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6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网膜周边离焦控制近视及周边离焦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郑媛媛 付燕 +1 位作者 杨路 陈曦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1期119-122,共4页
近年来,随着视网膜周边离焦理论的提出及周边离焦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将视网膜周边离焦检测技术应用于儿童近视进展的预测。同时,将周边离焦原理设计的离焦眼镜,包括多焦点软性接触镜、角膜塑形镜和离焦框架镜等用... 近年来,随着视网膜周边离焦理论的提出及周边离焦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将视网膜周边离焦检测技术应用于儿童近视进展的预测。同时,将周边离焦原理设计的离焦眼镜,包括多焦点软性接触镜、角膜塑形镜和离焦框架镜等用于儿童近视防控。早期研究者认为,近视主要与人眼调节滞后及形觉剥夺相关。目前比较认可的近视机制是视网膜周边离焦学说。高度近视及其并发症会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应用视网膜周边离焦效应抑制近视进展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视网膜周边离焦的早期检测和干预可避免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更大损害。本文对视网膜周边离焦控制近视及周边离焦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而为临床延缓儿童近视进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网膜周边离焦 角膜地形图 多光谱屈光地形图
下载PDF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中CXCR5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2
作者 夏志雄 周小鸽 +2 位作者 郑媛媛 张燕林 谢建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 Hodgkin lymphoma,CHL)中CXCR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3例CHL中CXCR5的表达,分析CXCR5在CHL四种亚型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诊断意义;同时收集10例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 目的探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 Hodgkin lymphoma,CHL)中CXCR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3例CHL中CXCR5的表达,分析CXCR5在CHL四种亚型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诊断意义;同时收集10例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和10例ALK阴性ALCL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CXCR5的表达情况。结果33例CHL中,31例CXCR5阳性(93.94%):其中结节硬化型15例(15/16,93.75%)、混合细胞型12例(12/13,92.31%)、淋巴细胞丰富型2例,淋巴细胞消减型2例。CHL中CXCR5的表达情况分别为:33例CD30阳性和PAX5弱阳性中31例阳性(93.94%);14例CD15阴性中12例阳性(85.71%);26例CD20阴性中24例阳性(92.31%);6例LMP1阴性中5例阳性;11例EBER阴性中10例阳性(90.91%)。对照组20例ALCL中,肿瘤细胞CXCR5均阴性。结论CHL中CXCR5阳性率较高,当肿瘤细胞中CD15、LMP1和CD20阴性,或EBER阴性时,CXCR5仍有较高的阳性率,有助于CHL的诊断。尤其是组织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不典型的CHL病例,可借助免疫组化标记CXCR5与ALCL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CXCR5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角膜接触镜在眼部药物递送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付燕 陈曦 +1 位作者 郑媛媛 杨路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2期104-108,共5页
近年来,人们对眼部疾病治疗的便捷性和有效性需求逐渐增加。受眼部屏障、泪液清除和患者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影响,大多数眼部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提高眼部药物的输送效率,研究者对新型药物制剂进行广泛探索和研究;其中,角膜接触镜... 近年来,人们对眼部疾病治疗的便捷性和有效性需求逐渐增加。受眼部屏障、泪液清除和患者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影响,大多数眼部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提高眼部药物的输送效率,研究者对新型药物制剂进行广泛探索和研究;其中,角膜接触镜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可长期配戴性等特点使其脱颖而出。本文概述角膜接触镜的材料性能、制备方法及药物整合策略等,分析角膜接触镜的发展前景及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接触镜 药物递送 药物整合策略
下载PDF
惰性T淋巴母细胞增生6例临床病理分析
4
作者 郑媛媛 谢建兰 +1 位作者 张燕林 周小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1,67,共5页
