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例小灵猫肘关节脱位合并掌骨创伤的救护
1
作者 况绍祥 孟璞岩 +4 位作者 邵瑞清 舒惠理 黄秒根 胡敬华 汪志如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1,共5页
江西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收容救护1只受伤的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通过一般检查、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小灵猫右前肢肘关节外侧脱位合并掌部创伤。采用无菌清创、手术整复、科学护理等救护技术,2个月后小灵猫恢复健康,并成功... 江西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收容救护1只受伤的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通过一般检查、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小灵猫右前肢肘关节外侧脱位合并掌部创伤。采用无菌清创、手术整复、科学护理等救护技术,2个月后小灵猫恢复健康,并成功放归野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灵猫 肘关节脱位 创伤 救护
下载PDF
亚热带森林小麂的空间分布及活动节律的区域性差异 被引量:2
2
作者 马钲焱 李佳琦 +6 位作者 万雅琼 李言阔 单继红 王振宇 邵瑞清 张超 李笑颖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232,共11页
小麂(Muntiacus reevesi)是偶蹄目鹿科麂属动物,在我国种群数量丰富,分布广泛,但关于小麂在不同区域的空间分布及活动节律的差异性研究相对较少。为掌握小麂的活动节律及其影响因素,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江西省桃红... 小麂(Muntiacus reevesi)是偶蹄目鹿科麂属动物,在我国种群数量丰富,分布广泛,但关于小麂在不同区域的空间分布及活动节律的差异性研究相对较少。为掌握小麂的活动节律及其影响因素,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江西省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小麂进行了监测,每个保护区的红外相机数量均为60台,相机工作日分别为9692、9659、14582 d,小麂的独立有效照片数分别为603、665、1032张,并运用单季节占域模型估算了各地区小麂的占域率和探测率,分析了海拔、坡度、植被覆盖度以及距水源地距离等环境变量对小麂活动规律以及分布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桃红岭保护区和九岭山保护区的小麂偏好于海拔较低、坡度较小、植被指数较低、距水源地距离较近的区域;齐云山保护区的小麂偏好于海拔较高、坡度较大、植被指数较高、距水源地距离较近的区域。小麂为明显的晨昏性动物,日活动高峰出现在06:00—08:00和17:00—19:00。其日活动节律在齐云山存在显著季节差异,桃红岭保护区和九岭山保护区则无显著季节差异,各保护区之间的年活动节律不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小麂的活动节律模式及其季节性变化,进一步了解小麂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态习性,为这一物种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麂 占域模型 红外相机 活动节律
下载PDF
江西发现两栖动物新记录种——潮汕蝾螈
3
作者 缪泸君 严员英 +3 位作者 雷小勇 邵瑞清 凌莉 孙志勇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3期69-70,78,共3页
2018年5月,在江西省乐安县招携镇(27.162639°N,115.918945°E,海拔338 m)和宜黄县黄陂镇(27.327765°N,116.064343°E,海拔661 m)进行两栖动物调查时,采集到1号和2号蝾螈属(Cynops)物种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和线粒体CO... 2018年5月,在江西省乐安县招携镇(27.162639°N,115.918945°E,海拔338 m)和宜黄县黄陂镇(27.327765°N,116.064343°E,海拔661 m)进行两栖动物调查时,采集到1号和2号蝾螈属(Cynops)物种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和线粒体COI基因测序比对,确定此次采集的标本均为有尾目(Anura)蝾螈科(Ranidae)蝾螈属的潮汕蝾螈(Cynops orphicus),系江西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两栖动物 潮汕蝾螈 新记录
下载PDF
基于ARIMA模型的我国木薯干进口发展预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邵瑞清 张艳娟 《中国市场》 2010年第15期58-59,共2页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我国1984—2007年木薯干进口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时间序列模型。我们预留了2006—2007年的数据进行模型预测对比。通过预测对比,发现ARIMA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可以用来对我国木薯干进口量进行预测。
关键词 木薯干 ARIMA模型 进口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孔凡前 马钲焱 +3 位作者 邵瑞清 张超 李笑颖 李言阔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3年第6期86-89,共4页
2020年4月~2022年4月,在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4种典型植被群落内利用红外相机对野生动物资源开展调查。在8条样线上,布设100台红外相机,共设置244个有效相机位点,累计工作33795个有效相机日,获得3958张有效照片。调查共记录到野... 2020年4月~2022年4月,在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4种典型植被群落内利用红外相机对野生动物资源开展调查。在8条样线上,布设100台红外相机,共设置244个有效相机位点,累计工作33795个有效相机日,获得3958张有效照片。调查共记录到野生动物44种,其中兽类5目8科10种,鸟类5目15科34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并监测到3个庐山新纪录种。样线及位点占有率最高的3个物种为白鹇(Lophura nycthemera)、野猪(Sus scrofa)和小麂(Muntiacus reeve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鸟兽多样性 庐山保护区 相对丰富度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花面狸活动节律及占域研究
