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措施 被引量:6
1
作者 郑昌乐 胡春山 +4 位作者 侯振中 董贵信 蒋永堂 唐战役 相昌文 《中国奶牛》 1989年第3期42-44,共3页
奶牛胎衣不下是分娩第三期(胎膜排出期)胎衣不能在8—12小时内自然排出,滞留在子宫内的一种常见奶牛产后期疾病。其特征主要是胎儿胎盘不能从母体胎盘腺窝中分离开来。子宫肌收缩无力或弛缓,仅见一少部分胎膜悬垂于阴门之外。胎衣不下... 奶牛胎衣不下是分娩第三期(胎膜排出期)胎衣不能在8—12小时内自然排出,滞留在子宫内的一种常见奶牛产后期疾病。其特征主要是胎儿胎盘不能从母体胎盘腺窝中分离开来。子宫肌收缩无力或弛缓,仅见一少部分胎膜悬垂于阴门之外。胎衣不下的奶牛外周血浆孕酮含量增高,17β-雌二醇减少,催产素降低,使分娩第二期(胎儿排出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衣不下 母体胎盘 胎儿胎盘 产后期 自然脱落 肌收缩 微量元素缺乏 子宫腔 牛结核病 双胎分娩
下载PDF
我省奶牛疾病性不孕症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昌乐 李树滋 +3 位作者 胡春山 侯振中 董贵信 孙宏新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7-29,共3页
随着养奶牛业的不断发展,奶牛不孕的问题已被重视。奶牛生殖器官疾病及生殖机能异常是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我们对5个地区12个市县30余乡镇国营、集体奶牛场及个人饲养奶牛调查6158头中不孕奶牛占1108头。占调查头数的19.99%(见... 随着养奶牛业的不断发展,奶牛不孕的问题已被重视。奶牛生殖器官疾病及生殖机能异常是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我们对5个地区12个市县30余乡镇国营、集体奶牛场及个人饲养奶牛调查6158头中不孕奶牛占1108头。占调查头数的19.99%(见表1)。空怀时间一般在6个月以上,有的长达3—4年之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性 生殖机能 宫内膜炎 生殖器官疾病 卵巢机能不全 持久黄体 胎衣不下 子宫积脓 孕牛 氦氖激光疗法
下载PDF
奶牛疾病性不孕症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郑昌乐 李树滋 +3 位作者 胡春山 侯振中 董贵信 孙宏新 《中国奶牛》 1989年第2期42-46,共5页
随着奶牛业的不断发展,奶牛不孕症已成为奶牛业普遍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奶牛不孕的原因非常复杂,疾病性不孕症是奶牛生殖器官疾病及生殖机能异常而引起一类常见的繁殖障碍的疾病,是引起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我们对黑龙江省5个... 随着奶牛业的不断发展,奶牛不孕症已成为奶牛业普遍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奶牛不孕的原因非常复杂,疾病性不孕症是奶牛生殖器官疾病及生殖机能异常而引起一类常见的繁殖障碍的疾病,是引起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我们对黑龙江省5个地区12个市县30余乡镇国营、集体奶牛场及个人饲养的6158头奶牛的调查,不孕奶牛为1108头,占调查头数的17.99%(详见附表1)。这些牛空怀时间一般在6个月以上,有的长达3—4年之久。据统计学资料报道,奶牛不孕时间拖延1天,最少损失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性 防治措施研究 生殖机能 繁殖障碍 生殖器官疾病 卵巢机能不全 宫内膜炎 统计学资料 不孕时间 持久黄体
下载PDF
奶牛早期妊娠硫酸铜法诊断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昌乐 胡春山 +1 位作者 姜惠杰 王惠民 《中国奶牛》 1990年第2期46-47,共2页
为探索一种简便、实用的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方法,我们根据前人应用3%硫酸铜进行奶牛早期妊娠诊断的报道,先后在哈尔滨市阎家岗奶牛场和红旗奶牛场进行此项试验。实践证明。
关键词 早期妊娠诊断 硫酸铜法 诊断试验 直肠检查 总符合率 牛群 胚胎死亡 实践证明 假阳性 常乳
下载PDF
引起孕母牛流产及营养代谢障碍的微量元素缺乏症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昌乐 《北京奶牛》 1994年第2期9-10,共2页
关键词 牛病 微量元素缺乏病 母牛 流产 营养代谢障碍
下载PDF
关于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建立三结合生产实习基地的探讨
