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毒鼠伤寒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介导Apoptin对肿瘤细胞糖酵解的影响
1
作者 郁川 石胜丽 +4 位作者 朱文文 胡立中 宋敏杰 李静雅 张春杰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6-141,共6页
为进一步探讨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介导Apoptin对肿瘤细胞糖酵解的影响,将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crp∆asdSL1344(pYA3493-SopE-Apoptin)和互补菌株∆crp∆asdSL1344(pYA3493-SopE)分别于体外感染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于感染后1... 为进一步探讨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介导Apoptin对肿瘤细胞糖酵解的影响,将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crp∆asdSL1344(pYA3493-SopE-Apoptin)和互补菌株∆crp∆asdSL1344(pYA3493-SopE)分别于体外感染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于感染后12 h和24 h收集细胞,检测细胞内丙酮酸、乳酸含量以及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的活性。结果显示,重组菌感染组能极显著下调丙酮酸含量(P<0.01);在感染24 h后,重组菌组乳酸含量极显著低于互补菌组和细胞对照组(P<0.01)。丙酮酸激酶和己糖激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菌组丙酮酸激酶活性和己糖激酶活性均显著低于互补菌组和细胞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减毒鼠伤寒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介导Apoptin能抑制肿瘤细胞糖酵解的能力,通过下调丙酮酸和乳酸含量,降低丙酮酸激酶和己糖激酶活性,导致肿瘤细胞发生明显的代谢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素 糖酵解 减毒鼠伤寒沙门菌 凋亡 肿瘤细胞
下载PDF
猫细小病毒洛阳分离株VP2蛋白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文婕 茹鹏辉 +5 位作者 郁川 杜付熙 陈松彪 尚珂 张春杰 程相朝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11-1521,共11页
【目的】研究旨在对猫细小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V)洛阳分离株VP2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和鼠源多克隆抗体制备。【方法】根据已公布的FPV VP 2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EU018143.1)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洛阳地区7例疑似FPV感染... 【目的】研究旨在对猫细小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V)洛阳分离株VP2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和鼠源多克隆抗体制备。【方法】根据已公布的FPV VP 2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EU018143.1)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洛阳地区7例疑似FPV感染猫粪便为样本提取DNA,对VP 2基因进行PCR鉴定及测序,利用Mega 11.0软件对VP 2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应用在线软件预测分离株VP2蛋白结构特征并找出优势抗原表位,克隆VP2优势抗原(sVP2)并连接pET-32a(+)载体,构建pET-32a-sVP2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后进行诱导表达,对重组蛋白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并使用SDS-PAGE与Western blotting方法进行鉴定;将pET-32a-sVP2用镍柱亲和层析蛋白纯化后免疫BABL/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结果】分离得到1株FPV,命名为LY-1。遗传进化分析发现,该毒株属于FPV-G2亚群,与北京株(GenBank登录号:MT270581)亲缘关系最近。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VP2属于稳定膜内蛋白,无信号肽与跨膜区,在N-端具有丰富的B细胞抗原表位(1―800 bp,sVP2)。试验成功构建pET-32a-sVP2重组质粒并表达,SDS-PAGE显示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50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在30℃、1 mmol/L IPTG诱导6 h蛋白表达量最佳;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能与鼠抗His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抗体效价为1∶128000,能够较好地识别免疫原sVP2和原核表达VP2蛋白并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本试验克隆获得FPV sVP2片段,并制备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VP2在FPV复制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建立诊断FPV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细小病毒(FPV) 洛阳分离株 VP 2基因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猪霍乱沙门氏菌C78-1株Δcrp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郁川 程相朝 +3 位作者 赵战勤 张春杰 李银聚 吴庭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7-593,共7页