6
作者 李笑颖 李佳琦 +6 位作者 万雅琼 李言阔 单继红 王振宇 邵瑞清 张超 马钲焱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9-550,共12页
为了解花面狸的活动节律及其生境选择情况,2017年2月—2019年10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江西省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花面狸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其活动节律,并利用占域模型分析... 为了解花面狸的活动节律及其生境选择情况,2017年2月—2019年10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江西省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花面狸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其活动节律,并利用占域模型分析了其生境选择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除桃红岭保护区外花面狸的年活动节律均存在显著季节性差异,总体上夏季活动最频繁,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冬季活动最少;但九岭山保护区的花面狸春季活动最频繁.2)花面狸呈现出明显的夜行性,活动高峰期为18:00~6:00,且春季和冬季、夏季和冬季的日活动节律存在显著差异;重叠系数在春季和夏季最高.3)占域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九岭山和齐云山保护区花面狸占域率的主要因素是植被增强型指数(EVI),占域率随EVI的增大而增大;对桃红岭保护区花面狸占域率影响相对较大的是坡度,且占域率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监测 花面狸 活动节律 占域模型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的白鹇集群模式与活动节律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志淦 李言阔 +1 位作者 钟毅峰 邵瑞清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2-597,共6页
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红外相机技术研究了白鹇的行为时间分配、日活动节律、集群模式以及季节变迁对其活动节律的影响.共获得216个有效样本,共观察到白鹇216群次,计271只次.结果表明:白鹇的主要行为类型... 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红外相机技术研究了白鹇的行为时间分配、日活动节律、集群模式以及季节变迁对其活动节律的影响.共获得216个有效样本,共观察到白鹇216群次,计271只次.结果表明:白鹇的主要行为类型有警戒、觅食、梳理、育幼和移动.其中警戒和移动是白鹇的主要行为,分别占其总行为的46.18%和40.63%,依次是觅食占10.82%、育幼占1.58%、梳理占0.79%.白鹇的行为具有明显的节律,觅食和梳理行为有2个高峰期,育幼只有1个高峰,警戒和移动行为没有显著的时间波动.在不同的季节,白鹇的5种行为中只有警戒行为具有显著的节律性.白鹇的集群大小为1~6只,平均1.37±0.74只,其集群类型包括单雄、单雌、雄-雄、雌-雌、雄-雌和母-子6种类型,以单雄群为主(占52.2%),单雌群次之(占35.2%),然后依次是雄-雌群(占6.0%)、雌-雌群(占3.9%)、母-子群(占2.3%)和雄-雄群(占0.4%).白鹇多以单只型为主.在春季期间开始出现了母-子群,冬季期间单雄集群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白鹇 行为时间分配 活动节律 集群模式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江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物种多样性监测初报 被引量:5
8
作者 邵瑞清 李言阔 +4 位作者 钟毅峰 吴和平 罗晓敏 熊宇 曹开强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6-713,共8页
江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武夷山中段,为了进一步掌握该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保护区垂直等高线布设了50台红外相机,对区内兽类和鸟类物种多样性连续监测了34551个相机工作日,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2534... 江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武夷山中段,为了进一步掌握该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保护区垂直等高线布设了50台红外相机,对区内兽类和鸟类物种多样性连续监测了34551个相机工作日,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2534张,其中兽类1724张,鸟类810张。共鉴定出野生兽类5目10科13种,鸟类7目12科30种,其中包括10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猕猴(Macaca mulatta)、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蛇雕(Spilornis cheela)、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赤腹鹰(A.soloensis)、领鸺鹠(Glaucidium brodiei)、白眉山鹧鸪(Arborophila gingica)和红头咬鹃(Harpactes erythrocephalus)。白眉山鹧鸪、黄嘴栗啄木鸟(Blythipicus pyrrhotis)和白眉鸫(Turdus obscurus)是保护区的物种新纪录。拍摄率最高的3个物种依次是小麂(Muntiacus reevesi)、白鹇和野猪(Sus scrofa)。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待增加相机数量,扩大监测范围,以更好地开展野生动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利用红外相机技术调查江西省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和兽类多样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钱磊 李言阔 +11 位作者 李佳琦 万雅琼 罗会潭 吴治明 卢建 王振宇 丁红秀 钟毅峰 邵瑞清 申锦 塔旗 李安梅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90-896,共7页
