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结节与碘营养情况及白睛目络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黄毓珊 胡巧玲 +2 位作者 庄小津 刘用诚 邹春燕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通过量化分析甲状腺结节与尿碘摄入及白睛目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提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66例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体检人群中甲状腺正常者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尿... 目的:通过量化分析甲状腺结节与尿碘摄入及白睛目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提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66例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体检人群中甲状腺正常者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尿碘含量、白睛目络情况,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尿碘中位数为108.40μg/L,对照组尿碘中位数为129.70μ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脉”形态特征分布,“M(胆)”区位特征分值、“粉黯”颜色特征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白睛目络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营养情况与甲状腺结节未发现明显相关性;甲状腺结节的形成与胆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碘营养 白睛目络
下载PDF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无症状脑梗死患者NO、ET-1及hs-CRP的影响
2
作者 刘用诚 邹春燕 +2 位作者 陈丽明 苏泳鑫 尹莲花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太极拳运动对无症状脑梗死(SBI)患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诊断为无症状脑梗死的患者147例。... 目的观察太极拳运动对无症状脑梗死(SBI)患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诊断为无症状脑梗死的患者147例。随机分为健康宣教组、太极拳组和快步走组三组,每组49例。健康宣教组给予无症状脑梗死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太极拳组和快步走组在健康宣教组的基础上,分别进行24式简化太极拳训练和快步走训练,每周3次,每次60分钟,连续训练12周。12周后观察三组患者干预前后NO、ET-1、hs-CRP水平。结果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的NO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ET-1的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hs-CRP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前后组内与干预前比较,太极拳组干预后NO水平上升,ET-1及hs-CRP水平下降;快步走组ET-1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干预后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太极拳组干预后的NO水平高于快步走组和健康宣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宣教组干预后的ET-1水平高于太极拳组和快步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极拳组干预后的hs-CRP水平低于快步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拳运动可增加无症状脑梗死患者NO合成及降低ET-1、hs-CRP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太极拳 炎症因子
下载PDF
HCC组织CDC20表达及其与发病机制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邹春燕 何焰鹏 +3 位作者 柴秀坤 谢长顺 李莉 付丽坤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肝恶性肿瘤之一.HCC的病因和潜在的分子事件尚不清楚.我们应用综合生物信息学技术识别与HCC相关的关键致病基因细胞分裂周期20(CDC20),并揭示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 目的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肝恶性肿瘤之一.HCC的病因和潜在的分子事件尚不清楚.我们应用综合生物信息学技术识别与HCC相关的关键致病基因细胞分裂周期20(CDC20),并揭示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GSE36376基因表达谱,共433个样本,其中HCC组织240例,正常肝组织193例,用综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应用RStudio中的R软件筛选HCC和正常肝组织差异表达基因(DEG),从STRING数据库中构建DEG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应用Metascape在线工具进行富集分析,采用MCODE法对Hub基因进行鉴定.结果筛选GSE36376数据集得到706个DEG,其中共鉴定出554个下调基因和152个上调基因;从PPI网络中鉴定出DEG关系基因,显著上调基因是UBE2C、CDC20、COL4A1、NUSAP1、HSP90AB1和CD-KN3;Metascape富集分析表明,在GO生物过程中,主要集中在小分子分解代谢过程、一元羧酸代谢过程、类固醇代谢过程、辅因子代谢过程、药物分解代谢过程、初级酒精代谢过程、对有毒物质的反应、有机阴离子转运、单糖代谢过程、芳香族氨基酸家族代谢过程、解毒作用、伯醇分解代谢过程和有机环状化合物分解代谢过程等;在KEGG信号通路中,主要集中在碳代谢、脂肪酸降解、补体和凝血级联、色氨酸代谢和过氧物酶体等过程;MCODE分析显示Hub基因是UBE2C、CDC20和HSP90AB1.结论应用综合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的CDC20基因是HCC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对HCC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具有临床意义,为HCC的防治提供了有效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细胞分裂周期20 GEO数据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太极拳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心肺耐力及生活质量的作用
