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科背景下动物医学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助推双创教育的探索
1
作者 郑一民 黄钦华 +2 位作者 许惠艳 王晓晔 苏接瑜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207-212,共6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动物医学专业作为培养高素质兽医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利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高校动物医学专业在双创型人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动物医学专业作为培养高素质兽医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利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高校动物医学专业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虚拟仿真“双创”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建立背景和建设思路以及对平台建设的一些建议,旨在进一步提高高校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培养一批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强的动物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动物医学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 创新创业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动物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与思考
2
作者 郑一民 黄钦华 +2 位作者 苏接瑜 许惠艳 王晓晔 《猪业科学》 2024年第3期54-56,共3页
1引言“新农科”建设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积极培养创新型农业人才,是当前我国涉农本科专业改革的重要指南。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则为新农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动物医学是我国... 1引言“新农科”建设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积极培养创新型农业人才,是当前我国涉农本科专业改革的重要指南。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则为新农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动物医学是我国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在新农科背景下,动物医学专业在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培养体系和社会需求上不断丰富拓展,这要求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阔的视野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医学 涉农高校 医学专业 培养体系 创新能力 农科 建设与思考 创新型农业人才
下载PDF
郑一民:从农村历史文化保护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性
3
作者 郑一民 《经济导刊》 2015年第8期49-50,共2页
但凡人类,大抵都期望自己的家乡美、祖国美。但这种美是有条件与标准的,即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和谐成趣、精神与物质相得益彰、现实与历史一脉相承。中国古人将这种现象称为"天人合一"。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常常出现人为制造人... 但凡人类,大抵都期望自己的家乡美、祖国美。但这种美是有条件与标准的,即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和谐成趣、精神与物质相得益彰、现实与历史一脉相承。中国古人将这种现象称为"天人合一"。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常常出现人为制造人类灾难的现象。农村历史文化遗存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中国历史上是个农业大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造就了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独特历史与文化。支撑这一文明的基础就是数以百万计的广袤农村。那里不仅生活着共和国人口的主体,还是养育、传递民族血脉、精神与美德的脐带。由历代先祖创造和修建的村落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一民 历史文化保护 历史文化遗存 人文景观 现实生活 中国历史 历史建筑 城市现代化 城乡一体化 田园风光
原文传递
甘蔗尾田间自然凋萎不同时间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顾啟超 张洁 +3 位作者 张男吉 周晓康 郑一民 邹彩霞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6-273,共8页
