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全护理对策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郑志坤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5期0251-0253,共3页
目的:分析安全护理对策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3月~2023年03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00例使用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其中2021年03月~2022年03月收治的5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内容进行干预,2022年04月~... 目的:分析安全护理对策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3月~2023年03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00例使用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其中2021年03月~2022年03月收治的5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内容进行干预,2022年04月~2023年03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采用安全护理对策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研究结果。结果:①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护理对策用于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护理 安全 门诊 静脉输液疗法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2
作者 郑志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33-0136,共4页
观察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以患儿家长SAS评分,患儿临床症状变化时间,患儿家长满意度为评价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儿家长SAS评分、临床症状... 观察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以患儿家长SAS评分,患儿临床症状变化时间,患儿家长满意度为评价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儿家长SAS评分、临床症状变化时间、满意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可缓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加速患儿康复,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可进行临床护理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小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被引量:8
3
作者 郑志坤 李劲松 +3 位作者 王建军 江科 张俊 乔新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7-729,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用显微外科技术制备小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将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2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5只。缺血再灌注组采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左肺门6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肺缺血再... 目的探索一种用显微外科技术制备小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将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2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5只。缺血再灌注组采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左肺门6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肺缺血再灌注模型。获取标本,检测肺湿干重比值,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肺缺血再灌注组湿干重比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光镜、电镜下均可观察到严重的肺损伤改变。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且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成功率高,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动物模型 小鼠
下载PDF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郑志坤 黎铧 +1 位作者 李娟娟 胡竹林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6期542-544,共3页
目的分析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表现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底照相及FFA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眼底特征性表现为,视盘颞侧一条索样皱襞,该部分视网... 目的分析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表现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底照相及FFA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眼底特征性表现为,视盘颞侧一条索样皱襞,该部分视网膜血管分支密集、数目较多,终止与周边视网膜。周边视网膜检查可见一边界清晰的片状灰白色病灶,此处视网膜血管迂曲扩张。FFA特征为:周边视网膜FFA显示血管分支增多、迂曲扩张,呈"树枝样"改变,走行平直。血管末端发生吻合、呈扇形终止,此部分血管渗漏。结论眼底检查、FFA结合患者病史、家族史可明确诊断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眼底照相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视盘旁Zinn-Haller动脉环荧光血管造影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志坤 黎铧 李娟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9-481,共3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视盘旁Zinn-Haller动脉环的特征。方法回顾分析高度近视眼患者198例(396眼)的眼底彩色照片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筛选具有Zinn-Haller动脉环的患者并结合视力、屈光度等进行总结。结果 24例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视盘旁Zinn-Haller动脉环的特征。方法回顾分析高度近视眼患者198例(396眼)的眼底彩色照片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筛选具有Zinn-Haller动脉环的患者并结合视力、屈光度等进行总结。