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铅锌企业周边农田重金属富集植物筛选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孟轲 郭俊娒 +5 位作者 杨俊兴 郑国砥 陈同斌 孟晓飞 李玉峰 刘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4-966,共13页
为探究有色金属企业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状况,筛选修复与安全利用优势植物,本研究在河南省济源市某铅锌冶炼企业周边农田开展调查,探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并选用17种重金属富集植物,开展田间试验,比较其生物量及重金属含量、富集... 为探究有色金属企业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状况,筛选修复与安全利用优势植物,本研究在河南省济源市某铅锌冶炼企业周边农田开展调查,探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并选用17种重金属富集植物,开展田间试验,比较其生物量及重金属含量、富集系数、提取量及去除率等,建立适合研究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模式。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镉(Cd)、铅(Pb)存在超标情况,超标率Cd>Pb,污染物主要分布在0~20 cm耕作层,属典型的轻、中度Cd、Pb污染农田土壤。试验区主要农产品小麦籽粒Cd、Pb超标率为100%,部分样品As超标,玉米籽粒符合标准。17种富集植物生物量和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差异较大,籽粒苋生物量最高,达29598 kg·hm^(-2),是遏蓝菜的46.61倍,体内重金属Cd、Pb、As含量分别为2.90~30.90 mg·kg^(-1)、7.81~93.07 mg·kg^(-1)、3.76~22.90 mg·kg^(-1)。不同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率存在明显差异,籽粒苋、冬油菜‘中油千斤旱’、向日葵‘S606’表现出良好的Cd、Pb提取修复潜力,对土壤中Cd的去除率均高于1.90%。此外,油菜和向日葵可进一步加工生产食用油、饲料或有机肥料,实现边修复边生产,应用前景较好。在研究区采用籽粒苋-冬油菜轮作和向日葵单作两种修复模式均能达到较高的修复效果,具备一定的推广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污染 富集植物 修复能力 修复模式
下载PDF
冬油菜替代种植技术对华北典型镉铅污染农田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柳 何孟轲 +4 位作者 杨俊兴 郑国砥 郭俊娒 孟晓飞 李玉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1-270,共10页
为探究冬油菜替代种植技术在我国华北地区镉(Cd)、铅(Pb)污染农田土壤中的适用性特征,本研究在河南省济源市Cd、Pb污染农田开展田间试验,选用冬油菜(Brassica napus)秦油1号和三月黄为供试植物,在不同大气沉降和土壤污染程度条件下研究... 为探究冬油菜替代种植技术在我国华北地区镉(Cd)、铅(Pb)污染农田土壤中的适用性特征,本研究在河南省济源市Cd、Pb污染农田开展田间试验,选用冬油菜(Brassica napus)秦油1号和三月黄为供试植物,在不同大气沉降和土壤污染程度条件下研究两种供试油菜不同部位中Cd、Pb含量及富集量,油菜对土壤中Cd、Pb的去除率,以及菜籽油和饼粕中Cd、Pb含量。结果表明,秦油1号油菜生物量普遍高于三月黄。三月黄油菜对Cd富集量较高,达9.469 g·hm^(-2),秦油1号对Pb富集量较高,达53.856 g·hm^(-2),整体上两种油菜对土壤中Cd的去除率(0.081%~0.843%)高于对Pb的去除率(0.0006%~0.0743%)。在大气沉降程度较低但土壤污染严重的试验区,两种油菜吸收的Cd均集中在茎部,Pb集中在根部;而在大气沉降程度较高的试验区,不同的土壤污染程度下,油菜将吸收的Cd、Pb更多富集在荚部。在常规物理压榨和丁烷低温萃取两种不同制油工艺处理下,菜籽毛油和饼粕中Cd、Pb含量均较低,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菜籽油可安全食用,油菜饼粕可作为饲料或有机肥利用。综上,在我国华北地区典型大气沉降及重金属污染农田,单作冬油菜替代种植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可实现重金属污染农田安全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农田土壤 油菜 替代种植 富集
下载PDF
好氧高温堆肥处理对猪粪中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05
3
作者 郑国砥 陈同斌 +2 位作者 高定 罗维 李艳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共4页
