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西环素对TGF-β1诱导的人角膜基质细胞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黄月琪 邹文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30-435,共6页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Doxy)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角膜基质细胞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收集飞秒激光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角膜基质透镜提取人角膜基质细胞,利用TGF-β1诱导人角膜基质细胞建立体外角膜纤维化...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Doxy)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角膜基质细胞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收集飞秒激光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角膜基质透镜提取人角膜基质细胞,利用TGF-β1诱导人角膜基质细胞建立体外角膜纤维化模型,设置对照组、TGF-β1组、DOXY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增殖能力;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胶原合成关键因子羟脯氨酸(HY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纤维化关键因子Thy-1、Vimentin mRNA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Thy-1、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能促进人角膜基质细胞细胞增殖、迁移,增加HYP含量、Thy-1和Vimentin的表达(均P<0.05)。与TGF-β1组比较,DOXY组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胶原合成能力明显降低,Thy-1和Vimentin的表达减少(均P<0.05)。结论:Doxy可抑制TGF-β1诱导的人角膜基质细胞细胞增殖、迁移和胶原合成,下调Thy-1、Vinmentin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角膜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环素 角膜基质细胞 角膜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眼眶病常用影像学检查设备操作指南(2024)
2
作者 邵毅 马建民 +56 位作者 黄晓明 《眼眶病常用影像学检查设备操作指南(2024)》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肿瘤专委会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裴重刚 谭钢 吴桐 黄锦海 杨新吉 刘小伟 李光宇 周莉 李世迎 迟玮 张铭志 胡亮 陶文思 杨卫华 许言午 杨文利 谭佳 王耀华 施策 李凯军 张慧 蔡建奇 计丹 马健 接英 石文卿 彭娟 李程 刘光辉 邹文进 邓志宏 刘昳 温鑫 田磊 刘华 易湘龙 文丹 杨瑞波 董诺 李中文 吴恺 林志荣 王沙 胡建斌 康刚劲 廖萱 宋秀胜 张青 黎颖莉 葛倩敏 戴西件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1-181,共11页
发生于眶隔后眶骨、眶内及眶周组织的疾病或全身疾病侵犯眼眶者均属于眼眶病。眼眶病涉及的疾病类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由于其病变处在眼眶及眶内而非眼球内,常规眼科光学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帮助有限,因此眼科影像检查技术如眼部B超、CT... 发生于眶隔后眶骨、眶内及眶周组织的疾病或全身疾病侵犯眼眶者均属于眼眶病。眼眶病涉及的疾病类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由于其病变处在眼眶及眶内而非眼球内,常规眼科光学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帮助有限,因此眼科影像检查技术如眼部B超、CT、MRI等成为眼眶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最主要手段。规范眼眶病常用检查设备的操作及总结眼眶病变影像学特征,可以提高眼眶病诊疗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减少眼眶病的误诊和漏诊,对眼眶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指南总结了眼眶病的常用检查设备原理、操作流程及影像特征,为规范眼眶病的常用检查方法、提高基层医疗眼眶病诊断效能提供参考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病 超声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规范操作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OCTA图像分析和眼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4)
3
