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4”八年制医学生基本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模式初步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昕 李秉璐 郑朝纪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665-668,共4页
目前,国内多所院校已开设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为培养现代化高层次医学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北京协和医学院基于传统“八年一贯制”培养模式进行长学制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建立了“4+4”临床医学培养体系。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配... 目前,国内多所院校已开设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为培养现代化高层次医学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北京协和医学院基于传统“八年一贯制”培养模式进行长学制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建立了“4+4”临床医学培养体系。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配合学制改革,根据课程设置及临床实际情况,在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级“4+4”试点班学生中开展基本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新模式,该模式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外科疾病、为后续临床实习夯实基础等方面成效显著,并初步获得学生认可。本文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介绍,以期为优化临床医学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4”模式 八年制 医学生 基本外科 临床见习 教学
下载PDF
先天性胆管囊肿73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朝纪 刘卫 《世界医学杂志》 2001年第7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先天性胆管囊肿 诊断 治疗 病因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引流在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徐协群 郑朝纪 +6 位作者 李秉璐 洪涛 刘卫 何小东 李晓光 杨宁 赵玉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4-356,共3页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胆囊切除 胆囊造瘘 并发症 介入
下载PDF
结石性急性胆管炎的治疗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秉璐 郑朝纪 +6 位作者 刘卫 洪涛 徐协群 何小东 张震寰 张建希 赵玉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结石性反复发作的胆管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急诊诊治的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患者均具备夏柯氏三联征表现。结果共40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167例、经介入治... 目的探讨结石性反复发作的胆管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急诊诊治的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患者均具备夏柯氏三联征表现。结果共40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167例、经介入治疗或保守治疗后择期手术241例,急诊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择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2%,择期手术术后30d无死亡病例。结论随着介入技术和内镜技术的进展,急性胆管炎患者由急诊手术经保守治疗或介入治疗转为择期手术,可以大大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手术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胆管结石 手术
下载PDF
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部位与切口感染的469例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洪涛 郑朝纪 +2 位作者 蔺晨 徐协群 赵玉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2-275,共4页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s,SSIs)是外科患者术后最常见的院内死亡原因之一,在美国手术部位感染占医院感染的比例高达15%^[1],增加了患者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并可影响患者的预后,目前已成为患者、医生、医院和医疗...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s,SSIs)是外科患者术后最常见的院内死亡原因之一,在美国手术部位感染占医院感染的比例高达15%^[1],增加了患者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并可影响患者的预后,目前已成为患者、医生、医院和医疗保险机构共同关注的问题。报道显示,结直肠手术的SSI发生率自5%-30%不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恶性肿瘤 切口感染 手术部位
下载PDF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治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小毅 郑朝纪 +1 位作者 陈杰 张建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89-693,共5页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治原则。方法回顾研究34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良性息肉共328例,包括胆固醇性息肉234例、单纯腺瘤74例;恶性息肉14例,包括腺癌10例、腺瘤恶变4例。有症状者247例,占72.2%。恶性息肉中...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治原则。方法回顾研究34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良性息肉共328例,包括胆固醇性息肉234例、单纯腺瘤74例;恶性息肉14例,包括腺癌10例、腺瘤恶变4例。有症状者247例,占72.2%。恶性息肉中年龄大于50岁者占78.6%,息肉最大径大于1cm者占91.7%,息肉为单发者占100%;而在非恶性息肉中分别为29.9%、13.2%、4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0)。结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腺癌是3种最常见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对于有症状者应行手术治疗。年龄大于50岁、最大径大于1cm的单发息肉是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对于无症状者,应综合分析、考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样病变 胆囊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意外胆囊癌的处理 被引量:15
7
作者 徐协群 刘卫 +5 位作者 李秉璐 洪涛 郑朝纪 何小东 廖泉 赵玉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312-1317,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遇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9-06/2008-11行LC患者6429例中遇到的术中及术后诊断为UGC的27例(0.4%)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遇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9-06/2008-11行LC患者6429例中遇到的术中及术后诊断为UGC的27例(0.4%)临床资料.结果:所有27例胆囊癌病例中,在LC术中诊断17例,LC术后诊断有10例.pT1期、pT2期和pT3期各9例.患者的1、3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74.1%、63%和59.3%.pT1期的5年存活率为100%,pT2期的5年存活率为66.7%,pT3期的5年存活率为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GC患者的存活与肿瘤分期相关,pT1期胆囊癌,行LC即可.怀疑有胆囊癌在可能情况下及时行冰冻病理检查,对于确诊pT1期以外的UGC应该尽早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肿瘤种植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癌 意外胆囊癌
