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郑景晨 倪连松 +5 位作者 汪大望 沈飞霞 李安乐 权金星 高申孟 吴建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7-138,144,共3页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方法 :大鼠随机分成 2组 :单肾切组、糖尿病组。实验第 8周 ,应用RT -PCR技术检测大鼠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B(PDGF-B)、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方法 :大鼠随机分成 2组 :单肾切组、糖尿病组。实验第 8周 ,应用RT -PCR技术检测大鼠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B(PDGF-B)、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及Ⅳ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肾皮质TGF -β1(P <0 .0 1)、PDGF -B(P <0 .0 1)、TNF -α(P <0 .0 1)及Ⅳ型胶原 (P <0 .0 1)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单肾切组大鼠。结论 :在实验性大鼠糖尿病肾皮质TGF -β1、PDGF -B、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细胞因子类 基因表达 RT—PCR技术 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载脂蛋白B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郑景晨 俞康 沈飞霞 《浙江临床医学》 2000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B(ApoB)基因多态性在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4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者的ApoB基因型...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B(ApoB)基因多态性在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4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者的ApoB基因型。结果:两组X+和E-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85,0.017和0.11,0.033(P<0.01)。糖尿病组血脂总胆固醇(CH)、甘油三脂(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一c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一c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poB的X+和E-等位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一个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载脂蛋白B基因 高脂血症 PCR-RFLP
下载PDF
急性中风早期血清甲状腺激素及泌乳素的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景晨 陈晓东 张怀勤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观察未经任何药物治疗急性中风患者血清甲状腺轴激素及泌乳素(PRL)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22例脑出血患者和15例脑梗塞患者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反T3(rT3)、促甲状腺素(TSH)及PRL... 目的观察未经任何药物治疗急性中风患者血清甲状腺轴激素及泌乳素(PRL)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22例脑出血患者和15例脑梗塞患者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反T3(rT3)、促甲状腺素(TSH)及PRL的水平,并与27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急性中风患者血清T4、T3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rT3、TSH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PRL均值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血清T4、T3均低于对照组两个标准差者8例,其中死亡4例.结论:血清甲状腺轴激素检测有助于预测急性中风预后,低T3低T4综合征往往有恶劣的预后,应引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甲状腺激素 中风 泌乳素
下载PDF
磺脲类降糖药物对体重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郑景晨 《药品评价》 CAS 2011年第23期14-17,共4页
自第一个磺脲类药物甲苯磺丁脲用于单纯饮食不能良好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获得良好的降糖效果以来,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由于磺脲类药物良好可靠的降血糖效果,使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占据了显要的地位。
关键词 磺脲类药物 体重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前胰岛素水平
5
作者 郑景晨 陶志华 +2 位作者 章海凌 陈肖俊 汪大望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 :通过检测前胰岛素水平来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高胰岛素血症的原因。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浆前胰岛素 (PIM)、胰岛素 (IRI)和 C肽 (CP)水平。结果 :2型 DM组空腹 PIM(2 7.89± 2 2 .37pmol/... 目的 :通过检测前胰岛素水平来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高胰岛素血症的原因。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浆前胰岛素 (PIM)、胰岛素 (IRI)和 C肽 (CP)水平。结果 :2型 DM组空腹 PIM(2 7.89± 2 2 .37pmol/ L)、IRI(186 .6 3± 136 .97pmol/ L)水平和 PM/ IRI比值 (17.11± 9.35 %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IM (6 .75± 5 .6 2 pmol/ L ) .IRI(10 7.6 7± 2 6 .43pm ol/ L )水平和 PIM/ IRI比值 (5 .6 7±3.6 6 % ) (P均 <0 .0 1) ;两组之间空腹 C 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6 83.1± 5 87.4pm ol/ L比 5 2 8.0±2 0 1.3pm ol/ L,P>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胰素血症主要是高前胰岛素血症所致 ,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前胰岛素 胰岛素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口服葡萄糖—胰岛素分泌的关系
