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凤鸣 任跃忠 赵同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9-421,共3页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odiumferulate,SF)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的影响。方法早期DN 48例和临床DN 5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魏酸钠治疗组,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rates,UAER)、血浆内皮素(serumend...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odiumferulate,SF)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的影响。方法早期DN 48例和临床DN 5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魏酸钠治疗组,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rates,UAER)、血浆内皮素(serumendothelin ,ET)、血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 ,BUN)、血清肌酐(serumcreatinine ,SCr)和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 ,FBG) ,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阿魏酸钠治疗组早期DN和临床DN治疗后UAER、BUN和血ET水平均显著下降(P <0. 0 5,P <0 . 0 1) ,而常规治疗组UAER、BUN和血ET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魏酸钠能降低DN患者UAER和BUN ,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ET的生成或拮抗ET与其受体结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糖尿病肾病 临床观察 尿白蛋白排泄率 ALBUMIN 初步 UAER 血浆内皮素 blood 治疗组 BUN 血尿素氮 urea 血清肌酐 空腹血糖 0.05 治疗前后 ET水平 受体结合 治疗后 DN 显著性 早期
下载PDF
非热加工技术对淀粉结构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林林 宋佳琪 +4 位作者 李伟 王玲 郑凤鸣 杨茜瑶 张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80-393,共14页
非热加工技术具有“绿色、安全、高效”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淀粉的改性。经非热加工技术改性后,淀粉颗粒形态、颗粒晶型、颗粒结晶度以及颗粒螺旋结构等结构特性的改变对其糊化特性、老化特性、溶解性、消化率等功能特性均产生相应的影... 非热加工技术具有“绿色、安全、高效”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淀粉的改性。经非热加工技术改性后,淀粉颗粒形态、颗粒晶型、颗粒结晶度以及颗粒螺旋结构等结构特性的改变对其糊化特性、老化特性、溶解性、消化率等功能特性均产生相应的影响,而功能特性的改变可进一步扩大淀粉的实际应用范围。本文以球磨、脉冲电场、高压、超声波、辐照、等离子体6种非热加工技术为主,综述非热加工技术改性淀粉结构的原理,指出非热加工技术对淀粉颗粒结构影响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层次结构的改变对相应功能特性的相关影响,并对非热加工技术在淀粉深加工领域的应用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加工技术 淀粉 改性 结构特性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联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28例 被引量:6
3
作者 郑凤鸣 俞娉 吴佳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6-627,共2页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6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IG组)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组,予睡前皮下注射胰...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6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IG组)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组,予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12周,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浆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明显下降,但IG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NPH组(P<0.0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甘精胰岛素 格列齐特
下载PDF
格列美脲联用甘精胰岛素或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郑凤鸣 吴佳丽 +1 位作者 俞娉 于冰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2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IG组)和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组(NPH组),予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联...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IG组)和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组(NPH组),予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2周,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FBG、2hBG、HbAlc均明显下降,但IG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NPH组(P<0.01)。结论格列美脲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安全有效,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格列美脲 糖尿病2型
