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6)A调控非编码RNA在生殖泌尿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张晖 尚禹行 +3 位作者 吕巧怡 王荟 赵杨静 邵启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11-215,共5页
近年来,生殖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上升,临床上迫切需要新的生物学标志物以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目前N-甲基腺苷(m^(6)A)修饰受到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它能够加快mRNA在细胞中的运转和出核速度。许多生殖泌尿... 近年来,生殖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上升,临床上迫切需要新的生物学标志物以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目前N-甲基腺苷(m^(6)A)修饰受到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它能够加快mRNA在细胞中的运转和出核速度。许多生殖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都受m^(6)A的修饰调控。m^(6)A修饰不仅作用于RNA,也调控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该文就m^(6)A修饰调控ncRNA作用以及在生殖泌尿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腺苷 非编码RNA 肿瘤发生机制 癌症诊断
下载PDF
PD-1/PD-L1信号调节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殷淑瑛 吕巧怡 +1 位作者 王荟 邵启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526-529,共4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滑膜炎导致的软骨、骨、关节的破坏和重塑导致畸形为特征。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表达于各种活化的免疫细胞表面,参与调控...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滑膜炎导致的软骨、骨、关节的破坏和重塑导致畸形为特征。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表达于各种活化的免疫细胞表面,参与调控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存活和免疫应答的转归,介导机体免疫耐受和免疫稳态的维持等生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PD-1/PD-L1信号参与了RA的病程进展,因此,深入探讨该信号途径对RA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文从PD-1表达及PD-1/PD-L1对T、B细胞的功能调节角度阐述了PD-1/PD-L1信号在RA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检测技术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细胞 滤泡辅助T细胞 外周辅助T细胞
下载PDF
大鼠DCs单抗和雷公藤多甙对大鼠同种异体心肺联合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邵启祥 尹岚 +4 位作者 许化溪 李良菊 刘恭植 曹友清 陈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56-359,共4页
采用改良的大鼠同种异体心肺联合移植手术,研究了大鼠树突状细胞(DCs)单克隆抗体单独和联合雷公藤多甙片对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并与生理盐水对照组、雷公藤多甙片(TⅡ)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大鼠DCs单抗单独和联合TⅡ两... 采用改良的大鼠同种异体心肺联合移植手术,研究了大鼠树突状细胞(DCs)单克隆抗体单独和联合雷公藤多甙片对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并与生理盐水对照组、雷公藤多甙片(TⅡ)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大鼠DCs单抗单独和联合TⅡ两治疗组间无明显区别,但两组大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明显长于生理盐水组和TⅡ组(P<001);而且病理切片显示以慢性排斥反应改变为主。而生理盐水对照组和TⅡ组皆表现为急性排斥反应。提示DC单抗在治疗移植排斥反应中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s单克隆抗体 雷公藤多甙 排斥反应 心肺移植
下载PDF
大鼠DC单抗应用于移植排斥反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邵启祥 许化溪 +4 位作者 刘恭植 李良菊 严俊 潘志超 傅翠梅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65-167,共3页
