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肥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94
1
作者 战秀梅 李亭亭 +3 位作者 韩晓日 邹殿博 左仁辉 叶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61-868,共8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农民习惯施肥、氮肥减量及减量后移、氮肥一次性深施对春玉米产量、效益、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移情况及氮的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处理(氮用量N 280 kg/hm2,口肥和拔节期追肥比例为1∶4,N280/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农民习惯施肥、氮肥减量及减量后移、氮肥一次性深施对春玉米产量、效益、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移情况及氮的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处理(氮用量N 280 kg/hm2,口肥和拔节期追肥比例为1∶4,N280/2,)相比,氮肥减量后移处理(氮用量N 240 kg/hm2,口肥、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追肥比例为1∶2∶2,N240/3)增产3.91%,增收592元/hm2;氮肥一次性深施处理(氮用量N 240 kg/hm2,播种时一次深施在15 cm处,N240/1)增产11.48%,增收2032元/hm2;氮肥减量后移处理(N240/3)和氮肥一次性深施处理(N240/1)的经济系数、后期干物质和氮的转移量、转移效率及对子粒的贡献率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NUE)、氮肥农学利用率(ANUE)、氮素吸收效率(NUP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氮收获指数(NH I)也显著提高。氮肥减量后移处理(N240/3)花后干物质和氮的积累量及占总量的比例最高;氮肥一次性深施处理(N240/1)花后干物质和氮积累量较高,但所占比例较低;习惯施肥处理(N 280/2)干物质和氮积累量较低,但所占比例较高。由于关于一次性施肥存在较多争议,因此尚不能认为氮肥一次性深施方式可以替代农民习惯施肥;而氮肥减量后移处理既获得了较高的产量,也提高了氮效率,是一种科学的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氮肥后移 一次性深施 氮高效利用
下载PDF
新型缓释尿素对玉米和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无机氮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利军 韩晓日 +3 位作者 战秀梅 杨劲峰 房大伟 邹殿博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4-188,共5页
通过连续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尿素(普通尿素、缓释尿素1和缓释尿素2)施入土壤后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2种新型缓释尿素均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缓释尿素1对玉米和水稻分别... 通过连续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尿素(普通尿素、缓释尿素1和缓释尿素2)施入土壤后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2种新型缓释尿素均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缓释尿素1对玉米和水稻分别增产10.35%和8.00%,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4.01%和7.41%;缓释尿素2对玉米和水稻分别增产10.12%和12.55%,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5.87%和4.79%。水田施用缓释尿素2效果更好,而旱田施用2种缓释肥效果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尿素 玉米 水稻 产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春玉米氮素累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战秀梅 邹殿博 +2 位作者 韩晓日 刘宁 程飞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5-549,共5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春玉米氮素的累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肥用量下春玉米氮素累积规律符合指数方程Y=ae-b/t。在N、P2O5、K2O用量分别为240,225,240kg·hm-2条件下(N2、P2、K2处理),春玉米...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春玉米氮素的累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肥用量下春玉米氮素累积规律符合指数方程Y=ae-b/t。在N、P2O5、K2O用量分别为240,225,240kg·hm-2条件下(N2、P2、K2处理),春玉米的产量达到13725.5kg·hm-2,氮素累积总量达到3.504g·plant-1,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氮素最大吸收速率最大,达到54.0mg·d-1.plant-1,且其出现时间较早;各处理中,以N2、P2、K2处理的氮素转运量最大,为1.477g·plant-1,而且转运的氮素营养占籽粒养分的比例最高,为73.04%。因此适宜的肥料用量不仅能有效地促进氮素的吸收、累积,而且能够提高氮素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从而有利于高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氮磷钾肥用量 氮素累积 氮素再转运
下载PDF
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棕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兰宇 韩晓日 +3 位作者 战秀梅 刘小虎 吴正超 邹殿博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为研究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棕壤酶活性的影响,在昌图棕壤试验地上设6个处理,测定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酶活性,并研究了土壤酶与土壤肥力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和施用厩肥均能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和纤维素分解强度。在提高脲... 为研究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棕壤酶活性的影响,在昌图棕壤试验地上设6个处理,测定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酶活性,并研究了土壤酶与土壤肥力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和施用厩肥均能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和纤维素分解强度。在提高脲酶、转化酶活性方面施用厩肥效果好于秸秆还田,全量施用优于半量施用;在提高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方面秸秆还田效果好于施用厩肥。各处理中,秸秆还田配施厩肥对提高脲酶活性效果最好,对提高其他各类酶活性效果一般。除过氧化氢酶外,其他各类酶活性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2)各种土壤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脲酶与转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13**);转化酶与磷酸酶呈极显著负相关(r=-0.643**);磷酸酶与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639**)。土壤酶与其他肥力因子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土壤脲酶与纤维素分解强度、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水量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906**、0.821**、0.911**、0.917**、0.888**、0.867**);土壤转化酶与纤维素分解强度、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水量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958**、0.857**、0.855**、0.842**、0.820**、0.831**);土壤酸性磷酸酶与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666**),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r=-0.560*);土壤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r=-0.7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厩肥 秸秆还田 土壤酶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