6
作者 郑景晨 夏家庚 陈晓东 《温州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217-220,共4页
本文对49名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口服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并按空腹血糖水平分组检测空腹血糖与胰岛素分泌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空腹时血糖与胰岛素水平无关,但是糖负荷后30、60、120和180min四个时相的胰岛素均值(sum form (IRI/4)... 本文对49名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口服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并按空腹血糖水平分组检测空腹血糖与胰岛素分泌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空腹时血糖与胰岛素水平无关,但是糖负荷后30、60、120和180min四个时相的胰岛素均值(sum form (IRI/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相比之下,糖负荷后总胰岛素释放指数(sum form (IRI)×100/(sum form (BS)))随着空腹血糖升高而逐渐下降。提示胰岛素周围利用减少是导致Ⅱ型糖尿病显著高血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 胰岛素 葡萄糖
下载PDF
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72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郑景晨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2期77-80,共4页
对72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糖组)和73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非糖组)的临床特点作对比分析。糖组30天病死率为非糖组的二倍(分别为27.8%和13.7%,P<0.05)。糖组患者心梗部位,并发症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对72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糖组)和73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非糖组)的临床特点作对比分析。糖组30天病死率为非糖组的二倍(分别为27.8%和13.7%,P<0.05)。糖组患者心梗部位,并发症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均与非糖组相似。血液化验除入院时血糖外,两组血清心肌酶谱(CPK、AST、LDH)峰值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发生心梗前的高血压史、既往心梗史、充血性心衰史,发现糖组心衰史(占15.3%)明显高于非糖组(占1.4%)(P<0.01)。提示糖组病死率高于非糖组的原因不能以梗塞范围或心律失常解释,可能与糖尿病性心肌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梗塞 临床分析 预后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雄 陈恩德 +3 位作者 龚小花 谷雪梅 郑景晨 沈飞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3331-333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LPAD)的关系。方法选取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根据下肢血管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LLPAD组(94例)和无下肢血管病变(Non-LLPAD)组(116例),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LPAD)的关系。方法选取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根据下肢血管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LLPAD组(94例)和无下肢血管病变(Non-LLPAD)组(116例),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每位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常规生化指标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25(OH)D3水平。结果 LLPAD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显著降低,与Non-LLP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64,P=0.001)、吸烟(OR=3.639,P=0.001)、舒张压(OR=1.046,P=0.010)、糖化血红蛋白(HbA1c)(OR=1.188,P=0.04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1.520,P=0.028)、25(OH)D3(OR=0.096,P=0.001)是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维生素D水平、高龄、吸烟、高HbA1c、高舒张压、高LDL-C与2型糖尿病患者LLPAD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下肢血管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 维生素D 骨化二醇
下载PDF
血浆抵抗素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9
作者 毛红仙 汪大望 +2 位作者 郑景晨 胡素银 吴俊琪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4-274,276,共2页
对37例糖耐量正常者和43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显示,血浆抵抗素水平与性别、体质指数、血糖和血脂水平无相关性,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无相关性。
关键词 血浆 抵抗素 2型糖尿病 肥胖症 甘油三酯 血脂指标
