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28
1
作者 郑广钧 柴树德 +3 位作者 毛玉权 闫卫亮 杨景魁 梁吉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22-124,136,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和纤维支气管镜(flexible fiberoptic bronchoscope,FFB)直视下种植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内照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近期效果。方法术前临床和活检证实为NSCLC185例...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和纤维支气管镜(flexible fiberoptic bronchoscope,FFB)直视下种植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内照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近期效果。方法术前临床和活检证实为NSCLC185例,粒子植入联合化疗组(n=121)进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处方剂量(priscribed dose,PD)80Gy、长春瑞滨(诺维本)联合顺铂(NP)方案化疗,其中89例通过CT引导经皮穿刺种植,32例在FFB直视下种植粒子。单纯化疗组(n=64)行NP方案化疗。2组治疗后6个月根据CT和FFB检查,比较肿瘤体积,按国际标准判定疗效。结果粒子植入联合化疗组植入粒子后,瘤体接受的平均照射剂量为153.7Gy,匹配周边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89.6Gy,D9093.5Gy。6个月后粒子植入联合化疗组有效率(CR+PR)为95.0%(115/121),1年累计生存率0.90。单纯化疗组有效率为42.2%(27/64),1年累计生存率0.6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log-rank检验,χ2=5.12,Prob=0.04<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是一种有效的、微创的治疗晚期NSLC的方法,疗效明显高于单纯NP方案化疗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125I粒子 纤维支气管镜
下载PDF
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转移癌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广钧 柴树德 +2 位作者 毛玉权 闫卫亮 杨景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种植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肺转移癌的近期疗效。方法82例126个肺转移灶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内种植放射性125I粒子,处方剂量80Gy。6个月后复查CT观察肿瘤体积变化,随访2年。结果靶区瘤体接受的平均照射剂量(159.3±34.5)Gy... 目的探讨种植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肺转移癌的近期疗效。方法82例126个肺转移灶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内种植放射性125I粒子,处方剂量80Gy。6个月后复查CT观察肿瘤体积变化,随访2年。结果靶区瘤体接受的平均照射剂量(159.3±34.5)Gy,中位剂量(118.6±33.2)Gy。6个月后复查CT显示肿瘤完全缓解25.4%(32/126),部分缓解64.3%(81/126),无变化6.3%(8/126),进展4.0%(5/126),总有效率89.7%(113/126)。并发气胸12例,咳血痰41例。死亡病例:8~12个月11例,其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6例,肺癌3例,直肠癌1例,肝癌1例;13~24个月15例,其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肺癌4例,卵巢癌4例,多发骨髓瘤2例,子宫平滑肌肉瘤1例。1年存活71例,存活率86.6%,2年存活56例,存活率68.3%。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内种植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肺转移癌的近期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转移癌 放射性125I粒子 植入 CT
下载PDF
植入用缓释顺铂联合^(125)I粒子治疗晚期肺癌短期效果的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广钧 柴树德 +2 位作者 梁吉祥 杨景魁 阎卫亮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530-532,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种植植入用缓释顺铂粒子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短期疗效。方法:治疗前临床检查或活检证实为NSCLC 75例,分为植入用缓释顺铂联合125I粒子组(A组),植入用缓释顺铂组(B组)和接受诺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种植植入用缓释顺铂粒子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短期疗效。方法:治疗前临床检查或活检证实为NSCLC 75例,分为植入用缓释顺铂联合125I粒子组(A组),植入用缓释顺铂组(B组)和接受诺维本加顺铂方案化疗组(C组),3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根据胸CT检查,测量肿瘤体积,按国际标准判定疗效,随访1年。结果:A组有效率为92.9%,1年生存率92.8%。B组有效率为18.2%,1年生存率81.8%。C组有效率为20.0%,1年生存率80.0%。A组与另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05),B组与C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植入用缓释顺铂联合125I粒子治疗晚期NSCLC短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用缓释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125Ⅰ粒子 CT
下载PDF