试验旨在探究田间自然凋萎不同时间对甘蔗尾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期改善甘蔗尾青贮品质,为反刍动物提供优质的饲料源。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设3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3组甘蔗尾分别在田间自然凋萎0(对照组)、24(凋萎24 h组)、48 h(凋萎48 h... 试验旨在探究田间自然凋萎不同时间对甘蔗尾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期改善甘蔗尾青贮品质,为反刍动物提供优质的饲料源。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设3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3组甘蔗尾分别在田间自然凋萎0(对照组)、24(凋萎24 h组)、48 h(凋萎48 h组)。青贮255 d取样测定青贮饲料的常规营养组成、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凋萎24 h组和凋萎48 h组可提高青贮pH(P<0.05),降低乳酸含量(P<0.001),降低酵母菌和霉菌的数量(P<0.05),且凋萎24 h组青贮中未检测到肠杆菌;凋萎24 h组青贮中氨态氮含量高于其他组(P<0.05);凋萎48 h组青贮中干物质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高于其他组(P<0.05),梭菌数量高于其他组(P<0.05);有氧暴露后,与对照组和凋萎48 h组相比,凋萎24 h组青贮对酵母菌生长抑制作用的持续时间更长(有氧暴露第5天);与对照组相比,凋萎24 h组和凋萎48 h组青贮在连续8 d有氧暴露期间肠杆菌和霉菌的繁殖受限。本试验条件下,甘蔗尾田间自然凋萎24 h有助于改善甘蔗尾青贮发酵品质和提高有氧稳定性,尤其是能有效抑制有氧暴露前和后甘蔗尾青贮中酵母菌、霉菌和肠杆菌等有害菌的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萎时间 甘蔗尾 有氧暴露 青贮品质
下载PDF
冷应激对水生动物代谢的影响及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5
作者 许友卿 郑一民 丁兆坤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9-1159,共11页
冷应激严重影响水生动物的生理生化过程,致其代谢紊乱,乃至死亡。本文主要从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核酸代谢4个方面,综述冷应激对水生动物尤其是鱼类代谢的影响、机理、预防及调控研究进展,旨在深入研究冷应激对水生动物的影... 冷应激严重影响水生动物的生理生化过程,致其代谢紊乱,乃至死亡。本文主要从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核酸代谢4个方面,综述冷应激对水生动物尤其是鱼类代谢的影响、机理、预防及调控研究进展,旨在深入研究冷应激对水生动物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其机理、预防和调控方法,抵御冷应激效应,减少低温特别是急剧降温对水生动物尤是鱼类的损害。未来应该从基因、分子、细胞、器官和整体水平,多层次全面深入地研究冷应激对水生动物代谢及其他方面的影响,特别应从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其机理,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如改善养殖环境条件,培育耐寒品种,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鱼的耐寒遗传特性,在饲料中添加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提高鱼类的抗冷应激能力,降低养殖风险,发展可持续渔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应激 鱼类代谢 生理调控 水生动物
下载PDF
镉对水生动物肾的影响、机理及防治 被引量:6
6
作者 许友卿 朱豪磊 +3 位作者 郑一民 刘永强 刘阳 丁兆坤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04-808,共5页
镉是水生动物非必需、高致毒元素,具有亲脂强、易富集和难降解的特性,不仅能引起动物肾、肝、睾丸损伤,肺水肿和骨软化,而且与肾、肺、前列腺的癌变等相关[1-2],对环境、人和其他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威胁[3]。镉通过水环境进入水生动物体内... 镉是水生动物非必需、高致毒元素,具有亲脂强、易富集和难降解的特性,不仅能引起动物肾、肝、睾丸损伤,肺水肿和骨软化,而且与肾、肺、前列腺的癌变等相关[1-2],对环境、人和其他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威胁[3]。镉通过水环境进入水生动物体内,主要作用和积累于肾。因此,研究镉对水生动物肾的影响与机理对治理镉污染、保护水生动物和水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 水生动物
下载PDF
军曹鱼△6脂肪酸去饱和酶的cDNA序列克隆与基因表达 被引量:8
7
作者 许友卿 郑一民 丁兆坤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3-1191,共9页
为了研究海水鱼合成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HUFAs)的关键酶,本研究克隆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的△6脂肪酸去饱和酶的部分cDNA序列。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其他鱼类的△6脂肪酸去饱和酶cDNA序列进行分... 为了研究海水鱼合成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HUFAs)的关键酶,本研究克隆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的△6脂肪酸去饱和酶的部分cDNA序列。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其他鱼类的△6脂肪酸去饱和酶cDNA序列进行分析,设计了一对用于PCR扩增军曹鱼的△6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保守序列的引物;然后以军曹鱼肝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的方法扩增出一段长度为743bp的片段,该片段经纯化后,连接至pMD18-T载体上进行测序。