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SA-seq的大豆棕色荚皮L2基因定位
1
作者 樊超 毕影东 +5 位作者 李炜 梁文卫 刘淼 刘建新 杨光 邸树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71,共8页
大豆荚皮的颜色是重要的驯化性状和表型特征,与炸荚习性和躲避捕食关系紧密。大豆荚皮颜色主要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棕色荚皮L2基因尚未被鉴定。为了在大豆基因组上对该基因进行鉴定,为大豆棕色荚皮相关基因功能解析和育种应用提供一... 大豆荚皮的颜色是重要的驯化性状和表型特征,与炸荚习性和躲避捕食关系紧密。大豆荚皮颜色主要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棕色荚皮L2基因尚未被鉴定。为了在大豆基因组上对该基因进行鉴定,为大豆棕色荚皮相关基因功能解析和育种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栽培大豆中龙优203(黄色荚皮)和野生大豆FF1235(黑色荚皮)为亲本构建F 2分离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利用F 2群体棕色豆荚和黄色豆荚单株构建混池进行BSA-seq定位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组交换单株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棕色荚皮性状为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棕色荚皮L2基因关联区域位于3号染色体0~0.75 Mb的区段。进一步开发InDel分子标记进行精细定位,获得具有多态性的InDel引物7对。最终将棕色荚皮位点定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Indel-L2-3~Indel-L2-6,物理距离为344 kb。定位区间内共有候选基因32个,其中Glyma.03G005700基因注释为异丙基苹果酸聚合酶,与已发现的黑色荚皮基因L1(Glyma.19G120400)高度同源,其功能为将4-羟基丙酮酸转化为红果酸和番石榴酸,可能是调控大豆棕色荚皮形成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荚皮颜色 基因定位 BSA-seq
下载PDF
大豆—玉米轮作模式下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肥力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梁文卫 毕影东 +7 位作者 李炜 樊超 邸树峰 刘建新 刘淼 杨光 来永才 王明洁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10-116,共7页
通过研究大豆—玉米轮作模式下不同施肥措施对大豆干物质积累、株高、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黑龙江省大豆单产提升提供高效施肥方案。2022年和2023年选用中龙豆120和黑农81这2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6种... 通过研究大豆—玉米轮作模式下不同施肥措施对大豆干物质积累、株高、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黑龙江省大豆单产提升提供高效施肥方案。2022年和2023年选用中龙豆120和黑农81这2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6种施肥措施处理,分别为T1(常规施肥:尿素25 kg/hm^(2)、磷酸二胺150 kg/hm^(2)、硫酸钾50 kg/hm^(2))、T2(常规施肥+新美洲星拌种剂拌种+喷施新美洲星作物生长抗逆免疫剂)、T3(常规施肥+ARC微生物菌剂)、T4(常规施肥+十方生物菌剂拌种+喷施十方生物菌肥)、T5(常规肥减半施+硫代硫酸铵灌施)、T6(常规施肥+喷施富硒肥),对比研究大豆—玉米轮作模式下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肥力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轮作模式下,T3处理大豆的干物质积累量、株高、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产量及土壤肥力均高于其他处理(P<0.05)。2022年,与T1处理相比,T3处理中龙豆120的产量提高了20.96%,达到了(3056.7±69.3)kg/hm^(2);黑农81的产量提高了23.82%,达到了(2893.3±56.2)kg/hm^(2)。2023年,与T1处理相比,T3处理中龙豆120的产量提高了21.44%,达到了(3053.3±62.1)kg/hm^(2);黑农81的产量提高了22.03%,达到了(2839.3±41.8)kg/hm^(2)。说明在大豆—玉米轮作模式下,常规施肥+ARC微生物菌剂的施肥措施,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及大豆的产量,是大豆单产提升一种较好的高效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施肥措施 大豆—玉米轮作 干物质 产量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寒地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游离氨基酸组分分析
3
作者 樊超 毕影东 +7 位作者 刘淼 李炜 刘建新 杨光 梁文卫 邸树峰 唐立郦 来永才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2期134-141,共8页
旨在对采集自黑龙江省各地区的寒地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游离氨基酸组分进行深入分析。以153份寒地野生大豆为试材,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了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7种游离氨基酸中,甲... 旨在对采集自黑龙江省各地区的寒地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游离氨基酸组分进行深入分析。以153份寒地野生大豆为试材,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了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7种游离氨基酸中,甲硫氨酸变异幅度最大,变异系数为0.469,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069 mg/g,其中精氨酸含量最高,为0.894 mg/g。