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入库方案技术要点探讨
1
作者 郇环 晁韶良 +2 位作者 周爱霞 杨洋 赵小兵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8-918,共11页
水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库建设是解决地下水突出问题、确保完成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的重要举措.入库方案技术成熟度是项目通过率最大的影响因素.本文首先梳理总结了地下水生态环境调查评估、地下水污染防控修复(含废弃井封井回填)... 水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库建设是解决地下水突出问题、确保完成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的重要举措.入库方案技术成熟度是项目通过率最大的影响因素.本文首先梳理总结了地下水生态环境调查评估、地下水污染防控修复(含废弃井封井回填)和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三类项目入库时存在的实施方案目标不明确、缺少因地制宜的具体方案、不满足相关技术文件要求、缺少前期工作基础等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建议:①调查评估类项目应明确因地制宜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成果支撑环境管理或后续风险管控修复措施,高度重视全链条质量控制;②监管能力建设类项目应充分整合评估现有可用监测井,建设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明确地下水环境监管信息化需求,探索构建智能高效监管平台,聚焦地下水环境监管短板,提升地下水监管软硬件能力;③防控修复类项目应明确地下水污染防控修复必要内容,优先采用工艺成熟、低成本、绿色低碳化的管控修复技术,充分体现“源−路径−受体”的系统整治思路,复杂地下水污染区探索建立分区分级管控与修复集成模式.最后从完善技术指导文件、联合不同部门积极探索可复制和可推广的技术模式以及统筹谋划重大项目等方面提出入库建议,以期为提高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入库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库 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调查评估 监管能力建设 防控修复 技术要点
下载PDF
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建设现状与展望
2
作者 李海祥 郇环 +3 位作者 周爱霞 杨洋 胡尊芳 宋宗中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1-378,共8页
地下水环境监测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重要环节,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建设基础较为薄弱.对比欧美发达国家地下水监测网建设和运行模式,分析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十四五”国家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国家级化工园区和北京市地下水环境监测... 地下水环境监测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重要环节,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建设基础较为薄弱.对比欧美发达国家地下水监测网建设和运行模式,分析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十四五”国家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国家级化工园区和北京市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的建设情况,归纳出监测网在区域背景值点位布设,在线监测设备研发,以及监管平台建设、数据共享和应用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监测网建设现状,依托新兴技术在水质监测领域的应用,总结其发展趋势集中于在线监测设备换代升级、监测点位物联互通、多样数据解析可视、信息传输安全保真四个方面.最后结合我国监测井建设现状与管理模式提出以下发展建议:①整合现有点位,衔接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和“十四五”地下水考核点位,统筹构建国家级、省级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②加快新一代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研发,降低故障率,提高监测精度;探索基于地球物理探测、卫星遥感解译、无人机航测和埋设传感器等技术的新型监测方式.③国家级地下水环境监测网与地表水监测网、大气污染监测网、土壤监测网等进行多网融合.这为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建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环境监测网 地下水污染防治 地下水环境监管平台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
下载PDF
包气带反硝化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垂向分布规律与主控环境因子研究:以北京市潮白河冲洪积扇为例
3
作者 晁韶良 郇环 +1 位作者 周向同 刘媚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54-1367,共14页
近年来,我国农田氮肥施用量增加,给地下水天然屏障“包气带”带来了威胁,而微生物反硝化作用对包气带中氮素的去除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包气带深度和理化性质对反硝化菌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北京市地下水水源地潮白河洪积扇区2个... 