用 Tessier 连续提取法研究了好氧高温堆肥处理对猪粪中重金属结合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好氧堆肥处理,猪粪中 Pb、Cu、Zn、Ni、Cr、Cd、As 的总浓度升高;碳酸盐结合态 Ni、Zn 的浓度降低,其余 Pb、Cu、Cr、Cd 的浓度都升高;硫... 用 Tessier 连续提取法研究了好氧高温堆肥处理对猪粪中重金属结合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好氧堆肥处理,猪粪中 Pb、Cu、Zn、Ni、Cr、Cd、As 的总浓度升高;碳酸盐结合态 Ni、Zn 的浓度降低,其余 Pb、Cu、Cr、Cd 的浓度都升高;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残渣态重金属的浓度普遍升高,仅有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 As 和 Zn 的浓度下降;可交换态 Cu、Zn、Cr、As 的浓度显著降低.堆肥处理可以降低可交换态和碳酸盐交换态 Pb、Ni、Cu、Cr、Zn、As 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Pb、Cu、Cr、As 的分配系数,因此可以降低猪粪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堆肥处理有利于降低猪粪土地利用中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形态 猪粪 好氧堆肥
下载PDF
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不同类型有机物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2
4
作者 郑国砥 陈同斌 +3 位作者 高定 罗维 杜伟 陈俊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研究了城市污泥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各类有机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污泥经30 d堆肥后,总有机质、DOC和易分解有机质的含量分别由469 g/kg、8 234 mg/kg、98.3 g/kg下降至225 g/kg、4 977 mg/kg、70 g/kg;腐殖质和胡敏酸含量升高,富里... 研究了城市污泥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各类有机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污泥经30 d堆肥后,总有机质、DOC和易分解有机质的含量分别由469 g/kg、8 234 mg/kg、98.3 g/kg下降至225 g/kg、4 977 mg/kg、70 g/kg;腐殖质和胡敏酸含量升高,富里酸含量显著降低;污泥堆肥过程中有机物不断向腐殖化方向转化,污泥中有机质逐渐趋于稳定。污泥堆肥处理有助于提高其土地利用的肥料价值和降低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堆肥 有机质 DOC 易分解有机质 腐殖质
下载PDF
污泥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和氨气释放的动态与调控 被引量:25
5
作者 郑国砥 高定 +2 位作者 陈同斌 杜伟 罗维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通过不同鼓风强度、分层堆肥和添加吸湿剂的自动控制堆肥中试,研究了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温度、挥发性固体含量、氮素含量和氨气释放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堆肥升温较快的处理中,挥发性固体的降解速度较快,污泥中的氮素容易向氨氮转化... 通过不同鼓风强度、分层堆肥和添加吸湿剂的自动控制堆肥中试,研究了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温度、挥发性固体含量、氮素含量和氨气释放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堆肥升温较快的处理中,挥发性固体的降解速度较快,污泥中的氮素容易向氨氮转化,使释放的氨气浓度升高;增大鼓风强度,有利于促进堆肥的升温和腐熟,加速无害化过程,但释放的氨气浓度较高;在保持整个堆体中污泥比例不变的前提下,分层堆肥可以显著提高堆肥的升温效果并减少氨气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堆肥 氨气 调控
下载PDF
对《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被引量:11
6
作者 郑国砥 陈同斌 +2 位作者 高定 刘洪涛 杜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7-100,共4页
系统的、科学的污泥农用标准是监控污泥土地利用和防止污泥污染的重要前提。根据城市污泥农用过程中重金属、病原菌、有机污染物、杂草种子、蚊蝇滋生及盐分、N、P的流失等方面存在的环境风险问题,重点分析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系统的、科学的污泥农用标准是监控污泥土地利用和防止污泥污染的重要前提。根据城市污泥农用过程中重金属、病原菌、有机污染物、杂草种子、蚊蝇滋生及盐分、N、P的流失等方面存在的环境风险问题,重点分析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84)在标准名称、施用范围、污染物限定值以及标准的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土地利用 重金属 病原菌 有机污染物 环境风险
下载PDF
