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ppression of stimulated Brillouin and Raman scatterings using an alternating frequency laser and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s
1
作者 程瑞锦 李晓旬 +11 位作者 王清 刘德基 黄卓明 吕帅宇 周远志 张舒童 李雪铭 陈祖杰 王强 刘占军 曹莉华 郑春阳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45-553,共9页
A novel scheme to suppress both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SBS) and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SRS) by combining an alternating frequency(AF) laser and a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is proposed. The AF laser allow... A novel scheme to suppress both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SBS) and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SRS) by combining an alternating frequency(AF) laser and a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is proposed. The AF laser allows the laser frequency to change discretely and alternately over time. The suppression of SBS is significant as long as the AF difference is greater than the linear growth rate of SBS or the alternating time of the laser frequency is shorter than the linear growth time of SBS. However, the AF laser proves ineffective in suppressing SRS, which usually has a much higher linear growth rate than SBS. To remedy that, a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is included to suppress the SRS instability. The electrons trapped in the electron plasma waves(EPWs) of SRS can be accelerated by the surfatron mechanism in a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and eventually detrapped. While continuously extracting energy from EPWs, the EPWs are dissipated and the kinetic inflation of SRS is suppressed. The one-dimensional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both SBS and SRS can be effectively suppressed by combining the AF laser with a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with tens of Tesla. The total reflectivity can be dramatically reduced by more than one order of magnitude.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potential reference for controlling SBS and SRS under the related parameters of 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alternating frequency laser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原文传递
β-二酮类UV-A紫外线吸收剂的合成 被引量:18
2
作者 郑春阳 郑静 +1 位作者 范玲 汪敦佳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38-540,共3页
通过芳香酮和芳香酯在强碱NaNH2条件下的Claisen缩合反应,合成了两种β-二酮类化合物1-(4-甲氧基苯基)-3-苯基-1,3-二酮与1-(4-甲氧基苯基)-3-(4-叔丁基苯基)-1,3-二酮,并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组... 通过芳香酮和芳香酯在强碱NaNH2条件下的Claisen缩合反应,合成了两种β-二酮类化合物1-(4-甲氧基苯基)-3-苯基-1,3-二酮与1-(4-甲氧基苯基)-3-(4-叔丁基苯基)-1,3-二酮,并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组成与结构进行了确证和表征。这两种β-二酮化合物在氯仿溶液中主要以烯醇形式存在,并在320~400nm的紫外光区具有强烈的特征吸收,故是一类良好的UV-A紫外线吸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二酮 紫外线吸收剂 合成 Claisen缩合
