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不同品系大花君子兰的离体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武志文 敖锋 +3 位作者 邹凡雨 郭太君 高翔 王丽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以四种不同品系大花君子兰的幼子房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大花君子兰幼子房愈伤诱导和分化成苗的能力与品系、外植体时期、光照强度、低温处理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质量浓度及酸水解酪素质量浓度等有关.愈伤... 以四种不同品系大花君子兰的幼子房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大花君子兰幼子房愈伤诱导和分化成苗的能力与品系、外植体时期、光照强度、低温处理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质量浓度及酸水解酪素质量浓度等有关.愈伤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蔗糖35g/L+酸水解酪素0.4g/L+BA 1.0mg/L+NAA 1.0mg/L+2,4-D 2.0mg/L;分化成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蔗糖35g/L+NAA 0.5mg/L+KT 3.0mg/L;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君子兰 品系 幼子房 离体培养
下载PDF
鸡白痢沙门菌sptP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免疫保护效力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殷俊磊 张艳芳 +3 位作者 邹凡雨 潘鹏涛 段艳红 仇书兴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2-128,共7页
旨在评价鸡白痢沙门菌sptP基因缺失突变株对雏鸡的免疫保护效力,研制有效的鸡白痢沙门菌减毒活疫苗。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鸡白痢沙门菌C79-13株的sptP基因缺失株C79-13ΔsptP,并分析其基本生物学特性;以1.0×10^(8)菌落形成... 旨在评价鸡白痢沙门菌sptP基因缺失突变株对雏鸡的免疫保护效力,研制有效的鸡白痢沙门菌减毒活疫苗。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鸡白痢沙门菌C79-13株的sptP基因缺失株C79-13ΔsptP,并分析其基本生物学特性;以1.0×10^(8)菌落形成单位(CFU)的C79-13ΔsptP经口服免疫3日龄雏鸡,对雏鸡的体重与临床症状变化、血清IgG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进行测定,并评价其亲本株C79-13攻毒后的免疫保护效力。PCR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鸡白痢沙门菌sptP基因缺失株C79-13ΔsptP,该缺失株与其亲本株C79-13的生长特性和生化特性一致,但其毒力显著降低;免疫后,雏鸡的生长性能没有变化,C79-13ΔsptP能够诱导雏鸡产生显著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攻毒后免疫组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降低。表明鸡白痢沙门菌sptP缺失株可对雏鸡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具有作为鸡白痢疫苗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沙门菌 sptP基因 免疫保护 疫苗 雏鸡
下载PDF
信息时代浅谈教师如何利用实验研究法进行小课题研究
3
作者 邹凡雨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第7期51-52,共2页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利用教育科研来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线教师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文章以“生命科学史教学价值的实验研究”为案例,详细介绍如何进行小课题的选题、方案的制定、活动的实施、资料的整合、论文的...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利用教育科研来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线教师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文章以“生命科学史教学价值的实验研究”为案例,详细介绍如何进行小课题的选题、方案的制定、活动的实施、资料的整合、论文的撰写等内容,旨在帮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有的放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小课题 实验研究法 生命科学史
下载PDF
反应温度调控合成溴氧铋及其光催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张明亮 邹凡雨 朵芳芳 《科学技术创新》 2019年第26期59-60,共2页
本文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来探索BiOBr光催化剂晶面暴露的变化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DRS)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吸光范围进行了表征。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以罗丹明B(RhB)为降解物时,发现以反应温度为30℃时合成BiOBr表... 本文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来探索BiOBr光催化剂晶面暴露的变化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DRS)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吸光范围进行了表征。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以罗丹明B(RhB)为降解物时,发现以反应温度为30℃时合成BiOBr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Br 实验 分析
下载PDF
碳纳米点荧光探针对有机溶剂中水含量的检测 被引量:4
5
作者 潘鹏涛 邹凡雨 殷俊磊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49-254,共6页
以无水柠檬酸和邻苯二胺为碳源,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出了溶剂依赖发光的碳纳米点,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所制备的碳点进行形貌及结构表征,发现碳量子点高度在1.5 nm左右,其是由2~3层类石墨烯片层堆叠而成的。通过荧光光谱(PL)和紫外-可见(... 以无水柠檬酸和邻苯二胺为碳源,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出了溶剂依赖发光的碳纳米点,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所制备的碳点进行形貌及结构表征,发现碳量子点高度在1.5 nm左右,其是由2~3层类石墨烯片层堆叠而成的。通过荧光光谱(PL)和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对碳量子点的光学性质进行测定,发现碳量子点的吸收主要与内部碳核和表面态有关,最大吸收对应的波长分别为285 nm和430 nm。有机溶剂中最大发射波长为表面缺陷态发光波长,荧光峰位在515 nm处。随着体系中水含量的增加,最大发射峰强度降低,发射峰的位置发生红移,水含量(体积百分数)为10%~100%时,荧光信号强度与水含量呈线性关系,最优条件下水含量的检测极限为0.1%。实验结果证实,该碳量子点有望成为实时定量检测有机溶剂中水含量的荧光探针和传感器。研究结论不仅拓宽了碳纳米点的应用范围,还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检测有机溶剂水含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碳量子点 荧光探针 水分检测
原文传递
氮/铝共掺杂碳点的制备及在H_(2)O_(2)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潘鹏涛 邹凡雨 +1 位作者 职丽娟 殷俊磊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9-317,共9页
利用一种简便的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氮/铝共掺杂碳点,该碳点的水溶液在红光发射区的发光量子效率达30%。分别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动态光散射(DLS)粒度分析仪、荧光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 利用一种简便的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氮/铝共掺杂碳点,该碳点的水溶液在红光发射区的发光量子效率达30%。分别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动态光散射(DLS)粒度分析仪、荧光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其颗粒尺寸、表面化学结构及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所合成的氮/铝共掺杂碳点颗粒的平均直径为6.5 nm,在高浓度盐离子溶液、紫外光照射及温度变换下具有较强的抗漂白能力。同时,该碳点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探针,可用于H2O2的选择性识别,检测极限为1.3μmol/L,碳点荧光淬灭效率与0.12~1 mmol/L的H2O2浓度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铝掺杂 荧光 H_(2)O_(2) 碳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