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降糖后不同治疗方案日内血糖变异情况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晴晴 付永奇 +2 位作者 荣义华 郑坤杰 孙殿静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0-24,80,共6页
目的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下胰岛素泵降糖后给予不同治疗方案日内血糖变异情况。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65例,均给予皮下胰岛素泵强化降糖,血糖达标后给予撤泵,随机分为地特+门冬胰岛素组(对照组)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组(试验组)... 目的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下胰岛素泵降糖后给予不同治疗方案日内血糖变异情况。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65例,均给予皮下胰岛素泵强化降糖,血糖达标后给予撤泵,随机分为地特+门冬胰岛素组(对照组)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组(试验组)。比较2组撤泵当日的血糖变异指标:撤泵当日最小血糖值(minimum blood glucose before removing the subcutaneous pump,bminGlu)、撤泵当日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 before removing the subcutaneous pump,bSDBG)、撤泵当日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ostprandial glucoseexcursion before removing the subcutaneous pump,bPPGE)、撤泵当日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rgest amplitudeof glycemic excursions before removing the subcutaneous pump,bLAGE)、撤泵当日胰岛素总量(total insulin before removing the subcutaneous pump,bTins)。比较2组皮下注射胰岛素后第4天的血糖变异指标:皮下注射胰岛素后第4天最小血糖值(minimum blood glucose after removing the subcutaneous pump,aminGlu)、皮下注射胰岛素后第4天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 after removing the subcutaneous pump,aSDBG)、皮下注射胰岛素后第4天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ostprandial glucoseexcursion after removing the subcutaneous pump,aPPGE)、皮下注射胰岛素后第4天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rgest amplitudeof glycemic excursions after removing the subcutaneous pump,aLAGE)、皮下注射胰岛素后第4天胰岛素总量(total insulin after removing the subcutaneous pump,aTins)。结果2组患者bminGlu、bSDBG、bPPGE、bLAGE、bTins、aminGlu、aSDBG、aPPGE、aLAGE、aTin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皮下胰岛素泵强化降糖后更换为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2次/d与餐时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注射液均能较好的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地特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
下载PDF
胰岛素治疗初诊肥胖T2DM患者联用利拉鲁肽对微炎症及β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郑坤杰 耿建林 +1 位作者 刘晴晴 张雪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4917-4920,共4页
目的 探讨经胰岛素治疗效果不佳的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联用利拉鲁肽对微炎症及β细胞功能影响。方法 T2DM患者200例,按照乱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口服盐酸二甲双胍不变的基础上增加胰岛素注射液进行治疗,... 目的 探讨经胰岛素治疗效果不佳的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联用利拉鲁肽对微炎症及β细胞功能影响。方法 T2DM患者200例,按照乱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口服盐酸二甲双胍不变的基础上增加胰岛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将原来使用的胰岛素量减少30%,联合应用利拉鲁肽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β细胞功能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血清炎症指标变化,另外分析患者的血糖达标率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HOMA-β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后HOMA-IR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β细胞功能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β细胞功能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糖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78,P=0.182);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低血糖症状。结论 对初诊肥胖T2DM患者,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能够有效保护β细胞功能,同时抑制炎症反应,安全性同胰岛素加量方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肥胖 2型糖尿病 利拉鲁肽 微炎症 Β细胞
下载PDF
不同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及再生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郑坤杰 武革 +2 位作者 耿建林 吴美芬 方烁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260-1264,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与再生作用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2DM未治疗组、利拉鲁肽组、西格列汀组、罗格列酮组各2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 目的观察不同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与再生作用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2DM未治疗组、利拉鲁肽组、西格列汀组、罗格列酮组各2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以链脲佐菌素30mg/kg腹腔注射,成模后分别给予上述三药治疗4周。其余2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于治疗前后分别取大鼠血清,以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胰岛细胞组织学改变,以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胰岛β细胞凋亡,以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胰岛细胞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PDX-1)基因的表达。结果利拉鲁肽组、罗格列酮组及西格列汀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较T2DM组及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胰岛结构及胰岛细胞数量均明显好于未治疗组,胰岛β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利拉鲁肽、罗格列酮及西格列汀均可改善T2DM大鼠血糖,利拉鲁肽对减少体质量优于西格列汀及罗格列酮,3种药物均可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减少β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胰岛β细胞PDX-1基因的表达有关,以利拉鲁肽作用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细胞凋亡 大鼠
