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频闪光诱导光觉异常性豚鼠近视模型 被引量:14
1
作者 邸悦 刘睿 +2 位作者 褚仁远 周行涛 周晓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8-52,I0006,共6页
目的使用特制的频闪调光器进行持续频闪光刺激,建立一种光觉异常性豚鼠近视模型,观察豚鼠在频闪光刺激后眼球产生的异常改变。方法 24只2周龄普通级豚鼠随机分为3组(n=8),Ⅰ组予0.5 Hz频率等时交替频闪,频闪亮度0~600 lx;Ⅱ组为无频闪... 目的使用特制的频闪调光器进行持续频闪光刺激,建立一种光觉异常性豚鼠近视模型,观察豚鼠在频闪光刺激后眼球产生的异常改变。方法 24只2周龄普通级豚鼠随机分为3组(n=8),Ⅰ组予0.5 Hz频率等时交替频闪,频闪亮度0~600 lx;Ⅱ组为无频闪等亮度光照组;Ⅲ组为开放环境正常光照组。光照时间6∶00~18∶00。每2周记录屈光度、眼轴长度及曲率半径,12周时眼底拍照后取出眼球,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眼球后极部改变。结果光照前各组间生物学测量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时间延长,Ⅰ组与Ⅱ、Ⅲ组相比近视屈光度明显增加、眼轴延长,12周时3组间近视屈光度及眼轴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与Ⅱ组相比眼球发生(-5.4±1.5)D的近视,眼轴增加(0.74±0.18)mm。Ⅰ组与Ⅲ组相比眼球发生(-6.6±1.5)D的近视,眼轴增加(0.86±0.24)mm。Ⅰ组眼底普遍出现豹纹状改变,视网膜感觉细胞层外段排列紊乱且有大量脱落节盘。结论通过改变正常光觉环境,频闪光能刺激豚鼠眼球产生过度发育并诱导轴性近视形成。这种光觉的异常最终影响了视网膜感光细胞的正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闪 近视 动物模型 豚鼠 视网膜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角膜内皮细胞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邸悦 王庆强 +1 位作者 吴海龙 阎启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336-1338,共3页
目的:应用内皮显微镜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定量分析。方法:2005/2006年我院拟行白内障手术患者164例184眼。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70眼;非高血压对照组108例114眼。所有对象均排除青光眼、糖尿病、高度近视、眼... 目的:应用内皮显微镜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定量分析。方法:2005/2006年我院拟行白内障手术患者164例184眼。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70眼;非高血压对照组108例114眼。所有对象均排除青光眼、糖尿病、高度近视、眼外伤及眼部手术史,并按年龄分为50~59岁,60~69岁及≥70岁3层。应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组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面积、平均密度、变异系数及六角型细胞比例进行成组设计t检验。结果:在50~59岁组高血压患者角膜内皮平均细胞面积、细胞密度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细胞变异系数增大(t=3.26,P<0.05),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t=3.86,P<0.05);在60~69岁组中细胞密度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平均细胞面积增大(t=2.14,P<0.05),细胞变异系数增大(t=4.08,P<0.05),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t=5.19,P<0.05);在≥70岁年龄组中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变异系数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t=3.23,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角膜与正常对照组患者相比,正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内皮细胞 角膜
下载PDF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邸悦 王智 周晓东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5期800-801,共2页
目的:分析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潜伏期(LP100)及振幅(AP100)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视神经传导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证实为AION的48例单眼发病的患者行PVEP检查,对LP100及AP100诊断AION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潜伏期(LP100)及振幅(AP100)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视神经传导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证实为AION的48例单眼发病的患者行PVEP检查,对LP100及AP100诊断AION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LP100延长诊断AION视神经传导异常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58.3%及95.8%,AP100降低诊断AION视神经传导异常的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5.4%及89.6%;如果综合LP100AP100这两项指标,以两项指标中任意一项阳性即诊断AION存在视神经传导异常,可获得97.9%的敏感度及87.5%的特异度。结论:PVEP在诊断AION视神经传导异常中有重要价值,综合潜伏期及振幅这两项指标可以明显提高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潜伏期 振幅