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之间均为正相关,大部分游离氨基酸之间表现为正相关,仅天冬氨酸与苯丙氨酸以及丝氨酸与精氨酸之间表现为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15%,第1、2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26.47%和20.55%。以第1、2主成分作图可知,北部地区资源和中南部地区资源之间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资源之间差异较小。该研究明确了寒地野生大豆中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异情况和组分之间的相关性,明确了不同来源地对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组分的影响,为大豆育种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野生大豆 游离氨基酸 变异系数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2种新型肥料对大豆肥密效应及土壤酶活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元文霞 毕影东 +6 位作者 樊超 李炜 刘淼 刘建新 杨光 邸树峰 梁文卫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5期53-61,共9页
为研究2种新型肥料及其配套施用方法对大豆肥密效应及土壤酶活的影响,本研究以‘中龙豆120’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施肥处理(空白施肥、正常施肥、低浓度硫代硫酸铵、高浓度硫代硫酸铵、0.5肥+铜大师、0.3肥+铜大师,分别记作T_(1)、T_(2)、... 为研究2种新型肥料及其配套施用方法对大豆肥密效应及土壤酶活的影响,本研究以‘中龙豆120’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施肥处理(空白施肥、正常施肥、低浓度硫代硫酸铵、高浓度硫代硫酸铵、0.5肥+铜大师、0.3肥+铜大师,分别记作T_(1)、T_(2)、T_(3)、T_(4)、T_(5)、T_(6))为主区和3个种植密度水平(15×10^(4)、20×10^(4)、25×10^(4)株/hm^(2),分别记作M1、M2、M3)为副区进行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施肥处理下,大豆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M2处取得最大值;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主茎粗、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株高、叶面积指数逐渐增大。在同一种植密度下,硫代硫酸铵处理较T_(1)、T_(2)相比增加了产量、叶面积指数、土壤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但是降低了大豆株高、主茎粗与土壤脲酶活性,T_(3)处理较T_(1)、T_(2)相比均增加了叶绿素含量,T_(4)较T_(1)相比增加了叶绿素含量;铜大师处理在M3密度下种植时相对T_(1)、T_(2)显著提高大豆产量但此时与其他种植密度相比整体产量较低,铜大师处理下大豆株高、主茎粗、叶面积指数及土壤酶活性趋势整体上均低于T_(1)、T_(2),叶绿素含量呈相反的结果。综上所述:20万株/hm^(2)时硫代硫酸铵处理是最优栽培模式,且在M_(2)T_(4)下达到产量最大值3200.00 kg/hm^(2),铜大师在大豆上的应用我们应做下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肥密 产量 生长 土壤酶
原文传递
北方寒区饲肥兼用型油菜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毕影东 樊超 +9 位作者 周广生 邸树峰 李炜 刘淼 王玲 刘建新 梁文卫 杨光 傅廷栋 来永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7-443,共7页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种植饲肥兼用型油菜可以弥补黑龙江省饲草短缺的问题,同时饲料油菜作为绿肥作物在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方面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回顾了饲料油菜在黑龙江省的发展历程,对饲料油菜引种与...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种植饲肥兼用型油菜可以弥补黑龙江省饲草短缺的问题,同时饲料油菜作为绿肥作物在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方面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回顾了饲料油菜在黑龙江省的发展历程,对饲料油菜引种与品种筛选、种植模式、栽培技术、青贮加工、利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概括总结了北方寒区饲料油菜种植、加工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在寒区开展饲料油菜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寒区 饲肥兼用型油菜 种植模式 轮作体系
下载PDF
专用特用大豆品种选育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淼 毕影东 +6 位作者 来永才 邸树峰 李炜 樊超 刘建新 梁文卫 杨光 《中国种业》 2023年第12期15-18,共4页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农作物种业是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优良品种选育是种业振兴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特用大豆作为大...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农作物种业是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优良品种选育是种业振兴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特用大豆作为大豆品种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丰富大豆产业结构、延伸大豆产业链的重要使命。从特用大豆品种生物学特性与营养价值、育种目标和育种进展3个方面,对鲜食大豆、小粒大豆、黑大豆3种类型的特用大豆进行了介绍,旨在为针对不同的大豆产品选育不同的品种提供参考,保障特用大豆品种种源自主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用大豆 鲜食大豆 小粒大豆 黑大豆