作者 《人工智能在OCTA图像分析和眼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4)》专家组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43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邵毅 陈新建 杨卫华 谭钢 刘祖国 陈蔚 许言午 柯碧莲 石磊 黄锦海 李世迎 迟玮 计丹 接英 龚岚 胡亮 孙传宾 马健 杨文利 张慧 蔡建奇 邵婷婷 彭娟 赵慧 刘光辉 苏兆安 李程 邹文进 刘昳 王佰亮 李凯军 邱坤良 胡丽丹 邓志宏 廖萱 文丹 黄明海 温鑫 李中文 肖鹏 石文卿 唐丽颖 王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7-345,共9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无创成像技术,可提供三维、信息丰富的血管图像。大量研究表明,OCTA技术在影像生物标志物量化、诊断和监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得到了迅速的应用。图像分析工具可快速、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无创成像技术,可提供三维、信息丰富的血管图像。大量研究表明,OCTA技术在影像生物标志物量化、诊断和监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得到了迅速的应用。图像分析工具可快速、准确地量化OCTA的血管和病理特征,从而大大提高了OCTA成像的价值。近年来,人工智能(AI)已成为最强大的图像分析方法,特别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析可提供各种情况下的精确测量,包括不同的疾病和眼部区域。在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和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总结了国内外AI在OCTA图像分析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其中包括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病变的准确检测、视网膜灌注的精确量化以及可靠的疾病诊断,并分析目前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经过多轮讨论和修改,形成了AI在OCTA图像分析和眼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该指南旨在为临床提供新的见解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人工智能 图像分析 疾病诊断
下载PDF
多西环素对角膜碱烧伤修复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力之 邹文进 +1 位作者 何冰冰 黄月琪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928-1932,共5页
多西环素(Doxy)为广谱抑菌剂,高浓度时具有杀菌作用。Doxy除了具有抗菌作用外,在眼化学性碱烧伤中局部或全身应用还可以有效地抑制眼表炎症、角膜溶解、角膜瘢痕形成、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并能降低长时间单用激素治疗的风险,具有抗角膜氧... 多西环素(Doxy)为广谱抑菌剂,高浓度时具有杀菌作用。Doxy除了具有抗菌作用外,在眼化学性碱烧伤中局部或全身应用还可以有效地抑制眼表炎症、角膜溶解、角膜瘢痕形成、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并能降低长时间单用激素治疗的风险,具有抗角膜氧化应激损伤的潜能。随着眼化学性碱烧伤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Doxy对碱烧伤角膜的潜在修复机制的研究也日益深入。本文就Doxy对眼化学性碱烧伤中角膜修复作用机制的研究及进展进行系统回顾,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环素 眼化学性碱烧伤 角膜修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2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邹文进 梁海明 +1 位作者 王松 黄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746-3748,共3页
目的:观察23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总结其临床表现的特点及治疗要点。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3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1次/2 h,上皮愈合后18例予0.1%氟米龙眼液每... 目的:观察23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总结其临床表现的特点及治疗要点。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3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1次/2 h,上皮愈合后18例予0.1%氟米龙眼液每天4次,5例未予0.1%氟米龙眼液治疗,伴有眼睑及其他部位疱疹者全身予更昔洛韦0.25/d静滴,观察视力、角膜透明度和角膜新生血管、虹膜睫状体炎症、晶体情况、眼压。结果:23例经治疗均获痊愈,18例视力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中13例达到低视力标准。18例形成了角膜白斑,11例形成角膜新生血管,11例伴有虹膜睫状体炎,4例伴并发性白内障。结论: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容易引起角膜混浊、角膜新生血管和虹膜睫状体炎,导致视力受损,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和氟米龙眼液可以有效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角膜混浊 角膜新生血管 虹睫炎 更昔洛韦
下载PDF
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要点 被引量:13
6
作者 邹文进 梁海明 +1 位作者 王松 黄海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78-1380,共3页
