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江门市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南才 刘鹰航 +4 位作者 梁柏年 许坚锋 方悦怡 杨杨 梁松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1-445,共5页
目的 对江门市华支睾吸虫病流行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 方法 2011年5~12月,从江门市7个市(区)的东、南、西、北和中部各随机抽取一个镇,每个镇随机抽取4~5个村,每村随机抽取10%家庭中3岁以上人员为调查对象,共发放14 000... 目的 对江门市华支睾吸虫病流行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 方法 2011年5~12月,从江门市7个市(区)的东、南、西、北和中部各随机抽取一个镇,每个镇随机抽取4~5个村,每村随机抽取10%家庭中3岁以上人员为调查对象,共发放14 000个粪盒,收回12 661个。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华支睾吸虫卵,一粪三检,阳性样品计算每克粪便虫卵数(EPG)。 结果 本次共调查了江门市7个市(区)的35个镇140个村12 661人。江门市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平均为10.39%(1 316/12 661),平均EPG为98.3。7个市(区)中以蓬江区感染率最高,为26.68%(402/1 507),台山市感染率最低,为0.93%(19/2 049);鹤山市的平均感染度最高,平均EPG为225.4,台山市的平均感染度最低,平均EPG为5.13。各镇的感染率与到主要河流的距离呈负相关(r=-0.61,P〈0.01)。男性和女性的感染率分别为13.54%(822/6 073)和7.50%(494/6 588),平均EPG分别为118.9和72.5。20岁以上人群,男女的感染率和感染度均明显上升,感染率最高的年龄组为60~69岁,为14.29%(169/1 183),感染度最高的为70岁以上年龄组,平均EPG为153.8。调查发现,99.91%(12 650/12 661)的感染者为轻度感染,仅0.09%(11/12 661)的感染者为中度感染,无重度感染者。 结论 江门市7个市(区)均不同程度存在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各地区感染率和感染度间差异较大,感染率高的镇主要沿大的河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病 江门市 横断面研究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一例严重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例报道 被引量:8
2
作者 郑南才 黄宝明 +2 位作者 梁柏年 彭小玲 冯晓薇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1126-1127,共2页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病 病例报道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 食物源性寄生虫病 疑似病例 确诊病例 脑膜脑炎 医务人员
下载PDF
江门市蓬江区华支睾吸虫病防治试点效果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郑南才 黄宝明 +6 位作者 李凤玲 周丽丽 梁柏年 罗春红 陈小君 吴尔明 谭妍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7-249,共3页
2008年6月~12月在江门市蓬江区华支睾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随机抽取5个村,每个村检查500人左右。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送三检)检测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同时对感染者进行驱虫治疗。治疗后1个月,每个村再随机选取50人,粪检华支睾吸虫卵... 2008年6月~12月在江门市蓬江区华支睾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随机抽取5个村,每个村检查500人左右。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送三检)检测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同时对感染者进行驱虫治疗。治疗后1个月,每个村再随机选取50人,粪检华支睾吸虫卵。治疗后1年,从大林村和三丫村治疗者中再次随机各选取50人,粪检虫卵。在开展宣传教育前后,问卷调查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和使用情况。结果 5个村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21.5%(537/2 501),感染者自愿治疗率为86.6%(465/537)。治疗后1个月,除富岗村外,其他4个村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1年,大林和三丫村华支睾吸虫阳性率与治疗后1个月相近(P>0.05)。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华支睾吸虫感染者经常食鱼生者占41.2%(170/413),明显高于未感染者4.2%(8/192)(P<0.05);开展防治知识宣传后,村民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23.1%(135/584)上升到84.5%(349/413)(P<0.05)。卫生户厕普及率93.2%(38 068/40 848),使用率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流行病学 防治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胞浆苹果酸脱氢酶活性位点氨基酸点突变对酶活性和热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郑南才 黄宝明 +4 位作者 徐劲 黄善盛 胡旭初 陈金中 余新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5-579,共5页