下载PDF
眶内特发性血肿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邸悦 李洪阳 阎启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230-1231,共2页
关键词 特发性 眼球突出度 血肿 眶内 右眼视力 眼球转动 病例报告 视物重影
下载PDF
频闪光对眼球发育及屈光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邸悦 周晓东 +3 位作者 王智 刘睿 周行涛 褚仁远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4年第1期49-51,55,共4页
任何一种人工照明环境均无法做到对自然光的完全模拟。在人工照明时大量出现的频闪光对眼球屈光发育的影响值得研究。在这一领域,相关研究很不一致。由于频闪光具有丰富的参数信息,这些结果并不能简单地进行对比,但选择暴露时间的长短... 任何一种人工照明环境均无法做到对自然光的完全模拟。在人工照明时大量出现的频闪光对眼球屈光发育的影响值得研究。在这一领域,相关研究很不一致。由于频闪光具有丰富的参数信息,这些结果并不能简单地进行对比,但选择暴露时间的长短、频率的高低、动物模型物种的选择可能会对结果造成实质影响。本文就频闪光对眼球发育及屈光的影响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发育 屈光发育 闪光 人工照明 照明环境 暴露时间 动物模型 自然光
下载PDF
新发病高血压病患者眼底数码照相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邸悦 周晓东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2期279-280,共2页
目的:应用眼底数码照相技术,分析新发病高血压病患者不同高血压程度的眼底视网膜病变及动脉硬化改变。方法:将205例新发病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程度分为3级。应用Scheie法对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及动脉硬化程度分别进行分级,行眼底照相,分析... 目的:应用眼底数码照相技术,分析新发病高血压病患者不同高血压程度的眼底视网膜病变及动脉硬化改变。方法:将205例新发病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程度分为3级。应用Scheie法对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及动脉硬化程度分别进行分级,行眼底照相,分析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患者视网膜病变及眼底动脉硬化差异。结果:视网膜病变程度在高血压1级与2级患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高血压2级与3级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眼底动脉硬化程在度1级与2级高血压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在2级与3级高血压患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血压升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与动脉硬化两者间进展程度并不平行,视网膜病变在血压中度升高时进展较明显,而眼底动脉硬化在血压重度升高时进展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视网膜病变 动脉硬化
下载PDF
五代9例同患小睑裂综合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邸悦 阎启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332-1332,共1页
关键词 小睑裂综合征 同患 三联手术治疗 眼部情况 眼球震颤 皮肤皱褶 病例报道 足月顺产
下载PDF
视角偏斜对主导眼及近视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邸悦 周晓东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4期558-559,共2页
目的:研究存在不良读写姿势时产生的视角偏斜对主导眼及近视发展的影响。方法:75例近视儿童,分为视角向右偏斜组、向左偏组及正常对照组,卡洞法判别双眼中的主导眼,分析组间主导眼眼别与近视程度较高眼间存在的差异。结果:35例存在不良... 目的:研究存在不良读写姿势时产生的视角偏斜对主导眼及近视发展的影响。方法:75例近视儿童,分为视角向右偏斜组、向左偏组及正常对照组,卡洞法判别双眼中的主导眼,分析组间主导眼眼别与近视程度较高眼间存在的差异。结果:35例存在不良读写姿势的近视儿童中30例为右眼主导眼,34例右眼近视程度(等效球镜)高于左眼;而38例无不良读写姿势近视儿童中26例为右眼主导眼;26例双眼近视程度无显著差异,10例右眼近视程度高于左眼,2例左眼近视程度高于右眼。无儿童出现视角向左偏斜。2例儿童主导眼无法判断。结论:读写中存在视角向右偏斜的儿童更倾向于选择右眼为主导眼,并且普遍右眼近视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眼 近视 注视角度
下载PDF
