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体育课程能力目标审视——基于学科与学理的多维考辨
1
作者 邵天逸 李启迪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基于辩证分析立场,从历程、价值、问题角度切入审视我国体育课程能力目标,旨在明晰其学科价值、澄清内在问题并提出推进策略。研究认为:(1)体育课程能力目标的演进主要体现为能力目标的单一指向、能力目标的拓展与相对固化、能力目标的... 基于辩证分析立场,从历程、价值、问题角度切入审视我国体育课程能力目标,旨在明晰其学科价值、澄清内在问题并提出推进策略。研究认为:(1)体育课程能力目标的演进主要体现为能力目标的单一指向、能力目标的拓展与相对固化、能力目标的调整与多元化3个阶段特质;(2)体育课程能力目标价值主要包括彰显体育课程特性、反映能力教育诉求以及与学科核心素养互为呼应;(3)体育课程能力目标的内在问题主要呈现为概念表述模糊、理论定位漂移以及实践方案缺失;(4)新时代体育课程能力目标的优化,应注重规范体育课程能力目标的概念表述、明晰体育课程能力目标的关联向度、完善体育课程能力目标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程 能力目标 学科价值
下载PDF
“全面发展”视域下学校体育理念的要旨论绎、问题审思与时代推进 被引量:5
2
作者 邵天逸 栗家玉 李启迪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91,共10页
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与逻辑思辨方法,从五育并举、身心协同、身体素质发展三维视角切入分析与反思“全面发展”视域下学校体育理念的意涵、价值与问题。研究认为:(1)基于“五育并举”参照的体育定位审视,不仅有助于明晰体育在“五育... 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与逻辑思辨方法,从五育并举、身心协同、身体素质发展三维视角切入分析与反思“全面发展”视域下学校体育理念的意涵、价值与问题。研究认为:(1)基于“五育并举”参照的体育定位审视,不仅有助于明晰体育在“五育”体系下的功能定位,同时也为揭示学校体育助力“五育并举”的内生问题提供借鉴;(2)“身心协同发展”不仅作为学校体育基本观念持续影响大众认知,也在实践推展过程中与体育育人追求互为渗透形成融合共进关系,但也因身心发展步调不一而催生体育教学实践困境;(3)“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引入学校体育主要基于“身体素质”与增强体质的对应关系及课余运动训练与专业运动训练的一致追求,但由于存在教育学、训练学与社会学对接困境,身体素质全面发展逐步暴露趋于理想化及难以落位问题;(4)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贯彻“全面发展”理念需要理清学校体育育人向度及与诸育的融合限度、积极推进学校体育身心维度目标的协同并进与重新审视与合理定位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发展 学校体育 五育并举 身心协同 身体素质
下载PDF
体质教育思想脉络梳理、问题廓清与价值确认 被引量:2
3
作者 邵天逸 王倩 +1 位作者 吴勉 谭乔尹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3,共7页
体质教育思想是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对学校体育理论研究、学科发展及课程改革具有助推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逻辑思辨等研究方法,从历史、现实及未来3个角度切入审视体质教育思想,在梳理体质教育思... 体质教育思想是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对学校体育理论研究、学科发展及课程改革具有助推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逻辑思辨等研究方法,从历史、现实及未来3个角度切入审视体质教育思想,在梳理体质教育思想脉络的基础上,对相关质疑展开思辨与回应,并确认当代价值。研究认为:(1)体质教育思想发展经历了从“概念反思”到“话语重塑”再到“学科创建”的思维转变,该思想缘于体育家对体育教育本体价值的反思,其本质追求是分离体育与竞技概念及其探索体育之真义,此思想曾促成学界关于体育概念的大讨论,但也在传播过程中遭受了争议与质疑。(2)体质教育思想的现存问题集中体现为目标维度单一与教学实践局限,认为其根源在于未能深刻领会该思想的单本质论逻辑立场与改善学生体质的现实诉求。(3)新时代背景下体质教育思想的价值体现为:体质教育与“健康第一”理念的健康追求互为呼应、与体育学科素养的健身意识互为契合、与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互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质教育思想 历史流变 问题反思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思想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审思 被引量:2
4
作者 邵天逸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6-302,共7页
“健康第一”作为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不断推进理论探索、实现体系优化的同时,仍存有值得深思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逻辑思辨等研究方法,从演变过程、理论定位及实践导向的盲区及薄弱之处切... “健康第一”作为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不断推进理论探索、实现体系优化的同时,仍存有值得深思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逻辑思辨等研究方法,从演变过程、理论定位及实践导向的盲区及薄弱之处切入再度审视“健康第一”思想,旨在阐明理论局限与思维误区,并提出优化策略。认为:(1)“健康第一”思想经历了由一般性观念到官方指令(指示)再到指导思想的演进过程,其作为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凸显,主要基于体育与健康内在关系及学校体育人文价值的参照,为学校体育“健康第一”得以确立的重要依据;(2)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思想的理论构架尚不完善,仍存在概念定位杂乱、论域归属混淆及目标指向不清问题;(3)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思想的实施困局表现为学校体育本质偏离、健康目标价值遮蔽以及实践策略难以聚焦3个层面。应在未来发展中致力于厘正“健康第一”的概念内涵、关系及表述形式并推进“健康第一”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健康第一 历史脉络 学理反思
