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酸药——消化系统疾病用药指导系列(一)
1
作者 李亚芳 严伟 郑小春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2期10-19,共10页
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致病因素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临床治疗上可能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全面、有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目的。其中,抑酸药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抑酸药 用药指导 发病机制 抑制胃酸分泌 首选药物 药物联合使用 治疗消化性溃疡
下载PDF
白水县苹果产量及施肥现状调查 被引量:22
2
作者 郑小春 卢海蛟 +3 位作者 车金鑫 翟丙年 赵政阳 王亚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5-151,158,共8页
【目的】对陕西省白水县"红富士"苹果园的产量和施肥状况进行调查,为苹果园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农户抽样调查和农户座谈的方法,对位于渭北旱塬苹果优生区的陕西省白水县8个苹果主产乡镇的126户农户的"红富士&... 【目的】对陕西省白水县"红富士"苹果园的产量和施肥状况进行调查,为苹果园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农户抽样调查和农户座谈的方法,对位于渭北旱塬苹果优生区的陕西省白水县8个苹果主产乡镇的126户农户的"红富士"苹果园的产量及施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白水县"红富士"苹果产量最高为135t/hm2,最低只有5.63t/hm2,平均为26.29t/hm2,总体产量偏低,区域间差异较大。从果园施肥情况看,88.1%的"红富士"种植户都施用了化肥,47.6%的"红富士"种植户施用了有机肥。白水县"红富士"苹果氮(N)、磷(P2O5)、钾(K2O)肥平均施用量分别为535.28,402.98和309.15kg/hm2,氮(N)、磷(P2O5)、钾(K2O)比例为1∶0.75∶0.58,其中化肥提供的N、P2O5和K2O分别占养分总投入量的88.5%,86.8%和83.6%。施肥量分级结果表明,施氮(N)量<540kg/hm2的苹果园所占比例为60.3%,施磷(P2O5)量<405kg/hm2的果园比例为57.1%,施钾(K2O)量<270kg/hm2的果园比例为60.3%。"红富士"苹果施肥以基肥为主,基肥中N、P2O5和K2O分别占养分总投入量的76.9%,81.1%和79.0%,只有23.1%的"红富士"苹果园有追肥。【结论】白水县"红富士"苹果种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红富士"苹果产量普遍较低,增产潜力有待挖掘;养分投入量偏低,区域间差异较大;有机肥投入不足,不能满足"红富士"苹果生产的需求;基肥和追肥施用比例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富士”苹果 产量 施肥状况 白水县
下载PDF
陕西白水县红富士苹果示范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小春 车金鑫 +2 位作者 卢海蛟 翟丙年 赵政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7-101,共5页
为了查清渭北苹果主产区红富士果园土壤肥力状况,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集陕西白水34个示范果园的土壤样品,测定分析其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及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白水红富士示范园的土壤有机质含... 为了查清渭北苹果主产区红富士果园土壤肥力状况,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集陕西白水34个示范果园的土壤样品,测定分析其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及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白水红富士示范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15 g.kg-1的占79%,低于国家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肥力Ⅱ级指标,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果园土壤有机质达到生产绿色果品标准;土壤全氮含量较高;有接近一半果园的土壤速效氮含量>50 mg.kg-1,处于适宜水平,其余果园速效氮含量均较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较高,可以满足苹果生产的需求;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除铜以外,都很缺乏,生产中应重视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县 红富士示范园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充气式保温毯预防腹部手术患儿术中低体温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8
4
作者 郑小春 吴蓓茸 +2 位作者 李松莲 吴秀东 寿红艳 《护理学报》 2007年第6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充气式保温毯对腹部手术患儿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术前体温正常,年龄6个月~3周岁的择期腹部手术患儿30例。患儿入室后卧于充气式保温毯上,设定充气温度为36~40℃,维持手术室温度23~25℃。术中持续监测记录患儿食... 目的探讨充气式保温毯对腹部手术患儿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术前体温正常,年龄6个月~3周岁的择期腹部手术患儿30例。患儿入室后卧于充气式保温毯上,设定充气温度为36~40℃,维持手术室温度23~25℃。术中持续监测记录患儿食管温度的变化并记录。结果患儿麻醉诱导后至手术开始时体温降低较明显,但在手术开始10min后体温下降较前趋缓,手术过程中体温恒定,有10例患儿在采取保温措施30min后体温出现上升,有2例术毕体温稍高于诱导时,只有3例患儿术中发生低体温。结论充气式保温毯能有效保持患儿术中体温稳定,能预防术中低体温发生,但应注意预防烫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腹部手术 充气式保温毯 低体温 食管温度