下载PDF
莪术油治疗轮状病毒肠炎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凤鸣 时 锋 辛 娜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2年第3期193-193,共1页
轮状病毒肠炎[1]又称秋季腹泻,是小儿腹泻病最常见的重要病原之一,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初即有呕吐,常先于腹泻.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莪术油 药物疗法 秋季腹泻 婴幼儿
下载PDF
提高钢琴课教学质量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凤鸣 周丹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79-81,共3页
从明确教学基本要求、纠正弹奏错误、加强演奏技法引导、讲授乐曲知识及现场演奏能力培养等方面,就如何进一步提高钢琴课教学质量加以详细论述。
关键词 钢琴课 教学质量 音乐教学 方法
下载PDF
肉桂酸-D-甘露糖醇酯的酶法合成优化
7
作者 陈林林 郑凤鸣 +3 位作者 宋佳琪 王玲 李伟 辛嘉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6-124,共9页
为合成一种高效、安全及高酯化率的糖醇酯,以肉桂酸和D-甘露糖醇为底物,采用脂肪酶Novozyme 435催化合成肉桂酸-D-甘露糖醇酯。通过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目标产物进行表征。利用响应面试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确... 为合成一种高效、安全及高酯化率的糖醇酯,以肉桂酸和D-甘露糖醇为底物,采用脂肪酶Novozyme 435催化合成肉桂酸-D-甘露糖醇酯。通过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目标产物进行表征。利用响应面试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确定肉桂酸D-甘露糖醇酯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肉桂酸-D-甘露糖醇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为肉桂酸与D-甘露糖醇摩尔比为1∶3、脂肪酶Novozyme 435加入量为底物质量分数的6.8%、反应溶剂为叔戊醇5 mL、分子筛加入量为0.1 g/mL、反应温度为65℃。在该条件下反应120 h,肉桂酸与D-甘露糖醇酯的酯化率为(79.45±0.25)%,其中肉桂酸D-甘露糖醇单酯与肉桂酸D-甘露糖醇双酯的产率分别为(25.94±0.18)%、(53.51±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酸 D-甘露糖醇 脂肪酶 酯化反应 糖醇酯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急性期血清心肌酶谱的异常表现及其意义
8
作者 郑凤鸣 李鹏 +1 位作者 周智林 俞娉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3期217-217,共1页
关键词 脑梗塞 急性期 血清 心肌酶谱异常 临床意义 脑-心综合征 预后
下载PDF
发酵紫苏粕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
9
作者 陈林林 王玲 +3 位作者 郑凤鸣 张海鹏 郝熙 辛嘉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16-124,共9页
以脱脂后的紫苏炼油副产物紫苏粕为原料,选取酵母菌为发酵菌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探究紫苏粕发酵工艺对饼粕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得到的优化条件为发酵液pH3.4、液料比5.0∶1(mL/g)、接菌量为8.5%(质量分数)、发酵时间24 h,此条件... 以脱脂后的紫苏炼油副产物紫苏粕为原料,选取酵母菌为发酵菌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探究紫苏粕发酵工艺对饼粕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得到的优化条件为发酵液pH3.4、液料比5.0∶1(mL/g)、接菌量为8.5%(质量分数)、发酵时间24 h,此条件下蛋白质含量为0.679 mg/g。以最优条件下发酵后的紫苏粕酶解制备抗氧化肽,研究酶种类与酶用量对发酵后紫苏粕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后紫苏粕蛋白经碱性蛋白酶水解后,其抗氧化能力强于胰蛋白酶水解后的酶解液,且当碱性蛋白酶的用量在5.0%(800 U/g)时,酶解液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粕 抗氧化肽 发酵 酶解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差分脉冲伏安法对果蔬中亚硝酸盐和抗坏血酸的同时测定
10
作者 陈林林 宋佳琪 +4 位作者 王玲 杨茜瑶 郑凤鸣 张佳欣 张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7-276,共10页
采用对苯二酚(Hydroquinone,HQ)催化甲烷氧化菌素(Methanobactin,Mb)还原氯金酸合成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AuNPs),利用电沉积法将Mb@AuNPs修饰到裸金电极表面,制备Mb@AuNPs/Au电极。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亚硝酸盐和抗坏血酸进行同... 采用对苯二酚(Hydroquinone,HQ)催化甲烷氧化菌素(Methanobactin,Mb)还原氯金酸合成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AuNPs),利用电沉积法将Mb@AuNPs修饰到裸金电极表面,制备Mb@AuNPs/Au电极。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亚硝酸盐和抗坏血酸进行同时测定并对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电极组装条件为电沉积扫速100 mV/s、扫描圈数为40圈;检测体系为浓度0.20 mol/L pH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在2~5600μmol/L和1~6000μmol/L的线性范围内,Mb@AuNPs/Au对亚硝酸盐和抗坏血酸同时检测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28),检出限分别为0.31和0.57μmol/L。实际样品中亚硝酸盐和抗坏血酸的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2.59%~109.26%、90.01%~103.51%,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可用于果蔬中亚硝酸盐和抗坏血酸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抗坏血酸 差分脉冲伏安 修饰电极
