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ERCP取胆汁检测淀粉酶在胰胆管合流异常诊治中的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邹树 石美祥 +4 位作者 田伏洲 汤礼军 张炳印 汪涛 黎冬暄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641-643,共3页
目的:探讨经ERCP取胆汁进行淀粉酶检测在胰胆管合流异常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B超筛选,对我中心部分行ERCP的病人在造影剂注入前,取胆汁进行淀粉酶测定,同时对其中部分病人在造影前行血清淀粉酶测定。根据造影结果将病人分成胰... 目的:探讨经ERCP取胆汁进行淀粉酶检测在胰胆管合流异常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B超筛选,对我中心部分行ERCP的病人在造影剂注入前,取胆汁进行淀粉酶测定,同时对其中部分病人在造影前行血清淀粉酶测定。根据造影结果将病人分成胰胆管合流异常组(PBM),长共同通道组(LCC)与短共同通道组(SCC)3组。对PBM组患者在术后通过T管取胆汁行淀粉酶检测。结果:PBM组术前胆汁淀粉酶水平(2207.8±654.7)U/L显著高于LCC组(181.6±55.3)U/L及SCC组(46.1±10.3)U/L,而LCC组胆汁淀粉酶显著高于SCC组。PBM组胆汁淀粉酶显著高于血清淀粉酶(381.2±85.6)U/L,同时术前胆汁淀粉酶水平也显著高于术后(240.2±64.7)U/L。结论:胆汁淀粉酶水平高低与胰胆管共同通道长度有关,共同通道较长者胆汁淀粉酶水平较高。胆汁高淀粉酶水平是诊断胰胆返流的可靠证据,检测胆汁淀粉酶可做为诊断PBM的重要辅助手段。对那些共同通道长度未达到PBM诊断标准,但胆汁淀粉酶明显高于血清水平者,应视为PBM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酶 逆行胰胆管造影 胰胆管合流异常 胆汁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过程中取胆汁行淀粉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邹树 田伏洲 崔建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58-860,共3页
目的研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过程中取胆汁行淀粉酶(AMY)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中心拟行ERCP的部分患者在造影前行血清AMY测定,其中一部分患者在造影过程中取胆汁行AMY测定。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组。结果胰胆管合流异常(AJPB)... 目的研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过程中取胆汁行淀粉酶(AMY)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中心拟行ERCP的部分患者在造影前行血清AMY测定,其中一部分患者在造影过程中取胆汁行AMY测定。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组。结果胰胆管合流异常(AJPB)组胆汁AMY水平显著高于长共同通道(LCC)组及短共同通道(SCC)组,而LCC组胆汁AMY显著高于SCC组。AJPB组胆汁AMY显著高于血清AMY。结论胆汁AMY水平高低与胰胆管共同通道长度有关;胆汁高AMY水平是诊断胰胆反流的参考指标,检测胆汁AMY可作为诊断AJPB的重要辅助手段。对共同通道长度未达到AJPB诊断标准,但胆汁AMY明显高于血清水平者,也应视为AJPB一样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淀粉酶类/分析 胆汁/化学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大鼠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与肝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邹树 田伏洲 +1 位作者 汤礼军 黎冬暄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22-425,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与急性胰腺炎(AP)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先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A,B,C,D4组,分别于胆总管内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3h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清和肝脏组织。另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 目的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与急性胰腺炎(AP)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先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A,B,C,D4组,分别于胆总管内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3h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清和肝脏组织。另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E,F,G,H,I等5组,胆管内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分别于注射后1,3,6,12,24h处死动物同上法留取标本。检测血清AST,LDH,TNF-α,IL-1β水平,并对肝组织进行EGR-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A,B,C,D组动物TNF-α,IL-1β,AST及LDH水平均随着牛磺胆酸钠浓度的升高而上升;(2)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在不同注药剂量的AP组,肝组织EGR-1表达量随AP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并与肝实质酶、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且表达部位也有所不同。EGR-1在AP造模后不同时间肝组织的表达,具有极明显的细胞种类与部位的差异。结论EGR-1可能与AP时伴发的肝脏损害有关,其机制可能与其介导炎性细胞因子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Wistar大鼠 急性胰腺炎 IL-1Β水平 肝损害 EGR-1 免疫组化染色 牛磺胆酸钠
下载PDF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在急性胰腺炎肝脏损害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邹树 田伏洲 崔建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79-982,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在急性胰腺炎肝脏损害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生理盐水,1%、3%及5%牛磺胆酸钠溶液进行相应处理,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Egr-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进行胰腺病理评分,检测血... 目的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在急性胰腺炎肝脏损害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生理盐水,1%、3%及5%牛磺胆酸钠溶液进行相应处理,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Egr-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进行胰腺病理评分,检测血清AST、LDH及TNF-α和IL-1β水平。从正常Wistar大鼠分离培养肝细胞,观察原代培养肝细胞在TNF-α刺激及PD98059预处理后Egr-1mRNA表达情况。结果肝组织Egr-1表达与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程度呈正相关,且原代培养肝细胞Egr-1mRNA表达水平与肝细胞损害程度呈正相关。结论Egr-1可能参与急性胰腺炎肝损害过程,并且其作用机制部分依赖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胰腺炎 肝损害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下载PDF