近年来,我国农田氮肥施用量增加,给地下水天然屏障“包气带”带来了威胁,而微生物反硝化作用对包气带中氮素的去除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包气带深度和理化性质对反硝化菌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北京市地下水水源地潮白河洪积扇区2个典型包气带剖面(编号为S6和S8)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潮白河10.0 m内包气带剖面nirS、nirK和nosZ型反硝化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垂向分布规律,通过Spearman非参数分析方法识别反硝化菌多样性主控因素,通过冗余分析方法、随机森林分析方法和曼特尔检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影响反硝化菌组成结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S6剖面反硝化菌的α多样性整体高于S8剖面,同时不同类型反硝化菌的α多样性表现为nirK>nirS>nosZ.S8和S6剖面反硝化菌的α多样性和包气带深度为非线性的关系,S6剖面α多样性变化相比S8剖面更加明显.nirS、nirK和nosZ基因主要来源于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中参与氮循环的属,且不同剖面的反硝化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5).与反硝化菌多样性存在明显正相关性的环境因子包括pH、氨氮和黏粒含量,存在负相关性的环境因子包括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和反硝化速率.不同深度范围内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数量不同,在浅层包气带(S8剖面(0.2~1.0 m),S6剖面(0.2~0.8 m))下,与反硝化菌群落结构呈显著相关的因子包括黏粒含量、深度、pH以及有机质、碳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等;深层包气带〔S8剖面(1~5.0 m),S6剖面(0.8~10.0 m)〕,与反硝化菌群落结构呈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包括钙、镁、硝酸盐、总有机碳含量等.研究显示,不同深度包气带中的反硝化菌对环境的响应存在差异,多种环境要素共同影响了反硝化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因此,持续关注包气带中的反硝化功能基因,对于合理应对包气带及地下水环境氮污染、调节生物地球化学氮循环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 反硝化菌 多样性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北京平原区永定河冲洪积扇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演化规律 被引量:27
4
作者 郇环 王金生 +1 位作者 翟远征 郑洁琼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7-366,共10页
本文以北京市平原区永定河冲洪积扇地下水化学场的演化机理及地下水水循环规律为研究目的,根据水化学特征的水平分布及典型剖面上的演化过程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从永定河冲洪积扇顶部补给区到扇缘排泄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呈现水平分带... 本文以北京市平原区永定河冲洪积扇地下水化学场的演化机理及地下水水循环规律为研究目的,根据水化学特征的水平分布及典型剖面上的演化过程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从永定河冲洪积扇顶部补给区到扇缘排泄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呈现水平分带性,潜水水化学类型由Ca-HCO3过渡到Ca·Mg-HCO3、Mg·Na-SO4,局部因人类活动影响出现Ca·Na-HCO3·SO4、Na·Ca-Cl或Ca·Mg-SO4型水;中深层承压水水化学类型由Ca·Mg·Na-HCO3或Ca·Na-HCO3过渡到Na-HCO3或Na-HCO3·SO4。2)永定河冲洪积扇上不同深度的地下水化学场受到了水岩相互作用影响,从冲洪积扇顶端到冲积扇扇缘的径流过程中主要发生了硫酸盐、硅酸盐和碳酸盐的溶滤作用和Na-Mg和Na-Ca离子交换作用。3)地下水流速从扇顶补给区向扇缘排泄区逐渐减小,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和岩盐的水岩相互作用强度逐渐增强,地下水更新速度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定河冲洪积扇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分带 水-岩相互作用
下载PDF
基于级别差法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筛选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郇环 廉新颖 +2 位作者 杨昱 贾永锋 姜永海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2-410,共9页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地下水污染防控和水环境管理的基础.不同评价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评价结果,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至关重要.目前,缺乏科学、客观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筛选技术.基于此,以洛阳市为例,采用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地下水污染防控和水环境管理的基础.不同评价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评价结果,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至关重要.目前,缺乏科学、客观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筛选技术.基于此,以洛阳市为例,采用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基于免疫进化算法优化的普适法(简称"普适法") 3种方法开展地下水水质评价,通过建立级别差方法,定量筛选最适用评价方法.结果表明:①模糊综合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普适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普适法-内梅罗指数法3种统计方法计算得到的级别差小于0的比例占比分别为34.62%、19.24%和46.16%,大于0的占比分别为19.23%、23.07%和26.92%,因此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得到的地下水水质级别<普适法评价得到的地下水水质级别<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得到的地下水水质级别.②模糊综合评价法最适用于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采用该方法评价得到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分为优良(Ⅰ类)、良好(Ⅱ类)、较好(Ⅲ类)、较差(Ⅳ类)和极差(Ⅴ类) 5类(参照GB/T 14848—2018《地下水质量标准》),以良好和较好水质为主,造成地下水水质较差的组分主要为CODMn、总硬度、硝酸盐和汞.研究显示,级别差法可作为定量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筛选技术,能够为地下水水质评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质评价 内梅罗指数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普适法 级别差