6
作者 郑昌乐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于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建立三结合生产实习基地的探讨郑昌乐在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正向健康方向发展。如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巩固、提高、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培... 关于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建立三结合生产实习基地的探讨郑昌乐在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正向健康方向发展。如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巩固、提高、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智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辩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性教学 基地建设 教育体制改革 发展纲要 大学生思想状况 企业管理知识 奶牛泌乳 工作能力 早期妊娠诊断 科研费用
下载PDF
脂肪肝影响围产期奶牛繁殖力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周建平 张俊育 +1 位作者 田文儒 郑昌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本实验应用组织学方法检查了12头围产期黑白花奶牛,以确定其脂肪肝的发生率,以T淋巴细胞转化率为指标测定受试牛分娩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受试牛分娩前后外周血浆中孕酮(P4)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 本实验应用组织学方法检查了12头围产期黑白花奶牛,以确定其脂肪肝的发生率,以T淋巴细胞转化率为指标测定受试牛分娩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受试牛分娩前后外周血浆中孕酮(P4)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从而探讨奶牛发生脂肪肝对免疫力和繁殖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8头黑白花奶牛在产后8~21d内发生脂肪肝,发病率为66.67%;(2)脂肪肝患牛在产后2~4周内,淋巴细胞转化率(淋转率)比正常对照组奶牛极显著降低(P<0.01),虽然在产前及产后1周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牛在产后1~4周的淋转率皆比产前1周极显著降低,患牛产后第2周淋转率比产前1周极显著降低(P<0.01),而产后第3、4周与第2周相比又有显著回升(P<0.05);(3)脂肪肝患牛产后第一次出现孕酮值明显升高的平均时间比正常牛显著延迟(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围产期 乳牛 繁殖力 孕酮 前列腺素
下载PDF
应用5%精氨酸溶液对奶牛控性输精试验中得到的启示 被引量:7
8
作者 胡春山 郑昌乐 +3 位作者 王志兰 侯振中 周德福 李长林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共2页
应用经过科学处理的精液进行控性输精,以期获得更多的母犊,是繁育工作者多年来探索的技术和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也是深受广大养牛户欢迎的项目。曾有过许多从精子角度的控性试验,其原理多是分离X精子和Y精子,以单一类(X或Y型)精子输精,... 应用经过科学处理的精液进行控性输精,以期获得更多的母犊,是繁育工作者多年来探索的技术和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也是深受广大养牛户欢迎的项目。曾有过许多从精子角度的控性试验,其原理多是分离X精子和Y精子,以单一类(X或Y型)精子输精,或者以抑制Y精子或激励X精子,控制其运行速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精 精氨酸溶液 母犊 运行速度 公犊 发情鉴定 同配性别 子宫颈管 精密试纸 异配性别
下载PDF
奶牛流产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
9