结果 24例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Zinn-Haller环以视盘为中心,位于视盘颞侧视盘边缘至新月形萎缩弧之间。所有患者均未见完整的Zinn-Haller环。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动脉前期:随着脉络膜背景荧光的出现,即可见视盘颞侧新月形萎缩弧内部出现Zinn-Haller动脉环的显影;动脉期:当视网膜动脉开始出现动脉前锋时,Zinn-Haller环的显影已经完成,其最明显的部分即位于视盘颞侧萎缩弧内,此期可清楚分析Zinn-Haller环与视盘旁血管的位置关系。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静脉期可见Zinn-Haller环完全显影,其走行形态非规则环形,可见迂曲转角,部分患者甚至呈锯齿状走行。结论 Zinn-Haller环在不同患者中存在解剖位置及形态分布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成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青光眼等视神经病变的解剖学及生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Zinn-Haller 荧光血管造影
下载PDF
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6
作者 郑志坤 陈燕华 +1 位作者 胡竹林 李娟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2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的术式选择及预后。方法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35例(35只眼),术前均采用房角镜和(或)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检查,根据其前房角粘连和晶状体脱位范围选...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的术式选择及预后。方法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35例(35只眼),术前均采用房角镜和(或)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检查,根据其前房角粘连和晶状体脱位范围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包括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囊袋张力环植入、人工晶状体植入、复合式小梁切除以及前部玻璃体切割的组合使用,平均随访12个月,对其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28例房角有粘连的患者中,有25例的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另外3例于术后3个月出现眼压增高,加用降眼压药物后控制在正常范围。7例房角开放的患者仅去除脱位晶状体,未实施小梁切除手术,眼压降低效果理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根据患者晶状体、房角、眼压及视力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控制眼压并提高术后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半脱位 青光眼 手术
下载PDF
电视纵隔镜术的临床应用和体会
7
作者 郑志坤 李劲松 +3 位作者 王建军 江科 聂君 乔新伟 《临床外科杂志》 2011年第11期766-768,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术在胸外科疾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开展的64例电视纵隔镜术病例,58例患者行颈部纵隔镜术,5例行胸骨旁纵隔镜术,1例大量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膜纵隔镜活检术,标本分别送冰冻和石...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术在胸外科疾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开展的64例电视纵隔镜术病例,58例患者行颈部纵隔镜术,5例行胸骨旁纵隔镜术,1例大量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膜纵隔镜活检术,标本分别送冰冻和石蜡病理检查。结果本组63例患者获得明确病理诊断,1例假阴性病例,准确率为98.4%,无手术死亡发生,1例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切口感染,换药后Ⅱ期缝合治愈,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纵隔镜术是一项创伤性小、安全性好、准确率高的临床诊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疾病 电视纵隔镜术 临床诊治 胸腔积液
原文传递
眼前节OCT在圆锥角膜急性角膜水肿中的运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志坤 刘海 胡竹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548-549,共2页
目的:探讨圆锥角膜急性水肿的眼前节OCT影像学特征,分析角膜水肿发生发展的原因。方法:收集8例急性角膜水肿的圆锥角膜患者,行常规眼部检查及眼前节OCT检查。结果:角膜基质层内形成一裂隙与前房相沟通。角膜基质层的厚度在发生裂隙的部... 目的:探讨圆锥角膜急性水肿的眼前节OCT影像学特征,分析角膜水肿发生发展的原因。方法:收集8例急性角膜水肿的圆锥角膜患者,行常规眼部检查及眼前节OCT检查。结果:角膜基质层内形成一裂隙与前房相沟通。角膜基质层的厚度在发生裂隙的部位十分菲薄,甚至穿孔,发生虹膜组织嵌顿。结论:角膜基质层裂隙的形成可能是导致急性角膜水肿的一个重要原因,裂隙还可能导致持续的水肿及后弹力层的延迟愈合,严重者甚至造成角膜穿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节OCT 急性水肿 圆锥角膜
下载PDF
两步法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14
9
作者 吴敏 胡竹林 +2 位作者 陈燕华 郑志坤 沈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两步法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4例(54眼),患者年龄为55~71(62.1±3.... 目的探讨两步法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4例(54眼),患者年龄为55~71(62.1±3.6)岁,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眼压、AS-OCT和A/B超检查。在局麻下对所有患者实施两步手术法。第一步:前房注气+睫状体扁平部放液术(部分病例联合虹膜根切);术后予口服泼尼松片、局部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眼膏,常规联合降眼压滴眼液进一步控制眼压。3 d后进行第二步手术;第二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房角分离+小梁切除+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观察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并行AS-OCT、裂隙灯、眼底、A/B超检查和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眼压在第一步术后1 d、2 d和3 d分别为(15.3±2.2)mmH g(1 kP a=7.5 mmH g)、(16.0±2.7)mmH g和(17.6±2.1)mmH g,与术前眼压相比显著降低(t=18.902、16.237、15.812,均为P〈0.001);第二步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眼压分别为(15.3±2.2)mmH g、(15.5±1.9)mmH g、(15.6±2.1)mmH g和(15.5±2.1)mmH g,与术前眼压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457、45.070、40.827、39.250,均为P〈0.001);第二步手术后1周眼压与术后1个月、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眼压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28、-0.810、-0.389,P=0.470、0.421、0.699)。