下载PDF
基于过程模拟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郇环 王金生 +1 位作者 滕彦国 翟远征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控的关键。经过近40年的研究,过程模拟法被认为是最具实际意义和最精确的评价方法。目前学者对地下水水流和溶质运移模型与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耦合进行了探索研究,充分发挥了过程模拟法物理意义明确...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控的关键。经过近40年的研究,过程模拟法被认为是最具实际意义和最精确的评价方法。目前学者对地下水水流和溶质运移模型与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耦合进行了探索研究,充分发挥了过程模拟法物理意义明确、评价结果可靠度高、主观性低、实用性强等优势。但该法仍受限于水流和水质长观资料、存在不确定性、不易获取表征特征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的转化过程的定量参数等缺点,因此,未来包气带中溶质迁移转化理论、包气带和饱和带的耦合模型、随机模型和各种智能方法与过程模拟法的结合、过程模拟法和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GIS技术与各种数学模型的结合都将是基于过程模拟研究地下水脆弱性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脆弱性 过程模拟 数学模型 定量化
下载PDF
松花江佳木斯段潜水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郇环 王金生 胡立堂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03-309,共7页
鉴于松花江流域地下水的重要性和当前污染,运用改进的DRASTIC模型,对松花江佳木斯段5~10 km范围内潜水进行了脆弱性评价。选取净补给量、包气带介质、含水层厚度、地下水水位埋深、土地利用类型、污染源影响和地下水开采模数建成评价... 鉴于松花江流域地下水的重要性和当前污染,运用改进的DRASTIC模型,对松花江佳木斯段5~10 km范围内潜水进行了脆弱性评价。选取净补给量、包气带介质、含水层厚度、地下水水位埋深、土地利用类型、污染源影响和地下水开采模数建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合GIS技术实现了脆弱性分区,并将结果与地下水质评价结果进行对比;最后通过敏感度分析讨论了所选指标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地下水脆弱性相对较低和低脆弱区共占研究区面积的82.76%;较高和高的区域仅占8.13%,主要分布在七水厂、江北水源地以及污染强度较大的点源污染周围。地下水埋深、包气带岩性和地下水开采模数是对潜水脆弱性影响最大的因素。评价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松花江佳木斯段潜水脆弱性状况,对城市规划建设和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脆弱性 松花江 DRASTIC方法 敏感度分析
下载PDF
松花江吉林段沿岸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郇环 王金生 赖德胜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1,共6页
采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分析了松花江吉林段沿岸浅层地下水中NO3-N浓度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常数趋势球型模型适用于描述研究区地下水NO3-N浓度分布空间变异性,NO3-N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 采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分析了松花江吉林段沿岸浅层地下水中NO3-N浓度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常数趋势球型模型适用于描述研究区地下水NO3-N浓度分布空间变异性,NO3-N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空间相关距离为5 478.66m;超过地下水质量Ⅲ类水标准20mg/L的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62.07%;人类活动对硝酸盐氮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比水文地质条件影响显著。其中,水文地质条件包括降水量、包气带介质、土壤介质、地下水埋深、丰水期松花江补给两岸地下水的水力关系和以Fe2+、Mn2+作为电子供体的自养反硝化作用,而人类活动影响主要包括农业施用的化肥、农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垃圾与粪便的淋滤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 克里格 反硝化作用 GIS
下载PDF
基于整合分析法的地下水反硝化强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郇环 张军军 +4 位作者 杨昱 马雄飞 廉新颖 贾永锋 姜永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97-1606,共10页