下载PDF
浙江省人民医院2009~2011年真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郑小春 方晴霞 吕良忠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真菌分离株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ATB-F3法对浙江省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真菌分离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在4 398株临床分离真菌中,排名前3位的为白念珠菌(75.81%)、热带念珠菌(19.42%)、光滑... 目的了解临床真菌分离株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ATB-F3法对浙江省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真菌分离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在4 398株临床分离真菌中,排名前3位的为白念珠菌(75.81%)、热带念珠菌(19.42%)、光滑念珠菌(1.55%);非白念珠菌的分离率有增加趋势。5种抗真菌药物对白念珠菌均有很高的敏感性(耐药率≤1.8%),但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白念珠菌的耐药性有逐年增加趋势。对于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3种唑类抗真菌药物已有较高的耐药率(7.4%~65.2%),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耐药率较低(0%~7%)。结论对非白念珠菌感染应慎用唑类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对3种主要念珠菌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药 真菌 感染 医院 耐药性
下载PDF
职业教育对接精准扶贫的关联、羁绊与出路 被引量:16
6
作者 郑小春 曾会华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0-134,共5页
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关联度高、紧密性强,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对象具有内在兼容性,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内容具有深层适应性。而当前职业教育对接精准扶贫还存在着一些羁绊,主要表现为职业教育遭遇广... 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关联度高、紧密性强,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对象具有内在兼容性,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内容具有深层适应性。而当前职业教育对接精准扶贫还存在着一些羁绊,主要表现为职业教育遭遇广泛歧视而导致效能不足、职业教育缺乏基础条件而导致能力不足、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不畅而导致制度滞后、职业教育管理多头并出而导致保障滞后。而要清除这些羁绊,促进职业教育高效对接精准扶贫,就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资源投入,优化制度建设和重塑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职教体系 关联 出路
下载PDF
积雪草总苷缓释片的处方设计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郑小春 王胜浩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58-961,共4页
目的:设计积雪草总苷缓释片的处方并进行评价和优化。方法:以积雪草水溶性有效部位(积雪草总苷)为研究对象,采用拟水平的均匀设计表U6(6^6)设计缓释制剂处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直接测定制剂中反映积雪草主要药效... 目的:设计积雪草总苷缓释片的处方并进行评价和优化。方法:以积雪草水溶性有效部位(积雪草总苷)为研究对象,采用拟水平的均匀设计表U6(6^6)设计缓释制剂处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直接测定制剂中反映积雪草主要药效的2个指标成分——积雪草苷和羟基积雪草苷的释放度,利用指标成分的体外释放度与各辅料之间的回归方程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积雪草总苷为18mg/片,处方中各辅料的组成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30~50mg/片、微晶纤维素(MCC)50mg/片、7.5%聚维酮(PVP)醇溶液时,指标成分在水中可维持12h缓慢释放。结论:中药成分复杂,通过处方设计和优化可对积雪草指标成分的释放进行控制,这是利用现代制剂技术研究中药缓释制剂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 均匀设计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积雪草总苷缓释片 指标成分
下载PDF
不同输液温度对老年患者术中体温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郑小春 李松莲 吴秀东 《护理与康复》 2006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输液温度对老年患者术中体温和热能丢失的影响。方法65岁以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用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输入的液体用Biegler输液输血加温器加温,使液体输入患者体内时的温度与体温接近,对照组30例按常规输入,持续监测... 目的研究不同输液温度对老年患者术中体温和热能丢失的影响。方法65岁以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用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输入的液体用Biegler输液输血加温器加温,使液体输入患者体内时的温度与体温接近,对照组30例按常规输入,持续监测并记录术中食管温度、液体输入量,并计算体热丢失量。结果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体温较恒定,而对照组则体温明显下降,体热丢失明显,术毕低体温(<36℃)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入加温液体可有效地保持患者术中体温恒定,防止体热丢失、术后寒颤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温度 老年人 体温 影响