长春西丁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邸悦 王智 周晓东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514-515,共2页
目的:观察长春西丁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42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长春西丁静滴联合复方血栓通片口服,对照组仅口服复方血栓通片。治疗前与治疗第7、第14天观察视力提升、症状与眼底积血... 目的:观察长春西丁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42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长春西丁静滴联合复方血栓通片口服,对照组仅口服复方血栓通片。治疗前与治疗第7、第14天观察视力提升、症状与眼底积血吸收等体征及药品不良反应,评价总有效率及治愈率。结果:治疗组第7天时总有效率为40%,总治愈率为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总治愈率为0;治疗第14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0%,总治愈率为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总治愈率为0%,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长春西丁能有效地缓解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症状与体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西丁 视网膜静脉阻塞 眼底出血
原文传递
水平注视角度对主导眼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邸悦 周晓东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3期314-315,共2页
目的:通过对眼球向水平两侧注视时主导眼的测量,观察主导眼是否会因水平方向视物角度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并探讨其在视觉平衡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应用卡洞法,对39例志愿者在正前方、主导眼对侧10°、30°进行测量。结果:向主导眼... 目的:通过对眼球向水平两侧注视时主导眼的测量,观察主导眼是否会因水平方向视物角度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并探讨其在视觉平衡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应用卡洞法,对39例志愿者在正前方、主导眼对侧10°、30°进行测量。结果:向主导眼对侧10°方向测量时,39例中27例主导眼发生改变;30°方向测量时全部受试者主导眼均发生改变。结论:主导眼可以随眼球水平转动而发生更换;偏斜角度越大,主导眼更替越明显。眼球运动时主导眼的频繁更替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能有利于维持双眼的视觉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眼 眼球运动 注视角度
下载PDF
Medcall镜架与常规镜架配戴前后变形移位度量化分析
11
作者 邸悦 朱杰 +4 位作者 李涛 唐小菁 吴莹 褚仁远 周晓东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4年第5期305-308,共4页
目的比较Medcall镜架与常规镜架配戴前后的变形移位程度,探讨眼镜配戴变形移位定量测定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3-8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眼科门诊验光配戴框架眼镜的6-17岁儿童及青少年共95例(Medcall镜架35例、常规镜架60例),借... 目的比较Medcall镜架与常规镜架配戴前后的变形移位程度,探讨眼镜配戴变形移位定量测定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3-8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眼科门诊验光配戴框架眼镜的6-17岁儿童及青少年共95例(Medcall镜架35例、常规镜架60例),借助自制的镜架配戴变形移位测定器,对所有镜架予数码照相记录,数据导入Auto-CAD软件,量化分析镜架外张角(双侧镜腿夹角之和)及镜腿间距离。1个月后对随访到的29例儿童及青少年(Medcall镜架14例、常规镜架15例)再次进行上述测量,比较儿童配戴不同类型眼镜前后眼镜的变形移位度。结果配戴前14例Medcall眼镜及15例常规镜架的平均镜架外张角分别为(+3.89±4.58)°及(+0.97±5.76)°,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P=0.14)。平均镜腿距离分别为(135.1±6.7)mm及(130.4±13.9)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P=0.27)。配镜1个月后,2组镜架外张角分别为(+4.69±4.57)°及(+8.49±5.1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P=0.04)。镜腿间距离分别为(136.1±6.7)mm及(145.3±7.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P〈0.05)。14例Medcall镜架初配及配戴1个月后,两者间镜架外张角及镜腿间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4.49,P〈0.05;t=2.79,P〈0.05);15例常规眼镜初配及配戴1个月后,两者间镜架外张角及镜腿间距离差异均有统计意义(t=9.83,P〈0.05;t=5.41,P〈0.05)。