下载PDF
从粗放走向规范: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问题审思与路向转换
5
作者 邵天逸 李启迪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96,F0003,共9页
运用文本分析与逻辑思辨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展开学理分析,在揭示、澄清相关认知与思维局限基础上,提出规范研究思路。研究指出:1)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史学分期主要存在历史阶段无法囊括思想完整历程、重要思想难以定义历史阶段、... 运用文本分析与逻辑思辨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展开学理分析,在揭示、澄清相关认知与思维局限基础上,提出规范研究思路。研究指出:1)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史学分期主要存在历史阶段无法囊括思想完整历程、重要思想难以定义历史阶段、分期思路与思想演进实际状况错位等问题;2)学校体育思想研究泛化主要源于过多纳入其他领域学术概念、对思想表述及属性的多元诠释以及与人物思想研究相混同等问题;3)学校体育思想研究视点总体存在历史研究薄弱、人物研究与流派研究选题混淆以及相关视角适配度不足等问题;4)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范式尚待确立,其中思想史研究范式存在相关研究范式借鉴不足、思想流派研究相对粗糙等问题,个案研究范式则存在研究思路局限、方法运用不佳等问题。基于当前学校体育思想研究呈现的粗放状态与问题困境,提出后续规范研究建议:合理设定学校体育思想分期方式,保障史学分期切合历史进程;重新确立学校体育思想界定标准,保障概念认知吻合对象特质;科学纳入学校体育思想参照视角,保障视角选取贴合研究主题;深度优化学校体育思想研究方法,保障方法运用投合问题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思想 分期 概念 视角 范式
下载PDF
偏离与归正:快乐体育若干基本问题回溯性反思
6
作者 邵天逸 李启迪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93,共8页
快乐体育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已历经30余年发展历程,围绕此议题的各种探讨在开拓视点与推进理论建设的同时也遗留了诸多问题。文章立足学理反思视角对快乐体育研究存在的若干基本问题展开回溯性反思,以澄清相关概念、修正认知误区、... 快乐体育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已历经30余年发展历程,围绕此议题的各种探讨在开拓视点与推进理论建设的同时也遗留了诸多问题。文章立足学理反思视角对快乐体育研究存在的若干基本问题展开回溯性反思,以澄清相关概念、修正认知误区、指明未来方向。研究认为:(1)快乐体育来源的多元认知遮蔽了其自身的问题导向,应基于体育学习心理视角重探其立论之本;(2)快乐体育异化认知存在众多含混之处,同时以异化形容快乐体育发展状态值得商榷;(3)快乐体育的内容框架包含中国式快乐体育思维理念,其在路线上呈现独特的发展轨迹,但在内涵上与日本快乐体育论多有混淆;(4)快乐体育实践困境内因在于认知错位及中外教学观念分歧,其未来发展路径应基于运动乐趣观念予以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乐体育 历史演进 学理问题 反思研究 学校体育
下载PDF
中国特色学校体育思想的本土特质与时代传承
7
作者 邵天逸 李启迪 《体育教学》 2023年第4期8-9,共2页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政策引领下,本文聚焦新中国成立以来提出与生成的各类具有本土特色的学校体育思想,通过阐释不同思想的核心取向与基本要旨以呈现其中国式思维特质与独特价值,并基于时代传承诉求提出若干推进策略。
关键词 学校体育思想 特色 本土 体质健康
下载PDF
麦克乐体育教育思想的核心要旨、史学意义与当代启示
8
作者 邵天逸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4-52,F0002,共10页
麦克乐作为中国近代体育史上著名外籍体育专家,其思想对我国近代体育教育转型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以麦克乐体育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与逻辑思辨法,梳理与解析麦克乐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动因、核心要旨、史学价值与现实启... 麦克乐作为中国近代体育史上著名外籍体育专家,其思想对我国近代体育教育转型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以麦克乐体育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与逻辑思辨法,梳理与解析麦克乐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动因、核心要旨、史学价值与现实启示。研究认为:麦克乐体育理想与现实困境的冲突与超越是其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动因;"天演论是麦克乐体育教育思想的主要立论依据,麦克乐体育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是"天然教育""生活教育"与"人格教育";麦克乐体育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在于为近代体育的观念更新提供思想指导、为自然体育思想的产生奠定理论基础、为近代体育的成功转型作出卓越贡献;麦克乐体育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有助于防止儿童体育"成人化",为体育教材开发提供参考,为新时代"以体育人"实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乐 体育教育思想 天演论 天然教育 生活教育 人格教育