应用WZD_(1-5)细胞株分泌的抗大鼠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作微量细胞毒性试验,考察其对大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的特异性杀伤作用;并采用WZD_1单克隆抗体连续给大鼠体内注射,然后作用同种异体... 应用WZD_(1-5)细胞株分泌的抗大鼠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作微量细胞毒性试验,考察其对大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的特异性杀伤作用;并采用WZD_1单克隆抗体连续给大鼠体内注射,然后作用同种异体皮肤移植后观察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结果表明WZD_(1-5)单抗对大鼠DC呈现较高的特异性杀伤活性,杀伤率在69.3%~75.3%,WZD_1单抗能有效地延长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平均存活时间为16.6d(对照组平均为4.6d.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单克隆抗体 移植排斥
下载PDF
DC单抗调节供、受体大鼠免疫功能和抑制排斥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邵启祥 尹岚 +4 位作者 王胜军 许化溪 刘恭植 曹友清 沈关心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67-470,共4页
目的 :研究体内应用大鼠DC单抗WZD3对大鼠免疫状态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应用DC单抗同时处理供、受体 ,进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 ,研究单抗诱导供、受体间双向移植耐受可能机理 ,为联合应用单抗和耐受性DC诱导移植免疫耐受奠定基础。方法 :用... 目的 :研究体内应用大鼠DC单抗WZD3对大鼠免疫状态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应用DC单抗同时处理供、受体 ,进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 ,研究单抗诱导供、受体间双向移植耐受可能机理 ,为联合应用单抗和耐受性DC诱导移植免疫耐受奠定基础。方法 :用不同剂量WZD3处理SD(受体 )和Wistar(供体 )大鼠 ,两周后观察单向、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结果和经ConA或LPS刺激脾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水平变化。选择合适WZD3剂量同时对供、受体大鼠体内注射 ,进行异体异位心肺联合移植 ,术后观察移植器官存活时间和器官排斥终点时受体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高剂量 (8mg kg体重 )WZD3对大鼠单向、双向MLC以及脾细胞产生IL 2和TNF有明显抑制作用 ,且能明显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 ;中剂量 (4mg kg体重 )和低剂量 (2mg kg体重 )WZD3对上述指标有轻度或无抑制作用。结论 :采用高剂量WZD3能下调大鼠免疫功能 ;同时处理供、受体大鼠 ,能诱导供、受体间双向免疫耐受 ,明显延长移植器官存活时间 ,其机制可能与清除DC、下调Th1细胞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单抗 免疫功能 移植排斥反应
下载PDF
Adr型HBV全基因转基因小鼠DC和T细胞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邵启祥 王文红 +4 位作者 许化溪 傅翠梅 李良菊 沈关心 刘恭植 《镇江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217-218,共2页
目的方法 :通过对分离Adr型HBV全基因转基因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并研究其对ConA ,HBeAg ,ConA +HBeAg刺激的应答能力。结果 :发现HBV转基因小鼠对ConA的应答基本正常 ,但对HBeAg ,ConA +HBeAg的应答明显低于对照组 ,说明HB... 目的方法 :通过对分离Adr型HBV全基因转基因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并研究其对ConA ,HBeAg ,ConA +HBeAg刺激的应答能力。结果 :发现HBV转基因小鼠对ConA的应答基本正常 ,但对HBeAg ,ConA +HBeAg的应答明显低于对照组 ,说明HBV转基因小鼠DC和T细胞对HBV存在特异性的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转基因小鼠 HBEAG DCT细胞 免疫耐受
下载PDF
小鼠树突状细胞过继转移免疫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邵启祥 沈关心 +4 位作者 李良菊 张智红 许化溪 臧磊 刘恭植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96-897,共2页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 (DCs)在过继免疫中的作用 ,以及递呈不同性质抗原的特点 ,为应用DCs诱导免疫耐受或治疗肿瘤奠定基础。方法 分别用绵羊红细胞 (SRBC)和人白蛋白单次免疫和再次免疫小鼠 ,分离脾DCs和腹腔巨噬细胞 (MΦ) ,并分别...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 (DCs)在过继免疫中的作用 ,以及递呈不同性质抗原的特点 ,为应用DCs诱导免疫耐受或治疗肿瘤奠定基础。方法 分别用绵羊红细胞 (SRBC)和人白蛋白单次免疫和再次免疫小鼠 ,分离脾DCs和腹腔巨噬细胞 (MΦ) ,并分别转移至各组小鼠体内 ,检测抗SRBC和抗人白蛋白抗体效价。结果 实验组中不论是DCs组 ,还是MΦ 组产生的抗体效价均较高于对照组。过继转移白蛋白时 ,DCs组产生抗体水平较MΦ 组低 ;过继转移SRBC时 ,DCs组产生的抗体水平较MΦ 组稍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而血清中的抗体水平与抗体形成细胞 (AFC)水平发生分离。结论 DCs既能处理递呈可溶性抗原 ,又具有较强的处理 ,递呈颗粒性抗原通过过继转移给受体 ,使受体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过继免疫 动物实验 肿瘤免疫