中晚期大肠癌2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广钧 马丽娴 +1 位作者 董跃斌 李春明 《哈尔滨医药》 1992年第4期16-17,共2页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总癌肿中排4~6位,死亡率居第六位,欧美占癌死率第二位。临床上虽应用纤维结肠镜及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等新技术,但早期肠癌检出率仍很低,一旦明确诊断几乎都是中晚期,极大地影响本病的预后。我...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总癌肿中排4~6位,死亡率居第六位,欧美占癌死率第二位。临床上虽应用纤维结肠镜及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等新技术,但早期肠癌检出率仍很低,一旦明确诊断几乎都是中晚期,极大地影响本病的预后。我院自1980年至1990年收治大肠癌218例,术后病理证实皆为中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大肠肿瘤 症状 误诊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广钧 陈红 顾瑞华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185-186,191,共3页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 ( CPB)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 ARF)的病因。方法 :将 362例患者按病因分组对比分析。结果 :低心排组、CPB>1 80 min组、术前肾功能异常组术后发生 ARF均高于对照组 ( P<0 .0 0 1 )。结论 :术后发生 ARF...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 ( CPB)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 ARF)的病因。方法 :将 362例患者按病因分组对比分析。结果 :低心排组、CPB>1 80 min组、术前肾功能异常组术后发生 ARF均高于对照组 ( P<0 .0 0 1 )。结论 :术后发生 ARF最主要的原因是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肾脏灌注压降低 ,转流时间过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急性 肾功能衰竭 心脏手术 术后 病因
下载PDF
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血氧分压的变化及处理
6
作者 郑广钧 陈红 常诚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小儿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术后PaO2 变化。方法:测定术前、术后第1、3 和20h PaO2 值。结果:PH 组术后20h 的PaO2 低于术前(P< 0.05),低于无PH组(P< 0.... 目的:观察小儿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术后PaO2 变化。方法:测定术前、术后第1、3 和20h PaO2 值。结果:PH 组术后20h 的PaO2 低于术前(P< 0.05),低于无PH组(P< 0.05),且重度PH组低于轻、中度组(P< 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氧分压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儿童
下载PDF
冠状动脉右室瘘的诊治(附2例报告)
7
作者 郑广钧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右室瘘 先天性 心脏畸形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薄层CT对^(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质量控制和保证的意义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琳 李小东 +4 位作者 张遵城 郑广钧 郭永涛 张雪宁 戴越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薄层CT扫描在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各个环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确诊的137例NSCLC患者,植入前CT扫描进行靶区勾画,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植入方案;CT引导植入,并在植入过程中逐层扫描已植入粒子,进行实时位... 目的探讨薄层CT扫描在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各个环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确诊的137例NSCLC患者,植入前CT扫描进行靶区勾画,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植入方案;CT引导植入,并在植入过程中逐层扫描已植入粒子,进行实时位置验证和修正;植入后CT扫描协助进行放射剂量学验证,必要时调整粒子的分布和数量,使剂量分布符合有效和微创的原则;定期随访和疗效评价也需要CT检查。结果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均显示靶区放射剂量分布能满足处方剂量要求,周围危及器官的平均照射剂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织耐受剂量;137例患者中129例(94%)植入粒子数与TPS计划的植入方案一致;植入治疗后6个月CT扫描显示局部控制总有效率为91.9%,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1.2%和50.4%;无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薄层CT应用于125I粒子植入治疗NSCLC过程的各环节,尤其是在粒子植入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碘放射性同位素 近距离放射疗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质量控制 125I粒子 质量保证
下载PDF
三维立体定向种植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 被引量:13
9