反硝化作用是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去除最重要的过程。为研究含水层中反硝化作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整合分析法对不同含水介质类型中的反硝化强度范围进行了总结,揭示了反硝化强度在含水层中垂向分布规律,研究了不同取样深度和不同溶解氧... 反硝化作用是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去除最重要的过程。为研究含水层中反硝化作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整合分析法对不同含水介质类型中的反硝化强度范围进行了总结,揭示了反硝化强度在含水层中垂向分布规律,研究了不同取样深度和不同溶解氧(DO)浓度下的反硝化强度影响因素,分析了反硝化强度统计结果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大多含水介质中反硝化强度处于10-1~102μg·kg^-1·d^-1,砂和砂砾石含水介质中可以达到103μg·kg^-1·d^-1量级。含水介质粒间孔隙大小与反硝化强度未呈明显相关关系。反硝化强度沿含水层垂向上先逐渐增大后显著减小,在某深度处存在峰值,峰值对应的深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浅层含水层反硝化强度主要受有机碳浓度影响;深层含水层反硝化强度主要受Eh值影响。当DO浓度为0.2~2 mg·L^-1时,反硝化强度与取样深度、地下水位埋深、NO-3-N浓度和Eh均呈不显著负相关关系;DO浓度介于2~6mg·L^-1时,与取样深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温度为显著正相关;DO浓度大于6mg·L^-1时,与E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反硝化强度测定、计算方法的不同和统计过程导致统计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反硝化强度 含水介质 取样深度 DO 整合分析
下载PDF
水力截获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郇环 王金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3-87,共5页
水力截获技术是地下水污染控制及修复技术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是通过一系列合理布置的抽注水井,最大限度地抽取污染地下水,有效控制污染物运移的一种水动力技术,其核心是根据污染场地的水文地质背景条件、污染物性质及其分布特征,应用渗... 水力截获技术是地下水污染控制及修复技术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是通过一系列合理布置的抽注水井,最大限度地抽取污染地下水,有效控制污染物运移的一种水动力技术,其核心是根据污染场地的水文地质背景条件、污染物性质及其分布特征,应用渗流理论及最优化理论等学科知识,在污染带下游设置治理井来形成水力截获带。目前,水力截获技术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抽出-处理系统的设计和水源保护区的设置中。阐述了水力截获技术的相关理论,总结了解决水力截获技术中的关键问题——井群系统设计的3类主要方法(解析/半解析方法、数值模拟方法以及数值模拟和优化耦合方法),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控制 水力截获技术 井群系统 数值模拟 优化
下载PDF
松花江松原段沿岸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郇环 王金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7-102,共6页
为给松花江流域地下水污染防治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基于DRASTIC模型,选取净补给量、包气带介质、含水层富水性、地下水水位埋深、土地利用类型、污染源影响和地下水开采模数建成评价指标体系,结合GIS技术对松花江松原段沿江两侧5~10km... 为给松花江流域地下水污染防治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基于DRASTIC模型,选取净补给量、包气带介质、含水层富水性、地下水水位埋深、土地利用类型、污染源影响和地下水开采模数建成评价指标体系,结合GIS技术对松花江松原段沿江两侧5~10km范围内的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进行了分区,并将结果与地下水质污染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通过敏感度分析指出了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和模型改进方向。结果表明:地下水高脆弱区和较高脆弱区集中分布在卡拉房子后屯—前郭县砖厂以及宁江区市区,另零星分布于若干居民地或有集中污染源地区。地下水水位埋深、包气带介质是对地下水脆弱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潜水脆弱性分区较为合理,对于城市规划建设和沿江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脆弱性 松花江松原段 DRASTIC模型 敏感度分析
下载PDF
沿海大降雨区地下水利用探讨——以泉州沿海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郇环 王金生 +1 位作者 胡立堂 王金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9-511,524,共4页
沿海大降雨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对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证饮水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以泉州沿海地区为例,分析了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特点和不足,并针对性地给出了该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式与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沿海大降雨地区 泉州 地下水开发利用
下载PDF
基于地下水污染防治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以吉林市为例
13
作者 郇环 李娟 李鸣晓 《开发研究》 2016年第6期106-112,共7页
经济增长过程中排放的废水超过地下水容量时可能会导致地下水污染。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根源。以吉林市为例,根据地下水污染状况、产业经济特征以及不同行业的水污染特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和路径。研... 经济增长过程中排放的废水超过地下水容量时可能会导致地下水污染。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根源。以吉林市为例,根据地下水污染状况、产业经济特征以及不同行业的水污染特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和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吉林市产业发展具有资源依赖特征突出、重化工主导特色明显、产业技术水平较低等特点,由此导致地下水严重污染。通过加大不同类型行业的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工业行业的效率改进与提高、大力推进公共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吉林市地下水污染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是未来仍有大量结构调整工作需要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地下水污染 污染特性