作者 郑昌乐 《北京奶牛》 1994年第2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牛病 乳牛 流产 变化规律 治疗
下载PDF
引起母牛营养代谢及繁殖障碍的几种微量元素缺乏症
10
作者 郑昌乐 《养殖技术顾问》 2003年第5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母牛 繁殖障碍 微量元素缺乏症 营养代谢障碍
下载PDF
应用烟酸、胆碱和纤维素酶对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剑斌 田文儒 +4 位作者 郑昌乐 胡春山 侯振中 王洪诚 白义敏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4,共4页
给18头奶牛口服烟酸、胆碱和纤维素酶,并通过测定血液中游离脂肪酸(FFA)、谷草转氨酶(AST)和葡萄糖(Glu),监测受试牛肝脏的脂肪浸润程度,以提示上述三种药物对脂肪肝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预防组奶牛脂肪肝的发病率(22%)比对照组(44%)... 给18头奶牛口服烟酸、胆碱和纤维素酶,并通过测定血液中游离脂肪酸(FFA)、谷草转氨酶(AST)和葡萄糖(Glu),监测受试牛肝脏的脂肪浸润程度,以提示上述三种药物对脂肪肝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预防组奶牛脂肪肝的发病率(22%)比对照组(44%)低;产后发病的平均时间(12.5d)较对照组(9.0d)晚;发病至康复时间(7.5d)也明显短于对照组(15d)。治疗组病牛肝脂肪浸润的平均治愈时间为13.6d,治愈率为100%。试验结果表明,口服烟酸,胆碱和纤维素酶对围产期奶牛脂肪肝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酸 胆碱 纤维素酶 脂肪肝 牛病 乳牛
下载PDF
烟酸和胆碱对防治奶牛围产期脂肪肝和提高繁殖力的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文儒 郑昌乐 +10 位作者 胡春山 李守君 侯振中 王增喜 王涛 张军 胡庆德 白义敏 马承昌 王瑞恒 杨殿君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3-6,共4页
经给34头围产期奶牛口服烟酸和胆碱,试图预防和治疗脂肝病,同时监测受试牛血浆中某些相关生化指标和孕酮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和对照组比,试验组牛血浆中血糖浓度显著升高的同时,游离肪酸(FFA)、谷草转氨酶(AST)和β... 经给34头围产期奶牛口服烟酸和胆碱,试图预防和治疗脂肝病,同时监测受试牛血浆中某些相关生化指标和孕酮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和对照组比,试验组牛血浆中血糖浓度显著升高的同时,游离肪酸(FFA)、谷草转氨酶(AST)和β-羟丁酸脱氢酶的含量显著降低;而白蛋白、总蛋白和镁的含量与对照组比,没有差异.烟酸和胆碱预防组牛中有30%发生轻度到中度脂肪肝;对照组牛中有50%发生轻度到重度脂肪肝.在产后5周内,治疗组的脂肪肝患牛恢复率为100%;对照组牛恢复率为对71.4%.此外,试验组牛的产奶量、子宫复旧时间。产后首次排时间以分娩到妊娠间隔都分别显著优于其相应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酸 胆碱 脂肪肝 繁殖力 乳牛
下载PDF
奶牛及黄牛脂肪肝发病率及肝脂肪浸润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文儒 范明普 +1 位作者 郑昌乐 杨洪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39-243,共5页
试验在3个荷斯坦牛场,1个娟珊牛场和1个黄牛场对170头经产的围产期牛和86头青年母牛脂肪肝发病率及肝脂肪浸润程度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牛脂肪肝主要发生在围产期,从第1产(娟珊牛)、第2产(荷斯坦牛)以后,下次... 试验在3个荷斯坦牛场,1个娟珊牛场和1个黄牛场对170头经产的围产期牛和86头青年母牛脂肪肝发病率及肝脂肪浸润程度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牛脂肪肝主要发生在围产期,从第1产(娟珊牛)、第2产(荷斯坦牛)以后,下次产前1周肝实质出现少量脂肪浸润(0.2%~1.9%);各品种牛在产后第1周内肝出现明显脂肪浸润(2.8%~38.1%);第7周后降低到较低水平(0%~3.5%).各品种牛脂肪肝的发病率分别为:娟珊牛64%;荷斯坦牛48%;黄牛6.6%;各品种青年母牛4.8%.肝脂肪浸润的严重程度和产后体质下降相关(r=0.28.P<0.01),但和分娩时牛的体况以及产奶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浸润程度 发病率
下载PDF
