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与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的融合路径探索——以“康复科学研究与数据分析”课程为例
1
作者 邹积华 曾钰婷 +1 位作者 张琦 曾庆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在将思政教育融入“康复科学研究与数据分析”课程的教学中,全面提高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质量,为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提供有实践价值的探索经验。通过共同参与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案例教学,以及“双创”模式将思政... 在将思政教育融入“康复科学研究与数据分析”课程的教学中,全面提高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质量,为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提供有实践价值的探索经验。通过共同参与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案例教学,以及“双创”模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康复科学研究与数据分析”的教学中,探索新时代课程思政与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融合的实践道路,并探讨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改革的成效和创新点。课程思政与“康复科学研究与数据分析”课程得以有机结合,教师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和思政意识不断提升,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康复治疗学专业科研课程与思政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创新型康复治疗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康复科学研究与数据分析 康复治疗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儿童神经疾病与发育障碍物理治疗》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2
作者 黄锦玉 曾庆 +5 位作者 张琦 曾钰婷 陈玲 邹积华 陈淑萍 唐新群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7期34-38,共5页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化育人体系的重要方式。文章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从调查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中课程思政融合的现状,阐述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以《儿童神经疾病与发育障碍物理治疗》课程为例,结合...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化育人体系的重要方式。文章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从调查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中课程思政融合的现状,阐述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以《儿童神经疾病与发育障碍物理治疗》课程为例,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建设了聚焦于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课程思政目标,并采用了思政元素直接导入课堂教学、思政专题嵌入课程知识点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为康复治疗学专业课教学构建了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团队合作机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宝贵探索经验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康复治疗学 儿童神经疾病与发育障碍物理治疗 教学改革 医学教育 教学设计
下载PDF
食用菌产业循环农业模式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3
作者 邹积华 崔从光 +5 位作者 丁强 王鸿磊 王贺祥 宋俊芬 徐康铭 于桂香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4,66,共4页
通过对山东久发食用菌有限公司,利用农牧业废弃物养殖食用菌循环农业高效模式及关键技术的总结分析,提出了农业废弃物(小麦秸秆+鸡粪)→食用菌养殖→菌渣综合利用(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循环体系、原料配方与配比、隧道二次发酵、工... 通过对山东久发食用菌有限公司,利用农牧业废弃物养殖食用菌循环农业高效模式及关键技术的总结分析,提出了农业废弃物(小麦秸秆+鸡粪)→食用菌养殖→菌渣综合利用(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循环体系、原料配方与配比、隧道二次发酵、工厂化养殖、产品深加工等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循环农业 高效模式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国际化康复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南方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邹积华 曾庆 +6 位作者 赵一瑾 郑晓燕 陈淑萍 李祥萍 湾明月 李爱军 黄国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7-379,共3页
随着中国康复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康复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已逐渐融入全球化发展趋势,很多院校也已完成国际康复专业认证,康复专业教育也将逐步推进三级专业认证标准、教育信息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的模式,为国际合作办学与专业教育模式创... 随着中国康复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康复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已逐渐融入全球化发展趋势,很多院校也已完成国际康复专业认证,康复专业教育也将逐步推进三级专业认证标准、教育信息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的模式,为国际合作办学与专业教育模式创新带来了契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合作办学 教育模式创新 南方医科大学 信息一体化 康复专业 专业认证标准 康复医学教育 国际化