目的观察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并归纳其临床要点。方法收集住院的真菌性角膜溃疡25例。25例患者除了典型的病史及典型临床表现外,均经溃疡面分泌物涂片或培养证实为真菌性角膜溃疡。术中刮除溃疡表面坏死组织,予20 g/L... 目的观察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并归纳其临床要点。方法收集住院的真菌性角膜溃疡25例。25例患者除了典型的病史及典型临床表现外,均经溃疡面分泌物涂片或培养证实为真菌性角膜溃疡。术中刮除溃疡表面坏死组织,予20 g/L碘酊烧灼溃疡灶10 s,50 mL生理盐水冲洗溃疡灶。根据溃疡位置、大小分离桥状或舌状结膜瓣,缝合固定于溃疡面上。术后氟康唑注射剂0.2 g静脉滴注,1次/d,2 g/L氟康唑眼液点眼1次/h。结果 24例结膜瓣与角膜形成良好愈合,未有溃疡复发,1例术后2周溃疡复发,予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恢复良好。术后前房消失4例,全部为术前存在较大穿孔者;继发青光眼4例,为术后前房消失所致,后期形成角膜葡萄肿。全部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虹膜前粘连、后粘连、白内障,因结膜瓣遮挡或角膜混浊难以观察。结论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结膜瓣遮盖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 眼外科手术 真菌 角膜炎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20
7
作者 邹文进 刘祖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131-1133,共3页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引起。人群中超过90%的人曾经感染过HSV。HSV可以在神经组织及角膜组织长期潜伏。在适宜的刺激下,如紫外线照...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引起。人群中超过90%的人曾经感染过HSV。HSV可以在神经组织及角膜组织长期潜伏。在适宜的刺激下,如紫外线照射、发热、精神压力、高温、低温、手术等,病毒活化增殖导致HSK。HSV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是造成角膜组织损害的主要机制。HSK的免疫反应主要是由CD4+细胞介导的,而CD8+细胞对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疱疹性 潜伏 复发 免疫发病机制
下载PDF
多西环素诱导单核细胞系THP-1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邹文进 刘祖国 +1 位作者 蒋爱华 李朝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95-1198,共4页
目的:研究多西环素诱导THP-1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以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贴壁,分别按0mg/L、5mg/L、10mg/L、20mg/L、40mg/L、80mg/L的浓度梯度加入多西环素,作用12h或48h,设空白对照组。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MTT法检测THP-1细胞活性... 目的:研究多西环素诱导THP-1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以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贴壁,分别按0mg/L、5mg/L、10mg/L、20mg/L、40mg/L、80mg/L的浓度梯度加入多西环素,作用12h或48h,设空白对照组。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MTT法检测THP-1细胞活性,AnnexinⅤ和PI双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P-1细胞早期凋亡,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检测THP-1细胞晚期凋亡。结果:随着多西环素浓度增高,THP-1细胞收缩变圆,细胞间距增宽乃至完全分离,死亡、崩解的THP-1细胞逐渐增多。MTT法显示随着多西环素作用浓度增高,活性THP-1细胞数量逐渐下降。流式细胞仪检测和TUNEL检测显示THP-1细胞的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率均伴随多西环素作用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结论:本实验首次阐明多西环素可以诱导人THP-1细胞凋亡,其效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环素 单核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多西环素与地塞米松抑制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邹文进 刘祖国 +4 位作者 刘曼丽 付馨余 赵静博 王松 黄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1-704,共4页