作者 柴树德 毛玉权 +3 位作者 闫卫亮 杨景魁 郑广钧 申文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三维立体定向 肿瘤患者 近距离治疗 ^125I粒子 放射性粒子 中晚期癌症 姑息性治疗 内照射疗法 子肿 老年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近期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杨景魁 吕金爽 +1 位作者 郑广钧 阎卫亮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测定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水平,通过比对其动态变化,观察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肿瘤标志物... 目的:测定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水平,通过比对其动态变化,观察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经病理明确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2例,对全部患者行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分别于术前3 d及术后1、2、3、6个月取患者空腹静脉血,送检测定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125I粒子植入1个月后,肺癌患者血清中CEA、CA125、SCC-Ag、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较植入前即出现明显变化(P<0.01)。125I粒子植入后1、2、3、6个月上述肿瘤标志物水平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能够有效的降低多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不同疗效分级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125I放射性粒子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下载PDF
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肺转移瘤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吕金爽 杨景魁 +2 位作者 郑广钧 阎卫亮 柴树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07-409,共3页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经病理明确诊断出现肺转移瘤的患者10例,...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经病理明确诊断出现肺转移瘤的患者10例,对转移病灶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内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后6个月复查胸部CT,与粒子植入前比较肿瘤变化,按照国际标准判定疗效。随访自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粒子植入治疗,靶区接受的平均照射剂量为(207.4±43.1)Gy,D100(99.7±10.6)Gy,D90(127.5±16.1)Gy。植入术后6个月随访,有效率80.0%。截至2012年6月,10例患者中2例生存,8例死亡,死亡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14.6±3.5个月,中位生存期13个月。术中6例患者出现气胸,其中3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3例行胸腔穿刺抽气;6例患者出现肺内针道出血,不伴咳血,无进行性血胸,止血处理后症状消失,1个月后复查出血吸收。结论:放射性粒子对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肺部转移病灶短期局部效果明显,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肺转移瘤 CT引导下 125I放射性粒子
下载PDF
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舒滨 柴树德 +4 位作者 郑广钧 王岳芝 毛玉权 闫卫亮 杨景魁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植入 治疗 ^125I粒子 经皮穿刺 彩超引导 组织内 放射性粒子 导向 方法 效果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能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景魁 吕金爽 +3 位作者 阎卫亮 郑广钧 冯震 霍小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不能外科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经病理学明确诊断的早期NSCL...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不能外科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经病理学明确诊断的早期NSCLC患者48例,其中Ⅰ期患者18例,Ⅱ期(N0)患者30例,对患者行CT引导下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术后6个月复查胸部CT,与粒子植入前进行比较,按照国际标准判定疗效。随访截至2013年12月。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粒子植入治疗,靶区瘤体MPD(127.3±15.6)Gy,D100(113.1±17.2)Gy,D90(148.6±19.4)Gy,D90>MPD。术后6个月查胸部CT判定疗效,Ⅰ期患者中CR27.8%(5/18),PR 72.2%(13/18),SD、PD为0;Ⅱ期患者中CR 10%(3/30例),PR 73.3%(22/30例),SD 13.3%(4/30),PD 3.3%(1/30)。有效率(CR+PR)为Ⅰ期100%,Ⅱ期83.3%,总有效率89.6%。随访期内全部患者1年局控率85%,1年生存率95.8%(46/48),2年生存率81.3%(39/48),5年生存率56.3%(27/48)。结论:对于不能外科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CT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能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125Ⅰ放射性粒子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肺癌^(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放射剂量学质量控制与保证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小东 张遵城 +3 位作者 郑广钧 郭永涛 常津 王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探讨能提高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增益比的放射物理质量控制和保证(QA/QC)的策略。