下载PDF
充气式保温毯用于预防患儿术中低体温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郑小春 蔡雪跃 +3 位作者 吴蓓茸 吴秀东 李松莲 寿红艳 《护理与康复》 2009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充气式保温毯预防患儿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儿60例,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保温方法:观察组30例卧于充气温度36-40℃的保温毯上,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法;持续监测记录两组患儿手术中及手术... 目的探讨充气式保温毯预防患儿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儿60例,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保温方法:观察组30例卧于充气温度36-40℃的保温毯上,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法;持续监测记录两组患儿手术中及手术结束时食管温度的变化,并比较患儿手术毕(最后1针缝好)至拔出气管插管的时间及苏醒时间。结果低体温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手术毕至拔出气管插管时间及苏醒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充气式保温毯能预防患儿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缩短术后拔出气管插管时间及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手术 低体温 保温毯
下载PDF
清代陋规及其对基层司法和地方民情的影响——从徽州讼费帐单谈起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郑小春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8-106,共9页
徽州讼费帐单真实地印证了清代基层司法中名目繁多的陋规。陋规的索取者主要是书吏和衙役,其存在及泛滥的原因比较复杂,给清代基层司法和地方民情造成了恶劣影响。清统治者借助于陋规以对百姓起诉权进行控制的理念是错误的,其意图不可... 徽州讼费帐单真实地印证了清代基层司法中名目繁多的陋规。陋规的索取者主要是书吏和衙役,其存在及泛滥的原因比较复杂,给清代基层司法和地方民情造成了恶劣影响。清统治者借助于陋规以对百姓起诉权进行控制的理念是错误的,其意图不可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徽州 帐单 陋规 基层司法 地方民情
下载PDF
汪氏祠墓纠纷所见明清徽州宗族统治的强化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郑小春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8-113,共6页
汪氏在祠墓纠纷解决中采取的应对措施说明:自明迄清,徽州宗族组织在自身统治削弱之时,适时把握与外族纷争的契机,运用宗族内部联合以及主动与官方联手等形式,推动着自身的统治不断地强化。
关键词 汪氏 祠墓 纠纷 徽州 宗族
下载PDF
明清徽州宗族与乡村治理:以祁门康氏为中心 被引量:15
12
作者 郑小春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4-103,共10页
本文以民间合约为切入点,对祁门康氏宗族处理纷争的实态进行了个案介绍,最后指出:民间合约是宗族惯用而有效的解纷方式;在传统乡村治理中,宗族发挥着多方位的自我调控功能,是国家扶持和利用的主要社会力量,并与国家一道形成了"协... 本文以民间合约为切入点,对祁门康氏宗族处理纷争的实态进行了个案介绍,最后指出:民间合约是宗族惯用而有效的解纷方式;在传统乡村治理中,宗族发挥着多方位的自我调控功能,是国家扶持和利用的主要社会力量,并与国家一道形成了"协调共治"的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宗族 康氏 民间合约 乡村治理
下载PDF
太平天国时期的徽州团练 被引量:15
13
作者 郑小春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7-84,共8页
太平天国时期,在清廷动员下徽州团练应时兴起,其具体组织十分严密,办团之法很有特点。徽州团练的兴办得到了宗族和绅士的大力支持,且在徽州战局中积极协助官军,甚至独当一面,给太平军活动造成了极大钳制。徽州团练也给徽州社会造成了恶... 太平天国时期,在清廷动员下徽州团练应时兴起,其具体组织十分严密,办团之法很有特点。徽州团练的兴办得到了宗族和绅士的大力支持,且在徽州战局中积极协助官军,甚至独当一面,给太平军活动造成了极大钳制。徽州团练也给徽州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 徽州 团练
下载PDF
清代徽州的民间合约与乡村治理 被引量:9
14
作者 郑小春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3-120,共8页
民间合约是清代徽州人处理纷争时惯用而有效的方式,在乡村治理中占据着独特位置。徽州地狭人众,围绕土地、山林和坟地等资源发生的纠纷较多,人们常常通过订立"封禁合约"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当发生犯禁事件,且事态并不严重时,... 民间合约是清代徽州人处理纷争时惯用而有效的方式,在乡村治理中占据着独特位置。徽州地狭人众,围绕土地、山林和坟地等资源发生的纠纷较多,人们常常通过订立"封禁合约"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当发生犯禁事件,且事态并不严重时,让犯禁者写立"甘服合约"是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当诉讼不可避免时,提起诉讼的事主们往往会订立"诉讼合约",明确各人在诉讼中的责任。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往往又会寻求和解,订立"息讼合约"。从徽州民间解决纠纷的方式上可以看出,在国家法控制架构内,民间合约是协助封建国家权力和法律有效治理乡村社会的一种重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徽州 民间合约 乡村治理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小春 吴蓓茸 徐武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28期4238-4239,共2页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人 骨质疏松 压缩骨折 手术配合