4
作者 邹春燕 伍丽娟 +1 位作者 叶金连 邱尚升 《体育科学进展》 2023年第3期805-809,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是进行性的气流受限和呼吸困难。COPD患者常伴随着心肺耐力和生活质量下降问题,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运动方式来改善患者的心肺耐力和生活质量对于他们的康复至关重要。太极拳作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是进行性的气流受限和呼吸困难。COPD患者常伴随着心肺耐力和生活质量下降问题,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运动方式来改善患者的心肺耐力和生活质量对于他们的康复至关重要。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功法之一,其独特的动作方式、呼吸节奏和心身平衡练习,被广泛应用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康复中。本文对太极拳对慢阻肺患者心肺耐力和生活质量的作用进行综述,以了解其潜在的效果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慢阻肺 心肺耐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飞秒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石墨中钍的定量分析
5
作者 刘小亮 王澜 +3 位作者 彭玲玲 李小燕 刘云海 邹春燕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为了促进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核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利用飞秒激光对高纯石墨中的钍(Th)元素开展了定量分析研究。采用标准加样法制备了钍含量在0.35%~35.15%范围内的9个分析样品,以类比钍基核燃料中的钍含量。通过改变光谱采集... 为了促进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核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利用飞秒激光对高纯石墨中的钍(Th)元素开展了定量分析研究。采用标准加样法制备了钍含量在0.35%~35.15%范围内的9个分析样品,以类比钍基核燃料中的钍含量。通过改变光谱采集方式、延时条件及调节飞秒激光脉冲能量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对所有样品进行激发以采集等离子体光谱信息用于定量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果:对比定点激发采集光谱结果,采用靶面连续移动式的光谱重复性好,钍原子(Th I 396.21 nm)谱线强度获得大约2倍的增强,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由20.4%降至5.7%;高含量区间内钍元素谱线存在明显的自吸收效应,采用指数函数对整个含量区间与分析线(Th I 394.42 nm、396.21 nm和766.53 nm)强度进行非线性拟合,可以有效获取分析线的饱和阈值;基本定标法适用于饱和阈值以下的含量区间,分析线对较低含量的未知样品的预测分析具有较高的精确度;采用内标法(以C I 247.85 nm线为内标线),可以实现积分强度和峰值强度与整个区间含量的线性拟合,其中,基于高饱和阈值分析线(766.53 nm)的积分强度能够较好地实现高含量未知样品的含量预测。实验结果说明:飞秒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具有钍基核燃料循环过程中钍含量监测分析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核燃料 定量分析
下载PDF
无症状脑梗死中老年女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脂谱、人体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陈丽明 尹莲花 +3 位作者 邹春燕 刘用诚 胡巧玲 郑彦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4期79-82,共4页
目的:分析无症状脑梗死(SBI)中老年女性患者的血脂谱、人体成分等指标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为寻求改善中老年女性的SBI患病及进展风险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 目的:分析无症状脑梗死(SBI)中老年女性患者的血脂谱、人体成分等指标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为寻求改善中老年女性的SBI患病及进展风险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发现的91例SBI中老年女性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血脂、颈动脉彩超、人体成分等检测结果。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为IMT增厚组(IMT≥1.0 mm)51例、IMT正常组(IMT<1.0 mm)40例,分析IMT增厚与血脂谱特征、人体成分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结果:IMT增厚组甘油三酯(TG)、hs-CRP水平、体重指数(BMI)、体脂率、腰臀比、脂肪量、内脏脂肪含量、皮下脂肪含量显著高于IM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Hcy、去脂体重、肌肉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MT增厚与血清hs-CRP水平及BMI、体脂率、腰臀比、脂肪量、内脏脂肪含量、皮下脂肪含量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hs-CRP、BMI、体脂率、脂肪量及腰臀比的增加对于SBI中老年女性的IMT增厚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和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血脂谱 超敏C反应蛋白 人体成分
下载PDF