为研究江西省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和兽类多样性,于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期间共布设60个相机监测位点,覆盖60个公里网格,累计29809个相机工作日,共拍摄到8167张独立有效照... 为研究江西省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和兽类多样性,于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期间共布设60个相机监测位点,覆盖60个公里网格,累计29809个相机工作日,共拍摄到8167张独立有效照片,鉴定出16种野生兽类和49种野生鸟类,分别隶属4目11科和9目19科,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重点动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3种;易危种(VU)3种,近危种(NT)2种。相对多度指数(RAI)排前5位的兽类依次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i)、鼬獾(Melogale moschata)、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野猪(Sus scrofa)和果子狸(Paguma larvata);排前5位的鸟类依次为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us)、华南斑胸钩嘴鹛(Erythrogenys swinhoei)和黑领噪鹛(Garrulax pectoralis)。此次调查记录到的红腿长吻松鼠、绿翅金鸠(Chalcophaps indica)、大鹰鹃(Hierococcyx varius)等11个物种为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记录种。区内海拔>700~1000和>1000~1300 m区间的物种较多(均为48种),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中的物种最丰富(分别有55和49种)。此次调查结果丰富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库,为后续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监测和保护管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对多度指数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调查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 被引量:26
10
作者 周鸭仙 李言阔 +4 位作者 李佳琦 刘武华 邵瑞清 钟毅峰 曹开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4975-4984,共10页
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采用红外相机技术调查了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类和兽类的物种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期间,共累计4442个相机日,获得野生动物独立有效照片1003张,其中兽类独立有效照片683张,共4目9科16种;鸟类独立有... 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采用红外相机技术调查了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类和兽类的物种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期间,共累计4442个相机日,获得野生动物独立有效照片1003张,其中兽类独立有效照片683张,共4目9科16种;鸟类独立有效照片320张,共9目23科46种;保护区内兽类相对丰富度最高的是小麂(Muntiacus reevesi),鸟类丰富度最高的是黑领噪鹛(Garrulax perspicillatus);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2种,梅花鹿(Cervus nippon)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6种,分别为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草鸮(Tyto longimembris)、红角鸮(Otus sunia)和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红外相机在灌丛中拍摄率最高,在草甸中拍摄率最低。通过稀疏外推曲线对物种多样性进行估计可得,保护区实际的物种数远大于监测到的物种数,因此有待继续进行长期监测。通过物种与相机位点的PCA排序图可知,各个相机位点和物种的相关性较强。调查结果为保护区提供了重要的兽类和鸟类资源信息,为保护区对野生动物的有效管理和长期监测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物种多样性 相对丰富度 拍摄率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生态位模型的中华穿山甲潜在适宜生境预测 被引量:20
11
作者 塔旗 李言阔 +6 位作者 范文青 单继红 涂晓斌 应钦 缪泸君 邵瑞清 申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941-9952,共12页