下载PDF
Real time PCR检测L1-CAM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小春 林敬阳 +1 位作者 方晴霞 曹鸿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6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L1细胞黏附分子(L1-CAM)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浙江省人民医院58例大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L1-CAM的表达,分析L1-CAM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 目的探讨L1细胞黏附分子(L1-CAM)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浙江省人民医院58例大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L1-CAM的表达,分析L1-CAM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L1-CAM m 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L1-CAM m RNA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静脉侵犯、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密切相关(均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类型无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 L1-CAM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大肠癌的浸润、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L1细胞黏附分子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龙脑樟容器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郑小春 郭志文 +3 位作者 龙光远 彭招兰 钟阿勇 杨伟刚 《江西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35-36,共2页
介绍龙脑樟容器扦插育苗技术,以黄心土为基质,选择较大容量的容器和合适的扦插季节,生根率可达63%,可以实现工厂化育苗。
关键词 龙脑樟 容器扦插育苗 技术
下载PDF
谱牒纷争所见明清徽州小姓与望族的冲突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小春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4-103,共10页
记录血统源流的谱牒其实是一纸"出身符",而谋买谱牒则是徽州小姓企图获得望族血统以改变身份地位的一种手段,暴露了小姓与望族之间天壤之别的生存状态和激烈的矛盾冲突。造成小姓与望族持续冲突的根源,是封建宗法制度所实行... 记录血统源流的谱牒其实是一纸"出身符",而谋买谱牒则是徽州小姓企图获得望族血统以改变身份地位的一种手段,暴露了小姓与望族之间天壤之别的生存状态和激烈的矛盾冲突。造成小姓与望族持续冲突的根源,是封建宗法制度所实行的身份等级制度。清政府对主仆名分法律进行了多次调整,但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其实际成效有限。只要导致身份等级制度产生和顽固残存的特定历史条件一息尚存,小姓与望族之间的冲突就势必持续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谱牒 小姓 望族 宗族 徽学
下载PDF
龙脑樟冬季硬枝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郑小春 龙光远 +3 位作者 郭志文 彭招兰 谢正平 黄逢龙 《江西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6-8,共3页
从圃地选择、插穗选取和处理、扦插床内保温保湿技术措施及苗期管理等几方面总结了龙脑樟冬季硬枝扦插技术要点。通过不同插穗来源和不同时间扦插结果对比,表明冬插使用一年生播种实生苗穗条效果最好,扦插生根率随着时间的后移而显著提... 从圃地选择、插穗选取和处理、扦插床内保温保湿技术措施及苗期管理等几方面总结了龙脑樟冬季硬枝扦插技术要点。通过不同插穗来源和不同时间扦插结果对比,表明冬插使用一年生播种实生苗穗条效果最好,扦插生根率随着时间的后移而显著提高。龙脑樟冬季扦插最佳技术措施组合其生根率可达91%,可在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脑樟 冬季 硬枝扦插 繁育技术
下载PDF
2011年我院临床病原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小春 方晴霞 吕良忠 《海峡药学》 2013年第1期252-253,共2页
通过电脑程序调取2011年药库抗菌药物的消耗数量,并按用药频度(DDDs)进行排序;从2011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定仪进行耐药性监测。结果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的临床用药最为广泛,我院2011年院... 通过电脑程序调取2011年药库抗菌药物的消耗数量,并按用药频度(DDDs)进行排序;从2011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定仪进行耐药性监测。结果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的临床用药最为广泛,我院2011年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在主要的革兰阴性病原菌中,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及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率较高;碳青酶烯类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耐药监测 抗菌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