糖尿病前期患者白睛络脉变化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邱尚升 邹春燕 +3 位作者 伍丽娟 倪许玲 刘用诚 尹莲花 《中医药信息》 2023年第10期54-59,65,共7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前期患者白睛络脉形态、分区和颜色改变的特点,发掘白睛络脉特征在糖尿病前期诊疗中的潜在价值,以期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21年2月—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 目的:观察糖尿病前期患者白睛络脉形态、分区和颜色改变的特点,发掘白睛络脉特征在糖尿病前期诊疗中的潜在价值,以期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21年2月—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90例,根据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基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分为糖尿病前期组(IGR组)、糖尿病组(DM组)和血糖正常组,每组各30例。采用眼象健康成像仪观察3组人群的白睛络脉特征。结果:3组组间比较,“血脉”“雾漫”特征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IGR组与DM组的“血脉”“雾漫”特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GR组与血糖正常组的“血脉”特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与血糖正常组“雾漫”特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间比较,L13即胆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组与DM组比较,L2即脾区、L8即肾区的区位特征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与血糖正常组比较,“暗色”“黄色”“粉色”的特征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GR组与DM组比较,“暗色”“黄色”“粉色”“青色”的特征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前期患者存在白睛络脉形态、分区和颜色的特征性改变,主要分布于脾肾胆区,多由脾肾亏虚、肝胆失于疏泄,产生湿热、痰瘀、气滞等病理因素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白睛络脉 球结膜微循环
下载PDF
感染人类的第五种疟原虫—猴诺氏疟原虫 被引量:19
8
作者 邹春燕 黄亚铭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4-486,共3页
关键词 诺氏疟原虫 猴疟原虫 感染人类 肾功能衰竭 红细胞内 原虫血症 被感染者 按蚊相
下载PDF
儿童消化性溃疡1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邹春燕 王叶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82-183,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溃疡112例,胃溃疡32例,复合性溃疡8例。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120例。治疗后复查胃镜118例,治愈78例,显效151例,无效1例。经抗H.pylor...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溃疡112例,胃溃疡32例,复合性溃疡8例。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120例。治疗后复查胃镜118例,治愈78例,显效151例,无效1例。经抗H.pylori治疗后H.pylori转阴率76.67%。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发生率较高,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漏诊,应积极行胃镜等相关专科检查确诊,早期规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胃镜 儿童
下载PDF
轻水堆乏燃料和钍燃料在ACR-700利用的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春燕 陈金根 +6 位作者 蔡翔舟 蒋大真 郭锐 陈堃 郭威 马余刚 胡碧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8-1012,共5页
轻水堆乏燃料和钍燃料的利用是解决乏燃料后处理问题和核燃料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工作以ACR-700标准燃料为参考,研究了4种不同混合比例的轻水堆乏燃料及钍燃料在ACR-700中的k∞和燃耗。研究结果表明,将裂变产物分离后,轻水堆乏燃料... 轻水堆乏燃料和钍燃料的利用是解决乏燃料后处理问题和核燃料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工作以ACR-700标准燃料为参考,研究了4种不同混合比例的轻水堆乏燃料及钍燃料在ACR-700中的k∞和燃耗。研究结果表明,将裂变产物分离后,轻水堆乏燃料的重锕系核素在ACR-700中可作为一很好的燃料;只要加入足够的启动燃料,钍燃料也可作为很好的转换燃料,使反应堆内生成233 U的速率大于易裂变燃料的消耗速率,233 U的生成对反应堆运行后期维持临界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水堆乏燃料 钍燃料 ACR-700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邹春燕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630-631,共2页
目的: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38例MPP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MPP患儿中3-14岁者占84.1%,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体征多不明显;外周血白细胞大多... 目的: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38例MPP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MPP患儿中3-14岁者占84.1%,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体征多不明显;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及C-反应蛋白(CRP)正常或稍升高;X线胸片改变明显;此外尚有血液、肝功能、心肌、肾脏、神经系统等损害。结论:MPP好发于学龄及学龄前儿童。阿奇霉素或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其有效,但临床退热时间较以往延长;加用糖皮质激素对重症MPP及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良好。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可必特溶液治疗MPP的咳嗽、气喘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 诊断 治疗 小儿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细胞白细胞介素-22 mRNA表达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春燕 谢长顺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486-490,共5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cag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AGS细胞、SGC7901细胞白细胞介素22(IL-22)mRNA表达的关系,并探讨HpcagA基因多态性对胃癌AGS细胞、SGC7901细胞IL-22mRNA表达模式的影响。方法37℃、5%CO2孵育箱培养AGS细胞、SGC7901细胞;...