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属于全球极度濒危物种,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对中华穿山甲的非法捕杀曾导致其种群数量锐减。但是,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穿山甲分布状况不明,极大地制约了对该物种的有效保护。搜集了近年来国内中华... 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属于全球极度濒危物种,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对中华穿山甲的非法捕杀曾导致其种群数量锐减。但是,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穿山甲分布状况不明,极大地制约了对该物种的有效保护。搜集了近年来国内中华穿山甲的救护记录和救护新闻,甄别出67个记录分布点,利用最大熵模型软件(MaxEnt)进行因子筛选,结果表明最冷季度降水量、人口密度、年降水量、坡度、坡向、海拔等6个环境变量是与中华穿山甲分布显著相关的影响因子。基于6个主导环境变量构建的MaxEnt模型AUC平均值为0.961±0.014,预测结果达到极好标准。刀切法(Jackknife)表明,其中最冷季度降水量、年降水量、人口密度和海拔是影响中华穿山甲分布的主要因素。中华穿山甲适宜生境(出现概率大于0.498)具有以下特点:最冷季度降水量141.22—439.46 mm,年降水量1471.67—2386.56 mm,人口密度≥390人/km^(2),海拔<316.98 m。该模型预测中华穿山甲在我国的潜在分布适宜区主要位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总面积约为74.27×10^(4) km^(2),占国土面积的7.73%,主要集中在江西、广东、湖南和广西,面积分别占该区域的97.58%,89.65%,76.90%和73.08%;其次是浙江、福建、台湾和安徽省。湖北、江苏、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也有中华穿山甲的零星分布。湖北东南部、江苏南部、浙江西南部和福建西北部等与江西接壤的区域也是中华穿山甲的重要潜在分布适宜区。明确中华穿山甲的潜在分布适宜区,可为该物种的种群保护和栖息地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穿山甲 最大熵模型 影响因子 适宜生境
下载PDF
鄱阳湖夏季极端水位条件下越冬水鸟多样性、空间分布及其保护对策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超 李言阔 +8 位作者 任琼 单继红 王贤芳 方彭军 邵瑞清 申锦 钱磊 李安梅 塔旗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84-1595,I0007-I0010,共16页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具有国际意义的候鸟越冬地.近年来,鄱阳湖水文情势异常使得候鸟越冬环境更加复杂.本文以2020年鄱阳湖出现夏季极端水位为背景,基于2019和2020年鄱阳湖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数据,探讨了夏季极端水位对越冬水鸟...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具有国际意义的候鸟越冬地.近年来,鄱阳湖水文情势异常使得候鸟越冬环境更加复杂.本文以2020年鄱阳湖出现夏季极端水位为背景,基于2019和2020年鄱阳湖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数据,探讨了夏季极端水位对越冬水鸟丰富度和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夏季极端水位条件下鄱阳湖越冬水鸟的总数量、群落结构和优势物种组成相对稳定,水鸟数量由597307只下降至572358只,主要是鸭科、鸥科、鹳科、鸬鹚科和鹮科鸟类数量明显下降;食块茎、食种子和食鱼集团水鸟数量均有所下降.水鸟的整体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主要栖息地仍为鄱阳湖保护区和上饶湿地的碟形湖及人控湖汊,越冬水鸟向人工湿地扩散加剧.2019年在人工湿地主要记录到灰鹤926只、白鹤3只;2020年则记录到白鹤2215只、灰鹤7294只、白头鹤88只、白枕鹤378只、豆雁550只、鸿雁3100只、灰雁3200只和小天鹅1543只.2020年冬季人工湿地中的越冬水鸟数量比2019年增加显著.鄱阳湖夏季极端水位导致沉水植物群落崩溃,造成植食性水鸟在天然湿地中的越冬食物短缺,从而导致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出现明显变化,这也是鹤类和雁类水鸟前往人工湿地觅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夏季洪水频发的背景下加强人工湿地管理,是当前解决越冬水鸟天然湿地食物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越冬水鸟 极端水位 空间分布格局 多样性
下载PDF
鄱阳湖小天鹅越冬种群数量动态与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振华 李言阔 +5 位作者 单继红 汪凌峰 丁红秀 应钦 钟毅峰 邵瑞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46-1654,共9页
2003-2015年,本研究采用地面同步调查法开展了鄱阳湖越冬小天鹅种群监测,分析了鄱阳湖小天鹅越冬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3年来鄱阳湖越冬小天鹅平均数量为69417±31309只,虽然种群数量的年际波动较大,但是并无明显的... 2003-2015年,本研究采用地面同步调查法开展了鄱阳湖越冬小天鹅种群监测,分析了鄱阳湖小天鹅越冬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3年来鄱阳湖越冬小天鹅平均数量为69417±31309只,虽然种群数量的年际波动较大,但是并无明显的变化趋势. 2004年冬季记录到最小种群数量27016只,2013年冬季记录到最大种群数量115710只.每年冬季小天鹅在鄱阳湖呈聚集型空间分布格局,大湖池、珠湖和大汊湖是越冬小天鹅主要活动区.自然保护区系统涵盖了小天鹅重要的越冬湖泊,50.1%±38.2%的越冬小天鹅分布在保护区内.小天鹅在保护区内和保护区外湖泊中的数量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小天鹅对保护区外湖泊的利用频次显著高于对保护区内湖泊的利用频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小天鹅 种群数量 空间分布格局
下载PDF
鄱阳湖五河流域越冬水鸟的多样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鸭仙 李言阔 +4 位作者 单继红 涂晓斌 魏振华 邵瑞清 张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1-577,共7页