下载PDF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丽娟 沈飞霞 +1 位作者 郑景晨 章海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173-2176,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患者不同部位的骨密度(BMD)变化及骨量丢失的情况。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吸收仪测定2008年4月—2009年11月我科门诊收治的150例甲亢患者的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骨密度,同时与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相...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患者不同部位的骨密度(BMD)变化及骨量丢失的情况。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吸收仪测定2008年4月—2009年11月我科门诊收治的150例甲亢患者的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骨密度,同时与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相匹配的同期在我院体检的176例对照组的骨密度进行比较。结果绝经前女性甲亢患者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的骨密度分别为(1.074±0.116)g/cm2、(0.877±0.112)g/cm2、(0.739±0.108)g/cm2,较对照组的(1.257±0.149)g/cm2、(0.994±0.151)g/cm2、(0.850±0.075)g/cm2下降;绝经后女性甲亢患者的腰椎、桡骨远端的骨密度分别为(0.935±0.129)g/cm2、(0.625±0.111)g/cm2,较对照组的(1.019±0.148)g/cm2、(0.785±0.095)g/cm2下降;<50岁男性甲亢患者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的骨密度分别为(1.063±0.098)g/cm2、(0.855±0.124)g/cm2、(0.746±0.152)g/cm2,较对照组的(1.196±0.106)g/cm2、(1.018±1.022)g/cm2、(0.963±0.063)g/cm2下降;≥50岁男性甲亢患者股骨颈、桡骨远端的骨密度为(0.845±0.008)g/cm2、(0.763±0.094)g/cm2,较对照组的(0.924±0.100)g/cm2、(0.923±0.103)g/cm2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将三个部位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发现以桡骨远端的骨密度下降最为显著。结论甲亢对患者骨量丢失的影响较大,其中以皮质骨为主的桡骨远端的骨量丢失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瘦素、抵抗素、2型糖尿病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毛红仙 汪大望 +3 位作者 胡素银 郑景晨 吴俊琪 徐瑞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47-1649,共3页
目的:研究血浆瘦素与抵抗素、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血脂、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等的关系。方法:对43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及37例糖耐量正常者,测定空腹血浆瘦素、胰岛素、血糖、血脂及抵抗素浓度。结果:相关分析显示性别、体重指数(BM... 目的:研究血浆瘦素与抵抗素、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血脂、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等的关系。方法:对43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及37例糖耐量正常者,测定空腹血浆瘦素、胰岛素、血糖、血脂及抵抗素浓度。结果:相关分析显示性别、体重指数(BM I)、腰围、腰臀比、胰岛素与瘦素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23,0.534,0.516,0.302,0.354,均P<0.01),IAI与瘦素呈显著负相关(r=-0.373,P<0.01),甘油三酯、胆固醇空腹血糖与瘦素无明显相关。瘦素与抵抗素无相关性(r=0.101,P>0.05)。结论:空腹血浆瘦素水平与肥胖程度、胰岛素抵抗呈显著正相关,与抵抗素无关。瘦素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抵抗素 肥胖症 糖尿病
下载PDF
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倪连松 郑景晨 +3 位作者 汪大望 沈飞霞 李安乐 吴建波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4-338,共5页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系统与一氧化氮系统的影响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糖尿病组和氯沙坦(30 m.gkg-1.d-1×8周,ig)治疗组。应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肾皮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系统与一氧化氮系统的影响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糖尿病组和氯沙坦(30 m.gkg-1.d-1×8周,ig)治疗组。应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肾皮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Ⅳ型胶原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并同时检测大鼠肾皮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糖尿病组大鼠尿蛋白排泄率、肾皮质AngII含量、Ⅳ型胶原mRNA及iNOS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糖尿病大鼠肾皮质NOS活性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然而糖尿病大鼠肾皮质NO含量及AT2mRNA水平却较对照组大鼠明显降低;氯沙坦治疗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尿蛋白排泄率及肾皮质Ⅳ型胶原mRNA表达;并能明显增加肾皮质AT2及iNOS mRNA表达及总NOS活性及NO含量。结论AT2的激活与氯沙坦的肾脏保护作用有关,并可能参与了对肾脏iNOS mRNA表达的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氯沙坦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受体 血管紧张素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继发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丽娟 沈飞霞 +1 位作者 郑景晨 章海凌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评价阿仑膦酸钠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4月至2009年11月门诊收治经双能X线骨吸收仪(DXA)证实有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的2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男7例,女20例;年龄30~61岁,平均(41.52&... 目的:评价阿仑膦酸钠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4月至2009年11月门诊收治经双能X线骨吸收仪(DXA)证实有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的2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男7例,女20例;年龄30~61岁,平均(41.52±10.7)岁。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14例,抗甲状腺药物加钙尔奇D口服治疗,抗甲状腺药物随着甲状腺功能的变化调整剂量,钙尔奇D每天600mg;B组13例,抗甲状腺药物加钙尔奇D加阿仑膦酸钠口服治疗,抗甲状腺药物、钙尔奇D治疗方法与A组一致,阿仑膦酸钠每周1次,每次70mg。