通过自杀性质粒介导的等位交换技术构建猪霍乱沙门氏菌C78-1株的crp基因缺失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首先以猪霍乱沙门氏菌C78-1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出crp基因上下游片段(1 048和1 743 bp),并分别将其克隆入自杀性质粒pR... 通过自杀性质粒介导的等位交换技术构建猪霍乱沙门氏菌C78-1株的crp基因缺失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首先以猪霍乱沙门氏菌C78-1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出crp基因上下游片段(1 048和1 743 bp),并分别将其克隆入自杀性质粒pRE112上,构建含缺失320 bpcrp基因的重组自杀性质粒pREΔcrp。运用重组自杀性质粒介导的等位交换技术,两步法筛选C78-1的Δcrp缺失株。进一步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缺失株的血清型与亲本菌株C78-1一致,且能够稳定遗传缺失的crp基因,但其生化特性和生长速度与C78-1相比发生明显改变,小鼠致死性试验结果表明其毒力较C78-1降低约750倍。以上结果均证实,作者成功构建了猪霍乱沙门氏菌C78-1株的crp基因缺失突变株,缺失株遗传稳定,毒力显著降低,为进一步开发猪霍乱沙门氏菌的弱毒疫苗菌株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霍乱沙门氏菌C78-1 crp基因 重组自杀性质粒 接合转移 Δcrp缺失株
下载PDF
NDV La Sota株与H_9N_2亚型AIV血凝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郁川 程相朝 +5 位作者 吴庭才 李银聚 张春杰 王学强 张旭 冯运巩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8-131,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NDV与AIV的生物学特性,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应用微量血凝(HA)试验比较观察NDV(La Sota)与AIV(H9N2)对鸡等17种动物红细胞的血凝谱。结果显示:NDV(La Sota)与AIV(H9N2)均可凝集鸡、鸭、鸽、鹌鹑、麻雀、喜鹊、... 为进一步研究NDV与AIV的生物学特性,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应用微量血凝(HA)试验比较观察NDV(La Sota)与AIV(H9N2)对鸡等17种动物红细胞的血凝谱。结果显示:NDV(La Sota)与AIV(H9N2)均可凝集鸡、鸭、鸽、鹌鹑、麻雀、喜鹊、赤颈鸫、三趾鹬、鹰鸮、长耳鸮、羊、小白鼠和人(O型)的红细胞,均不凝集兔的红细胞,但对牛、犬、猪红细胞的血凝特性有明显的差异。NDV(La Sota)可凝集这3种动物的红细胞且凝集效价均较高,而AIV(H9N2)对其则不具有凝集作用。表明NDV(La Sota)与AIV(H9N2)对不同动物红细胞血凝谱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特别是对不同哺乳动物红细胞的血凝性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La Sota) 禽流感病毒(H9N2) 血凝谱 血凝解脱
下载PDF
任务教学法在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5
作者 余祖华 丁轲 +3 位作者 程相朝 张春杰 郁川 李小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66-968,共3页
动物免疫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医学、动植物检疫、动物药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知识更新快、发展迅速、实践性强等特点,目前已广泛渗透到兽医科学乃至生命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然而由于动物免疫学的内容较分散,大多表现... 动物免疫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医学、动植物检疫、动物药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知识更新快、发展迅速、实践性强等特点,目前已广泛渗透到兽医科学乃至生命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然而由于动物免疫学的内容较分散,大多表现为抽象的理论,缺乏直观性,这就加深了学生对动物免疫学课程学习的难度,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免疫 任务教学法 动物药学 高等农业院校 兽医科学 教学讨论 生命科学 学习过程 动植物检疫 动物医学
下载PDF
鸡白痢沙门菌C79-13ΔcrpΔasd平衡致死系统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松彪 李静 +5 位作者 尚珂 郁川 张春杰 程相朝 李银聚 赵战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83-1087,1092,共6页