腺苷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肠道屏障功能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邹树 邵洪 +5 位作者 黄大熔 田伏洲 尹志良 李晓军 汪涛 高晓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 研究腺苷对猪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AHNP)肠道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12只成年小型猪经ANHP成模后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腺苷治疗组 (简称腺苷组 ) ,比较两组动物在AHNP诱发前后不同时相点肠道血流量、肠道通透性、门静脉... 目的 研究腺苷对猪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AHNP)肠道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12只成年小型猪经ANHP成模后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腺苷治疗组 (简称腺苷组 ) ,比较两组动物在AHNP诱发前后不同时相点肠道血流量、肠道通透性、门静脉血细菌和内毒素的变化。结果  (1)腺苷组在AHNP成模后 8,2 4h和第 7d时肠道血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 ;(2 )腺苷组成模后 8,2 4h和第 3d肠道通透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或 P <0 .0 1) ;(3)对照组门静脉血细菌和内毒素明显增加 ,腺苷组门静脉血细菌数在AHNP诱导后第 2 4h和第 3d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门静脉血内毒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时相点 (P <0 .0 1或 P <0 .0 0 1)。结论 腺苷能显著增加肠道血流量 ;腺苷可以明显减轻肠粘膜损害 ,保护肠道屏障功能 ,腺苷的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肠道血流量而实现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病理学 腺苷 药理学 肠道屏障功能 动力实验
下载PDF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在大鼠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邹树 田伏洲 +3 位作者 汤礼军 黎冬暄 汪涛 石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39-84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在急性胰腺炎(AP)合并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于胆管内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3h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清、胰腺及肺组织。检测血清TNF-α、IL-...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在急性胰腺炎(AP)合并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于胆管内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3h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清、胰腺及肺组织。检测血清TNF-α、IL-1β水平,进行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测定肺组织湿重/干重比,并对肺组织进行EGR-1免疫组化染色。另将原代培养的肺泡巨噬细胞(AM)分别采用不同浓度胰弹性蛋白酶进行刺激,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EGR-1在AM的表达,并检测培养液中TNF-α、IL-1β的浓度。结果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EGR-1表达随AP病情加重而增强,并与TNF-α、IL-1β、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及肺组织湿重/干重比均呈显著正相关,且表达细胞类型也有所不同。AM表达EGR-1程度与培养液TNF-比、IL-1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EGR-1在AM中的表达有ERK1/2信号途径的参与。结论EGR-1可能在AP合并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介导炎性细胞因子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大鼠肺组织与肺泡巨噬细胞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邹树 田伏洲 +3 位作者 汤礼军 黎冬暄 汪涛 石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3690-3696,共7页
目的:研究观察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EGR-1)在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肺组织与原代培养肺泡巨噬细胞(AM)中表达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于胆总管内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3 h后处死动物,取血... 目的:研究观察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EGR-1)在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肺组织与原代培养肺泡巨噬细胞(AM)中表达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于胆总管内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3 h后处死动物,取血分离血清,并剪取胰腺及肺组织.检测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胰腺组织病理评分,肺组织湿质量/干质量比,并对肺组织进行EGR-1免疫组化染色.原代培养AM分成4组,分别采用不同浓度胰弹性蛋白酶进行刺激,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EGR-1在AM的表达,并检测培养液中TNF-α和IL-1β浓度.RT-PCR分别检测AM,EGR-1,TNF-α,IL-1βmRNA表达.结果:肺组织EGR-1表达随AP病情加重而呈增强趋势,并与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胰腺组织病理评分、肺组织湿质量/干质量比均呈显著正相关(r=0.63,0.58,0.59,0.61,P<0.01)AM中EGR-1蛋白.mRNA表达程度与TNF-α和IL-1β蛋白(r=0.64、0.51,P<0.01)以及mRNA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62,0.59,P<0.01).结论:EGR-1可能在AP并发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介导炎性细胞因子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肺损伤 弹性蛋白酶 肺泡巨噬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胰胆返流在胆囊癌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邹树 田伏洲 +4 位作者 汤礼军 张炳印 汪涛 黎冬暄 石力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721-722,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胆汁淀粉酶(amylase,AMS)了解胆囊癌患者中胰胆返流的发生情况,以探讨胰胆返流在胆囊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术前通过ERCP及在术中抽取胆囊癌患者胆汁,并检测AMS水平。