下载PDF
从自主到自律:青少年体育学习自由度论议 被引量:5
9
作者 邵天逸 李启迪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1-80,共10页
青少年体育学习自由度是体育课程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长期以来该问题在学理上并未得到有效解答。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与问题的基础上,以青少年本位为视角,对青少年体育学习自由度进行探究。认为:青少年体育学习的自由包含"自主、决... 青少年体育学习自由度是体育课程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长期以来该问题在学理上并未得到有效解答。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与问题的基础上,以青少年本位为视角,对青少年体育学习自由度进行探究。认为:青少年体育学习的自由包含"自主、决断、自律"3个主要内容,且三者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体。其中,"自主"是自由的原生动力,"决断"是自由的中间媒介,"自律"是自由的最高境界。在此基础上,揭示从自主到自律的内生型演进机制,认为青少年体育学习自由的本质在于青少年内心的道德觉醒,自己为自身立法,自觉遵守。结合体育课程教学的实践,从青少年、教师、师生关系、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层面提出青少年体育学习自由的实践策略:拓展全学段选项课程;改良教学管理作风;避免灌输,鼓励青少年自主决策;优选领会式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育学习 体育课程教学 自由 自主 决断 自律 道德觉醒
下载PDF
“体育教材生活化”问题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邵伟德 邵天逸 李启迪 《体育教学》 2015年第9期15-16,共2页
前期研究文献表明,对于“体育教材生活化”这个问题,前期成果很少,说明了这个问题是一个实践中用的多、理论提炼的少的现象。本文针对体育教材生活化的理论依据与概念内涵,提出了体育教材生活化的主要对象是儿童或幼儿,同时指出了体育... 前期研究文献表明,对于“体育教材生活化”这个问题,前期成果很少,说明了这个问题是一个实践中用的多、理论提炼的少的现象。本文针对体育教材生活化的理论依据与概念内涵,提出了体育教材生活化的主要对象是儿童或幼儿,同时指出了体育教材生活化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材 生活化 儿童 情境化
下载PDF
身体关怀:徐英超体质教育思想的形成动因、内在逻辑与当代启示 被引量:4
11
作者 邵天逸 李启迪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28,共6页
徐英超是"体质教育思想"的首创者,这一思想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不同的视角深度剖析徐英超体质教育思想,旨在呈现徐英超体质教育思想的形成动因与内在逻辑,并挖掘体质教育... 徐英超是"体质教育思想"的首创者,这一思想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不同的视角深度剖析徐英超体质教育思想,旨在呈现徐英超体质教育思想的形成动因与内在逻辑,并挖掘体质教育思想对当前学校体育的启示。研究认为徐英超体质教育思想的成因在于反思体育的概念,内在逻辑包含3个方面:体育教学的视点应从技术传习回归身体教育,实证调研是揭示与掌握体质变化规律的关键,良好的心态与生活方式是促进体质健康的外部保障。徐英超体质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正视增强体质与技术教学之关系;参考体测结果调整体育教学方向;建构面向生活的体育健康教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英超 体质教育 技术教学 竞技运动 生活方式
下载PDF
体育教学“合作学习”研究评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邵伟德 邵天逸 李启迪 《体育教学》 2015年第5期8-9,共2页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合作教学是开展较为广泛的教学形式,其中合作学习也是广大体育教师关注较多、易于开展的学习方式。但由于人们对合作学习、合作教学、合作练习等概念的理解不够到位,从而导致一些误区或走了些弯路,本文在综述体育教学...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合作教学是开展较为广泛的教学形式,其中合作学习也是广大体育教师关注较多、易于开展的学习方式。但由于人们对合作学习、合作教学、合作练习等概念的理解不够到位,从而导致一些误区或走了些弯路,本文在综述体育教学"合作学习"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待深化探讨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分组 评述
下载PDF
为真义体育立业:林笑峰《健身教育论》的理想追索与价值探寻 被引量:2
13
作者 邵天逸 李启迪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27,共7页