下载PDF
采用步进电机的CCD自动聚焦控制系统 被引量:7
3
作者 郑春阳 李胜利 徐敏 《微特电机》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30,44,共3页
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CCD镜头自动聚焦控制系统。该系统接收到物体高度信号后,驱动步进电机进行CCD镜头聚焦。为了获得更加清晰的图像,控制系统采用细分技术细分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使得CCD镜头调整能够更加精细。
关键词 步进电机 CCD镜头 自动聚焦控制系统 单片机 图像采集
下载PDF
几种β-二酮化合物互变异构体的光谱性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郑春阳 汪敦佳 +1 位作者 范玲 孙婷荃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48,共4页
合成了5种不同结构的β-二酮化合物,采用电喷雾质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讨论了它们的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现象。结果表明,β-二酮分子内酮式-烯醇式的互变异构平衡明显受取代基影响,它们的酮式-烯醇式... 合成了5种不同结构的β-二酮化合物,采用电喷雾质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讨论了它们的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现象。结果表明,β-二酮分子内酮式-烯醇式的互变异构平衡明显受取代基影响,它们的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体含量完全不同。在固态和CDCl3溶液中,其中2种β-二酮化合物(a1,a2)中主要以烯醇形式存在,仅含有少量的酮式结构;而2种α-取代β-二酮(b1,b2)由于烯醇异构体的空间位阻效应,不能以分子内氢键形成烯醇六元环,全部以酮式结构形式存在;另外,由于强吸电子基团—CF3的作用,使得β-二酮(c)全部以烯醇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二酮 酮式-烯醇式 互变异构体 分子内氢键
下载PDF
用于CCD图像采集的自动聚焦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5
作者 郑春阳 李永新 李胜利 《测控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51-53,共3页
介绍一种应用于CCD图像采集识别的自动聚焦控制系统设计。对各种不同高度被测物体的自动聚焦是图像采集识别系统的关键之一。提出了一种利用超声波测距进行物体测高以及步进电机驱动CCD镜头快速聚焦的控制方法。测高模块和聚焦单元分离... 介绍一种应用于CCD图像采集识别的自动聚焦控制系统设计。对各种不同高度被测物体的自动聚焦是图像采集识别系统的关键之一。提出了一种利用超声波测距进行物体测高以及步进电机驱动CCD镜头快速聚焦的控制方法。测高模块和聚焦单元分离有利于实现流水线包裹快速连续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聚焦 单片机 细分驱动 步进电机 超声波测距
下载PDF
两种芳香β-二酮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5
6
作者 郑春阳 郑静 +1 位作者 范玲 汪敦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36-1439,共4页
Two new aromatic β-diketones,1-phenyl-3-(6methoxy-1-naphthyl)propane-1,3-dione(a) and 1-(4-tert-butylphenyl)-3-(6-methoxy-1-naphthyl)propane-1,3-dione(b) were synthesized from aromatic ketone and ester by c... Two new aromatic β-diketones,1-phenyl-3-(6methoxy-1-naphthyl)propane-1,3-dione(a) and 1-(4-tert-butylphenyl)-3-(6-methoxy-1-naphthyl)propane-1,3-dione(b) were synthesized from aromatic ketone and ester by classical Claisen condensation using NaNH2 as strong base.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UV,IR,1H NMR spectra and elemental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two β-diketone compounds have strong ultraviolet absorption and exist in the enol form in chloroform solv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二酮化合物 合成 Claisen缩合
下载PDF
3(5)-[(4-苄氧基)苯基]-5(3)-(2-呋喃基)-1H-吡唑的合成及结构确证 被引量:3
7
作者 郑春阳 汪敦佳 +2 位作者 范玲 施少敏 周娟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87-888,891,共3页