下载PDF
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PDX-1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坤杰 武革 +2 位作者 耿建林 吴美芬 方烁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胰岛β细胞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PDX-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及西格列汀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胰岛β细胞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PDX-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及西格列汀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糖尿病模型组与西格列汀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于第8周末以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0 mg/kg腹腔注射,成模后西格列汀组给予西格列汀100 mg/kg灌胃,每日1次,共持续4周。其余两组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HE染色观察胰岛细胞组织学改变,以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胰腺胰岛细胞PDX-1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模型组及西格列汀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增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PDX-1 mRNA的表达量明显减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西格列汀治疗后2型糖尿病大鼠FBG、FINS、TG、TC下降(P<0.01),ISI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格列汀组胰腺PDX-1mRNA的表达量可明显增高(P<0.01)。结论西格列汀可上调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PDX-1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格列汀 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 大鼠
下载PDF
PDX-1对胰岛β细胞增殖、分化及胰岛素分泌作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郑坤杰 武革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329-331,共3页
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是在胰腺发育中起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小GTP酶Ran、β2肾上腺素受体等物质可通过调节PDX-1基因的表达来影响胰岛素的合成。此外,PDX-1可诱导非胰岛细胞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源性干细胞等向胰岛素分泌... 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是在胰腺发育中起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小GTP酶Ran、β2肾上腺素受体等物质可通过调节PDX-1基因的表达来影响胰岛素的合成。此外,PDX-1可诱导非胰岛细胞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源性干细胞等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提示PDX-1在胰岛β细胞再生,促进胰岛β细胞恢复中有着巨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 糖尿病 胰岛素 胰岛素分泌细胞
原文传递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增殖与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晓铭 吴美芬 +4 位作者 郑坤杰 方烁 胡卓清 刘阳 武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93-1195,共3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SG)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增殖与再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DM组)和RSG组,每组各12只。DM组和RSG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于第8周末以链脲佐菌素30 mg/kg腹腔注射,成模后RSG组给予RSG 4 ...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SG)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增殖与再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DM组)和RSG组,每组各12只。DM组和RSG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于第8周末以链脲佐菌素30 mg/kg腹腔注射,成模后RSG组给予RSG 4 mg/(kg·d)灌胃持续4周。处死大鼠,取出胰腺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胰腺胰岛细胞的胰岛素(INS)、胰岛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变化,以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胰腺胰岛细胞凋亡。结果:RSG组INS阳性表达率为75.0%,明显高于DM组(P<0.001);PCNA在RSG组胰腺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66.7%,高于DM组(P<0.05);RSG组胰岛β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01)。结论:RSG可减少胰岛β细胞凋亡,促进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大鼠 胰岛Β细胞 凋亡 增殖 罗格列酮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PDX-1基因表达及GLP-1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美芬 陈晓铭 +3 位作者 武革 郑坤杰 潘海燕 方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99-1701,共3页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PDX-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未...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PDX-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未治疗组及GLP-1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糖尿病未治疗组与GLP-1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于第8周末以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0 mg/(kg·bw)腹腔注射高脂饲料喂养组,成模后GLP-1组给予利拉鲁肽200μg/kg皮下注射,每日2次共持续8周。其余2组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以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RT-PCR)法检测大鼠胰腺胰岛细胞PDX-1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LP-1组及未治疗组PDX-1 mRNA的表达量明显减低(P<0.001),GLP-1治疗后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PDX-1 mRNA的表达量可明显增高(P<0.001)。结论:GLP-1可上调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PDX-1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大鼠 PDX-1 GLP-1 利拉鲁肽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及PDX-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武革 吴美芬 +2 位作者 郑坤杰 方烁 陈晓铭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5年第9期1256-1258,共3页