通过分层堆肥提高城市污泥堆肥处理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国砥 高定 +2 位作者 陈同斌 罗维 杜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4-116,120,共4页
在不改变整个堆体中污泥和调理剂配比的情况下,研究了改变强制通风静态垛堆体的上、下层物料配比对城市污泥堆肥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整个堆体中污泥和调理剂配比的情况下,适当减少堆体下层的污泥比例并同时增加堆体上层... 在不改变整个堆体中污泥和调理剂配比的情况下,研究了改变强制通风静态垛堆体的上、下层物料配比对城市污泥堆肥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整个堆体中污泥和调理剂配比的情况下,适当减少堆体下层的污泥比例并同时增加堆体上层的污泥比例,可明显改善堆肥的通风效果、促进堆体内部氧气的扩散、增加堆体的最低氧气浓度、加快堆体下层升温并带动堆体上层升温。当堆体上层的污泥和调理剂比例为1∶0.5(体积比)、下层的为0.5∶1(体积比)时,堆体的升温效果最为理想。在不改变整个堆体中污泥和调理剂配比的情况下,采用分层堆肥可明显提高堆肥的处理效果和处理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分层堆肥 调理剂
下载PDF
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铅的积累 被引量:110
8
作者 郑袁明 陈同斌 +2 位作者 陈煌 郑国砥 罗金发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1-797,共7页
通过对北京市菜地、稻田、果园、绿化地、麦地以及自然土壤等土地利用类型600个土壤的监测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铅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部土壤样品中铅浓度的几何平均值为26.6mg/kg,显著高于北京市土壤背景值(24.6m... 通过对北京市菜地、稻田、果园、绿化地、麦地以及自然土壤等土地利用类型600个土壤的监测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铅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部土壤样品中铅浓度的几何平均值为26.6mg/kg,显著高于北京市土壤背景值(24.6mg/kg),呈现出明显的积累趋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铅积累有明显影响,其中绿化地土壤的平均铅浓度最高,依次为果园、菜地、稻田、自然土壤,麦地平均铅浓度最低,绿化地土壤的铅浓度要显著高于除果园外的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果园土壤的铅浓度同样与其他大多数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较显著的差别。以基线值为标准,除自然土壤外,其他5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均有不同程度的样品超标:果园超标率最高(21.4%),其他分别为绿化地18.2%,菜地11.1%,稻田8.3%,麦地5.2%;样品总体的超标率为7.2%。从行政区域来看,城区土壤的铅浓度高于近郊区,近郊区要明显高于远郊区土壤,超标样点主要分布在昌平、朝阳、大兴、丰台、海淀、石景山区等城区或近郊区,因而土壤铅浓度有从城市中心区向外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本研究中,大气沉降、垃圾填埋以及农药施用等人类活动可能是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铅积累浓度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 重金属 北京 垃圾填埋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铅 北京市 积累 土地利用类型 几何平均值 果园土壤 自然土壤 土壤样品
下载PDF
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镉含量特征 被引量:110
9
作者 郑袁明 罗金发 +4 位作者 陈同斌 陈煌 郑国砥 吴泓涛 周建利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2-548,共7页
通过对北京市菜地、稻田、果园、绿化地、麦地以及自然土壤6种土地利用类型共595个土壤样品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化地、麦地以及自然土壤与背景值没有显著差别;菜地、稻田、果园的镉含量... 通过对北京市菜地、稻田、果园、绿化地、麦地以及自然土壤6种土地利用类型共595个土壤样品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化地、麦地以及自然土壤与背景值没有显著差别;菜地、稻田、果园的镉含量显著高于背景值。6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菜地土壤的镉含量最高,其次为稻田和果园,绿化地以及麦地土壤镉的含量最低。与土壤基线值相比,果园样品有9.5%的样品超出,绿化地与菜地分别有7.7%和4.6%超出。在全部土壤样品中,共有19个样品超标,超标率为3.2%。石景山、门头沟、丰台、海淀等地区的样品超标较多,应该合理规划这些地区的农业土地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土地利用 土壤 重金属 土地利用类型 含量特征 土壤镉 北京市 土壤样品 菜地土壤 土地利用方式 农业土地利用 自然土壤 绿化地