同时选取21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治疗1年后复查A、B两组患者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一般资料,比较A、B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T值、Z值、BMD)及一般资料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是否可达到完全恢复。结果:A组仅股骨颈、桡骨远端1/3处的BMD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值均为0.000),而B组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1/3处的T值、Z值、BMD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但均不能恢复至正常人群水平。A组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1/3处的BMD较治疗前分别升高(4.34±10.5)%、(3.21±1.38)%、(1.95±0.44)%;B组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1/3处的BMD较治疗前分别升高(6.10±8.12)%、(4.10±5.64)%、(3.10±3.23)%,各部位BMD上升的幅度,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一般资料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AKP均下降,体重、BMI均上升,甲状腺功能均下降至正常(P均<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骨量丢失,对骨密度的改善,较单用抗甲状腺药物更有效,而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功能亢进症 骨密度 X线 骨质疏松 临床对照试验
下载PDF
非诺贝特及罗格列酮对高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调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倪连松 金洁娜 +1 位作者 郑景晨 沈飞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5-200,共6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激动剂对糖尿病肾病(DN)作用的机制。方法将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分4组:正常对照组(葡萄糖5.5mmol·L-1)、高糖组(HG,葡萄糖25mmol·L-1)、非诺贝特(FB)100μmol·L-1组和罗格列酮...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激动剂对糖尿病肾病(DN)作用的机制。方法将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分4组:正常对照组(葡萄糖5.5mmol·L-1)、高糖组(HG,葡萄糖25mmol·L-1)、非诺贝特(FB)100μmol·L-1组和罗格列酮(RG)20μmol·L-1组。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Ⅳ型胶原(Col-Ⅳ)和纤连蛋白(FN)含量;RT-PCR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胞浆及胞核内总NF-κBp65、活性NF-κBp65和磷酸化NF-κBp65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G组MC合成基质蛋白Col-Ⅳ和FN增多;HG组MC胞核内核定位序列(NLS)-NF-κBp65和Ser276-NF-κB的表达显著增加;FB或RG干预后能部分或完全逆转上述变化。与HG组比较,FB或RG组上清液中Col-Ⅳ含量下降48h:(21.2±3.2)vs(17.7±2.2),(17.0±3.2)μg.L-1、FN减少48h:(13.5±1.3)vs(12.1±1.0),(11.8±1.1)μg.L-1。各组MC胞浆内NLS-NF-κBp65和Ser276-NF-κB表达则无显著变化;各组NF-κBmRNA表达及总NF-κBp65蛋白水平亦无明显改变。结论PPAR激动剂通过下调MC胞核内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进而减少胞外基质合成,达到对DN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贝特 罗格列酮 肾小球系膜细胞 NF-κB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AT_2受体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倪连松 郑景晨 +3 位作者 汪大望 沈飞霞 李安乐 吴建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AT2受体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糖尿病组、氯沙坦治疗组(30mg.kg-1.d-1,ig)。实验第8周,应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肾皮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转化生长因子-1β(T...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AT2受体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糖尿病组、氯沙坦治疗组(30mg.kg-1.d-1,ig)。实验第8周,应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肾皮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转化生长因子-1β(TGF-β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PDGF-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Ⅳ型胶原的mRNA表达。同时用放免法检测大鼠肾皮质血管紧张素II(Ang II)含量。结果:糖尿病大鼠尿蛋白排泄率(P<0.01)、肾皮质Ang II水平(P<0.05)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糖尿病组大鼠肾皮质TGF-β1、PDGF-B、TNF-α及Ⅳ型胶原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大鼠显著增加(P<0.01);然而,糖尿病组大鼠肾皮质AT2mR-NA表达却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氯沙坦治疗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肾皮质TGF-β1、PDGF-B、TNF-α及Ⅳ型胶原的mRNA表达(均P<0.05)。治疗组AT2的mRNA表达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糖尿病组(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皮质AT2受体mRNA表达的下调可能与肾组织TGF-1βP、DGF-B、TNF-α及血管紧张素Ⅱ表达的增加有关。