结论眼镜架随配戴时间延长会出现变形移位,Medcall镜架与常规镜架相比配戴后变形移位更小,本测量方法可以客观观察到眼镜的变形移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架 配戴 变形 移位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评价人脑胶质瘤肿瘤血管生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陆娜 冯晓源 +4 位作者 邸悦 张家文 强金伟 廖治河 吉学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1-484,共4页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患者256层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在评价胶质瘤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价值。方法:应用256层CT对病理证实胶质瘤患者40例及正常对照组15例行脑256层CT灌注扫描。利用Mi STAR后处理软件,获得感兴趣区的灌注参数:CBF、CBV、MTT...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患者256层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在评价胶质瘤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价值。方法:应用256层CT对病理证实胶质瘤患者40例及正常对照组15例行脑256层CT灌注扫描。利用Mi STAR后处理软件,获得感兴趣区的灌注参数:CBF、CBV、MTT和表面通透性。采用SPSS 17.0软件,CBF、CBV、MTT和表面通透性与病理指标CD105-MVD、VMI、CD34-MVD、α-SMA-MVD之间的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CBF、CBV和表面通透性与免疫组化指标CD105-MVD、VMI、CD34-MVD以及α-SMA-MVD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人脑256层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CBV、CBF和表面通透性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胶质瘤的肿瘤血管生成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血管生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
下载PDF
Goldmann压平眼压计与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的对比研究(英文) 被引量:8
13
作者 阎启昌 贺玉华 +2 位作者 柏全豪 邸悦 王欣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537-539,共3页
目的:比较Goldmann压平眼压计(Goldmannapplanationtonometer,GAT)与非接触眼压计(non-contacttonometer,NCT)测量眼压的差异,以评价NCT与GAT测量的相关性。方法:对265例志愿者(529眼)分别采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与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 目的:比较Goldmann压平眼压计(Goldmannapplanationtonometer,GAT)与非接触眼压计(non-contacttonometer,NCT)测量眼压的差异,以评价NCT与GAT测量的相关性。方法:对265例志愿者(529眼)分别采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与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结果:非接触眼压计的测量结果低于Goldmann压平眼压计,且差异有显著性(19.13vs23.43,t=22.644,P<0.01),随眼压值的升高,两者相差幅度增大,差异在眼压〉30mmHg时更为明显,但相关系数逐渐变小。结论:非接触眼压计眼压测量值较Goldmann眼压测量值偏低,非接触眼压计眼压值为临界眼压时,需应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校正,以便及时发现病理性眼压升高,避免青光眼的漏诊和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DMANN压平眼压计 非接触眼压计 眼内压
下载PDF
大鼠C6胶质瘤CT灌注成像 被引量:4
14
作者 陆娜 冯晓源 +4 位作者 邸悦 张家文 强金伟 廖治河 郭启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0-364,共5页
目的:研究C6胶质瘤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与CD105-MVD、VEGF、血管成熟指数和Ki67的相关性,探讨CT灌注参数在C6胶质瘤血管生成中的价值。方法: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肿瘤组和对照组各8只。大鼠通过立体定向仪于鼠脑右侧尾状核区种植C6胶... 目的:研究C6胶质瘤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与CD105-MVD、VEGF、血管成熟指数和Ki67的相关性,探讨CT灌注参数在C6胶质瘤血管生成中的价值。方法: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肿瘤组和对照组各8只。大鼠通过立体定向仪于鼠脑右侧尾状核区种植C6胶质瘤细胞复制大鼠脑胶质瘤模型。大鼠C6胶质瘤组行CT灌注检查。灌注成像以尾状核层面为中心。采用Philips CT自带脑灌注软件处理后产生灌注曲线及伪彩图像。检查结束后24h内,处死大鼠并取脑固定,进行免疫组化检查CD105-MVD、FⅧ-MVD、α-平滑肌肌动蛋白-MVD、VEGF和Ki67。