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游离DN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1
作者 邹旭晨 石春霞 +2 位作者 张丹眉 郭金 龚作炯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99-201,206,共4页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游离DNA(cf-DNA)水平变化,并分析MIF、cf-DNA在肝衰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HBV相关ACLF患者60例(肝衰竭组),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收集临床资...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游离DNA(cf-DNA)水平变化,并分析MIF、cf-DNA在肝衰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HBV相关ACLF患者60例(肝衰竭组),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试剂盒检测各组患者血清MIF、cf-DNA水平,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MIF、cf-DNA与临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衰竭组患者血清MIF和cf-DNA水平升高(P<0.05)。血清MIF与cf-DNA(r=0.482)、降钙素原(PCT)(r=0.566)、超敏C反应蛋白(r=0.285)呈正相关(P<0.05);cf-DNA与PCT(r=0.526)、超敏C反应蛋白(r=0.336)呈正相关(P<0.05)。结论:HBV相关ACLF患者血清MIF、cf-DNA水平升高,MIF和cf-DNA在肝衰竭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游离DNA 炎症指标
下载PDF
真空钎涂制备金属基陶瓷复合涂层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邹旭晨 赵兴科 +4 位作者 陈建勋 黄继华 罗海连 胡海春 陈树海 《焊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51,75,共4页
为了解决金属材料表面的耐磨问题,以镍基自熔合金BNi2为粘结相,WC-12Co为增强相,采用真空钎涂工艺,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了金属基陶瓷复合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分析了金属基陶瓷涂层的组织结构。同时采用... 为了解决金属材料表面的耐磨问题,以镍基自熔合金BNi2为粘结相,WC-12Co为增强相,采用真空钎涂工艺,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了金属基陶瓷复合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分析了金属基陶瓷涂层的组织结构。同时采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分布。结果表明:金属基陶瓷涂层由Cr_(23)C_6,WC,Ni基固溶体FeNi,Ni_(2.9)Cr_(0.7)Fe_(0.36),Co组成;WC与Ni,Cr发生冶金扩散作用;涂层与基体达到冶金结合;涂层硬度呈梯度分布,最高硬度HV1 343.1,是基体的6.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钎涂 复合涂层 镍基合金 耐磨
下载PDF
电子组装用SnAgCu系无铅钎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建勋 赵兴科 +2 位作者 刘大勇 黄继华 邹旭晨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1-98,共8页
SnAgCu钎料广泛应用在电子组装领域,被认为是传统SnPb钎料的最佳替代品。但与Sn63Pb37钎料相比,SnAgCu钎料抗氧化能力差,钎料内部及焊点界面存在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块及服役期间焊点抗蠕变、疲劳性能较低。添加合金元素和纳米颗粒可以显... SnAgCu钎料广泛应用在电子组装领域,被认为是传统SnPb钎料的最佳替代品。但与Sn63Pb37钎料相比,SnAgCu钎料抗氧化能力差,钎料内部及焊点界面存在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块及服役期间焊点抗蠕变、疲劳性能较低。添加合金元素和纳米颗粒可以显著改善SnAgCu钎料的组织和性能,提高焊点可靠性。这对发展新型高性能无铅钎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文结合国内外SnAgCu系无铅钎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全面阐述了合金元素和纳米颗粒等因素对钎料的润湿性、抗氧化性以及焊点显微组织和可靠性的影响,指明了该钎料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钎料 SnAgCu系 可靠性 评述
下载PDF
糖原合酶激酶3β抑制剂TDZD-8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组织炎症的保护作用研究
4
作者 张丹眉 石春霞 +4 位作者 陈倩 张璐懿 张清奇 邹旭晨 龚作炯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 探索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抑制剂TDZD-8对急性肝衰竭(ALF)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TDZD-8处理组,给予D-Gal和LPS腹腔注射,制备ALF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TDZD-8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肝组织... 目的 探索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抑制剂TDZD-8对急性肝衰竭(ALF)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TDZD-8处理组,给予D-Gal和LPS腹腔注射,制备ALF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TDZD-8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肝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肝组织IL-18、IL-1β、UNC-51样激酶1(ULK1)、Beclin 1和P62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分别为(3460.8±105.2)U/L、(2710.4±84.3)U/L和(93.8±1.1)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8.1±4.2)U/L、(25.78±2.5)U/L和(3.4±0.4)μmol/L,P<0.05】,而TDZD-8处理组各指标均显著降低【分别为(370.1±7.1)U/L、(277.3±20.3)U/L和(35.1±0.8)μmol/L,P<0.05】;模型组肝组织匀浆TNF-α、IL-1β和血清无细胞游离(cf)-DNA水平分别为(3004.6±239.2)pg/mL、(469.6±56.7)pg/mL和(772.2±192.2)ng/mL,经TDZD-8处理后,各指标均显著降低【分别为(2353.3±284.7)pg/mL、(339.2±48.7)pg/mL和(180.0±15.4)ng/mL,P<0.05】;模型组肝组织IL-18和IL-1β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而TDZD-8处理组小鼠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减弱(P<0.05);模型组肝组织ULK1和Beclin1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P6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TDZD-8处理,肝组织ULK1和Beclin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而P62蛋白表现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急性肝衰竭小鼠,抑制GSK3β活性能够上调自噬水平,改善肝组织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起到保护肝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自噬 糖原合酶激酶3Β 细胞因子
下载PDF
SIRT2抑制剂AGK2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L02细胞线粒体保护作用
5
作者 张清奇 陈倩 +3 位作者 张丹眉 邹旭晨 石春霞 龚作炯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96-201,共6页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RT2)的选择性抑制剂AGK2对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L02肝细胞的线粒体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源性肝细胞系L02细胞,以不同浓度SIRT2抑制剂AGK2作为干预药物,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AGK2对L02细胞活...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RT2)的选择性抑制剂AGK2对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L02肝细胞的线粒体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源性肝细胞系L02细胞,以不同浓度SIRT2抑制剂AGK2作为干预药物,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AGK2对L02细胞活性的影响,选取适宜的浓度为AGK2干预组。正常组不予以任何药物干预;造模组给予90 mmol/L TAA进行造模;低、中、高剂量AGK2组在造模2 h前分别加入1、2、4μmol/L AGK2。CCK8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倒置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苹果酸脱氢酶(MDH1)、SIRT2和裂变蛋白1同系物(FIS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SIRT2的表达情况。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当AGK2的浓度为1、2、4μmol/L时,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98.05%、95.76%、91.65%,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AGK2浓度为8、16、32、64、128μmol/L时,细胞存活率与正常组相比均显著下降(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AGK2组L02细胞活性和贴壁性较好,漂浮细胞显著减少,且AGK2浓度越高细胞活性和贴壁性越好,漂浮细胞越少。与模型组相比,AGK2组的L02细胞显示红色荧光增强,而绿色荧光减弱,且AGK2浓度越高红色荧光越强,绿色荧光越弱。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AGK2组L02细胞内SIRT2的荧光减弱,且AGK2浓度越高,SIRT2的荧光越弱。低、中、高剂量AGK2组L02细胞内IDH1、MDH1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均P<0.05),且与AGK2的浓度呈正相关(r=0.818,P<0.05;r=0.960,P<0.05);SIRT2和FIS1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与AGK2的浓度呈负相关(r=-0.992,P<0.05;r=-0.998,P<0.05)。结论AGK2可以降低TAA刺激的L02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增加IDH1和MDH1蛋白表达量,减少L02细胞内SIRT2和FIS1的蛋白表达量,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衰老酶2 AGK2 硫代乙酰胺 肝细胞 膜电位 线粒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