下载PDF
无公害食品真姬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3
5
作者 邹积华 崔从光 赵竹青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食品真姬菇工厂化生产的产地环境、设施要求、生产技术、采收与分级、病虫害防治及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适用于山东省无公害食品真姬菇的工厂化生产。
关键词 无公害食品 真姬菇 工厂化生产 技术规程
下载PDF
缓/控释肥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2
6
作者 于立芝 李东坡 +3 位作者 俞守能 邹积华 马涛 武志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59-1563,共5页
缓/控释肥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因作物种类、肥料种类和试验条件而异,大多数植物增产比较明显,如大豆使用长效尿素,与普通尿素相比增产幅度最高可达33%。各种类型的缓/控释肥料,均可不同程度的提高肥料利用率。缓/控释肥料在农业上的应用... 缓/控释肥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因作物种类、肥料种类和试验条件而异,大多数植物增产比较明显,如大豆使用长效尿素,与普通尿素相比增产幅度最高可达33%。各种类型的缓/控释肥料,均可不同程度的提高肥料利用率。缓/控释肥料在农业上的应用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如抑制土壤NH4+向NO3-氧化,减少土壤NO3-的积累,从而减少氮肥以NO3-形式淋溶损失,减少了施肥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减少土壤N2O的释放等。提出了目前缓/控释肥料在农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肥料 机理 农业应用 生态环境 使用效果
下载PDF
双孢菇培养基堆制产热过程中微生物变化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刘灿 生吉萍 +3 位作者 邹积华 王鸿磊 丁强 申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40-243,共4页
对双孢菇培养基非热灭菌制备过程中的微生物数量及培养基的理化性质进行检测,研究双孢菇培养基发酵产热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对底物性质的影响。在培养基二次发酵过程中,在原料浴湿后、第1、2、3、4次倒料时及后发酵结束时6个关键点进行取... 对双孢菇培养基非热灭菌制备过程中的微生物数量及培养基的理化性质进行检测,研究双孢菇培养基发酵产热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对底物性质的影响。在培养基二次发酵过程中,在原料浴湿后、第1、2、3、4次倒料时及后发酵结束时6个关键点进行取样,对培养基中细菌、放线菌和霉菌3类微生物的数量进行培养计数,同时测定培养基样品的气味、颜色、韧度的物理感官特性及含水量、pH值、硝态氮含量的化学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双孢菇培养基中的微生物数量大小顺序依次为:细菌>放线菌>霉菌,并且都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培养基的酸味逐渐减小,氨味先增加后减少,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棕黑色,白色的面积增加,能够承受的拉力逐渐减小,并且蜡质的易去除率增加,水分含量逐渐减少,pH值和硝态氮含量均先减少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培养基 堆制 微生物 理化性质 二次发酵
下载PDF
双孢菇培养料工厂化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物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鸿磊 王红艳 +3 位作者 宋俊芬 丁强 徐康铭 邹积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研究双孢菇培养料工厂化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及物质变化规律。[方法]在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的几个主要时期采样,研究微生物数量、总氮和硝态氮、总糖和还原糖、含水量、pH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培养料发酵的进行,细菌、放线菌和... [目的]研究双孢菇培养料工厂化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及物质变化规律。[方法]在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的几个主要时期采样,研究微生物数量、总氮和硝态氮、总糖和还原糖、含水量、pH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培养料发酵的进行,细菌、放线菌和霉菌三大类微生物的数量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总氮含量和pH值表现为上升趋势,含水量、硝态氮含量和总糖含量则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发酵期间培养料中的还原糖呈上下波动,发酵结束后含量略有上升。[结论]得到了工厂化培养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和部分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双孢菇培养料高效发酵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培养料 发酵 微生物 物质变化
下载PDF
以食用菌种植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英文) 被引量:10
9
作者 丁强 王鸿磊 +5 位作者 邹积华 崔从光 宋俊芬 慕美财 高民 马云飞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8期1179-1181,共3页