目的对比多西环素、地塞米松对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多西环素组、地塞米松组,每组各16只。建立角膜碱烧伤模型后,分别予眼液溶媒、5g·L-1多西环素眼液、1g·L-1地塞米松眼... 目的对比多西环素、地塞米松对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多西环素组、地塞米松组,每组各16只。建立角膜碱烧伤模型后,分别予眼液溶媒、5g·L-1多西环素眼液、1g·L-1地塞米松眼液点眼,每天4次。于碱烧伤后3d、7d、14d、21d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计算炎症指数和角膜新生血管面积。结果 3d、7d多西环素组、地塞米松组结膜充血、角膜水肿较对照组轻,炎症指数多西环素组分别为0.45±0.03、0.22±0.14,地塞米松组分别为0.50±0.14、0.22±0.07,炎症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多西环素组、地塞米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d、21d地塞米松组炎症指数分别为0.44±0.30、0.47±0.19,显著高于多西环素组(0.04±0.06、0.19±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西环素组、地塞米松组各时间点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小于对照组(均为P<0.05),3d、7d地塞米松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小于多西环素组(均为P<0.05),14d、21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地塞米松组前房出血12.5%,对照组为43.8%,多西环素组为6.3%。对照组角膜溃疡5眼,地塞米松组为8眼,多西环素组为1眼。除多西环素组无一眼发生眼内炎外,余两组均有眼内炎发生。结论碱烧伤后短期内地塞米松抑制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强于多西环素,但长期效果后两者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环素 地塞米松 碱烧伤 角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多西环素抑制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被引量:3
10
作者 邹文进 刘祖国 +1 位作者 黄海 魏茜敏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对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多西环素组,每组16只。建立角膜碱烧伤模型后,多西环素组给予0.5%多西环素眼液点眼,对照组给予眼液溶媒点眼。分别于碱烧伤后3、7、1...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对碱烧伤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多西环素组,每组16只。建立角膜碱烧伤模型后,多西环素组给予0.5%多西环素眼液点眼,对照组给予眼液溶媒点眼。分别于碱烧伤后3、7、14、21 d观察炎症指数、计算角膜新生血管面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造模后多西环素组各时间点结膜充血、角膜水肿程度较对照组轻微;多西环素组3、7、14 d炎症指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3、7、14、21 d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鼠角膜VEGF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环素可以减轻碱烧伤大鼠角膜的炎症反应及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而与VEGF表达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环素 碱烧伤 角膜 新生血管 大鼠
下载PDF
泪液缺乏型干眼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邹文进 刘祖国 +1 位作者 梁凌毅 虞东芳 《眼视光学杂志》 2007年第5期310-312,共3页
目的了解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的改变。方法应用SP2000P型角膜内皮计对2005年8月至2006年2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20例(32眼)典型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进行角膜内皮细胞照相,并以23例(36眼)正常人作为对照,对两组角膜... 目的了解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的改变。方法应用SP2000P型角膜内皮计对2005年8月至2006年2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20例(32眼)典型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进行角膜内皮细胞照相,并以23例(36眼)正常人作为对照,对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泪液缺乏型干眼组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605.4±316.9)个/mm2,内皮细胞平均面积为(389.3±47.1)!m2;正常对照组角膜的内皮细胞密度为(2607.9±313.3)个/mm2,内皮细胞平均面积为(388.7±45.3)!m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泪液缺乏型干眼组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变异系数为(37.3±10.1)%,角膜内皮六边形细胞比例为(52.3±8.9)%;正常对照组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变异系数为(35.3±4.7)%,角膜内皮六边形细胞比例为(47.5±10.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泪液缺乏 角膜内皮 细胞密度 细胞形态
下载PDF
分形理论对堆芯布置作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文进 张琴舜 +3 位作者 沈秀中 李小燕 戴正熙 徐济均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1-53,共3页
简介了分形理论的发展情况与基础 ,指出因核反应具有一定的自相似性 ,符合分形理论的基本特征 .进一步研究 ,也许可以对堆芯的布置产生促进作用 .