产后脂肪肝奶牛外周血浆孕酮、前列腺素F_2α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建平 田文儒 +1 位作者 郑昌乐 张俊育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1-3,共3页
采用组织学方法检查了12头产后黑白花奶牛,以确定其脂肪肝的发生率。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受试牛分娩后外周血浆中孕酮和前列腺素F_2α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从而探讨奶牛发生脂肪肝对繁殖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产后7~12天内脂肪肝... 采用组织学方法检查了12头产后黑白花奶牛,以确定其脂肪肝的发生率。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受试牛分娩后外周血浆中孕酮和前列腺素F_2α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从而探讨奶牛发生脂肪肝对繁殖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产后7~12天内脂肪肝发病率为66.67%;脂肪肝患牛在产后第一次出出孕酮值明显升高的平均时间为22.6±3.7天,对照组正常奶牛(15±3天)显著延迟(P<0.05);产后1~29天两组牛的前列腺素F_2α水平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孕酮 前列腺素 繁殖力 乳牛
下载PDF
国产期奶牛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建平 田文儒 郑昌乐 《中国奶牛》 1993年第3期41-42,共2页
正常肝脏中含脂肪约5%(按湿重计算),由于某种原因或多种原因而影响肝内脂肪代谢过程,使脂肪在肝中积存超过肝脏的正常含量时,称为脂肪肝。它是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的一种脂类代谢紊乱性疾病,组织学表现为肝细胞胞浆内充满脂肪滴(三酰甘... 正常肝脏中含脂肪约5%(按湿重计算),由于某种原因或多种原因而影响肝内脂肪代谢过程,使脂肪在肝中积存超过肝脏的正常含量时,称为脂肪肝。它是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的一种脂类代谢紊乱性疾病,组织学表现为肝细胞胞浆内充满脂肪滴(三酰甘油)。该病曾被称做分娩综合症(Sommer,1975)和胖牛综合症(Morrow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变性 奶牛泌乳 细胞胞浆 肝细胞 紊乱性 湿重 三酞甘油 血液生物化学 肝脂 脂类代谢
下载PDF
围产期脂肪肝奶牛外周血液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建平 田文儒 +2 位作者 郑昌乐 张俊育 白义民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13-14,共2页
围产期脂肪肝奶牛外周血液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研究周建平,田文儒,郑昌乐(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30)张俊育(哈尔滨动植物检疫局)白义民(哈尔滨市松花江奶牛厂)脂肪肝是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的一种脂类代谢... 围产期脂肪肝奶牛外周血液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研究周建平,田文儒,郑昌乐(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30)张俊育(哈尔滨动植物检疫局)白义民(哈尔滨市松花江奶牛厂)脂肪肝是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的一种脂类代谢紊乱性疾病。病理组织学表现为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 乳牛 脂肪肝 细胞转化
下载PDF
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建平 郑昌乐 张俊育 《中国奶牛》 1994年第3期50-51,共2页
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哈尔滨15003O)周建平,郑昌乐哈尔滨动植物检疫局张俊育黑龙江省奶牛情期受胎率一直很低,大约47%-55%,直接影响了奶牛业的生产效益。据调查,黑龙... 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哈尔滨15003O)周建平,郑昌乐哈尔滨动植物检疫局张俊育黑龙江省奶牛情期受胎率一直很低,大约47%-55%,直接影响了奶牛业的生产效益。据调查,黑龙江奶牛情期受胎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三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牛 受胎率 绒毛膜 促性腺激素