目的:为了研制更加安全的鸡白痢沙门菌弱毒株,并将其开发为疫苗活载体。方法:本研究构建了鸡白痢沙门菌C79-13ΔcrpΔasd缺失株。双基因缺失株的构建是以含有重组自杀性质粒pREΔasd的大肠杆菌χ7213为供体菌,C79-13Δcrp为受体菌进行... 目的:为了研制更加安全的鸡白痢沙门菌弱毒株,并将其开发为疫苗活载体。方法:本研究构建了鸡白痢沙门菌C79-13ΔcrpΔasd缺失株。双基因缺失株的构建是以含有重组自杀性质粒pREΔasd的大肠杆菌χ7213为供体菌,C79-13Δcrp为受体菌进行接合转移,两步法筛选crp/asd基因双缺失突变株。结果:PCR及测序结果表明C79-13ΔcrpΔasd构建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该缺失株的生长需要外源的二氨基庚二酸(DAP),且能稳定遗传缺失的asd基因,与亲本株C79-13相比,其血清型未发生变化,但其生长速度明显减慢,毒力明显降低。结论:C79-13ΔcrpΔasd双缺失株可接受asd+质粒作为宿主平衡致死系统高效稳定地表达外源基因,并为研制安全有效的鸡白痢沙门菌疫苗弱毒株以及进一步将其开发为适于黏膜免疫的口服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沙门菌C79-13 asd+平衡致死系统 重组自杀性质粒 活疫苗载体
下载PDF
甘草多糖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体内外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廖成水 贾艳艳 +6 位作者 李智丽 孙宁娜 李亮伟 王晓利 余祖华 郁川 程相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13-218,共6页
目的:探讨甘草多糖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体内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计数法和荧光显微镜、分光光度法及Bliss法分别分析甘草多糖对Lm生长速率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及计算细菌对小鼠半数致死量... 目的:探讨甘草多糖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体内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计数法和荧光显微镜、分光光度法及Bliss法分别分析甘草多糖对Lm生长速率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及计算细菌对小鼠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观察低剂量(1 mg/kg)、中剂量(10 mg/kg)和高剂量(100 mg/kg)甘草多糖对感染100×LD50 Lm小鼠的保护力。小鼠感染0.01×LD50的Lm后1、7、14、21、28、35 d剖杀小鼠,检测脾脏、肝脏和肺脏中Lm分布的消长情况。结果:低质量浓度时(10、20、50μg/m L),甘草多糖随着质量浓度增加对Lm标准菌株10403S生长速率和生物被膜形成的促进作用呈上升趋势;但高质量浓度时(100、200μg/m L)这种促进作用逐渐降低。Lm口服感染小鼠的LD50为2.70×10^8 CFU。高剂量甘草多糖对于100×LD50的Lm感染可提供50%的保护力。0.01×LD50的Lm感染小鼠,随着甘草多糖质量浓度增加小鼠脾脏、肝脏和肺脏的细菌量逐渐减少。结论:低质量浓度甘草多糖在体外对Lm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质量浓度增高促进强度逐渐降低,而甘草多糖可以提高小鼠抵抗Lm感染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多糖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生物被膜 抑制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菌SL1344株侵袭性蛋白B缺失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松彪 李静 +8 位作者 郁川 何雷 张春杰 程相朝 李银聚 颜云飞 金修哲 陈桂华 赵战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5-220,共6页
目的:为了研制更加安全的鼠伤寒沙门菌弱毒株,本研究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SL1344Δsip B基因缺失突变株。方法:首先构建含缺失585 bp sipB基因的重组自杀性质粒PREΔsipB,利用重组自杀性质粒介导的等位基因交换技术,两步法筛选出SL1344的s... 目的:为了研制更加安全的鼠伤寒沙门菌弱毒株,本研究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SL1344Δsip B基因缺失突变株。方法:首先构建含缺失585 bp sipB基因的重组自杀性质粒PREΔsipB,利用重组自杀性质粒介导的等位基因交换技术,两步法筛选出SL1344的sip B缺失株。结果:PCR及测序结果表明SL1344ΔsipB构建成功。进一步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缺失株SL1344ΔsipB保留了亲本菌株SL1344的血清型1,4,5,12:i:1,2,且能够稳定遗传缺失585 bp的sipB基因,生长速度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是,与亲本株SL1344相比,其毒力发生明显改变,缺失株SL1344ΔsipB口服感染6周龄BALB/c小鼠的LD50为1.70×108CFU,毒力较亲本株SL1344降低至1.4%,免疫保护效力实验显示,对6周龄BALB/c小鼠免疫后第17天,鼠伤寒沙门菌野生株攻毒有50%的保护率。在给小鼠免疫后第14天血清抗体IgG达到最高。结论:结果表明,SL1344ΔsipB基因缺失株构建成功,遗传稳定,毒力明显降低,且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研究鼠伤寒沙门菌sipB基因与其致病力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方法,并为研制安全有效的沙门菌疫苗弱毒株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SL1344 sipB基因 缺失株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ORF7蛋白在ST细胞中定位及其对病毒复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何雷 董玲娟 +6 位作者 张彦明 宋嘉兴 郁川 余祖华 张春杰 丁轲 赵战勤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3-548,共6页