胰腺十二指肠同源基因1(PDX-1)的活化被认为是胰岛素分泌和葡萄糖代谢的一个关键调节剂[1],PDX-1受胰高糖素样肽-1(GLP-1)的调节。然而以往及我们的临床研究显示,初发及长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血GLP-1的水平均下降并呈现不同程度的胰... 胰腺十二指肠同源基因1(PDX-1)的活化被认为是胰岛素分泌和葡萄糖代谢的一个关键调节剂[1],PDX-1受胰高糖素样肽-1(GLP-1)的调节。然而以往及我们的临床研究显示,初发及长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血GLP-1的水平均下降并呈现不同程度的胰腺β细胞功能受损[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大鼠 PDX-1 胰岛Β细胞凋亡 利拉鲁肽 胰腺十二指肠 胰高糖素样肽 葡萄糖代谢 胰岛素分泌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PDX-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晓铭 郑坤杰 +5 位作者 吴美芬 方烁 胡卓清 李潍 刘美莲 武革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44-146,150,共4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SG)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细胞增殖以及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2DM未治疗组和RSG组。T2DM未治疗组和RSG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于...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SG)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细胞增殖以及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2DM未治疗组和RSG组。T2DM未治疗组和RSG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于第8周末以链脲佐霉素(STZ)30 mg/kg腹腔注射,成模后RSG组每天给予RSG 4mg/kg灌胃持续8周。检测各组空腹血糖以及胰岛素水平;12周后处死大鼠立即取出胰腺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荧光定量PCR观察胰岛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DX-1 m 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未治疗组PDX-1m RNA表达减少(P<0.01);与T2DM未治疗组比较,RSG组大鼠PCNA和PDX-1m RNA基因表达增加(P<0.01)。结论RSG上调T2DM大鼠胰腺PDX-1基因表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大鼠 PDX-1 罗格列酮
原文传递
达格列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荣义华 郑坤杰 +1 位作者 王雪静 谷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5504-5506,共3页
目的分析达格列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KD)的疗效及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老年DKD患者112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6例实施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干预,实验组56例实施胰岛素联合达格列净进行干预。经3个月持... 目的分析达格列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KD)的疗效及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老年DKD患者112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6例实施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干预,实验组56例实施胰岛素联合达格列净进行干预。经3个月持续干预,比较两组血糖、尿素氮(BU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内皮素(ET)-1等指标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整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BUN、ET-1、餐后2 h血糖(2 h PBG)及尿肌酐比值(ACR)和vWF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且实验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达格列净治疗老年DKD的疗效显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肾脏功能,同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初诊肥胖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趋化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及胰岛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郑坤杰 刘晴晴 +1 位作者 耿建林 张雪坤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253-1256,共4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初诊肥胖的老年T2DM病人血清趋化素(Chemer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初诊肥胖的128例老年T2DM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初诊肥胖的老年T2DM病人血清趋化素(Chemer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初诊肥胖的128例老年T2DM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治疗干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干预,2组均完成12周治疗。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BMI、血糖、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Chemerin、IGF-1水平变化情况以及2组病人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BMI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BMI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FPG、HbA1c、HOMA-IR、血清Chemerin、IGF-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FINS、HOMA-β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应用于初诊肥胖的老年T2DM病人安全性高,能降低病人的BMI、血糖、血清Chemerin、IGF-1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2型糖尿病 老年人 趋化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肥胖
下载PDF
利拉鲁肽与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对患者糖脂代谢、炎症、肠道菌群及脂联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9
12