结果显示,该片段与欧洲狼鲈(Dicentrarchus labrax)△6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覆盖区同源性为90.4%,该蛋白结构含有2个组氨酸保守区(HDFGH和HFQHH)和2个跨膜结构域,具有典型的△6脂肪酸去饱和酶结构特点。通过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yPCR,RTQ-PCR)检测该基因在军曹鱼幼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发现△6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在军曹鱼脑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再其次是心、肠、脾、肾、鳃;而肌肉和皮肤的表达量相对较低,在脂肪组织中没有检测到△6去饱和酶基因的表达。结论为,军曹鱼具有合成HUFAs的关键酶—△6脂肪酸去饱和酶,在其所有组织中以脑之含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6脂肪酸去饱和酶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荧光定量PCR 军曹鱼
下载PDF
营养素对水生动物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许友卿 郑一民 丁兆坤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共7页
营养素是人和动物包括鱼类进行新陈代谢的基础,对机体影响很大。文章综述了营养素对水生动物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影响和机理研究的进展,旨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营养素调控水生动物,提高它们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营养素是人和动物包括鱼类进行新陈代谢的基础,对机体影响很大。文章综述了营养素对水生动物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影响和机理研究的进展,旨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营养素调控水生动物,提高它们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促进养殖渔业的健康生态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素 生长 发育 基因表达 水生动物
下载PDF
合成高度不饱和脂肪酸△6去饱和酶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8
9
作者 许友卿 郑一民 丁兆坤 《饲料工业》 2008年第14期41-44,共4页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HUFAs)在维持机体的正常机能、促进生长、发育、繁殖和提高成活率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同时.n-6HUFAs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n-3HUFAs,特别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HUFAs)在维持机体的正常机能、促进生长、发育、繁殖和提高成活率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同时.n-6HUFAs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n-3HUFAs,特别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还能防止动脉粥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去饱和酶 二十二碳六烯酸 合成 二十碳五烯酸 心血管疾病 促进生长 生理作用
下载PDF
对多氯联苯敏感的水生动物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友卿 张青红 +5 位作者 张茜 唐旎 郑一民 刘永强 刘阳 丁兆坤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0,共5页
生物标志物,是生物体在组织、体液或个体水平上能够反映一种或多种化学污染物暴露及效应的生理、生化、细胞、行为的变化。生物标志物可以帮助预测化学品特别是在涉及监测计划的化学品的影响。尽管可用化学方法分析污染物的含量和分布,... 生物标志物,是生物体在组织、体液或个体水平上能够反映一种或多种化学污染物暴露及效应的生理、生化、细胞、行为的变化。生物标志物可以帮助预测化学品特别是在涉及监测计划的化学品的影响。尽管可用化学方法分析污染物的含量和分布,但无法测定污染物的毒性及其程度,生物监测则准确、可靠而倍受关注[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监测 多氯联苯 水生动物
下载PDF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军曹鱼幼鱼生长和核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友卿 李伟峰 +1 位作者 郑一民 丁兆坤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9,共9页
试验研究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s)对军曹鱼(Rachycentroncanadum)生长和核酸代谢的影响。用基础对照组饲料(CO),分别添加鱼油(FO,富含n-3 PUFAs)、苏籽油(PO,富含C183n-3,LA)、红花油(SO,富含C182n-6,LNA)和... 试验研究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s)对军曹鱼(Rachycentroncanadum)生长和核酸代谢的影响。用基础对照组饲料(CO),分别添加鱼油(FO,富含n-3 PUFAs)、苏籽油(PO,富含C183n-3,LA)、红花油(SO,富含C182n-6,LNA)和红花油+鱼油(SO+FO,富含n-3和n-6 PUFAs)的饲料,投喂军曹鱼幼鱼12周,研究不同PUFAs对军曹鱼稚鱼生长和肌肉、肝、脑、心、肾、血清核酸代谢(以RNA/DNA比值为代表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SO+FO)组军曹鱼体重[(143.73±1.90)g]显著高于SO组[127.40±1.84)g]和对照组[(121.46±2.08)g](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肌肉和肝RNA/DNA比值与体重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56 9、R^2=0.905 5,高度正相关。脑、心脏和肾脏RNA/DNA比值与体重相关系数分别为R^2=0.775 7、R^2=0.527 4、R2=0.502 8,中度正相关。血清RNA/DNA比值与体重相关系数为R^2=0.419 3,低度正相关。由此得出结论,添加PUFAs可提高军曹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促进核酸代谢,其肌肉和肝脏的RNA/DNA比值均可作为军曹鱼稚幼鱼生长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核酸代谢 RNA/DNA比值 生长 军曹鱼
