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问题解决”到“问题引领的数学教学”——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数学教育(1)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毓信 《中学数学月刊》 2024年第1期1-4,9,共5页
相对于“问题解决”这一国际性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国内近年来获得普遍重视的“问题引领的数学教学”代表了认识的重要进步,特别是,我们如何更好地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这是后一方面工作能够取得重要进展的主... 相对于“问题解决”这一国际性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国内近年来获得普遍重视的“问题引领的数学教学”代表了认识的重要进步,特别是,我们如何更好地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这是后一方面工作能够取得重要进展的主要原因,即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教学与教研的密切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解决 问题引领 数学教学 中国数学教育
下载PDF
数学教学“四诀”
2
作者 郑毓信 《教育视界》 2024年第5期4-9,共6页
数学教学有四个要诀:一是“引”。数学主要应当被看成“思维的科学”,而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主要依靠后天的系统学习,这需要教师富有启发性的引导。二是“深”。应当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进认识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三是“放”。在... 数学教学有四个要诀:一是“引”。数学主要应当被看成“思维的科学”,而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主要依靠后天的系统学习,这需要教师富有启发性的引导。二是“深”。应当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进认识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三是“放”。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发挥更大的作用,包括合作学习。四是“活”。就提升思维的灵活性而言,数学学习可以、而且应当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师成长 数学教学要诀 “引” “深” “放” “活”
下载PDF
名师成长的四个层次——学习《成长之道——20位名师的生命叙事》有感
3
作者 郑毓信 《教育视界》 2024年第4期76-80,共5页
“名师”的成长有四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专业化的开端,即如何能将一般的教学法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具体学科内容的教学。第二,由“盲从”转向独立思考,特别是能对什么是“做好数学教学的关键”形成自己的看法。第三,能够超出日常教学,特别... “名师”的成长有四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专业化的开端,即如何能将一般的教学法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具体学科内容的教学。第二,由“盲从”转向独立思考,特别是能对什么是“做好数学教学的关键”形成自己的看法。第三,能够超出日常教学,特别是教学方法的研究,并从更高层面进行分析思考,且能通过教学与教研的密切结合努力纠正现行教育教学体制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第四,“得道”,也即“平常心”的回归,能够心平气和地做好每一件事,而不要强求,事事处处可见“善”的回归,而决不会以“善”的名义行“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师成长 专业化 独立思考 教学与教研的密切结合 “得道”
下载PDF
从“情境学习理论”到“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设置”——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数学教育(2)
4
作者 郑毓信 《中学数学月刊》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情境学习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教育领域中出现的关于学习本质的一种新的认识,清楚地表明了认识活动的情境相关性,以及努力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对于“情境设置”,特别是情境真实性的突出强调,则是三个版本数学课程标... “情境学习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教育领域中出现的关于学习本质的一种新的认识,清楚地表明了认识活动的情境相关性,以及努力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对于“情境设置”,特别是情境真实性的突出强调,则是三个版本数学课程标准的共同特征.以“情境学习理论”及相关思考为背景可对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上述导向,特别是其局限性,有更清楚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设置 数学课程改革
下载PDF
数学教育与辩证思维——兼论“数学教学的关键”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毓信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共4页
充分发挥辩证思维对于数学教育的指导作用,不仅应当很好地处理各个对立面之间的辩证关系,防止与纠正各种片面性观点与做法,还应针对现实情况指明努力的方向.就当前而言,应当切实抓好这样几个关键环节:“入”与“出”,“引”和“思”,“... 充分发挥辩证思维对于数学教育的指导作用,不仅应当很好地处理各个对立面之间的辩证关系,防止与纠正各种片面性观点与做法,还应针对现实情况指明努力的方向.就当前而言,应当切实抓好这样几个关键环节:“入”与“出”,“引”和“思”,“深”与“浅”,“内”与“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育 辩证思维 数学教学的关键
下载PDF
数学学习中的“再创造”和“再认识”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毓信 《教育视界》 2023年第5期5-9,共5页
应当超出字面,并从更广泛的意义去理解“数学是系统化了的常识”这样一个论述,特别需要注意到,数学认识的发展主要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由此我们可清楚地看出将“再创造”说成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的局限性,特别是,与“再创造”相... 应当超出字面,并从更广泛的意义去理解“数学是系统化了的常识”这样一个论述,特别需要注意到,数学认识的发展主要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由此我们可清楚地看出将“再创造”说成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的局限性,特别是,与“再创造”相比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再认识”,后者可看成从“过程”的角度认识数学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赖登塔尔 系统化 常识 再创造 再认识
下载PDF
课程内容结构化之深思
7
作者 郑毓信 《教育视界》 2023年第17期5-10,共6页