下载PDF
互联网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意义 被引量:16
8
作者 徐协群 潘慧 +2 位作者 杨萍 管远志 郑朝纪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6-288,共3页
分析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给外科教学带来的影响,通过分析其在外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以便充分合理地利用互联网资源,更好地提高外科教学效果。
关键词 互联网 外科教学
下载PDF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昕 李秉璐 +1 位作者 郑朝纪 何小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7-672,共6页
目的探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0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法、病理结果和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 目的探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0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法、病理结果和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男1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7. 9±16. 1)岁,肿瘤平均大小(5. 8±2. 8) cm。17例(56. 7%)在确诊前无不适主诉,17例(56. 7%)查体无阳性体征。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头皮和脊椎,其次是肝脏。19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1例患者仅行穿刺活检取病理。所有患者均病理诊断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各项免疫组织化学指标中,CD34和CD31的阳性率最高。共23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4. 1±56. 8)个月。17例生存,6例死亡。自起病后1、3、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 7%、86. 3%、73. 6%。手术患者远处转移的比例(14. 3%比77. 8%,P=0. 007)和死亡率(7. 1%比55. 6%,P=0. 018)均明显低于活检患者。结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临床少见,无特异性症状体征,可发生于全身各个系统,诊断依赖病理证据,总体预后较好。手术完整切除病灶有助于降低远处转移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瘤 上皮样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附26例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斌 杨志英 +2 位作者 郑朝纪 唐伟松 钟守先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病理特点与诊治。方法 对 2 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占同期急性胆囊炎病例的 9.85 % (2 6 / 2 6 4) ,从发病到急诊手术的时间较短 ,平均为 3.2 3± 2 .79天 ,2 6例病理结果中 ... 目的 探讨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病理特点与诊治。方法 对 2 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占同期急性胆囊炎病例的 9.85 % (2 6 / 2 6 4) ,从发病到急诊手术的时间较短 ,平均为 3.2 3± 2 .79天 ,2 6例病理结果中 ,单纯性、化脓性、坏疽及穿孔性胆囊炎的比率分别为 5 3.85 % (14/ 2 6 )、11.5 4% (3/ 2 6 )、34 .6 1% (9/ 2 6 ) ,胆囊坏疽、穿孔比率较高。结论 本病进展快 ,胆囊坏疽、穿孔比例高 ,一旦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无结石性胆囊炎 症状 病理生理 诊断 治疗 病例分析
原文传递
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治疗和并发症预防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小东 贲勇 +2 位作者 郑朝纪 张振寰 张建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78-179,共2页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诊断 治疗 并发症 预防
下载PDF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晓东 张振寰 +2 位作者 郑朝纪 赵玉沛 朱预 《中国医刊》 CAS 2002年第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医源性胆管损伤 外科手术 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肠系膜静脉血栓诊治(附11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暴 李拥军 +5 位作者 郑日宏 刘昌伟 何小东 郑朝纪 赵玉沛 管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 总结肠系膜静脉血栓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2-2001年收治的11例肠系膜静脉血栓病例。结果 腹部手术(尤其是肝硬化和门脉高压)(27.3%)及血栓史(27.3%)是主要诱发因素,11例患者中2例行早期溶栓治疗,治愈;另... 目的 总结肠系膜静脉血栓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2-2001年收治的11例肠系膜静脉血栓病例。结果 腹部手术(尤其是肝硬化和门脉高压)(27.3%)及血栓史(27.3%)是主要诱发因素,11例患者中2例行早期溶栓治疗,治愈;另9例在外院误诊而来本院后手术。无术后死亡,术后复发1例(11.1%)。结论 对于具有可能导致肠系膜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患者及早开始抗凝治疗十分必要。对于可疑病例应及早行CT检查+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积极抗凝、溶栓治疗可有效避免肠管切除。术后维持相应时间的抗凝可减少血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静脉血栓 肠坏死 溶栓治疗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组织病理阴性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昕 李秉璐 +1 位作者 郑朝纪 何小东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4期425-429,共5页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组织病理阴性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再次手术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再次手术组织病理结果分为组织病理阴性组和组织病理阳性组。比...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组织病理阴性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再次手术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再次手术组织病理结果分为组织病理阴性组和组织病理阳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首次手术临床资料、再次手术前超声声像特征及再次手术术式差异。结果共纳入218例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再次手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其中男性70例,女性148例,男女比例1∶2.11;平均年龄(43.7±12.7)岁。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临床诊断肿瘤复发转移,其中组织病理阴性组27例,组织病理阳性组191例。与组织病理阳性组相比,组织病理阴性组患者年龄较大[(49.3±12.6)岁比(42.9±12.5)岁,P=0.013],首次手术为多中心病灶的比率较低(7.4%比24.6%,P=0.045),两组在性别、首次手术术式、肿瘤大小、再次手术前超声声像特征及再次手术术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组织病理阴性病例并不少见。患者年龄及首次手术是否为多中心病灶可能与再次手术组织病理是否阴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多中心病灶 再次手术 组织病理 阴性