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灌注参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灌注参数与CD105-MVD、VEGF、VMI和Ki67之间的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C6胶质瘤CT灌注成像CBF、CBV和通透性参数均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通透性、CBV、CBF与免疫组化的CD105-MVD、VEGF、VMI和Ki67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C6胶质瘤CT灌注成像获得的CBF、CBV和通透性等参数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胶质瘤肿瘤血管生成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血管生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儿童屈光不正与眼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智 邸悦 +1 位作者 荣华 周晓东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4-235,共2页
目的:分析儿童眼内压与不同屈光状态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科门诊254例儿童共508只眼固定时间段的眼压值,测3次取平均值;0.5%托吡卡胺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测得其屈光状态。受试儿童被分为远视组、中低度近视组及高度... 目的:分析儿童眼内压与不同屈光状态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科门诊254例儿童共508只眼固定时间段的眼压值,测3次取平均值;0.5%托吡卡胺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测得其屈光状态。受试儿童被分为远视组、中低度近视组及高度近视组。结果:3组受试儿童屈光组眼压平均值分别为15.4±2.7mmHg(远视组)16.2±3.0mmHg(中低度近视组)18.8±2.6mmHg(高度近视组),3者间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显示有显著差异(P<0.05)。眼压与近视屈光度之间存在正相关(r=0.313,P<0.05)。结论:随儿童屈光状态向近视方向发展,眼压会在一定程度上升高,提示两者之间可能相关,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加强对近视儿童的眼压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压 屈光
下载PDF
胰腺导管腺癌CT灌注成像与HIF-1α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陆娜 邸悦 +5 位作者 强金伟 冯晓源 梁宗辉 金忱 郝思介 郭启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CT灌注成像和HIF-1α因子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33例,病理证实胰腺导管腺癌病例组35例,行胰腺64层CT灌注扫描并获得CT灌注成像参数,术后标本免疫组化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检测,探讨CT灌注参数与HIF-1...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CT灌注成像和HIF-1α因子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33例,病理证实胰腺导管腺癌病例组35例,行胰腺64层CT灌注扫描并获得CT灌注成像参数,术后标本免疫组化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检测,探讨CT灌注参数与HIF-1α的关系。结果:胰腺导管腺癌BF,BV较正常对照组减低,通透性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级胰腺导管腺癌组BF、BV明显低于Ⅰ-Ⅱ级组,Ⅲ-Ⅳ级胰腺导管腺癌组HIF-1α明显高于Ⅰ-Ⅱ级组(P<0.05)。BF与HIF-1α有良好的相关性(r=-0.612,P<0.01),BV与HIF-1α有中等程度相关性(r=-0.464,P<0.01)。结论:胰腺导管腺癌CT灌注成像参数BF、BV对胰腺导管腺癌血管生成评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
下载PDF
频闪光诱导豚鼠近视与焦虑样行为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炳 邸悦 +1 位作者 李涛 周晓东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3年第5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频闪光诱导的近视豚鼠所表现出的焦虑样行为的变化。方法3周龄短毛三色种豚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为正常光照组,模型组给予0.5Hz,0~600lux亮度的频闪光照,每3周记录屈光度,频闪光照12周后进行眼底... 目的探讨频闪光诱导的近视豚鼠所表现出的焦虑样行为的变化。方法3周龄短毛三色种豚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为正常光照组,模型组给予0.5Hz,0~600lux亮度的频闪光照,每3周记录屈光度,频闪光照12周后进行眼底照相,并进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和旷场检测。结果光照前2组之间生物学测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时间延长,模型组豚鼠的屈光度增加(P〈0.001),眼底出现裂纹状纹理。同时,模型组豚鼠在高架中的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为(3.97±1.15)%,在旷场中的水平总位移为(373.45±73.23)cm,直立次数为(1.10±0.46)次,相对于对照组均显著减少(P〈0.001)。结论频闪光诱导的豚鼠近视后可表现出焦虑样行为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闪光 近视 行为