“课程内容结构化”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一个突出亮点。除去“关联性和一致(统一)性”以外,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也应被看成结构化的重要涵义,同时,“高观点”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指导作用也应给予... “课程内容结构化”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一个突出亮点。除去“关联性和一致(统一)性”以外,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也应被看成结构化的重要涵义,同时,“高观点”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指导作用也应给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结构化 “高观点”的指导与渗透
下载PDF
为教师的专业精神点赞
8
作者 郑毓信 《教育视界》 2023年第11期5-7,共3页
好的课例应当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直接的范例和有益的启示,更重要的是,不会使听课者停留于“课题设计真妙”这样的感叹,乃至因自己缺乏类似的灵感或才气而深感遗憾,也不会满足于相关课例特别是“一招一式”的简单移植或模仿,而是坚持自... 好的课例应当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直接的范例和有益的启示,更重要的是,不会使听课者停留于“课题设计真妙”这样的感叹,乃至因自己缺乏类似的灵感或才气而深感遗憾,也不会满足于相关课例特别是“一招一式”的简单移植或模仿,而是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由此课例可以获得什么启示和教益,特别是悟出哪些普遍性道理,从而将自己的教学做得更好。由此来看,华应龙老师的《半条被子》就确是一堂真正的好课,撰写学习或评论该课的6位教师则表现出了较强的专业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条被子》 专业精神 情境创设 数学思政
下载PDF
从“第一课”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9
作者 郑毓信 《中学数学月刊》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第一课”应对相关课程、乃至全部课程的教学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帮助学生很好地认识学习相关内容与数学的重要性.以人工智能的研究为背景可以对后者有更好的认识,即是我们应当通过数学帮助学生学会思维,什么又可被看成后者的主要涵义.
关键词 第一课 数学学习 学习价值 思维品质
下载PDF
向名师学什么——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一)
10
作者 郑毓信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第1期4-9,共6页
向名师学习,不应停留于形式上的简单模仿,或者刻意追求细枝末节,而应重视学习的重点或“诀窍”。名师的工作与一般教师的日常教学相比具有不同的重点,特别是,他们所关注的往往是如何不断创造出新的亮点。青年教师应当首先弄清楚教育教... 向名师学习,不应停留于形式上的简单模仿,或者刻意追求细枝末节,而应重视学习的重点或“诀窍”。名师的工作与一般教师的日常教学相比具有不同的重点,特别是,他们所关注的往往是如何不断创造出新的亮点。青年教师应当首先弄清楚教育教学最基本的一些道理,切实地做好“以正合”;应当尽早确定专业成长的方向,积极地开展教学研究;还要懂得坚持以及慎重选择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成长 名师 担当 青年教师 守正创新
下载PDF
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之实践与理论思考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郑毓信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05年第1期4-10,共7页
2004年11月15日-19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和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分会在湖州市举行了“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分会第七届年会”。其间,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0)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中国... 2004年11月15日-19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和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分会在湖州市举行了“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分会第七届年会”。其间,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0)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数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数学评论》杂志评论员郑毓信教授应邀为大会作了学术报告,并参与了交互式评课活动。郑先生从数学教育哲学的高度就如何进一步深化数学教学改革的问题为与会代表澄清了一系列模糊认识,起到了学术引领的作用。为此,本刊特约刊出郑先生的学术报告———《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之实践与理论思考》和《观课有感》(将于本刊2005年第2期发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改革 浙江省教育厅 先生 《数学评论》 评论员 浙江省教育学会 数学教育哲学 郑毓信 数学哲学
下载PDF
语言视角下的数学教学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郑毓信 肖红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7-53,共7页
积极开展数学教学与学习活动的语言研究是数学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主要包括:第一,数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成一种语言学习,我们应注意分析这种活动的文化含义;第二,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很好地处理日常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的关... 积极开展数学教学与学习活动的语言研究是数学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主要包括:第一,数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成一种语言学习,我们应注意分析这种活动的文化含义;第二,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很好地处理日常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我们既应对学生的非正规解释持接受与理解的态度,又应注意维护数学的正式意义;第三,在注意培养学生“符号感”的同时,数学教师也应努力发展自己的“语言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数学教学 数学学习
下载PDF
从数学哲学到数学教育——数学观的现代演变及其教育含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郑毓信 肖红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9-44,共6页
结果与过程、知识与观念、理论与实践这三组范畴集中反映了数学哲学的现代研究对于数学教育乃至一般教育的促进作用与启示意义;就当前而言,我们应切实加强思维的辩证性与反思性,从而有效避免与纠正各种片面性的认识与做法上的简单化。
关键词 数学活动论 数学的文化观念 实践转向 数学教育
下载PDF
数学教育视角下的“核心素养” 被引量:222