目的为了研究华支睾吸虫胞浆苹果酸脱氢酶H195及其周围氨基酸的点突变对酶活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蛋白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利用PCR技术,对胞浆苹果酸脱氢酶H195及其周围氨基酸基因进行点突变,与pQE30质粒连接构建重组质... 目的为了研究华支睾吸虫胞浆苹果酸脱氢酶H195及其周围氨基酸的点突变对酶活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蛋白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利用PCR技术,对胞浆苹果酸脱氢酶H195及其周围氨基酸基因进行点突变,与pQE30质粒连接构建重组质粒,转染大肠杆菌后表达蛋白,测定酶活性和圆二色性,测定不同温度时222nm圆二色性改变,确定不同点突变蛋白的热稳定性。结果H195被异亮氨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置换后,酶活性下降了100倍以上,但随着H195被不同氨基酸置换和H195周围氨基酸被置换情况的不同,不同突变株表达的蛋白酶活性差别很大,H195/I195和H195/Y195突变株表达的蛋白酶活性明显高于H195N197/I195Y197和H195T198/C195M198突变株表达的蛋白酶活性;H195/Y195突变株表达的蛋白与未突变蛋白的二级结构差异明显;H195/Y195和H195T198/C195M198突变株表达的蛋白热稳定性明显降低,tm值分别为63.5℃和64℃,比Cs cMDH的tm值分别下降了4℃和3.5℃。结论活性中心H195的点突变可导致华支睾吸虫胞浆苹果酸脱氢酶活性的明显下降,而且H195被不同的氨基酸置换后可导致酶活性下降程度的不同,H195周围氨基酸被替换成具有形成氢键或二硫键的氨基酸后,导致酶活性下降更为明显;H195及其周围氨基酸的突变可导致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改变和热稳定性的不同程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胞浆苹果酸脱氢酶 点突变 圆二色性
下载PDF
猪囊尾蚴囊液115kDa和89kDa纯化抗原与囊液粗抗原用于脑囊虫病诊断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南才 夏秀芳 +4 位作者 王维 蒋作君 刘昌威 章秋霞 汤正好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1995年第10期452-453,共2页
用囊尾拗囊液115kDa和89kDa纯化抗原和囊液粗抗原分别检测脑囊虫病人血、脑脊液(CSF)阳性为84.4%和85%,两者无差异。而纯化抗原与粗抗原检测非囊虫者总交叉反应率分别为2%和9%,两者差异显著。纯化抗原在... 用囊尾拗囊液115kDa和89kDa纯化抗原和囊液粗抗原分别检测脑囊虫病人血、脑脊液(CSF)阳性为84.4%和85%,两者无差异。而纯化抗原与粗抗原检测非囊虫者总交叉反应率分别为2%和9%,两者差异显著。纯化抗原在不降低检测敏感性的前提下明显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另外纯化抗原同时检测血和CSF时的阳性率达到90%,故同时检测脑囊虫病人血和CSF中抗体有助于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囊虫病 诊断 抗原纯化 抗体 ELISA
下载PDF
多发性内脏裂头蚴病1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南才 黄宝明 +1 位作者 许峰 陈瑞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5-405,410,共2页
患者,男性,39岁,江门市区人。2006年12月7日因发热、腹痛人住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人院前7d在缅甸曾食生蛇胆2枚,2d后出现腹痛、发热。体检:上腹、右下腹深压痛,无反跳痛,肝区无扣痛,Murphys征(-),体温39℃。血常规:白细胞12... 患者,男性,39岁,江门市区人。2006年12月7日因发热、腹痛人住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人院前7d在缅甸曾食生蛇胆2枚,2d后出现腹痛、发热。体检:上腹、右下腹深压痛,无反跳痛,肝区无扣痛,Murphys征(-),体温39℃。血常规:白细胞12.4×10^9/L,嗜酸粒细胞0.46×10^9/L。考虑寄生虫感染.给予151服肠虫清400mg/d.连用2d。用药后腹部皮下出现一可移行条索状包块,3d后停止移动.包块逐渐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头蚴病 多发性 内脏 江门市区 五邑中医院 嗜酸粒细胞 寄生虫感染 右下腹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检测血吸虫卵循环抗原的研究
7
作者 郑南才 蒋作君 +2 位作者 徐镜 王维 袁有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81-82,共2页
单克隆抗体检测血吸虫卵循环抗原的研究*郑南才1蒋作君1徐镜2王维1袁有赉2E12株杂交瘤为本室研制,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所针对靶抗原为日本血吸虫虫卵分泌性抗原,为了进一步验证此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价值,进行了下列实验。1材... 单克隆抗体检测血吸虫卵循环抗原的研究*郑南才1蒋作君1徐镜2王维1袁有赉2E12株杂交瘤为本室研制,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所针对靶抗原为日本血吸虫虫卵分泌性抗原,为了进一步验证此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价值,进行了下列实验。1材料与方法1.1单克隆抗体制备以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血吸虫病 虫卵 循环抗原
下载PDF
抗日本血吸虫虫卵25KDa分泌性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8
作者 郑南才 蒋作君 +1 位作者 袁有赉 徐镜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96年第10期444-446,共3页