作者 郑坤杰 张雪坤 耿建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22期2420-2423,共4页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与胰岛素对肥胖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包括该治疗方法对糖代谢、脂代谢、炎症反应、肠道菌群及脂联素表达等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与胰岛素对肥胖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包括该治疗方法对糖代谢、脂代谢、炎症反应、肠道菌群及脂联素表达等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胰岛素(三餐前门冬胰岛素+睡前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二甲双胍0.5 mg/次(口服),3次/d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利拉鲁肽皮下注射治疗,1.2 mg/次,1次/d,疗程均为1年。分析2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C)、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G)、血糖变化;比较2组患者的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免疫指标(IgG、IgA)及脂联素水平差异;收集其中后段粪便,分析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1年,观察组患者LDL、TG和血糖含量分别为(3.58±0.41)、(1.45±0.14)、(7.64±0.98)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4.27±0.38)、(3.94±0.25)、(8.78±1.2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3.32±0.31)mmol/L vs.(3.14±0.27)mmol/L]与HDL[(1.02±0.11)mmol/L vs.(0.99±0.14)mmol/L]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L-10、IL-4、TNF-α含量以及IgG含量分别为(4.22±0.53)ng/L、(7.52±0.79)ng/L、(15.32±1.41)ng/L、(61.24±9.48)U/mL,明显低于对照组[(6.45±0.43)ng/L、(9.24±0.84)ng/L、(25.21±2.31)ng/L、(73.13±8.31)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6.63±0.49)ng/L vs.(6.42±0.51)ng/L]和IgG[(80.29±7.41)U/mL vs.(78.41±7.53)U/mL]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脂联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6,P<0.05)。对照组患者肠道Sphingobacteriales菌、Peptostreptococcus菌、Aquificales菌等微生物丰度较高,观察组患者肠道Bacteroidaceae菌、Bacillales菌、Anaerotruncus菌等微生物丰度较高。结论拉鲁肽+胰岛素能影响炎症状态、脂联素和糖脂指标,并能改变患者肠道菌群,降低Sphingobacteriales菌、Peptostreptococcus菌、Aquificales菌等微生物丰度,提高Bacteroidaceae菌、Bacillales菌、Anaerotruncus菌等微生物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利拉鲁肽 胰岛素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坤杰 刘晴晴 +1 位作者 耿建林 张雪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1-404,共4页
目的探索胃饥饿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骨密度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我院初诊未经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T评分<-2.5)参加了研究,共纳入320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受试者,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7... 目的探索胃饥饿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骨密度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我院初诊未经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T评分<-2.5)参加了研究,共纳入320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受试者,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78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不合并代谢综合征242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胃饥饿素和骨代谢指标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各研究对象腰椎(L1-L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变量间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组(OP)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组(OPMS)的身高、体重、BMI、血糖、腰椎(L1-L4)、三酰甘油、血糖、总胆固醇、股骨颈骨密度、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和β-I型胶原羧基端肽和胃饥饿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与腰椎和股骨颈BMD呈负相关;和P1NP和β-CTX水平呈正相关,但与三酰甘油、血糖和总胆固醇不相关。结论血清胃饥饿素水平升高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骨密度降低的潜在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尿戊糖素 骨代谢指标 骨密度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最初的村庄
14
作者 郑坤杰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96年第8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村庄 大都市 母亲 流浪 事物 大雁 忘记 河流 大海
下载PDF
颅咽管瘤患者术后代谢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坤杰 杨国庆 母义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809-812,共4页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CP)患者的术后代谢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纳入接受手术治疗的CP患者52例,收集其手术前后下丘脑-垂体功能、BMI、空腹血糖(FPG)、血脂、血尿酸(SUA),计算手术前后超重及肥胖的比例,并进行体重改变百分比的相关因素分...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CP)患者的术后代谢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纳入接受手术治疗的CP患者52例,收集其手术前后下丘脑-垂体功能、BMI、空腹血糖(FPG)、血脂、血尿酸(SUA),计算手术前后超重及肥胖的比例,并进行体重改变百分比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发生全垂体功能减退、生长激素缺乏、性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中枢性尿崩症患者比例均明显升高(P <0.05)。手术前后高泌乳素血症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患者术前超重和肥胖比例为40.38%和9.62%,而术后超重和肥胖比例为42.31%和28.85%,较术前明显升高(P <0.05)。与术前比较,CP患者术后的BMI、SUA、LDL-C及TG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术后高泌乳素血症是成人CP患者术后体重增加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 CP患者术后易出现下丘脑性肥胖、SUA及糖脂代谢紊乱,年龄较小及术后无泌乳素升高的成人CP患者术后体重增加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下丘脑性肥胖 代谢紊乱 血尿酸
下载PDF
电视透视下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治不孕症1624例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郑坤杰 张冬梅 +1 位作者 赵卫 臧晓霞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3-43,共1页
电视透视下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治不孕症1624例分析抚顺市中医院(113008)郑坤杰,张冬梅,赵卫,臧晓霞1986年8月至1994年12月,我院行电视透视下子宫输卵管造影术1624例,现将诊治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 电视透视下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治不孕症1624例分析抚顺市中医院(113008)郑坤杰,张冬梅,赵卫,臧晓霞1986年8月至1994年12月,我院行电视透视下子宫输卵管造影术1624例,现将诊治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对象为配偶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症 子宫 输卵管 造影术 电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