下载PDF
高效过滤避光输液器联合赛肤润预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研究
11
作者 郑凤鸣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B09期208-20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高效过滤避光输液器加赛肤润涂擦在预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中的效果。方法:将90例输注七叶皂苷钠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洁瑞”高效过滤避光输液器(山东威高集团生产),同时辅... 目的:探讨应用高效过滤避光输液器加赛肤润涂擦在预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中的效果。方法:将90例输注七叶皂苷钠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洁瑞”高效过滤避光输液器(山东威高集团生产),同时辅以赛肤润局部涂擦;对照组采用普通输液器(江西洪达公司生产),同时辅以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的时间、发生率及程度。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炎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其发生时间明显延迟(P〈0.05)。结论:输注七叶皂苷钠时使用高效过滤避光输液器联合赛肤润涂擦可可有效降低其静脉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肤润 高效过滤避光输液器 静脉输液 静脉炎 效果
下载PDF
浅论高校音乐鉴赏课的审美导向作用
12
作者 郑凤鸣 周丹 《数码设计》 2020年第17期153-153,共1页
音乐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并不占优势,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思想观念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这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音乐鉴赏课在高校教育阶段是一门... 音乐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并不占优势,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思想观念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这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音乐鉴赏课在高校教育阶段是一门选修课程,利用这门课程丰富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周围的一切事物,不局限于音乐本身的鉴赏,而是具备鉴赏能力后学会发现世间的美好事物,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学生的内在涵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音乐 鉴赏教学 审美教学 开展策略
下载PDF
穴位埋线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凤鸣 郝小波 +2 位作者 赵建英 张莲 郭大东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5年第5期309-313,共5页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Liwes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穴位埋线组,每组16只。将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结核杆菌(TB)和完全弗氏佐剂(CFA)磷酸缓冲盐溶液(...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Liwes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穴位埋线组,每组16只。将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结核杆菌(TB)和完全弗氏佐剂(CFA)磷酸缓冲盐溶液(PBS)制成乳糜液后,在双足后垫及背部两侧皮下注射。穴位埋线组于造模后第二天进行穴位埋线;模型组、穴位埋线组于造模后第9、13、18、23 d采集心脏血液并分离淋巴结中T淋巴细胞,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同时对眼球进行组织病理切片。结果造模后第6至7 d大鼠眼部开始出现炎症反应,第13 d炎症达高峰(模型组临床评分为:3.42±0.58;穴位埋线组为:2.17±0.68,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之后逐渐开始消退。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模型组在第9、13、18、23 d时虹膜,睫状体及视网膜炎症均比穴位埋线组严重,而空白对照组眼部结构完整,未见明显炎症表现;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第13 d CD4+T占细胞比例最高值:模型组为85.97±1.03,穴位埋线组为:79.51±0.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13 d时CD8+T最低:模型组为:14.03±1.03,组为:20.49±0.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眼形态学、组织病理、细胞水平等结果显示,穴位埋线可有效减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炎症水平,对大鼠的葡萄膜炎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自身免疫 葡萄膜炎 流式细胞术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综合性医院肿瘤科新进护士培训中的有效性研究
14
作者 郑凤鸣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8期22-24,33,共4页