于2016年1月和2017年1月,利用样线法和同步调查法对赣江、信江、饶河、抚河、修河五河流域水鸟现状开展调查,共记录到越冬水鸟7目11科46种,包括目、鹈形目、鹳形目、雁形目、鹤形目、鲣鸟目和鸻形目;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种:黑鹳(Cicon... 于2016年1月和2017年1月,利用样线法和同步调查法对赣江、信江、饶河、抚河、修河五河流域水鸟现状开展调查,共记录到越冬水鸟7目11科46种,包括目、鹈形目、鹳形目、雁形目、鹤形目、鲣鸟目和鸻形目;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种:黑鹳(Ciconia nigra)和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种: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和鸳鸯(Aix galericulata).在居留型方面,冬候鸟33种,占总数71. 74%.五河流域中越冬水鸟的物种数以修河和抚河最高(各24种);越冬水鸟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为修河(2. 998),抚河流域最低(1. 924).利用R语言基于个体数据进行了稀疏外推,预测了五河流域对越冬水鸟的最大承载力.结果表明:抽样强度充分,五河水系水鸟种数估计值与观察到的物种数一致;同时,五河流域虽有相当数量的越冬水鸟分布,但鄱阳湖越冬水鸟并没有向五河水系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五河流域 越冬水鸟 同步调查法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鄱阳湖鹤类越冬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安梅 李言阔 +5 位作者 邵瑞清 申锦 钱磊 张超 王贤芳 方彭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7-786,共10页
基于江西省林业厅1998年的环鄱阳湖水鸟地面同步调查数据,对鄱阳湖自然湿地中的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头鹤(Grus monacha)、白枕鹤(Grus vipio)和灰鹤(Grus grus)4种越冬鹤类在2001-2019年的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变化进行了分... 基于江西省林业厅1998年的环鄱阳湖水鸟地面同步调查数据,对鄱阳湖自然湿地中的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头鹤(Grus monacha)、白枕鹤(Grus vipio)和灰鹤(Grus grus)4种越冬鹤类在2001-2019年的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18 a来,白鹤、白头鹤、白枕鹤和灰鹤的种群数量年平均值分别为(3058±797)、(322±192)、(1291±1016)和(3594±3721)只,其中白鹤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白头鹤和白枕鹤数量减少,灰鹤数量增加,且存在较大的年际波动;(2)4种鹤类每年冬季在鄱阳湖均呈聚集型分布,蚌湖、大汊湖、大湖池、南湖、汉池湖、大莲子湖、珠湖和企湖8个湖泊是重点活动区;(3)三峡大坝全面运行后白鹤、白头鹤和白枕鹤数量减少,灰鹤数量增加;4种越冬鹤类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分布更为集中。可见,鄱阳湖是鹤类的重要越冬地,在鹤类资源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应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鹤类 种群数量动态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微机控制抗蚀氮化试验研究
16
作者 邵瑞清 黄列群 《机电工程》 CAS 1989年第3期7-10,共4页
关键词 微机控制 抗蚀氮化处理 试验
下载PDF
新经济常态下农信社改革探索
17
作者 邵瑞清 《中外企业文化》 2021年第11期38-39,共2页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到来,对市场经济带来了较大影响,各行各业既迎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行业和企业的洗牌必定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产业产生影响。以农村信用社为例,作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重要机构在新经济发...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到来,对市场经济带来了较大影响,各行各业既迎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行业和企业的洗牌必定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产业产生影响。以农村信用社为例,作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重要机构在新经济发展背景下也要及时从发展方向和重点,创新思维、服务理念、新产品类型等方面做调整。本文就新经济常态下农信社改革展开研究与探讨,结合现有问题提出改善对策,希望能够对农商行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农信社 创新理念 服务意识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鹇种群活动节律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贤芳 钟毅峰 +7 位作者 詹建文 刘武华 吴问国 高依敏 张楚 邵瑞清 曹开强 李言阔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9期182-184,194,共4页
本文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鹇种群活动节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鹇的日活动时间集中在5:00—19:00,全年的日活动节律呈现出明显的昼行性,存在2个活动高峰,分别为8:00—9:00和14:00—16:00。白鹇繁殖期与... 本文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鹇种群活动节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鹇的日活动时间集中在5:00—19:00,全年的日活动节律呈现出明显的昼行性,存在2个活动高峰,分别为8:00—9:00和14:00—16:00。白鹇繁殖期与非繁殖期日活动节律的重叠系数为0.68,日活动节律曲线差异极显著(P<0.01)。繁殖期间,白鹇的日活动节律存在2个活动高峰,分别为6:00—7:00和17:00—19:00;非繁殖期间,白鹇的日活动节律也存在2个高峰,分别为7:00—9:00和14:00—16:00。本研究可为保护区内白鹇的保护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鹇 活动节律 红外相机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