关键词 分形理论 堆芯布置 非线性科学 核反应 中子通量分布 堆芯设计
下载PDF
眼表化学伤28例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文进 刘曼丽 +1 位作者 付馨余 赵静博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1321-1322,共2页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睑内翻矫正、角膜移植等综合疗法治疗中重度眼化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33眼)中重度眼化学伤患者,早期给予抗感染、人工泪液、羊膜移植等综合治疗,并对晚期并发症给予相应治疗。结果 28例(33眼)中,治疗后视力≥...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睑内翻矫正、角膜移植等综合疗法治疗中重度眼化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33眼)中重度眼化学伤患者,早期给予抗感染、人工泪液、羊膜移植等综合治疗,并对晚期并发症给予相应治疗。结果 28例(33眼)中,治疗后视力≥0.3者2眼,视力0.1~0.3者3眼,因眼球大范围穿孔、眼内容脱出行眼内容物剜除术1眼,无光感1眼,其余26眼视力在光感和指数之间。羊膜移植术后角膜完成上皮化31眼,1眼因角膜溶解、眼球萎缩,1例因角膜穿孔、眼内容物脱出摘除眼球而未上皮化。并发症:31眼并发角膜混浊及角膜新生血管;5眼行角膜移植术后视力提高;并发假性胬肉18眼;并发白内障14眼;继发性青光眼4眼;并发眼睑内翻、倒睫8眼,其中7眼行睑缘切开术、睑内翻矫正术后好转;睑球粘连7眼,行睑球粘连分离术联合羊膜移植术后好转。眼睑皮肤瘢痕导致轻度眼睑外翻2眼。结论眼表化学伤施行羊膜移植可以促进眼表上皮化,对改善患者视力有益;及时矫正眼睑畸形可以重建眼表,后期角膜移植可以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化学伤 羊膜移植 睑内翻 角膜移植
下载PDF
1%环孢霉素滴眼液联合0.02%洗必泰滴眼液治疗棘阿米巴角膜炎(附1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文进 梁海明 黄海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42-143,共2页
棘阿米巴角膜炎是一种难治性、预后不良的感染性角膜疾病[1].棘阿米巴角膜炎首先见于西方发达国家报道,随着对此病认识的逐步加深,我国陆续有文献报道棘阿米巴角膜炎[2~4].棘阿米巴角膜炎表现为顽固性的化脓性感染,疾病进展过程中角膜... 棘阿米巴角膜炎是一种难治性、预后不良的感染性角膜疾病[1].棘阿米巴角膜炎首先见于西方发达国家报道,随着对此病认识的逐步加深,我国陆续有文献报道棘阿米巴角膜炎[2~4].棘阿米巴角膜炎表现为顽固性的化脓性感染,疾病进展过程中角膜病灶先后出现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角膜组织坏死,角膜胶原溶解[5],炎症细胞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角膜病理损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3].角膜移植是治疗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有效方法[6].但是目前国内角膜供体缺乏,严重制约角膜移植治疗棘阿米巴角膜炎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霉素 洗必泰 棘阿米巴 角膜炎
下载PDF
浅析影响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及其应对方法
15
作者 邹文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学生学习积极性 医学生
下载PDF
多西环素对碱烧伤大鼠角膜组织中IL-1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付馨余 邹文进 +2 位作者 喻谦 付敏 唐文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15-917,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研究多西环素对碱烧伤角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索多西环素作用于角膜碱烧伤的抗炎机制。方法使用自制模具建立64...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研究多西环素对碱烧伤角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索多西环素作用于角膜碱烧伤的抗炎机制。方法使用自制模具建立64只SD大鼠一侧眼角膜碱烧伤动物模型,分成以3 g·L-1多西环素眼液滴眼的实验组和以溶媒滴眼的阴性对照组,每日滴眼4次。于碱烧伤后3 d、7 d、14 d、21 d分别取下32只大鼠烧伤侧角膜组织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角膜组织中IL-1、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 ELISA检测显示碱烧伤后第3天阴性对照组IL-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27.58±35.92)μg·g-1,第7天为(89.54±42.63)μg·g-1,第3天多西环素组IL-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53.77±21.18)μg·g-1,第7天为(36.60±10.78)μg·g-1,第3天、第7天时多西环素组IL-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表达显著下降(均为P<0.05);第14天、第21天与阴性对照组比较IL-1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碱烧伤后第3天阴性对照组TNF-α蛋白相对表达量为(69.45±21.43)μg·g-1,第7天为(55.37±18.34)μg·g-1,第3天多西环素组TNF-α蛋白相对表达量为(24.06±9.39)μg·g-1,第7天为(14.81±5.72)μg·g-1,碱烧伤后第3天、第7天时多西环素组TNF-α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表达显著下降(P<0.05);第14天、第21天与阴性对照组比较TNF-α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多西环素作用于碱烧伤大鼠角膜可下调IL-1、TNF-α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多西环素下调炎症因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环素 碱烧伤 角膜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汽轮机建模和仿真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文杰 戚飞虎 +1 位作者 邹文进 张俊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75-177,共3页
应用模块化和面向对象技术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对蒸汽轮机热力系统进行可扩展及便于调整的建模和仿真研究。将饱和蒸汽轮机的仿真研究分为各个部件的计算。对每个部件进行比较准确的仿真后,把部件之间的接口标准化进行封装,即通过类似计... 应用模块化和面向对象技术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对蒸汽轮机热力系统进行可扩展及便于调整的建模和仿真研究。将饱和蒸汽轮机的仿真研究分为各个部件的计算。对每个部件进行比较准确的仿真后,把部件之间的接口标准化进行封装,即通过类似计算机技术中的总线技术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用各个部件的状态空间来描述构成整个机组的状态空间。并进行汽轮机的仿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建模 数学模型 面向对象 仿真