下载PDF
哈尔滨地区稻鸭共作试验研究初报 被引量:4
7
作者 邸树峰 孟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2期26-30,共5页
为筛选稻鸭共作中适宜的鸭子品种和投放密度,生产出优质的有机稻米,采用哈尔滨地区主要饲养的当地麻鸭、高邮鸭和樱桃谷鸭3个品种,在哈尔滨道外区民主乡进行了稻鸭共作试验,通过在1 000m2的小区内投放15、25、35只不同密度试验,确定3种... 为筛选稻鸭共作中适宜的鸭子品种和投放密度,生产出优质的有机稻米,采用哈尔滨地区主要饲养的当地麻鸭、高邮鸭和樱桃谷鸭3个品种,在哈尔滨道外区民主乡进行了稻鸭共作试验,通过在1 000m2的小区内投放15、25、35只不同密度试验,确定3种试验鸭的成活率、日均耗料量、鸭重量、田间杂草数量和水稻产量。结果表明:各项测定指标均以当地麻鸭最好,成活率为95.68%,日平均耗料量为0.04kg.只-1,在每小区35只投放密度下,30cm以上杂草株数为15.3株;实测水稻产量和理论产量分别为17 006.17和17 904.89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作 密度 成活率 产量
下载PDF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邸树峰 张静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3期45-46,共2页
黑龙江省的野生大豆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大豆的遗传与改良。因此,在黑龙江省进行了资源材料的采集,并对采回的材料进行认真研究与分析,同时对研究与分析的结果展开讨论。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浅谈大豆种植技术要点 被引量:1
9
作者 邸树峰 《农技服务》 2015年第12期95-95,共1页
大豆加工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豆的质量越来越受当前消费者的关注。由于大豆用途广泛,近年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受到种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大豆产量及质量始终不高,本文将针对大豆种植技术的要点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 大豆 种植技术 病虫害
下载PDF
浅谈寒地不同积温带野生大豆的表型性状
10
作者 邸树峰 张静华 《农技服务》 2016年第14期36-36,共1页
野生大豆是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不仅植株可以用作家畜饲料,而且种子、茎、叶均可入药,具有较为丰富的使用价值。野生大豆具有喜水耐湿的特点,生长环境以河流沿岸、湿地、沼泽为主,在国内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等多地均有大面积... 野生大豆是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不仅植株可以用作家畜饲料,而且种子、茎、叶均可入药,具有较为丰富的使用价值。野生大豆具有喜水耐湿的特点,生长环境以河流沿岸、湿地、沼泽为主,在国内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等多地均有大面积种植。根据气候、温度等地理因素,黑龙江省被划分为6个积温带,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生各个及温带野生大豆的分布及其表型性状进行了考察,探究了野生大豆表型性状与积温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积温带 野生大豆 表型性状
下载PDF
黑龙江省饲料油菜品种筛选与种植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毕影东 刘明 +9 位作者 周广生 邸树峰 李炜 刘淼 王玲 刘建新 樊超 杨光 傅廷栋 来永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5-841,共7页
为筛选适宜在黑龙江省规模化种植的饲料油菜品种及栽培模式,采用多年多点的田间定位方法,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和播期的产量差异和施肥效应以及不同收获期产量及营养成分积累规律。结果表明:金油158、15-P15和12-P38的产量表现... 为筛选适宜在黑龙江省规模化种植的饲料油菜品种及栽培模式,采用多年多点的田间定位方法,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和播期的产量差异和施肥效应以及不同收获期产量及营养成分积累规律。结果表明:金油158、15-P15和12-P38的产量表现好;采用机播平作,播种量15 kg/hm^2,底肥施磷酸二铵150 kg/hm^2,4月22日早播,能够显著提高饲用油菜的生物量。盛花期收获,饲用油菜生物量相对较高,推测其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制成配合饲料较好。本文结果为饲料油菜在我国北方早熟区开展多功能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油菜 产量 施肥效应 北方早熟区
下载PDF
种植密度与采收时期对复种饲用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明 来永才 +4 位作者 毕影东 李炜 傅廷栋 周广生 邸树峰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6-99,共4页
为明确东北地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高产优质生产方式,研究种植密度和采收时期对饲用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在饲用条件下华油杂62种植密度和采收时期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随着油菜种植密度的增加,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单位面积植株生... 为明确东北地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高产优质生产方式,研究种植密度和采收时期对饲用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在饲用条件下华油杂62种植密度和采收时期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随着油菜种植密度的增加,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单位面积植株生物量增加。当种植密度超过15 kg/hm^2后,单株叶面积变小、下部叶片早衰严重、植株鲜重下降、茎秆变细、木质化程度加重。同时,营养生长受到抑制,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碳水化合物、总热量均不同程度地降低。采收期过早,产量和品质均未达到最佳。抽薹至开花期是物质积累的最大期,营养成分也最高,开花期以后植株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采收期过晚,植株木质化程度增加、叶片开始衰老、鲜重产量降低,同时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碳水化合物、总热量等也随之降低。研究确定了播种量在11.25~15.00 kg/hm^2之间,抽薹期至开花期收获时饲用油菜高产优质的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 饲用油菜 种植密度 采收时期 产量和品质