下载PDF
LAF在体外对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邵启祥 严俊 +1 位作者 夏圣 刘恭植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30-231,共2页
脂质血管生长因子(LipidAngiogenicFactor,LAF)是由大网膜中提取的一种具有促血管生长的脂溶性因子,将该物质与小鼠脾细胞和ConA或LPS共育,观察该物质对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并与脂肪提取... 脂质血管生长因子(LipidAngiogenicFactor,LAF)是由大网膜中提取的一种具有促血管生长的脂溶性因子,将该物质与小鼠脾细胞和ConA或LPS共育,观察该物质对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并与脂肪提取物和乳化剂作对照,结果表明LAF具有抑制淋巴细胞产生IL-2、IFN和TNF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F 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大网膜 脂质血管因子
下载PDF
黄芪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邵启祥 徐芬红 +1 位作者 夏圣 刘恭植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261-261,264,共2页
中药黄芪常作为免疫调节剂应用于肿瘤等疾病的辅助治疗。本文采用黄芪小鼠体内外试验,研究了黄芪对ConA、LPS活化淋巴细胞的增殖调节、循环免疫复合物清除和IL-2的诱生和抗体产生的调节。结果表明体内注射黄芪能增强ConA刺激的T淋巴细... 中药黄芪常作为免疫调节剂应用于肿瘤等疾病的辅助治疗。本文采用黄芪小鼠体内外试验,研究了黄芪对ConA、LPS活化淋巴细胞的增殖调节、循环免疫复合物清除和IL-2的诱生和抗体产生的调节。结果表明体内注射黄芪能增强ConA刺激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和IL-2的诱生,亦能加强CIC的清除,增强抗体的产生,但对LPS刺激引起的B细胞增殖无明显促进作用。体外试验表明低剂量黄芪(5%)能增强ConA刺激引起的T细胞增殖和IL-2产生,中等剂量(10%)和高剂量(20%)黄芪反而抑制ConA刺激引起的T细胞增殖和IL-2的产生,对LPS刺激引起的B细胞增殖作用三个剂量的黄芪均无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2 免疫学 药理学
下载PDF
大鼠同种异位心肺联合移植术的改进 被引量:4
10
作者 邵启祥 尹岚 +2 位作者 许化溪 刘恭植 李景文 《镇江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267-268,共2页
在原陈忠华大鼠心肺联合移植手术基础上,改为保留整个左肺叶;将心肺灌注液改为St.Thomas液,并将保存液的温度改为0℃冰浴,结果移植心在心脏复苏时能迅速有效地起博,瞬时复苏成功率为100%,近期成功率为95%(19... 在原陈忠华大鼠心肺联合移植手术基础上,改为保留整个左肺叶;将心肺灌注液改为St.Thomas液,并将保存液的温度改为0℃冰浴,结果移植心在心脏复苏时能迅速有效地起博,瞬时复苏成功率为100%,近期成功率为95%(19/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联合移植 模型 同种异位移植
下载PDF
胸腺抑肽对大鼠异基因心肺联合移植的影响
11
作者 邵启祥 许化溪 +3 位作者 金以丰 尹岚 陈淼 刘恭植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0-210,共1页
胸腺抑肽是从牛胸腺中提取的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多肽,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免疫抑制机理及应用于临床治疗移植排斥反应的可能性,我们采用了大鼠心肺联合移植术,研究了其抗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和可能机理,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胸腺抑肽是从牛胸腺中提取的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多肽,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免疫抑制机理及应用于临床治疗移植排斥反应的可能性,我们采用了大鼠心肺联合移植术,研究了其抗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和可能机理,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药物和试剂胸腺抑肽2.6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联合移植 异基因 胸腺抑肽 排斥反应
下载PDF
大网膜脂质血管生长因子对几种细胞增殖的影响
12
作者 邵启祥 严俊 +3 位作者 夏圣 刘恭植 端礼荣 万美玲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4-14,54,共2页
大网膜是人和其它动物腹腔中功能十分复杂的组织,许多外科界学者认为大网膜除了具有消除炎症外,还有促进血管生长作用,因此在外科学中广泛应用,如用于脑缺血的治疗。最近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其具有促进神经细胞生长作用,用于神经损... 大网膜是人和其它动物腹腔中功能十分复杂的组织,许多外科界学者认为大网膜除了具有消除炎症外,还有促进血管生长作用,因此在外科学中广泛应用,如用于脑缺血的治疗。最近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其具有促进神经细胞生长作用,用于神经损伤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网膜 LAF 细胞增殖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的基础研究进展