目的探讨惰性T淋巴母细胞增生(indolent T-lymphoblastic proliferation,iT-LB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6例iT-LBP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CD20、PAX5、CD3、CD4、CD8、TdT、CD99、CD10、CD1a、CD33、LMO2、CK和... 目的探讨惰性T淋巴母细胞增生(indolent T-lymphoblastic proliferation,iT-LB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6例iT-LBP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CD20、PAX5、CD3、CD4、CD8、TdT、CD99、CD10、CD1a、CD33、LMO2、CK和Ki-67等的表达,应用PCR技术检测T细胞克隆性,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中3例为良性淋巴组织病变合并iT-LBP(例1为发生于背部的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例2为发生于淋巴结的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例3为发生于淋巴结的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3例发生于淋巴瘤(例4、5为滤泡性淋巴瘤合并iT-LBP,例6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合并iT-LBP)。5例(例1~5)显示在良性淋巴滤泡或肿瘤性滤泡之间出现大片或小灶幼稚T细胞,1例(例6)显示在弥漫性肿瘤性病变中有小灶状分布的幼稚T细胞,这些幼稚T细胞表达CD3、TdT、CD4、CD8、CD1a、CD10和CD99,不表达CD20、PAX5、LMO2及CD33,Ki-67增殖指数为60%~80%。5例(例1~5)行PCR检测,呈多克隆性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随访6例患者均无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cell lymphoblastic lymphoma,T-LBL)的临床表现。结论iT-LBP是发生于胸腺外的非克隆性幼稚T细胞的良性增生,无需化疗,诊断时需与T-LBL进行鉴别,避免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性T淋巴母细胞增生 基因重排 免疫组织化学 PCR
下载PDF
32例复合妊娠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分析
5
作者 郑媛媛 张婷 丁新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102-1104,共3页
目的 探讨复合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 HP)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HP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32例患者年龄22~41岁,平均(31.3±3.7)岁;既往有盆腔炎、... 目的 探讨复合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 HP)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HP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32例患者年龄22~41岁,平均(31.3±3.7)岁;既往有盆腔炎、盆腔手术史者17例(53.1%)、辅助生殖技术妊娠者29例(90.6%)、<7周超声确诊21例(65.6%)、<9周超声确诊30例(93.8%)、无症状超声发现8例(25.0%)、出现腹痛17例(53.1%)、阴道出血14例(43.8%)。经腹腔镜手术治疗26例,开腹手术治疗4例,1例期待治疗,1例保守治疗。腹腔镜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低于开腹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术后有继续妊娠意愿24例,流产5例(20.8%),活产19例(79.2%),畸形1例(4.2%),开腹手术4例均足月分娩。结论 孕7周前超声明确移植胚胎结局。腹腔镜手术相对传统开腹手术出血量较少,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HP的相关危险因素,对于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孕妇提高早孕期的管理流程,孕3~4周首次超声核对移植宫内胚胎数目,根据医院治疗水平及医师熟练程度选择手术方式,以期早期处理,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妊娠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通信局房后备动力系统优化研究
6
作者 郑媛媛 陈聪慧 +2 位作者 王芳 魏华 孙露 《邮电设计技术》 2023年第2期79-84,共6页
近几年,国家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有了大幅的提升,为后备发电机组的优化配置奠定了基础。在分析中国联通下属局所市电现状和对现有局房的后备油机配置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对后备发电机组配置标准进行优化,对后备电源的配置场景进行划... 近几年,国家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有了大幅的提升,为后备发电机组的优化配置奠定了基础。在分析中国联通下属局所市电现状和对现有局房的后备油机配置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对后备发电机组配置标准进行优化,对后备电源的配置场景进行划分,并根据适应场景对现有局房的后备油机配置进行优化调整。最后选取试点实施优化方案并试运行,总结经验并在全国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备发电机组 配置 优化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7
作者 郑媛媛 《经济师》 2024年第3期74-75,共2页
