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桉树叶片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慧洁 郭朦朦 +3 位作者 冯丽贞 林燕萍 许诺 邹霖湘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50,共5页
对桉树(Eucalyptus spp.)叶片蛋白质的提取方法、溶解方法、溶解条件和上样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TCA/丙酮沉淀/苯酚抽提法是桉树叶片蛋白质样品制备的最优方法;裂解缓冲液Ⅰ(7 mol·L-1尿素+2 mol·L-1硫脲+0.04 g·m L-1... 对桉树(Eucalyptus spp.)叶片蛋白质的提取方法、溶解方法、溶解条件和上样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TCA/丙酮沉淀/苯酚抽提法是桉树叶片蛋白质样品制备的最优方法;裂解缓冲液Ⅰ(7 mol·L-1尿素+2 mol·L-1硫脲+0.04 g·m L-1CHAPS+60 mmol·L-1DTT+0.5%(体积分数)IPG Buffer)可保证蛋白质样品的溶解,较适用于桉树叶片蛋白裂解;对于18 cm、p H 4-7的线性胶条,当每根胶条上样量为50μg时,采用银染可得到质量较高的2-DE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叶片 双向电泳 优化
下载PDF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传粉模式研究
2
作者 邹霖湘 何中声 +3 位作者 江蓝 刘金福 郑世群 李文周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4期38-42,共5页
以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名录为研究对象,基于APWeb和文献资料统计种子植物科的传粉模式,研究了戴云山保护区种子植物的主要传粉模式及其传粉模式的祖先状态。结果表明:戴云山保护区种子植物中动物参与传粉有144科,占总科数87.... 以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名录为研究对象,基于APWeb和文献资料统计种子植物科的传粉模式,研究了戴云山保护区种子植物的主要传粉模式及其传粉模式的祖先状态。结果表明:戴云山保护区种子植物中动物参与传粉有144科,占总科数87.27%;完全利用非生物模式传粉占总科数12.12%;单一传粉模式以动物传粉的科数最多(124科),其次为风媒传粉(14科),水媒传粉最少(4科)。混合传粉模式中,动物和风媒传粉的科数最多。动物传粉模式在戴云山保护区种子植物传粉中占据重要地位。戴云山保护区种子植物科中共有9个原始类群,单一动物传粉8科,动物和风媒混合传粉有1科,表明动物传粉在植物原始类群进化中占据主要地位,可能是现存戴云山被子植物传粉模式中的祖先状态。研究结果旨在为戴云山种子植物发育与演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 种子植物 传粉模式 进化
下载PDF
不同基质与留叶方式对银脉爵床扦插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季艳林 赖慧灵 +2 位作者 邹霖湘 邹双全 邹小兴 《武夷科学》 2016年第1期115-118,共4页
以一年生银脉爵床枝条为材料,研究泥炭、珍珠岩、珍珠岩+泥炭(2∶1)、河沙4种不同基质,以及不留叶、留半片叶、留1片叶3种不同留叶方式对银脉爵床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扦插基质和留叶方式对银脉爵床扦插生根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 以一年生银脉爵床枝条为材料,研究泥炭、珍珠岩、珍珠岩+泥炭(2∶1)、河沙4种不同基质,以及不留叶、留半片叶、留1片叶3种不同留叶方式对银脉爵床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扦插基质和留叶方式对银脉爵床扦插生根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最适宜银脉爵床扦插的基质为珍珠岩+泥炭(2∶1),其生根率为90.00%;最适宜的留叶方式为留1片叶,其生根率为84.38%。生产中建议选用河沙作基质、留1片叶扦插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脉爵床 扦质 留叶方式 扦插繁殖
下载PDF
晋江市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蔡美玲 何中声 +3 位作者 邹霖湘 涂瑞林 林德城 刘金福 《林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1期77-79,共3页
采用实地调查与走访,并结合历史调查资料,对晋江市古树名木资源及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晋江市古树名木共有181株,隶属17科19属,树龄主要分布在100~150a居多,最大的树龄达到1010a。根据调查的结果,针对晋江市古树名木资源保护... 采用实地调查与走访,并结合历史调查资料,对晋江市古树名木资源及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晋江市古树名木共有181株,隶属17科19属,树龄主要分布在100~150a居多,最大的树龄达到1010a。根据调查的结果,针对晋江市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合理保护与利用措施,旨在为晋江市古树名木的保护、文化传承与发扬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资源保护现状 合理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