下载PDF
冷凝器动态数学模型和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琴舜 邹文进 +6 位作者 沈秀中 戴正熙 李小燕 王小兵 陈可 蔡日基 徐济鋆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6-187,共2页
对冷凝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进行分析,建立了热力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与实验数据比较本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并且在软件的实现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模块化建模和状态空间在热力系统的仿真上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对... 对冷凝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进行分析,建立了热力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与实验数据比较本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并且在软件的实现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模块化建模和状态空间在热力系统的仿真上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对热力系统等的仿真研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冷凝器 热力系统 数学模型 仿真 建模
下载PDF
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非活动期眼表改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邵毅 高桂平 +6 位作者 余瑶 邹文进 裴重刚 李凯军 涂萍 杨继玲 陈素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zoster keratitis,HZK)非活动期患者眼表症状、角膜厚度、散光及泪膜稳定性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2年3月20例右眼患病的HZK非活动期患者,行角膜厚度、干眼症状、眼...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zoster keratitis,HZK)非活动期患者眼表症状、角膜厚度、散光及泪膜稳定性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2年3月20例右眼患病的HZK非活动期患者,行角膜厚度、干眼症状、眼表指数评分、泪膜四项和屈光状态检查,同时选取20例性别、年龄等相匹配的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分析其眼表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右眼角膜9个方位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左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ZK组患者双眼角膜9个方位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于反映垂直和水平方向散光的J0和矢量大小的P,HZK组两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两眼J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两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右眼J0及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J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ZK组两眼干眼症状眼数、眼表指数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及泪河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两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右眼干眼症状眼数、眼表指数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及泪河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左眼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HZK非活动期患者角膜厚度、散光、干眼症状、眼表指数评分、泪膜四项和屈光状态均存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散光 泪膜 角膜厚度
下载PDF
胶原酶二步消化法分离培养牛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曼丽 邹文进 +1 位作者 黄明汉 曾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7期1201-1205,共5页
背景:获得纯度高、活性强、生物学特性更接近体内状态的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是角膜损伤后修复研究的基础。目的:探索体外培养牛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的新方法。方法:用Ⅰ型胶原酶对牛角膜基质层进行二步消化分离后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 背景:获得纯度高、活性强、生物学特性更接近体内状态的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是角膜损伤后修复研究的基础。目的:探索体外培养牛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的新方法。方法:用Ⅰ型胶原酶对牛角膜基质层进行二步消化分离后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培养,取生长良好的细胞进行传代养。采用锥虫蓝染色检测消化分离后细胞即刻存活率;倒置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波形蛋白免疫组织化染色鉴定角膜成纤维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群倍增间。结果与结论:在体外成功分离培养牛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及波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证实所培养的胞为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锥虫蓝染色,细胞即刻成活率达93.5%。细胞生长曲线近似"S"形,其群体倍增时间38.70h。说明二步消化法细胞培养技术简便、经济、高效,为原代培养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提供了有效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成纤维细胞 细胞原代培养 细胞形态 生物学特性 消化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