方法:确诊的肺癌和肺转移瘤患者287例,男184例,女103例,平均年龄61.9岁。对无阻塞性肺不张非小细胞肺癌(non obstructive atelectasis non-smallcell... 目的:探讨能提高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增益比的放射物理质量控制和保证(QA/QC)的策略。方法:确诊的肺癌和肺转移瘤患者287例,男184例,女103例,平均年龄61.9岁。对无阻塞性肺不张非小细胞肺癌(non obstructive atelectasi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OA-NSCLC)亚组和肺转移瘤组常规采用CT靶区定位,对CT难以确定肿瘤靶区的中央型阻塞性肺不张非小细胞肺癌(the central obstructive atelectasi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COA-NSCLC)亚组采用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SPECT)协助定位;应用体积剂量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s,DVH)等评估TPS的质量并优化;影像引导粒子植入中必须进行实时的位置校正。对无法单独经皮CT引导植入粒子的晚期中央型病灶结构复杂的肺癌亚组(central lung cancer,C-LC亚组),要同期采用纤维支气管镜(flexible fiber optic bronchoscopy,FFB)直视下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植入后必须进行剂量学等验证。结果:137例的NOA-NSCLC亚组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外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心、肺及脊髓的平均照射剂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织耐受剂量。NOA-NSCLC亚组和50例的肺转移瘤组的匹配周缘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分别达92.1Gy、106.2 Gy。局控总有效率分别为为91.97%(126/137例)和96.00%(48/50例)。1年生存率分别是91.24%(125/137)和83.40%(42/50)。2年生存率分别是50.36%(69/137)和52.30%(26/50)。COA-NSCLC亚组的35例和C-LC亚组的65例患者的局部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32/35)和92.30%(60/65),1年生存率分别为88.57%(31/35)和80.30%(53/66);无放射性肺损伤或肺纤维化出现。结论:恰当的放射剂量学QA/QC策略是保证粒子植入疗法提高治疗增益比的必须措施,尤其是能明显减少放射性肺炎、肺损伤或肺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肺癌 放射剂量学 质量控制与保证 近距离治疗 肺纤维化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联合汉防己甲素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吉祥 杨景魁 郑广钧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1期16-18,21,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汉防己甲素(Tet)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Ⅲa~Ⅲb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均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靶区,放射处方剂量为110 Gy。观察组在植入125I粒子当...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汉防己甲素(Tet)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Ⅲa~Ⅲb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均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靶区,放射处方剂量为110 Gy。观察组在植入125I粒子当天口服Tet,连服3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 7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D100(112.4±12.3)Gy,D90(148.7±22.5)Gy,平均剂量(238.9±11.6)Gy。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6个月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8%、65.8%,1年生存率分别为84.2%、63.2%,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6、18个月(P均<0.05)。125I粒子植入的主要并发症为气胸及咯血,对照组出现1级晚期放射性肺损伤8例,观察组未出现晚期放射性肺损伤。结论125I粒子联合Tet治疗局部晚期NSCLC近期疗效好、局部控制率高、患者生存率高、并发症少、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放射性同位素 汉防己甲素 放射增敏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右侧第4组纵隔淋巴结转移癌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景魁 吕金爽 +2 位作者 郑广钧 冯震 阎卫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9-790,共2页
