优选择是0.01 mg/L 2,4-D和0.01 mg/L IAA;细胞分裂素采用0.01 mg/L 6-BA、ZET、KT、2-ip以及愈伤组织来源采用根、茎、叶、芽,差异不明显。贯叶连翘叶片诱导形成不定芽过程中生长素最优选择是0.01 mg/L IBA,细胞分裂素采用6-BA、ZET、KT、2-ip差异不明显。1.0 mg/L生长素与0.1 mg/L细胞分裂素均能诱导贯叶连翘根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叶连翘 正交试验 愈伤组织 组织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