利用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主要靶抗原──10.5~32KDa纯化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出抗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2E(12),所分泌单克隆抗体针对的靶抗原为虫卵... 利用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主要靶抗原──10.5~32KDa纯化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出抗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2E(12),所分泌单克隆抗体针对的靶抗原为虫卵25KDa分泌性抗原.用之进行COPT,环沉率达7%,对急性和慢性血吸虫病人诊断率分别为100%和80.4%,与多种寄生虫抗原及寄生虫病人血清无交叉反应,因此具有良好的诊断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单克隆抗体 虫卵 抗原 日本血吸虫病
下载PDF
免疫印迹法用于诊断脑囊虫病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南才 夏秀芳 《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 1996年第6期10-12,共3页
为了使猪囊尾蚴囊液115kD和89kD纯化抗原更为简便地用于诊断脑囊病人,利用囊液抗原进行了SDS-PAGE后心免疫印弯试验(ELIB)对待测标本进行检测,结果115kD和89lkD抗原带共同对脑囊虫病人血清和脑脊液... 为了使猪囊尾蚴囊液115kD和89kD纯化抗原更为简便地用于诊断脑囊病人,利用囊液抗原进行了SDS-PAGE后心免疫印弯试验(ELIB)对待测标本进行检测,结果115kD和89lkD抗原带共同对脑囊虫病人血清和脑脊液(CSF)中特异性体检出率分别为85.4%和81.8%,特异性达100%,ESIB法具有简便、可肉眼判谳结果等特点,因此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现场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虫病 猪囊尾蚴 诊断 ELIB
下载PDF
双特异性嵌合抗体的制备及斑点红细胞免疫技术的建立
10
作者 郑南才 蒋作君 +1 位作者 张循善 王晓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29-231,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直观的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方法。方法 以N 琥珀酰亚胺基 3 (2 吡啶基二硫 )丙酸酯为交联剂制备了抗血吸虫单克隆抗体与抗人“B”型红细胞单克隆抗体的双特异性嵌合抗体 ,并建立了以人“B”型红细胞为标志物的...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直观的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方法。方法 以N 琥珀酰亚胺基 3 (2 吡啶基二硫 )丙酸酯为交联剂制备了抗血吸虫单克隆抗体与抗人“B”型红细胞单克隆抗体的双特异性嵌合抗体 ,并建立了以人“B”型红细胞为标志物的斑点红细胞免疫技术 (Dot RCIA)用以检测血吸虫抗原。结果 初步应用于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表明 ,本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同时方法简单、可肉眼判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嵌合抗体 制备 斑点红细胞免疫技术
下载PDF
检测血清、脑脊液中循环抗原用于脑囊虫病诊断及疗效评估的研究
11
作者 郑南才 孟玉 +3 位作者 夏秀芳 章秋霞 傅佳 刘昌威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1997年第3期150-152,共3页
以猪囊尾蚴囊液抗原免疫家兔制备抗体,用常规ELISA法和斑点ELISA法(Dot-ELISA分别检测脑囊虫病人血清和脑脊液(CSF)中循环抗原(CAg),结果两法用于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相近。以Dot-ELISA法检测,脑囊虫病人血清和(CSF中CAg检出率分别为7... 以猪囊尾蚴囊液抗原免疫家兔制备抗体,用常规ELISA法和斑点ELISA法(Dot-ELISA分别检测脑囊虫病人血清和脑脊液(CSF)中循环抗原(CAg),结果两法用于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相近。以Dot-ELISA法检测,脑囊虫病人血清和(CSF中CAg检出率分别为72.2%和77.7%,特异性为93.7%。吡喹酮治疗后,CSF中循环抗原消失较血清中明显缓慢,2疗程治疗后CSF中CAg检出率仍达74%,而血清中CAg检出率为40.7%,说明常规吡喹酮治疗后脑囊虫较外周组织中囊虫死亡缓慢,因此治疗后检测CSF中CAg更能判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抗原 ELISA 脑囊虫病 脑囊虫病/诊断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成虫和虫卵主要血清学抗原的鉴定和理化学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蒋作君 汪学龙 +3 位作者 郑南才 沈际佳 江宝玲 王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5-8,共4页
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化学染色和免疫印斑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和虫卵的主要血清学抗原进行了鉴定和理化学分析。成虫有8个主要的血清学抗原分子,其分子量和化学性质分别为152kDa、脂蛋白;145kDa、脂蛋白;32kDa、脂蛋白;30kDa、脂... 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化学染色和免疫印斑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和虫卵的主要血清学抗原进行了鉴定和理化学分析。成虫有8个主要的血清学抗原分子,其分子量和化学性质分别为152kDa、脂蛋白;145kDa、脂蛋白;32kDa、脂蛋白;30kDa、脂蛋白;28kDa、糖脂蛋白;15kDa、糖脂蛋白;12kDa、糖脂蛋白;11kDa、糖脂蛋白。虫卵有7个主要血清学抗原分子,其分子量和化学性质性质分别为32kDa、脂蛋白;28kDa、脂蛋白;15kDa、糖蛋白;12.5kDa、脂蛋白;12kDa、糖蛋白;11kDa、糖蛋白;10.5kDa、糖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抗原 蛋白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重组蛋白的功能鉴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劲 郑南才 +4 位作者 吴忠道 陈守义 胡旭初 应康 余新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63-866,共4页