14
作者 郑毓信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应当更为深入地研究与理解"核心素养"的具体涵义与现实意义,包括它与"素质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从实践的角度看,不应唯一强调所谓的"整合课程",乃至片面地提倡"去学科化",而是应当更加重视如何能将这一思想落实于各个具体学科的... 应当更为深入地研究与理解"核心素养"的具体涵义与现实意义,包括它与"素质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从实践的角度看,不应唯一强调所谓的"整合课程",乃至片面地提倡"去学科化",而是应当更加重视如何能将这一思想落实于各个具体学科的教学之中,特别是,即应明确提出"数学核心素养"这样一个概念:应当帮助学生通过数学学会思维,并能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整合课程 数学核心素养 思维
下载PDF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 被引量:55
15
作者 郑毓信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32,共5页
“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所设定的一个基本目标。以国际上的相关研究为背景,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数学思维进行具体分析表明,即使是十分初等的数学内容也同样体现了一些十分重要的数学思维形式及... “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所设定的一个基本目标。以国际上的相关研究为背景,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数学思维进行具体分析表明,即使是十分初等的数学内容也同样体现了一些十分重要的数学思维形式及其特征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思维 小学 数学教学 课程改革 教学内容 知识结构
下载PDF
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数学教育 被引量:64
16
作者 郑毓信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4-50,共7页
以国际上的相关研究为背景,从文化的视角对中国数学教育的一些整体性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形成主要是一个“同化”而非已有传统被外来成分“异化”的过程,与极端化的趋向相对照,中国的数学教育更加倾向于在... 以国际上的相关研究为背景,从文化的视角对中国数学教育的一些整体性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形成主要是一个“同化”而非已有传统被外来成分“异化”的过程,与极端化的趋向相对照,中国的数学教育更加倾向于在各个对立面之间建立适当的平衡,中国的数学教育特别强调教育的规范性,从而也就与西方特别重视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数学教育 大班教学 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建构主义之慎思 被引量:47
17
作者 郑毓信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4年第1期4-8,共5页
该文就建构主义的理解上所存在的诸多误解与不彻底认识进行了分析和澄清,特别强调应当清楚地认识与深入批判各种建构主义在哲学上的错误主张。文章还围绕教师的合理定位、合作学习等问题,指明当前我们应更为全面地认识和充分发挥建构主... 该文就建构主义的理解上所存在的诸多误解与不彻底认识进行了分析和澄清,特别强调应当清楚地认识与深入批判各种建构主义在哲学上的错误主张。文章还围绕教师的合理定位、合作学习等问题,指明当前我们应更为全面地认识和充分发挥建构主义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课程改革 本体论 知识论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 学习理论
下载PDF
《数学课程标准(2011)》的“另类解读” 被引量:56
18
作者 郑毓信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关于“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倡有不少理论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从实践的角度看,又应更加强调“理论的实践性解读”与“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特别是,“数学思想,不应求全,而应求用”;相对... 《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关于“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倡有不少理论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从实践的角度看,又应更加强调“理论的实践性解读”与“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特别是,“数学思想,不应求全,而应求用”;相对于数学思想的严格层次区分,又应更加重视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之间的辩证运动.另外,与唯一地强调学生对于活动的参与相对照,应当更加重视这些活动教学涵义的分析;并注意研究如何能够促进学生由“经历”向“获得”的重要转化.最后,以“数感”与“符号意识”为例对如何更好地去理解与落实所谓的“核心概念”进行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程标准(2011)》 另类解读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理论的实践性解读 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
下载PDF
“数学与思维”之深思 被引量:102
19
作者 郑毓信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应当成为判断数学课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后者既是指"专业(数学)思维"的学习,也包括"常规思维"的改进.特别是,不仅应当帮助学生逐步学会"长时间的思考",也应切实纠正"常规思维&qu... 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应当成为判断数学课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后者既是指"专业(数学)思维"的学习,也包括"常规思维"的改进.特别是,不仅应当帮助学生逐步学会"长时间的思考",也应切实纠正"常规思维"的一些常见弊病.正因为此,就应从更为广泛的视角去认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与思维 数学教育 快思慢想
下载PDF
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 被引量:91
20
作者 郑毓信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8-32,共5页
“有效的教学”是数学教育领域中一个新的热点问题。这一论题的提出是对于近年来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所出现的形式主义倾向的一个直接反对,从而就具有很大的合理性;但我们同时又应注意对其内涵的正确理解并防止可能的片面性,即应当坚持... “有效的教学”是数学教育领域中一个新的热点问题。这一论题的提出是对于近年来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所出现的形式主义倾向的一个直接反对,从而就具有很大的合理性;但我们同时又应注意对其内涵的正确理解并防止可能的片面性,即应当坚持数学教育的三维目标,并很好地把握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有效性 开放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