当前高校教育普遍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却往往容易忽略对人才“德”方面的重点培养,尤其对于会计专业的人才,高校按照课程大纲和固有人才培养计划完成教育任务,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但反观当下的各大企业,虽然不... 当前高校教育普遍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却往往容易忽略对人才“德”方面的重点培养,尤其对于会计专业的人才,高校按照课程大纲和固有人才培养计划完成教育任务,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但反观当下的各大企业,虽然不断加强内部控制,依旧无法避免财务舞弊。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对会计人才职业道德教育浮于表面,法律法规只能对会计人才的外在行为产生一定约束,而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却能加强会计专业人才道德修养的内在约束。文章就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专业人才 现状
下载PDF
基于“双高”培育项目建设的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郑媛媛 任婷婷 徐禛乾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10期210-213,共4页
面对财经商贸“双高”专业群培育项目的建设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提出,钟山学院经管学院课程思政改革全面推进,对财经商贸专业群的平台课——市场营销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通过挖掘思政元素,着重从建设教学... 面对财经商贸“双高”专业群培育项目的建设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提出,钟山学院经管学院课程思政改革全面推进,对财经商贸专业群的平台课——市场营销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通过挖掘思政元素,着重从建设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方法这四个方面探索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为财经商贸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和“双高”培育项目建设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培育项目 课程思政 市场营销
下载PDF
妊娠早期和中期睡眠质量的特点分析
9
作者 宋伟 王雪昕 +14 位作者 刘静 郑媛媛 孙成娟 刘野 高磊 梁胜男 程冬梅 赵晟隆 范辰辰 闫慧慧 时青云 赵友萍 丁新 王小轶 刘晓巍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398-403,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和中期孕妇睡眠质量的特点。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进行产检、且接受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的妊娠早期和中期的单胎妊娠孕妇177例,根据孕周分为孕早期组(孕周≤13^(+6)周,108例)、孕...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和中期孕妇睡眠质量的特点。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进行产检、且接受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的妊娠早期和中期的单胎妊娠孕妇177例,根据孕周分为孕早期组(孕周≤13^(+6)周,108例)、孕中期组(14^(+0)周≤孕周≤27^(+6)周,69例),分析和比较两组睡眠质量相关指标的特点和差异。结果177例孕妇中位年龄33.8(31.1,36.7)岁,孕前体质指数(pre-pregnancy BMI,PPBMI)中位数为28.1(25.8,30.1)kg/m^(2),孕周中位数为12.0(10.0,16.0)周。与孕早期相比,孕中期的PPBMI更低、睡眠潜伏期更长(N2潜伏期、N3潜伏期)、睡眠效率更低、非快速动眼期EEG觉醒指数及呼吸觉醒指数更低、低通气最大时长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1.2%的孕妇存在至少一种以上的睡眠质量问题,包括睡眠效率低(21.5%,38/177)、睡眠潜伏期延长(16.9%,30/177)、睡眠片段化(10.2%,18/177)和睡眠时间缩短(5.6%,10/177)。孕中期睡眠潜伏期延长的风险显著高于孕早期(OR=3.388,95%CI:1.395~8.229,P=0.007)。孕妇睡眠期间的EEG觉醒指数与孕周呈负相关(β=-0.162,P=0.033),呼吸觉醒指数(β=0.069,P=0.028)和氧减觉醒指数(β=0.013,P=0.041)分别与PPBMI呈正相关。结论妊娠早期和中期孕妇睡眠质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孕中期睡眠潜伏期延长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监测 睡眠质量 睡眠效率 妊娠期
原文传递
高强电场激励下煤体吸附模型及机理探讨
10
作者 雷东记 郑媛媛 +1 位作者 马涛 王亚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45,共11页
基于电场强化下煤体响应表现出的电动效应、热效应和激发极化效应,设计高强电场下煤体吸附试验系统,研究电场实时加载下煤体对不同吸附质的吸附特征,并在经典Langmuir、D-R吸附模型基础上构建适用于高强电场下的煤体吸附模型。结果表明... 基于电场强化下煤体响应表现出的电动效应、热效应和激发极化效应,设计高强电场下煤体吸附试验系统,研究电场实时加载下煤体对不同吸附质的吸附特征,并在经典Langmuir、D-R吸附模型基础上构建适用于高强电场下的煤体吸附模型。结果表明:实时加载高强电场下,随着施加电场强度增大,煤体吸附能力呈线性减小趋势,受电场影响CO_(2)吸附能力变化率更大,与未加电场相比,电场强度为30,60,90 kV/m时煤体吸附瓦斯的能力分别下降了10.9%,15.7%,18.9%,吸附CO_(2)的能力分别下降了8.5%,12.1%,22.9%;基于Langmuir吸附模型和D-R吸附方程,以煤体吸附试验数据为依据,在吸附模型基础上引入含有电场强度的修正项系数(1-C·E),分析构建含有电性参数的吸附模型,新模型试验拟合度均在0.99以上,能够预测并表征高强电场下煤体吸附特征,其影响机理主要归结为:煤体孔隙结构改变,经高强电场强化后煤样微孔向小孔及中大孔过渡,增强了煤体的扩散性能;影响了煤体吸附瓦斯表面自由能,且吉布斯自由能随着场强增大而减小,揭示了电场抑制煤体对瓦斯的吸附;煤体发生激发极化,电场通过改变煤体电性参数介电常数与电阻率进而影响瓦斯的吸附解吸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电场 吸附模型 实时加电 机理分析