对部分行ERCP或MRCP患者同时测量胰胆管共同通道长度。... 目的:通过检测胆汁淀粉酶(amylase,AMS)了解胆囊癌患者中胰胆返流的发生情况,以探讨胰胆返流在胆囊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术前通过ERCP及在术中抽取胆囊癌患者胆汁,并检测AMS水平。对部分行ERCP或MRCP患者同时测量胰胆管共同通道长度。随机抽取同期26例胆囊结石患者胆汁并检测AMS。结果:43例胆囊癌患者胆囊胆汁AMS水平为374.0±589.1U/l,28例胆汁AMS高于血清AMS正常上限(125U/l)。26例胆囊结石患者胆汁AMS水平为109.6±91.8U/L,显著低于胆囊癌患者(P<0.05),胆汁AMS高于血清水平正常上限者8例。共同通道长度<5mm者7例,胆汁AMS为83.8±16.8U/l。≥5 mm而<10mm者8例,胆汁AMS为279.1±231.3U/l。结论:胆汁AMS水平高低与胰胆管共同通道长度有关,共同通道越长,胰胆返流越严重。胆囊癌患者胆汁AMS水平及胰胆返流阳性比例均显著高于胆囊结石患者,胰胆返流在胆囊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酶 胆囊癌 胰胆管合流异常 胆汁
下载PDF
胰腺结核1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邹树 汤礼军 +2 位作者 黎冬暄 陈建明 陈光宇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11期1270-1272,共3页
关键词 胰腺结核 手术 误诊
下载PDF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与大鼠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树 田伏洲 +3 位作者 汤礼军 黎冬暄 汪涛 石力 《四川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478-48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在AP大鼠肺组织和原代培养肺泡巨噬细胞(AM)中的表达及与TNF-αI、L-1β水平的关系,探讨EGR-1在AP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于胆管内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的牛磺... 目的通过观察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在AP大鼠肺组织和原代培养肺泡巨噬细胞(AM)中的表达及与TNF-αI、L-1β水平的关系,探讨EGR-1在AP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于胆管内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的牛磺胆酸钠溶液。检测血清TNF-αI、L-1β水平,胰腺组织病理评分,肺组织湿重/干重比,并对肺组织进行EGR-1免疫组化染色。另将原代培养AM分成4组,分别采用不同浓度胰弹性蛋白酶进行刺激,检测EGR-1在AM的表达,并检测培养液中TNF-α、IL-β浓度。结果①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EGR-1表达随AP病情加重而增强,并与反映AP病情及肺损伤各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②AM表达EGR-1程度与培养液TNF-αI、L-1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EGR-1在AM中的表达有ERK1/2信号途径的参与。结论EGR-1可能在AP并发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介导炎性细胞因子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肺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两种肝门整形胆道重建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比较
11
作者 邹树 田伏洲 +1 位作者 蔡忠红 汤礼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2247-2248,共2页
目的:比较皮下通道型胆囊肝月旦管成形术(STHG)与肝胆管空肠吻合术(CJ)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 方法:1996-04/2001-03肝胆管结石患者163例分为2组, 即随机分别接受上述两种术式治疗,然后进行随访观察. 对比两组病例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 目的:比较皮下通道型胆囊肝月旦管成形术(STHG)与肝胆管空肠吻合术(CJ)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 方法:1996-04/2001-03肝胆管结石患者163例分为2组, 即随机分别接受上述两种术式治疗,然后进行随访观察. 对比两组病例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胆汁中胆汁酸浓度、肝内胆管气体阳性率及肝胆管结石复发率. 结果:获得完整随访资料者133例,平均随访时间5a. STHG组患者结石复发率5.3%,CJ组结石复发率16.9% (P<0.05).两组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是41.1%和58.4% (P<0.05);肝内胆管气体阳性率分别是7.1%及37.7%(P<0.01). 胆汁酸浓度分别是57.6及21.3 mmol/l(P<0.01),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结论:对于无胆道手术史较早期肝胆管结石患者,STHG可能应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肝胆管结石 阳性率 患者 胆道重建术 结石复发 肝门 结论 气体 目的
下载PDF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与急性胰腺炎大鼠肝损害的关系
12
作者 邹树 田伏洲 +3 位作者 汤礼军 黎冬暄 汪涛 石力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7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在大鼠不同程度AP及AP发病后不同时间肝组织的表达,及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与肝实质酶水平,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与AP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先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即A、B、C、D组,分... 目的:通过观察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在大鼠不同程度AP及AP发病后不同时间肝组织的表达,及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与肝实质酶水平,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与AP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先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即A、B、C、D组,分别于胆总管内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3h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清、肝脏组织。另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即E、F、G、H、I组,5%牛磺胆酸钠溶液胆管内逆行注射,分别于注射后1h、3h、6h、12h、24h处死动物,同上留取标本。检测血清AST、LDH、TNF-α、IL-1β水平,并对肝组织进行EGR-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A、B、C、D4组动物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肝实质酶AST及LDH水平均随着牛磺胆酸钠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上升;(2)肝组织EGR-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在不同程度AP组,EGR-1表达量随AP病情程度加重而逐渐增加,并与反映AP病情指标如肝实质酶、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且表达部位也有所不同。EGR-1在AP发病后不同时间肝组织的表达,具有极明显的细胞种类与部位的差异。结论:EGR-1可能与AP时伴发的肝脏损害有关,其机制可能与其介导炎性细胞因子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在急性胰腺炎大鼠肝损伤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13