下载PDF
应用Python编程数字化测量豚鼠角膜曲率及离心率
18
作者 邸悦 李昕悦 +5 位作者 方王怡 黄颖 骆文婷 叶海昀 乔中豹 乔彤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24-729,共6页
目的探索一种编程数字化技术和数学几何原理相结合对豚鼠眼球形态学参数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方法选取22只3周龄清洁级雄性三色豚鼠,采用过量麻醉法处死并取出眼球,采用1300万像素微距仪的高拍模式进行水平面及矢状面拍照,图片导入pych... 目的探索一种编程数字化技术和数学几何原理相结合对豚鼠眼球形态学参数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方法选取22只3周龄清洁级雄性三色豚鼠,采用过量麻醉法处死并取出眼球,采用1300万像素微距仪的高拍模式进行水平面及矢状面拍照,图片导入pycharm编程软件。应用Python 3.9预先编写好的分析程序,先通过刻度尺获取图片像素与实际距离的换算系数,再对角膜表面进行圆弧拟合及圆锥曲线拟合。圆弧拟合后的结果经换算后计算出豚鼠的角膜曲率半径;通过圆锥曲线通用方程拟合(Ax^(2)+Bxy+Cy^(2)+Dx+Ey+F=0),得出角膜表面的离心率e值;通过对全角膜及中央区3 mm的拟合,评估角膜的非球面性质。结果应用Python编程数字化方法可以完整清晰地展现豚鼠的角膜轮廓。横切面上,数字化拟合中央3 mm、数字化拟合全角膜以及曲率计测量全角膜曲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93,P=0.190);矢状面上,3种方法测得的角膜曲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00,P=0.030),其中曲率计测量全角膜的角膜曲率明显大于数字化拟合全角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横切面和矢状面上,3种方法测得的角膜曲率半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817,P=0.170;F=2.050,P=0.133)。离心率测量结果显示,横切面和矢状面数字化拟合中央区3 mm处e值分别为0.55±0.15和0.53±0.17,分别低于数字化拟合全角膜e值的0.66±0.10和0.64±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60、-5.210,均P<0.01)。结论应用Python编程数字化方法测量豚鼠角膜曲率及离心率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动物模型 角膜 角膜曲率 离心率
下载PDF
掺铒钇铝石榴石激光与超声乳化晶状体术对猪眼前房及手术切口部组织温度影响的比较
19
作者 阎启昌 邸悦 +1 位作者 柏全豪 张劲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558-561,共4页
目的:观察激光乳化晶状体过程中眼部组织的温度变化。方法:使用针式传感器数字型温度计,测量掺铒钇铝石榴石激光(Er:YAG激光)乳化晶状体过程中离体猪眼球前房、角膜深层及角膜缘切口3部位组织温度,并与目前普遍应用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目的:观察激光乳化晶状体过程中眼部组织的温度变化。方法:使用针式传感器数字型温度计,测量掺铒钇铝石榴石激光(Er:YAG激光)乳化晶状体过程中离体猪眼球前房、角膜深层及角膜缘切口3部位组织温度,并与目前普遍应用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相比较。结果:前房灌注与非灌注条件下激光乳化及前房灌注下超声乳化3种方式所致3部位组织温度变化的相同部位的比较结果,彼此间差异显著(P<0.05)。组织温度升高幅度随激光能量的增强而增大。结论:前房灌注条件下行Er:YAG激光乳化晶状体过程中,3部位组织温度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前房未灌注条件下的激光乳化及前房灌注条件下的超声乳化;在前房非灌注条件下,Er:YAG激光乳化晶状体使3部位组织温度明显升高,升高幅度与激光能量成正比;激光乳化晶状体时所产生的热量要低于超声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铒钇铝石榴石激光 激光乳化 温度
下载PDF
EAS-1000型眼前节图像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
20
作者 阎启昌 董雅娟 +1 位作者 邸悦 张劲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420-423,共4页
EAS-1000型眼前节图像分析系统是基于Scheimpflug原理研制的用于研究眼前节参数的光学仪器,采集的生物参数包括房角度数、角膜前曲率半径、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曲率半径、晶状体厚度及晶状体密度等。与以往测量方法比较,优点在... EAS-1000型眼前节图像分析系统是基于Scheimpflug原理研制的用于研究眼前节参数的光学仪器,采集的生物参数包括房角度数、角膜前曲率半径、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曲率半径、晶状体厚度及晶状体密度等。与以往测量方法比较,优点在于简单快捷,有量化指标,重复性好,图像输入计算机便于分析与交流;缺点是灰白图像分辨力尚难做到更一步的量化。但是,可以预见该系统必将在临床及科研中有着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节 参数 图像分析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