下载PDF
投喂优质饲料药饵治愈军曹鱼综合症
12
作者 许友卿 郑一民 +2 位作者 李伟峰 黄金华 丁兆坤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48-51,共4页
在军曹鱼养殖中,管理好鱼苗和水质的同时,我们通过分阶段投喂优质饲料药饵,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由病毒、细菌、寄生虫和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军曹鱼稚鱼综合症,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鱼病 优质饲料 中西医结合 军曹鱼
下载PDF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启示——以唐山开诚集团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霞 郑一民 那定武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3年第24期24-25,共2页
本文在对开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具体实践进行梳理,总结企业文化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文化建设 开诚集团
下载PDF
南宁地区牛体内铜含量的调查及各指标相关性的研究
14
作者 张艳雯 郑一民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62-65,共4页
了解南宁地区牛体内铜含量的情况,研究各测定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南宁地区屠宰场肉牛、南宁某肉牛场和南宁市邕宁区本地黄牛为试验对象,通过检测肝铜、血铜、血浆铜蓝蛋白(CP)和血浆铜-锌过氧化物歧化酶(Cu Zn-SOD),探讨四者间的相关性... 了解南宁地区牛体内铜含量的情况,研究各测定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南宁地区屠宰场肉牛、南宁某肉牛场和南宁市邕宁区本地黄牛为试验对象,通过检测肝铜、血铜、血浆铜蓝蛋白(CP)和血浆铜-锌过氧化物歧化酶(Cu Zn-SOD),探讨四者间的相关性。血浆铜质量浓度与血浆CP间有强相关性(r=0.802),并且在牛缺铜时,二者间的相关性更强(r=0.881);当牛缺铜时,血浆铜质量浓度与血浆Cu ZnSOD活性间有较强的相关性(r=0.817),而当牛不缺铜时,血浆铜质量浓度与血浆Cu Zn-SOD活性间的相关性较弱(r=0.499)。血浆铜含量与血浆CP活性结合分析,可以为评价牛铜营养状况提供可靠的依据。当牛缺铜时,血浆铜含量、血浆CP活性和血浆Cu Zn-SOD活性的检测,是临床诊断牛铜缺乏症很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铜质量浓度 血铜质量浓度 血浆铜蓝蛋白 血浆铜-锌过氧化物歧化酶
原文传递
甘蔗尾或甘蔗与构树叶混合青贮对其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晓康 张男吉 +4 位作者 张洁 顾啟超 郑一民 麻艳群 邹彩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6-532,共17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混合青贮的方式,探究甘蔗尾或甘蔗与构树叶混合青贮对其发酵品质的影响,为改善广西地区的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率和混合青贮饲料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1:甘蔗尾与构树叶混合青贮;试验2:甘蔗与构树叶混合... 本试验旨在通过混合青贮的方式,探究甘蔗尾或甘蔗与构树叶混合青贮对其发酵品质的影响,为改善广西地区的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率和混合青贮饲料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1:甘蔗尾与构树叶混合青贮;试验2:甘蔗与构树叶混合青贮。甘蔗尾或甘蔗与构树叶的混合比例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0∶100。试验1结果表明:1)与甘蔗尾单独青贮相比,甘蔗尾与构树叶混合青贮显著增加了混合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乙酸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有氧暴露后乙酸和丙酸的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了肠杆菌数量(P<0.05)。2)与构树叶单独青贮相比,构树叶与甘蔗尾混合青贮显著增加了混合青贮饲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25%构树叶与75%甘蔗尾混合青贮显著降低了混合青贮饲料的pH和氨态氮含量(P<0.05)。试验2结果表明:1)与甘蔗单独青贮相比,甘蔗与构树叶混合青贮显著降低了混合青贮饲料的乙醇含量(P<0.05)。2)与构树叶单独青贮相比,25%构树叶与75%甘蔗混合青贮显著增加了混合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和乙酸含量(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pH、氨态氮和丁酸含量(P<0.05),并使混合青贮饲料有氧暴露后的pH更稳定,同时大幅抑制霉菌的增长。综上可知,与构树叶混合青贮时,甘蔗占比75%能显著改善混合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而甘蔗尾的占比需要超过75%才能明显改善混合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青贮 构树叶 甘蔗尾 甘蔗 发酵品质