为研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ORF7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在TGEV复制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RT-PCR扩增TGEV ORF7基因,将其与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和pEGFP-N1相连接,构建表达载体pGFP-ORF7(GFP融合在TGEV ORF7的-NH2端)和pORF7-GFP(GFP... 为研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ORF7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在TGEV复制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RT-PCR扩增TGEV ORF7基因,将其与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和pEGFP-N1相连接,构建表达载体pGFP-ORF7(GFP融合在TGEV ORF7的-NH2端)和pORF7-GFP(GFP融合在ORF7的-COOH端)。分别将这两个质粒转染至S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GFP-ORF7和ORF7-GFP的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激光共聚焦确定TGEV ORF7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在此基础上,通过细胞病变观察和荧光定量PCR检测TGEV ORF7蛋白对TGEV复制的影响。结果显示,本研究正确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GFP-ORF7和pORF7-GFP,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融合蛋白GFP-ORF7和ORF7-GFP均正确表达,TGEV ORF7蛋白大小约为9 ku;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激光共聚焦共定位结果显示TGEV ORF7特异性的定位于ST细胞的内质网中,其定位和其N端的信号肽序列有关;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ORF7蛋白后TGEV mRNA转录水平降低99%,表明ORF7蛋白参与调控TGEV的复制。本研究为TGEV ORF7蛋白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ORF7蛋白 亚细胞定位 过表达 病毒复制
下载PDF
鸡内参基因β-actin和GAPDH实时定量PCR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构建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欣虹 钱琨 +2 位作者 郁川 田野 秦爱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24,共4页
本研究从SPF鸡皮肤中提取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以该cDNA为模板,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别扩增出看家基因β-actin和GAPDH,将PCR产物连入pGEM-Teasy载体,转化DH5α菌,经蓝白斑筛选和质粒酶切鉴定和DNA含量测定,得到定量的β-actin和G... 本研究从SPF鸡皮肤中提取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以该cDNA为模板,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别扩增出看家基因β-actin和GAPDH,将PCR产物连入pGEM-Teasy载体,转化DH5α菌,经蓝白斑筛选和质粒酶切鉴定和DNA含量测定,得到定量的β-actin和GAPDH基因融合的重组质粒(pGEMT-actin和pGEMT-GAPDH),即实时定量PCR内参标准品。构建成功的标准品经10倍梯度稀释,作为模板,获得扩增效率良好及可信度高的标准曲线。构建成功的标准品可大量制备,可用于鸡的靶基因定量PCR所需的内参标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参基因 实时定量PCR 标准品 标准曲线
原文传递
鼠伤寒沙门菌SL1344株sipB和crp基因缺失对其侵袭力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松彪 张春杰 +8 位作者 程相朝 李银聚 李静 何雷 郁川 张明亮 余祖华 贾艳艳 赵战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为探讨sip B和crp基因对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鼠伤寒沙门菌SL1344株sip B和crp缺失株为研究对象,进行生物学特性以及体内外侵袭力的研究。结果: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sip B缺失株生化特性和亲本菌株相比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而crp... 目的:为探讨sip B和crp基因对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鼠伤寒沙门菌SL1344株sip B和crp缺失株为研究对象,进行生物学特性以及体内外侵袭力的研究。结果: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sip B缺失株生化特性和亲本菌株相比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而crp缺失株失去了利用麦芽糖、乳糖、山梨醇等碳源的能力,并且生长速度较亲本菌株相比发生了显著的降低。体内侵袭力结果表明两个实验组小鼠肝脏和脾脏分离到的细菌数目均低于对照组,体外感染He La细胞结果显示sip B缺失菌株组的黏附率和侵入率较crp组和对照组均发生了显著的降低。结论:以上结果表明sip B基因在细菌侵染机体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SL1344Δsip B SL1344Δcrp 侵袭力