β-二酮和水合肼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I、R1、HNMR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由于这种1H-吡唑化合物能形成N—H…N分子间的氢键,因而在ESI-MS图上出现很强的二聚体离子峰[2M]+。
关键词 1H-吡唑 分子间氢键 二聚体
下载PDF
受激布里渊散射的非线性增强和饱和 被引量:2
8
作者 郑春阳 王清 +1 位作者 刘占军 贺贤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6-122,共7页
针对典型激光聚变等离子体参数条件,利用弗拉索夫程序研究非均匀流等离子体中受激布里渊散射的非线性行为。在动理学效应占主导的参数区域,观察到受激布里渊散射激发的离子声波由于非线性动理学频移和非均匀流空间失谐相互补偿引起的离... 针对典型激光聚变等离子体参数条件,利用弗拉索夫程序研究非均匀流等离子体中受激布里渊散射的非线性行为。在动理学效应占主导的参数区域,观察到受激布里渊散射激发的离子声波由于非线性动理学频移和非均匀流空间失谐相互补偿引起的离子声波自共振增长,这会导致受激布里渊水平量级的增强;提出用光束时间去相干抑制这种绝对增长。在流体非线性占主导的参数区域,观察到由于离子声波谐波导致的孤立波产生、离子加热以及受激布里渊散射饱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拉索夫模拟 受激布里渊散射 离子声波 自共振 孤立波
下载PDF
两种芳基咪唑[4,5-f][1,10]邻菲啰啉的合成及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春阳 汪敦佳 +2 位作者 范玲 陶清 孙婷荃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2,84,共4页
以1,10-邻菲啰啉,苯甲醛衍生物和醋酸氨为原料,经氧化和缩合反应合成得到了两种新的标题化合物:2-(4-甲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2-(4-叔丁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采用1HNMR、13CNMR、ESI-MS对结构进行... 以1,10-邻菲啰啉,苯甲醛衍生物和醋酸氨为原料,经氧化和缩合反应合成得到了两种新的标题化合物:2-(4-甲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2-(4-叔丁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采用1HNMR、13CNMR、ESI-MS对结构进行了表征。由于两种1H-咪唑化合物能形成N—H…N分子间的氢键,因而在ESI-MS图上出现很强的二聚体离子峰[2M]+;而空间位阻效应小的4-甲基-1H-咪唑出现三聚体离子峰[3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 邻菲啰啉 咪唑 分子间氢键 二三聚体 空间位阻效应
下载PDF
轮式足球机器人平滑运动轨迹控制算法的研究——Robocup系列研究之四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春阳 李永新 +4 位作者 李尚荣 孙刚 陈盛 朱璐 皮骄阳 《自动化与仪表》 2004年第1期8-11,共4页
介绍一种轮式足球机器人的平滑运动轨迹控制算法。为了更简洁有效地驱动足球机器人平滑快速地跟踪目标位置与姿态,在控制其移动的过程中应平滑连续地改变其速度和方向。提供了一种基于双积分系统时间最优Bang-Bang控制的轨迹生成及控制... 介绍一种轮式足球机器人的平滑运动轨迹控制算法。为了更简洁有效地驱动足球机器人平滑快速地跟踪目标位置与姿态,在控制其移动的过程中应平滑连续地改变其速度和方向。提供了一种基于双积分系统时间最优Bang-Bang控制的轨迹生成及控制算法,在模拟引导轨迹的引导下进行连续的速度控制引导机器人平滑高速跟踪运动轨迹并按要求调整其末端姿态。通过一系列的仿真结果来体现该控制算法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足球机器人 路径规划 BANG-BANG控制 轨迹生成 仿真 控制算法
下载PDF
郑春阳:促进国产化妆品品牌高质量发展
11
作者 郑春阳 《中国品牌》 2022年第4期35-35,共1页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天津强微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赴京参会,并向大会提交了“促进国产化妆品品牌高质量发展”的提案。郑春阳表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化妆品类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0%...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天津强微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赴京参会,并向大会提交了“促进国产化妆品品牌高质量发展”的提案。郑春阳表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化妆品类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0%,创九年来最大增幅。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国产品牌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有必要多措并举,促进国产品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品零售额 国产化妆品 国家统计局 生物科技 数据显示 春阳 高质量发展 国产品牌
原文传递