目的克隆肝吸虫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基因并在大肠杆菌内表达,同时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初步的功能分析,为进一步的研究和药物筛选打下基础。方法通过大规模测序从肝吸虫cDNA文库中确定肝吸虫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基因,采用PCR方法扩增出目... 目的克隆肝吸虫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基因并在大肠杆菌内表达,同时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初步的功能分析,为进一步的研究和药物筛选打下基础。方法通过大规模测序从肝吸虫cDNA文库中确定肝吸虫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基因,采用PCR方法扩增出目的片段,与表达质粒pGEX-4T-1连接构建重组质粒,IPTG诱导表达;研究重组蛋白的理化性质及酶动力学特征,并寻找可能的抑制剂。结果成功表达出约64 kDa的重组蛋白,凝血酶切后为36 kDa蛋白,其酶活性为63.6U/mg。1.14 mM 4,4′-二甲氨基联苯甲醇处理30 min酶活性下降了60%;吡喹酮、灭滴灵和阿苯哒唑对酶活性无抑制作用;而5’-单磷酸腺苷对重组酶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其Ki为0.49。结论成功地表达了目的蛋白,为药物筛选提供了一个易于获得的候选蛋白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 异源表达 酶动力学参数 抑制
下载PDF
大鼠IgE依赖组胺释放因子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晓湘 胡旭初 +2 位作者 徐劲 郑南才 余新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6-108,112,共4页
目的:获得原核表达的可溶性大鼠IgE依赖组胺释放因子(rHRF),并检测其诱发大鼠致敏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功能。方法:克隆Wistar大鼠rHRF基因完整编码区序列并在BL21细胞中进行原核表达,纯化的可溶性重组rHRF刺激卵清蛋白变应原致敏的大鼠... 目的:获得原核表达的可溶性大鼠IgE依赖组胺释放因子(rHRF),并检测其诱发大鼠致敏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功能。方法:克隆Wistar大鼠rHRF基因完整编码区序列并在BL21细胞中进行原核表达,纯化的可溶性重组rHRF刺激卵清蛋白变应原致敏的大鼠肺肥大细胞,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组胺释放量。结果:测序证实克隆基因与GenBank中大鼠IgE依赖组胺释放因子(又称翻译控制肿瘤蛋白)mRNA序列的一致性为97%,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5%。SDS-PAGE显示重组rHRF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24000;重组rHRF诱发大鼠致敏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不依赖变应原,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rHRF具有不依赖变应原诱发大鼠致敏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功能,可能在Ⅰ型超敏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rHRF的免疫学功能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IgE依赖组胺释放因子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肥大细胞 组胺
原文传递
红细胞为标志物的斑点免疫结合试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作君 汪学龙 郑南才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53-254,258,共3页
发展一种或几种适宜于现阶段大规模现场诊断血吸虫病的方法,对于控制血吸虫病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以健康人“O”型血红细胞为标志物,将之与抗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抗体结合,建立了一种以国产混合纤维素膜为载体的斑点免疫结合试验(RBCDIBA)... 发展一种或几种适宜于现阶段大规模现场诊断血吸虫病的方法,对于控制血吸虫病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以健康人“O”型血红细胞为标志物,将之与抗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抗体结合,建立了一种以国产混合纤维素膜为载体的斑点免疫结合试验(RBCDIBA),以求能适于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物 斑点免疫 试验方法 红细胞 日本血吸虫 循环抗原 现场应用 寄生虫学 抗原浓度 控制血吸虫病
下载PDF