下载PDF
洛阳地区鸡肉中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艳艳 何雷 +4 位作者 郁川 李静 程相朝 张春杰 李银聚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5-138,共4页
为分析鸡肉中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的分布特征,从洛阳地区市售鸡肉中分离18株单增李斯特菌,血清凝集试验确定其血清型,然后采用PCR方法对inl A、inl B、virR、dlt A、dlt B、dlt C、dlt D及mpr F等8个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8株... 为分析鸡肉中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的分布特征,从洛阳地区市售鸡肉中分离18株单增李斯特菌,血清凝集试验确定其血清型,然后采用PCR方法对inl A、inl B、virR、dlt A、dlt B、dlt C、dlt D及mpr F等8个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8株分离株血清型均为1/2型,且有9株具有全部毒力基因,其中inl B、dlt A、dlt B基因全部呈阳性,inl A、virR、dlt C、dlt D、mpr F存在缺失现象,其检测率分别为88.9%(16/18)、94.4%(17/18)、83.3%(15/18)、88.9%(16/18)、83.3%(15/18)。毒力基因缺失与血清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血清型缺失基因呈多样性。表明这8个毒力基因在市售鸡肉的单增李斯特菌中普遍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毒力基因 鸡肉 分布
下载PDF
DF-1细胞二维电泳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忠军 胡序明 +2 位作者 郁川 秦爱建 王欢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3-87,7,共5页
为了建立和优化DF-1细胞二维电泳方法,对5种细胞裂解液进行了比较;同时,还对提取的蛋白在不同的等电聚焦条件、水化条件、蛋白上样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条件下的二维电泳图谱进行分析比较,并用PDQuest软件分析优化选择。建立了DF-... 为了建立和优化DF-1细胞二维电泳方法,对5种细胞裂解液进行了比较;同时,还对提取的蛋白在不同的等电聚焦条件、水化条件、蛋白上样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条件下的二维电泳图谱进行分析比较,并用PDQuest软件分析优化选择。建立了DF-1细胞的二维电泳方法,获得分辨率和重复性均可满足分析要求的DF-1细胞的二维电泳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1 细胞 二维电泳 裂解液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gga-miR-155对MDCC-MSB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祖华 丁轲 +11 位作者 郁川 贾艳艳 何雷 廖成水 李静 张春杰 李银聚 吴庭才 程相朝 张梦珂 邱静静 罗俊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96-2504,共9页
为了解gga-miR-155对MDCC-MSB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将人工合成的gga-miR-155模拟物、gga-miR-155抑制物以及阴性对照瞬时转染MDCC-MSB1细胞。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DCC-MSB1细胞中gga-miR-155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 为了解gga-miR-155对MDCC-MSB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将人工合成的gga-miR-155模拟物、gga-miR-155抑制物以及阴性对照瞬时转染MDCC-MSB1细胞。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DCC-MSB1细胞中gga-miR-155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MDCC-MSB1细胞的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变化,Transwell检测MDCC-MSB1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gga-miR-155模拟物可显著上调MDCC-MSB1细胞gga-miR-155表达水平,促进MDCC-MSB1细胞增殖,细胞G1期细胞减少,S和G2期细胞增加,同时凋亡减少,迁移、侵袭能力增加;gga-miR-155抑制物可显著下调MDCCMSB1细胞gga-miR-155表达水平,抑制MDCC-MSB1细胞增殖,细胞G1期细胞增加、S和G2期细胞减少,同时凋亡增加,迁移、侵袭能力下降。结果表明,gga-miR-155可促进MDCC-MSB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a-miR-155 MDCC-MSB1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鸡TGFβ1对MDCC-MSB1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与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祖华 丁轲 +13 位作者 贾艳艳 郁川 何雷 廖成水 李静 张春杰 李银聚 吴庭才 程相朝 门凯凯 张瑾 余祖玲 周子誉 罗俊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567-2575,共9页