13
作者 邵启祥 沈关心 《镇江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154-156,共3页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生物学 抗原递呈功能
下载PDF
CD8^+的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
14
作者 邵启祥 林郁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CAS 2000年第5期293-295,共3页
CD8 +的树突状细胞是树突状细胞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 ,可能主要来源于胸腺前体细胞 ,其主要特点是高度表达CD8分子和一些T细胞的表面标记 ,在功能上主要表现为对CD4 +T细胞的活化的同时 ,又介导其凋亡 ;而对CD8+T细胞的作用是通过抑制内... CD8 +的树突状细胞是树突状细胞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 ,可能主要来源于胸腺前体细胞 ,其主要特点是高度表达CD8分子和一些T细胞的表面标记 ,在功能上主要表现为对CD4 +T细胞的活化的同时 ,又介导其凋亡 ;而对CD8+T细胞的作用是通过抑制内源性IL 2的产生从而抑制其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CD8分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两种不同心脏移植手术的对比研究
15
作者 邵启祥 尹岚 +2 位作者 王文红 许化溪 李景文 《镇江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42-143,共2页
采用单纯主动脉吻合于腹主动脉的心肺联合移植手术和双血管即主动脉和肺动脉分别吻合于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心脏移植手术,从手术后12h成活率,术后12~72h成活率以及术后病理改变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在作心脏移植排... 采用单纯主动脉吻合于腹主动脉的心肺联合移植手术和双血管即主动脉和肺动脉分别吻合于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心脏移植手术,从手术后12h成活率,术后12~72h成活率以及术后病理改变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在作心脏移植排斥反应模型时应用双血管吻合的心脏移植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术 吻合术 主动脉 腹主动脉 肺功能
下载PDF
B_7分子在肿瘤免疫应答中作用的研究
16
作者 邵启祥 许化溪 +1 位作者 严俊 马宝骊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387-388,共2页
将用B7基因转化的和未转化的人乳腺癌细胞B7-MDA453和MDA453经丝裂霉素处理后,给大鼠尾静脉注射1×107细胞连续3天.3天后取大鼠脾脏细胞在外体进行CTL细胞毒试验、MLC和ConA刺激的脾细胞增殖试验。结果证明.经B7-MDA453处理的... 将用B7基因转化的和未转化的人乳腺癌细胞B7-MDA453和MDA453经丝裂霉素处理后,给大鼠尾静脉注射1×107细胞连续3天.3天后取大鼠脾脏细胞在外体进行CTL细胞毒试验、MLC和ConA刺激的脾细胞增殖试验。结果证明.经B7-MDA453处理的大鼠所引发的CTL细胞毒作用、MLC和ConA刺激的脾细胞增植试验明显较MDA453处理组高,说B7分子在肿瘤免疫应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分子 肿瘤 免疫应答 肿瘤细胞
下载PDF
氧氟沙星滴耳液的药效学研究
17
作者 邵启祥 许化溪 +2 位作者 李卫党 陈庆才 刘恭植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215-216,共2页
通过对氧氟沙星滴耳液和氯霉素滴耳液体内外药效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氧氟沙星滴耳液在体外抗菌效果明显优于氯霉素滴耳液,其各菌的MIC(除白色葡萄球菌外)均较氯霉素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动物模型治疗结果为:氧氟沙星滴耳液略优... 通过对氧氟沙星滴耳液和氯霉素滴耳液体内外药效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氧氟沙星滴耳液在体外抗菌效果明显优于氯霉素滴耳液,其各菌的MIC(除白色葡萄球菌外)均较氯霉素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动物模型治疗结果为:氧氟沙星滴耳液略优于氯霉素滴耳液,但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滴耳液 药理学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4
18
作者 焦志军 尤海燕 +3 位作者 陈蕾 汪毅 阴晴 邵启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36-938,943,共4页