下载PDF
胆管囊肿再次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昕 李秉璐 +2 位作者 郑朝纪 洪涛 何小东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胆管囊肿再次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16例胆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值匹配法,对再次手术和首次手术病例的一般情况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80例患者,32例获... 目的探讨胆管囊肿再次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16例胆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值匹配法,对再次手术和首次手术病例的一般情况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80例患者,32例获得匹配,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3.7±15.7)岁。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发生于29例患者(90.6%)。吻合口狭窄、肝内胆管结石、囊肿残余均是常见的再次手术原因,分别为8、6、6例。随访时间7~73个月,平均(36.7±22.5)个月。胆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近期发生胆道感染6例,远期胆道感染10例。再次手术和首次手术病例在一般情况、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囊肿再次手术病例并不少见,吻合口狭窄是最常见的再次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和首次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囊肿 再次手术 胆道感染 安全性 疗效 倾向值匹配法
原文传递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建希 郑朝纪 《腹部外科》 1995年第1期46-48,共3页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几点体会张建希,郑朝纪腹腔镜作为诊断的检查手段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现代电子科学、内窥镜技术的迅速发展,腹腔镜外科治疗亦应运而生。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缩短住院时间、康...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几点体会张建希,郑朝纪腹腔镜作为诊断的检查手段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现代电子科学、内窥镜技术的迅速发展,腹腔镜外科治疗亦应运而生。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缩短住院时间、康复快、腹壁瘢痕小等优点,现已成为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适应症 并发症 防治
下载PDF
90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立阳 张思源 +4 位作者 桑新亭 于健春 何小东 郑朝纪 邱辉忠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4期344-345,共2页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外科手术 手术中并发症
下载PDF
甲状腺髓样癌合并乳头状癌的外科诊治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昕 李秉璐 +1 位作者 郑朝纪 何小东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合并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外科诊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2018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3例甲状腺髓样癌合并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法、病理结果和预后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合并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外科诊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2018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3例甲状腺髓样癌合并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法、病理结果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男5例,女8例,平均年龄(54.0±8.6)岁。11例(84.6%)在确诊前无不适主诉;3例(23.1%)查体无阳性体征。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髓样癌病灶平均大小(1.3±0.9)cm,乳头状癌病灶平均大小(0.9±0.9)cm。8例(61.5%)患者的乳头状癌病灶为微小癌;5例(38.5%)患者髓样癌与乳头状癌病灶位于同侧。分别有1例患者的髓样癌病灶和2例患者的乳头状癌病灶为多中心病灶。11例(84.6%)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8.0±31.1)个月,均无瘤生存;2例失访。结论甲状腺髓样癌合并乳头状癌临床少见,常为查体发现。合并肿瘤中的乳头状癌病灶常为微小癌。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部分患者在根治性手术之后可以获得较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髓样癌 乳头状癌
下载PDF
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19
作者 王明玉 崔刚 +1 位作者 陈廷武 郑朝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8-28,共1页
Mirizi综合征是胆囊结石引起的一种少见并发症,自1990~1998年9月我们共收治3例,占同期胆囊切除的0.9%(3/333),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69、37、32岁,均表现为间歇... Mirizi综合征是胆囊结石引起的一种少见并发症,自1990~1998年9月我们共收治3例,占同期胆囊切除的0.9%(3/333),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69、37、32岁,均表现为间歇性右上腹痛,巩膜中~重度黄染,体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扩张 肝内 诊断 治疗 MIRIZZI综合征
下载PDF
成人胆总管囊肿多次手术原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华 何小东 +5 位作者 郑朝纪 张震寰 张建希 刘卫 李秉璐 赵玉沛 《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第8期519-520,共2页
目的总结成人胆总管囊肿再手术的原因及外科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22例多次手术治疗的成人胆总管囊肿患者病例资料。结果22例患者共行53次手术治疗,累计接受2次手术者17例(77.3%),3次手术者2例(9.1%),... 目的总结成人胆总管囊肿再手术的原因及外科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22例多次手术治疗的成人胆总管囊肿患者病例资料。结果22例患者共行53次手术治疗,累计接受2次手术者17例(77.3%),3次手术者2例(9.1%),4次手术者2例(9.1%),5次手术者1例(4.5%)。再手术原因主要是吻合口狭窄、胆石症及胆道炎症。结论及时明确诊断、切除囊肿及注意解除肝内胆管狭窄是避免多次手术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诊断 再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