末次随访时100%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手术完全成功率为92.6%,部分成功率为7.4%,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大部分患者恢复了有用的视力。除第二步手术后3眼发生浅前房、9眼前房及瞳孔区纤维蛋白膜渗出、1眼脉络膜脱离外,未观察到恶性青光眼、脉络膜上腔出血、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持续高眼压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分两步手术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减少了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并且获得良好的眼压控制,改善大部分患者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持续高眼压状态 两步法
下载PDF
防止油浆蒸汽发生器管板开裂的工艺措施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志坤 高磊 +1 位作者 张盈盈 孟凡良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8年第B08期59-61,共3页
油浆蒸汽发生器管板开裂对生产和安全的危害巨大。由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管板出现裂纹的原因是应力腐蚀还是腐蚀疲劳难以准确认定。基于这两种机制的共同特点,提出了减小焊接残余应力、降低管板所受应力的代数叠加值以达到防止管板出现... 油浆蒸汽发生器管板开裂对生产和安全的危害巨大。由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管板出现裂纹的原因是应力腐蚀还是腐蚀疲劳难以准确认定。基于这两种机制的共同特点,提出了减小焊接残余应力、降低管板所受应力的代数叠加值以达到防止管板出现裂纹的目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浆蒸汽发生器 裂纹 应力腐蚀 腐蚀疲劳 焊接残余应力
下载PDF
改良三套管法建立小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乔新伟 江科 +4 位作者 李劲松 聂君 郑志坤 范凯 王建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三套管法建立稳定的小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方法取近交系雄性C57BL/6小鼠50只随机分为供体、受体,二者体重相近,采用改良三套管法进行左肺原位移植,术后4周进行显微胸部CT、动脉血气分析及病理学检测。结果该实验行肺移...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三套管法建立稳定的小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方法取近交系雄性C57BL/6小鼠50只随机分为供体、受体,二者体重相近,采用改良三套管法进行左肺原位移植,术后4周进行显微胸部CT、动脉血气分析及病理学检测。结果该实验行肺移植25例,除1例因肺静脉撕裂致手术失败外,余24例均成功进行移植手术,手术成功率为96%(24/25)。术后1例受体鼠因呼吸道分泌物过多致气道阻塞而死亡,死亡率为4.2%(1/24)。供肺灌注到摘取时间为(6.2±1.8)min,供肺体外套管所需时间(15.0±2.4)min,供、受者完成吻合所需时间为(31.6±5.2)min,冷缺血时间为(32.5±3.5)min,热缺血时间为(31.3±8.9)min,整个手术过程耗时(88.0±12.0)min。术后4周,显微CT检查结果显示,受体鼠移植肺野清晰,膨胀良好;血液气体分析结果显示,阻断右肺门前、后的氧气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肺组织的病理学检查显示,与正常右肺相比,移植左肺结构正常,肺泡通气良好。结论改良后的三套管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实用的吻合方法,可以成功地建立稳定的小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移植 套管技术
下载PDF
Axenfeld-Rieger综合征误诊2例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娟娟 黎铧 +1 位作者 郑志坤 胡竹林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2期133-133,共1页
关键词 RIEGER综合征 晶状体表面色素沉着 诊2 ICE综合征 视力下降 视野检查 虹膜前粘连 虹膜基质层
下载PDF
先天性小眼球小睑裂畸形的矫治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红 李娟娟 +1 位作者 郑志坤 杨忠昆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347-348,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眼球小睑裂畸形的矫治方法。方法:对11例11眼先天性小眼球小睑裂畸形行结膜瓣全角膜覆盖、外眦开大、结膜囊成形联合术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11例患者中,9例于术后4wk顺利安装预选好的义眼;2例角膜表面结膜瓣愈合不...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眼球小睑裂畸形的矫治方法。方法:对11例11眼先天性小眼球小睑裂畸形行结膜瓣全角膜覆盖、外眦开大、结膜囊成形联合术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11例患者中,9例于术后4wk顺利安装预选好的义眼;2例角膜表面结膜瓣愈合不良,治疗痊愈后于术后6wk安装义眼。随访2~21mo,4例更换较大型号义眼,全部病例均能轻松安装义眼,无睑裂回缩,角膜覆盖完好,安装义眼后无明显刺激症状,外观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采用结膜瓣全角膜覆盖,外眦开大联合结膜囊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小眼球畸形,具有外观满意,创伤小,并发症及痛苦少,治疗费用低廉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小眼球 小睑裂 整形
下载PDF
新鲜多层羊膜移植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荭 朱勤 +1 位作者 胡竹林 郑志坤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69-170,共2页
目的观察新鲜多层羊膜移植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15只眼)细菌性角膜溃疡进行新鲜多层羊膜移植术,术后观察病灶愈合情况及角膜透明程度。结果15只眼溃疡均达到临床治愈,角膜面残留不同程度的瘢痕。结论新鲜多层羊膜... 目的观察新鲜多层羊膜移植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15只眼)细菌性角膜溃疡进行新鲜多层羊膜移植术,术后观察病灶愈合情况及角膜透明程度。结果15只眼溃疡均达到临床治愈,角膜面残留不同程度的瘢痕。结论新鲜多层羊膜移植能促进角膜重新上皮化,抑制炎症和纤维化,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是治疗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溃疡 羊膜 移植 多层
下载PDF