目的:研究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外周血中的比例改变,并探讨其在疾病进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活动期及稳定期RA患者,采用细胞内染色的流式细胞术及定量PCR的方法,分别在蛋白质和 mRNA水平检测FoxP3表达,并... 目的:研究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外周血中的比例改变,并探讨其在疾病进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活动期及稳定期RA患者,采用细胞内染色的流式细胞术及定量PCR的方法,分别在蛋白质和 mRNA水平检测FoxP3表达,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RA患者CD4和CD25双阳性细胞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而活动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和CD4+CD25+FoxP3+细胞明显低于稳定期和对照组(P<0.05)。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相一致。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时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明显减少,这群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调节性T细胞 FOXP3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T-bet、GATA3及相关因子的表达与胃癌及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邱谷风 王锁英 +10 位作者 王胜军 马洁 毛朝明 朱蓓 杨敏 许小朋 陈建国 胡正军 邵启祥 黄新祥 许化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98-802,共5页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Th1和Th2两类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与转录因子T-bet和GATA3表达的相关性,从细胞因子与转录因子角度考证胃癌患者Th1/Th2细胞分化趋势,探讨p53与T-bet的相关性,了解T-bet与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Th1和Th2两类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与转录因子T-bet和GATA3表达的相关性,从细胞因子与转录因子角度考证胃癌患者Th1/Th2细胞分化趋势,探讨p53与T-bet的相关性,了解T-bet与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55例胃癌患者及45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bet、GATA3转录因子和IFN-γ、IL-4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53的表达状况。结果:55例胃癌患者T-bet、GATA3、IFN-γ、IL-4的表达率依次为51%(28/55)、78%(43/55)、27%(15/55)、69%(38/55)。定量PCR结果显示,病人组的T-bet和IFN-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GATA3和IL-4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bet与IFN-γ在病人体内的mRNA表达存在正相关性(P<0.01),正常人则没有。GATA3与IL-4的表达在两组中均呈明显正相关(P<0.01和P<0.05),且在p53阳性的患者中,T-bet的表达率较低,而GATA3的表达率较高。结论:胃癌患者有明显Th2漂移现象,且p53的表达与T-bet的表达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H1/TH2 细胞因子 转录因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表达FoxP3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被引量:24
20
作者 焦志军 尤海燕 +3 位作者 陈蕾 汪毅 王文红 邵启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FoxP3在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内的表达特性。方法取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固定/透膜处理进行细胞内染色,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细胞内FoxP3。以抗人CD3/CD28诱导T细胞活化,再用定量PCR及FCM术...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FoxP3在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内的表达特性。方法取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固定/透膜处理进行细胞内染色,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细胞内FoxP3。以抗人CD3/CD28诱导T细胞活化,再用定量PCR及FCM术分别检测FoxP3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FoxP3主要表达于CD4+T细胞,尤其是CD25高表达的CD4+T细胞,达97%左右;中等程度表达CD25的细胞中也含有少量FoxP3阳性细胞。T细胞活化后,表达FoxP3的CD4+CD25+T细胞比例显著增高,FCM检测结果与定量PCR结果一致。结论FoxP3不仅参与维持Treg细胞的功能,也与T细胞的活化有关。FCM检测细胞核内表达的FoxP3分子为研究Treg细胞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P3 调节性T细胞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