预注浆技术在竖井掘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春阳 《矿业工程》 CAS 2009年第1期64-66,共3页
破碎带富水层是鑫阳矿业公司竖井施工所面临的重要工程地质问题,根据竖井所处的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对地下涌水具有堵、截作用的预注浆处理方案。讨论了预注浆设计中有关注浆压力、范围及扩散半径等设计参数的确定原则;并介绍了注浆方式... 破碎带富水层是鑫阳矿业公司竖井施工所面临的重要工程地质问题,根据竖井所处的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对地下涌水具有堵、截作用的预注浆处理方案。讨论了预注浆设计中有关注浆压力、范围及扩散半径等设计参数的确定原则;并介绍了注浆方式、钻孔和注浆工艺、结束标准及效果评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施工 破碎带富水层 预注浆 设计参数
下载PDF
注浆堵水技术在盲斜井施工中的实践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春阳 《采矿技术》 2009年第1期62-63,共2页
通过福建省鑫阳矿业有限公司盲斜井施工工程的防治水实践,阐述了盲斜井工作面注浆堵水工程的选择与应用。施工实践表明,经过注浆处理的破碎带高承压水地段,涌水量已由300 m3/h降至5 m3/h。
关键词 破碎带 高承压水 注浆堵水 井巷掘进
下载PDF
注浆堵水技术在盲斜井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春阳 《矿业快报》 2008年第11期81-82,共2页
通过福建省鑫阳矿业有限公司盲斜井施工工程的防治水实践,阐述了盲斜井工作面注浆堵水的施工工艺和注浆参数的选择与应用。实践表明,经过注浆处理的破碎带高承压水地段,涌水量已降至5m3/h。
关键词 地下涌水 注浆堵水 盲斜井
下载PDF
线性紫外偏振光致取向膜
15
作者 郑春阳 高鸿锦 裘琛 《现代显示》 1997年第4期27-32,共6页
开发了一种新的取向膜—线性紫外偏振光致取向膜。这种方法工艺简单,在扩展TN-LCD和STN-LCD视角方面显示出很大的潜力,很可能成为取代摩擦聚酰亚胺取向膜的方法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线性紫外偏振光致肉桂酸聚乙烯醇酯取... 开发了一种新的取向膜—线性紫外偏振光致取向膜。这种方法工艺简单,在扩展TN-LCD和STN-LCD视角方面显示出很大的潜力,很可能成为取代摩擦聚酰亚胺取向膜的方法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线性紫外偏振光致肉桂酸聚乙烯醇酯取向膜的制备方法、作用原理、取向机理及其研究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膜 LPP法 液晶显示器
下载PDF
果浆酶和果胶酶对猕猴桃出汁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何佳 张宏森 +4 位作者 张海宁 罗丹 郑春阳 翟改萍 张硕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79,共4页
为制取猕猴桃汁,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出汁率、VC保存率和果汁色泽香气变化为指标,用果浆酶和果胶酶对猕猴桃进行酶解处理,探索更适合的猕猴桃制汁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两种酶都能大幅提高猕猴桃的出汁率,果胶酶酶解条件较剧烈,虽出... 为制取猕猴桃汁,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出汁率、VC保存率和果汁色泽香气变化为指标,用果浆酶和果胶酶对猕猴桃进行酶解处理,探索更适合的猕猴桃制汁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两种酶都能大幅提高猕猴桃的出汁率,果胶酶酶解条件较剧烈,虽出汁率较高,但对VC含量和果汁色泽香气影响较大;果浆酶酶解条件较温和,总体指标较好,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30℃、果浆酶加酶量10000U/kg、酶解时间2h、出汁率0.853mL/g,VC保存率67%。果浆酶更适合猕猴桃果汁的制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出汁 酶解 果浆酶和果胶酶
下载PDF
激光触发多级气体真空混合开关 被引量:8
17
作者 廖敏夫 李文浩 +3 位作者 蒋西平 郑春阳 葛国伟 黄金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95,共5页
触发真空开关的电寿命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基于激光触发和快速操动机构的开关可解决此问题。当其工作电流过大时,快速操动机构动作联动激光触发间隙电极闭合。因为主电极和靶电极的烧蚀和相应的材料损耗是造成电寿命较短的主要原因,因... 触发真空开关的电寿命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基于激光触发和快速操动机构的开关可解决此问题。当其工作电流过大时,快速操动机构动作联动激光触发间隙电极闭合。因为主电极和靶电极的烧蚀和相应的材料损耗是造成电寿命较短的主要原因,因此快速操动机构的应用所带来的开关寿命的增加是显著的。设计了基于激光触发和快速操动机构的开关,对其进行了静电场仿真,以优化参数。对开关进行了基本特性实验,当工作电压为250 k V,激光能量为2 m J时,开关延时为60 ns,抖动为5 ns。通过实验发现,随着激光能量和开关工作电压的升高,开关导通延时和抖动显著减少。该开关可应用在对寿命要求较高的脉冲功率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触发 脉冲功率技术 靶电极 气体放电开关 真空放电开关 快速操动机构