作者 邹树 田伏洲 +4 位作者 汤礼军 黎冬暄 汪涛 石力 崔建峰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330-332,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在急性胰腺炎肝脏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胆管内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Egr-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进行胰腺病理评分,检测血清... 目的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在急性胰腺炎肝脏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胆管内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Egr-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进行胰腺病理评分,检测血清AST、LDH及TNF-α和IL-1β水平。从正常Wistar大鼠分离培养肝细胞,观察原代培养肝细胞在TNF-α刺激后Egr-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肝组织Egr-1表达与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且原代培养肝细胞Egr-1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细胞损害程度呈正相关。结论Egr-1可能参与急性胰腺炎肝损伤过程,并且其作用机制部分依赖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急性胰腺炎 肝损伤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下载PDF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在急性胰腺炎大鼠肝组织的表达
14
作者 邹树 田伏洲 汤礼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22-1224,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在大鼠不同程度急性胰腺炎(AP)及AP发病后不同时间在肝组织的表达,并研究EGR-1与AP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先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即A、B、C、D4组,分别于胆总管内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或... 目的:观察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在大鼠不同程度急性胰腺炎(AP)及AP发病后不同时间在肝组织的表达,并研究EGR-1与AP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先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即A、B、C、D4组,分别于胆总管内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3h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清、肝脏及胰腺组织。另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即E、F、G、H、I组,5%牛磺胆酸钠溶液(0.75mL/kg)胆管内逆行注射,分别于注射后1h、3h、6h、12h、24h处死动物同上留取标本。检测血清AST、LDH、TNF-α、IL-1β水平,对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并对肝组织进行EGR-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通过注射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成功地复制出不同严重程度的AP动物模型,A、B、C、D4组动物胰腺病理评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AST及LDH水平均随着牛磺胆酸钠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上升;(2)肝组织EGR-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在不同程度AP组,EGR-1表达量随AP病情加重而逐渐增加,并与反映AP病情各指标如肝实质酶、炎性细胞因子浓度、胰腺病理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且表达部位也有所不同。EGR-1在AP发病后不同时间肝组织的表达,具有极明显的细胞种类与部位的差异。在观察时间内,以发病后3h表达量最高。结论:EGR-1可能与AP时伴发的肝脏损害严重程度有关,其机制可能与其介导的炎性细胞因子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基因 早期生长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后期残余脓肿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7
15
作者 汤礼军 田伏洲 +5 位作者 汪涛 崔建峰 石力 陈涛 黎冬喧 邹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05-1107,共3页
目的观察微创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后期残余脓肿的效果。方法选取1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后期发生残余脓肿的患者,首先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3~5d后拔除引流管,用扩皮器将其窦道适当扩开后,再放置一粗引流管进行引流。再经... 目的观察微创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后期残余脓肿的效果。方法选取1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后期发生残余脓肿的患者,首先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3~5d后拔除引流管,用扩皮器将其窦道适当扩开后,再放置一粗引流管进行引流。再经1周后拔除粗引流管,用胆道镜深入感染灶内进行清创。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温、血象等变化情况。结果全部患者腹膜后和(或)腹腔内残余脓肿均得到有效治疗。随着对脓肿的充分引流及胆道镜反复清创,患者体温及血象逐渐降至正常,动态CT或B超检查显示脓肿范围逐渐缩小直至完全消失。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采用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结合胆道镜清创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后期的残余脓肿,方法简单,临床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腹部脓肿 胆道镜
下载PDF
损伤控制急救严重腹部创伤192例 被引量:26
16