下载PDF
吴惟信诗歌略论
11
作者 郑媛媛 《今古文创》 2024年第6期53-55,共3页
南宋江湖诗人吴惟信诗歌标举晚唐,效法姚贾,创作题材丰富多样,涉及感怀诗、咏物诗、酬赠诗、送别诗四类,其诗对仗精巧,体物工细,讲求兴寄,托物言志,总体呈现出清新自然的风貌,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值得挖掘探索。
关键词 吴惟信 江湖诗派 诗歌题材 艺术特色
下载PDF
玉山雷暴大风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瑾薇 马中元 +3 位作者 郑媛媛 陈鲍发 张晓芳 罗龙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7-176,共10页
利用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江西WebGIS雷达拼图、江西自动气象站、上饶SA雷达等资料,综合分析了2004—2020年玉山县15次雷暴大风过程特征。结果表明:玉山雷暴大风集中出现在5—9月,其中7月最多;雷暴大风有明显日变化特征,午后增温... 利用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江西WebGIS雷达拼图、江西自动气象站、上饶SA雷达等资料,综合分析了2004—2020年玉山县15次雷暴大风过程特征。结果表明:玉山雷暴大风集中出现在5—9月,其中7月最多;雷暴大风有明显日变化特征,午后增温是高发期,导致玉山雷暴大风天气主要有三类中尺度系统,分别为冷锋倒槽类、副高控制类、热带系统类;按雷达拼图回波特征分为飑线回波带上超级单体、飑线(弓状)回波带上强单体、副高边缘强回波短带和局地热雷雨强回波三类。飑线回波带上超级单体中心回波强度超过60 dBZ,回波带有明显的“弓”状结构,移动速度可达80~100 km·h^(-1);副高边缘的雷暴大风天气发生在局地热雷雨强回波发展合并时,局地性强,移动缓慢,移速仅30 km·h^(-1)左右。雷达PUP产品上超级单体冰雹和雷暴大风主要区别为:组合反射率CR产品60 dBZ强回波面积冰雹较大,雷暴大风较小;垂直累积液态水(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VIL)冰雹可达到60 kg·m^(-2),雷暴大风VIL≤35 kg·m^(-2);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Reflectivity Cross Section,RCS)冰雹有超过65 dBZ强回波核,雷暴大风则没有;径向速度垂直剖面(Velocity Cross Section,VCS)冰雹出现中气旋结构,雷暴大风则出现“逆风区”或弱切变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大风 冰雹 回波廓线 雷达拼图 PUP产品
下载PDF
含煤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研究进展
13
作者 战玥豪 赵计辉 +4 位作者 刘杰 何国锋 周永涛 郑媛媛 董圣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3-627,634,共6页
聚焦于煤化工行业中含煤污泥的脱水技术。随着技术进步,脱水方法正从传统技术转向结合多种技术的联合处理,旨在通过溶解胞外聚合物(EPS)来提高脱水效率。分析了含煤污泥的特性、处理难点,并指出未来研究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是优化脱水... 聚焦于煤化工行业中含煤污泥的脱水技术。随着技术进步,脱水方法正从传统技术转向结合多种技术的联合处理,旨在通过溶解胞外聚合物(EPS)来提高脱水效率。分析了含煤污泥的特性、处理难点,并指出未来研究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是优化脱水技术的联合顺序和方法选择;二是明确联合深度脱水对污泥能源利用、资源回收及材料制造的影响;三是完善含煤污泥脱水工艺的多角度评价体系。建议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污泥处理的碳排放、环境影响和成本进行综合评估,以推动含煤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的优化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脱水 含煤污泥 煤化工 联合深度脱水
下载PDF
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14
作者 吴敏 张彦宁 +3 位作者 郑媛媛 张淑红 柳玮华 陈光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7期638-642,共5页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CD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CD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发热,厌食乏力;大体...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CD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CD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发热,厌食乏力;大体检查肿瘤主要位于肾髓质,单发,最大径为3.8~6.3 cm,切面灰白色、质硬;镜下肿瘤细胞呈管状、管状乳头状、微乳头、实性及条索状排列,可见肉瘤样区域,间质促纤维组织增生,伴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细胞异型性明显,呈多边形或鞋钉状,核仁显著,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结果阳性表达情况为CK19(8/8)、CK7(8/8)、34βE12(7/8)、E-cadherin(7/8)和Vimentin(7/8),FH和SMARCB1(INI-1)均未缺失;随访3~57个月,4例于术后12个月内死亡,1例于术后36个月内死于肺纤维化,2例存活,1例失访。结论CDC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肾细胞癌,预后极差。