[目的]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特别是对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高效处理和利用。[方法]以山东久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总结了以食用菌为纽带所建立的循环农业模式,并对该模式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以食用菌产业为... [目的]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特别是对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高效处理和利用。[方法]以山东久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总结了以食用菌为纽带所建立的循环农业模式,并对该模式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以食用菌产业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主要是利用大量农牧业废弃物(麦秸、畜禽粪便等)发展食用菌产业,以培养料的规模生产加工销售为主导,实现村域内资金、技术、原材料、生产对象的最大集约化,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从事食用菌生产;同时对产生的大量菌渣进行多途径的利用,不仅解决了食用菌生产中大量废弃菌渣的问题,而且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从业者的收入,实现农业资源转化增值的最大化。[结论]该模式能充分利用农业生物质资源,减轻农业废弃物的环境污染,显著增加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循环农业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下载PDF
以食用菌种植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 被引量:9
10
作者 丁强 王鸿磊 +5 位作者 邹积华 崔从光 宋俊芬 慕美财 高民 马云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6525-16526,16535,共3页
[目的]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特别是对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高效处理和利用。[方法]以山东久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总结了以食用菌为纽带所建立的循环农业模式,并对该模式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以食用菌产业为... [目的]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特别是对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高效处理和利用。[方法]以山东久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总结了以食用菌为纽带所建立的循环农业模式,并对该模式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以食用菌产业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主要是利用大量农牧业废弃物(麦秸、畜禽粪便等)发展食用菌产业,以培养料的规模生产加工销售为主导,实现区域内资金、技术、原材料、生产对象的最大集约化,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从事食用菌生产;同时对产生的大量菌渣进行多途径的利用,不仅解决了食用菌生产中大量废弃菌渣的问题,而且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从业者的收入,实现农业资源转化增值的最大化。[结论]该模式能充分利用农业生物质资源,减轻农业废弃物的环境污染,显著增加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循环农业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下载PDF
小麦控株增穗栽培的源库流特点 被引量:6
11
作者 慕美财 史桂萍 +3 位作者 邹积华 张曰秋 李延奇 单玉珊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2-506,512,共6页
为了解小麦控株增穗栽培模式在源流库方面的特点,对5个品种的控株增穗栽培与常规栽培两种栽培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控株增穗栽培的单位面积穗数、收获指数以及产量均明显高于常规栽培;控株增穗栽培模式在产量形成期总叶面积系... 为了解小麦控株增穗栽培模式在源流库方面的特点,对5个品种的控株增穗栽培与常规栽培两种栽培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控株增穗栽培的单位面积穗数、收获指数以及产量均明显高于常规栽培;控株增穗栽培模式在产量形成期总叶面积系数稳定的前提下,通过缩小上三叶面积来增加单位面积穗数,使非叶光合面积增加,最终提高总的光合源,同时群体的总粒数和总维管束数也显著高于常规栽培,而且控株增穗栽培的分蘖急增速减特点突出。因此认为,控株增穗栽培在源、库、流方面较对照都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稳叶控株增穗 源库流特点
下载PDF
利用真姬菇菌渣栽培榆黄菇的配方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强 王鸿磊 +6 位作者 马云飞 邹积华 崔丛光 徐绍荣 徐康铭 谭涛 刘磊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7-178,共2页
以榆黄菇1号为试材,以真姬菇菌渣为主要栽培料,研究了栽培榆黄菇的配方。结果表明:真姬菇菌渣:木渣:棉籽壳:麦麸=40:40:10:10比例为最佳配方。
关键词 榆黄菇 真姬菇菌渣 配方
下载PDF
双孢菇菌渣养殖蛴螬技术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康铭 吕蔚 +3 位作者 王鸿磊 秦娜 邹积华 丁强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51-153,共3页
以华北大黑鳃金龟蛴螬和双孢菇菌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饲料厚度、虫口密度和菌渣的不同处理及混配比例对蛴螬生长的影响,以期摸清双孢菇菌渣养殖蛴螬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利用双孢菇菌渣饲养蛴螬不但可行而且效果较为显著。其中双孢菇... 以华北大黑鳃金龟蛴螬和双孢菇菌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饲料厚度、虫口密度和菌渣的不同处理及混配比例对蛴螬生长的影响,以期摸清双孢菇菌渣养殖蛴螬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利用双孢菇菌渣饲养蛴螬不但可行而且效果较为显著。其中双孢菇菌渣饲养蛴螬的最佳饲料厚度为25cm,最佳的饲养密度为44~56只/m2;双孢菇菌渣晾干后比腐熟菌渣和玉米秸秆糠粉都更适宜养殖蛴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菌渣 蛴螬 养殖
下载PDF
利用真姬菇菌渣栽培金顶侧耳的配方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强 王鸿磊 +6 位作者 马云飞 邹积华 崔丛光 徐绍荣 徐康铭 谭涛 刘磊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55-57,共3页