下载PDF
牛磺酸对水生动物主要营养代谢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友卿 刘晓丽 +2 位作者 郑一民 李伟峰 丁兆坤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5-40,共6页
研究发现牛磺酸越来越多的功能,在鱼类营养、代谢、免疫调节、诱食、生长发育、繁殖、渗透压调节、细胞膜保护和抗缺氧等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综述牛磺酸对水生动物主要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类代谢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及... 研究发现牛磺酸越来越多的功能,在鱼类营养、代谢、免疫调节、诱食、生长发育、繁殖、渗透压调节、细胞膜保护和抗缺氧等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综述牛磺酸对水生动物主要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类代谢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理。旨在深入理解、研究、掌握牛磺酸影响水生动物主要营养代谢和基因表达的规律和机理,以便更好地应用牛磺酸调控和促进水生动物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调控 代谢 生长发育 水生动物
下载PDF
甘蔗尾或甘蔗与桑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晓康 张洁 +4 位作者 张男吉 顾啟超 郑一民 麻艳群 邹彩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0-515,共16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混合青贮的方式,探究甘蔗尾或甘蔗与桑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为改善广西地区的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率和混合青贮饲料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1:甘蔗尾与桑叶混合青贮;试验2:甘蔗与桑叶混合青贮。2... 本试验旨在通过混合青贮的方式,探究甘蔗尾或甘蔗与桑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为改善广西地区的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率和混合青贮饲料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1:甘蔗尾与桑叶混合青贮;试验2:甘蔗与桑叶混合青贮。2种青贮原料的混合比例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0∶100。试验1结果表明:1)与甘蔗尾单独青贮相比,甘蔗尾与桑叶混合青贮显著增加了混合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P<0.05)。2)与桑叶单独青贮相比,桑叶与甘蔗尾混合青贮对混合青贮饲料的pH和氨态氮含量的影响较弱(P>0.05),但能降低其有氧暴露后pH和酵母菌的增长速率。因此,桑叶与甘蔗尾混合青贮更倾向于提高混合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试验2结果表明:1)与甘蔗单独青贮相比,甘蔗与桑叶混合青贮显著增加了混合青贮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质、乙酸和丙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乙醇含量和青贮损失(P<0.05)。2)与桑叶单独青贮相比,桑叶与甘蔗混合青贮显著增加了混合青贮饲料的乳酸、乙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pH、氨态氮与丁酸含量和肠杆菌数量(P<0.05),改善了混合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当25%桑叶与75%甘蔗混合青贮时,能抑制混合青贮饲料有氧暴露后的氨态氮生成,还能促进乙酸的产生,其青贮品质表现最佳。综上可知,与桑叶混合青贮时,甘蔗占比不低于25%时能改善混合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而甘蔗尾与桑叶混合青贮更倾向提高混合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青贮 桑叶 甘蔗尾 甘蔗 青贮品质
下载PDF
镉对水生动物繁育和生长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友卿 刘永强 +3 位作者 陈亨德 李伟峰 郑一民 丁兆坤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共5页
水中镉(Cadmium,Cd)难被降解,易被富集,极易被水生动物积累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危害其他动物和人类的健康。本文主要综述镉对水生动物繁殖、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及机理,旨在更好地深入理解和研究之,为有效地控制和防治镉对水生动物繁育和生... 水中镉(Cadmium,Cd)难被降解,易被富集,极易被水生动物积累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危害其他动物和人类的健康。本文主要综述镉对水生动物繁殖、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及机理,旨在更好地深入理解和研究之,为有效地控制和防治镉对水生动物繁育和生长的危害,保护水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生产卫生安全的渔业产品和发展可持续的渔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动物 繁殖 发育 生长
