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透气减压防压力性损伤的心电监护电极片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1
作者 陈丽燕 邹鹏涛 +2 位作者 姜莉 余金平 陈瑜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4年第1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透气减压防压力性损伤的心电监护电极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22年1月至12月我科住院且医生开具心电监护医嘱的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使用一种透气减压防压力性损伤的心电监护电极片... 目的探讨一种透气减压防压力性损伤的心电监护电极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22年1月至12月我科住院且医生开具心电监护医嘱的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使用一种透气减压防压力性损伤的心电监护电极片,对照组使用普通电极片,比较两组患者使用后并发症发生率、每天更换电极片的频率、额外更换电极片及路上来回平均时间、总资源费用支出、舒适度、患者满意度及医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远远低于普通电极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电极片更换的频率、额外更换电极片及路上来回平均时间、额外费用支出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舒适度、患者满意度、医护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透气减压防压力性损伤的心电监护电极片优于普通电极片,降低了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节省了护理人员时间,减少了患者费用额外支出,舒适度较好,经济实用,节约成本,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医护满意度,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气 减压 防压力性损伤 心电监护电极片
下载PDF
miR-29a影响eNOS蛋白表达参与血管内皮障碍机制研究
2
作者 邹鹏涛 何磊 +1 位作者 张方 朱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6期1-4,67,共5页
目的 探究miR-29a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体外血管生成谷氨酰胺酶靶向细胞,初步寻求炎症因子诱发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方法 选择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为研究细胞系,分别使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目的 探究miR-29a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体外血管生成谷氨酰胺酶靶向细胞,初步寻求炎症因子诱发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方法 选择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为研究细胞系,分别使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对细胞系进行干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miRNA的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 NOS)表达变化,最后使用血管保护性药物丹参反向验证miR-29a表达及e NOS表达变化。结果 TNF-α与SAA的加入使miR-29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qRT-PCR检测显示,随着加入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细胞系中miR-29a表达水平也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以1.0ng/ml的TNF-α及SAA作为恒定剂量进行干预,观察炎症因子作用时间对miR-29a表达水平的影响,显示随着时间推移,miR-29a表达水平呈现升高趋势。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NF-α及SAA通过细胞系作用于eNOS蛋白表达情况,显示相较于对照组,加用TNF-α及SAA均可导致e NOS蛋白表达下调。随着丹参浓度的升高,miR-29a表达水平呈降低趋势,恒定浓度下miR-29a表达水平随时间呈现降低趋势。加入丹参后eNOS蛋白表达明显提升。结论 炎症因子TNF-α、SAA可通过诱导miR-29a表达参与血管内皮损伤进程,eNOS蛋白广泛参与该进程;应用血管保护性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miR-29a的过表达,降低e NOS蛋白表达量,从而发挥保护血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清淀粉样蛋白A miR-29a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应用不同剂量重组人尿激酶原的疗效及安全性
3
作者 刘琪 蔡新勇 +7 位作者 詹宇亮 黄笑 刘松涛 邹鹏涛 陈淮钢 罗睿 邵靓 洪浪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679-687,共9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应用不同剂量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江西省人民医院和宜春市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2年10月420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应用不同剂量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江西省人民医院和宜春市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2年10月420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在急诊PCI术中患者采用不透明信封进行随机化分组,按照2:1:1的比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379例患者分为生理盐水组201例、10 mg重组人尿激酶原组99例、20 mg重组人尿激酶原组79例。主要终点是术后90 min罪犯血管导联ST段回落率(STR),次要终点是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计数帧数(CTFC)、术后TIMI血流分级、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安全性评价是住院期间出血事件,以TIMI出血分级为标准。结果3组患者的术后90 min的STR≥70%发生率分别是31.0%、47.7%、57.1%(P=0.001);进行两两比较后,生理盐水组和10 mg重组人尿激酶原组、20 mg重组人尿激酶原组相比STR≥70%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02),且生理盐水组术后导联ST段不回落发生率高于20 mg重组人尿激酶原组(21.8%比7.1%,P=0.046)。3组患者的术后CTFC、术后TIMI血流分级、MAC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安全性事件上,20 mg重组人尿激酶原组发生了更多的出血事件,主要在轻微出血事件方面(P=0.002)。结论冠状动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肌灌注,但随着重组人尿激酶原剂量的增加,术后轻微出血事件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重组人尿激酶原 微循环功能障碍
下载PDF
高校体育多媒体教学平台系统的建设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建辉 邹鹏涛 杨俊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59-62,共4页
本文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周期短、学时少、教学方法单一的特点出发,充分的利用现代计算机网路多媒体技术,设计一套符合高校体育教育的多媒体教学平台系统,以满足学生课余时间的自主学习,增加教学的延伸性、娱乐性,为高校体育教育目标... 本文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周期短、学时少、教学方法单一的特点出发,充分的利用现代计算机网路多媒体技术,设计一套符合高校体育教育的多媒体教学平台系统,以满足学生课余时间的自主学习,增加教学的延伸性、娱乐性,为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多媒体 传统教学
下载PDF
小区女子“两连跳”事件引发的社会工作思考
5
作者 邹鹏涛 《中国社会工作》 2017年第10期6-6,共1页
前不久,河南省郑州市J小区有两名女子接连跳楼自杀,抢救无效死亡。据了解,这两名女子都患有抑郁症,并有轻生念头。她们生命的消逝,引起了我对妇女心理健康危机的思考。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女子 事件 健康危机 郑州市 河南省 抑郁症 跳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