原文传递
不同播期对北方寒地麦后复种饲料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明 肖佳雷 +4 位作者 李炜 毕影东 邸树峰 刘淼 来永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6期12933-12934,共2页
[目的]确定北方寒地麦后复种饲料油菜的最佳播期。[方法]利用麦后复种饲料油菜品种华油杂6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期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7月15日播种华油杂62株高比8月10日播种分别高23 cm,华油杂62的产量比8月10日播种高13.5 ... [目的]确定北方寒地麦后复种饲料油菜的最佳播期。[方法]利用麦后复种饲料油菜品种华油杂6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期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7月15日播种华油杂62株高比8月10日播种分别高23 cm,华油杂62的产量比8月10日播种高13.5 t/hm2。7月15日播种华油杂62中钾、镁及磷含量分别为3 789.0、1 015.0和684.7 mg/kg,分别比8月10日播种高381.0、427.0和196.9 mg/kg。7月15日播种华油杂62的热量为2 699.1 k J/kg,比8月10日播种高1 334.7 k J/kg。7月15日播种华油杂62中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含量分别为4.24%、0.83%、10.02%和2.98%,分别比8月10日播种高2.32%、0.5%、4.53%和2.33%。[结论]光温条件时间长有利于饲料油菜营养物质的积累,其适口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 饲料油菜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寒地野生大豆资源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炜 毕影东 +7 位作者 刘建新 王玲 刘淼 邸树峰 樊超 杨光 谢婷婷 来永才 《土壤与作物》 2022年第1期10-17,共8页
评价和筛选优异野生大豆农艺性状可为大豆育种提供种质资源。本研究对204份寒地野生大豆资源9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幅为14.0%~71.4%,多样性指数的变幅为1.46~2.06;筛选出27份特异材料,有8份材料聚集... 评价和筛选优异野生大豆农艺性状可为大豆育种提供种质资源。本研究对204份寒地野生大豆资源9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幅为14.0%~71.4%,多样性指数的变幅为1.46~2.06;筛选出27份特异材料,有8份材料聚集了2个以上特异性状;单株粒重与其它的性状(无效荚数除外)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百粒重和其它的性状(节间距除外)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有效荚数和其它的性状(分枝数除外)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单株粒数和其它的性状(分枝数和无效荚数除外)之间均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发现,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大于73%,能有效地解释野生大豆农艺性状的总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寒地不同百粒重类型野生大豆植株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明 来永才 +5 位作者 李炜 毕影东 肖佳雷 刘淼 邸树峰 王萍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7-373,共7页
通过在黑龙江省13个行政区原生境采集和异地繁殖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百粒重类型寒地野生大豆植株的形态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寒地野生大豆百粒重在1.1~2.0 g的居多,达到了74.46%,但植株形态特征的多样性却较单一;百粒重2.1~3.0 ... 通过在黑龙江省13个行政区原生境采集和异地繁殖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百粒重类型寒地野生大豆植株的形态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寒地野生大豆百粒重在1.1~2.0 g的居多,达到了74.46%,但植株形态特征的多样性却较单一;百粒重2.1~3.0 g的野生大豆植株形态特征尤其是在根系、茎长和叶宽等性状上变异系数最大,植株形态特征多样性最丰富。在不同百粒重类型的野生大豆中,百粒重增加,植株形态特征发生变化,表现为叶片变大、变宽、叶柄长度增加、叶片颜色变深。单株荚数、节数、分枝数减少,茎长变短,百粒重越大,其植株形态特征越接近栽培大豆。野生大豆的根量较少,根系较细,主根不明显,在向栽培大豆的过渡的过程中,百粒重大的野生大豆根干重、根鲜重、根体积、根表面积、根长度、根直径也越大,须根系减少,主根逐渐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野生大豆 百粒重 植株形态
原文传递