下载PDF
奶牛妊娠诊断
18
作者 田文儒 郑昌乐 战安第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40-42,共3页
奶牛配种后早期做出妊娠诊断对减少失配次数,胚胎早期死亡,空怀,缩短产犊间隔,提高繁殖率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妊娠诊断法种类繁多,但可归纳为三类:临床诊断法;实验室诊断和特殊诊断法。物种不同,妊娠时间不同,选择妊诊法也不同。但无... 奶牛配种后早期做出妊娠诊断对减少失配次数,胚胎早期死亡,空怀,缩短产犊间隔,提高繁殖率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妊娠诊断法种类繁多,但可归纳为三类:临床诊断法;实验室诊断和特殊诊断法。物种不同,妊娠时间不同,选择妊诊法也不同。但无论那种方法其诊断途径是找出母体由于妊娠而出现的某些生理变化。本文只阐明奶牛妊诊的几种常用方法。 1.直肠触摸法此法为奶牛妊娠诊断中最基本、可靠、实用的方法。其特点是准确,快速并能在怀孕早期实施。近50年来一直被应用,现在还被广泛接受。直肠触膜包括: 1.1 触摸卵巢:根据配种记录,配后19—22天未发情时可行直肠触摸卵巢。如一侧卵巢上有发育成熟的功能黄体怀孕的可能性为85%(Hunter,1980);70—90%(Roberts,1986)。Roche等(1978)报导在配种21天时用此法检查准确率达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妊娠 诊断
下载PDF
“促孕一剂灵”治疗奶牛不孕症效果的研究
19
作者 李守君 田文儒 郑昌乐 《黑龙江动物繁殖》 1994年第4期15-16,共2页
应用兽用新药──“促孕一剂灵”治疗了30头久配不孕的中国荷斯坦牛。结果表明,“促孕一剂灵”对几种疾病性不孕症的治愈率分别是:隐性子宫内膜炎60%(6/10);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50%(2/4);脓性子宫内膜炎.33... 应用兽用新药──“促孕一剂灵”治疗了30头久配不孕的中国荷斯坦牛。结果表明,“促孕一剂灵”对几种疾病性不孕症的治愈率分别是:隐性子宫内膜炎60%(6/10);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50%(2/4);脓性子宫内膜炎.33。3%(1/3);卵巢囊肿(同时配合应用激素药物治疗)50%(2/4);而对幼稚病、持久黄体及输卵管阻塞的治愈率都为零。上述结果说明,“促孕一剂灵”对子宫内膜的轻度炎症治疗效果较好,随炎症程度的加重,其治愈率降低。在应用。促孕一剂灵”治疗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不孕症 促孕一剂灵
下载PDF
卵巢囊肿奶牛外周血浆中促黄体素、孕酮、睾酮、雌二醇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贵信 郑昌乐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6,共3页
本试验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卵巢囊肿奶牛外周血浆中促黄体素、孕酮、雌二醇和睾酮水平。测定结果,促黄体素水平卵泡囊肿为0.84±0.25ng/ml(n=12),黄体囊肿为0.83±0.23ng/ml(n=5);孕酮水平卵泡囊肿为0.56±0.30ng/ml(n=12)... 本试验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卵巢囊肿奶牛外周血浆中促黄体素、孕酮、雌二醇和睾酮水平。测定结果,促黄体素水平卵泡囊肿为0.84±0.25ng/ml(n=12),黄体囊肿为0.83±0.23ng/ml(n=5);孕酮水平卵泡囊肿为0.56±0.30ng/ml(n=12),黄体囊肿为2.85±0.64ng/ml(n=5);雌二醇水平卵泡囊肿为28.44±22.47pg/ml(n=12),黄体囊肿为8.14±0.88pg/ml(n=5);睾酮水平卵泡囊肿为84.67±40.40pg/ml(n=12),黄体囊肿为51.98±7.77pg/ml(n=5)。认为卵巢囊肿奶牛外周血浆中促黄体素水平低于正常期奶牛的水平;卵泡囊肿奶牛血浆中孕酮水平低于1ng/ml,黄体囊肿奶牛血浆中孕酮水平高于1ng/ml;卵泡囊肿奶牛血浆中雌二醇水平较高;卵泡囊肿奶牛公牛相与体内高水平睾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卵巢囊肿 生殖激素 水平 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