作者 戴睿武 汤礼军 +4 位作者 何发群 黎冬暄 赵铁军 邹树 马啸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3期217-219,230,共4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DC)急救在严重腹部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将损伤控制急救应用于192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治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192例患者均完成院前急救,186例完成损伤控制性手术(DCO)救治,184例进入外科重症监护病...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DC)急救在严重腹部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将损伤控制急救应用于192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治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192例患者均完成院前急救,186例完成损伤控制性手术(DCO)救治,184例进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复苏,177例接受不同方式的再次确定性手术治疗。急救过程中,各项异常指标在DCO后72h内逐渐恢复正常。治愈出院174例(90.6%),其中再次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2.3%),经保守治疗痊愈;死亡12例(6.2%),死亡原因与损伤控制急救技术无关。结论:符合指征的严重腹部创伤的患者,应积极选择适宜的损伤控制急救方式,并应根据损伤的不同部位和程度,分步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创伤 损伤控制 急救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与并发症预防 被引量:8
17
作者 黎冬暄 汤礼军 +3 位作者 黄竹 李永继 邹树 杜军武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76-177,共2页
目的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与体会,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我中心在2009年9月~2010年1月开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例,总结手术方法、技巧与临床效果。结果 15例完成经脐单孔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美容效果好;4例因暴露... 目的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与体会,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我中心在2009年9月~2010年1月开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例,总结手术方法、技巧与临床效果。结果 15例完成经脐单孔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美容效果好;4例因暴露困难和出血术中转为三孔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例术后均恢复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但相应的技术和器械还不成熟,术中发生困难时应果断改变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经脐手术 单孔 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181例术前减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田伏洲 石力 +4 位作者 汤礼军 汪涛 黎冬暄 邹树 罗皓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观察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前减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前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并对肿瘤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97例胰头癌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35例(36.1%),单纯内引流62... 目的:观察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前减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前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并对肿瘤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97例胰头癌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35例(36.1%),单纯内引流62例;84例胆管癌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4例,肝门部胆管癌切除19例,胆管中段癌切除7例,共计40例(47.6%);行单纯内引流者4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次,死亡3例。减黄速度平均每周递减30%以上者在肿瘤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上均优于30%以下者;而减黄速度平均每周递减30%以上者,无论引流2周或3周,其肿瘤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别。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行术前减黄后黄疸是否顺利下降,可作为预测手术风险、手术效果以及病人预后的指标,血清胆红素连续2周下降30%可作为选择手术时机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胆管阻塞 胆道引流 外科手术 胆红素
下载PDF
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汤礼军 田伏洲 +4 位作者 张炳印 汪涛 黎冬暄 石力 邹树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6年第5期511-512,共2页
目的:观察胆道镜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分析我院638例肝胆管结石病人治疗过程中,于术中及术后使用胆道镜的临床资料。结果:胆道镜的临床应用,能够明显降低术后的残石率。结论:胆道镜的临床应用降低了术后残石率,减少... 目的:观察胆道镜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分析我院638例肝胆管结石病人治疗过程中,于术中及术后使用胆道镜的临床资料。结果:胆道镜的临床应用,能够明显降低术后的残石率。结论:胆道镜的临床应用降低了术后残石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使病人免受再次手术差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结石 胆道镜 治疗
下载PDF
阻断入肝血流施行肝部分切除手术中肝细胞呼吸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汤礼军 田伏洲 +3 位作者 汪涛 黎冬喧 邹树 石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讨在肝脏部分切除手术前增加肝细胞糖原含量能否减轻因阻断肝血流所引发的肝细胞呼吸功能损伤。方法:将本院近9年收治的3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前24h内静脉滴注高浓度的葡萄糖;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2... 目的:探讨在肝脏部分切除手术前增加肝细胞糖原含量能否减轻因阻断肝血流所引发的肝细胞呼吸功能损伤。方法:将本院近9年收治的3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前24h内静脉滴注高浓度的葡萄糖;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2组病人均采用阻断第1肝门方法行病变肝脏切除术。术中测定肝组织ATP含量、肝脏酶学改变及肝细胞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及磷氧比率(P/Oratio)。结果:糖原含量高的实验组肝脏,组织ATP含量、肝细胞线粒体RCR及P/O值越高,而肝功能损伤越轻。结论:临床上在阻断肝脏血流施行复杂的肝脏手术之前,增加肝细胞内糖原含量可有效地改进肝细胞的呼吸功能,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糖原 肝切除术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