离体叶片接种法鉴定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淼 来永才 +7 位作者 李炜 毕影东 刘明 徐鹏飞 李琬 王玲 邸树峰 丁俊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离体叶片接种法鉴定野生大豆抗病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利用24份栽培大豆对离体叶片接种法和下胚轴伤口接种法的可行性进行考察,并利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177份黑龙江省采集的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离体叶... [目的]探讨离体叶片接种法鉴定野生大豆抗病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利用24份栽培大豆对离体叶片接种法和下胚轴伤口接种法的可行性进行考察,并利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177份黑龙江省采集的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离体叶片接种法与下胚轴接种法之间的相关呈极显著,且2种方法差异不显著,证明了离体叶片接种法进行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鉴定同样准确可行。通过离体叶片接种法对177份黑龙江省采集的野生大豆资源的抗病性鉴定,获得27份抗病材料。[结论]离体叶片接种法操作简单,适合野生大豆抗病性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大豆疫霉根腐病 抗病鉴定 叶片
下载PDF
针对大豆种植效益栽培技术的研究
17
作者 邸树峰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第3期81-81,共1页
中国是大豆种植的主要国家之一,同时大豆也是我国农业经济中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大豆富含蛋白质等多种维生素,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在食物制作、油料加工行业,同时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产品。本文将针对大豆种植效益的提升以及栽培技... 中国是大豆种植的主要国家之一,同时大豆也是我国农业经济中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大豆富含蛋白质等多种维生素,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在食物制作、油料加工行业,同时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产品。本文将针对大豆种植效益的提升以及栽培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植效益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对减少大豆病虫害防治成本的几点分析
18
作者 邸树峰 《山西农经》 2015年第9期55-55,共1页
大豆病虫害防治成本过高一直是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对大豆质量及产量也产生了不可忽视影响。本文将对如何减少大豆病虫害防治成本进行几点分析。
关键词 大豆病虫害 防治成本 降低
下载PDF
寒地不同积温带野生大豆表型性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明 来永才 +5 位作者 李炜 毕影东 刘淼 肖佳雷 邸树峰 王萍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2-269,共8页
采用在黑龙江省13个行政区原生境采集和异地繁殖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寒地不同积温带野生大豆植株的表型性状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积温带野生大豆表型性状存在差异,各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不同,存在多样性丰富和多样性单一的性状。叶片... 采用在黑龙江省13个行政区原生境采集和异地繁殖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寒地不同积温带野生大豆植株的表型性状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积温带野生大豆表型性状存在差异,各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不同,存在多样性丰富和多样性单一的性状。叶片表型性状中叶面积和叶柄长度的多样性最丰富,在第一、三、五积温带采集的野生大豆分别在叶片形状、叶片大小和叶片颜色上的多样性最丰富。根系表型性状中根干重的多样性丰富,根直径多样性较单一,第六积温带根系表型性状较丰富,第一、二积温带采集的野生大豆根系表型性状较单一。在各农艺性状中,百粒重在各积温带群体中的变异极大,多样性最丰富,第二积温带采集的野生大豆百粒重的均值最大,第五积温带的百粒重的均值最小。在活动积温较高地点采集的野生大豆单株荚数、每节荚数、分枝数较多;不同积温带茎长的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积温带 野生大豆 表型性状
原文传递
纳豆专用新品种中龙小粒豆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毕影东 刘淼 +5 位作者 李炜 来永才 王玲 邸树峰 刘建新 樊超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7-571,共5页
纳豆是营养价值较高的发酵豆制品,吸水能力强、蒸煮特性好、粒形整齐一致的小粒大豆适于纳豆加工。为选育适宜纳豆加工的专用新品种,为发展纳豆健康产业作出积极贡献,也为大豆种质创新提供借鉴,以中龙小粒豆1号为母本,以高蛋白优异种质... 纳豆是营养价值较高的发酵豆制品,吸水能力强、蒸煮特性好、粒形整齐一致的小粒大豆适于纳豆加工。为选育适宜纳豆加工的专用新品种,为发展纳豆健康产业作出积极贡献,也为大豆种质创新提供借鉴,以中龙小粒豆1号为母本,以高蛋白优异种质龙品8807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了适宜加工纳豆的小粒大豆新品种中龙小粒豆3号。该品种百粒重8.1 g左右;蛋白质含量42.39%,平均脂肪含量18.38%,中抗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6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400℃左右,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种植;三年试验平均产量2 690.0 kg·hm^(-2),比对照品种中龙小粒豆1号增产8.3%。试验表明中龙小粒豆3号能够满足纳豆生产对原料品种的特殊要求,是理想的纳豆加工专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大豆 纳豆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