下载PDF
北京市菜地土壤和蔬菜镉含量及其健康风险分析 被引量:192
10
作者 宋波 陈同斌 +3 位作者 郑袁明 黄泽春 郑国砥 罗金发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43-1353,共11页
通过对北京市蔬菜和菜地土壤镉含量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了蔬菜和土壤镉含量及其健康风险,并筛选出抗镉污染能力强的蔬菜品种.根据蔬菜的消费量同时兼顾品种多样性的原则,在北京市规模化蔬菜栽培基地(采集蔬菜及土壤样品)和蔬菜批... 通过对北京市蔬菜和菜地土壤镉含量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了蔬菜和土壤镉含量及其健康风险,并筛选出抗镉污染能力强的蔬菜品种.根据蔬菜的消费量同时兼顾品种多样性的原则,在北京市规模化蔬菜栽培基地(采集蔬菜及土壤样品)和蔬菜批发市场(蔬菜样品)共采集97种蔬菜363个样品和54个土壤样品.研究发现:北京市菜地土壤镉积累明显,其范围为0.091~0.971 mg·kg^-1,其算术均值和Box-Cox均值分别为0.229和0.187 mg·kg^-1,其中有两个样点土壤镉含量(0.971和0.886 mg·kg^-1)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0.6 mg·kg^-1);北京市蔬菜镉含量范围、算术均值和Box-Cox均值分别为0.1~101.4、12.8和10.0μg·kg^-1;叶菜类和根茎类蔬菜的镉平均含量显著高于瓜果类和特菜;北京市本地产蔬菜与市售外地产蔬菜的镉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裸露地蔬菜镉含量显著高于设施蔬菜;小白菜、辣椒、茄子、萝卜和大白菜镉富集系数较高,其抗镉污染能力较弱,而冬瓜、黄瓜、叶甜菜、大葱、云架豆、甘蓝、西红柿等镉富集系数较低,其抗镉污染能力较强.北京市居民每人从蔬菜中摄入镉的量为12 2μg·d^-1,蔬菜镉对北京市部分人群存在一定的潜在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蔬菜 健康风险 抗污染品种
下载PDF
北京市蔬菜和菜地土壤砷含量及其健康风险分析 被引量:101
11
作者 陈同斌 宋波 +5 位作者 郑袁明 黄泽春 郑国砥 李艳霞 雷梅 廖晓勇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7-310,共14页
通过对北京市蔬菜和菜地土壤砷含量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了蔬菜和土壤砷含量及其健康风险,并筛选出抗砷污染能力强的蔬菜品种。根据蔬菜的消费量并兼顾品种多样性的原则,在北京市规模化蔬菜栽培基地(采集蔬菜及土壤样品)和蔬菜批发市... 通过对北京市蔬菜和菜地土壤砷含量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了蔬菜和土壤砷含量及其健康风险,并筛选出抗砷污染能力强的蔬菜品种。根据蔬菜的消费量并兼顾品种多样性的原则,在北京市规模化蔬菜栽培基地(采集蔬菜及土壤样品)和蔬菜批发市场(蔬菜样品)共采集93种蔬菜400多份蔬菜样品和39个土壤样品系统地分析其砷含量。研究发现:北京市菜地土壤砷含量范围和平均含量分别为4.44 ̄25.3和9.40mg/kg,明显超过北京市土壤砷背景值;北京市蔬菜砷含量最高达0.479mg/kg,平均含量为0.028mg/kg,均未超过《食品中砷限量卫生标准》(GB4810-94)的限量值,但其中有2个蔬菜样品(萝卜和大蒜)砷含量超过WHO/FAO制订的限量标准。北京市蔬菜砷含量在东偏北方向(偏转11o-30o)存在明显的"U"型趋势分布。裸露地蔬菜砷含量显著高于设施蔬菜。油菜、萝卜、小白菜、大葱、芥菜、黄瓜、大白菜和甘蓝抗砷污染能力较弱,而辣椒、云架豆、冬瓜、茄子、菠菜、西红柿、芹菜等抗砷污染能力则较强。北京市居民从蔬菜中摄入砷平均值为0.016mg/(人·d),蔬菜砷对北京市部分人群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蔬菜 区域分异 健康风险 抗污染品种
下载PDF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土壤微生物量氮动态、来源和供氮特征 被引量:106
12
作者 韩晓日 郑国砥 +3 位作者 刘晓燕 孙振涛 杨劲峰 战秀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5-772,共8页
【目的】揭示有机氮肥的矿化-固持周转过程机理,为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同位素15N交叉标记示踪技术,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单施化肥、单施猪粪、猪粪与化肥配施、玉米秸与化肥配施、麦秸与化肥配施等5种施肥方式... 【目的】揭示有机氮肥的矿化-固持周转过程机理,为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同位素15N交叉标记示踪技术,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单施化肥、单施猪粪、猪粪与化肥配施、玉米秸与化肥配施、麦秸与化肥配施等5种施肥方式下,土壤中微生物量氮在玉米各生育时期的数量、来源的动态变化以及对玉米的供氮特征。【结果】各处理在同一生育期微生物量氮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所施肥料种类的不同。