目的评估临床路径对应培训方式执行于综合性医院肿瘤科新进护理工作人员相关培训过程中的有效性状况。方法该报告中将2018年2—11月综合性医院肿瘤放疗科11名新进护理工作人员作为参照组,该组别选择常规培训方式,将2019年2—11月综合性... 目的评估临床路径对应培训方式执行于综合性医院肿瘤科新进护理工作人员相关培训过程中的有效性状况。方法该报告中将2018年2—11月综合性医院肿瘤放疗科11名新进护理工作人员作为参照组,该组别选择常规培训方式,将2019年2—11月综合性医院肿瘤放疗科11名新进护理工作人员作为试验组,选择临床路径对应培训方式,对比两组培训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基础知识考试成绩、护理操作技术考试成绩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认为可提升学习兴趣、认为有助于掌握不足之处、认为可加强培训效果占据比值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服务礼仪、护理用品准备、护理操作流程熟练程度方面评价值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培训干预效果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性医院肿瘤科新进护理工作人员相关培训过程中选取临床路径对应培训方式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综合性医院 肿瘤科 新进护士 培训 有效性
下载PDF
系统化护理培训模式在提高肿瘤专业护士临床带教能力中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郑凤鸣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9期129-132,共4页
目的评估系统化护理培训干预模式对肿瘤专业护理工作人员提升临床带教方面能力的价值。方法针对2018年7月—2019年7月综合性医院肿瘤放疗科就职的10名肿瘤专业护理工作人员运用传统护理培训干预模式,针对2019年8月—2020年8月综合性医... 目的评估系统化护理培训干预模式对肿瘤专业护理工作人员提升临床带教方面能力的价值。方法针对2018年7月—2019年7月综合性医院肿瘤放疗科就职的10名肿瘤专业护理工作人员运用传统护理培训干预模式,针对2019年8月—2020年8月综合性医院肿瘤放疗科就职的10名肿瘤专业护理工作人员运用系统化护理培训干预模式,统计护理工作操作技能方面考查分值、护理专业理论知识方面考查分值、评判性思维项目考查分值、带教积极性项目考查分值、沟通能力项目考查分值、科研能力项目考查分值、护理专业带教方面质量评估分数、护理文书方面书写质量评估分数、对于带教能力满意状况总体计算数值。结果运用系统化护理培训干预模式的护理工作人员护理工作操作技能、护理专业理论知识方面考查分值相比运用传统护理培训干预模式的护理工作人员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系统化护理培训干预模式的护理工作人员评判性思维、带教积极性、沟通能力、科研能力项目考查分值相比运用传统护理培训干预模式的护理工作人员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系统化护理培训干预模式的护理工作人员护理专业带教、护理文书书写等质量评估分数相比传统护理培训干预模式的护理工作人员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系统化护理培训干预模式的护理工作人员对于带教能力满意度相比运用传统护理培训干预模式的护理工作人员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放疗科肿瘤专业护理工作人员选用系统化护理培训干预模式能够促进其临床带教方面能力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护理培训模式 肿瘤专业 护士 临床带教能力
下载PDF
Treg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莲 宋继科 +3 位作者 唐凯 郑凤鸣 郭俊国 毕宏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84-690,共7页
背景 研究表明,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类负向调控免疫应答的T细胞亚群,在维持免疫稳态和免疫耐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是一种免疫性眼病,Treg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尚不完全清楚. 目的 ... 背景 研究表明,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类负向调控免疫应答的T细胞亚群,在维持免疫稳态和免疫耐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是一种免疫性眼病,Treg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尚不完全清楚. 目的 观察Treg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取84只6~8周龄SPF级Lewis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于大鼠双后足垫、腹部双侧及背部皮下注射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1177-1191、结核菌素(TB)、完全弗氏佐剂(CFA)和PBS混合乳化剂共300μl,对照组大鼠以同样方法皮下注射等容量不含IRBP的TB与CFA乳化剂.分别于造模后第9、13、18、23、28、35、48天观察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的眼部炎症症状并根据严重程度进行炎症评分.于造模后上述时间点分别处死模型组及对照组大鼠各6只,采用常规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眼部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组织形态变化;分离大鼠脾脏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脾脏悬液中Treg细胞特异性标志物Foxp3标记细胞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脾脏淋巴细胞中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 结果 免疫后第8天模型组大鼠虹膜血管扩张充血,开始出现眼部炎症表现,免疫后第13天虹膜血管明显扩张,前房可见渗出和积脓,瞳孔区有膜样渗出,炎症评分最高,为(3.75±0.42)分,之后眼部炎症反应逐渐减轻,至免疫后第23天炎症反应接近消失,造模后第7、11、13、15、17、19、21天间模型鼠眼炎症反应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709,P<0.001).对照组大鼠眼部检查正常.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模型组大鼠虹膜、睫状体、视网膜等组织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组织结构排列疏松,以免疫后第13天最为明显,此后逐渐减轻,至免疫后第23天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组织结构接近正常,炎性细胞浸润消失.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发现,免疫后第13、18、23、28、35、48天模型组大鼠脾脏Foxp3标记细胞比例分别为(5.50±0.64)%、(13.36±0.98)%、(10.34±0.79)%、(9.58±1.02)、(6.73±0.81)%和(5.58±0.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0±0.38)%、(3.36±0.53)%、(3.65±0.57)%、(3.37±0.43)%、(3.33±0.50)%和(3.13±0.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72、-15.556、-11.910、-9.753、-6.154、-5.491,均P<0.01).模型组和对照组造模后各时间点大鼠脾脏淋巴细胞中Fox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变化与Foxp3标记细胞比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结论 EAU大鼠葡萄膜炎的发病及转归与Treg细胞数量和功能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免疫 调节性T淋巴细胞/免疫 淋巴细胞活性 近交系Lew大鼠 动物模型 叉头转录因子/免疫 脾脏/免疫