需要结合大体表现、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与浸润性尿路上皮癌、SMARCB1缺陷型肾髓质癌、FH缺陷型肾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集合管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吴敏 魏雪静 +4 位作者 柳玮华 岳冰 郑媛媛 晓丹 陈光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21-524,540,共5页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FH-R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8例FH-RCC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表达及随访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38岁。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有3...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FH-R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8例FH-RCC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表达及随访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38岁。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有3例已出现远处转移。5例患者有子宫或皮肤平滑肌瘤切除史。大体检查肿瘤位于单侧或双侧,左肾为主,最大径为2.0~11.0 cm,切面呈囊实性或实性。镜下组织形态多样,以乳头状及管囊状结构为主,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嗜酸性大核仁。免疫组化显示FH阴性(6/8),2例灶状弱阳性;2SC阳性(8/8);TFE-3阴性(7/8),1例部分弱阳性。治疗以根治性肾切除为主,随访6~86个月,2例患者死亡,生存期分别为6个月、33个月。结论FH-RCC常具有侵袭性,易转移,预后较差。组织形态学多样,需与多种肾脏肿瘤鉴别,嗜酸性病毒包涵体样大核仁是其重要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染色FH阴性及2SC阳性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 病理组织学特征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患者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16
作者 吴美玉 林艺 +3 位作者 郑媛媛 庄云英 黄更新 黄永德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11期1400-1403,共4页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联合美沙拉嗪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炎症性肠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与美沙拉嗪组各40例,美沙拉嗪组使用美沙...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联合美沙拉嗪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炎症性肠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与美沙拉嗪组各40例,美沙拉嗪组使用美沙拉嗪治疗,联合组使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比联合组与美沙拉嗪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肠道菌群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美沙拉嗪组80.00%(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患者体内CD^(8+)、TNF-α、IL-6、IL-1、大肠杆菌、肠球菌水平低于美沙拉嗪组(P<0.05),CD^(3+)、CD^(4+)、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高于美沙拉嗪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0.556,P=0.456)。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患者疗效良好,能够调节患者肠道菌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美沙拉嗪 炎症性肠病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广丰局地极端大风的雷达观测与成因分析
17
作者 洪俊 马中元 +2 位作者 郑媛媛 肖瑶 李浙华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6-704,共9页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自动站资料、江西WebGIS雷达拼图、风廓线雷达等资料,对2020年5月9日发生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局地极端大风天气的回波演变特征和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广丰区国家气象观测站出现的35.5 m·s^(-1)极端大...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自动站资料、江西WebGIS雷达拼图、风廓线雷达等资料,对2020年5月9日发生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局地极端大风天气的回波演变特征和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广丰区国家气象观测站出现的35.5 m·s^(-1)极端大风,为该站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2)江西高空具有明显的高层辐散,配合高空槽、低层较强辐合和上干冷下暖湿的层结条件,为风暴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3)导致广丰区极端大风天气的是A、B单体回波合并为超级单体回波后又发展成弓状回波结构所致;(4)江西东部走廊对大风的影响十分明显;极端大风过境时,具有气压上升,降水增大,风向突变,风速巨变,温度和露点下降等特征;(5)风廓线雷达上1000 m以上低空突然风向逆转,风速突增是出现地面大风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大风 下击暴流 超级单体 飑线回波