下载PDF
全株甘蔗(甘蔗尾)茎叶混合比例对其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顾啟超 张洁 +2 位作者 周晓康 郑一民 邹彩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57-2574,共18页
本试验主要通过将全株甘蔗(甘蔗尾)茎叶分离后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探究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期提高甘蔗(甘蔗尾)青贮品质,拓宽反刍动物饲料来源。试验1:将甘蔗尾茎叶分离后基于鲜重按照甘蔗尾(ST1)、100%叶+0茎(100L1)、100%茎+0叶(100S1... 本试验主要通过将全株甘蔗(甘蔗尾)茎叶分离后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探究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期提高甘蔗(甘蔗尾)青贮品质,拓宽反刍动物饲料来源。试验1:将甘蔗尾茎叶分离后基于鲜重按照甘蔗尾(ST1)、100%叶+0茎(100L1)、100%茎+0叶(100S1)、75%茎+25%叶(75S1)、50%茎+50%叶(50S1)、25%茎+75%叶(25S1)比例分别混合;试验2:将全株甘蔗茎叶分离后基于鲜重按照全株甘蔗(WS)、100%甘蔗尾+0茎(ST2)、100%茎+0甘蔗尾(100S2)、75%茎+25%甘蔗尾(75S2)、50%茎+50%甘蔗尾(50S2)、25%茎+75%甘蔗尾(25S2)比例分别混合。青贮215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1)青贮完成后,ST1、100L1和25S1组粗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ST1、100S1、75S1和50S1组未检测到大肠杆菌;100S1组乙酸、丁酸和乙醇含量最高;50S1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茎占比显著影响甘蔗尾青贮中氨态氮的含量(P<0.05),且25S1组最高;有氧暴露第1~4天,酵母菌数量在ST1和50S1组逐渐减少;有氧暴露第1~14天,大肠杆菌数量在75S1组中相对不变。2)青贮完成后,各组青贮pH均低于3.8;ST2组干物质、粗灰分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粗蛋白质、半纤维素和有机物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ST2和25S2组粗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WS、100S2、75S2和50S2组未检测到大肠杆菌;100S2组乙酸、丁酸和乙醇含量最高;有氧暴露第1~6天,大肠杆菌数量在50S2组呈增加的趋势,而有氧暴露第6~14天呈下降的趋势;有氧暴露第1~14天,大肠杆菌数量在ST2组呈下降的趋势,酵母菌和霉菌数量在ST2和25S2组呈下降的趋势。综上所述,全株甘蔗(甘蔗尾)茎叶分离后通过调节茎含量能有效改善青贮的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且甘蔗尾茎叶分离后分别按照甘蔗尾、75%茎+25%叶和50%茎+50%叶比例混合,全株甘蔗茎叶分离后分别按照100%甘蔗尾+0茎、50%茎+50%甘蔗尾和25%茎+75%甘蔗尾比例混合能获得优质青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尾 全株甘蔗 茎叶比 混合青贮 青贮品质
下载PDF
青贮时间对不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甘蔗尾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洁 顾啟超 +2 位作者 邹承武 郑一民 邹彩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291-7306,共1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贮时间对不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甘蔗尾青贮品质的影响,为广西地区青贮饲料制备和提高甘蔗尾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分别以低、中、高WSC含量甘蔗尾为青贮原料,并分别在青贮125、155、185 d后对其青贮...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贮时间对不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甘蔗尾青贮品质的影响,为广西地区青贮饲料制备和提高甘蔗尾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分别以低、中、高WSC含量甘蔗尾为青贮原料,并分别在青贮125、155、185 d后对其青贮品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低、中、高WSC含量甘蔗尾青贮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均随青贮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且青贮125 d时干物质损失率、乙醇含量、pH显著低于青贮155和185 d时(P<0.05),乳酸含量显著高于青贮155和185 d时(P<0.05)。2)低WSC含量甘蔗尾在青贮后氨态氮含量以及干物质损失率显著高于中和低WSC含量甘蔗尾(P<0.05)。3)在有氧暴露过程中,高WSC含量甘蔗尾青贮酵母菌和霉菌数量显著高于中和低WSC含量甘蔗尾青贮(P<0.05)。由此得出,本试验条件下,不同WSC含量甘蔗尾青贮125 d时品质最佳;不同WSC含量甘蔗尾青贮品质存在差异,低WSC含量甘蔗尾青贮过程中营养物质损失最大,高WSC含量甘蔗尾发酵后品质较好,但在有氧暴露过程易发生有氧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时间 水溶性碳水化合物 甘蔗尾 青贮品质 有氧暴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