旨在探讨鸡TGFβ1对MDCC-MSB1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与侵袭的影响。作者将构建的鸡TGFβ1过表达载体、干扰表达载体以及相应阴性对照转染MDCC-MSB1细胞,然后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鸡TGFβ1的表达水平、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与凋亡,细胞的... 旨在探讨鸡TGFβ1对MDCC-MSB1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与侵袭的影响。作者将构建的鸡TGFβ1过表达载体、干扰表达载体以及相应阴性对照转染MDCC-MSB1细胞,然后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鸡TGFβ1的表达水平、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与凋亡,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结果显示,与相应阴性对照相比,转染TGFβ1过表达质粒可显著上调MDCC-MSB1细胞的TGFβ1表达水平,显著抑制MDCC-MSB1细胞的增殖,且使G1期细胞增加、S和G2期细胞减少,同时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转染TGFβ1干扰表达质粒可显著下调MDCC-MSB1细胞的TGFβ1表达水平,显著促进MDCC-MSB1细胞的增殖,G1期细胞减少、S和G2期细胞增加,同时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结果表明,鸡TGFβ1可抑制MDCC-MSB1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MDCC-MSB1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菌SL1344株侵袭性蛋白B缺失株asd平衡致死系统的构建及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春杰 陈松彪 +8 位作者 程相朝 廖成水 李静 何雷 张明亮 郁川 余祖华 贾艳艳 赵战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为研究用于能够稳定携带外源基因的口服活疫苗载体。方法:本研究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1344ΔsipB为研究对象,利用自杀性质粒pREΔasd介导的细菌同源重组技术,构建SL1344ΔsipBΔasd宿主-载体平衡致死系统,并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 目的:为研究用于能够稳定携带外源基因的口服活疫苗载体。方法:本研究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1344ΔsipB为研究对象,利用自杀性质粒pREΔasd介导的细菌同源重组技术,构建SL1344ΔsipBΔasd宿主-载体平衡致死系统,并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PCR及测序结果表明SL1344ΔsipBΔasd构建成功。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SL1344ΔsipBΔasd的血清型与SL1344ΔsipB相同,并能够稳定遗传缺失后的asd基因;其生长速度和生化特性与亲本株SL1344基本相同,并且该缺失株仍然具有运动性的能力,小鼠攻毒试验表明SL1344ΔsipBΔasd电转了携带asd基因的互补质粒pYA3493后,其毒力较亲本菌株SL1344约降低至1.4%。结论:以上结果证明,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1344ΔsipBΔasd菌株构建成功,为深入研究以鼠伤寒沙门菌为载体的口服多价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性质粒 宿主-载体平衡致死系统 SL1344ΔsipBΔasd(pYA3493) 口服活疫苗载体
下载PDF
豫西地区市售鸭翅中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艳艳 何雷 +4 位作者 郁川 余祖华 程相朝 张春杰 李银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3-287,共5页
为分析来自豫西地区市售鸭翅中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的分布变化,本研究以分离自豫西地区市售鸭翅的11株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方法进行8种毒力基因的检测(inlA、inlB、virR、mprF、dltA、dltB、dltC、dltD基因)。结果显... 为分析来自豫西地区市售鸭翅中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的分布变化,本研究以分离自豫西地区市售鸭翅的11株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方法进行8种毒力基因的检测(inlA、inlB、virR、mprF、dltA、dltB、dltC、dltD基因)。结果显示有3株出现了基因缺失,dltA基因检出率为90.9%(10/11),dltC、mprF基因检出率均为81.8%(9/11),其他基因全部呈阳性。这些毒力基因在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中分布广泛,对豫西地区市售鸭翅具有潜在的威胁,应引起食品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 毒力基因 分布 豫西地区 鸭翅
下载PDF
卢氏鸡白细胞介素21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旭 张春杰 +3 位作者 李银聚 程相朝 吴庭才 郁川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4,共4页