《健身教育论》是林笑峰晚年的重要著作,其中汇集了林笑峰体育思想的精华。在该书中,林笑峰通过论述健身、健身学、健身课等内容,初步构建了“健身教育论”的理论体系。以《健身教育论》为研究重心,剖析了林笑峰“健身教育论”的理论渊... 《健身教育论》是林笑峰晚年的重要著作,其中汇集了林笑峰体育思想的精华。在该书中,林笑峰通过论述健身、健身学、健身课等内容,初步构建了“健身教育论”的理论体系。以《健身教育论》为研究重心,剖析了林笑峰“健身教育论”的理论渊源、思维框架与现实价值。研究认为:(1)“健身教育论”的提出是对“真义体育”观的继承与发展;(2)“健身教育论”的核心观点为:健身与体育互为依存、健身学应成为学校体育的主业、体育教学应以健身教育为本职工作;(3)韩丹对“健身教育论”的质疑展现了他与林笑峰不同的学术追求;(4)“健身教育论”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有助于唤起大众对体育功能的反思、为个人健康意识与行为的培养提供指导、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思想 健身教育论 真义体育 时代价值 林笑峰
下载PDF
略论体育学习方式 被引量:2
14
作者 邵伟德 邵天逸 李启迪 《体育教学》 2015年第3期8-11,共4页
体育学习方式是体育课程“关注学生主体”“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新课程改革以来体育教学的一个热点,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容易把它简单化、形式化、表面化。本文从体育学习方式的内涵入手,探讨体育学习方式的划分、... 体育学习方式是体育课程“关注学生主体”“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新课程改革以来体育教学的一个热点,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容易把它简单化、形式化、表面化。本文从体育学习方式的内涵入手,探讨体育学习方式的划分、适合的年龄层次、三种学习方式的差异及其实践活动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习方式 划分 差异
下载PDF
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勇敢”精神刍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邵伟德 邵天逸 李启迪 《体育教学》 2015年第10期13-15,共3页
"体育课程与学生的勇敢精神联系起来"是体育课堂教学有关心理健康目标具体化的一个探究过程。文章通过对勇敢精神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讨论了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勇敢精神的表现形式:敢于与同学同场竞技而表现出的"勇敢";克服自我身... "体育课程与学生的勇敢精神联系起来"是体育课堂教学有关心理健康目标具体化的一个探究过程。文章通过对勇敢精神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讨论了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勇敢精神的表现形式:敢于与同学同场竞技而表现出的"勇敢";克服自我身心运动极限而表现出的"勇敢";与同学同场竞技而表现出的"谋略";表现为"永不服输"的"勇敢"。并根据以上特点提出了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的几个注意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勇敢 亮剑 竞赛
下载PDF
“立德树人”背景下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 被引量:84
16
作者 邵天逸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67,共5页
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在于: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爱国意识与积极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公平与公正意识、正确的竞赛胜负观;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社会道德。提出了新时期学校体育深化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实现"育人价值"的策略:正确... 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在于: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爱国意识与积极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公平与公正意识、正确的竞赛胜负观;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社会道德。提出了新时期学校体育深化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实现"育人价值"的策略: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立德"与"育人"的辩证关系;坚持尊重个性和个别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大力提高体育教师的师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育人价值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反思与重审:《吕氏春秋》体育思想再认识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天逸 李启迪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2年第3期20-25,共6页