下载PDF
采用密闭式输液装置清洁洗肠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郑凤鸣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3年第5期440-440,444,共2页
关键词 输液装置 清洁洗肠 效果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甲状腺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智林 郑凤鸣 +2 位作者 林玎 俞娉 林萍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3年第3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CHF的严重程度及应用甲状腺素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属于NYHA心功能分级为 2~ 4级的住院CHF患者 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加用甲状腺素 40mg每日一次 ,...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CHF的严重程度及应用甲状腺素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属于NYHA心功能分级为 2~ 4级的住院CHF患者 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加用甲状腺素 40mg每日一次 ,疗程为 2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 ,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每搏出量、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正常对照组 3 0例也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 2周后的显效率为 61.2 9% ,优于治疗对照组 ,经统计学处理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两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 <0 .0 5或 0 .0 1) ,但治疗组较治疗对照组改善更显著 (P <0 .0 5 )。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患者的T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 (P <0 .0 1) ,治疗后两组T3水平均可回升 (P <0 .0 1或 0 .0 5 ) ,但治疗组较治疗对照组回升更显著 (P <0 .0 5 )。结论 甲状腺激素在CH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参与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浆 甲状腺激素 测定 临床意义 治疗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8
19
作者 林萍 楼玲莉 +1 位作者 周智林 郑凤鸣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4年第3期26-28,共3页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择 82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片 2 0mg ,每日一次 ,疗程 12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 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检查血脂、血内皮素 (ET)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择 82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片 2 0mg ,每日一次 ,疗程 12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 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检查血脂、血内皮素 (ET)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 ,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 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TC、TG及LDL_C下降 (P <0 0 1) ,HDL_C上升 ( 3个月P <0 0 5 ,6个月P <0 0 1) ,阿托伐他汀治疗 12个月后血内皮素下降 (P <0 0 5 ) ,CIMT下降 (P <0 0 5 )。结论 根据临床观察 ,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低血中TC、TG及LDL_C的浓度 ,提高血中HDL_C浓度 ,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关于钢琴课程改革与实践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菱 郑凤鸣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1-62,共2页
文章针对钢琴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重视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多方面应用能力为出发点,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更好地保证钢琴课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钢琴课程 教学改革 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