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在玉米各个生育期数量与来源不同,施入的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量氮贡献大,化肥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贡献较小,土壤氮仍是构成微生物量氮的主要来源。作物和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氮素存在竞争关系,在氮素胁迫条件下,竞争作用突出,其竞争强度取决于氮源和能源的供应强度以及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同一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在玉米的各个生育期数量差异很大,当土壤中微生物的碳源(能源)物质与氮源物质充足时微生物对氮素的竞争能力较强,作物的竞争能力较弱,随着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的改变,作物的竞争能力逐渐增强,并显著超过微生物,微生物量氮减少。【结论】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比单独施用化肥能降低土壤微生物量氮来自土壤氮的百分比;与单施有机肥相比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来自土壤氮的百分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量氮 矿化 固持 15N标记有机肥 15N标记化肥
下载PDF
我国畜禽养殖业粪便污染风险与控制策略 被引量:200
13
作者 高定 陈同斌 +3 位作者 刘斌 郑袁明 郑国砥 李艳霞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1-319,共9页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禽粪便排放不断增加。2002年,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达27.5亿吨,畜禽粪便农用地的平均负荷为4.19吨/公顷,畜禽粪便每年流失至水体的总氮、总磷、BOD、COD分别为87万吨、34.5万吨、600万吨和647万吨。聚类...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禽粪便排放不断增加。2002年,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达27.5亿吨,畜禽粪便农用地的平均负荷为4.19吨/公顷,畜禽粪便每年流失至水体的总氮、总磷、BOD、COD分别为87万吨、34.5万吨、600万吨和647万吨。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如果将我国各省农用地受畜禽粪便污染的风险分为4级;上海受污染的风险等级最高,其次是河南、天津和山东,北京、江苏、河北、安徽和湖南再次之,其余22个省份农用地受污染的风险相对较小。加强畜禽粪便的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是解决畜禽粪便污染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 粪便 产生量 环境污染 区域差异 风险控制
下载PDF
湖南柿竹园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植物吸收特征 被引量:154
14
作者 雷梅 岳庆玲 +5 位作者 陈同斌 黄泽春 廖晓勇 刘颖茹 郑国砥 常庆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46-1151,共6页
矿区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寻找和发现适合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的重金属耐性植物是矿区植被恢复和污染土壤修复的前提。对我国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矿区调查发现,该地区选矿厂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普遍比尾砂库严重。选矿厂土壤砷、镉、铅、锌严... 矿区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寻找和发现适合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的重金属耐性植物是矿区植被恢复和污染土壤修复的前提。对我国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矿区调查发现,该地区选矿厂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普遍比尾砂库严重。选矿厂土壤砷、镉、铅、锌严重超标,尾砂库周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胁迫效应影响着植物物种分布,选矿厂物种分布较少,相比之下尾砂库的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柿竹园矿区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表现为富集型(如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 .和苎麻Boehmerianivea (L .) Gaud.)、根部囤积型(如攀倒甑Patrinia villosa和木贼Equisetum hyemale)和规避型(如蔓出卷柏Selaginelladavidii Franch和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 Andlerss)等3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 植物 矿区