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cag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AGS细胞、SGC7901细胞白细胞介素22(IL-22)mRNA表达的关系,并探讨HpcagA基因多态性对胃癌AGS细胞、SGC7901细胞IL-22mRNA表达模式的影响。方法37℃、5%CO2孵育箱培养AGS细胞、SGC7901细胞;采用微需氧产气袋培养Hp,用cagA基因东亚型HPK5菌株、西方型HP26695菌株感染AGS细胞及SGC7901细胞0.5h、3h、6h、9h、12h、24h;姬姆萨染色方法评估Hp感染AGS细胞、SGC7901细胞效果;RT-PCR法、ELISA法分别检测上述6个时间段AGS细胞、SGC7901细胞IL-22mRNA相对表达量和IL-22浓度。结果cagA基因东亚型HPK5和西方型HP26695菌株感染AGS细胞0.5h、3h、6h、9h、12h、24h所诱导IL-22mRNA的相对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亚型菌株诱导AGS细胞IL-22mRNA表达随时间增加而增加,而西方型菌株诱导AGS细胞IL-22mRNA表达3h、12h出现峰值。cagA基因东亚型和西方型菌株感染SGC7901细胞0.5h、3h、6h、9h、12h、24h所诱导IL-22mRNA的相对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亚型和西方型菌株诱导SGC7901细胞IL-22mRNA表达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结论①HpcagA基因东亚型HPK5菌株更易诱导IL-22mRNA及其浓度的表达;②HpcagA基因东亚型HPK5菌株感染AGS细胞诱导IL-22产生呈时间依赖性,西方型菌株感染AGS细胞诱导IL-22产生在3h、12h时出现峰值;③HpcagA基因东亚型菌株和西方型菌株感染SGC7901细胞产生的IL-22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gA基因多态性 幽门螺杆菌 胃癌AGS细胞 胃癌SGC7901细胞
下载PDF
补肺汤治疗47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邹春燕 邱尚升 +1 位作者 尹莲花 陈志斌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25期3669-3670,共2页
目的探讨补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接收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补肺汤治疗,观察2组... 目的探讨补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接收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补肺汤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47%,低于研究组的93.62%;对照组患者PEF、FVC、FEV1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予以补肺汤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改善病情,提升肺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慢性持续期 补肺汤 肺功能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补肺汤联合呼吸康复锻炼对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型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邹春燕 邱尚升 +1 位作者 尹莲花 陈志斌 《广西中医药》 2020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肺汤联合呼吸康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74例,按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补肺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呼吸康复锻炼(缩唇、腹式呼吸及... 目的:观察补肺汤联合呼吸康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74例,按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补肺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呼吸康复锻炼(缩唇、腹式呼吸及吹气球或者吹蜡烛)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6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严重程度(mMRC)和BODE评分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BODE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汤联合呼吸康复锻炼治疗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型具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补肺汤 呼吸康复锻炼
下载PDF
基于状态辨识原理探讨目诊理论的创新
15
作者 邹春燕 尹莲花 +1 位作者 叶金连 魏真 《医学诊断》 2022年第3期237-242,共6页
目诊是中医望诊的一个重要部分,其通过观察眼睛的神、色、形、态变化来辨别体质健康和疾病风险情况,随着中医诊疗技术智能化的发展,中医目诊和人工智能进行结合,我们可以通过捕捉、识别、分析眼象的数字图像,对眼象进行客观、可视化的监... 目诊是中医望诊的一个重要部分,其通过观察眼睛的神、色、形、态变化来辨别体质健康和疾病风险情况,随着中医诊疗技术智能化的发展,中医目诊和人工智能进行结合,我们可以通过捕捉、识别、分析眼象的数字图像,对眼象进行客观、可视化的监测,从而达到检测个体健康状态的目的,具有广泛的临床使用价值。笔者从目与脏腑、经络、自然的关系,全息理论的角度论述目诊的原理,以及目诊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从状态辨识原理来探讨目诊理论的创新,为目诊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诊 状态辨识 理论创新
下载PDF
川西南地区二叠系碳酸盐岩生烃下限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王兰生 李子荣 +5 位作者 谢姚祥 陈盛吉 邹春燕 张鉴 谢邦华 万茂霞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9-46,共8页
围绕碳酸盐岩烃源岩的评价标准特别是碳酸盐岩烃源岩生烃的有机碳下限值问题 ,选用川西南地区二、三叠系碳酸盐岩气田为研究对象 ,采用气藏地球化学与油气地质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正演和反演的相互比较印证 ,利用先进的地球化学分... 围绕碳酸盐岩烃源岩的评价标准特别是碳酸盐岩烃源岩生烃的有机碳下限值问题 ,选用川西南地区二、三叠系碳酸盐岩气田为研究对象 ,采用气藏地球化学与油气地质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正演和反演的相互比较印证 ,利用先进的地球化学分析手段 ,进行了油气源对比 ,从自然剖面上研究了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碳分布 ,从理论上推导了碳酸盐岩生烃的有机碳下限值 ,并计算了生烃量 ,然后根据地质背景及油气勘探开发实践 ,与资源量进行了对比 ,从而确定川西南地区二叠系碳酸盐岩烃源岩生烃的有机碳下限值为 0 .3 %。同时还讨论了碳酸盐岩烃源岩在生烃机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地区 二叠系 碳酸盐岩 生烃下限