以真姬菇菌渣为主要基料,研究了不同配方对金顶侧耳(P.citrinopileatus)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栽培配方中添加40%菌渣替代木屑效果最好。最佳配方为:菌渣40%+木屑40%+棉籽壳10%+麦麸10%。
关键词 金顶侧耳 真姬菇菌渣 配方
下载PDF
双孢菇菌渣养殖蛴螬技术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强 吕蔚 +4 位作者 徐康铭 王鸿磊 秦娜 崔从光 邹积华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摸清双孢菇菌渣养殖蛴螬的关键技术,为更好地处理双孢菇菌渣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设置了不同饲料厚度、虫口密度和菌渣的不同处理及混配比例,研究其对蛴螬生长的影响。[结果]双孢菇菌渣饲养蛴螬的最佳饲料厚度为25cm,最佳的饲养... [目的]摸清双孢菇菌渣养殖蛴螬的关键技术,为更好地处理双孢菇菌渣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设置了不同饲料厚度、虫口密度和菌渣的不同处理及混配比例,研究其对蛴螬生长的影响。[结果]双孢菇菌渣饲养蛴螬的最佳饲料厚度为25cm,最佳的饲养密度为44~256只/m2;双孢菇菌渣晾干后比腐熟菌渣和玉米秸秆糠粉都更适宜养殖蛴螬。[结论]利用双孢菇菌渣饲养蛴螬效果显著,为双孢菇菌渣的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对进一步延长农业循环链条,增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菌渣 蛴螬 养殖 效益
下载PDF
黄淮平原秸秆资源及利用现状调查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康铭 秦娜 +2 位作者 丁强 王鸿磊 邹积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3期297-298,310,共3页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踏查、重点人物访谈等方式调查了黄淮平原各地秸秆资源现状、分布、各种利用方式的利用率、物质转化率和经济贡献率。结果表明,黄淮地区小麦和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分别为51.56%和56.91%。在秸秆的各种利用方式中,生...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踏查、重点人物访谈等方式调查了黄淮平原各地秸秆资源现状、分布、各种利用方式的利用率、物质转化率和经济贡献率。结果表明,黄淮地区小麦和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分别为51.56%和56.91%。在秸秆的各种利用方式中,生产食用菌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大,生物学转化率较高,生产食用菌是提高生物学转化率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资源分布 利用现状 调查 黄淮平原
下载PDF
优质白色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于立芝 俞守能 +4 位作者 邹积华 王建敏 史向群 徐康明 于忠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0期156-156,158,共2页
研究了11个白色鲜食糯玉米品种特征特性及鲜穗产量和经济效益,并根据高产、优质和高效的原则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日本甜糯八号、白糯二号、强盛白糯一号和烟糯7号表现突出,为适合胶东地区种植的白色鲜食糯玉米新品种。
关键词 糯玉米 品种 筛选 试验
下载PDF
政企联动创新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探讨——以山东丰裕食用菌有限公司为例(英文)
18
作者 丁强 吕蔚 +2 位作者 钟楠 邹积华 徐绍荣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8期1974-1977,共4页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以山东丰裕食用菌有限公司为例,探讨武城县通过政企联动在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中生产方式、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发展与创新,以期为创新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 政企联动 创新 农业产业化
下载PDF
抗除草剂海带孢子体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19
作者 王爱华 伊铖铖 +2 位作者 姜国勇 邹积华 崔从光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33-136,共4页
海带孢子体的培育是海带育种育苗技术中的关键步骤,通过转基因技术与海带孢子体育苗相结合来实施有目的的海带品种改良是一项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本研究利用基因枪法将抗除草剂Bar(bialaphos resistance)基因转入海带雌配子体中,再将... 海带孢子体的培育是海带育种育苗技术中的关键步骤,通过转基因技术与海带孢子体育苗相结合来实施有目的的海带品种改良是一项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本研究利用基因枪法将抗除草剂Bar(bialaphos resistance)基因转入海带雌配子体中,再将转化获得的雌配子体细胞与雄配子体细胞进行杂交,获得了含有抗除草剂基因的海带孢子体幼苗,为海带的转基因技术条件下的育种应用开拓了新的途径。经PCR扩增证明,利用基因枪法转化海带雌配子体细胞,Bar基因已整合到海带配子体细胞的核基因组中,目标基因的转化率可达16.7%。雌配子体的转化体细胞与雄配子体细胞在15℃下共培养10天,就会有大量的合子形成,共培养20天以后许多合子形成孢子体,大约80%左右的合子细胞发育成孢子体,到了30天就会有肉眼可见的2mm左右的孢子体幼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孢子体 抗除草剂基因 转基因
下载PDF
日光温室利用秸秆反应堆生产黄瓜技术
20
作者 隋好林 陈晓峰 +1 位作者 邹积华 慕美财 《中国果菜》 2011年第2期40-42,共3页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采用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分解秸秆释放热量和二氧化碳,并产生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及有机质等产物,进而改善温室内土壤环境,提高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强温室作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高产优质的创新型实用技术。
关键词 秸秆生物反应堆 实用技术 日光温室 二氧化碳浓度 黄瓜 生产 利用 作物光合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