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从ConA激活的卢氏鸡淋巴细胞中扩增IL-21全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应用多种生物学软件对卢氏鸡IL-2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和三维结构预测。从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卢氏鸡中克隆了IL-21全基因。该基因全长438bp... 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从ConA激活的卢氏鸡淋巴细胞中扩增IL-21全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应用多种生物学软件对卢氏鸡IL-2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和三维结构预测。从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卢氏鸡中克隆了IL-21全基因。该基因全长438bp,编码145个氨基酸,包括19个氨基酸长度的信号肽,基因位于鸡的4号染色体55218k~55224k之间;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约16.67kD,为碱性蛋白,具有亲水性,无二硫键。三维结构预测表明:卢氏鸡IL-21蛋白主要由四个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构成,与人IL-21蛋白三维结构相似。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序列与其他哺乳动物IL-21的氨基酸相似性低于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氏鸡 白细胞介素21 克隆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基于FMDV 2A肽的新城疫病毒共表达系统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海蓉 李泽典 +9 位作者 任园园 陈建 余祖华 魏颖 丁轲 陈松彪 贾艳艳 郁川 张春杰 何雷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8-206,共9页
为构建表达双外源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NDV)反向遗传学表达体系,本研究利用口蹄疫病毒(FMDV)2A序列构建同时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和红色荧光蛋白(RFP)基因的重组NDV(rLS-EGFP-F2A-RFP),并检测双外源蛋白的表达水平。生物... 为构建表达双外源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NDV)反向遗传学表达体系,本研究利用口蹄疫病毒(FMDV)2A序列构建同时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和红色荧光蛋白(RFP)基因的重组NDV(rLS-EGFP-F2A-RFP),并检测双外源蛋白的表达水平。生物学特性检测结果显示,重组病毒保持了亲本La Sota株的鸡胚高滴度生长以及低致病力的遗传特性,生长曲线分析表明,重组病毒具有与亲本毒株相似的生长动力学特性,在细胞培养中能够稳定复制;荧光观察结果表明,EGFP和RFP蛋白在重组病毒感染细胞中均获得表达且具有生物学活性;Western-blot试验结果表明,F2A肽在重组NDV表达系统中发挥了良好的自剪切功能,双外源蛋白均可独立表达。本研究为NDV多联疫苗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和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新城疫病毒 F2A肽 EGFP RFP 共表达体系
下载PDF
旋毛虫5′-nucleotidase基因特征与克隆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成水 王晓利 +7 位作者 杜付玉 郁川 余祖华 张春杰 李银聚 吴庭才 刘明远 程相朝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71-976,共6页
目的研究旋毛虫5′-nucleotidase基因的序列结构特征及其蛋白克隆表达。方法从旋毛虫获得5′-nucleotidase基因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系统性分析,并进行原核表达。结果旋毛虫5′-nucleotidase基因大小为1 653bp,编码550个氨基酸... 目的研究旋毛虫5′-nucleotidase基因的序列结构特征及其蛋白克隆表达。方法从旋毛虫获得5′-nucleotidase基因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系统性分析,并进行原核表达。结果旋毛虫5′-nucleotidase基因大小为1 653bp,编码550个氨基酸,1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理论相对分子质量(Mr)为62kD,分子式为C_(2800)H_(4358)N_(742)O_(803)S_(23),等电点为6.13,属于稳定存在的亲水蛋白质。该蛋白含有21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同时具有跨膜区域,此外还含有3个N-糖基化位点、2个O-糖基化位点、20个磷酸化位点、28个B细胞线性结合位点和13个T细胞结合位点。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43.27%(238个),伸展链占22.73%(125个),β-折叠占7.82%(43个),无规则卷曲占26.18%(144个)。SDS-PAGE显示,5′-nucleotidase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呈可溶性形式表达,重组蛋白大小约为74kD。结论成功克隆了旋毛虫5′-nucleotidase基因,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为进一步探究5′-nucleotidase蛋白在旋毛虫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5′-nucleotidase 克隆 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