下载PDF
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砷含量特征 被引量:73
15
作者 陈同斌 郑袁明 +4 位作者 陈煌 吴泓涛 周建利 罗金发 郑国砥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9-235,共7页
通过对北京市菜地、稻田、果园、绿化地、麦地以及自然土壤6种土地利用类型共500 个土壤样品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砷积累的影响。与北京市土壤背景值相比,砷在土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累积现象比较普遍。在6种土... 通过对北京市菜地、稻田、果园、绿化地、麦地以及自然土壤6种土地利用类型共500 个土壤样品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砷积累的影响。与北京市土壤背景值相比,砷在土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累积现象比较普遍。在6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自然土壤的砷含量最低,最接近背景值;菜地和稻田的土壤砷含量的增加最为显著。以基线值为标准,北京市涉及土地利用的土壤砷含量总体超标率为1.8%;6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菜地、果园、麦地三种土壤砷含量的超标率分别为2.6%、2.7%、0.7%。土壤砷含量的平均值由高到低分别为:稻田>绿化地>菜地>果园>麦地>自然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土壤 菜地 果园 稻田 土地利用类型 砷含量 土地利用方式 北京 超标率 调查分析
下载PDF
城市污泥堆肥处理及其产业化发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57
16
作者 陈同斌 郑国砥 +3 位作者 高定 刘洪涛 杜伟 杨军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4-108,共5页
污泥堆肥处理后其有机质和N、P等营养元素可被农作物利用,促进作物增产,被认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污泥处理与处置方式。但受处理技术水平、人们的认知和可接受程度的限制以及国家政策法规、产品出路等问题的困扰,城市污泥堆肥处理及其产... 污泥堆肥处理后其有机质和N、P等营养元素可被农作物利用,促进作物增产,被认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污泥处理与处置方式。但受处理技术水平、人们的认知和可接受程度的限制以及国家政策法规、产品出路等问题的困扰,城市污泥堆肥处理及其产业化过程仍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为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污泥的处理与处置难题,城市污泥堆肥处理及其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予以解决,以加快其产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堆肥 产业化 土地利用 污染物 环境风险
下载PDF
堆肥处理过程中猪粪有机物的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49
17
作者 高伟 郑国砥 +3 位作者 高定 陈同斌 韩晓日 张义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86-990,共5页
为了解猪粪堆肥过程中各种有机物的变化特征,并为判断猪粪堆肥腐熟度提供参考指标,进行42d的高温好氧堆肥.结果表明,堆体中的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水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在第10d达到最大值,之后呈下降趋势;易分解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 为了解猪粪堆肥过程中各种有机物的变化特征,并为判断猪粪堆肥腐熟度提供参考指标,进行42d的高温好氧堆肥.结果表明,堆体中的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水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在第10d达到最大值,之后呈下降趋势;易分解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在高温开始阶段呈上升趋势;腐殖质含量呈上升趋势.说明堆肥过程中有机物不断向腐殖化方向转化.在研究H/F变化时发现,它与判断堆肥腐熟度常用的化学指标(有机质、DOC)呈一定的相关性,而且与易分解有机质和腐殖质也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堆肥 有机质 水溶性有机碳 易分解有机质 腐殖质
下载PDF