作为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典籍,《吕氏春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它不仅为哲学、政治学以及其他学科研究提供参考,对人体健康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笔者运用文本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治身”“饮食”“卫生”“音乐”“劳... 作为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典籍,《吕氏春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它不仅为哲学、政治学以及其他学科研究提供参考,对人体健康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笔者运用文本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治身”“饮食”“卫生”“音乐”“劳形”“运动”等视角反思《吕氏春秋》体育思想。研究认为,治身的本质是修心养性;饮食与音乐有助于健康,但不属于体育;卫生知识的主旨在于预防疾病;物质运动与精神之“动”并非身体之“动”。结论:《吕氏春秋》并不存在系统的体育思想或体育(养生)观,较为妥当的表述为《吕氏春秋》的原始体育论述,其主要表现为对舞蹈与习武健身功能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体育思想 治身 养生 卫生
下载PDF
林笑峰体育思想再审视 被引量:5
18
作者 邵天逸 齐静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4,共6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历史研究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林笑峰体育思想进行再审视,目的在于以客观的态度剖析林笑峰体育思想,以期改变学界对于林笑峰的刻板印象,并揭示其体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认为,体育内涵的模糊化是概念混乱的始作俑者...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历史研究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林笑峰体育思想进行再审视,目的在于以客观的态度剖析林笑峰体育思想,以期改变学界对于林笑峰的刻板印象,并揭示其体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认为,体育内涵的模糊化是概念混乱的始作俑者,去伪存真态度下学科体系的重建成为林笑峰解决体育概念混乱的出路;林笑峰强化“控制体质变化势态的意识”对体质建设的影响与作用,有利于引导大众对体质健康标准与影响的重新思考;基于对国民身体现状的担忧,林笑峰将优生优育确立为未来民族体质优化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思想 真义体育 体质 身体意识 优生优育 林笑峰
下载PDF
学校体育课程“三基”教学的思想流变历程、学理阐释与研究聚焦 被引量:5
19
作者 邵天逸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3-420,共8页
“三基”教学在我国学校教育领域是一个重要的课程教学思想,有研究显示,尽管“三基”教学具有广泛的认知度,但是关于学校体育课程“三基”教学的文献十分少见,相关观点零星见于各类学校体育思想论著中,并且尚未形成一个共识。运用内容... “三基”教学在我国学校教育领域是一个重要的课程教学思想,有研究显示,尽管“三基”教学具有广泛的认知度,但是关于学校体育课程“三基”教学的文献十分少见,相关观点零星见于各类学校体育思想论著中,并且尚未形成一个共识。运用内容分析法与逻辑分析法,从学校体育课程“三基”教学的思想流变历程、学理阐释与研究聚焦3个方面展开研究。分析后认为:1)学校体育课程“三基”教学思想流变历程呈现出“三基”教学思想与体育课程教学相结合到融入体育课程再到由旧“三基”向新“三基”转变的主要脉络。2)学校体育课程“三基”教学思想的学理依据是本质主义知识观;学校体育课程“三基”教学思想的本质体现了体育学科特性;学校体育课程“三基”教学思想的实践准则是精讲多练与讲练结合。3)学校体育课程"三基"教学思想研究中聚焦的问题:使用“基本”或“基础”时的“三基”概念内涵不明;“三基”的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辨析;学校体育课程中运动技术教学内容的选择;旧“三基”教学向新“三基”教学转变未解决的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基 教学思想 实践准则 新课标 本质主义
下载PDF
论希腊雕刻艺术作品《掷铁饼者》的体育美学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邵天逸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63,共5页
竞技运动员的人物雕塑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重要选题,著名作品《掷铁饼者》不仅展现了艺术家在形体、构架、比例、事故等元素与细节方面的功力,还进一步表现了雕塑的整体性效果,使其充满了无限的动感与生机,体现了塑像之外希腊人的精神世... 竞技运动员的人物雕塑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重要选题,著名作品《掷铁饼者》不仅展现了艺术家在形体、构架、比例、事故等元素与细节方面的功力,还进一步表现了雕塑的整体性效果,使其充满了无限的动感与生机,体现了塑像之外希腊人的精神世界与对现实生活的内在诉求。《掷铁饼者》的体育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掷铁饼者》的身体动作的非规则、不对称之美;身体动作的动静结合之美;崇尚自由的运动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腊 雕像 掷铁饼者 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