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1〕是肺癌的严重并发症,常规的化疗、放疗效果极差,外科旁路手术的创伤及风险较大,经皮穿刺置血管内支架,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患者仍在短期内因癌转移或SVCS征加重而死亡〔2~4〕。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是近十... 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1〕是肺癌的严重并发症,常规的化疗、放疗效果极差,外科旁路手术的创伤及风险较大,经皮穿刺置血管内支架,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患者仍在短期内因癌转移或SVCS征加重而死亡〔2~4〕。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是近十余年来国内迅速发展起来的应用靶向技术治疗肿瘤的新手段〔5〕,该方法将放射性粒子种植入肿瘤体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淋巴结转移癌4R组 125I放射性粒子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金爽 柴树德 +2 位作者 郑广钧 阎卫亮 冯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920-922,共3页
大细胞肺癌为肺癌四种主要组织类型中发病率最低的一种[1],其亚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lung cancer,LCNEC)罕见,恶性度高,50%的患者在1年-2年内死亡,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23%和10%[2]。单纯手术治疗效果欠... 大细胞肺癌为肺癌四种主要组织类型中发病率最低的一种[1],其亚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lung cancer,LCNEC)罕见,恶性度高,50%的患者在1年-2年内死亡,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23%和10%[2]。单纯手术治疗效果欠佳[3],目前多采取手术联合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大细胞肺癌 10年生存率 单纯手术 组织类型 cell LUNG
下载PDF
^(125)I粒子块瘤床种植控制术后局部复发的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柴树德 郑广钧 +2 位作者 毛玉权 闫卫亮 杨景魁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66-667,共2页
关键词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肿瘤 术后局部复发 125Ⅰ粒子 控制 种植 瘤床 手术切除后 肿瘤内
下载PDF
3D打印共面穿刺模板辅助CT引导下肺原发小微结节穿刺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冠 陈宝明 +16 位作者 张玉卫 张力 高福春 柴树德 郑广钧 霍小东 霍彬 韩明勇 张颖 张开贤 王保明 朱旭东 孟丹 刘乐军 朱瑞 吉喆 王俊杰 《癌症进展》 2017年第9期1003-1007,共5页
目的评价3D打印共面穿刺模板(3D-PCPT)辅助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在肺原发小微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肺原发微小结节患者行经皮肺穿刺活检及诊断,评价3D-PCPT辅助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穿刺成功率、恶性肿瘤诊断率及并发症发生... 目的评价3D打印共面穿刺模板(3D-PCPT)辅助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在肺原发小微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肺原发微小结节患者行经皮肺穿刺活检及诊断,评价3D-PCPT辅助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穿刺成功率、恶性肿瘤诊断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与上述指标可能有关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穿刺操作。穿刺病灶直径为0.45~2.00 cm,中位直径为1.50 cm。35例患者采用1~2根定位针,8例患者未应用定位针;36例患者进行了1~2次活检,7例患者因取材不满意进行了3~4次活检。病理学诊断有1例患者无阳性结果,穿刺成功率为97.7%(42/43),恶性肿瘤诊断率为69.8%。并发症:针道出血发生率为62.8%(27/43),气胸发生率为30.2%(13/43),1例(2.3%)患者需胸腔闭式引流,2例(4.7%)患者出现术后咯血,所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康复。病灶直径与1次活检成功率、恶性肿瘤诊断率、针道出血发生率相关(P﹤0.05),病灶越小,1次活检成功率及恶性肿瘤诊断率越低,针道出血发生率越高。定位针与1次活检成功率相关,应用定位针者的1次活检成功率明显高于未应用定位针者(P=0.006)。结论 3D-PCPT辅助CT引导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有助于使穿刺技术流程标准化,值得进一步推广,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共面穿刺模板 CT引导 肺小微结节 经皮穿刺活检 并发症
下载PDF
缓释氟尿嘧啶与缓释顺铂粒子联合125I粒子治疗肺癌 被引量:6
20
作者 石树远 梁吉祥 +2 位作者 郑广钧 冯震 柴树德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0期1575-1577,共3页
目的探讨缓释氟尿嘧啶和缓释顺铂粒子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三组,A组32例缓释氟尿嘧啶粒子联合125I粒子植入,B组16例用缓释顺铂粒子联合125I粒子植入,C组42例单纯接受125I粒子... 目的探讨缓释氟尿嘧啶和缓释顺铂粒子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三组,A组32例缓释氟尿嘧啶粒子联合125I粒子植入,B组16例用缓释顺铂粒子联合125I粒子植入,C组42例单纯接受125I粒子植入。随访6~10个月。结果A组、B组、C组有效率分别为93.7%、93.8%、73.8%。A、B两组间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缓释氟尿嘧啶和缓释顺铂粒子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治疗肺癌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氟尿嘧啶粒子 缓释顺铂粒子 125I粒子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