下载PDF
基于野外原位抽注试验和同位素技术的含水层反硝化速率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郇环 刘兵 +3 位作者 朱岗辉 刘梦娇 刘伟江 姜永海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91-2000,共10页
反硝化作用是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去除最重要的过程.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精准测定含水层反硝化速率是反硝化过程的研究难点.选取潮白河冲洪积扇中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地下水创新野外基地作为研究区,基... 反硝化作用是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去除最重要的过程.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精准测定含水层反硝化速率是反硝化过程的研究难点.选取潮白河冲洪积扇中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地下水创新野外基地作为研究区,基于野外原位试验和15N同位素示踪法提出一种含水层反硝化速率的测定方法.该方法综合体现了研究区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对反硝化作用的影响,并充分考虑了硝酸盐在含水层中稀释弥散作用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潮白河冲洪积扇中部某地地下26~28 m处于还原环境,含水介质以粉细砂为主,ρ(NO3-N)平均值为2.77 mg/L.②地下26~28 m反硝化速率在349.52~562.99μg/(kg·d)(以N计,下同)之间,平均值为450.31μg/(kg·d).通过与研究区含水介质、采样深度和硝酸盐背景值相似的国内外案例对比研究,初步评估结果处于合理区间.③测试结果具有一定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忽略中间产物NO2^-和NO的计算方法、扰动采样方法、N2O的操作规范程度及采样频率等方面.研究方法为测定含水层硝酸盐速率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可为地下水中硝酸盐转化过程机理研究、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修复及风险管控提供关键的理论支撑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反硝化速率 硝酸盐污染 同位素技术 原位抽注试验
下载PDF
双层包覆型缓释材料中过硫酸盐释放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昱 徐祥健 +5 位作者 韩旭 夏甫 廉新颖 贾永锋 郇环 姜永海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2-658,共7页
为了使修复材料在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中更持久、稳定的发挥作用,制备双层包覆型缓释材料并研究其释放性能.采用水泥、砂和水作为包覆材料制备不同规格的材料,通过周期性浸出试验方法研究外包覆层组分配比及厚度对其释放性能的影响,建立... 为了使修复材料在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中更持久、稳定的发挥作用,制备双层包覆型缓释材料并研究其释放性能.采用水泥、砂和水作为包覆材料制备不同规格的材料,通过周期性浸出试验方法研究外包覆层组分配比及厚度对其释放性能的影响,建立各影响因素与其释放性能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双层包覆型缓释材料释放规律符合零级动力学特征,与单一包覆型缓释材料相比,稳定释放速率由初期释放速率的10%~15%升至60%~80%.②外包覆层厚度相同时,稳定释放速率随包覆材料渗透性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最小值为10 mg/d,最大值约为380 mg/d.③外包覆层组分配比相同时,材料稳定释放速率随其厚度的增加呈幂函数降低,使用寿命随外包覆层厚度的增加呈指数上升,采用自然临近点插值法预测材料最短使用寿命约为100 d,最长的可达10~15 a.外包覆层厚度导致渗透性能的改变是造成其释放特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④相同外包覆层厚度下,双层包覆型缓释材料稳定释放速率随包覆层渗透性的增加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并且外包覆层厚度越大,其稳定释放速率随渗透性能变幅越小.研究显示,双层包覆型缓释材料能够在长时间保持稳定的释放速率,构建的外包覆层组分配比与其释放特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可指导实际地下水修复工程中修复材料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 双层缓释材料 释放性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更新能力变化的动态均衡证据 被引量:5
16
作者 翟远征 王金生 +1 位作者 郇环 滕彦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8-205,共8页
对北京市地下水更新能力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为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用地下水动态均衡法对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尤其是开采层地下水的补给量、更新周期、更新速率和补给速率等参数做了计算,进而对地下水更新能力及其时空变化做评价... 对北京市地下水更新能力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为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用地下水动态均衡法对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尤其是开采层地下水的补给量、更新周期、更新速率和补给速率等参数做了计算,进而对地下水更新能力及其时空变化做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地下水更新能力总体上自山前至平原区腹地由强变弱,但总体上更新能力较强;含水层接受外来水源补给的边界条件和赋水条件良好,降水量的多寡是影响地下水更新能力的瓶颈因素;2001—2008年的地下水平均补给速率(0.28m/a)比1981—2000年减少了35.6%,更新能力明显减弱;近些年地下水开采强度连年大于其更新能力,导致与自然状态下相比地下水位埋深平均下降幅度已达19.73m,含水层中地下水减少量达101×108 m3。以上证据表明,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北京市未来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供水问题十分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动态均衡 更新周期 补给速率 地下水 更新能力