北京市土壤中Cr,Ni含量的空间结构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36
18
作者 郑袁明 陈煌 +3 位作者 陈同斌 郑国砥 吴泓涛 周建利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6-445,共10页
本文以一个完整的省级行政单元 (北京市 )为例 ,进行系统的、大尺度的土壤Cr,Ni含量的空间分布与污染评价研究 ,通过地统计学方法分析揭示了北京市土壤中Cr,Ni的空间结构与分布特征 ,并探索其主要成因 ,为全面了解北京市的土壤环境质量... 本文以一个完整的省级行政单元 (北京市 )为例 ,进行系统的、大尺度的土壤Cr,Ni含量的空间分布与污染评价研究 ,通过地统计学方法分析揭示了北京市土壤中Cr,Ni的空间结构与分布特征 ,并探索其主要成因 ,为全面了解北京市的土壤环境质量和开展大规模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等提供方法学借鉴和参考。结果表明 :土壤Cr,Ni含量的空间结构具有较好的可迁性特点 ;指数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变程分别为 1 74.6km和 1 5km ;半变异函数的方向性分析表明 ,Cr,Ni均为各向同性 ,土壤中Cr,Ni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土壤中Cr含量的分布特征为空间相关范围较大 ,从总体趋势来看 ,土壤Cr含量的分布较为连续 ,呈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分布趋势 ,大致可以分为 3个大的斑块 ,西北方向 (太行山山脉 )土壤Cr含量较低 ,而东南方向 (冲积平原 )土壤Cr含量相对居中 ,东北部 (燕山山脉 )的土壤Cr含量最高。土壤Ni含量的空间分布比较零散 ,其分布大致表现为东北部地区最高 ,西南部居中 ,中部地区最低。研究还揭示 ,北京市土壤中Cr,Ni含量目前仍主要受成土母质的影响 ,但是个别地区也存在明显的Cr,Ni含量严重偏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土壤 空间结构 分布特征 CR NI 半变异函数 Kriging插值法 成土母质
下载PDF
中国城市污泥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及其变化趋势 被引量:61
19
作者 郭广慧 杨军 +4 位作者 陈同斌 郑国砥 高定 宋波 杜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20-121,共2页
于2006年从全国范围内选取98个城市污泥样品,测定了其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城市污泥中有机质、总氮、总磷及总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0、29.6、22.2和5.83g/kg,其中总氮和总磷含量显著高于猪粪、牛粪和鸡粪的。与2001年的统计结果... 于2006年从全国范围内选取98个城市污泥样品,测定了其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城市污泥中有机质、总氮、总磷及总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0、29.6、22.2和5.83g/kg,其中总氮和总磷含量显著高于猪粪、牛粪和鸡粪的。与2001年的统计结果相比,城市污泥的总氮、总磷含量显著增加,总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有机质 总氮 总磷 总钾
下载PDF
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锌的积累及其污染风险 被引量:65
20
作者 郑袁明 宋波 +2 位作者 陈同斌 郑国砥 黄泽春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72,共9页
通过对北京市菜地、稻田、果园、绿化地、麦地、自然土壤以及公园等7种土地利用方式共630个土壤样品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锌积累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在7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土壤... 通过对北京市菜地、稻田、果园、绿化地、麦地、自然土壤以及公园等7种土地利用方式共630个土壤样品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锌积累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在7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土壤锌的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公园>果园>稻田>绿化地>菜地>自然土壤>麦地。占样点大多数的麦地和自然土壤的锌含量与背景值没有显著差别,而公园、果园、稻田和菜地土壤锌含量则显著高于背景值。与土壤锌含量基线值相比,公园、果园、菜地土壤超标率分别为25.8%、23.8%、9.7%,其它利用方式的土壤超标率并不严重。石景山、昌平、朝阳、丰台4个区是超标样点集中分布的地区。金属冶炼、交通以及垃圾填埋可能是导致土壤锌含量增加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积累 北京 土壤 重金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