下载PDF
基于高频振荡回路的激光触发真空开关开断特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岩 段雄英 +2 位作者 廖敏夫 蒋西平 郑春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83-187,共5页
真空触发开关(TVS)是脉冲功率技术的重要开关器件,随着脉冲功率系统向更高工作频率的方向发展,要求TVS具有在高频回路中稳定工作的能力,因此采用LC高频振荡回路对一种新型激光触发真空开关(LTVS)进行实验研究,考察振荡回路频率、间隙电... 真空触发开关(TVS)是脉冲功率技术的重要开关器件,随着脉冲功率系统向更高工作频率的方向发展,要求TVS具有在高频回路中稳定工作的能力,因此采用LC高频振荡回路对一种新型激光触发真空开关(LTVS)进行实验研究,考察振荡回路频率、间隙电压以及初始等离子体浓度等因素对LTVS的开断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振荡回路频率增加和间隙电压升高将导致电流峰值及电流过零点变化率升高,电路未成功开断或者发生重击穿概率增加;重击穿时间间隔随间隙电压和回路频率升高而缩短;LTVS未成功开断或者发生重击穿概率与初始等离子体浓度无关。实验结果对于改善LTVS在高频回路中的稳定工作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触发 真空开关 高频振荡 脉冲功率
下载PDF
平板电极型激光触发真空开关的导通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蒋西平 廖敏夫 +2 位作者 赵岩 段雄英 郑春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50-158,共9页
强激光触发方式的真空开关由于触发精度高、可靠性好、并能有效避免触发装置的电磁干扰,在快速关合开关、电磁发射、串联补偿电容保护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设计了一种平板电极型激光触发真空开关。为了提高其触发寿命,针对触... 强激光触发方式的真空开关由于触发精度高、可靠性好、并能有效避免触发装置的电磁干扰,在快速关合开关、电磁发射、串联补偿电容保护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设计了一种平板电极型激光触发真空开关。为了提高其触发寿命,针对触发电极进行优化。触发电极耐烧蚀,靶材选取TiH_2,其能为开关导通提供丰富的初始等离子体,开关的触发性能得到加强,开关的最短时延可达650 ns。详细讨论激光参数、聚焦镜位置、主电压值等对开关的触发阈值、最低工作电压和时延特性的影响,提出触发阈值理论和电弧形成机制,为此类开关的性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表明:开关稳定的触发阈值达4.5×10~7W/cm^2,最低工作电压为30 V;采用正常聚焦模式能大幅度降低开关的时延;电弧电流的开始阶段存在强烈振荡过程,电流值大于5 A后,如果外加电压足够高,振荡现象消失,真空电弧稳定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触发真空开关 触发阈值 最低工作电压 时延特性 电弧形成机制
下载PDF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中光学汤姆逊散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志超 赵航 +30 位作者 龚韬 李欣 杨冬 蒋小华 郑坚 刘永刚 刘耀远 陈朝鑫 李三伟 李琦 潘凯强 郭亮 理玉龙 徐涛 彭晓世 吴畅书 张桦森 郝亮 蓝可 陈耀桦 郑春阳 古培俊 王峰 蔡洪波 郑无敌 邹士阳 杨家敏 江少恩 张保汉 朱少平 丁永坤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2-65,共14页
当前,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在越来越接近点火的极端能量密度条件下,实验与模拟的偏离逐渐增大,一个关键原因是缺乏对黑腔等离子体状态及其影响黑腔能量学和内爆对称性的细致研究和判断。光学汤姆逊散射主动式、诊断精确、参数完备的优点,使... 当前,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在越来越接近点火的极端能量密度条件下,实验与模拟的偏离逐渐增大,一个关键原因是缺乏对黑腔等离子体状态及其影响黑腔能量学和内爆对称性的细致研究和判断。光学汤姆逊散射主动式、诊断精确、参数完备的优点,使之成为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黑腔等离子体状态参数精密诊断的标准方法。中国面向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光学汤姆逊散射实验技术的发展与神光系列激光装置的建设和在其上开展的物理实验紧密相关。近年来,四倍频汤姆逊散射实验技术在神光III原型和100 kJ激光装置上相继建立,部分实验结果不仅加深了对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靶物理的认识,还反映了实验条件对汤姆逊散射诊断的影响,促进了实验技术的精密化发展。在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多支路汤姆逊散射、五倍频汤姆逊散射和超热相干汤姆逊散射等新技术,面向点火黑腔条件,大幅提升激光等离子体状态参数的诊断精度,开展新物理机制的探索和研究,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和其他高能量密度物理科学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光学汤姆逊散射 等离子体状态参数 激光等离子体不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