氯沙坦激活AT2受体的表达的机制可能与下调肾脏系列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大鼠 细胞因子 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 氯沙坦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糖尿病大鼠肾脏PDGF、TGF-β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烁苹 郑景晨 +2 位作者 倪连松 陈国荣 周雷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5-478,I000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作用后糖尿病大鼠肾脏PD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研究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单肾切除对照组(C组)、糖尿病模型Ang-(1-7)干预组(T组)...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作用后糖尿病大鼠肾脏PD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研究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单肾切除对照组(C组)、糖尿病模型Ang-(1-7)干预组(T组)及糖尿病模型对照组(D组)三组进行研究。分别检测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24h尿总蛋白;同时用1000倍显微镜观察肾脏组织改变情况及用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内PDGF、TGF-β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T组肾重体重比(RW/BW)、尿蛋白定量、mRNA表达水平等指标明显下降,与D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肾脏组织光镜下差别显著,D、T组较C组大鼠肾小球体积增大,且以D组病变明显。结论:Ang-(1-7)具有延缓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病发生、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GF TGF-Β1 Ang-(1-7) 糖尿病大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部位骨密度测定对结果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17
作者 沈飞霞 郑景晨 +4 位作者 倪连松 汪大望 权金星 周素彬 陈肖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6-48,53,共4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密度 QCT SXA
下载PDF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可导致胰岛素测定假阴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向阳 郑景晨 +2 位作者 史梅 王忠永 陈晓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4-294,共1页
关键词 胰岛素抗体 自身免疫综合症 假阴性 IAS 少见病
下载PDF
单能X线和定量CT测量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沈飞霞 郑景晨 +5 位作者 周素彬 张建青 郑祥武 汪大望 陈肖俊 周小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5-317,共3页
目的 比较跟骨单能X线 (SXA)测定值和腰椎定量CT(QCT)测定值的相关性 ,旨在为临床上合理地应用跟骨SXA测定仪。方法 应用单能X线和定量CT骨密度测定仪测量了 2 0 1例正常或病人的跟骨及椎体骨密度 ,对测量结果进性了统计学相关性分析... 目的 比较跟骨单能X线 (SXA)测定值和腰椎定量CT(QCT)测定值的相关性 ,旨在为临床上合理地应用跟骨SXA测定仪。方法 应用单能X线和定量CT骨密度测定仪测量了 2 0 1例正常或病人的跟骨及椎体骨密度 ,对测量结果进性了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 男女人群SXA和QCT的总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 5 3和 0 6 38;P <0 0 0 1。骨质疏松组SXA与QCT的测定值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P <0 0 0 1) ,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则无显著的相关性 (P >0 0 5 )。从年龄上 40岁以上女性与 6 0岁以上男性SXA与QCT的测定值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SXA测定不能代替QCT测定 ,但SXA机型小、轻便且价廉 ,尤其在 40岁以上的女性和在 6 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 ,以及患有面骨质疏松的病人 ,他们的测量结果与QCT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单能X线 定量CT 骨质疏松 诊断
下载PDF
非诺贝特和罗格列酮对高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胞外基质产生和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倪连松 金洁娜 +1 位作者 郑景晨 沈飞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FB)和罗格列酮(RG)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机制。方法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培养于正常葡萄糖浓度(5.5mmol·L-1,正常对照)、高糖浓度(HG,25mmol·L-1)、HG+FB100μmo·lL-1和HG+RG20μmol·L-1。比色法...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FB)和罗格列酮(RG)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机制。方法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培养于正常葡萄糖浓度(5.5mmol·L-1,正常对照)、高糖浓度(HG,25mmol·L-1)、HG+FB100μmo·lL-1和HG+RG20μmol·L-1。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Ⅳ型胶原(Col-Ⅳ)及纤连蛋白(FN)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G组系膜细胞上清中基质蛋白Col-Ⅳ和FN含量增多;总SOD(T-SOD)和Cu,Zn-SOD活性下降;GSH含量下降;MDA含量增加。FB或RG干预后能部分或完全逆转上述变化。与HG组比较,FB或RG干预后,上清液中Col-Ⅳ含量下降〔48h:(21.2±3.2)vs(17.7±2.2),(17.0±3.2)μg·L-1〕,FN含量减少〔48h:(13.5±1.3)vs(12.1±1.0),(11.8±1.1)μg·L-1〕;GSH含量增加〔36h:(94.0±30.3)vs(109.8±35.6),(111.0±28.5)g·L-1〕;T-SOD活性增强〔36h:(10.8±2.2)vs(13.3±2.7),(12.8±3.3)kNU·L-1〕;MDA含量下降〔36h:(18.6±20.5)vs(11.8±7.0),(11.3±7.2)μmol·L-1〕。结论FB和RG均能减少高糖培养的系膜细胞胞外基质合成,并显著缓解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非诺贝特 罗格列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