一种提纯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特定血吸虫抗原的简便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作君 汪学龙 郑南才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16-116,共1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作为一种分辨率较高的蛋白质分析方法,已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的众多领域,但作为一种蛋白质的制备提纯方法,文献报道并不多见,为此,我们建立了一种提纯PAGE中特定蛋白质的简便、有效方法,兹介绍如下.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血吸虫抗原 SDS-PAGE 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 透析袋 特定蛋白 寄生虫学 日本血吸虫虫卵 蛋白质分析 电泳时间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种、期血清学抗原及其新型检测系统的研究──人“O”型血红细胞与抗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抗体结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作君 郑南才 汪学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1-4,共4页
用日本血吸虫成虫特异性抗原(sj-SAAg)和虫卵特异性抗原(sj-SEAg)免疫家兔制备免疫血清,继用SephadexG200柱层析法提取家兔免疫血清中抗sj-SAAg和抗sj-SEAg的两种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将人... 用日本血吸虫成虫特异性抗原(sj-SAAg)和虫卵特异性抗原(sj-SEAg)免疫家兔制备免疫血清,继用SephadexG200柱层析法提取家兔免疫血清中抗sj-SAAg和抗sj-SEAg的两种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将人“O”型血红细胞分别与上述两种抗体结合制备红细胞—抗体结合物(RBC-Abs),并研究了该结合物的应用方法。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所用载体以混合纤维素膜最佳,检测31例急性血吸虫病人阳性率为96.8%,20例正常人假阳性率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红细胞 抗体 抗原
下载PDF
胸水和血清中腺苷脱氨酶活力测定在结核性与癌性胸水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惠锦林 郑南才 +1 位作者 汪莹 许迪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6期501-502,共2页
对结核性和癌性胸水中腺苷脱氨酶活力(ADA)及其病人血清中ADA活力进行测定,结果结核性胸水中ADA活力明显高于癌性胸水中ADA活力(P<0.01),87%结核性胸水的ADA值大于20U×103·L-1,90... 对结核性和癌性胸水中腺苷脱氨酶活力(ADA)及其病人血清中ADA活力进行测定,结果结核性胸水中ADA活力明显高于癌性胸水中ADA活力(P<0.01),87%结核性胸水的ADA值大于20U×103·L-1,90%癌性胸水ADA值小于20U×103·L-1,而两者血清ADA值相近。另外结核性胞水ADA值:血清ADA值大于1,而癌性胸水ADA值:血清ADA值小于1。因此以胸水ADA值大于20U×103·L-1,胸水ADA值:血清ADA值大于1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胸水的一种标志。本实验对结核性胸水的诊断率为87%,特异性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水 胸膜积液 结核性 癌性胸水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日本血吸虫尾蚴脱尾法
19
作者 蒋作君 汪学农 +2 位作者 郑南才 沈际佳 王维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64-164,共1页
在血吸虫和血吸虫病的研究中,常需使尾蚴转化成童虫。转化童虫的方法较多,机械转化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机械转化法中,尾蚴脱尾是关键步骤。脱尾率高,亦就相应提高了童虫转化率。本文对尾蚴脱尾作了一些改进,提高了脱尾率,并确保了操... 在血吸虫和血吸虫病的研究中,常需使尾蚴转化成童虫。转化童虫的方法较多,机械转化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机械转化法中,尾蚴脱尾是关键步骤。脱尾率高,亦就相应提高了童虫转化率。本文对尾蚴脱尾作了一些改进,提高了脱尾率,并确保了操作的安全性。 材料与方法 一、日本血吸虫尾蚴:按常规方法从阳性钉螺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尾蚴 脱尾 童虫 阳性钉螺 免疫原性 中国农业科学院 转化法 乳胶手套 推注 一次性手套
下载PDF
红细胞为标志物的斑点免疫结合试验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汪学龙 蒋作君 +1 位作者 江宝玲 郑南才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40-41,共2页
采用我室建立的将抗日本血吸虫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标记在健康人“O”型血红细胞上,以国产混合纤维素膜为载体的斑点免疫结合试验(RBC-DIBA)检测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初步结果表明该法诊断急、慢性血吸虫病的敏感性分别达... 采用我室建立的将抗日本血吸虫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标记在健康人“O”型血红细胞上,以国产混合纤维素膜为载体的斑点免疫结合试验(RBC-DIBA)检测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初步结果表明该法诊断急、慢性血吸虫病的敏感性分别达到92.6%和83.1%;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97.2%、75.8%。与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诊断 红细胞 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