下载PDF
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与病理表现 被引量:15
17
作者 赵丽萍 顾晓红 +3 位作者 周红霞 邹春燕 葛婷婷 梅柏如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313-1314,共2页
目的研究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及疾病转归。方法分析42例HSPN患儿的临床和病理改变,其中40例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病理表现Ⅰ级9例,Ⅱ级21例,Ⅲ级12例,未见Ⅳ级及Ⅳ级以上病例... 目的研究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及疾病转归。方法分析42例HSPN患儿的临床和病理改变,其中40例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病理表现Ⅰ级9例,Ⅱ级21例,Ⅲ级12例,未见Ⅳ级及Ⅳ级以上病例。临床表现为孤立性血尿、孤立性蛋白尿病理为Ⅰ、Ⅱ级,血尿和蛋白尿病理为Ⅰ~Ⅲ级,肾病综合征型病理为Ⅱ、Ⅲ级,且肉眼血尿多见于Ⅱ、Ⅲ级患儿;ACE基因DD型肾脏病理损伤重。结论HSPN临床表现不能预测肾脏病理形态改变,但病理损伤越重蛋白尿越重。肉眼血尿和蛋白尿可作为早期肾活检指征;ACE基因DD型肾脏病理损伤重;近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肾炎 临床 病理
下载PDF
漫画中的叙事
18
作者 邹春燕 马静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26-128,共3页
叙事理论虽然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但其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比较深入的程度。本文试将当前的叙事理论和弗·詹姆逊的意识形态叙事理论结合应用到漫画艺术的分析中,以证明单幅的漫画作品中也可以有叙事的存在。
关键词 叙事 漫画
下载PDF
老年人及非老年人胸部恶性肿瘤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后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琴 万里凯 +9 位作者 杨苏萍 蒿艳蓉 张雅莉 田晓芬 覃晓波 吴洁 陈晓婕 李玲 秦国伟 邹春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91-1892,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及非老年人胸部恶性肿瘤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MRT)前、中、后常规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AECG)的异常检出率有何不同;探讨两组间患者在IMRT后ECG、AECG异常检出率是否一致。方法选择90例胸部恶性肿瘤IMRT的患者,于IMRT前... 目的探讨老年人及非老年人胸部恶性肿瘤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MRT)前、中、后常规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AECG)的异常检出率有何不同;探讨两组间患者在IMRT后ECG、AECG异常检出率是否一致。方法选择90例胸部恶性肿瘤IMRT的患者,于IMRT前、中、后进行ECG及AECG检查,按年龄≥60岁及<60岁分为老年组及非老年组,比较两组间前、中、后ECG、AECG的异常检出率情况,并对两组间在IMRT后ECG、AECG异常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ECG异常检出率在老年组与非老年组胸部肿瘤患者在IMRT前、中、后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ECG异常检出率在IMRT前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组IMRT中及IMRT后异常检出率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间在IMRT后AECG异常检出率均高于ECG异常检出率(P<0.05)。结论对于IMRT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均应进行AECG检测,以期早期发现RIHD并及时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恶性肿瘤 调强放射治疗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血清25(OH)维生素D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付丽坤 崔红梅 +6 位作者 卢坤玲 邹春燕 纪桂贤 李莉 李京龙 盛丽娜 谢长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18-112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肝内脂肪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8月我院健康体检及住院的NAFLD者120例,将患者分为血清25(OH)维生素D>75nmol/L(n=25,A组),50~75nmol/L(n=35,B组),25~50nmol/L(n=32,C组),<...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肝内脂肪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8月我院健康体检及住院的NAFLD者120例,将患者分为血清25(OH)维生素D>75nmol/L(n=25,A组),50~75nmol/L(n=35,B组),25~50nmol/L(n=32,C组),<25nmol/L(n=28,D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25(OH)维生素D浓度,应用T1WI同/反相位测定肝内脂肪含量。全部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B组(28.66±6.45)%及C组(38.74±11.47)%肝脏脂肪含量高于A组(22.79±6.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54.79±5.28)%肝脏脂肪含量高于A、B、C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清25(OH)维生素D含量减低,肝脏脂肪含量升高,呈负相关关系(P<0.05,r=-0.125)。结论血清25(OH)维生素D越低,肝脏脂肪含量越高,血清25(OH)维生素D有望成为NAFLD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25(OH)维生素D 肝内脂肪含量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