眼底自发荧光在急性后极部多发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不同阶段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娟娟 黎铧 郑志坤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探讨眼底自发荧光在急性后极部多发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acute posterior multifocal placoid pigment epitheliopathy,APMPPE)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1眼急性期和18眼恢复期APMPPE患者行眼底自发荧光检查,对比眼底彩色照像及眼底... 目的探讨眼底自发荧光在急性后极部多发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acute posterior multifocal placoid pigment epitheliopathy,APMPPE)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1眼急性期和18眼恢复期APMPPE患者行眼底自发荧光检查,对比眼底彩色照像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观察不同病变阶段的影像学特征,分析该病的发展转归。结果急性期眼底自发荧光可见与眼底彩色照像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一致的高自发荧光区,高荧光边缘可见一低荧光区域。部分眼底彩色照象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已显示的病灶,在自发荧光成像上尚未显现。恢复期患者眼底自发荧光可见与眼底彩色照像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相一致的完全低荧光区,如尚存部分未完全死亡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则在部分区域可见强荧光。结论 APMPPE患者可根据自发荧光的强弱判断病变阶段、病变进程情况,评估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极部多发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 眼底自发荧光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眼底彩色照像
下载PDF
霍山“震情窗”地区流动地磁S异常与华东中强地震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义高 郑志坤 +1 位作者 翟义勇 张毅 《华北地震科学》 2002年第4期34-39,共6页
以霍山“震情窗”地区流动地磁测线的 S值变化 ,预测霍山“震情窗”相关地区—华东地区中强地震。研究结果表明 :“震情窗”地区流动地磁测线的 S值异常与距离霍山“震情窗”R<5 0 0
关键词 S方法 地磁异常 震情窗 中强地震 地震前兆 震源应力场
下载PDF
南黄海6.1级地震地磁异常的识别与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义高 郑志坤 +1 位作者 陈军 郝长安 《灾害学》 CSCD 2004年第3期51-54,共4页
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发生MS6 1级地震。本文研究了上海佘山、武昌、安徽蒙城地磁台资料。上海佘山台的地磁总强度F、垂直分量Z,在南黄海MS6 1级地震前(1996年5~7月)存在明显地磁前兆异常。
关键词 南黄海6.1级地震 地磁异常 上海佘山
下载PDF
论自考助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志坤 宋琳娜 《咸宁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150-151,156,共3页
如何提高自考助学质量是当前自学考试发展历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构建自考助学质量保障体系具有实现助学目的、适应自考教学特点和助学机构自身发展上的必要性;政策支持、资源投入和实践基础体现了构建自考助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可能性... 如何提高自考助学质量是当前自学考试发展历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构建自考助学质量保障体系具有实现助学目的、适应自考教学特点和助学机构自身发展上的必要性;政策支持、资源投入和实践基础体现了构建自考助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可能性;树立先进理念、规范教学制度、做好保障工作则是构建自考助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学考试 助学质量 保障体系
下载PDF
高硫原油环境下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志坤 《当代化工》 CAS 2013年第1期53-54,共2页
针对高硫油品环境下的典型奥氏体不锈钢TP321的裂纹进行了详细分析,能谱分析及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硫化物引起的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是裂纹形成的主因。当材料的工作环境由高温向低温转化后,由硫化物新生的连多硫酸引起的腐蚀行为应当... 针对高硫油品环境下的典型奥氏体不锈钢TP321的裂纹进行了详细分析,能谱分析及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硫化物引起的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是裂纹形成的主因。当材料的工作环境由高温向低温转化后,由硫化物新生的连多硫酸引起的腐蚀行为应当被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油品 晶间腐蚀 应力腐蚀开裂
下载PDF
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补体的激活和调节
20
作者 聂君 李劲松 +3 位作者 王建军 江科 郑志坤 杨振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R)后多时间点的补体及其调节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为靶向补体抑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指导。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5只)和实验组(IR组,25只),实验组又分为再灌注后0、1、3、6和24h组(各5... 目的探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R)后多时间点的补体及其调节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为靶向补体抑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指导。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5只)和实验组(IR组,25只),实验组又分为再灌注后0、1、3、6和24h组(各5只)。建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按不同时间点取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中补体C1qa、C2、C3、C4-2、C5以及调节因子C3ar1、C4bpa、Cfi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C1qa、C2和C4-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3h达高峰;C3和C3ar1基因表达升高趋势一致,于缺血再灌注后24h达高峰;C5于再灌注后0~3h内表达无明显变化,其后表达升高并于6h达高峰;C4bpa和Cfi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补体系统的激活是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之一,早期经典途径参与补体激活,后期(6h后)旁路途径可能放大补体激活,补体调节因子在缺血再灌注后发挥代偿调节补体过度激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补体 补体激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