下载PDF
从华人有机人名反应看“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思政教育
18
作者 刘磊 陶兆林 郑媛媛 《化工时刊》 CAS 2024年第2期77-80,共4页
作者列举了近年来以华人姓名命名的数个有机人名反应,从探讨反应的发现过程、反应发现者的生平成就、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等方面,挖掘该类反应背后蕴含的思政内容,将思政内容融入到“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与相关章节和知识点进行精准衔... 作者列举了近年来以华人姓名命名的数个有机人名反应,从探讨反应的发现过程、反应发现者的生平成就、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等方面,挖掘该类反应背后蕴含的思政内容,将思政内容融入到“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与相关章节和知识点进行精准衔接,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隐性的思想引导,达到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有机人名反应 课程思政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强龙卷超级单体风暴特征分析与预警研究 被引量:110
19
作者 郑媛媛 朱红芳 +4 位作者 方翔 张雪晨 方翀 姚晨 郝莹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7-625,共9页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发生在安徽的3次强烈龙卷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导致F2~F3级强龙卷的3次超级单体风暴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及其与强冰雹超级单体风暴的差异。另外,利用安徽省、市、县气象报表、历年气候评价灾情资料(部分来...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发生在安徽的3次强烈龙卷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导致F2~F3级强龙卷的3次超级单体风暴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及其与强冰雹超级单体风暴的差异。另外,利用安徽省、市、县气象报表、历年气候评价灾情资料(部分来自民政部门的灾情报告),对1960年至今的龙卷天气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产生龙卷的环流形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龙卷主要出现在淮北东部和江淮之间东部地势平坦地区,7月份出现龙卷的概率最高。(2)超级单体龙卷产生在中等大小的对流有效位能和强垂直风切变条件下,同时抬升凝结高度较低。(3)3次F2~F3级龙卷在发生前、发生时在多普勒雷达上都探测到强中气旋和龙卷涡旋特征TVS。与非龙卷超级单体风暴相比,导致强龙卷的中气旋底高明显偏低,基本在1 km以下。同时风暴结构也有所不同,造成龙卷天气的超级单体风暴最大反射率因子与风暴质心高度接近,基本在3 km左右,反射率因子在50~60 dBz。造成强冰雹的超级单体风暴在冰雹产生前,风暴最大反射率因子高于风暴质心的高度;当风暴开始降雹时,最大反射率因子高度开始降低,而风暴质心的高度变化不大,高于最大反射率因子高度,基本保持在5km左右,反射率因子在60~70 dB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卷 超级单体 中气旋 龙卷涡旋特征 风暴结构 龙卷预警
下载PDF
一次典型超级单体风暴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分析 被引量:292
20
作者 郑媛媛 俞小鼎 +5 位作者 方翀 鲍文中 谢亦峰 周昆 陆大春 刘勇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7-328,共12页
文中利用位于安徽合肥的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 ,对 2 0 0 2年 5月 2 7日 1 4~ 2 0时发生在皖北地区的一次典型的超级单体风暴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此次超级单体南边出现两条明显的出流边界 ,一条位于钩状回波的西南 ,一条位于钩... 文中利用位于安徽合肥的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 ,对 2 0 0 2年 5月 2 7日 1 4~ 2 0时发生在皖北地区的一次典型的超级单体风暴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此次超级单体南边出现两条明显的出流边界 ,一条位于钩状回波的西南 ,一条位于钩状回波的东南。超级单体左前方的低层反射率因子呈现明显的倒“V”字型结构 ,这也是超级单体风暴的典型特征之一。沿入流方向穿过最强回波位置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呈现出典型的有界弱回波区 (穹隆 )、强大的回波悬垂和有界弱回波区左侧的回波墙。最大的回波强度出现在沿着回波墙的一个竖直的狭长区域 ,其值超过 70dBz。相应的中低层径向速度图呈现一个强烈的中气旋 ,旋转速度达到 2 2m/s。风暴顶为强烈辐散 ,正负速度差值达 6 3m/s。相应的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和密度分别超过 70kg/m2 和 5 g/m3 。因此 ,该风暴具有强烈超级单体风暴的典型特征。该超级单体的移动方向在盛行风向的右侧约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单体风暴 有界弱回波区 中气旋 大冰雹 天气雷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