下载PDF
假丝酵母菌对高浓度苯酚的降解效果及SDS对其生长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丁杰 郝艳 +4 位作者 孟繁华 郇环 李瑞 刘东明 李鸣晓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8年第1期65-67,71,共4页
从含酚废水处理池污泥中驯化得到苯酚降解菌——假丝酵母菌FD-1,通过试验考察FD-1对高浓度苯酚废水的降解效果,以及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高浓度苯酚废水中FD-1菌株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假丝酵母菌FD-1对苯酚的最大降解质量浓度为1 500... 从含酚废水处理池污泥中驯化得到苯酚降解菌——假丝酵母菌FD-1,通过试验考察FD-1对高浓度苯酚废水的降解效果,以及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高浓度苯酚废水中FD-1菌株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假丝酵母菌FD-1对苯酚的最大降解质量浓度为1 500 mg/L,降解时间为30 h。当苯酚质量浓度不超过1 000 mg/L时,添加适量的SDS可以显著提高苯酚降解速率,进而缩短苯酚降解时间,SDS的最佳投加量为100 mg/L,超过150 mg/L时FD-1生长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假丝酵母菌FD-1 十二烷基磺酸钠 工业废水
下载PDF
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建伟 李金峰 郇环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4期5-9,共5页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基本迈过导入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长期来看,一些制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包括核心技术短板明显、政策依赖严重、财政补贴隐患突出、发展盲区依然存在等。为此,需要在激发市场创造活力、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基本迈过导入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长期来看,一些制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包括核心技术短板明显、政策依赖严重、财政补贴隐患突出、发展盲区依然存在等。为此,需要在激发市场创造活力、加快补贴政策调整、探索积分交易机制、引导低速电动汽车发展等方面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政策驱动 财政补贴 低速电动汽车
下载PDF
全球钢铁企业布局的新特点及城市钢厂发展启示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建伟 计晶韵 郇环 《开发研究》 2017年第6期41-48,共8页
在技术发展创新、资源赋存变化、环境治理严格、市场需求升级等因素影响下,全球钢铁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并在企业布局上呈现一些新特点。在临海钢铁联合企业保持较强竞争力的同时,部分位于内陆地区的传统钢铁企业因成本上升... 在技术发展创新、资源赋存变化、环境治理严格、市场需求升级等因素影响下,全球钢铁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并在企业布局上呈现一些新特点。在临海钢铁联合企业保持较强竞争力的同时,部分位于内陆地区的传统钢铁企业因成本上升、资源枯竭而优势消退,短流程钢厂则因工艺流程和柔性生产优势而快速崛起。作为我国钢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钢厂发展的基础条件、竞争优势和生产布局面临深度重构,为此需要着力构建新型钢-城关系,在企业退出搬迁、工艺流程再造、产品技术升级、衔接城市发展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调整,从而优化钢铁产业布局,提升钢铁企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钢厂 钢铁联合企业 短流程 钢-城关系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护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郇环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24期3804-3805,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方法观察53例宫颈癌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总结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及时干预和恰当护理术后并发症,利于宫颈癌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53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而导致远期不良...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方法观察53例宫颈癌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总结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及时干预和恰当护理术后并发症,利于宫颈癌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53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而导致远期不良后果。结论做好宫颈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工作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对患者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 护理 宫颈肿瘤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